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飞跃发展。内陆地区经济要加快发展,自我循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发展开放型经济。然而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区位条件的差异,内陆地区必须走出一条不同的经济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陆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开放新战略,确立了我国新的开放格局。2007 年 10 月,商务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2009 年国务院 3 号文件将推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高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1 年海关总署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合作备忘录》。同时,重庆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日益凸显。2009年 1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在国家层面上提出要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重庆金融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内陆开放型经济与金融发展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过大部分是分别独立进行研究。当前重庆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及金融中心建设,本文主要研究重庆的金融发展是否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相适应,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结果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现状、存在的差距,以及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对策。之所以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一是直辖以来,重庆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呈跳跃式发展: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总额 2010 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为 124.26 亿美元;2011 年为 292.18 亿美元;2012 年突破五百亿美元,达 532.04 亿美元,2013 年为 687.04 亿美元。外资投资方面,2013 年实际利用外资 105.97 亿美元,增速与上年持平,外商直接投资 141.44 亿美元,增长 34.3%。在国际投资持续走低的形势下,重庆利用外商投资连续 3 年突破百亿。二是重庆的金融业发展虽然较快,但是仍不能充分满足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2012 年,重庆金融业产值达 915.65 亿元,北京为 2536.9 亿元,上海为 2450.36 亿元;金融资产总额重庆为 35018.08 亿元,北京为 128026.84亿元,上海为 104537.73 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重庆为 15594.18 亿元,北京为43189.53 亿元,上海为 40982.48 亿元。重庆的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等较发达的开放型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需求不能充分满足。最后,重庆要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必须解决以上问题。
…………
2、相关理论基础
2.1 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是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渊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同时,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针对我国的具体实践提出,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指导思想。下文主要介绍这三种代表性的理论。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各国应按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即生产出成本比别国绝对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就能保证双方都得到贸易利益[18]。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17)进一步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在其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国不仅可以依据绝对优势原则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19]。迈克尔•波特(1990)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了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被公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的典型代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够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20]。
…………..
2.2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金融系统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说明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及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由此得出如何采取有效的金融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学家 McKinnon 教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 Shaw 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的出版,奠定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基础,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真正产生。McKinnon 和 Shaw 认为,在金融抑制政策和体制下,利率上限、高储备金率和直接信贷计划将会削弱储蓄激励、加剧银行信贷的配给,从而阻碍投资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消除“金融抑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和政策调整,尤其是放松利率管制,提高实际利率,另外,需放松对金融体系的进入限制,减少行政干预,发展长期金融市场,取消外汇管制等[2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期,Kapur 和 Mathieson 等经济学家沿着McKinnon-Shaw 的路线研究,对金融深化理论做了一些实证和扩充。他们在原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之上,不断融合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宏观经济模型,使金融发展理论模型的分析视野和政策适用范围得以扩大,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金融体制日益完善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迅速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3、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及金融发展现状 ......... 11
3.1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 ..... 11
3.2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 11
3.3 重庆金融发展情况......... 16
3.4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金融供给情况....... 23
4、金融支持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原因..... 28
4.1 比较分析的指标选取及其内涵..... 28
4.1.1 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标 ....... 28
4.1.2 反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指标 ..... 28
4.2 重庆与北京、天津及上海金融支持开放型......... 29
4.2.1 重庆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 ......... 29
4.2.2 重庆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差距 ......... 30
4.3 金融支持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 32
5、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案例..... 36
5.1 芝加哥....... 36
5.2 上海......... 37
5.3 成都......... 39
5.4 启示 ......... 40
6、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金融支持对策
6.1 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集聚地。要引进更多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在重庆设立区域性总部、业务管理部等总部性机构,推动建设呼叫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信用卡中心、数据备份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灾备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同时争取更多的外资及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市属法人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促进重庆银行稳健实施跨区域经营;发挥重庆农商行优势,打造有竞争力的区域性银行;夯实重庆三峡银行发展基础,提高经营水平,扩大市内外机构覆盖面。支持西南证券加快发展成为千亿元级市值的全国一流券商。支持安诚保险、中新大东方人寿等快速发展,在重庆设立保险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形成长江上游地区保险产品研发中心。促进蓝洋金融、翰华担保等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加快培育具有较强承保能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建立扶优限劣的良性发展机制,逐步形成运行高效的融资性担保体系。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加强规范管理,扶持重点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推出机制。支持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健康运行,争取新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及一批企业财务公司。
………….
结论
本文首先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阐述和分析,接着对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通过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比较分析,找出金融支持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结论:
1、内陆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沿海开放型经济来讲的,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必须同时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2、通过对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以及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比较分析,得出金融支持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与北京、上海、天津开放型经济发展较成熟的地区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3、针对重庆具体情况,从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与配套体系及政策性金融体系四个方面,提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1994 年 5424.52 亿美元增加到 2013 年 91850 亿美元,其中国际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1994年 2363.4 亿美元增加到 2013 年 4.16 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进出口额、外汇储备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的急速增长,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国际上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升值论调不断升温。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和币值,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汇率体制进行改革,其具体做法是,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一篮子货币调节为参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规定人民币一次性的升值幅度为 2.1%。自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不断升值,截止到 2014 年 3 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汇改时的 8.11 到现在的 6.12,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 32.5%,增幅巨大。而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势力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活动从未停止,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在一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汇率的变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进口,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居民消费等,这些经济变量共同作用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伴随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升值的预期,我国经济生活的各方面所受的影响愈发显著,并快速波及经济增长的整体水平。我国经济增长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经济学专家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转变,经济发展环境也从封闭国度转变为自由开放的市场,世界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之一。伴随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连结国内外经济“纽带”的人民币汇率来说,其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S•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提出一个经典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这种增长的能力是以先进的技术和调整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结果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源源不断的增加,即 GDP 的增加,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此,本文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是:经济增长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实际总产出的增加,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般用 GDP 来表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即总产出用 Y 来表示,定义公式为:Y = C + I + G + X M,其中 C 、I 、G 、X 、M 分别表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额和进口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可变因素已经很清楚,那么只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会影响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变量,进而就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然而依据现有的文献,如果把汇率直接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方法和过程都非常的复杂和困难,灵活的变通是研究实际汇率的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从而就可以间接地研究汇率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第 2 章 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2.1 汇率基础理论
“汇率”也被称为“汇价”,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使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其实质是一种相对价格。世界各个国家的货币名称不同,货币价值也不一样,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这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的方式: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表示以一单位的外币为基础,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如 1 美元兑换6.12 元人民币。间接标价法表示的则是以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础,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如 1 元人民币兑换 0.16 美元。我国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简称 RER)是指用本币表示的同一篮子商品在国外价格与在国内价格之比,测量的是某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的购买力水平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可以反映实体经济在汇率变化受到内部及外部冲击的真实影响。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去掉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名义汇率调整之后的汇率。
……………
2.2 汇率对影响经济增长变量的路径分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S•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提出一个经典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这种增长的能力是以先进的技术和调整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结果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源源不断的增加,即 GDP 的增加,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此,本文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是:经济增长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实际总产出的增加,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般用 GDP 来表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即总产出用 Y 来表示,定义公式为:Y = C + I + G + X M,其中 C 、I 、G 、X 、M 分别表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额和进口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可变因素已经很清楚,那么只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会影响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变量,进而就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即我们要进行的是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的研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如下:①实际汇率的贬值,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提高了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因此通过支出转移效应就促进了出口,阻碍了进口,提高了外国对本国的需求,拉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②实际汇率的贬值,降低了本国的投资成本,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刺激国内经济增长。③实际汇率的升值,提高了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了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因此通过支出转移效应就促进了进口,阻碍了出口,降低了外国对本国的需求,阻碍了本国的经济增长。④实际汇率的升值,提高该国投资成本,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减少,阻碍本国的经济增长。我们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的传导机制可知,汇率主要是通过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这两条路径来影响经济增长,即(1)汇率→进出口→经济增长(2)汇率→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这样,就找到了汇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两条重要路径,但是我们知道,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我们还缺少一条重要的路径。
………….
