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当代经济学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规范分析方面。(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一
1 绪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各大城市均面临着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成本较高、生活效率低下、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等大城市通病。有些城市容量已经饱和,甚至在超负荷下“运转”,如 2011 年兰州市人口密度达到 1.6 万人/平方公里,城关区人口密度是上海市最密集地方的两倍还多,城市人口承载力已经超出极限。因此,开发城市新区已成为各大城市进行空间整合优化、人口疏散、产业跨越转型发展、解决各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自 1990 年国家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又先后设立了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及兰州新区五个国家级新区,除此之外,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图,规划、建设了许多城市新区。这些新区的开发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解城市要素过度集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有的新区甚至还承担着国家宏观战略发展的任务,如上海浦东新区已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一部分城市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① 城市新区的战略目标不够清晰有些城市没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盲目跟风设立新区,甚至摊大饼式地建了多个城市新区,没能从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考虑为什么要建新区,建一个什么样的新区,只是生硬地将城市的各种要素往新区集聚,一定程度上,使新区成为一个孤岛式的经济发展区。② 推动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不够明确城市新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动力因素的推动,而在其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受的主导力也不同。但现实是许多新区没能就所处的内部与外部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充分挖掘、梳理出、组织起、利用好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动力,以至于错过发展的良好时机。③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够明确我国很多新区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发展路径。有些新区只是简单的强调大力兴建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政府在新区的建设中大量 “输血”,而没有很好的培育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新区建成或部分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区仍是入住率和就业规模极低的“空城”[1]。尽管有些新区以集聚产业为目的,但产业与其他区域过于趋同,没能根据区位优势等特点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从而导致新区的经济发展过于缓慢,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1.1.2 研究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① 尝试从系统科学理论、力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角度建立推动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并提出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由于城市新区类型不同,其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在发展的各阶段推动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也不同,这对我国城市新区在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挖掘动力因素、明确发展路径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② 以兰州新区为例,用 SWOT 方法分析兰州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兰州新区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个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对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城市新区的研究,国外主要从规划理论、城市管理与社会问题及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① 城市新区规划理论19 世纪初,霍华德关注到大城市中城市贫困、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及土地所有制等问题后,提出了在城市郊区规划建设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田园城市”[2]。从城市规划理念上,霍华德将城市与乡村因素第一次融合到一起。但是,“田园城市”规模小,人口密度低,城市要素缺乏,配套服务不全,难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在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基础上,美国学者泰勒(Taler)在其著作《卫星城镇》一文中提出,为了疏散大城市人口以及承接城市工业转移,在与大城市相距一定距离的外围空间,规划建设一圈“卫星城”来缓解城市过大的各种问题[3]。20 世纪 60 年代后,以米尔顿 凯恩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在距大城市一定距离的区域空间规划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反磁力”新城,以此来吸引人口、资本、产业集聚[4]。
2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城市 新区的内涵
关于城市新区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梁宏志在其博士论文中定义为在距离上离主城较近,经济发展落后于主城,但与主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并享受各种特殊政策,具有各种城市要素功能的区域。马书红在其博士论文提出,城市新区是地处主城的郊区,有明确的发展界限,它的发展是城市向郊区延伸的结果[16]。吴文鑫,杨永春等指出城市新区的建设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在未开发的空间里重新建设一个新城,二是由于母城的辐射作用将周边郊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同化成一个新区,这两种模式都是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形成[17]。综合以上概念,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城市新区开发是在原有城市郊区的一定区域空间内进行;(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要有目的进行;(三)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应以满足一定的城市功能为要求;(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为更好地对概念区分,本文将与城市新区所对应的城市称为新区的母城。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城市新区定义为:处于母城的郊区化地带,空间结构上有一定的界限,开发建设之初,在经济上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母城但与母城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政府主体的推动下,实现新区与母城之间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功能齐全,以培育和演化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目的的区域。本文定义的城市新区,主要着意于新区的经济功能,因此不同于主要着意于政治功能的城市新行政中心(它有可能位于城市原郊区,也可能位于城市原主城区,它成为新行政中心的基本原因是城市政府由原主城区其它地点迁到了这里,它不一定是新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以及首先着意于原有城市聚居人口安全动迁功能的城市新区(如长江三峡库区的丰都、奉节等县以及四川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的新县城)。后两种类型不属本文研究范围。
3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20-35
3.1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构建............. 20-25
3.1.1 城市新区系统及系统所处的力环境............. 20-23
3.1.2 城市新区系统经济发展的动力............. 23-25
3.2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机理............. 25-35
3.2.1 引导力对城市新区经济.............25-27
3.2.2 外推力对城市新区经济............. 27-29
3.2.3 牵制力对城市新区经济............. 29-30
3.2.4 内促力对城市新区经济............. 30-33
3.2.5 内拉力对城市新区经济发展............. 33
3.2.6 保障力对城市新区经济发展............. 33-35
4 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分析............. 35-42
4.1 产业带动型新区 .............35-38
4.2 科教文化带动型新区............. 38-40
4.3 大型公建带动型新区............. 40-41
4.4 小结............. 41-42
5 兰州新区实例研究............. 42-56
5.1 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42-50
5.2 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路径选择............. 50-56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文献综述,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借鉴力学原理、系统科学原理,建立了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认为城市新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它的经济发展受到多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从系统科学角度而言,可分为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外力包括中央政府与母城政府的引导力,母城及新区外的外推力,区位因素等阻碍新区发展的各种牵制力;内力包括新区产业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原因的直接内促力,由于就业好、要素收益高等拉动力,还有保障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种保障力。本文通过产业带动型、科教文化带动型以及大型公建带动型等三种类型城市新区的研究发现,各种新区由于发展战略定位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并且在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也不同。产业带动型新区沿着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要素集聚的路径发展;科教文化带动型新区沿着人口集聚→城市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路径发展;大型公建带动型新区沿着城市要素集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的路径发展。
本文通过对兰州新区的 SWOT 分析,认为兰州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尤其应牢牢把握住升级为国家级新区这一重大机遇,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的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其路径应相对侧重于产业带动,加强母城与新区关联互动,打造新区特色产业,承接吸引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促成兰州新区的产业集聚,同时适当保持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于新区,还要注重科教文化对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努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产业新区。同时,要保持和优化良性的经济发展路径,警惕并避免恶性的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 张学勇, 李桂文. 新城建设及其功能成长路径[J]. 城市问题, 2011(03): 43~48.
[2] peter Katz 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 Me Graw-Hill,Inc., 1994.
[3] 霍华德. 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 Savage, Mike, Alan Warde, and Kevin Ward, Urban Sociology, Capitalism and Modernity,and Edi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11.
[5] Heraud, B.J the new towns and London's housing problem [J]. Urban Studies, 1966,3(1):11-16.
[6] Low N. Planning,Politics and the Stat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Planning Thought[M] .London:Unwin Hylnan, 1991.
[7] Bouquets, Glenn C., Berger, Mark C., Hoehn, John P. New estimates of quality of life inurban area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1),: 89~107.
[8] G. Golany. New-town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U.S.A.1976: 22.
[9] David R.Phillips. New Town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Planning and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5.
