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02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当代经济学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规范分析方面。(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1. 导论

1.1选题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日益严重,除了少数的几个年份,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CA)和资本与金融账户? (Capital & Financial Account, KA)有赤字外,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多年一直保持着居高不下的顺差。从1982—2010近30年间的统计数据来看,经常账户大多年份表现为顺差,仅有1985、1986、1988、1989、1993年出现逆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除1983、1984、1992、1998年外,其余年份都表现为顺差。根据传统旳国际收支理论,一个经济体尤其是大的经济体在正常情况下,CA和KA账户应保持逆差、顺差相结合,使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能够此消彼长,维持国际收支账户的相对平衡,结合我国1982年以来的国际收支状况来看1982年-1993年这12年,其中CA账户和KA账户有9年相互互补。然而,从1994年-2011年,除1998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当年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外,中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双顺差”状况,出现长达17年的持续双顺差的失衡状况,而且失衡的速度不断加快(见图1-1)。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后不到3年;2009年6月,外汇储备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3月,突破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2万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截止2011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3.2万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我国国内经济的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贸易冲突旳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无法解释中国这一大的经济体长期保持双顺差这种独特的现象,这种独特的现象自然引起业内人士的不断追问和思考,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的内部结构、所处的外部世界经济环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使中国近些年来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持续的“双顺差”,且外部失衡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国内外的学者不断研究探索究竟是中国自身的机制等内在问题还是中国所处外部环境所致等学术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导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原因,比如全球经济失衡视角、宏观储蓄投资失调论、人民币汇率过低论、投资过剩视角、内需不足、FDI视角等。在众多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导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诸多因素中,很多因素是由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内部失衡才是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本。中国这样一个保持了这么多年、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的失衡状况,一定有它存在的制度基础,前面提到的众学者分析的导致失衡的部分原因只是所衍生出来的众多表象,基于此种思考,结合众多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本人认为中国式经济分权是导致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8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在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下,经济分权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的结构性问题,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内部结构失衡,内部失衡衍生到国际收支账户上,同时就表现为导论中国的经济外部失衡。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很少有学者直接从经济分权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从中国式经济分权这种新的视角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原因,给解决外部失衡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1. 2本文研究思路

本文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分析,主要从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为代表的中国式经济分权的角度入手,分析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导向对中国外贸易顺差和FDI流入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间接导致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1)本文首先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状况进行分析,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本文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进行分析,然后对本文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不足、本文的贡献等进行简单的说明。

(2)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界定了外部失衡的衡量标准,然后从全球经济背景和国内经济结构两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分析观点进行综述;最后进行文献分析。

(3)第三章分析讨论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首先分析了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内涵,阐述了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和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其次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程度的几种衡量指标;然后分析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在激励作用下分别从地方政府对FDI和商品贸易顺差两方面来分析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最后总结出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机制。

(4)第四章对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建立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影响的实证模型,用1995—2009年全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5)最后在影响机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影响的相关结论,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以供参考。

2.文献综述

2. 1外部失衡的判定标准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记录,集中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中。国际收支账户记录了一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商品、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方向和数量,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幵放度、经济外部平衡性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复式记账法,其记账原则决定了借贷双方一定是平衡的,通常所讲的国际收支账户余额指的是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除去储备资产所构成的余额,与官方储备资产呈相反方向变化。IMF便是以国际收支账户余额为标准来判断各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平衡是罕见的,不平衡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不平衡也是有度的,超出一定的限度将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如何具体评价国际收支失衡规模的大小,卢峰(2006)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中国CA/GDP或KA/GDP在(0,2%]区间内则为为平衡区间,把CA和KA两个账户同时占GDP 1个或2个百分点看作为规模显著的双顺差,如果CA和KA与GDP之比同时超过2个百分点则被视为大规模双顺差,主要发生在中小型经济体,大型经济体一般不会发生。然而中国经常账户与GDP占比常年保持在2%以上,曾一度达到两位数;资本与金融账户与GDP之比自2000年以后也多次2%以上,更有多年CA/GDP和KA/GDP同时保持在2%以上(见图2-1),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表现出的这种显著双顺差现象极为罕见。

3. 中国式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机制............... 20-45

3.1 中国式经济分权的理论分析............... 20-23

3.1.1 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内涵............... 20-21

3.1.2 财政分权理论 ...............21-23

3.2 中国经济的分权程度............... 23-29

3.3 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 29-31

3.4 经济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对经济...............31-45

4. 经济分权对外部失衡的实证分析............... 45-61

4.1 研究思路............... 45-46

4.2 实证模型、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46-53

4.2.1 验证模型设定............... 46-48

4.2.2 变量指标选取............... 48-52

4.2.3 数据获取与分析............... 52-53

4.3 实证分析 ...............53-61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65

5.1 结论............... 61-62

5.2 政策建议............... 62-65

结论

本文从中国经济分权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导向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对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就呈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从而中国式经济分权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这种影响是体制性的、制度性的,影响也相对比较深远。基于前文关于中国式经济分权对经济外部失衡的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可以说明中国式经济分权对经济外部失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为核心的中国式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的行为导向选择而产生的影响。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分权的程度不同,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财政支出能力较强,可以动用的经济资源更多,对外部失衡的影响较中西部更为明显。另外,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可以选择的路径也会不同,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方式可能略有差异。东部地区可支配财政资源较多,例如在对FDI的吸引上,税收优惠的政策己不再明显,而转向加大对外开放、改善公共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等综合性竞争上;中西部资源有所缺乏,能够动用的经济资源可能还局限于税收优惠和扩大财政支出等比较初级的竞争上。对于不同地区,由于所处阶段不同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在采取策略上应有所针对。

中国式经济分权为我们理解外部失衡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种分析视角,我们在从深层次改善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状况时,可以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体制角度采取相应的制度性措施,在一方面保留因经济分权造成地方政府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的同时,另外要釆取相应的措施扭转或避免因经济分权对地方政府的扭曲性行为,从制度层面改善我国外部失衡的状况,为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制度性基础。

参考文献

(1)卢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世界经济》,2006第11期3-10页。

(2)陈抗、Arye L. 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一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卷第1期111-130页。

(3)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 理论与实证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

(4)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37卷5-17页。

(5)张璟、沈坤荣,《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56-62页。

(6)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00-115 页。

(7)许煜、张栋梁、尚长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与宏观经济绩效——财政分权的宏观收益与成本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6期8S-95页。

(8)刘晓路,《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贸研究》,2007 第 3 期 47-53 页。

(9)严冀,陆铭,《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有分权程度的理论》,《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3期55-66页。

(10)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1期21-52页。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开始,大部分沿海国家陆续向海洋进军,论文格式范文发展本国海洋经济,世界开始进入开发利用海洋的崭新时期。伴随着沿海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逐年提高,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大大增加,年平均增速已经在 2005 年开始高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 45 届联合国大会在 1990 年,就建议世界各个国家将保护和开发海洋列入本国的发展战略。1992 年在里约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提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海洋是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1]。2001 年 5 月联合国缔约国大会文件中首次提出:“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随着世界人口的加快增长,陆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陆域空间的逐步缩小,人类正在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空间的多重压力。海洋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是缓解目前多重压力的唯一途径,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 21 世纪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

1.1.2 国内背景

中国不仅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而且还拥有约300 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陆地国土面积的1/3。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历来重视海洋的开发利用。中国虽一直注重海洋权益事业,但受时代特点和自身实力的限制,长期以来,海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海洋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国加快海洋产业开发的步伐,更加重视海洋权益的维护。国务院在 2003 年颁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从发展海洋经济的原则和目标、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和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战略。

2011 年,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这是中国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战略。随后,在中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省内 7 个城市(地级市)属于沿海城市,如图1.1 所示,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国内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浙江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2005 年 4 月浙江省制定的《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利用好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保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顺利实施。2010 年 4 月国家批准浙江省为发展海洋经济试点省份,将浙江省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2011 年 3 月,浙江省以成为三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省份为契机,为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给中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制定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一规划的出台成为指导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是当代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成为地理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海洋经济不仅涉及产业升级和发展思路转变,更涉及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增长极等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随着时代发展,应逐步丰富相关经济学理论,扩大研究视野和区域,特别是在 21 世纪,随着海洋地位上升和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加深,应把海洋作为单独的一极进行思考和探索,作为新的研究区域加以对待,传统的增长极理论应从陆地范畴扩展和延伸到海洋,即海洋是新的增长极,是新的增长通道,是新的生产基地。本文就是借鉴地理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规划学中的理论与方法,以中国沿海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海洋经济的相关研究。