第 3 章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8
3.1 变量选择和模型建立.....28
3.2 对变量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31
3.3 参数估计以及经济含义分析....33
第 4 章 本文的政策建议 ......38
4.1 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38
4.2 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39
4.3 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建议......39
4.4 其他政策建议......40
第 4 章 本文的政策建议
4.1 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1)对人民币外汇的流动进行调整。改革外汇管制制度,放宽外汇的兑换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外汇储备,这样既可以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多而产生的压力,又能使外汇储备在国际竞争市场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外资企业在我国的优惠政策要逐步取消,让国内的企业可以更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出口企业可以与外国企业平等公平的竞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2)改革外汇储备制度,提高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对我国外汇储备制度进行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努力改变货币供给外生性的不利局面。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元或美元资产,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较大风险,如果美元主动贬值或人民币不断升值,都会使得我国的外汇资产大幅度缩水,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央行应逐步减少持有美元资产,提高欧元、日元以及英镑等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持有份额,实行多元战略。加强原有的美元资产的风险管理,与美国当局深化合作,保障中国的资产安全。
(3)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增强市场功能。增加多种交易手段,以此防范人民币汇率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开放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在银行间的市场中加强远期交易。外汇交易中的参与主体也要进一步扩大,完善交易系统,增加交易种类,对各种外汇间的交易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促进外汇市场的公开透明度。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对各种金融市场主体和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以降低金融风险,努力完善金融市场的整体建设。
………..
结论
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竞争力,关乎中国的综合国力,是经济学专家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转变,经济发展环境也从封闭国度转变为自由开放的市场,世界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之一。伴随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连结国内外经济“纽带”的人民币汇率来说,其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从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的经典公式入手,找出三条重要的路径来连接汇率与经济增长,并以此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据此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得出具体的影响结果,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还有很多的不足,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等影响因素的变量指标在选取上缺乏科学性和综合性,由于本人知识有限,还有很多影响变量都没有考虑到模型和回归分析中,后续的研究可以根据更全面的理论选择其他更为综合的经济变量对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使结果更加的合理和科学。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三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围绕我国国偾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展开,运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并分析宏观经济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是金融市场定价的基础,也是融资过程中资金的成本和投资过程的预期收益,同时也是各国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变量。因此对利率的研究是金融学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率期限结构是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即期利率构成,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形态,变化多样,蕴含信息丰富。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各项金融资产的定价基础,也是对经济金融状况的反映,并且能对未来经济状况能提供预测依据。从徵观上看,利率期限结构提供了不同期限的无风险利率,作为衡量资金的时.间价值,给未来不同时期现金流的姑现提供了依据,并为不同的证券提供了定价的基础,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对市场投资者而言,投资者通过研究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并对其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有助于其主动进行债券投资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债券发行人通过预测利率水平和收益率曲线的中短端走势,能合理安排债券发行的时点、节奏和品种,以期迗到最优的筹资结构。从宏观层面看,利率期限结构也反映了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依据,也是政策制定者向市场传导其合意资金价格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利率期限结构盖含着丰富的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和制定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例如,美国将10减1年期国债利差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放入美国商业周期指标中。
……………
1.2本文的框架
本文围绕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基础、动态拟合和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展开,以Diebold和Li (2006)提出的动态NS模型为基础,构造状态空间模型,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拟合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获得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并将期限结构的三因子与法观经济变量间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其中,宏观经济指标中我们考虑了代表物价指标、流动性指标、经济活动和证券市场的四组法观经济指标,并分别从两个维度分别分析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将相关宏观经济指标加入到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中,分析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对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内容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说明本文的写作思路,并对本文的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梳理。第二部分:针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拟合方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三方面,回顾了相关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运用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对我国当前的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首先说明了数据选取的依据、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算法,再次分析了参数拟合的结果,最后从样本内定价误差和样本外预测误差分析了模型的拟合效果。第四部分: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和宏观经济间的相关性,首先,将第四部分中得出的利率期限结构的状态因子与宏观经济变量构建VAR模型,从两个维度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其次,将货币供应量和制造业经济景气指数加入到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中,研究其是否能改善对收益率曲线的拟合。第五部分:全文的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
2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2.1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文献综述
利率期限结构是由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组成,因此在不同时点利率期限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特征,如平坦、向下倾斜、向上倾斜、凸向原点、四向原点等。但通常而言,利率期限结构以向上倾斜为主,图1.1是四个不同的时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为了解释收益率曲线呈现出的不同形状,存在不同的理论,如市场预期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和市场分割理论。假若预期未来的短期债券收益率与现期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同,则长期债券收益率和短期债券收益率相等,利率期限结构表现为一条平坦的水平线;如果预期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对于现期短期债券收益率会上升,那么长期债券收益率将高于现期短期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将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反之如果预期短期偾券收益率下降,则利率期限结构向下倾斜。该理论假定了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有较强的预期,且不同期限间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因而理论的假定相对较为理想化。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由希克斯在凯恩斯的理论上完善而得,将不同期限的利率与风险水平相联系,其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并非完全可替代,长期限债券的流动性相对短期债券要低,因此需要提供更高的收益以对流动性进行补偿,而且流动性补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流动性偏好理论假定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大多偏好持有流动性更好的短期债券。因此与预期理论不同的是,即便投资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债券利率不变,由于流动性溢价的存在,利率期限结构也是向上倾斜的。
……………
2.2利率期限结构拟合方法
利率期限结构的拟合方面,可分为经济理论模型和数量模型,由于经济理论模型对市场的假设较为严格,实际市场条件很难满足。因此利率期限结构的拟合主要还依赖于数量模型,常用的数量模型有:样条模型、NS模型及其改进模型、Hermite插值模型。目前各国采用的主要有平滑样条和NS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表2.1为各国央行进行编制利率期限结构时所采用的不同模型。样条估计采用样条函数的分段拟合技术来拟合贴现因子,常用的样条函数有分段多项式、指数函数和B-样条等。如McCulloch在1971年用分段多项式的贴现函数拟合收益率曲线,Smoot和Langetieg在1981年采用了指数函数进行拟合,7Shea (1984)用B样条函数拟合的线条函数进行贴现。样条函数使用不同的贴现利率得出的结果会呈现较大差异,同时对长期期限债券的收益率拟合效果相对较差。NS模型是CharlesNdson和Andrew Siegel在1987年提出参数拟合摸型,通过建立远期瞬时利率函数,推导出即期利率的函数形式。该函数仅包含四个参数,且能够克服样条函数的缺点,因此NS模型也被学者和各国央行普遍采用。
…………
3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拟合.......... 15
3.1数据的选取 ..........15
3. 2拟合的算法介绍.......... 17
3. 3参数估计结果.......... 18
3. 4样本内定价效果.......... 20
3. 5样本外预测能力.......... 22
4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6
4.1利率期限结构三因子与宏观变量构建VAR模型.......... 26
4. 1. 1数据的选取..........26
4. 1. 2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27
4. 1. 3宏观经济变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29
4. 1.4进一步解释..........32
4.2加入宏观变量的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 33
4. 2. 1拟合模型的改进 ..........33
4. 2. 2货币供应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34
4. 2. 3制造业景气度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35
5结论 ..........38
4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1利率期限结构三因子与宏观变量构建VAR模型
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拟合得到的水平、斜率和曲率三因子能够较好地代表利率期限结构。在宏观经济指标中,我们选取了较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如物价指标、市场流动性指标、经济强弱指标及证券市场指标。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物价水平的最佳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反映投资和中间市场的活跃程度,锒行间同业拆借利率(interbank rate〉直接反映了银行间市场资金的松紧状况;由于GDP为季度数据,我们选取了工业增加值(INA)反映工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并选取了 PMI反映对当期及未来经济的景气和信心状况,美元指数(USD)则反映了国际经济市场的好坏;股票和债券作为证券市场两大基础类证券,两者间关系密切,因此我们选取了反映股票市场景气程度的上证综合指数进行分析;根据经典价格理论,利率期限结构中各个期限的收益率作为债券的价格反映,应直接受到债券的供给和需求影响,我们选取了国债的发行量来以反映供给状况,而需求方面由于债券的投资结构涉及银行、基金、保险等多个金融子行业,而各个子行业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又较为复杂,难以直接观测。
…………