[10] 张龙怡. 北京新城规划实施策略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0.:60~70.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8 年底,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使全球经济顿时处于低迷态势。我国经济虽然正处于高速平稳发展阶段,但金融海啸来势之猛、之急,也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暂时性的陷入发展低谷,很多企业更是未能幸免于难,特别使得中小企业和出口外向型企业受到重创。全球经济在不断重复经历着复苏、高涨到衰退、萧条的过程,这就是经济周期规律性扩张和收缩的不变定律。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可以说是重新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对经济周期的关注和研究。2007-2011 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过热、低谷、回升又缓慢下行的波动,经济危机之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增长扩内需为主要任务,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快控制住经济下滑,但流动性过量释放以及物价高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又使得我国经济步入另一个“泥沼”。后危机时代是经济缓慢复苏与动荡并存的时期,不可简单地认为后危机时代就是经济平稳复苏、需求增长、就业增加的阶段,而是充满着反复和不可预知性,宏观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于企业而言,宏观经济的波动也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生存和发展。金融危机使得市场需求骤减,订单减少、产品滞销,盈利水平下降,经营现金流短缺,甚至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了高生产成本和用工成本,侵蚀了利润;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企业出口收益,这两方面都从影响企业盈利水平间接增加了企业资本结优化的难度,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内源融资。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融资总量的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的屡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增量和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长率连月下降,国家在抑制通货膨胀初见成效的同时收紧的银根从源头上控制住资金存量,增加了企业资金获取难度和资本成本,经济形势扑朔迷离与加息压力也抑制了股权融资热情,使得企业融资受阻。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企业面临着市场优胜劣汰的洗礼,加强知识创新、注重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重视人才开发才是后危机时代企业取胜的关键,企业要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的调整必须为转变增长方式、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服务。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宏观经济波动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那么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呢?我们选取了资本结构作为影响机制的中介,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市场价值,不同宏观环境下其必须适时调整才能抵御风险,灵活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了 2007-2010 年经济波动的小周期,理论和实证双管齐下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规律性特征,并且立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特征,提出后危机时代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针对性措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企业拓宽资本结构优化的思路,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便利达到资本结构优化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推动资本结构理论的理论创新
首先,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很多,但往往由于基于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基础(权衡理论、最优融资顺序理论、市场择机理论等),导致不同的理论假设和实证结果。其次,大多数实证研究仍是基于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微、中观数据,忽视对宏观经济因素的考察,导致实证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影响实证可靠性。再次,即使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正在日益加强,但替代变量、研究模型、研究方法、数据跨度等因素的选择都因人而异,往往导致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研究结果。另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面对这样特殊的经济、金融体制,再加上目前后经济危机时期特殊经济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与验证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中的应用,需要我们运用更实时的数据、加入更新更全的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新的理论检验和实证分析,推动资本结构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有利于指导实践,促进上市公司融资理性化
本文选取 2007 年至 2010 年四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考察中国 GDP 增长率在 2007 年到达顶峰,2008 年开始下滑,2009 年第一季度跌入谷底,2009 年第二季度开始反弹至 2010 年不断回暖,这样一个经济下降反弹回升的小周期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及变动方向,证实宏观经济对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与 GDP 增长率正相关,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与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正相关,与综合 A 股市场市场回报率正相关,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货币供应量正相关。实证结论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是认真考察宏观经济大环境,顺势而为。而后,本文基于后危机时代的特殊背景,用数据图表帮助企业理清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形势、政策走向,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具体影响,为企业认识自身发展面临的宏观、微观环境理清了思路,并结合我国经济现实状况和很多上市公司的经典案例,提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针对性措施。例如提出可利用债券审批程序的简化,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紧握新《物权法》带来的抵押贷款新机遇,增加长期贷款;利用“危机”的洗牌效应实施低成本兼并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等。对策建议的提出可能不够全面但都结合案例进行说明,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企业拓宽资本结构优化的思路,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便利达到资本结构优化的目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着重研究资本结构中负债与权益的变化对公司总价值的影响,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公司是否能够通过改变其资本结构从而对资本成本及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分为旧资本结构理论时期和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其中旧资本结构理论时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又可分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一)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①提出的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为代表。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具有税盾效应,企业负债越多所获得的避税收益越大,但该理论没有意识到负债过多引起的财务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净经营收益理论认为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的资本成本总和不变,企业不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传统折衷理论则认为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点使得一定比例内,负债融资的增加不会引起权益成本的上升。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都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条件下提出,同时考虑了融资结构对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双重影响。但它们建立在经验判断和推导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
第三章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9-42
第一节 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 29-33
第二节 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宏............. 33-42
第四章 我国 A 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 42-60
第一节 研究设计............. 42-44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数据回归............. 44-50
第三节 实证分析过程 .............50-58
第四节 实证结论............. 58-59
第五节 实证过程的缺陷和不............. 59-60
第五章 基于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上市公............. 60-75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企业资本结构............. 60-67
第二节 基于后经济危机时代我............. 67-73
第二节 局限性和展望 .............73-75
结论
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了高生产成本和用工成本,侵蚀了利润;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企业出口收益,这两方面都从影响企业盈利水平间接增加了企业资本结优化的难度,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内源融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融资总量的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的屡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增量和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长率连月下降,国家在抑制通货膨胀初见成效的同时收紧的银根从源头上控制住资金存量,增加了企业资金获取难度和资本成本,经济形势扑朔迷离与加息压力也抑制了股权融资热情,使得企业融资受阻。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企业面临着市场优胜劣汰的洗礼,加强知识创新、注重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重视人才开发才是后危机时代企业取胜的关键,企业要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的调整必须为转变增长方式、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服务。
在经济形势扑朔迷离、银根收紧的后危机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要以认清行业特性、自身发展阶段、获利能力、举债能力、资产状况等为前提,紧抓公司债券审批“方便之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融资,合理分配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紧握新《物权法》带来的抵押贷款新机遇,增加长期负债,合理匹配长短期债务,防范因短期偿债危机引发的破产危机;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重组契机,将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资本结构优化指导方针,培养资本运营意识,可到海外寻找廉价潜力资源、兼并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集团在控制风险情况下可走产融结合发展道路,降低资本成本、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分享金融业收益;受危机冲击较大的企业可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收缩型战略,剥离不具有竞争优势或亏损的业务单元、产品品种或市场区域,回笼资金,防范风险;从多元化战略向专业化和归核化战略转变,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主业,保存实力,度过危机。总之,后危机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路径是要在认清自身行业特性、企业特性和发展战略等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负债比率、合理匹配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寻求合理的资本运作,在可控风险范围内、用最低的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优化升级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对策建议的提出可能不够全面但都结合案例进行说明,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希望对于现阶段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光明,经济周期波动:测度方法与中国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3-27.
[2]张银杰.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政府的只能与宏观经济疑难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6-90.
[3]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37.
[4]傅元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5-101.
[5]李国重.资本结构定素:多层次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77-102.
[6]方明.100 个成功的资本运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1-134.
[7]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5-339.
[8]王志刚.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7-122.
[9]周姗颖,浅谈经济周期理论演进史[J].大众商务,2010(4):31-32.
[10严小明.宏观经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04(1):33-35.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国家安全”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报纸专栏作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于 1943年提出。1947 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安全法》。就“国家安全”而言,其涵义可以从不同学科或角度来理解。无论怎样定义或理解,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和外交安全等五个方面。1980 年,日本政府发布的《国家综合安全报告》成为首次使用“经济安全”概念的官方报告,该报告将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 年,克林顿政府成为首次将“经济安全”明确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的政府,并确定“经济安全”处在政府对外战略的首要位置。俄罗斯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国家,并于 1996 年出台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强调“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成为热点。2007 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2009 年希腊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并逐渐扩大到欧盟其它国家,使世界各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国家经济安全状况。国家经济安全的外在表现就是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因而如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以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水平就成为研究的重点。作为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之一,中国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备受关注,也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自 2010 年中国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尽管中国在名义 GDP 上超过日本,但中国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是否也超过日本,仍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文章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2011 年 5 月,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危机,引起世界各国的恐慌。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状况,也给各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威胁论”的基调也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问题具有必要性,而中国、美国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分析中国、美国和日本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差距,这是文章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基于上述分析,文章研究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如何增强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力图达到我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和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程度同时提高的双赢效果。
1.1.2 研究意义
现阶段,安全观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安全观向非传统的、综合的安全观转变。冷战期间,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是世界各国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上主要战略考虑。受军备竞赛的驱动,美国和苏联将军事安全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位置,并认为经济安全从属于军事安全。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一国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先后对国家安全战略作出调整,以提升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外在表现就是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于是,如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以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水平,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体现在:
(一) 理论意义
国内外,研究竞争优势的文献比较多。在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研究都是基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开展的;在实证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市场渗透率等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然而,国内外研究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文献都较少。根据作者文献检索结果,目前国内外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见。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首次构建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这可为研究中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因而文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文章提出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即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这也为研究世界各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 实践价值
在国家经济安全的框架下,文章选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外部风险因子、经济运行因子、增长动力因子、低碳因子等四大因子是影响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同时,结合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因素,文章构建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基于该钻石模型,文章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中国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从而达到经济安全程度和经济竞争优势同时提高的目标,实现双赢效果。
2 国家经济安全与竞争优势文献综述
2.1 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综述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且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观点和理解均不同。例如,日本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大战略或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维护一国经济不遭受来自外部的侵害;而西方政治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强权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定义和理解。在国外,Gilpin(1987)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种经济竞争力及由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冷战后,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一国国家安全的关键。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使世界各国先后对国家安全战略做出调整,以提升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解和研究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Neu,New and Wolf (1994) 对“经济安全”下过双重定义:首先,经济安全是使一国面临可能威胁或妨碍其经济利益的事件、事态发展或行动时能够保护那些经济利益;其次,经济安全赋予一国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国家经济环境的能力。Medvedev(1998)在国家安全的框架下评估了俄罗斯经济安全的条件,并认为在内外因子的作用下,能够对俄罗斯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可能会出现在社会活动最为复杂的地区。Draghici(2007) 研究了黑海区域的经济安全问题,并着重强调了发展模型与国际合作中相依性之间的联系。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2009 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使世界各国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做出进一步思考。如何保障一国国家经济安全,就成为研究的重点。Richards(2009)在研究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时认为,经济安全不会受限于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生产率的波动,以及宏观经济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所关注的其它度量指标的波动;他还认为,测量真实的经济安全水平,需要运用到物理学和工程学上的方法,即经济物理学。Pankov(2011)探讨了 2008-2010 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经济安全问题,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这些问题更应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3 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中国经济竞争.................... 21-30
3.1 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 21-22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2-23
3.3 实证分析 .................22.................3-28
3.4 小结................. 28-30
4 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30-34
4.1 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决定因素................. 30
4.2 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构建 .................30-31
4.3 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内涵 .................31-33
4.4 小结................. 33-34
5 美国与日本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影................. 34-40
5.1 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与影响因................. 34-35
5.2 影响因子归因解析................. 35-39
5.2.1 外部风险因子归因 ..................................35-36
5.2.2 经济运行因子归因 36-37
5.2.3 增长动力因子归因 .................37-38
5.2.4 低碳因子归因 .................38-39
5.3 小结 .................39-40
结论
文章首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经济竞争优势,并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且在该模型的研究框架下,采用影响因子归因分析的方法,分析美国、日本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影响因子归因,并分别探讨各因子对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后,运用面板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 1993-2009 年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整体经济竞争优势状况一般,经济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第二,确定外部风险因子、经济运行因子、增长动力因子、低碳因子等四大主因子是影响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并构建了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且将政治安全因子和军事安全因子确定为该模型的两大外围因素。第三,构建的钻石模型研究框架,同样适用于研究美国和日本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第四,美国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最强,日本其次,中国最弱。同时,美国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比较稳定,中国最不稳定。但是,近些年中国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使中国与美国、日本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差距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 Aleshchenko, V., Nedelea, A.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under Conditions ofOpen Markets [J]. The Annals of the “Stefan cel Mare” University of Suceava, Fascicle of the Facultyof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8, 8(1):17-21.