1.2.2 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在全球经济危机依然持续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包括发展方式和资源供给及产品开发的创新,而海洋经济发展,则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应重点开发的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浙江省作为三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省份之一,开展对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入研究工作,这对浙江省进行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科技进步,带动就业,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海洋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资料,使浙江省更好地给中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界定

在国外,“海洋经济”一词很少在涉海研究领域出现,出现较多的是“海洋产业”一词。1999 年美国开始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计划”(The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NOEP)将美国的涉海经济划分为海岸带经济(Coastal Economy)和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两大类。美国该计划中认为“海岸带经济”属于区域经济,其内涵较“海洋经济”更为广义,同时包括海洋与海洋相关经济活动两方面内容。其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是“海洋经济是指部分或者全部源于海洋和五大湖资源开发的经济活动”[6]。“海洋经济”这个概念在我国出现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期,但是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因研究领域不一样,对“海洋经济”的概念有各自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孙斌等认为海洋经济是指在海洋和海洋空间内进行的全部经济性开发活动和直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海洋而形成的经济;它是人们以海洋及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一定的劳动投入创造财富以达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活动总称。海洋经济是开发海洋,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成果[7]。

(2)徐质斌等将海洋经济定义为:海洋经济是多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等经济活动;海洋经济的本质是利用海洋的经济功能[8]。

(3)陈可文对海洋经济的阐述是:海洋经济是指以海洋空间为作为经济活动场所或以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总称;海洋经济的本质是以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为手段,投入劳动创造财富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9]。

(4)国务院在 2003 年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是:海洋经济是指各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产业及各类海洋相关产业的总和。

(5)韩增林、张耀光等指出,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开展涉海经济活动所创造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总和[10]。

(6)曹忠祥等对海洋经济内涵界定为:海洋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前提下,以海洋资源和空间为劳动对象,开展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总称[11]。

3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23-45

3.1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23-25

3.2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演变分析.......... 25-26

3.3 浙江省主要海洋产业发展.......... 26-37

3.4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预测.......... 37-43

3.4.1 预测方法及模型 ..........38-39

3.4.2 浙江省海洋经济总产值预测.......... 39-41

3.4.3 浙江省海洋经济增加值预测.......... 41-43

3.5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特征总结..........43-45

4 浙江省海洋产业与沿海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45-56

4.1 浙江省与沿海其他省份海洋产业产值.......... 45-48

4.2 浙江省与沿海其他省份海洋产业结构比较.......... 48-56

4.2.1 产业结构静态分析.......... 48-49

4.2.2 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49-52

4.2.3 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52-56

5 浙江省海洋经济主导产业选择.......... 56-59

5.1 主导产业的定义 ..........56

5.2 海洋经济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56-57

5.3 浙江省海洋经济主导产业选择.......... 57-59

结论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浙江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显著的区位经济条件、资源环境条件优势。浙江省海洋经济已经在全国海洋经济中占的较高比重,同时,海洋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浙江省海洋产业门类已逐步齐全,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部分产业在全国该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比较慢。通过预测分析,浙江省海洋经济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

2.浙江省与其他 10 个沿海省市相比,海洋产业产值规模仅次于广东、山东、上海,位居第四位;浙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居于全国中等位置,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对于其他 10 个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较大,海洋产业结构已经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海洋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则继续上升;海洋产业结构波动小,稳定性较高,产业结构效益明显。

3.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出了浙江省未来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它们是海洋运输业、海洋工程业、海洋船舶业。浙江在未来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应该以这些海洋产业为核心,同时兼顾发展其他海洋产业。

4.根据浙江省沿海地的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特点,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了构建宁波、舟山海洋经济区、温台沿海海洋经济区和嘉绍杭沿海海洋经济区三个特色海洋经济区的设想。

参考文献

[1] 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1—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011.

[3] 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洋年鉴(2001—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011.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1.

[5]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0)[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1.

[6] Hance D Smith. Newsletter[J].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Commission OnMarine Geography,1998,8:2-3.

[7] 孙斌,徐质斌.海洋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 徐质斌,牛福增.海洋经济学教程[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 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10] 韩增林,张耀光,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59(10):183-190.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人口不断膨胀,全球各国对能源需求不断加强。不断增强的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由人为活动及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对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影响,进而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已不断被人们认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研发新的发展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 2003 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也是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政府文件中,并提出要低碳发展,建设成低碳经济社会。于是,全球各国各社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了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诸如“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各社会的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9.8万亿元,约为 1978 年的 109.2 倍。但中国经济增长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即通过资源高投入与高消耗获得。在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能源需求及投入量急剧增加,这不仅加速了我国能源危机,而且破坏了我国生态平衡,致使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3],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位居世界第二,且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国总排放量 75%,现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大国。中国正处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不可避免继续增加。中国作为发展中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碳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发展,并付诸行动。近年来,我国对能源环境问题及其关注,碳减排目标已纳入在过去的“十一五”规划中,并继续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09 年 11 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且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降低碳排放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的唯一途径,也是顺乎世界潮流、合乎中国国情、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研究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暖,倡导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我国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及差异,分析我国省域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及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对我国实现碳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和维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前人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碳排放影响因素、碳排放格局及预估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前人构建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皆不尽相同,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权威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前人仅从因素分解方面研究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短期动态、因果关系、各变量相互作用动态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前人对碳排放量的差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时间与数量差异方面,对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在当今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对我国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本研究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产业五方面选取具有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内容。研究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关系及因果关系,并分析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结合时空两方面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突破现有研究成果仅从时间角度出发的局限,从而丰富了低碳经济发展理论。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拟对中国30个省域(西藏除外,因数据缺失)2000-2008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并对各省域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及碳排放空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所选取指标有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城镇人口比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万元GDP能耗、单位GD排放的二氧化碳、清洁煤占煤的比重、煤占总能耗比重、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量。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万元GDP能耗=地区生产总值∕总能耗;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据2000-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各类能源最终消费量,参照李国志等[45]方法计算得到;清洁煤比重=清洁煤消费量∕煤炭消费总量;没占总能耗比重=煤炭消费量∕总能耗;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总人口。其余指标数据及各计算公式中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1-2009年各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2.2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2.1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既是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系统综合把握低碳经济涉及的各个层面及各层面之间关系。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能够从横纵向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宗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4~6],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满足以下原则:①系统性和全面性。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囊括所涉及的各个方面。②独立性。在选取指标时,必须保证各指标间的独立性。③动态性与稳定性。动态性是指构建的评价体系要能够从横向进行对比分析;稳定性是指指标权的稳定,在时空的变化中能够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度量。④主导性、可操作性和简易性。在保证指标全面的前提下必须选取具有代表性、数据可获得性的指标,且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单化。⑤科学性。所选指标能够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且不违背低碳经济发展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66

3.1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31-40

3.1.1 不同省域低碳经济发展.......... 31-34

3.1.2 不同省域低碳经济..........34-36

3.1.3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省域低碳经济..........36-40

3.2 中国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0-58

3.2.1 不同省域人均碳排放与.......... 40-42

3.2.2 不同省域人均碳排放.......... 42-45

3.2.3 误差修正模型 ..........45-50

3.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50-52

3.2.5 不同省域人均碳排放的脉冲响.......... 52-56

3.2.6 不同省域人均碳排放的方差分解.......... 56-58

3.3 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58-66

3.3.1 不同省域碳排放量数量特征.......... 58-59

3.3.2 不同省域间碳排放量的全局.......... 59-60

3.3.3 不同省域间碳排放量的局部.......... 60-66

4 结论与讨论.......... 66-70

4.1 结论.......... 66-69

4.2 讨论.......... 69-70

结论

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威胁到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延缓气候变暖,引起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也是我国维持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的主要途径。低碳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自然环境资源不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及由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各具特点。为此,研究我国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分析各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排放空间差异,对我国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套包含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产业五个方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域 2000—2008 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接着由 Kaya 恒等式确定了能源结构、单位 GDP 能耗、经济发展是我国各省域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各省域 2000—2008年人均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动态关系、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 2000-2008 年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空间差异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CDIAC. National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fuel Burning , CementManufacture , and Gas Flaring : 1751 - 2005 [ R ] . 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Analysis Center ,2006,13-15.

