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现状、意愿及影响因素之经济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92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笔者通过建立 logistic 模型,并且根据 spss 软件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论文选取的十四个因素里,受访农户性别、农业总劳动力数、非农收入占比、总农用耕地面积、农用耕地质量、土壤肥力是否下降、休耕意义认知、农户对于休耕的生态补偿意愿、农户对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态度以及农户所在村镇是否存在土地整理项目这十个因素对于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的休耕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尤其是耕地资源。一旦耕地资源受到了侵占或者破坏,对于整个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家已经在2013 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来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这一口号的提出虽然在数量上为耕地面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在耕地质量方便依然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耕地资源的质量保护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由此衍生的耕地质量问题也接踵而至。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湖南省“3+5”的城市群城镇规划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实施,长株潭地区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由此带来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非农产业规模、经济规模等都将进一步扩大。而大量人口、经济、非农产业的聚集,使得城镇生活废物、工业“三废”的排放量都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工业污水排放进入河道使得流域耕地资源遭受工业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特别严重。耕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长株潭地区的耕地质量和粮食安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自 2016 年 6 月,农业部联合十个部门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作为重金属污染耕地休耕试点省份,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也积极进入了耕地休耕工作。

基于上述背景,对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的耕地休耕工作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耕地休耕的研究已经比较完整,通过对发达国家耕地休养实行的执行方式中可以发现,耕地休养应当以农户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只有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推行耕地休养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因此,本文以农户为视角,以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农户对实行耕地休养工作的认识现状以及休耕意愿。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利用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现状和意愿进行分析,既可以为今后其他同类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也可以通过总结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休耕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制定适宜的休耕措施和农户补贴模式提供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耕地休耕作为耕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于耕地休耕的问题有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关于耕地休耕政策目标的研究
(1)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永续利用的政策目标

刘嘉尧(2009)分析在美国,对于耕地休耕的措施已经实施了很久。美国政府主要是针对一些生态破坏极其严重、土壤质量极其恶劣的耕地进行生态补偿,对拥有这些耕地的农户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去鼓励这些农户积极参与到政府的耕地休养中。同时采取措施对农作物实施保护机制,最终实现改善土质、减少水土流失、控制耕地质量恶化程度、提供较好的动植物栖息地等目的[1]。虽然在西方国家,耕地休耕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仍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人员对其的探讨都处在初步阶段。有部分学者对于耕地休耕的政策目标进行了探索。肖大伟(2010)认为进行耕地休耕可以让受破坏的耕地得到休养[2],叶一隆(2002)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化解某些污染物质这一特性,指出由此一来能恢复一定的地力,修复耕地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另外程秀梅(2011)认为国家推行耕地休耕的计划,可以让普遍存在的复种指数高的土地得到休整,从而恢复肥力。而且在所有可行的土地保护措施里面,例如进行化学恢复等,耕地休耕是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最低的一种方式,并且产生的政策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种方式[4]。

(2)调控粮食市场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
欧盟进行耕地休耕的政策目标和美国的政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也是对国家粮食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控。但是他在国家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上存在区别。欧盟之所以提出耕地休耕的政策,主要是源于想通过控制国家总的粮食生产产量,平衡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以此来稳定市场的价格,最终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不可置疑的是,国家全面的在生态破坏严重区实行耕地休耕,必然会导致短时间内国家的粮食数量减少。但是从长远来看,詹丽华(2016)研究指出在耕地休耕期间采取某些特定手段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效土层厚度,改善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提高灌溉保证率等,耕地的总体质量可以上升至少一个等级,这样的话后期的粮食产量自然会提高,粮食安全的目标也将实现[5]。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及内涵
2.1.1 耕地的概念
2007 年 8 月国家出台了一部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耕地的概念分类。它指的是全部用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和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还间隔种植了一些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另外还包括平均每年都能保证有一季收获的已垦滩地和海涂[33]。目前这个土地分类标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比较全面的,因此本文中耕地的概念界定采用此种分类标准。
2.1.2 耕地休耕的内涵
在对耕地休耕的内涵进行阐述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学界把对耕地休养背景、目的及措施的研究冠以休耕之名进行探索,其后才出现耕地休养这一概念,但是其本质却更加接近于耕地休养,因此论文将以耕地休养的内涵来阐述耕地休耕的内涵。
耕地休养又该如何定义呢?“休”可以理解为改变原来传统的四季连续的耕作方式,采取休耕、轮作、轮耕等新的、可持续的科学耕作方式。而“养”则更多的是在提高耕地肥力,提升耕地质量方面进行一些技术改变,包括采取农田水利保护、土壤肥力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措施。因此,耕地休养包含两方面的内涵:第一是要停止并且改变原来紧张的耕地耕作方式,第二是进行耕地肥力调整,恢复甚至提升原来的耕地生产能力。由此来说,耕地休耕是要在“休”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合理地“养”。但是耕地休耕又必须要和耕地抛荒这个概念区分看待。耕地抛荒在前期和耕地休耕一样,都是将耕地闲置进行休养,不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可能也会使得耕地的肥力得以恢复甚至提升,但长期抛荒使得耕地不再进行农业生产,不再创造任何农业价值,这给农村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后果将难以预料。例如,有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和内蒙古的抛荒耕地和退化草场是导致华北地区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形成原因[34]。因此耕地抛荒是对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耕地休耕旨在改善耕地肥力、保障生态安全,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行为。
根据耕地休养时间的长短,又可以把休耕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季节性休耕、全年休耕以及轮作休耕。季节性休耕通常是指在全年中抽取某一个特定季节,让耕地在这个季节内进行休养。而全年休耕则是在季节性休耕的基础上,将时间跨度从某个季节变成全年,耕地在全年内都进行休养,不做农业生产。轮作休耕就不单是强调耕地的休养,而是注重将耕地休养与作物轮作结合起来,即在一个轮作周期内,不同的耕地区域相继进行休养,典型例子就是国外的“二圃制”、“三圃制”等。
...........................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对外部性这一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早已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就开始了,外部性具体概念的提出,源于 1890 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的《经济学原理》“外部经济”的概念。马歇尔把由于企业外部的因素导致企业生产费用减少、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作具有外部经济性。虽然他并没有提出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但在这一解释中可以逻辑上推出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即由于企业外部的因素导致企业生产费用增加、效率降低、利益受到损失等的现象。耕地资源兼备着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双重特性,它能够因农户利用它进行耕作,而为农户带来经济收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及生态和谐;同时也会在耕作过程中由于少部分的耕地使用者过度的开发耕地资源,过度的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使得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威胁。