[2] Azarov, M. Premier says it is necessary to mobiliz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al economy.(2012-02-16) / [2012-03-30].
[3] Barry Buzan, Ole Waever, Jaap de Wilde.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M]. Lynne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8.
[4] Battelle Technology Partnership Practice. Growing Jobs, Industries, and talent: a CompetitiveAdvantage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for Nebraska[C]. 2010-10, Report_NE_CompetitiveAdvantageAssessment_v8a.pdf.
[5] Draghici, A. Economic Security in the Black Sea Region [J]. Romanian Economic Journal, 2007,10(25):179-193.
[6] Ezeala Harrison, F. On the Competing No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J]. Advances in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2005, 13(1):80-87.
[7] Grant, R.M.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R]. 2011,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8030.003.0007.
[8] Grant, R.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Formulation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1, 33(3):114-135.
[9] Grilo, I., Koopman, G. Productivity and Microeconomic Reforms: Strengthening EU Competitiveness[J].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06, 6(2):67-84.
[10]Huber, F., Herrmann, A. and Morgan, R.E.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ustomer ValueOriented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1, 18(1):41-53.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因此,国家从 2004年至 2011 年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解决农业问题,并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用增加投资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发展农业经济寻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发展的大背景。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当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最初是因为,在 1985 年前后,由于受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投资不足和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徘徊不前。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1988 年初,国务院设立了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即现在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基金”,并后续组织各级政府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此,有组织、有计划、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就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我国摆脱了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后,农业综合开发逐渐演变为强化农业基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财政支农手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农业生产的土地基本要素改良到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和农业组织等各个方面,内容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部门项目和外资项目,已经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手段,并带动其他农业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长。陕西省是第二批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的省份。目前,项目范围涉及全省 11 个市共 76 个县区及 2 个国营农场。中央财政支持资金由 0.24 亿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4 亿多元,省级配套资金近 2 亿元。主要项目类型为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部门项目和外资项目。
随着陕西农业综合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周至县被列为陕西省西安市八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1996 年周至县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并在国家的支持下相继完成了连续15年的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若干农业综合开发一般及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2006年周至县被水利部列为 2006—2008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县,共完成各项水保工程投资 890.383 万元。2007 年周至县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覆盖马召、广济、骆峪 3 个乡(镇),总投资 312.68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9.4 平方公里,高标准通过验收。同年,周至县完成了富仁乡 1.3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厚畛子镇 3 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周至县的农综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依靠本地优势推进了农业多种产业化经营的进程,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周至县的活力,激活了该县的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农综项目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对县域农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探索农综项目与县域农业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本研究拟以农业综合开发典型县周至县为研究对象,对农综项目影响县域农业经济的机理和影响程度展开深入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以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的影响,具体目的为:
(1)通过对周至县农业开发总量和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案例的分析,总结周至县农综项目实施现状,分析其对周至县农业经济可能存在的影响;
(2)运用有无项目对比和数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区域层次经济效果评价的角度,实证研究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影响的大小;
(3)通过逻辑框架模型描述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的影响机理,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丰富和完善农综项目的区域层次评估理论,为国家通过农综项目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投资形式。目前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仅限于项目验收,现有文献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研究也都侧重于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以及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微观评价,而项目的区域经济评价方面存在欠缺,本文对一个连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县周至县进行“农综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研究农综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方面及其影响大小,并试图通过逻辑框架模型描述农综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探索农综项目与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弥补当前农综项目的区域经济层次评估理论的缺失,为农综项目的区域经济评价打下基础,并为其他项目的区域评价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国家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农综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载体。农综项目究竟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影响有多大,以及如何在项目的实施前后加强管理,保障项目的成功建设并维护项目成果,是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数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出农综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方面,并将其影响大小定量化,有助于找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盲点和弱点,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依据。用逻辑框架模型可以明晰农综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找出通过项目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便于加强对农综项目实施过程前后的管理,为国家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对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章 农综项目与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农综项目理论
项目概念来源于西方,英译名为 project,或 program,是在公共投资活动中产生的。汉语“项目”一词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共产主义国家援外项目中。项目管理学的著作对项目的定义多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特征和资源约束,一般认为:项目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在特定的资源约束下,为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宋伟 2007)。项目评估学学者对项目的概念界定侧重于项目实施的条件和预期达成的效果,一般认为:项目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区内,某经济组织从国家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环境出发,根据宏观和微观的经济评估结果,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产品或服务生产能力,获取经济效益并实现预期目标的投资活动(王立国等 2004)。农业项目的概念是项目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农业项目即农业建设项目,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加工和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建设活动,特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农、林、水、气、机等部门为扩大农、林、牧、副、渔长久的生产规模,维持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在特定的地区形成农业固定资产并达到预期效益的经济活动(孙养学2001)。农业开发项目是农业项目的一种,世界各国和世界银行等经济组织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业开发活动。根据国家农发办相关政策,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特指国家为保护和发展农业,设立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提高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投放,农综项目就是指由基层农业组织申请,并得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
2.1.2 农综项目简介
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从 1988 年开始实施,主要任务是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综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部门项目和外资项目四大类,具体涉及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工程、防护林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一般及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等。2006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县管理模式。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由财政部下设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管,各省(市)和县(区)均相应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农综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以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的基本流程分为四个阶段:1 前期工作。由县级农发办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项目库,并上交省或地级农发办进行评估。2 审批阶段。省级农发办根据国家农发办的要求下达投资控制指标,然后由县级农发办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初步设计交由省级农发办审核。3 项目实施。由县级农发办统一管理,项目单位负责实施,实行工程监理制和县级报账制。4 验收管护。项目竣工后,县级农发办做验收准备,地级农发办检查,最后由省级农发办进行验收,一年后进行工程效益评价。国家农发办的验收每三年进行一次。外资项目由世界银行等投资主体一同验收,部门项目由县级相关部门负责实施,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和验收。
第三章 周至县农业经济及农综项目概况.................... 31-37
3.1 周至县农业经济概况 ....................31-34
3.1.1 周至县概况.................... 31
3.1.2 农业经济总量 ....................31-32
3.1.3 农业产业结构.................... 32
3.1.4 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4
3.2 周至县农综项目的总量分析.................... 34-37
3.2.1 农业综合开发历史.................... 34
3.2.2 项目投资规模 ....................34-35
3.2.3 项目产出效果.................... 35-37
第四章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37-55
4.1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影响的案例分析.................... 37-40
4.1.1 富仁乡土地治理项目.................... 37
4.1.2 林牧畜产业化经营项目 ....................37-38
4.1.3 沙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 ....................38
4.1.4 案例分析 ....................38-40
4.2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0-49
4.2.1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 ....................40-44
4.2.2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44-46
4.2.3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46-48
4.2.4 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48-49
4.3 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49-55
第五章 研究结论、对策及展望 ....................55-58
5.1 主要结论 ....................55-56
5.2 政策启示.................... 56-57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57
5.4 农业综合开发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57-58
结论
