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土地开发、土地修复、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为平台,对妨碍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功能发挥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乡村地域内的以土地为载体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发挥了其系统性的、全域性的和综合性的功能,实现了农村综合发展的全部活动的总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调节了城乡资源的差距,集约了土地布局与节约了资源利用,补充了不足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发挥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实现了农村产业集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美丽宜人宜居的转型发展。
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农村发展对我国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综合整治是破解农村农业现代化制约的重要手段,对于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和搭建城乡统筹平台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土地综合整治着力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潜力,强化土地质量,为发展农业农村注入了新动力,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国土部公布的《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十二五期间,全国共 7.87 万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验收,项目总规模共计 1286.62 万公顷,土地综合整治总投资共计 2211.28亿元,累计新增耕地 144.22 万公顷,土地综合整治投资覆盖全国 32 个省及直辖市,惠及农民数量过亿,取得了广泛的综合效益(图 1-1)。土地综合整治的投资总额大、覆盖面广、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是土地综合整治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现有土地综合整治经济效益评价多从项目角度,通过静态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来证明项目可行性,围绕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影响和贡献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的相关研究。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现有的土地综合整治的经济效益评价多从单一项目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与模型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政府管理情况进行研究,缺乏从全域性、整体性角度对土地综合整治经济效益的理论和模型研究。本文搭建了土地综合整治国民经济贡献的理论框架及相应的经济数量模型,探索了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理论与方法。
1.2.2 现实意义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其对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有效评价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摸清土地综合整治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有助于明确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农村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土地综合整治在立项与规划阶段的工作布置、更好地发挥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功能提供合理根据。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一般均衡理论
19 世纪下半期,一般均衡理论由里昂·瓦尔拉提出。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市场上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这就意味着在市场内,产品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任何一种产品的需要和供给是产品本身和其他所有产品共同的作用。如果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任意一种产品由于外来需求量的变化而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其他产品的供求关系同样失去平衡,这时市场均衡状态被打破,外来需求引起经济系统变化的过程就是重新回到平衡的过程。
同样,土地综合整治的投入引起了市场均衡状态下,外来需求的变化打破市场平衡状态,实现市场均衡就是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有直接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高度复杂的纵横交叉的间接联系,才把任何局部的最初变动的脉搏,传送到经济体系的各个角落”,这也意味着在产品间的消耗关系中,除了直接消耗关系,还有间接消耗关系。综上,土地综合整治的国民经济分析考虑了产品间投入与产出的复杂交叉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交错过程,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反映的就是市场重新回到平衡的过程中产品间的再生产关系。
2.1.2 乘数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的乘数原理,乘数反映了投资对社会总收入和社会就业增加的连锁反映和推动作用。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的数倍,投资乘数就等于收入的增量与投资的增量的比值。乘数理论表明了投资引起产品部门外生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资本品的生产和收入增加;增加的劳动收入以一定的比例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需求的增加又引起新一轮资本品的需求,社会在具有闲置资源与过剩生产能力的条件下,这一过程循环下去,引起国民经济增长。
........................
2.2 土地综合整治经济贡献分析方法
2.2.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1)国外相关研究
标准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并对比整治前、后地块大小、农机支出、单位面积利润、工时数、农业收入、燃料成本等变量的的变化情况,对土地整治农业生产的成本收益进行统计描述。生产函数法应用的最为普遍,利用地块面积、耕作投入资本、劳动投入、土地细碎程度、技术创新指数、地块特征以及农户特征指数(如家庭教育程度、家庭财富情况、家庭人口等)对比整治前后以上生产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还有一些研究利用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工程全过程的成本与项目完成后可获得的农业及其他收益进行核算,通过 NPV、IRR 证明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国外土地整治研究数据具备长期连续的数据支撑,例如 Hiironen(2016)利用来自芬兰土地调查局(NLS)的芬兰 12 个地区土地整治 30 年的连续数据,对不同地块面积的耕作成本、农业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也就是国外政府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条件以搜集到准确的、连续的、长期的项目数据,特别是整治前与整治后的数据对比。
另外,以区域土地整治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Goldrian(1991)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加以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地整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产能拉动效应、消费拉动效应、投资拉动效应。
.........................
第 3 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土地综合整治国民经济贡献模型构建 ........................ 20
3.1 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理论框架 ................. 20
3.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国民经济贡献原理 ................... 20
3.1.2 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机理 .................... 21
第 4 章 实证分析——以广西象州县为例 ........................ 36
4.1 案例区概况 .......................... 36
4.1.1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6
4.1.2 案例区工程概况 .............................. 37
第 5 章 政策建议 ......................... 50
5.1 发挥土地综合整治对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 .................... 50
5.2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释放农村土地经济潜力 ................. 50
第 5 章 政策建议
5.1 发挥土地综合整治对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要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变化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从过去的高密度的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资本投入、机械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从劳动密集投入转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土地综合整治建成了旱涝保收、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供标杆和模板。经过整治的土地集中流转向农业企业,用以种植市场价值高、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农业经济作物,丰富地区农产品生产内容,升级地区农业结构。土地综合整治调整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对农业的供给,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推动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向现代化迈进。因此,在土地综合整治立项阶段就要把农业转型发展作为土地综合整治的设计目标之一。
...........................
第 6 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本文论证了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搭建了一种科学、合理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解决了土地综合整治宏观经济效益难以测算的问题,补充了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是衡量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科学方法,为土地综合整治对国民经济的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发现了土地综合整治对广西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总生产有诱发效益,对地区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 GDP 增加具有乘数效益并且促进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并根据发现为土地综合整治的立项、规划,未来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经济价值的政策制定提出方向与建议,应在土地综合整治立项阶段、规划阶段,从全域视角,重视土地综合整治对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农村农业转型发展的功能,结合地方特色与具体情况,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资源整合作用、政策平台作用,发挥农村发展的经济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综合整治是现阶段值得政府投资的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