耕地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于非竞争性的存在,通常会导致耕地资源的过度使用、过度开垦,形成“公地悲剧”;由于非排他性的存在,在耕地使用过程中,对于耕地保护的排他成本相当巨大,因此就会存在“搭便车行为”,由此严重削弱部分农户对于水利设施、耕地资源合理使用及保护意识的积极性。考虑到这些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庇古提出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单单依靠市场是不能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必须还要借助政府的调控,来治理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有必要将农户提供的保障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和谐目标的隐性价值显性化、货币化,让消费者、受益者承担一部分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的费用,以此来激励保护者,使得耕地、环境的外部经济性能持续提供。因此外部性理论应该在整个耕地及环境保护过程中持续存在并切实体现其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
第 3 章 耕地休耕的政策背景、必要性及意义分析 ................. 13

3.1 耕地休耕的背景 .............................................. 13
3.2 耕地休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 13
3.3 我国实施耕地休耕的意义 ...................................... 15
第 4 章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18
4.1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概况及休耕原因分析 ........................ 18
4.2 数据来源 ........................... 20
4.3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休耕农户的基本情况 ........................ 21
第 5 章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27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 .................. 27
5.2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8

第 5 章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
本文认为农户参与耕地休耕的意愿可视为在政府全程主导并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下,农户所表现出的对耕地休耕政策的响应态度。在对长沙的合心村、株洲白马村以及湘潭柴塘村这三个地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存在一部分农户对于国家推行的休耕保护行为表示不解,或者持观望的态度,甚至还有 8.33%的农户对休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不管政府给予多少生态补偿,也不管休耕年限和休耕面积的多少。他们认为耕地是他们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耕地在短期内不允许进行耕作,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就没有了农业收入来源;同时在农村相对落后的企业发展背景下,这部分农户也得不到很好地安置。
另外在主观性问题“对于国家推行重金属污染区耕地休耕工作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的回答上,有一些农户表示,希望得到较高的耕地休养补贴,同时也希望政府能解决休耕之后农户的工作问题,还有一些农户比较在意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比如给农户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基于前文的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并根据任继伟(2008)、李争(2015)等学者在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行为分析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农户参与休耕保护试点的影响因素上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农户及家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总人数以及农业总劳动力数这几个方面。并且通常来说,年龄越大,投入到非农行业进行就业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越小,对耕地的依赖程度越高,渴望进行农业耕作的意愿也越高,对休耕的支持程度就会减弱,但是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脱离农业劳动,对休耕的支持意愿又会发生变化。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更愿意参与政府的休耕试点工作,因为男性较之女性有更多机会进行非农就业,并且男性对风险的偏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高于女性,因此面对休耕之后可能带来收益上的减少等问题也更容易理解。从文化程度上来说的话,一般来说农户及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高的,对于休耕的支持意愿就会越强烈。家庭农业劳动力数越多,特别是种植业生产占比较高的农户家庭,休耕引起的经济损失就会越大,因此就会越倾向于反对进行休耕试点。

..........................

第 6 章 政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的农户参与休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运用了计量分析软件予以实证检验。根据上文中的实证模型分析与检验,影响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显著性因素总结为以下十个方面:受访农户的性别、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在家庭总经济收入中的占比、农户承包的总耕地面积、农用耕地的质量、近年来土壤肥力是否发生下降、农户及家庭对休耕的意义认知程度、农户期望的休耕生态补偿意愿、农户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态度以及所在村镇是否存在土地整理项目。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