[2] Streets , D G, Jiang , K J , etal . Recent Reductions in China’s Greenhouse GasEmissions[J] . Science , 2001 , 294(21) : 1835-1837.

[3] Sinton J,David F Growth in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s slower thanexpected[J].Sinosphere,2001,4(1):3-5.

[4] DTI . Energy white paper :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economy[R].London:TSO,2003,93-97.

[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2008.

[6]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18(3):8-12.

[7]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8]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坛,2010,(6):41-46.

[9] 竺石磊,周雪梅,付菊红.低碳经济下的公路交通现代化评价体系探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3):108-113.

[10]李慧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8(5):40-42.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1863年伦敦第一条地铁建设以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特大城市客运的主体,对中长远距离出行需求具有显著的适应性,同时在缓减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促进提升城市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网络形态的发展、避免地面道路交通能力的枯竭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我国各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多元化、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规模规划建设,截止2008年10月,我国已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里程约775.6公里[144_148]。为提升城市综合客运系统能力、优化城市综合公交系统结构以及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并实现城市综合开发,国务院首轮批复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5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且根据该15个城市远期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如表格1-1所示。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规划涉及多个基础产业部门。由表格1-1可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大、资本沉没特征显著,建设周期长,错误决策不仅可能降低系统经济效益,而且也降低系统的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客运交通能力以及特性使其在城市综合客运体系中是不可替代的,理由如下:其一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综合公交系统网络统筹,进而规避道路交通能力枯竭并综合运用城市立体空间;其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引导城市合理布局,提高城市交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其三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使城市综合客运体系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实现客运系统速度和能力的连续。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综合客运体系中是不可替代的,但由于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系统接口复杂,子系统众多,若不从全局角度考虑各子系统或控制变量的优化关系是不能提升系统经济效益和交通能力。系统线网规模和线网形态决定系统运营模式和系统能力,运营模式可影响系统能力,票制票价又影响需求,即系统选型、合理规模、票制票价、运营规划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组合优化是实现提升系统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因此,非常有必要从统筹角度论证系统经济效益。本论文研究不单纯从投入产出关系论证系统经济性,重点从系统的核心系统设备选型、整体线网规模、票制票价、运营规划等角度统筹考虑,在最大限度提升系统客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组合优化以控制或降低系统不必要投资以及提升系统客运服务效率,进而提升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属性。

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优化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结构、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缓减中心城区交通拥挤的重要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性不仅表现在系统客运承载能力,同时也反映在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结构完善的前提下,出行者“方式一路径”的选择具有个性,但整体层面的选择具有集聚特征。整体层面上统筹优化系统经济效益是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交通服务水平和客运服务效率,同时也是减少系统不必要投资,提高系统接口和资源共享的关键措施。本论文理论层面最大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统筹综合的思想出发,不单纯研究系统合理规模或票制票价,而是从系统经济效益的范畴出发,解析系统经济效益的表征,通过合理经济规模、核心系统选型、票制票价以及运营规划的研究综合提升系统经济效益,避免了常规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效益的弊端,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各中心城市和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市大规模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可达3?6万人,但其建设成本可达6?8亿每公里,为国家和当地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统筹分析城市出行需求特征、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结构、各客运方式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有助于分析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属性以及其在城市综合客运系统中的地位。在现实层面上,通过分析综合客运市场分担情况以及各通道客运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系统选型和发车间隔对应的系统能力,从各条线路的协调以及各子系统接口兼容和资源共享,进而确定系统合理的票制票价、运营模式和系统选型,从组合优化层面提升系统能力进而降低系统线网规模指标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效益。系统的合理设备选型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车辆购置费用,统筹是规避不必要投资的关键方式。此外,在现实层面上,客运交通需求与票制票价间存在博弈和弹性,合理的票制票价既可以实现系统客运需求尽量接近系统客运能力,又可使不同需求层次和时间价值的出行分布在合理的方式上,提升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的服务效率。

第2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性分析

2.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组成城市交通系统不等同于一般的城市基础设施,根据英国J_M?汤姆逊在其著作《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⑴的论断,两者具有如下区别:(1)城市交通既服务于城市,同时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约占30%-40%的中心城区面积,约占20%的郊区面积。(2)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载体,交通是服务于各出行集散点的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其优劣对于城市交通的客运交通能力、服务水平、城市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等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问题。客运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系统构成如图2-1所示[2]。随着城乡统筹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由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和5种干线运输方式组成。城市是各种交通方式的汇集点,同时也是对外交通的产生点和消失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既承担居民日常出行,同时又是对外交通需求出行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优化时应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线网的统筹协调,同时加强与对外干线运输方式的一体化,提高出行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经济规模.......... 38-64

3.1 轨道交通线网合理经济规模解析.......... 38-41

3.2 合理经济规模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41-46

3.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求特征分析.......... 46-50

3.4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合理经济规模.......... 50-60

3.5 线网合理经济规模测算案例.......... 60-63

3.5.1 现状分析..........60-61

3.5.2 规模测算.......... 61-63

3.6 本章小结 ..........63-64

第4章 基于经济效益的城市轨道交通.......... 64-78

4.1 车辆设备选型解析..........64-67

4.1.1 车辆设备型式划分.......... 64-65

4.1.2 车辆设备选型层次解析 ..........65-67

4.2 车辆设备选型影响因素.......... 67-69

4.3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选型分析.............. 69-71

4.3.2 基于经济性的车辆设备选.......... 71-73

4.4 某市地铁1号线车辆设备选型案例.......... 73-77

4.5 本章小结.......... 77-78

第5章 基于经济效益的城市轨道交通.......... 78-94

5.1 需求与票价的弹性分析 ..........78-81

5.2 不同票制票价下出行者.......... 81-86

5.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制票价制定模型.......... 86-90

5.4 某市地铁1号线票价制定案例 ..........90-93

5.5 本章小结.......... 93-94

结论

城市综合客运体系的系统结构与城市客运能力、服务效率具有密切关系。随着城市综合客运系统统筹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网形态逐渐综合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周期长、资本沉没效应显著,对城市中长远距离出行需求具有较强适应性。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客运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需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合理经济规模、系统选型、票制票价以及运营规划。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性界定城市各种客运交通方式具有一定弱替代性,考虑出行全过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特大城市客运的主体,各方式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具有双重的属性,即交通功能属性和经济效益属性。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交通功能属性时应注重城市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结构优化和城市综合公交统筹;提升系统经济效益属性时应注重研究系统合理经济规模、票制票价、运营规划,促进发挥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网合理经济规模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合理线网规模不以长度为唯一度量,从经营者角度、消费者角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结果,是一个带有目标性质的控制变量。基于出行者需求分析的合理规模是通过分析出行总量、城市轨道交通分担率和客流密度三个参数进行测算。经营者合理经济规模测算主要考虑客运收入和客运支出,前者主要包括客运量Q:、平均运距6和票价率P;后者主要考虑固定资产总额、折旧率、车站数、耗电量、每车、公里可变支出等;基于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的合理规模是通过分析己建成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关系的统计规律得出,并综合考虑系统规模与最大断面客流的支撑关系。

(3)基于经济效益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选型合理的系统车辆设备选型应综合考察系统输出能力与输入参量间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类型适应性具有时空关联特性,系统某条线路根据客流规模特征而确定的车辆类型后则不易也不宜更改车辆型号,且不同的设备选型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姆逊.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24-30.

[2]文旭光.成都市2000、2010年客运交通系统结构分析与规划研究[R].成都市科委.1992:10-20.

[3]何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系统分析[D].同济大学:工学博士论文.1996:5-37.