(1)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投资集中、投资规模较大、项目涉及范围广,是直接影响周至县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项目;产业化项目主要针对基础比较雄厚、有产业基础、带动力强的畜牧养殖、加工企业进行支持;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项目主要致力于县内重点流域水土保持体系的建立,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三类项目涉及了县域农业经济直接相关的农业生产、产业带动和农业环境三个方面,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较为全面,同时也符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项目建设方面,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水保项目是哪里有问题投哪里,侧重“扶弱”;产业化经营项目是哪里有作用投哪里,侧重“带动”。
(2)土地治理项目改善了周至县农业发展条件,增强了县域农业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能有效地规避部分自然灾害,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土地治理项目被西安市、周至县政府作为一种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手段,有目的、有指向地投向农业发展前景好,而又资金紧缺的地区,解决了农业发展资金有限和以往撒胡椒面的情形。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基本都采用农业综合开发推动,而进行过农综项目的乡镇,也广泛存在村民自主型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因此,农综项目是周至县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周至县农业生产结构的日渐改善,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带动周至县果蔬产业的发展。农综项目实施带来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源泉。周至县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目前支持规模小、项目少,又由于这些项目均由企业承担,政府在项目建设验收完毕后,后续管理缺失,缺少配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未能给项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假设条件”, 对县域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动作用非常有限。水土保持项目投资额较大,对广大项目地涵养水源、优化环境和对抗旱涝灾害的重要作用,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但对县域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目前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
(3)从宏观角度来看,农综项目是政府发挥政策职能,弥补农村金融部门的不足,投资于区域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建,并通过计划、管理和评估培育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市场的行为。从微观角度看,农综项目则是一种从支持最底层的农业生产环节和农业加工环节来推动整个区域农业经济不断升级、发展的农业经济政策,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不断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来实现,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农综项目成果的维护和扩大离不开政府农业发展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后续项目的及时跟进。而且,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有限,实施农综项目只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起点,并不能作为县域农业现代化唯一手段。
(4)农综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 种子作用。农综项目投资是周至县农业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总数的 50%以上,在周至县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种子资金的作用。2 农业基础条件改善作用。农综项目从田间工程、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生态建设和农民科技培训等方面系统地改善了周至县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基本解决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短板问题,为周至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起点。
3 投资拉动作用。一方面,农综项目弥补了周至县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的不足,直接带动地方财政和项目单位配套资金参与农业经济建设,形成农业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农综项目投资于周至县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改善了周至县的农业投资环境,并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县域农业的发展,间接带动都市农业项目、农业企业和私人资本在周至县的投资。4 示范和催化作用。农综项目不仅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还推广了农业适用技术和农业企业项目管理规范,对农民提高农业技术,调整生产结构,组建产品基地,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和管理规范化具有示范和催化作用。周至县农综项目建设猕猴桃和蔬菜示范基地带动了周至县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形成,为周至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跳板。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农综项目投资了周至县的农业固定资产,并改善了周至县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周至县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艾云航. 1995.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技术经济, 1:34-36
2安俊杰. 1994.在实践中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经济论坛, 12:20-21
3白慧英. 1990.强化信贷管理机制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金融研究, 8:16-17
4白晚才. 2004.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经济问题, 6:53-55
5蔡文懋,杨添林. 1996.抓综合开发建农业强县.发展研究, 10:32-33
6蔡雨付,王表. 1996.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的探讨.农业经济, 6:22-23
7常运诚. 1990.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战略措施.农业经济问题, 5:29-31
8陈高云.1992.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问题研究.金融与经济, 3:31-32
9陈建华.1996. 重构我国农业项目经济分析方法的思路.农业技术经济,3:31-35
10陈江龙,曲福田,刘吉军. 2000.农业综合开发与耕地保护.生态经济, 9:32-34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五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代写硕士论文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 次缔约方会议于 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成为这次大会的首个关键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存在分歧,有关谁先减排、减多少、怎样减等问题上形成了两大截然不同的利益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标准越来越严格,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 “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也越来越受到环境标准的影响,我们从历届的气候大会都能看到,由于一些未能达成的共识,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加,以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由于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2010 年美国和欧洲出于解决国内政治困境和缓解利益集团压力的需要,对那些被他们认为减排措施不到位的国家开征“碳关税”,例如美国国会提议的对从中国和印度等国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标志着一场更具隐蔽性、战略性和针对性的大规模贸易摩擦的序幕已经拉开。因此,在 ISO26000 出台之后,就需要研究一下这里面有关环境标准的内容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发表了承诺到 2020 年的时候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 2005 年相比,下降 40%到 45%。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和实施各种政策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要求必将更加严格,所以关于 ISO26000 的环境标准对企业的出口影响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有其现实意义。
ISO26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缩写为 ISO)起草并制定的一部关于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标准,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国际标准化指南,这部指南是由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共同参与制定,是继 ISO9000 和 ISO14000 之后的又一最新标准体系。ISO26000 中关于环境的要求主要包含预防污染、可持续地使用资源、缓和及适应气候变化、保证及恢复自然环境等4 个议题,ISO26000 的出台标志着全球贸易的发展需要对环境的考虑更加全面具体,例如对于企业要想进行出口就要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和重金属的排放量等环境指标上达标,产品的包装要符合可回收利用的标准,例如企业要将产品出口欧盟,需要通过至少 4 个方面的环境认证,如果不再出口欧盟,而是换成另一个地方出口,那么又会有另一个进口国的环境标准需要认证。2010 年 11 月 ISO26000 正式发布了完备的标准体系,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又一道“门槛”?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这一新出台的标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会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1.2 文献综述
1.2.1 环境政策对贸易影响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很早就研究了环境政策对贸易的影响问题。Tobey(1990)在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中考虑了环境要素,研究其对贸易的影响。Magat 和 Viscusi(1990)验证了环境规制可以使得美国和加拿大生产纸浆和纸制品的企业的生物需氧量和固体悬浮物的排放量减少 20%。Durwood Zaelke(1993) 分析环境和贸易间相互作用机制是从法律、经济和政治角度;Vanbeers 和 Vandenbergh(1996)评论贸易和环境外部性间的关系,是从方法论角度。Dua 和 Esty(1997)指出,在全球自由贸易化的背景下,各国为了维持自己国家的竞争力都降低了环境标准,出现所谓的“向环境标准底线赛跑”,肮脏产业因为严格的环境政策会从环境标准严格的国家向环境标准宽松的国家转移,因此“污染避难所”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名词。Ropker(1994)、Daly and Goodland(1994)等人不赞成完全的自由贸易,认为贸易自由化会使得污染企业将生产设备“向底线赛跑”转移到所谓的“污染天堂”的发展中国家,从而令某些国家的环境标准失效,贸易收益减少。
1.2.1.1 环境政策对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模式的影响
有关环境政策对贸易活动的影响,大部分的研究都涉及了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以及对环境体系的定义问题。目前经济学界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环境保护问题仅仅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自行解决的,还必须以适当的环境政策做补充(Beghin, Roland Holst and van-der-Mensbrugghe,1994)。环境问题有一个巨大的争议就在于它的外部性,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它在其中起到的是负效应,在平衡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时候,需要为环境这一稀缺资源定价,即“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否会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影响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否会影响一国的贸易模式是学者们讨论激烈的课题。
2 ISO26000 与环境标准
2.1 ISO26000 的概述
ISO26000 是一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以下简称 ISO)制定,2010 年 11 月 1 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对外公开发布“ISO26000 社会责任指南”。ISO26000 在起草过程中,有 400 多名专家共同参与了制定,这 400 多名专家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 90 多个国家。我国的专家在其中也参加了讨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也最终被采纳,例如:在社会责任原则的问题上,在其总则部分增加了以下内容:各国在应用该标准时,建议各组织要考虑各国不同的国情条件以及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条件,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
伴随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此外还有劳工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以及质量管理等问题。于是全球社会责任运动呼之欲出,最初只针对企业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提出了企业的生产守则等。但是这些生产守则由每个企业自己制定,因此它们之间彼此都不承认对方的守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个供应商要同时满足各企业各种不一样的的生产守则,十分影响效率。 一些官方的民间的组织同时也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情形,并采取了行动。国际劳工组织(ILO)开始大力推广国际劳工标准,联合国根据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发起成立了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社会责任国际(SAI),一个美国的民间组织也在 1997 年颁布了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第三方认证中经常使用到这个标准,此外还有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最新版本 G3),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上述这些标准、指南的针对性比较窄,例如 ILO 主要针对劳工实践就没有涉及到环境问题,因此,存在局限性。于是本世纪初消费政策委员会(COPOLCD)提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最终一个国际性的社会责任标准 ISO26000 经过战略咨询组的调研,由技术管理局(TMB)决定开发,2005 年开始实施 ISO26000 的项目计划。后经 5 年漫长的制定工作,项目在全球在两个层面取得了共识:一个是国家之间的共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一个是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共识。多利益相关方专家来自 90 多个国家和 40 多个涉及社会责任不同方面的国际的或具有广泛基础的区域性的组织。在此基础上,ISO26000 最终得以颁布实施。
3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的分析................... 20-25
3.1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概述 ...................20-21
3.1.1 国家环境标准体系................... 20-21
3.1.2 国际环境标准体系 ISO14000................... 21
3.2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与 ISO26000 中环................... 21-22
3.2.1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大多是原则性................... 21-22
3.2.2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执行难度更大................... 22
3.3 我国贸易中现行环境标准存在的问题................... 22-25
4 我国实施 ISO26000 环境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25-34
4.1 基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分析................... 25-27
4.2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 27-30
4.3 基于广义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30-32
4.3.1 加入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 30-31
4.3.2 从“比较优势陷阱”到“竞争优势”................... 31-32
4.4 基于两大经典案例的分析................... 32-34
5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 34-44
5.1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对我国................... 34-41
5.2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易................... 41-44
结论