结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关理论,并梳理了有关文献。运用了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对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拟合,通过卡尔曼滤波优化得到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其中水平因子的自身持续性最好,斜率和曲率持续性依次减小。从交叉关系来看,仅上期曲率因子对当期斜率因子有显著的影响。从不同期限的拟合误差来看,模型对中间端的拟合效果相对更好。运用提取出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能够对未来的收益率曲线进行较好预测,但预测期越长,预测效果有所下降。在通过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拟合出期限结构的三因子后,进一步地构建VAR模型对期限结构因子和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与法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大部分并不是双向的,仅有M2*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产生了显著的双向影响关系,即利率期限结构不仅受到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也能够提前反应未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除M2以外,利率期限结构对CPI、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工业增加值有显著的领先关系,体现了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指示器作用,也体现出了我国债券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同时,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受到PMI、股市、美元指数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滞后于其变化,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中对该宏观指标加以考虑将有助于提高拟合和预测效果。另外,国债的供给并没有对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产生任何形式的影响关系。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本文研究选题来源于导师负责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保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JJD790010。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社会各界对政府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相比过去,现阶段种类繁多的统计数据融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在所有的统计数据中,政府统计数据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社会各界对政府统计数据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数据质量也有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我国于 2001 年 11 月 10 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于 2002 年 4月 15 日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这便意味着我国近期必须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标,不断改进统计数据的编制、评估和公布方法。大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小到企业的发展战略都离不开政府统计数据,因此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和各经济主体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但是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经济活动和统计工作的核心话题,也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成为统计学界的一个难题。除了影响经济活动之外,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也直接体现出政府的公信力,准确、全面、快捷、有效的统计数据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同时对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和正确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2 文献综述
Benford 法则最早被美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Simon Newcomb(1881)②发现,他认为数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数是以 1 作为开头的,并提出了第一位数概率密度的经验公式: log11,为1 到9的自然数10p d dd。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在一个数据中,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都是等可能的,同时 Newcomb 并没有对此发现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因此该法则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被遗忘。直到 50 多年后,美国通用电器(GE)的物理学家 Frank Benford(1938)③也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于是对 Newcomb 提出的公式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后他发现,在选取的 20229 个数据中,所有数据都能很好地符合 Newcomb 提出的第一位数分布定律,即在其所搜集的数据中,1 作为一个数的首位出现的概率最大。同时他还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该定律,于是人们也就慢慢地接受了这个定律,最终将其命名为 Benford 法则。但 Benford 同Newcomb 一样,也没有对该法则给出合理的证明。数学家 Pinkham(1961)④研究并证明了运用 Benford 法则进行评估的数据不受其本身度量单位的影响,这便解释了全球范围内不同货币计量单位下的所有数据均可以使用该法则进行质量评估,这一发现为日后 Benford 法则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其唯一不足之处仍是缺少严格的数学证明。经济学家 Varian(1972)①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分析可以用 Benford 法则来检验。Carslaw(1988)②首次尝试把会计领域中的数字运用 Benford 法则来进行评估,他发现在他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收入中,样本数据的第二位数字出现 0 的概率远大于出现 9 的概率。Nigrini(1992、1996、1997)③提出 Benford法则可用于检查企业会计账目是否存在伪账现象,以及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的数据是否存在人为有意捏造现象,他首次将该法则运用到审计领域来检查是否存在舞弊现象,随后又将该法则推广到会计、金融领域,甚至可以运用到检查在选举中是否存在数据造假现象。其后,他又通过大量的计算尝试,最终得出在一个数据中的首位至第四位上出现不同数字的概率表,该概率表为人们日后使用Benford 法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2 Benford 法则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应用中的一般理论
2.1 Benford 法则的原理
在前面文献综述部分已对 Benford 法则的来源作了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该法则主要说明了在一个数据集中,首位数字为 1-9 出现的概率并不是相同的,而是呈现逐渐递减的规律,即数字 1 出现的概率最大,为 30.1030%,数字 2出现的概率次之,为 17.6091%,以此类推,最后的数字 9 出现的概率最小,仅为 4.5758%。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满足 Benford 法则应用的条件,它首先要求数据是非零、非负的,且样本量越大,评估结果越准确;其次要求所选数据不存在人为设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没有界限,同时也不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最后要求数据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即不能由人为直接赋值,要尽量减小人为主观意愿对数字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该法则进行数据评估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使用前提,不可盲目使用。Benford 法则主要是根据数字分布规律来检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现象,若样本数据的数字分布规律与 Benford 法则所描述的理论分布规律不相符,那我们可以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为捏造、篡改以及刻意隐瞒等现象,进而我们可以认为该数据可能是存在问题的。
………………
2.2 在统计领域应用 Benford 法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据质量的评估提出了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规则检验、相关指标比对、经验参数比对、基于模型的异常数值观察和参数稳定性分析等。逻辑规则检验法虽简单易行,但运用该方法进行检验的数据本身必须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同时所得结论是具有多重指向的。相关指标比对法的使用前提是相关指标间必须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一定要长期稳定存在,这在实际应用中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验参数比对法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顾名思义它毕竟只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总结得出的“经验”,当这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方法就未必适用了,同时经验参数比对法中所涉及到的比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得到的,当比率与经验参数不存在显著差异时,我们并不能排除所得比率的指标数据都存在失真的这种可能性。基于模型的异常数值观察和参数稳定性分析法虽然比前三种方法都更科学,但是使用该方法时必须首先保证模型中所用的各项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其次根据它所得出的结果具有多重指向性,也就是说当被解释变量出现异常数值时可能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统计数据本身的准确性问题,二是历史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在分析判断结果时要结合异常数据的产生背景来具体判断。虽然上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们在具体使用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这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其分析成本较高,对分析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强,如果分析人员没有很好的掌握该方法,那么分析结果往往会不乐观,也会出现不同研究者得出不同结论的现象,这便会影响人们在使用数据时对其质量高低的信心。
…………
3实证分析 .......18
3.1 对我国 31 个省市 GDP 进行评估....18
3.2 对我国 31 个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评估.........24
3.3 对我国 31 个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评估.....28
3.4 对我国 31 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评估.....30
3.5 对我国 31 个省市进出口总额进行评估.....35
3.6 上述五个指标的实证分析结果......39
4 评估结论 .......41
4.1 对 GDP 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41
4.2 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42
4.3 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43
4.4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45
4.5 对进出口总额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47
4.6 对五个指标质量的综合评估结果....50
5 结论与建议 .....51
5.1 本文的最终评估结果........51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51
5.3 建议..........52
4 评估结论
4.1 对 GDP 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从 2001 年至 2012 年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看出,每年我国都会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即我国的 GDP 每年都会增长,只是每年的增长幅度有所不同。根据宏观经济理论,GDP 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任何宏观经济因素对 GDP 的影响都是通过影响以上四个因素而最终作用于 GDP。由于影响 GDP 增长幅度的因素复杂多变,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当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稳定和不健康的因素时,我国政府会及时加强宏观调控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例如在 4 万亿经济刺激后往往会出现投资过热现象,我国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根据 GDP 计算公式,在实施紧缩性宏观政策时,通过降低利率来抑制过度投资,最终将 GDP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当我国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政府便会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当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时,我国政府立即采取“一揽子刺激政策”,即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天量的信贷投放、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和大幅度的社会保障建设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使我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低迷状态,并一举成为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最先触底反弹的国家,同时也成功实现了政府预计的经济增长目标。
…………
结论