[4]Current,J,R. The Media Tour and MaximalCovering Problems[J].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1994,73:112-114.

[5]沈景炎.城市轨道交通多种制式的特征与评价大纲[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5): 1-6.

[6]王忠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路网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1999:8-9.

[7]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沈建武,严宝杰.道路网规模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技术m.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6,(4):63-66.

[9]陈尚云.我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和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2004:52-53.

[10]陈旭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2001:24-31.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 1 章 绪论

价格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变动不仅能反映和度量一国对外贸易利益的得失,更会引发一系列经济效应,特别是会对一国宏观经济系统产生冲击和影响,给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以价格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选择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为题主要是基于以下研究背景考虑: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形势所迫

近年来,受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形势错综复杂。从外部环境来看,“东方生产——西方消费”的传统贸易模式已经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重拾“出口推动型”增长模式和“再工业化”发展战略,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国际对外贸易竞争态势有所增强,各国间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从内部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助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的外贸加工生产模式已不可延续,国内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外贸产业结构转型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复杂多变的对外贸易环境在我国价格贸易条件走势上表现得相当明显,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到 90 年代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但进入 21 世纪以来,尤其是 2002 年至 2008 年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态势持续加剧,由 102 下降至 74。下降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堪称惊人。在我国贸易依存度仍然较高的背景下,研判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对合理规避冲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2 理论需要

客观地讲,目前国内学术界多集中关注于研究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我国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等问题,而对不可预期的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冲击的持久性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尚不多见,更不深入,远远滞后于国际上对这些国际贸易领域关键问题的研究。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学者们更加关注贸易条件波动及贸易条件冲击所带来的影响。为此,符合国际理论界研究趋势,本论文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对丰富和发展贸易条件基本理论,拓宽和填补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范围和学术空白具有建设意义。

1.1.3 决策要求

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一直以来就是政策制订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众多现实例子表明,采用合理的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规避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虽是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由于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占总体贸易结构的比率较大,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格外剧烈,由此产生的冲击对经济健康运行和增长的影响不容小视。若不重视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会很容易地陷入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论所描述的不利状况中,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而,时刻关注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及波动态势,准确识别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传导机制及经济增长对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反应模式,是我国制订正确的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正确的贸易战略以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和管理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对保持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上述形势、理论和决策意义,有必要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长期演进趋势、短期波动特征、冲击反应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传导机制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第 2 章 价格贸易条件研究文献综述

从十四世纪重商主义学派开始,有关价格贸易条件的研究就引发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学家曾经从不同角度对价格贸易条件进行过深入探讨。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又掀起了一股对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广泛和富有成效的研究与讨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章从价格贸易条件自身变动特点及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效果两个视角对国内外有关价格贸易条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与综合,寻找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切入点。

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1.1 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续性研究

Obstfeld(1982)的研究结论显示,如果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典型的短期冲击的话,则可以通过改变国内储蓄或者(允许外国资本)国际资本借贷来平滑国民消费路径。但是,如果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典型的长期冲击的话,那么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将有很小机会获得成功。Spatafora 和 Warner(1995)认为区分持久的和暂时的、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极为重要。持久的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对储蓄无影响,对投资却产生很强的正面影响,对经常账户有负面影响,而对产出,尤其是非贸易品生产有长期影响。暂时的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可能会导致消费和投资的跨期替代,而不太可能会引起产出的永久变化。Cashin 和 Pattillo(2000)采用 42 个次撒哈拉非洲国家 1960 年至 1996 年的年度数据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续性。认为如果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典型短期的,那么可以通过改变国内储蓄水平,或者是改变国际借贷规模来平滑国民消费路径。但是,如果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典型长期的话,那么反周期政策就不太可能成功,国家就需要将经济发展调整到新的均衡水平上来。另外,一国的出口越是集中于一些主要商品,出口收入越容易变化,一国就越有可能在偿还债务时经历更多困难。

第3章 价格贸易条件理论演变............ 41-70

3.1 古典价格贸易条件理论............ 41-47

3.2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47-58

3.3 贫困化增长理论 ............58-62

3.4 经济增长与价格贸易条件............ 62-69

3.5 本章小结 ............69-70

第4章 价格贸易条件影响经济增长............ 70-86

4.1 债务传导机制 ............70-78

4.2 消费与储蓄传导机制............ 78-82

4.3 投资传导机制............82-84

4.4 本章小结............ 84-86

第5章 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86-103

5.1 价格贸易条件水平值的变化趋势............ 86-88

5.1.1 H-P 滤波方法............86-87

5.1.2 H-P 滤波结果分析............ 87-88

5.2 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的变化趋势............ 88-91

5.3 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 91-102

5.4 本章小结 ............102-103

结论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样本内,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均值变化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1980 年至 1986 年,该阶段为持续重度恶化阶段;第二阶段是从 1987 年至 1998 年,该阶段价格贸易条件呈现震荡改善态势;第三阶段是从 1999 年至 2010 年,该阶段的价格贸易条件走势表现为震荡重度恶化。来自波动性变化趋势的经验研究显示:综合来看,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整体波动性的变化轨迹以 1990 年为分界点,呈现“V”字形结构。在“V”字的左侧(1980年至 1990 年),下降的坡度相对陡峭,这说明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下降较快;而在“V”字的右侧(1990 年至 2010 年),上升的坡度相对平缓,这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在缓慢增强。在原因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进出口商品结构、FDI,以及关税和出口补贴等贸易政策是我国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初级产品和低、中级技术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是引起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中级产品相对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是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的另一个主要诱因。

第二,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持久性的度量结果表明:一方面,基于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得到的迪基—富勒回归方程中的参数确实存在被低估的现象。与中值无偏估计结果相比,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被低估了 10.7%。可见,中值无偏估计技术对最小二乘估计的修正作用相当明显。另一方面,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久性属于中短期。我们估计的中值无偏半衰期结果是 9.55 年,这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时序变化呈现缓慢的均值回复特征基本吻合。这一研究结论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管理和干预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价格贸易条件冲击中短期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应该更多地使用调整国内储蓄或者是调整国际借贷规模等宏观经济政策来平滑价格贸易条件冲击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第三,考察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均值水平及其波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结论显示: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均值水平及其波动性对人均实际 GDP 增长都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价格贸易条件对人均实际 GDP 增长具有正向影响的研究结论与 Blattman等(2003,2004),Hadass 和 Williamson(2003)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但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对人均实际 GDP 增长也具有正向影响的研究结论却与 Grimes(2006)和 Blattman(2004)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对此,我们基于 Mendoza(1997)提出的理论给予解释。Mendoza(1997)认为,与价格贸易条件均值水平一样,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也同样会影响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但其效应可正可负,这主要取决于一国的风险厌恶程度。如果风险厌恶程度低,增长的贸易条件波动会降低增长。如果风险厌恶程度高,那么,增长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依然会导致较快的经济增长。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至今,受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表现出较强的风险厌恶特征。正是由于这种较强的风险厌恶特征的存在,使得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A′ vila DR. Multiple Breaks, Terms of Trade Shocks and www.51lunwen.org/economicmanagement/ the Unit-Root Hypothesisfor African Per Capita Real GDP [J]. World Development, 2009, 37: 1051-1068.

[2] Aaron T, Velasco A. Fixed versus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Which Provides MoreFiscal Disciplin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45: 399-436

[3] Age′nor PR, McDermott CJ, Prasad ES.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DevelopingCountries: Some Stylized Facts [J]. IMF Working Paper, March 1999, WP/99/35

[4] Andrews D, Rees 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and Terms of Trade Shocks,October 2009,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

[5] Andrews, Chen. Approximately Median-Unbiased Estimation of AutoregressiveModel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1994, 12: 187-204.

[6] Andrews. Exactly Median-Unbiased Estimation of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 UnitRoot Models [J]. Econometrica, 1993, 61: 139-165.

[7] Ang JB, Mckibbin WJ.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ndGrowth: Evidence from Malaysia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 84:215-233.

[8] Backus DK, Crucini MJ. Oil Pric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J].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50: 185–213.