本文对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ISO26000 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在社会责任领域中取得共识的集大成者,经过近 10 年之久于 2010年 11 月正式对外发布完备的标准准则,因此对于 ISO26000 标准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对于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也是一个初探。因此,本文首先在第 2 章对 ISO26000 及环境标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内容与目前国际通用,也是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专门的国际环境标准体系 ISO14000 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归纳出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的新特点,即这一新标准的内容更加注重原则性的内容,它本身是一个准则,是不具备法律效率的,该标准的内容更多的是强调组织对环境的责任,因此,企业在对这些标准的具体应用方面看似内容少了许多,但是执行难度是加大的;再通过我国企业对现行环境标准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由于我国现行环境标准实施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企业领导层对环境管理的短视、现有资金技术的缺乏等原因,现有国际环境标准 ISO14000 以及我国国内自身的环境标准在执行上并不到位,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由此可以推理出,ISO26000 中这些新的环境标准在我国的执行初期是存在困难的,因此对我国的贸易发展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端,这在文章的第 5 章中加以总结。
通过文章的第 3 章分析可以知道,对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的采用意味着我国出口企业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但是,这样的严标准为什么在 FDIS 阶段投票中,中国会投赞成票呢?因此,本文重点在第 4 章针对我国实施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博弈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在我国势在必行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的第 5 章,就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模型对这一新的环境标准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短期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对其长期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与通常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环境标准和出口贸易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结论恰恰相反的结论: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在短期内会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但是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只是这种影响相对于国民收入等因素来说并不明显。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利有弊,这种利弊随着时间推移此消彼长,因此,文章对 ISO26000 中的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易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利弊两方面的分析,从而在第 6 章针对上述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策略。
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 ISO26000 这个新标准中环境内容的分析,另外由于现有的文献只是笼统的谈论了环境政策这一个概念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缺乏对 ISO环境标准的讨论,其他多是各种相关网站对 ISO 环境标准与我国贸易关系的提及,更是缺乏系统的研究,而本文通过应用相关理论知识、采集最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得对 ISO26000 中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更系统化,但是由于 ISO26000刚刚出台不久,它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并未现象,因此,对其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的分析还只能停留在预测阶段,理论分析的部分较多,无法充分采集相关数据,在实证分析的模型中采用了虚拟变量,除此之外,本人对环境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在预测模型中只是引用了与贸易相关的变量,而没有应用例如环境关注强度等因素,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因此,文章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会在今后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后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Chichinisky,C.North—South Trade and Global Environment[J].American EconomicReview,l994(4).
[2] Winters L.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n Overview [J].Economic Journal, 2004(114):4-21.
[3] Letchumanan R, Kodama F.Reconcil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ollution haven”hypothesis and an emerging trajectory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Policy [J]. Economic Journal,2002(91):59-79.
[4] Huang Haixiao, Labys W.Environment and trade: a review of issues and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2008(2):100-160.
[5]Eskeland G, Harrison A. Moving to greener pastures? Multinationals and the pollutionhaven hypothesi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 70(1):1-23.
[6] Dean J.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llution havens: evaluating the evidence fromChina [J]. Meeting of American Associations, 2007(1).
[7] Dasgupta P, Maler K.The economics of non-convex ecosystems: Introduction,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J]. Economic Journal, 2008, 26(4):499-602.
[8] Copeland B, Taylor M. Free Trade and Global Warming:a Trade Theory View of theKyoto Protoco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9,49(2):205-234.
[9] Copeland B, Taylor M. Trade,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2004, 42(1):7-71.
[10] Copeland B, Taylor M. Trade,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Theory and Evidenc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2003.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六
一、导论
(一) 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及提出
循环经济是人类面临环境资源约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陷入环境持续恶化、资源逐步枯竭、生存受到威胁的危机后,深刻自省反思后的产物,也是为实现更好、更快、更高发展层次而提出的科学理念和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各个产业、各个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更是意义重大。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具有极其特殊而显著的基础性作用,它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列入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已成为今后制导农业发展战略、体系、规划、制度的圭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产生的。农业循环经济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但使其内涵不断提升;包含了循环经济的理论,但使其重点不断调整;包含了生态工程学的方法,但使其技术不断实践。本质在于将这些思想、理论、方法运用于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之中,通过提高农业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合理使用和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农业生产环节中可能使用和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残留废弃物,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实现生态的良胜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针对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提出的,后经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完善,并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后,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循环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特征是低排、低耗、高效,本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自“循环经济”传入我国之日起,即引起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因其倡导理念符合我国实际,很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重要手段”。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甘肃省由于历史因素、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等原因,传统农业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情况,要走出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化、物质资源的无害化,以最低的成本形成环境和资源的协调持续发展。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力求缓解和解决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有序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循环经济研究成果及发展综述
循环经济的兴起,源于环境保护思潮。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开发资源不合理,继续破坏环境,人类将走向灭亡。这被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环境管理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变化,国外学者开始对资源使用注重“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进行大量研究。1999年,美国俄勒冈州里德大学经济系的查理和派克教授,对循环产业的技术革新进行了经济学研究。他们于1999年出版了《实用循环技术经济学》,旨在实例调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循环经济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经济激励机制,并提供了有效的循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工具。美国环保局组织开展的“循环经济信息研究”项目,通过对1997至1999年美国的统计调查数据和复杂的经济模型进行模拟估算后,分析了美国循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情况,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层次
(一)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系统论、生态学、资源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满足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新型现代农业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3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二是Reuse,即“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是指力争做到废物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遵循3R原则,可以实现“少量投入、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循环系统的物质和能源,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转。而且,循环农业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种根本性、革命性的变革,具有一般农业所不具备的特点:一是无缝化连接。
循环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体,往往上一阶段的排放是下一阶段的原料,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二是无害化生产。生产、循环过程中更为强调产品的安全性,也更注意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用量,尽可能确保产品不受人为因素的污染。三是无残留消耗。通过完整的循环链条,力求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循环生产过程中“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四是水土无污染。循环农业会自觉加强对土壤、耕地、水资源的保护,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五是涉及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循环,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六是做到多赢。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农民稳步增收和产品健康清洁有机结合,几者合理兼顾,互为依托,决不偏废。
三、甘肃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9-21
(一)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严重制................. 19-20
(二) 循环型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 20
(三) 农业生产具有发展循环经................. 20-21
四、甘肃及河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1-29
(一) 甘肃省省情与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21-22
(二) 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评价................. 22-24
(三) 河西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4-29
五、甘肃与河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9-35
(一) 选择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9
(二) 甘肃各农业产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29-31
(三) 河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31-35
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依靠科学技术,着手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紧迫要求。甘肃以往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既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又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的新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用新机制开辟工业化道路,用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中,自己结合工作实际,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燕华,周宏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4
2陈敏娟,邓国用.论中国农村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消费经济》,2010(l)
3鹰红.循环经济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的新思考[J]中国发展,2002.2
4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美)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监现代化研究.2004,25(2):94-98
7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4(4)
8周震峰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
9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28-29.