本文主要运用 Benford 法则对我国 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进出口总额五个指标进行了评估,所得结果认为我国从 2001 年到 2012 年公布的 GDP 没有发现问题,数据质量较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两个指标除个别数字可能存在问题外,其余绝大多数数据均没有发现问题,数据质量也较高,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个指标可能存在问题,但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质量问题还需进一步地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根据 Benford 法则得出的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还不能确定数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因为该法则在评估数据质量时仅仅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实际中,宏观经济因素复杂多变,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因此它们都会对上述五个指标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时我们也无法给出一个既定的标准来衡量外界的变化对上述五个指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当评估结果发现有存在问题的数据时,我们只能先考虑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看其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若存在,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特定的经济形势对数据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接下来可以考虑根据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体系,建立质量环来进一步控制数据质量,这样既可以检查可能存在问题的数据的质量,又可以减少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动漫产业的背景与现状
“动漫”之所以能称之为〃产业“’是由动漫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产业〃一词指的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动漫行业本身具有广泛的延展性,这决定了其产业化的基础,也决定了其产业范围的庞大。在动漫的这个大的集合中,核心集合是以设计、生产、贩卖动画、漫画内容为主的企业组织与其在市场上相互关系的集合;而更加广泛的集合则涵盖以动漫画为中心的其他临近的、相关的企业和市场:包括电子游戏与互联网行业;传统影视及广告行业;传统服装服饰行业、玩具业以及游乐场所等娱乐业。是多种关连业态相融合的一系列研发、运营、销售及服务的组合。对于动漫产业的定义及其范畴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表述,目前在国内业界普遍认同的一种解释是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在第32号文件《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该文件较为明确的定义了动漫产业的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动漫产业杂交并整合着多个细分行业,也承担了儿童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等在内的多个产业功能。动漫本身起源于视觉艺术,动漫产业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高度融合。动漫产业的种种特性决定了其产业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产业链长而发达。因此,动漫产业也具备着长产业链所特有的资金回报周期长、反经济周期性、长尾效应等特点。
……………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中国的经济版图规模庞大,中国的文化市场内容丰富,而动漫产业自身又是行业细分众多的复合型产业,可以说,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配套合作。中国动漫的经济版图上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不同区域下的动漫基地应朝着不同目标和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深耕细作,优化产业结构,是未来中国动漫产业尤其是基地化产业的重要方向。我国动漫产业正是处在历经重重考验,欲求突破瓶颈,酝酿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动漫产业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作为动画大国而非动画强国的遮她与困境。也逐步意识到从政策管理到产业运作上所存在的问题。诸多经验和教训正推进着中国原创动漫从之前的由小变大向如今由弱变强的更高要求上转变。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产品,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产业链效应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如今,中国动画片年产量有了更加理性的发展速度,动画电视剧片总量五年来首次下降:出品动画片的企业数也首次出现负增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动画企业开始更加追求单一作品的质量与市场反响,产能进一步合理化,市场运作也进一步规范化。在更加合理的政策驱动下,在更加规范的市场竞争下,在更加良性的区域化配置下,中国动漫企业正在逐步提升自身的实力,随着越来越多原创精品的出现,中国动漫产业这抹朝阳必将重新燃起,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探索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和归纳出适用于中国特色动漫产业区域化集群化发展的理论工具。对当下中国动漫产业的理论研究领域做出补充与贡献。
……………
第二章区域经济与中国动漫产业集群态势
第一节区域经济下的中国动漫产业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且人口众多,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很需要配置区域平衡,制衡地区多元化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潮海这三个经济圈极有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带城市群.然而这三个经济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致使中西部经济落后,人才资源和资金优势全都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造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大的不协调。中西部共计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 4%;人口 3近4个亿,占全国的25%;但其GDP总和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人均GDP更是不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一半。长时期的恶性循环使得大量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群和少部分地区,国家不得不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布局未来经济版图,而西部大开发即是国家层面宏观调控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发挥中西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经济、公共服务、交通及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大投资,鼓励投资,激发中西部固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巨大潜力。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优化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区域间多样化协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转。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机制、逐步缩小公共服务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形成东西共同发展、协同进步的经济格局。
…………
第二节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分析
从2004年至今,中国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一直和“产业集群”这一词汇密不可分。大型动漫基地通过积累和沉淀星辰自然形成了一个个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颇具特色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动漫基地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基地内的企业分属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通过集群而广泛交流、密切合作,形成了生产力集中和范围经济优势的集中,从而形成动漫产业所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了动漫产品衍生能力溢出性发展。“产业集群”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国家及地区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首选战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以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现象,最早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分析“外部经济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在特定地区”,并创造性的提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的概念。正如美国的底特律、好莱玛、桂谷;曰本的阪神工业区、秋叶原在20世纪迅速崛起,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并成为国家产业经济的支柱力量。这些自发的或是人为的新型产业区将同一专业背景下的优势人才和优势资源集中在同一地理范围内,在长期的行业合作或竞争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社会化地域性生产综合体。
……………
第三章中国动漫产业基地横式分析......... 16
第一节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载体......... 16
一动漫产业基地的概念......... 16
二动漫产业基地的类型及特点......... 16
三动漫产业基地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解析......... 18
第二节”中国动漫产业的一般性问题分析......... 19
一低集中度: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结构的失调......... 19
二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创新生产力 .........20
三过渡竞争:中国动漫市场失衡 .........21
四市场行为缺失:计划经济下的空心化产业 .........22
第三节动漫产业基地集群化发展的区域实证分析......... 23
第四章十二五期间中国动漫产业基地区域化战略探索......... 29
第一节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模式.........29
一増长极理论——区域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9
二范围经济价值链整合和区域优势互补......... 29
第二节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30
一地理集群和网络集群环境下的区域化合作与发展......... 30
二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双向互动 .........31
第三节动漫基地区域化发展的统一核心......... 32
第四章十二五期间中国动漫产业基地区域化战略探索
第一节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中国动漫产业未来时期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它的现象是正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样,为加速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宏观调控将发展要素和主要资金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区域,沿海区域的开放性得到进一步释放,贸易、实体经济大大被激发。这些区域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总量增长的绝对速度。可发展高潮期过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活力并没有被发达区域的高增长所带动,相反更加贫穷,经济体出现极大的失调,而这种区域经济极度不平衡的规律,正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所提出“增长极理论”。它的概念是在1958年由德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也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提到的:"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勻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中国动漫产业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这种区域不平衡的势态已经显现:20个国家级动漫基地虽然分布在我国四方,但东部较多,实力较强已愈发彰显。这种现象起初可以刺激我国动漫产业整体的进步,但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恶性竞争的加剧,中国动漫产业即会再次陷入瓶颈。东部的强势发展吸引了主要的教育与人力优势,使得中西部动漫基地几乎碌碌无为。这就更加说明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协调发展,基地差异化经营是解决这一壁垒的重要出路。
……………
结论
动漫产业是创意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创新的含义比任何产业的意义都要更大、更深远。中国动漫产业在基地化模式的迅速推进和发展中,走过了十个年头。总结回顾过去的十年,中国动漫产业在市场培育、产业化规模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更加值得清醒的看到的是,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进程中仍严重缺失着动漫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创意代表着中国动漫要从产量大向产值高的层面上迈进;代表着要从价值链中端的劳动密集向价值链两端的知识密集而转变;在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中国原创动漫已经幵始从之前的由小变大向如今由弱变强的更高要求上转变,基地模式也要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此,本文正是着眼于中国特色动漫基地的发展模式,从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探索。在中国动漫产业的经济版图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动漫产业集聚区在一系列整合和发展中,已经初现了不少这种精耕细作的企业。形成了优势集中的地区生产力。但在更大程度上看,中国动漫经济的盲目规模化还是普遍存在。展望未来的中国动漫产业,一方面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一方面在这些集群中发展小而精的细分化专业化企业,是产业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以原创和创意为核心的区域化集群化发展,强调集群的创新化,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唯一法则。可以看到,未来的中国动漫市场潜力巨大,充满了机遇,动漫产品制作周期长,资金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也决定了发展动漫产业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慢慢长路。所以,中国动漫人要有充足的信心和坚定的毅力面对接下来的机遇和挑战,精耕于创作,精益于质量,科学完善创意、制作、发行、营销体系的各个方面。开拓民族动漫新征程。