[9] Backus DK, Kehoe PJ, Kydland FK. Dynamics of the Trade Balance and the Termsof Trade: the J-Curv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1): 89–103.

[10] Backus DK, Kehoe PJ, Kydland FK. International Real Business Cycle [J]. 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 745–775.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由政府控制和管制的(杨丹,2004)。政府管制的结果导致了企业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政治寻租活动取得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资格。由于IPO资格的稀缺性,因而能够获得IPO资格的企业一旦上市成功便获得了一种隐含价值,被称为“壳资源”(杨丹,2004)。如果企业能够首发上市,企业能够获得各种利益。一方面,IPO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圈钱,为企业今后扩大规模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获得IPO资格还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名声”,实现“名利双收”。然而,其上市资格的获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法律规定IPO公司需要其在IPO前三年是连续盈利的、审计师要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此外,企业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发行价格,IPO企业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财务包装,勉强或欺诈上市。企业在IPO前后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IPO企业未了达到提高新股的吸引力与高股票发行价、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目的,具有强烈的动机同时也具有机会(如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等)利用剩余会计规则2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规定的准则内提高财务报告的盈余水平。IPO企业具有强烈的动机进行创造性会计处理,勉强或欺诈上市(陈共荣、李琳,2006; Loughran and Ritter, 1995)。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据显示,IPO企业在首次公幵发行股票前后会实施盈余管理(Teohetal,1998;Aharonyetal, 1993; Friedlan, 1994;张宗益、黄新建,2003;黄呈祥,2010)。

1.1.2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

(1)本文拓展了以往关于IPO盈余管理的研究,将IPO盈余管理问题从应计盈余管理拓展至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研究为今后学者对此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以往关于IPO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虽然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但并未发现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这成为证券监管部门在监管上的一个盲点。本文的研究设计及发行将有助于证券监管部门针对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3)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的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目前学术界的主流和热点问题:探讨宏观机制制度传导至微观的机制,这为今后学者的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1.2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研究思路

以往学者从应计盈余管理的视角对IPO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可供IPO企业选择的盈余管理方式有两种: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且真是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是可以相互替代和影响的。那么,一个问题便出来了: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IPO企业无法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者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无法达到目的,那么IPO企业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吗?应计盈余管理通过“盈余”达到提高股票发行价的目的,然而,发行价不仅仅受到盈余的影响,还会受到现金流、成长性、积极信号等因素的影响,而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现金流、成长性等产生影响。由于企业对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使用更加灵活且对发行价的影响路径存在多种,因此,IPO企业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提高股票发行价的目的。在考虑了真实盈余管理后,本文将以往关于IPO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首先,将以往IPO应计盈余管理的单一路径分析拓展为IPO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多路径分析,从而更加全面的捕捉了 IPO企业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而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次,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IPO企业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约束条件的制约,因而考察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必然考虑到约束条件,因而本文进一部分析了 IP?企业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2.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2.1制度背景

发行价格的确定是IPO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发行者、外部投资者以及承销商在IPO过程中的利益取决于新股的定价水平。自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创立IPO制度以来,我国IPO定价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制度变迁。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股票的发行定价方式受到政府发行数量的严格约束,政治化较为严重。就IPO定价方式演变过程来看,其过程是一个从行政化定价阶段方式向市场化定价方式逐渐转转变的过程。我国IPO定价方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行政化的定价阶段

我国IPO定价方式在1999年前处于行政化的定价阶段。行政定价主要是指釆用固定价格的定价方式。在此阶段,我国曾经试行过市场化定价办法——上网竞价发行方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网竞价的发行方式的试点效果很差,例如试点公司的发行价格大大超出底价,但随后出现“破发”;新股未能全部发行。因此,自1995年2月开始,证监会便暂停了这种发行定价方式,以后没有再使用过。证监会在1996?1999年期间试行了相对固定市盈率的定价办法。根据此种定价方式,新股价格并非由证券公司与发行方协商确定,而是根据由证监会确定的固定的市盈率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的。此种发行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股市场的波动性以及投机性,但最终确定的价格不能反映新股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要求,因而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定价方法。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56

3.1 理论分析 .......... 43-49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43-45

3.1.2 委托代理理论.......... 45-47

3.1.3 契约理论.......... 47-48

3.1.4 LLSV理论.......... 48-49

3.2 研究假设.......... 49-55

3.3 本章小结.......... 55-56

4. 研究设计 .......... 6-64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56-61

4.1.1 数据来源.......... 56-58

4.1.2 变量设计.......... 58-61

4.2 模型选择.......... 61-62

4.3 本章小结.......... 62-64

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93

5.0 描述性统计.......... 64-66

5.1 单变量分析.......... 66-67

5.2 相关性分析.......... 67-70

5.3 实证分析 .......... 70-85

5.4 稳健性检验.......... 85-92

5.5 本章小结.......... 92-93

结论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企业IPO前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IPO企业为了实现上市融资以及提高发行价的目的,实施了盈余管理,然而以往关于IPO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计盈余管理并且隐含了一个假设,即盈余水平越高,发行价也越高,盈余水平是影响IPO定价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该假设在企业操控真实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有所不同,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对盈余水平产生影响,而且还对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企业的长期价值(如现金流变动、研发投入等)产生影响。

本文以2006-2008年的IPO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 IPO企业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及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经济后果。本文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IPO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同时实施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IPO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是以发行价格最大化为原则的,当其审计师为国际“四大”、会计弹性水平较低、处于非管制行业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反之,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IPO企业越实施提高盈余的应计盈余管理,发行价越高。但是IPO企业并非总是实施提高盈余的盈余管理方式,IP?企业会综合权衡各种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价的影响。IPO应计盈余管理中“盈余越高,发行价就越高”的隐含假设并不适用于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发现IP〇企业为了提高发行价会通过收缩信用条件的销售操控方式降低盈余,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从而提高每股盈余的现金保障程度即盈余质量:IP企业也会通过非正常的增加研发支出、广告费用等费用操控方式来操纵企业“成长性”,虽然降低了盈余,但有利于提高发行价。更为有趣的是,由于“四大”的审计质量较高,IPO企业选择国际“四大”时会在IPO前较少的实施应计盈余管理以降低审计师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的风险。此时,IPO企业减少了一个重要的“创造性盈余”的来源,因而其有可能通过费用操控方式来调高盈余。虽然,IPO企业实施减少研发支出、广告支出、员工培训支出等真是盈余管理方式会损害企业未来的成长性,这对于IPO公司提高股票发行价格是不利的,,但是由于公司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的一个积极信号,而且降低研发支出等方式有助于提高盈余水平,这对于公司提高首发价格也是很有帮助的。选择四大与高盈余可以弥补了公司成长性不足对发行价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IPO企业会在盈余与其他影响盈余的因素(如审计师、成长性、盈余质量等)之间进行权衡,以获得更高的发行价。IPO企业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时并非总是使用提高盈余的手段,管理层会通过操控现金流、成长性等方式以降低部分盈余为代价来达到提高发行价的目的。

此外,本文通过多元回归结果还发现,真是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对IPO企业未来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具体而言,真是盈余管理对IPO企业未来绩效的影响更大,其中销售操控活动在IPO当年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并延续至第二年,生产操控活动在IPO后第二年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而费用操控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可能经历更长的时间才会显现。最后,本文的研究发现也表明以往学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更为更加合理、科学的定义为:真实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为达到某一目标,如现金流、盈余、成长性、提高盈余质量等,而实施的背离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6,(9): 74-80.

[2]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金融研究,2000,(8) : 1-12.

3]陈胜蓝.财务会计信息、股权保留比例与IPO定价.证券市场导报,2010,(5): 49-57.

[4]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度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87-355.

[5]高雷、宋顺林.董事会、监事会与代理成本——基于上市公司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0): 18-24.

[6]高向飞、邹国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企业绩效分析——基于中国东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大管理研究,2008, (12): 1-18.

[7]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3). 120-153.

[8]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2): 49-56.

[9]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9,(2): 71-76.