10循环经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之路[J].再生资源研究.2004(3)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绪论
1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的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部署,也是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提速,国民经济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对经济发展的扩增效益越来越大。据权威机构统计,网络与手机的信息传播量与速度已经仅次于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甚至某些传播领域引来变革和逐渐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新媒体在改变人民生活的同时,另一广阔领域一农业传播,仍未形成有效的影响。即使放眼当今中国一线大城市,新媒体的影响力也远远未达到它的中间值。因此,大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推动剂一新媒体在农业中的应用,它的主要应用措施包括,大面积应用网络的优势加快农业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适农信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宣传与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民中间的影响力与认识,让农民进一步享受新技术在生产中带来的便捷和益处,分享现代化的成果。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2研究目的与意义
2.1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新媒体宏观性、微观性的研究以展现其在农业发展所表现出的基础性作用。参考其它国家新媒体的发展轨迹,吸收其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分析与比较以及实证,研究探讨新媒体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如何深化新媒体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的认知以及我国如何成功借鉴,从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2.2研究意义
2.2.1理论意义
(l)以网络、手机等媒介为基础,构建新媒体对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理论框架,再加以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将有助于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并为以后的理论体系的生成提供参考。
(2)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信息及其相关产业,研究农业信息产业,将对信息产业理论内容要重要的补充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深入发展。
2.2.2实践意义
(l)通过借鉴、吸收国外新媒体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新媒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这对通过充分利用我国国情发展新媒体,实现农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提出了部分建设性的措施,将对我国农产品的产业升级,并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第二章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新媒体
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对“新媒体”这一概念进行过界定,认为它的定义从媒体型态发展角度看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界定。首先,从内涵上来讲,新媒体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产生于信息传播领域的一种新型媒体,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体传播完全不同,它既能够扩展信息的传播范围,又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其次,从它的外涵来说,新媒体主要是以光纤电缆、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多媒体等为传播的媒介载体,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同时,该载体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商业化的运用从一直存在但长期没有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状态转变成信息传播的新载体,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像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相对于成熟的、传统的媒体来说,他们的出现大多并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但它们也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型态。
信息化,顾名思义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息息相关,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的方式的总称。农业信息化它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新型农业经济,它是以农业信息学为理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济,是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新型农业经济。农业信息化能够使传统农业得到加快改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它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主要农业发展形式之一。
第三章 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26-34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26-27
2 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27-28
3 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8-31
4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1-34
4.1 硬件建设落后................ 31-32
4.2 农民对新媒体的意识淡薄................ 32
4.3 农业管理体制滞后 ................32-33
4.4 专业化的新媒体人才缺乏................ 33-34
第四章 发达国家新媒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34-39
1 发达国家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34-36
1.1 美国 ................34-35
1.2 德国 ................35-36
1.3 日本 ................36
2 发达国家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 36-37
3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7-39
3.1 信息化的制度环境................ 37-38
3.2 信息化的人文基础 ................38
3.3 系统化信息体系 ................38-39
第五章 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9-50
1 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提高各主体................ 39-40
2 科学合理利用、开发新媒体................ 40
3 加强新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40-41
4 加大新媒体的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41-43
5 扩大新媒体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43-44
5.1 以网络为主要平台................ 43-44
5.2 借助手机媒介 ................44
5.3 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渠道................ 44
6 规范制度、完善系统、解决实际困难................ 44-50
结论
要对农业传播的网络媒介应用做出总体性的谋划和决策,下设收集中心、指挥中心和执行中心。收集中心具体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指挥中心,同时负责联系工作,把新闻信息中心和上级的意见传达到各部门。指挥中心负责对传播进行宏观策划,接通上下两头。执行中心则负责具体的传播活动,分什么步骤、怎样进行等具体工作由它完成,保证传播效果落到实处。这三个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打破以往新闻传播中的条条块块的限制,一切都为了达到传播效果而行动,比较机动灵活。
目前,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计算机及网络相应设备,还组织人员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农业政务网及农业网络宣传等,并及时进行技术及信息的维护。但新媒体并没有实际发挥其较传统媒介的传播优势,在农业传播效果上,远远不如传统媒介效果显著。所以需要尽快解决新媒体与农业经济的整合传播问题。
农业宣传主要指农业知识、农业成果及农业科技等由农业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大众媒介传递给社会受传者的过程,也是大众媒介主要发挥作用的过程。现阶段,新媒体已经开始应用于农业宣传,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的信息还是通过报纸、杂志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来传播,然后再将即有信息更新到农业相关网站。所以,要真正实现农业传播与网络媒介的整合,应该从农业宣传的媒介改革开始。
建立农业新闻网,实现农业信息的网上即时传播是与网络结合的最好办法。农业新闻网应与目前我国多家大众网媒合作,使农业新闻能在第一时间登载在大众网媒。如与新华网、新浪网等大型网站建立新闻共享合作,他们之间互相共享关于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社会信息。一来能使农业信息与大众网媒紧密结合,发挥网络媒介的最大优势,二来,又可丰富农业新闻网的信息。新闻网还可以创建多样化的形式,如视频新闻、深度报道等,并设立博客、BBS、手机平台等互动栏目,充分实现网络宣传的强大优势。如果农业新闻网能顺利建成,这将很大程度的促成网络媒介在农业传播中的应用,使两者真正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三联书店,2009
5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柯克.约翰逊著.展明辉,张金玺译.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敬忠著.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八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也不断深化。2000 年,美国研究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的《世界现状》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地球经济规模的高速膨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成几何级增长,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球生态系统频临崩溃。据统计,全球生产总值从 1950 年的 6 万亿美元剧增至 2008 年的 77.26 万亿美元,增长了将近 13 倍之多。但另一方面,至 2008年,全球捕鱼业增长了近 8 倍,极大破坏了海洋渔业可持续生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200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称,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惊人速度缩减,自 1990 年以来全世界每年有 1300 万公顷左右的森林被毁;至于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空气、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和破坏,更是难以估计。据世界银行测算,在大部分不发达国家,每年由于自然资源的耗竭以及 CO2排放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 5.8%,每年因为气候变暖而付出的代价到达 5500 亿美元。目前,人类已消耗掉了地球上可以获得的一半以上的淡水,改造了一半左右的陆地表面环境,而且占用了地球全部陆地上的主要生产能力的 2/5。人类为了发展经济而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早已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崔兆杰,2008)。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9年我国 GDP 总量为 4038.2 亿元,人均 GDP 为 417 元,到 2008 年,这两组数字达到 30.067万亿和 22640 元,分别增长了 74.5 倍和 54 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 年我国小康总体进程达到 74.6%,到 2010 年底,我国人均 GDP 将达 28000 元。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仍未扭转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高速的 GDP 仍以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过度开采为代价。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持续增长,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弃物的排放不断增加,例如 2007 年我国 CO2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 1/4,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国。污染严重的同时,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问题也十分令人堪忧,中国每 1000 美元 GDP 增长所损耗的资源总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 5~10 倍。水资源严重枯竭、石油越来越依赖进口、铁矿石进口无定价权……自然资源消耗严重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承诺到 2020 年我国 CO2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4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15%左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也要比 2005 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缓解我国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减排行动是“无悔的”、“自主的”、“独立的”,这是出于中国自身的核心利益考虑,更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政府追求的执政目标。发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是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农业循环经济,它和生态联系最为密切,其生产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基础之上,遵循生态规律生产,又反过来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何解决农业污染,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破坏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时俱进的选择。潢川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产业特色突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有鸭、花、鳖、猪、羽毛、水产和优质粮油等,素有豫东南 “鱼米之乡”美称。潢川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花木生产基地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因此,具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根据其当前潢川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农业循环经济是其未来发展的最佳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本文希望能达到以下目的:
(1)根据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与障碍。
(2)在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做指导,分析其当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与不足,对现有模式进行改进或者重新构建,寻找一条适合潢川县发展循环农业、搞活经济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中部崛起服务。
第二章 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面,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学者们依据自身研究的角度和立场,提出了多种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如有学者从单纯狭义农业生产角度出发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开展的农业经济活动,其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链原理,通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王姝,2005)。有学者从大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角度出发,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及产业结构,拉伸业产业链,促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物质以及能量实现多级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唐华俊,2008)。也有学者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为出发点,提出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融合了生态学、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学科思想的农业经济形态,是通过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建立农业经济增长、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环境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郭铁民,2004)。
但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农业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与延伸。本文在采纳各方观点的基础上,依据研究目的,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本质是知识经济,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根本动力,以促进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指导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在大农业体系内,对农业产业体系进行产业链再造和融合,实现投入小、产出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共赢的农业发展模式。