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六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逐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使用,这就使得农业与工业一样能够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从而提高实际生产率,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过度、无序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对原有资源进行了破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对农业环境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破坏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小农经济为主、人口基数大、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也是对生态资源的一种使用浪费。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从可持续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还应当考虑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果两者的发展不协调或者发展一致性差则是一种不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从这些方面来看,如果农业机械一方面能够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政策又是适合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则这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所追求的;若相反,即农业机械化发展不能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或者说农业机械化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要素,则是对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当前各种资源并非充裕的情况下,资源浪费的负效益将被扩大,就很难实现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必然是现代化农业逐渐取代传统农业,那么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则在整个转变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就是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装备能力,加以科学的管理,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逐渐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能力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农产品商品率与资源有效利用率。并且替换原有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整体农业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以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出发,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研究的目的如下:
① 科学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厘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② 合理评价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明确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③ 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
④ 辨识我国各省(市)农业机械化系统与农业经济协同的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各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情况。
……………
第二章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述评
2.1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相关理论述评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广泛认可的的农业经济发展(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的定义为农业从业人员能够获得可持久且具有增长性的收入,与之相匹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持续的发展[50]。进一步对这个定义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1)经济的发展要强过人口增长比例,保证人口红利的同时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性。(2)农业经济的发展强调了持续性,这种持续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在发展中能够维持长时间、稳定的、与人类生存相一致的协调发展,涵盖的方面不仅从生产,还包括各种资源等(3)生产的多样性意味着农业生产不能够是单一的,而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最求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中也是同样,现代化带来了农机经济的增长,因此不能忽视农业现代化的作用。(4)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是农业从业者能够从农业经济发展中享有发展的成果。
……………
2.2 农业机械化研究相关理论述评
农业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机械化定义为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61]。在 2004 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规定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此外,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把农业机械化定义为利用工具、农具和机器开发农业用地,从事种植业生产、储藏前准备、储藏和农场就地加工。从应用的角度讲,农业机械化是一个“过程系统”,它通过使机械(装备)与劳动力、农艺特点结合,完成农业生产中的驱动作业、固定作业和运输作业,用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实现工具革命的过程。从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表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标志,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解放劳动力提高土地产出,是现代技术的载体。另外,农业机械化本身的定义较为宽泛,既包括狭义农业机械化,也包括广义农业机械化[61](余友泰,1987)。狭义农业机械化仅仅针对种植业和田间作业机械化。就种类而言,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动力机械、作业机械。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 21
3.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1
3.2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测算 ..... 22
3.3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数测算 ..... 30
3.4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 38
3.5 本章小结 ....... 54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57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 57
4.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60
4.2.1 评价模型构建 ..... 60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65
4.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研究 ......... 65
4.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69
4.5 本章小结 ....... 73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75
5.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协调性分析 ....... 75
5.2 省际农业机械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 89
5.3 本章小结 ...... 101
第六章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利用土地制度的创新,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以及动因作用机理来看,耕地规模化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较为关键的指标之一,通过上文关联度分析也能看出耕地规模化水平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联度最高。我国农地制度的制定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联产承包制度的制定规范了土地产权,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尽管当时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耕地分散、产权不得转让等限制影响了农业经营,使得农业经营追求短期利益,造成农业持续发展不健康表现。这其中的根源,来自产权关系不清晰,缺乏经济利益的机制调节,不能够使得农业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转,规模经营得不到释放,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很难实现。并且,家庭自身的生产经营在市场中不能得到保证,不仅不能增收,反而会冲减原有收入。因此,必要的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能够激发当前农民的动力。当前,很多区域的耕地规模程度低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政策,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结论
本文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以及农业机械化区域协调性等问题。研究结论如下: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较大促进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中,集约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程度达到 15.85%;其次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为 8.423%。表明要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也表明应当强化以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
(2)耕地规模化水平、教育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以及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利用农业机械化驱动因素评价体系,确定关键驱动因素的作用程度,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耕地规模化水平,弹性系数为 22.11%;其次,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弹性系数为 21.54%;农民教育水平的弹性系数为 21.39%;政府对农机的政策支持度的弹性系数为17.65%;农民收入水平的贡献份额最小,为 17.30%。结果表明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应当通过利用土地制度创新,提升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城镇化和第三产业来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升农民受教育程度;通过金融服务或财政补贴增强农业从业者的购买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在农业尤其是农机领域的投入和扶持。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七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数年超过了 8%,尤其是2010年,该项指标首次突破了 10%。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这既无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制约着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能源大国,各项资源储备路身世界前列,但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显得更加严峻。与此同时,资源幵采企业的技术不到位,资源“回采率”低等问题,也导致资源浪费严重,这不仅影响资源使用效率,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阻碍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健全国土空间幵发、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近些年,国家正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所谓结构性减税强调的是有增有减,结构性的调整税制。考虑到目前资源税在调节中国资源问题上的漏洞以及资源税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将资源税纳入结构性减税调整方案之中。一方面,资源税可以作为调整措施之一,对冲增值税转型给政府造成的减收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源税的结构性调整,完善资源税制度,增加国家对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中国政府一直在探索适合的时机推行资源税改革。早在2007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就向国务院上报了一份拟定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主要是关于改变资源税计征方式和提高税负的内容,但是由于时机尚未成熟,资源税改革的方案一直被搁置。直到2010年6月,新一轮资源税改革试点在新疆拉开帷幕,此次改革将原油和天然气的计征方式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变为按销售价格的5%从价计征,并规定了一些减征或者免征的项目。2010年12月,资源税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内蒙古、青海、四川等12个西部省区。
…………
第二节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和不可再生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热点关注的话题,资源产品获得的收益需要对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作出补偿,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不断探索改革资源税的方法以及改革后的经济效应,并从不同的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主张扩大资源税的课税范围,原则上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存量已处于临界水平、再进一步消耗就会严重影响其再生能力和存量的资源都应该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宋丽颖、麻元元等人(2004)认为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是阻碍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之一?。李上炸(2011)提出资源税下一步改革的内容是拓宽税基,将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纳入课税范围气戴芳、杨婧(2011)认为我国目前资源税征收范围既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造成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利用率低和浪费严重的现象。根据资源税暂行条例,现行的资源税是以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的。李菲(2004)在研究煤炭资源税时认为煤炭资源税缺乏对煤炭价格的反映机制。孙钢(2007)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应当将“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两种计征方式结合,共同存在气邓子基、韩瑜(2008)认为资源税的从量计征滋生了企业釆富弃贫的习惯,导致矿产回采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