[10]刘启亮、何威风、罗乐.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09: 112-143.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绪 论

0.1 选题背景

公路运输和城市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是目前世界各国所研究的热点。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众所周知的。在人类社会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是其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各自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同发展速度,但两者之间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研究公路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便具有很强的价值性。可以这样说,经济从它的发展初期、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以及如今的飞速发展时期,在每一个时期公路运输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公路运输的发展,那么经济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和规模。同样,如果没有经济对公路运输业的需求和带动作用,那么公路运输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因此,公路运输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这一经济过程是不能被忽视的,也是无法所回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生产实践也充分的验证了这一点。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一直以来长期存在。一方面,当公路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期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公路运输的发展不能适应当期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就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影响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会产生大量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从而刺激公路运输业,使其扩大发展以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这就是经济对公路运输的反作用。因此,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密不可分的。

物流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运输,它在我国的商品流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公路,铁路,航海,航空和管道运输。在这五种运输方式中最具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便捷服务的便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因其传统性和广泛性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整个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公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本身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公路运输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社会商品的流动,进而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再发展。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各个时期,其对公路运输的要求和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公路运输要想一方面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带动本身的发展就要时时刻刻与当前的社会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曾有人这样说过,“汽车的运行速度在一定程度是衡量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①因此可以看到公路运输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已逐渐认识到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不断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发展自身的公路运输网,并使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大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和高效率技术引入到公路运输中,使现代公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业在这短短的三十几年中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货物运输量中,公路运输就承担着近八成的运输任务,对这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前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产都和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样不管是哪一种的运输也都和生产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新的经济项目的动工、企业和公司的生产,还是新经济区的开发、以致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都必须要以发达的交通运输为先决条件。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需要发达的运输运往市场,而后由消费者在市场购买,资金回到企业进行二次生产。就这样不断的循环下去,就慢慢的构成了经济的循环圈。因此,可以简单的做这样的理解,生产的循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交通运输的循环。马克思指出:运输是生产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在我国目前的公路,铁路,航海,航空以及管道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业以其独有的机动灵活性,在流通运输领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公路运输不仅是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以它为主要的运输载体,才使得各个产业、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成为一个有机体并得以联系和发展。因此,现代公路运输业已成为链接社会各生产部门并使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纽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公路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

1.1 公路运输概述

公路运输业是一个通过完成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公路运输业有效的把各个产业和各个部门连接起来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1.1.1 公路运输的概念

公路运输也称道路运输。广义的公路运输不单指汽车运输,其中也包括人力车运输、畜力车运输等。而狭义的公路运输是指刨除了其它运输方式而单指汽车运输。通常情况下所指的公路运输是指以汽车运输为主的狭义公路运输。现代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已成为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1.2 公路运输的发展

1.1.2.1 公路运输在国外的发展

现代公路运输是在古代道路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又与道路建筑技术和运输工具的演进交织在一起。公元前 3000 年古埃及就有了为运输建造金字塔材料而修筑的大道。公元前 500 年前后“丝绸之路”横亘欧亚大陆。而罗马帝国时期修筑的有名的石板路面道路,个别路段至今还保留着,甚至还在行驶汽车。这些古道,当时只供行人和畜力驮运。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欧洲率先进入了马车交通时代。马车运输对道路要求的提高,成为 18 世纪至 19 世纪初西方筑路技术进步的动力,碎石路开始逐步普及。19 世纪 80 年代底至 90 年代,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问世,并在西方批量生产。与此相适应的沥青路面开始铺设。此后又有了混凝土路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速公路首先在德国建成。而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在问世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量越来越多,技术经济性能也不断地提高。

3 沈阳公路运输与经济实证分析............ 21-37

3.1 模型理论基础 ............21-24

3.2 沈阳市公路运输与经济数据............24-30

3.3 沈阳公路运输与经济数据............ 30-31

3.4 沈阳公路运输与经济数据模型的建立............ 31-36

3.4.1 沈阳市公路里程与沈阳市生产总值............31-33

3.4.2 沈阳市市民汽车保有量与............ 33-34

3.4.3 沈阳市公路客运量与生产总值的模型............ 34-35

3.4.4 沈阳市公路货运量与生产总值的模型............ 35-36

3.5 结果分析 ............36-37

4 沈阳市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7-40

4.1 沈阳市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37-39

4.1.1 相关城市公路运输发展状况............ 37-38

4.1.2 具体存在的问题............ 38-39

4.2 沈阳市公路运输问题的成因............ 39-40

5 公路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40-43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路道路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公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被视作社会发展的经济命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公路运输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设施,不仅满足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公路运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公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公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又决定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沈阳市的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国内外运输经济成果基础上,结合沈阳市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原理,分析了沈阳市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地区生产总值(GDP)的相关关系,通过 Eviews 软件建立了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全文总结如下:

(1)首先对沈阳市近十六年公路里程、汽车保有量、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地区生产总值(GDP)等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绘制了数据列表和相应的点线图。

(2)运用城市经济学原理、公路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等理论,对沈阳市道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协整理论,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每个变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析沈阳市公路里程和生产总值、市民汽车保有量和生产总值、公路客运量和生产总值及公路货运和生产总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会受到公路运输条件的影响。

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道路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Administration F H. Highway Economic Requirements www.51lunwen.org/economicmanagement/ System(HERS) TechnicalReport–Final Draft[J].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1999.

[2] Burkhardi Jon E. J L H A.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Rural Public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J].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8.

[3] Canada T I O.A Primer o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of Canada. 1994

[4] Forkenbrock D J, Benshoff S. Assess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Transportation Projects,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J].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1.

[5] 隽志材.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蔡庆麟,刘艳琴和王兴玉.运输经济与管理决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4-135

[7] 国建华.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铁路,2003(12):22-25

[8] 郝妍.沈阳市道路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黄艳霞.关于公路交通经济影响的探讨[J].大众商务,2010(4):58

[10] 江玉林,韩笋生.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截止到2009年末,世界范围内各类机构投资者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达到了 53万亿美元,其中包括22万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成为管理金融资产规模最多的机构投资主体,分别达到了 19.6万亿美元、17万亿美元和15万亿美元。从主要国家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金融资产的持有情况来看,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均超过了 50%气而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与资本证券化的关联性也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各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金融资产市值与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在1995-2005年期间,OECD国家这一比例由110.2%上升至162.6%。2007年末,美国机构投资者管理的金融资产的市值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11.2%、英国为207.4%、德国为181.3%,主要国家这一比例均超过100%?。中国资本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拉幵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序幕。从1990年到2011年,从最早上市的13只股票?到如今二级市场2300余家上市公司,从建立初期几十亿的市值到2007年最高时的30多万亿,从单一的主板市场到如今建立起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多层次市场体系,从改革开放的一种试验到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在这20年里,中国资本市场在一条探索前进的道路上跨越了西方成熟市场上百年的历程。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若要完整记录经济发展的过去,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准确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就必须有着较高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而较高的市场化机制的实施才能逐步提高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的国家,如何建立起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资本市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投资者,如何提高其参与市场的能力,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对于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结构非常单一,这对于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非常不利。基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成功举措,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思路逐渐明确。1997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首个关于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行政规章,它标志着资本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00年5月,中国证监会表示我国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过程中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釆用“超常规、创造性的思路加快发展” ?。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改革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资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要培养一批诚信、守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无论是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还是相关高层讲话都透露出管理层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态度,但当时机构投资者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在随后几年里,全国社保基金、保险机构投资者、QFII证券公司等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入市的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这为培养多类型的机构投资主体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的快速_起己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近20年发展变化的重要缩影。无论在投资主体类型的变化、管理规模与数量的增长还是投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投资主体方面,机构投资者从无到有,从单一结构到多元化,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全国社保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QFII为主的多类型专业投资主体。在管理规模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也不断上升。根据2008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的数据,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达到了 54.62%。2010年12月,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与法治同行——中国资本市场20周年法治建设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一届“上证法治论坛”上表示,截止到2010年11月底,资本市场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达到了 70%?,而证券投资基金超过了各类投资机构持股总额的50%。