第三章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28-43
3.1 潢川县经济发展现状 .................28-30
3.1.1 潢川县地理区位 .................28
3.1.2 潢川县自然环境................. 28
3.1.3 潢川县经济总量 .................28-29
3.1.4 潢川县农业结构 .................29
3.1.5 潢川县现代农业................. 29-30
3.2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现状评价 .................30-42
3.2.1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 30-31
3.2.2 指标体系构建 .................31-32
3.2.3 指标权重赋值方法 .................32-35
3.2.4 数据采集与处理................. 35-36
3.2.5 指标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36-38
3.2.6 综合评价值计算与分析................. 38-40
3.2.7 因素障碍度分析................. 40-42
3.3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42
3.4 本章小结 .................42-43
第四章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建................. 43-55
4.1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3-46
4.1.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3-44
4.1.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4-46
4.2 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46-54
4.2.1 目标和原则 .................46-47
4.2.2 以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循环模式................. 47-48
4.2.3 以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的改进................. 48-52
4.2.4 “家庭绿岛”微循环模式................. 52-54
4.3 本章小结................. 54-55
第五章 潢川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55-58
5.1 政府发挥职能................. 55-56
5.2 企业明确社会责任.................56-57
5.3 农民加强学习................. 57-58
结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仍占多数,每年直接参与农村农业生产的大概有 3 亿人左右,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及生活及耕作习惯的影响,他们普遍对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接受能力较差,这种情况在潢川县表现尤为明显,并成为制约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之一。同时,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获取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往往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或者忽视市场的需求而盲目生产,由此造成农业粗放式生产,对农业资源进行掠夺性使用,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明显,制约了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潢川县农民自身应该主动加强学习,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不仅功在当代,产生可观经济效益;而且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自然、人文以及经济环境。
首先,逐步转变传统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最大障碍并不是因为其技术门槛高,而是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传统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造成冲击,短时间内观念上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下,虽然有政府的激励措施,但更需要农民的配合。只有当地农民提高学习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农业循环经济才能在潢川县农村得到健康发展。潢川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又一障碍是秸秆资源化率不高,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秸秆的资源化率。
其次,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最大障碍是初中以上农业人口比重不高。农业循环经济本质是知识经济,科技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在 21 世纪将更加明显。虽然基于科学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简单合理的组合就能够形成循环农业,并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循环农业的运行模式、生产工具等将不断更新换代,只有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养,农业循环经济才能在农村得到持续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特色农产业。潢川县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能力不足和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口占乡村人口比重太低的现状。鼓励农林发展农林牧副渔特色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而且能够转移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艾瑞克•戴维森著. 2003.生态经济大未来.齐立文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9~211
2保罗•霍肯著.商业生态学. 2001.夏善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4~21
3白金明.2008.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33~38
4卞有生.1998.生态农业及实用技术.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55~57
5崔兆杰,张凯.2008.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5
6蔡秀玲.2003.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小城镇.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6: 19~22
7蔡玲.李春成.2007.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述评.2007 年中国科协曁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文集,54~57
8陈诗波.2008.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湖北:华北农业大学,117~118
9崔和瑞.2004.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3:95~98
10邓启明,黄祖辉.2006.循环经济及其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研究综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6: 44~50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九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在代写论文稳定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三农”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农民农产品滞销,市场农产品缺乏,丰产不丰收,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产出率低等,不断引起大家对农业的讨论。2010 年 1 月份公布了一组信息更是值得我们思考: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153 元,同比增长 8.5%。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以下 5 个大的来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 2061 元,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1988 元,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539 元,财政性收入 167 元,转移性收入 398 元。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进一步分析发现,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392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 207 元,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 42 元,财产性收入增长 19 元,转移性收入增长 75 元。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为52.8%,第一产业的贡献仅为 10.7%,排在倒数第二位。农民收入主要不是来自于务农而是务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9 年农民收入增长中仅有约 1 成来自于务农,说明务农收入彻底被边缘化。同时人们又想起了李昌平曾经对农业总结的最经典的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分散经营无法获得统一协调生成的组织效益,产量提高难,售价增加难,成本下降难,再去除中间商对利润的盘剥,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为了保持正常的生活,农民才会从其他行业来获得收入。低利润导致农业资金,人力,技术的投入继续减少,进一步导致农业收入的降低,这样就导致农业生产进入恶性循环发展。
这些矛盾的暴露,不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否定,而是体现了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创新的需求和迫切。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传统小农“有效而贫穷”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停滞不前不是因为小农懒惰和缺乏进取心,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学者山田定市也曾说:“具有绩效和合理性的农户家庭经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仅仅依靠分散农户单个的努力来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十分困难的。必须依靠农业经营者之间的合作……,这是不可忽缺的条件。”同时指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分散农户家庭经营市场化不可替代的组织载体和有效推进器。但是现在我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形式众多,许多不规范,且我国农业合作社法对其的性质界定也不明晰,从而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泰安市成功合作社案例的剖析对合作社的功能进行说明,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1.2 制度背景
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说明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中央政府也一再明确声明要坚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从1983年开始,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之后,1991年、1993年、1997年、1998年多次发文强调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2003年3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其根本目标也是为双层经营体制保驾护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既然现阶段我们既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个制度,又要解决分散小农业与大市场的矛盾,就必须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以“集团军”的形式进入市场,才能有效地提高竞争力,保护农民权益。其中进行耕地流转,实现耕地规模化,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现阶段最好的发展方向。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里谈到对小农的解决办法时说,可以解决的办法是把小农的生产和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农民联合起来形成较大的利益集团可以对抗大的资本主义生产,和大市场,避免单个小农在快速发展的商品市场的冲击下风雨飘摇直至破产的命运;二来合作组织有助于农业向更高级形式过渡;三来通过合作社能团结更多农民,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前进。对于合作社的途径,恩格斯是反对强制而提倡倡导的,应当始终坚持农民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示范效应吸引农民加入,而不能做伤害农民感情与利益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应该从我国解放后的农业大生产中得出的经验。
2 我国农村组织形式变革及其与耕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关系
2.1 土地革命时期
我国土地革命前,农村地权分配处于极不均衡状态,占总人口不到5%的地主占有近40%的耕地,并且以上等地、水田居多。而人数众多的农民群众却处于极度贫苦,一穷二白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众多贫苦阶层的支持,解放战争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土地革命。1950 年6 月30 日,新中国第一部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诞生,接着土地改革便普遍展开。剥夺地主的土地平均分配给贫苦农民,使农户与土地最直接地结合起来。到1953年春,除一些规定暂不进行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这一改革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土地分配的均等化,关于土地改革前后农村各阶层的土地占有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人口比重和耕地比重相对比例基本保持一致,这次土地改革使广大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并没有消灭农村土地的私有制,只是通过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普通农民的理想。
2.2 互助组
随着1953年春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农村改革任务也基本完成,中国农村社会逐渐趋于安定,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但很快又出现农户间“两极分化”的趋势。“两极分化”是指当时一小部分经济上升较快的农户开始买地、雇工、扩大经营,而另一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生活困难的农户则开始卖地、借债和受雇于他人。例如,根据当时中共山西省忻县地委关于143个村42215户农户的调查报告,有19.5%的农户出卖土地,共39912亩,主要原因有生产生活困难,遇有疾病或灾害等。但是还有许多农民自己想办法度过难关,例如那些缺少农用工具的,一些家庭自己结合起来互相帮助,之后这样结合的越来越多,这些早期的互助合作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困难,也为后来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积累了经验。1951 年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发表,标志着互助合作成为一种制度,同时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也开始加快,在1952年一年中,全国新增农业互助组335.1万个,参加的农户达4536.4万户,占全国农户的比重上升到39.9%。
3 新时期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 24-29
3.1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大量转移................24-25
3.2 农村耕地流转速度加快................ 25-26
3.3 国家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的完善................ 26-27
3.4 市场环境的变化................27-28
3.5 农民社会保障的完善使土地流转................ 28-29
4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性质与功能................ 29-46
4.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性质................ 29-36
4.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非盈利性................ 29-31
4.1.2 农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全体成员................31-32
4.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属于中间法人................ 32-36
4.2 农民专业合作经经济组织的功能................ 36-44
4.2.1 组织功能 ................36-40
4.2.2 中介功能 ................40-44
4.2.3 服务功能................ 44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耕地................ 44-46
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46
5 实现耕地规模经营的不同方式分析 ................46-48
5.1 农业大户 ................46-47
5.2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47
5.3 企业加农户经营模式................ 47-48
结论