第二章资源税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资源税的概念和分类
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和管理能力等人类生存和发展必要的资源。狭义的资源是指一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根据其可再生性又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可以凭借自然力保持或者增加蕴储量的自然资源,包括生态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不能依赖自然力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这种资源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每使用一点就会减少以后的使用。本文中所提到的资源指的是狭义的自然资源。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为调节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在我国,资源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开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矿产资源和盐的单位及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理论上资源税可以分为对绝对矿租征收的一般型资源税以及对级差矿租征收的级差型资源税,充分体现了税收“普遍征收”和“级差调节”的原则。一方面对开釆者幵釆的所有应税资源都应该征收资源税,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级别应税资源的开采征收资源税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开釆较优质资源的纳税人要承担比开采一般资源的纳税人更多的资源税,这就体现的资源税的级差调节作用。一般型资源税指的是国家对国有资源,例如土地、水流、矿藏、森林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这些资源的企业和个人,为取得其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开征的一种税。级差型资源税指的是国家对开发和使用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因为资源条件的差别获得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级差型资源税体现了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
…………
第二节征收资源税的理论依据
地租理论是资源税幵征的重要理论之一。地租是土地的使用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的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理论来源于西方,古典的经济学中以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为主。后来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家的批判过程发展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马克思将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级差地租是租种好土地和较好土地的农业经营者向大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土地在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好坏的不同,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又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两种形式。级差地租I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在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就能创造超额利润。级差地租II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结果。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同样适用于矿产资源。在中国,公有制占主导地位,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资源税可以看作是国家以资源所有者的形式向资源使用者征收的费用。资源地租的产生一方面由于矿产资源本身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是凭借国家对资源所有权的垄断。地租实际就是土地产品价格中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矿产资源的价值也蕴藏在租金中。未经国家允许,任何人和单位无法取得矿产资源的开采权,但是只要开采了矿产资源就要交税。此外,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因为条件和地区差异以及不同开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同,因此设置的税率不同,这正是体现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性质。
…………
第三章中国资源税的现状分析.......... 13
第一节中国资源税的沿革 ..........13
一、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84年.......... 13
二、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到1993年.......... 13
三、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到2010年.......... 13
四、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 14
第二节当前中国资源税制的主要特点.......... 14
第三节当前中国资源税制存在的缺陷.......... 16
第四章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 19
第一节中国资源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19
一、中国资源税的总量分析 ..........19
二、中国资源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析.......... 20
第二节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 ..........21
第五章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及完善建议.......... 33
第一节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 ..........33
第二节完善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36
第五章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及完善建议
第一节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
理论上说,一项制度的改革多少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效应,而这些效应又会反作用于制度改革本身,从而加强或是减弱改革的结果,资源税改革亦是这样。通过文章第四章的分析可以得知资源税改革对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效应不同,以下对文章中提到的资源税的经济效应从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概括。2010年6月新疆地区资源税改革试点,仅从7月到12月,半年时间内,油气资源税同比增长了 3倍多,之后两年资源税征收也是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由文章分析可知,当资源税改革后,新疆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税负较之前平均增加近6倍,同时在估算2009年全国资源税征收情况时,以新疆地区标准推算全国资源税征收情况,得出结论是如果资源税在当年就实行改革,会使全国资源税增收800多亿元。各项数据都显示资源税改革在促进税收收入增加方面作用显著。越是资源丰富的省份资源税改革对其影响越显著,表现在财政收入上就是资源税改革会使得各省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财政优势,导致财政收入的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增加会提高政府基础建设投入,改善民生。同时由于成本的提高,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一些高耗能企业向中西部延伸,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资源税改为从价征收后,有效的发挥价格传导机制,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带动和补偿中西部企业和政府收入。实现财富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政府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作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争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结论
在资源税的征收方面,改变海洋石油资源税由国家税务局征收而其他资源税由地方征收的局面,将有利于改善中央对资源的宏观调控和避免地方政府随意减免税现象的产生,导致税收流失严重。应改为由国家税务局统一征收,然后按照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总额分成分配资源税的收入,把资源税的收入同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在资源税征收方面的积极性。在资源税的管理方面,中央主要负责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环境的治理做宏观上的统筹计划,而地方则主要负责实施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任务。中央可以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决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同时对于承担着生态破坏严重,需要大笔资金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资源输出地,不仅要提高地方的分配比例,也要加大中央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或者是生态补偿的力度,给予地方一些相应的资金补助。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八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量引入及外贸进出口的不断扩大使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速,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与环境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经济呈现资源依赖、环境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随着资源察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个瓶颈。提升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三角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圈发展的重视,长三角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在开放的环境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及进出口贸易总量也在不断上升。从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获悉,2012年度长三角GDP总量达89951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7.3%,进出口总额为12968. 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33.5%,2012年全年到位注册外资额达562亿美元,已超过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引擎地位不可取代,体现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长三角地区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开放理论己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受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在利用外资、外贸方面遇到的问题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贸出口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附加值低,外贸效益的改善赶不上总量的增长。二是近年国际环境的变化使长三角贸易遭遇越来越多的摩擦。主要体现在摩擦数量的增加、案值的增大、方式的增多以及产品范围的扩大。以江苏为例,2010年江苏省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和涉案数量双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査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52起,涉案金额29亿美元,同比增加16%;涉案企业1365家,同比增加31%。
………
第二节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
国内外学者关于外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主要从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各不相同。国内外学者关于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有正向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有:国外学者Kokkoa992)研究认为,FDI对产业内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一般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还有跨国公司对职员的培训和因职员跳槽而发生的流动等形式产生;Coe(1995)和Keller (1996)的研究指出,外资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东道国的资金缺口问题,其中外资的利用最主要的方面是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Katz(1969)和Kugler(2001)通过研究FDI在产业关联中的作用发现,由于上下游产业的相关,FDI会对东道国当地的一些相关产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Cave对澳大利亚、Aiken和Harrison对委内瑞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进入会引起正的技术外溢。国内学者沈坤荣,耿强(2001)运用1987-1998中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数据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沈坤荣,耿强(2001)运用1987-1998中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数据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可以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冼国明、严兵(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尤为明显。杨向阳、童磐乐(2013)的研究也表明FDI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的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技术效率的增长率显著为负。罗长远(2005)通过实证研究也认为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影响。