从宏观层面来看,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先行器,需要有着较高的市场效率加以支撑。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因此,市场的有效程度还比较低。而在微观层面,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不断提升着资本市场的市场效率,但上市公司能否长期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同样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历史背景,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对于资本市场健康、稳步前行有着积极影响:在宏观层面,多类型的机构投资主体对于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波动性及系统性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末期大小非流通减持现状,机构投资者的增持机制也能缓解非流通股东减持对市场供需平衡造成的冲击;而在微观层面,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资源优势以及长期投资的理念对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确实,正如上述探讨的那样,管理层在大力支持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也希望这一制度安排能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例如,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指出“机构投资者应在公司董事选任、经营者激励与监督、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中国证监会2004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的过程中,社会股东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并分类表决。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与完善从根本上弥补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给予了有利支持。

2.文献综述

2. 1文献综述的框架

国内外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的文献,其研究的立足点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加以考虑,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2)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3)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影响因素。首先,关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影响的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资本市场股价波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而这方面的文献也是最早围绕机构投资者所进行的研究。其次,关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属于微观层面的范畴,研究的背景是基于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逐渐提高后,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决策是否会促进公司治理绩效的改善,这方面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研究的视角也各不唯一,而这也是本文进行文献综述时应重点把握的内容。最后,关于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近年来刚刚起步,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点。基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以及上市公司所处市场环境的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治理行为会因上市公司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影响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的关键因素展开。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67-99

3.1 制度背景............ 67-86

3.2 理论基础 ............86-97

3.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86-88

3.2.2 代理理论 ............88-90

3.2.3 公司治理理论............ 90-93

3.2.4 公司控制权理论............ 93-97

3.3 本章小结............97-99

4. 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理论............ 99-137

4.1 机构投资者的内涵及外延............99-107

4.1.1 机构投资者的定义............ 99-102

4.1.2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102-105

4.1.3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105-107

4.2 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的作用机理............107-113

4.3 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13-120

4.4 制度环境与机构投资者............ 120-128

4.5 公司控制权结构与机构投资者............ 128-135

4.6 本章小结............ 135-137

5. 机构投资者、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绩效............ 137-150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7-139

5.2 研究设计 ............139-142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42-148

5.4 研究结论............148-150

结论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朝着市场化改革方向发展,地区间面临的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基于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时期和分拆上市的背景之下,上市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近年来管理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路径选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及对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结论,这对于深化和补充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利证据。本章是全文的总结章节。本章首先将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启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本文并不是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所有问题进行阐述,而是基于资本市场现阶段面临的制度背景分别从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进行研究,基于市场化进程之下上市公司面临的制度环境的差异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时期和分拆上市旳背景研究了当机构投资者面临着上市公司不相一致的外部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结构所引发的代理问题时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要给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完备证据,而是基于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其在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问题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Aggarwal, R., 1. Erel, M. Feireira,and P. Matos ,2011, "Does GovernanceTravel around the World? Evidence fro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100,pp.154-181.

2. Ajinkya, B.,S. Bhojraj, and P. Sengupta, 2005, “The Association betweenOutside Directors,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Properties of ManagementEarnings Foreca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3(3), pp.343-376.

3. Ameer, R.,2010,“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the Inventory and CashManagement Practices of Firms in Asia”,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Management,20,pp.126-143.

4. Berle,A., and G. Means, 1932,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 MacMillan

5. Bums, N.,S. Kedia,and M. Lipson,2010,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Monitoring: Evidence from Financial Misreporting", Journal of CorporateFinance,16, pp.443-455.

6. Bushee, B. L,1998,"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Investment Behavior”,The Accounting Review, 73(3),pp.305-333.

7. Bushee, B. J.,and C. F. Noe,2000,"Corporate Disclosure Practices,Institutional Investors,and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 38(supplement), pp.171-202.

8. Bushman,R. M., and A. J. Smith,2001,“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2,pp.237-333.

9. Bushman, R.,Q. Chen, E. Engel, and A. Smith, 2004, “Financial AccountingInformation,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7,pp. 167-201.

10. Bushman, R. M., J. D. Piotroski, and A. J. Smith, 2004,"What DeterminesCorporate ^Transparen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2(2),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近30年,被称为“东亚奇迹”。东亚经济起飞的时间段大都发生在人口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时期。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也发生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基于人口红利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两头小、中间大”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山东省在建国之后的五十多年里,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收获人口红利的条件。但是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当前山东省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经经历了年轻型、成年型,目前正逐步迈进老年型,老龄化的步伐越来越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阶段的人口红利,以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来维持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将人口红利理论引入一个较小的区域,研究山东省这一特定区域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口红利理论的研究范围,加强了该理论的研究深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口红利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读人口因素对山东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能够正确认识山东面临的人口经济形势,从而为寻求可行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二)理论基础

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问题之一,因而历来是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从微观领域中的生产函数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到宏观领域中经济增长核算和经济增长理论,都强调人口和劳动力因素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具体的,这种影响通过各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共同实现,诸如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其中人口结构由于衡量了人口因素内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而明显推动作用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而备受关注。在人口结构的众多划分类型中,人口年龄结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其所指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即人口在年龄上的分布。根据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值可以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衡量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比重、少年人口比重、人口抚养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劳动供给和消费需求两方面来共同体现和实现的。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消费生活资料,都是消费者,因此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但是人作为生产者却是有条件的,只有处在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具备必要的生产资料并且与一定的生产技能和知识相结合的人,才能成为生产者。单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来看,从出生到成长为劳动者之前,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以后都是纯粹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从社会成员的构成来说,所有人都是消费者,但只有一部分人既是消费者也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者。因此,随年龄而变化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使得一个地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所以由少年儿童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按照不同比例构成的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会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多种影响。

国际上通常将0岁到14岁的人口定义为少年儿童人口,将15岁到64岁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以上则为老年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均为消费者,而少年儿童人口在健康和教育上投资需求比较大,老年人口需要医疗保健和退休收入,所以通常认为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为纯消费者,只有劳动年龄人口能够提供从事经济生产的劳动力并且创造社会财富(虽然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中有部分从事生产者,但原则上不将其作为劳动力的主要成员)。

少年儿童人口是未来的劳动者,老年人口是曾经的劳动者,他们尚未进入或已经退出生产领域,属于被抚养人口或非劳动年龄人口,主要依靠作为生产者的劳动年龄人口来抚养。劳动年龄人口从事经济生产并且构成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中少年人口或者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较大,该地区就要为了抚养他们而投入大量的资源,社会负担率较高,劳动力供给减少,生产性较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反作用。相反,如果一地的大部分人口处在劳动年龄,将会为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提供充裕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供应,使得劳动供给数量相对于负担人口变得充足,社会负担率较轻,人口的生产性较强,社会储蓄率也较高,从而增加资本积累,拉动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具体而重要的。人口总量中劳动年龄人口通过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提高储蓄率和资本积累而推动经济发展,而被抚养人口由于不提供劳动力供给,反而增加消费而阻碍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明显,反之,作为被抚养人口的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对经济的阻碍作用也越严重。

第一章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其特征

第一节山东省的人口转变过程

建国以来,山东省的人口转变大体上经历了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年)、缓慢增长时期(1958-1961年)、快速增长时期(1962-1972年)、有计划的稳定时期(1973-1991年)和有效控制下的低速增长时期(1992年至今)等五个阶段,目前已总体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表2-1和图2 -1)。建国后的1949年到1957年,国民经济幵始恢复和发展,山东经济逐步从恢复期转入到大规模建设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大为改善,山东人口出生率逐步回升,死亡率逐步下降,8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49年的15. 9%。增加到1957年23. 7%。,人口总体呈较快增长时期,进入到人口出生的第一个高峰期,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解放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传统型,转变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过渡型。1958年到1961年这一阶段,由于受盲目冒进和特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人口发展首次出现负增长,4年间年均出生率为21. 7%o,死亡率高达18. 25%。,自然增长率仅为3. 45%。。其中,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 10%),人口再生产呈非正常状态。1962年至1972年这11年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国民经济经过调整,进入恢复性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补偿性大幅度回升,并保持着高出生、高增长的水平,形成人口出生的第二个高峰期。其中,1963年出生率为44. 20%。,自然增长率为32. 40%。,为建国后最高水平。

第三章 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4-46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4-35