发展现代农业, 需要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适度集中。采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的基本模式, 能够很好的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从而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最佳的实现途径,很好的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土地产出率低,单位产品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等问题,有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应该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多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 这样将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新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各地普遍得到推行,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和合作社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我国合作社法应对其法律性质进行详细界定,通过本文前面的分析,本人认为我国应详细说明或者规定我国合作社属于中间法人,同时也弥补了民法通则中法人的四种分类的漏洞。
本文还对一个运行较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功能,中介功能,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在各方面全方位的满足了农民的需要,提高了农业的收入。为了使合作经济组织的这些功能更好更大的发挥作用,有益于农民、农业、农村,应该加强对组织领导者管理者的培训,提高其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组织领导才能等,引导农民进行正确的决策与行动;为了保证农民很好的享受其提供的服务,实现农民建立合作社的初衷,应对组织服务环节进行完善,并规定合作社要尽职尽责的履行其为农民服务的宗旨,而不能以活动收益为目的,使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另外,合作社要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优惠,扶持项目,让农民更大更多的获得国家政府的支持与恩惠,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合作社要以法人的身份为农民争取各种利益,减少各方面对利润的剥夺,最大的发挥其中介的功能,为此建议各地方政府积极的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朝向规范化发展,并在以上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农民利益的最大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大斌.重建合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46
2 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
3 金海平.合作社性质的法律分析[J].河北法学,2007,Vol.25(9):36-39
4 [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3-78
5 [德]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3
6 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1-165
7 张文奎. 思索与探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13-234
8 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2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1-87
9 苑鹏. 中国农村改革:过去与未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3-99
10 刘渐和,祝延霞,王德应. 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Vol.22(2):36-39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篇十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当代政府经济职能的讨论及研究源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进行得如火如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社会经济中应履行什么职能、如何定位等问题,便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的热点课题,由此也成为一门学术“显学”。从近年的研究成果看,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文献己不少,研究领域基本集中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讨论。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公共经济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中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讨论常常引起我的思考。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现代经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政府干预。有学者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政府的时代”,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何尝又不是“政府的时代”。审视我国历史,从来就没有丝毫不受政府干预的经济,只是干预程度的强弱不同而已。
从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儒家思想,就一直有强大的文官系统,有与之配套的、全国统一的意识形态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力是强大的,就是一种“国家本位”的经济思想。就农业而言,以致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一直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形成并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重农思想和政策体系。中国传统社会在经历过每一次改朝换代之后,社会秩序总是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重新得到稳定.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户增加,但新的生产关系却迟迟未能产生和成长—所有这一切,是否都与传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过去人们总是评论传统政府的干预如何的•失败’或如何‘不对’,占主流地位的观点往往把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或控制,视为与商品经济根本对立的东西,其影响除了严重阻碍、极大地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之外,几乎很少值得肯定的积极作用,因而需要彻底否定,政府干预似为万恶之源。而很少考虑正面回答如下的一些问题:中国有自己悠久的经济发展史,不同时期的经济波动与各朝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履行有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传统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如何进行评价?传统政府的经济职能如何界定以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怎样评价古代社会政府的经济职能实施绩效?实际上,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历史学中一个经常引人深思的课题,古往今来,经济发展都不是自发的过程。
一个强大的政治权力,可以使经济加速发展,也可以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诺斯指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国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中心,在任何关于长期变迁的分析中,国家模型都将占据显要的一席”。对于“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政府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客观评价传统政府农业经济职能,“意非褒贬地正视这些传统的存在和指出它们在历史上合理的一面,在今日中国—正当上一个高峰达到顶点,面临向下一轮转换的历史关口—也许并非没有它的意义?”
(二) 研究意义
政府经济职能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世界银行发表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开篇就指出:“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报告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绝大多数成功的发展范例,不论是近期的还是历史上的,都是政府与市场形成合作关系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历史地使政府经济职能的研究在经济学及经济史学科中具有了与昔日相比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波浪式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发展乃至运行的影响很大,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处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成熟繁荣时期,其中经历了史称的“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元和中兴”等兴盛时期,具有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一时期的政府农业经济职能值得我们更多地关注和研究。揭示唐朝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履行农业经济职能的情况,历史地认识政府在发展农业经济和社会生产上所做的努力,有助于全面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历史真实,深化认识政府经济职能的规律。笔者对这一时期唐朝政府农业经济职能的剖析,不只是想说明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和政策方面都可能做些什么,而是企图进一步的揭示传统政府的农业经济职能与现代中国有着怎样的联系。人们在寻找通向未来之路时,都不由地要问我们从哪里来?当回首来路的深深车辙时,就知道无法摆脱昨日的印迹。人们无法断然把“昨天”一律斥为“传统”,把“今天”纯然释为“现代”,“今天”正是从“昨天”走出,并由“昨天”获得它的立足基础和生命源泉。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传统”是指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本性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传统”包含着一种时空概念,它是历史的凝聚和某种程度的延伸。按西方解释学者的观点,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整个时间中的一种过程。历史并不能被割断,传统还在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这使人们不得不重新看待传统,看待传统与现代的真正关联。诺思在强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时认为:“路径依赖性意味着历史是重要的,如果不回顾制度的渐进演化,我们就不能理解当今的选择”。制度变迁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特征,制度变迁会在一条既定的路径中得到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今天的中国包含着太多历史中国的丰富内容,不懂得历史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历程,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今天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正因为如此笔者才要力图对唐朝政府作为应用相关理论作一点“现代”的诊释,并对当代的政府农业经济职能,提一点“传统”的建议。
第二章小农经济下唐朝政府农业经济职能供需分析
政府职能反映着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的性质和活动的基本方向。古人对于政府职能曾有论及。在先秦时期对政府职能就有较明确的概括:“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权,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管子•五辅》讲到的“德有六兴”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辟田畴,利擅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稿,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带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破沟,决潘诸,溃泥滞,通郁闭,谨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驰刑罚,赦庆罪,有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鳃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屡,贩疲露,资乏绝,此谓贩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即“厚生”、“输财”、“遗利”、“宽政”、“匡急”、“贩穷”,这六个方面是对古代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与概括。农业经济作为最原始的、最主要的经济形态,自古而来就受到重视。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农业第一作为制定经济政策乃至所有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构成了历朝政府在政策设置上的一个极具连续性的特色。马克思指出:“我们在亚洲各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某一个政府的统治下衰落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收成的好坏在那里取决于政府的好坏。”
翻开中国历史,从古至今,从来就以“管理人”或“主导者”而不是“守夜人”身份出现的政府,一直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内生变量而存在的,政府的行为同经济发展存在着高度相关性。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甚至是主宰的作用,而不是“作为合作者、催化剂和促进者而体现出来的”。唐朝,“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唐朝前后期的变化,是一场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学术诸层面的全方位变革。“拥有居于世界前列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少有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欣欣向荣的科学技术”。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既源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源于包括唐政府农业经济职能在内的一系列的制度变迁。
第三章 唐朝政府农业生产的保障职能................. 87-125
一、唐朝政府的重农政策................. 87-93
(一) 重农思想................. 87-89
(二) 劝农政策................. 89-91
(三) 保证农时政策................. 91-93
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93-106
三、农业劳动力供给及制度变迁................. 106-115
四、粮食储备制度................. 115-125
(一) 粮食仓储体系................. 116-122
(二) 粮食仓储管理................. 122-125
第四章 唐朝农业赋税制度................. 125-158
一、唐前期农业赋税制度................. 125-137
(一) 农业赋税体系................. 125-129
(二) 租庸调制的资源配置效应................. 129-132
(三) 租庸调制的制度缺陷................. 132-137
二、唐中叶后农业赋税制度................. 137-149
三、赋税蠲免................. 149-153
四、关于农业赋税制度改革的总结................. 153-158
第五章 唐朝农业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158-188
一、水利灌溉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 158-160
二、唐朝水利灌溉设施供给的制度特征................. 160-165
三、唐朝农业水利灌溉设施建设................. 165-171
四、唐朝水利灌溉的制度安排................. 171-188
结论
唐朝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下,政府权力没有明确的边界,缺乏相应的约束和制衡机制,政府扩张就无法得到限制。政府权力可以随时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相应地政府职能的越位就成为常态。唐政府可以根据其统治需要,视具体情况出台不同的管制政策,并通过自上而下的国家机器加以推行来为其政治统治服务。禁榷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强制性和排他性。到唐朝中后期,为增加财政收入禁榷制度又有新发展。一系列禁榷政策和垄断经营,固然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但这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的功能,扰乱甚至完全破坏了价值规律的正常运行,它无法让民问经济行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压抑了民间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培育,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尽管唐政府权力已迈出了从经济领域中剥离第一步,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全方位万能”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政府。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甚至是主宰的作用,而不是“作为合作者、催化剂和促进者而体现出来的”。由此,在原有的官僚体制之上,形成了唐政府对社会的“全能”控制“体制”以及其强烈的官僚主义化倾向。
唐朝政府在履行农业经济职能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是传统社会形态的制度瘤疾,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既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对于经济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唐朝政府履行农业经济职能,农业管理的各种法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我们应该是给予相应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体》,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一伟局1956年版。
4(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5(清)董浩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6(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7(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8(清)曹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9(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