…………
第二章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外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属性,其流入可以做为生产要素直接进入生产形成生产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这也是我国最初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初衷。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动国内产业前后的辅助性投资,产生产业连锁效应。外资企业在当地运营的同时,会向当地购买生产投入品及人力资源,这就与相关上游企业建立其前向联系,同时这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会进一步刺激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辅助性投资;当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被相关下游企业作为中间品进行购买,又会与下游企业产生联系,中间品的供应能为下游企业带来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没有开始的外国企业直接在当地投资生产,就不会对当地产品进行采购从而就不会引导上游的投资,当然下游的企业因为缺乏中间品或者中间品进口成本太高,也不会有太大发展。另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使本地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将刺激本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髙劳动生产率,进一步追加投资。
…………
第二节外贸对经济堆长方式的影响
初级产品是工业制成品的物质基础,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制成品的生产中去。初级产品的进口可以弥补一国在某种生产要素方面的匮乏,解除国家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资源瓶颈。同时,进口农产品及附加值比较低的工业制成品,其释放的劳动力和资源可以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产品中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学家芬德瑞的传染理论,正好解释了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他指出:技术进步在贸易中就像传染病,可以传播得很远,接触的人越多,传染速度越快,因而相对开放的国家从国外学习到先进技术的机会就越多。进口可以使其他国家的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传播到进口国,尤其是技术相对落后的进口国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干中学效应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技术进步。进口国进口工业制成品后,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关键配件和设备进行组装生产在加工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摸索,掌握生产这些中间产品的技术,并进一步进行创新,进而提高进口国的研发能力。
………
第三章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分析......... 12
第一节苏浙沪两省一市经济发展环境概述......... 12
第二节苏浙沪两省一市经济环境的比较......... 12
第四章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方式 .........15
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其度量......... 15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 .........15
二、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发展的判定......... 15
第二节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16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16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7
第五章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 19
第一节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19
第二节统计结果及分析......... 19
第五章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模型构建及变量处理
面板数据分析有不变截距不变参数数模型、不变截距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三种基本形式。不变截距不变参数数模型表示模型横截面上无个体影响、无结构变化。变截距模型表示横截面上存在个体影响但无结构变化,即解释变量的参数在不同截面上是相同的,不一样的只是截距项。变参数模型表示模型在截面上不仅存在个体影响还存在结构变化,也就是说即允许截距项的变化还允许系数依据个体成员的不同而变化。变截距模型和变参数模型又都有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分。如果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研究,宜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果欲以样本对总体进行推论,则应釆用随机效应模型。比较以上模型的不同,联系实际本文选用变系数的固定效应模型。下表(5.1)显示了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
…………
结论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弥补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还可以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技术转移及溢出、产业结构的升级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制度的变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发展轨道进行。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引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布局加大了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其垄断地位使我国某些产业对其形成技术依赖从而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初期为了吸引外资给予外资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其游离于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之外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外国企业的资木剥削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态势。外贸进口通过“传染”效应、“中学”效应、演示培训效应及竞争效应加快了我国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外贸出口不仅可以通过促进资木积累,增加国内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促使我国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在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效应、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加大我国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九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人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承担者,使得人口问题不再局限于社会学范畴,它与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早已密不可分。人是生产者亦是消费者,就数量而言,人口总量的增加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和消费需求,进而刺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人口的质量是技术革新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决定了社会进步的速度。人口结构牵制着未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趋势,因此对经济发展也愈加重要。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种结构等,国际上通常使用桑德巴尔标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把人口分为增长(年轻)、稳定(成年)和缩减(老年)三种类型,并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即意味着它己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人口总量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或者是少儿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这样一种渐进过程。罗淳(2001)指出,这种人口比例的改变既可能是源于因出生率或生育率降低造成的少儿人口相对量或绝对量的减少;也可能是源于因老年人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造成的老年人口绝对量或相对量的增加。人口老龄化最先出现在欧洲发达国家,但它早己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面临老龄化的考验。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总人口为69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1%,其中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为20%,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为8%;预计到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翻一番,届时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33%,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比例也将长至19%。
…………
1.2文献综述
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引入老龄化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和生产函数,研宄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首先对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展幵综述,然后对有关延迟退休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探寻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为目的。亚当?斯密充分认识到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只有增加生产性劳动者数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而增加资本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提高资本生产率。索洛的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不但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还取决于技术进步决定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后来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把“劳动力”概念扩大到“人力资本”——既包括劳动力数量和技术水平又涵盖劳动力教育水平、生产技能和相互协作等能力。当代学者通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类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有: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以及由于制度因素产生的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仅是人口结构的改变,亦通过作用于各类经济因素而牵动一国的经济增长。学者们针对人口老龄化给宏观经济带来的潜在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一类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弊无利。如Lindh和Malmberg (1999)研究不同的年龄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50-64岁年龄组的人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效应。莫龙(2009)通过量化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得出,1980-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一直显著超前于经济发展。
…………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2.1劳动年龄人口的概念界定
国际上习惯将人口分为三大部分,即“老年人口”、“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目前,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是年龄在65岁以上人口定义为老年人。中国老龄委员会虽然使用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界线,但在各个统计年鉴中,一般都是统计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作为衡量老年人口的。“少儿人口”是指年龄在15岁以下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即是指在总人中扣除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后,剩余部分的人口,也就是指15-64岁人口。本文由于要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延迟退休政策主要影响就是通过改变人口退出劳动力群体的时间点来调节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新界定“劳动年龄人口”的概念。认为,“劳动年龄口”是指依据当期的劳动法律和退休政策,仍然在劳动岗位上的人口; “劳动年龄以下人口”是指未满足进入劳动力年龄下限的人口; “劳动年龄以上人口”是指已达到退休年龄上限,并退出劳动力的人口。就目前的劳动法和退休政策来讲,劳动年龄人口即为16-59岁的男性人口加上16-54岁的女性人口的总和;劳动年龄以下人口是指年龄在15岁以下的人口;劳动年龄以上人口是指年龄在60即60岁以上的男性人口与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女性人口的综合。在这种界定下,本文定义“老龄化率”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劳动老龄化率”为法定退休年龄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为劳动年龄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少儿人口抚养比率”为劳动年龄以下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总抚养比”是少儿人口抚养比和老人人口抚养比之和。
………