第二节 第一人口红利的影响........... 35-41

第三节 第二人口红利的影响........... 41-46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46-51

第一节 结论 ...........46-47

一、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上升........... 46

二、 山东省目前处于人口暴利期........... 46

三、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46-47

四、 不同人口抚养系数对居民储蓄水平影响........... 47

第二节 建议 ...........47-51

一、 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47-48

二、 提高劳动力素质 ...........48-49

三、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9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9-51

结论

根据前面的研究,山东省自1990年开始进入人U红利期,并一直持续到2030年。从2030年开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逐步过渡到人口负债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意味着投入生产的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仅仅依靠增加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才是合理可行的。因此,为了规避“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巨大风险,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支撑的经济增长转变,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人口红利的质量,促进经济绿色健康的发展,还应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_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为此,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应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具有积累功能的养老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为了支撑这个过渡,应通过把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纳入城市居民的保障体系,提高当前保障基金的缴费水平,从而实现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素质,使部分己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口能够在社会生产领域继续发挥光和热,充分利用老年人力、人才资源和充分挖掘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本的潜力,减轻社会抚养负担,预防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的稀释。由于山东省内部各区域的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进程存在差异,因而也会对各自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限于资料和篇幅,未对山东省内部各区域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各自经济发展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并进而针对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Andrew Mason. Popul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ic Miracle, Asia-PacificPopulation Policy [D]. Honolulu, Hawaii : East-West Center, 1998.

[2] Modigliani F.,R. Brumburg. Utility Analyses and the ConsumptionFunction[M],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3] Malik Yusu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One-Child Pol icy[M],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2010.

[4] Leff Nathaniel H. , 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 Rate: Repl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61 (3):476-480.

[5] David E Bloom, Jeffrey G. Williams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Review, 1998, V01. 12: 3.

[6] Ram Rati. Dependency Rates and Aggregate Savings: Anew InternationalCross?Section Stud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5):37-44.

[7] Kelley Allen C. , R. M. Schmidt- Saving, Dependency and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996,9(4) :365 -386.

[8] Andrew Mason, Tomoko Kinugasa.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demographic pidends [J]. East-West Center, 2005,(27).

[9] David E. Bloom, David Canning, Jay Sevi 11a. The Demographic pidend-A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 [J].RAND, 2002.

[10] Wang Feng, Andrew Mason. The Demographic Factor in China' sTransi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6,(3) :2?18.

优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率。1998年我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使住宅建设成为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首次明确的提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己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它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居民住房严重紧缺的问题,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因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它的发展也能积极推动和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建筑业还解决了大量就业的就业,依托房地产业的发展还衍生了许多新的职业。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量对GDP增长速度贡献率来说,这一指标在1998年为8.03%,而在2010年则达到了 19.93%,房地产业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房地产业髙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这几年房价的攀升却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房价一路高涨,而不断上涨的房价吸引了更多的投机者与投资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越来越多,都想在房地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出现了一定的房价扭曲现象。对于商品房屋的购买者一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过高的商品房价己经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负担,"房奴"成为了中国这一代人的标志之一。

综观现在的国际经济局势,世界经济还处于低迷期,人民币又在不断的升值,我国的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这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内需的作用就需要显现出来了,而我国的内需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如何刺激内需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现在过高的房价,却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了较大影响。长此下去,将不利于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针对越来越高涨的房价,2011年国家对房地产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规范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将从理论与数据分析两方面来分析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影响。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以及国家的调控形势,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1.2.2 研究意义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只有20多年,真正市场化不过13年的时间,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改革升级阶段,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时房地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房地产业既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又要避免发生诸如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事件,因此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结合我国最新的国情和数据,更为系统的分析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帮助市场参与者了解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市场变化情况,对他们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更好的指导和判断;同时还可以为政府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当下房地产业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更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极为迅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也基本形成了货币化的住房分配体系和市场化、社会化的供给体系。伴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持续上涨的房价成为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房地产业高度依赖银行信贷,房价的大幅波动也会给金融经济领域带来隐患。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对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

2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在这十几年中都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将从房地产的投资、市场供需、就业水平等几方来描述房地产业的发展,从GDP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2.1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伴随着1998年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以及其他因素,我国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了起来,现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从我国房地产的投资水平,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现状、需求现状以及房地产业就业水平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房地产的发展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2.1.1 房地产投资水平分析

我国的房地产业从1999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投资总额一直保持非常高的增长趋势,从1999年到2010年的10年间,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999年的4103.2亿元增长到了 2010年的48259.4亿元,平均增长率高达24.24%,其中2009~2010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 33.16%。从图2-1可以看出,2000年后房地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投资增幅超过了 20%, 2003年更是首次超过了 30%,受国家出台的宏观政策的影响,从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幅回落,2005年的时候降到了 20.91%,在2006年又开始回升,由于在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投资完成额在2009年降到了 16.15%, 2010年又迅速反弹至33.16%,但在去年国家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的开发又呈现了回落状态。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增速由一月的35.20%下降到12月份的27.90%,房地产投资增速一直在不断的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房地产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0%),第四季度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

3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影响........... 31-41

3.1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38

3.1.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1-33

3.1.2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3-35

3.1.3 房地产业对社会消费的影响 ..........35-36

3.1.4 房地产业对社会投资的影响.......... 36-37

3.1.5 房地产业对政府收入的影响.......... 37-38

3.2 国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38-41

4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整关系的实证研究.......... 41-69

4.1 方法介绍与数据处理.......... 41-46

4.2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6-50

4.3 房地产价格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 50-54

4.4 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4-58

4.5 房地产业投资对其相关行业的影响.......... 58-62

4.6 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协整关系.......... 62-66

4.7 本章总结.......... 66-69

5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69-73

5.1 对政府政策的建议 ..........69-71

5.1.1 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69-70

5.1.2 完善税收制度.......... 70

5.1.3 加快保障房建设.......... 70-71

5.2 对房地产企业的建议 ..........71-73

结论

房地产业作为与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产业,它能否健康合理的发展对国家和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要。只有当房地产业健康合理的发展时,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民经济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以当下国家对房地产业的严格调控为背景,描述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近况,运用近二十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验证,探究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为国家如何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面对新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第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计量统计分析,代表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变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互为因果关系,同向变动,相互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需求,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带动效应也能迅速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二,房地产业能积极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通过计量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与钢材、水泥、玻璃产量存在均衡关系。房地产投资额的增加引起相关产业的产量变化。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明显,通过影响其上下游关联行业,能积极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为负。通过计量软件分析,房地产价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两者之间为反向变动关系。中国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已经给普通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储蓄效应大于了财富效应,这与我国需要扩大内需的意愿是违背的,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第四,房地产业通过消费渠道能更迅速的刺激经济增长。房地产业可以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来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消费渠道,能更迅速的引起经济增长,而投资渠道的作用显现则比较慢。

第五,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具有不平衡性。在不同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带动作用不同。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最后是西部地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导致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差异性。

针对论文的验证结果,再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本文在最后对国家和房地产企业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国家应该通过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控,完善房地产业税收制度,加快建设保障房等方面综合调控房地产业,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而不是一直过多的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企业应该转变发展思路和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开发新的产品,提升品牌价值,走多元化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虽然在对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协整关系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由于统计科目的不足,选取的变量并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真实发展情况。其次,本模型主要是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而对未来的预测效果没有做研究。第三,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涉及到了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等学科,笔者能力有限,并没有很深入的用经济理论做全面研究。本文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①可以在VAR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来反映现实经济中的约束条件或重大的政策实施,更能客观的反映事实。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可以按照物业类型分为住宅、写字楼等,然后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范震.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研究[J].经济师.2011.(10).284—285

[2]李罗力.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若干建议[J].开放导报.2011.(6).7 —11

[3]许雷.房产新政下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1.(3).1 — 2

[4]卢卫.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基点、难点与建议[J].房地产市场.2010.(9).22—24

[5]柯西泽.谈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完善[J].管理观察.2011.(5).45—46

[6]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62—279

[7]郭存芝,杜延军,李春吉.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27—252

[8]潘省初.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5—174

[9]陈秋玲,祝影,王益样.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 — 43

[I0] 李孟刚.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