2.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的22%,单单就超过13亿的人口基数来看,中国所拥有的老龄人口绝对量就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早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拥有1.32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另外,在改革幵放政策的激励下,中国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从1990年的68.55岁提高到了 2010年的74.83岁。在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中国独有的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加速了自身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法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用了 115年,瑞士用了 85年,美国用了 60年,英国用了 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 25年(林文彬,2008)。而中国仅仅用了 18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过程,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可以说,中国的国情向世界宣告了老龄化的人口年林格局己经不单单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它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
3 延迟退休对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 30
3.1 延迟退休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30
3.2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33
3.2.1模型的假设 .........33
3.2.2改进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35
3.3 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平衡路径......... 36
3.3.1新模型下经济增长平衡路径的推导......... 36
3.3.2不同延迟退休政策下平衡路径的比较......... 39
4 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44
4.1 延迟退休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 44
4.2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 50
4.3 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率影响......... 55
5 结论与建议.........59
5.1 研宄结论及分析.........59
5.2 应对老龄化下经济增长问题的对策建议......... 60
5.3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3
4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4.1延迟退休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
毋庸置疑,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口总量中劳动年龄人口比所占例的下降,加之我国的生育率一再的降低,人口总量的增长速瘦大幅放缓,以前文的预测结果来看甚至会在40年后出现负增长,因此不难想象未、我国的劳动力的供给量将极大的缩减。作为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要素,劳动力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状态和增长速度。预测了未来至2055年我国各年的劳动年龄人口,但劳动*年龄人口并不等于劳动力供给量,在人口统计学中,劳动力供给就是经济活动人#口,等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去其中的非经济活动人口。而劳动年龄人口中的非经—动人口则主要包括相应年龄段中的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等,考虑其包含的成分复杂,不便于统计,亦不便于预测,因此本文通过劳动参与率来换算出该部分的人口。实际上再计算劳动供给时还应考虑到己经达到退休年龄但仍然参与社会劳动的那一部分人口,因这部分人口比例较低,及简化计算的目的,本文在预测过程中对其暂不考虑。
…………
结论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快,老龄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状况差,地域差异性大,未富先老等特点。根据预测,未来中国65岁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在2045年幵始出现减少的势头,但是由于人口总量的下降幅度要大于老龄人口总量的下降幅度,因此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率非但不会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反而开始进入明显的加速增长过程,到2055年达到25.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老龄化率和养老系数对经济增长的平衡路径有显著影响。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有两个不同的劳动老龄化率0、02,且0、>02’则存在一个标准养老水平使得在两个不同的劳动老龄化率下,经济增长的平衡路径相同。当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正:当《 =⑴'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零;当?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负。粗略估计,我国当前的养老水平在标准以上,因此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的可能性更大,延迟退休政策降低劳动老龄化率的效果越明显,稳态下增长水平的涨幅就越大,因此当前实行方案二对于缓解其负面影响的效果最优。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篇十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截止2011年底,建成区面积增长至43603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也逐年在增加,劳动力集聚程度提高。2000年底,全国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441人/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市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2228人/平方公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经济运行的硬件平台,随着各个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政府加大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在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道路、桥梁、枢纽、交通调度控制中心等方面的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明显较大。表1-1显示,在2011年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总投资中,关于轨道交通与道路桥梁的投资占总投资的62.39%,远远高于供水、燃气与供热、垃圾处理、景观与公共空间等方面的投资。尽管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热情始终保持高涨,但相对于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来说,仍然难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相关报告显示,在我国的25个省会城市中,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相对于待速行驶速度所要求的20公里/小时,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仅为23.5公里/小时。其中,北京在上下班期间的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26.6公里/小时,上海为26.9公里/小时,广州为26.1公里/小时。综合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显现出人口高密度、城市集中紧凑、经济贸易与社会活动日益繁忙等特征。但由于缺乏高水平、大容量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来支撑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病”现象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公交误时、车速降低、停车困难等各种交通问题随之而来并不断恶化,城市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污染,城市发展受到阻滞。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城市将同时面临人口、土地和交通机动化三方面的沉重伍力,因此,城市交通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
1.2研究目标与意义
大量学者就城市集聚经济形成与扩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有大量文献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将二者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章却很少。通过阐释清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具体作用,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探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是分析评价城市交通政策,解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问题的基础。只有深入研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如何作用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缓解我国城市交通的拥挤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土地利用、交通供给、城市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复杂,学术界幵始注意到之前关于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如何作用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在内容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性。
第三,本文选择西安市作为案例,用数据说明西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对西安市集聚经济水平的支撑作用后,用数量模型验证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西安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
2文献综述
2.1集聚经济理论
集聚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集中,所诱发的正的外部性为居民与企业等经济主体所共享,从而获得经济效用的增加与经济成本拍节约。集聚经济的概念自19世纪被提出后,一直被后人所完善与发展。同时,经过长期的探索,集聚经济的成因也愈发明晰。集聚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韦伯在19世纪初提出的,他在《工业区位论》中指出,经济集聚与区域特性构成了区位因素,并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原因,初步解释了集聚经济的内涵。韦伯认为企业通过筛选合适的区位进行生产,会最小化其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如果这种思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理性思维,那么众多企业将在一定区域内的最佳位置集聚。产业的集聚使得劳动力进分工更加细化,规避了中间商,节约了部分交易成本⑴。19世纪末,马歇尔对集聚经济进彳于了系统性研究,:并提出资本投入共享、知识外溢,劳动力共享是集聚经济形成的基础,因此,他归结为外部性才是导致集聚经济产生的关键因素。Abdel-Rahman[2]从经济集聚规模的角度将集聚经济分为了三个层次:一是工厂水平的规模经济,即随着单个厂商规模的扩大,其单位生产成本是降低的;二是块状经济,即隶属于同一行业的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后,随着同类企业的增加,基础设施便更丰富,经济交流更加顺畅,劳动力市场更加完善,由此降低了单个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这类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外部的,对行业来说体现为内部规模经济,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三是城市化经济,指的是在城市层面的规模经济,它对企业和产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能使城市中所有的企业都受益。
……………
2.2交通基础设施与集聚经济的关系研究
城市经济系统的良性运作是以经济活动克服空间障碍为前提,人与物对位移的需求衍生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可共享的投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国内外均有大量文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亚当?斯密是最早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的先驱,他首先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扩展市场的边界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在亚当.斯密生活的时期,道路交通并未发展起来,各个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主要依托于水上运输方式[18]。自亚当.斯密首创性的提出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后,之后的经济学家相继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交通工真的优化能影响工业在地理区位上的布局,正如他所描述的"每当交通工具跌价,每当相距甚远的两地之间的思想自由交流有了’新的方便条件时,就会是那些决定工业地区化分布的种种因素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时候”。20世纪40年代,以罗森斯坦.罗丹、拉格纳.纳克斯、艾伯特_赫希曼、阿默德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进一步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罗丹[2a]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具有社会先行资本属性,在涉及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应当予以首先考虑。纳克斯[21]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作了说明,他认为与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是巨大的沉没成本,并且具有初始投资不可分割性与显著的外部性,因此,私人是不可能承担此项投资,政府应该成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
……………
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支撑.......... 15
3.1 城市具有集聚经济......... 15
3.2 经济活动的相邻性影响城市集聚经济......... 16
3.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 18
4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20
4.1 铁路枢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 20
4.2 航空枢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 22
4.3 港口枢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 24
4.4 城市交通线路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 24
5 国外典型城市集聚经济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26
5.1 东京集聚经济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26
5.2 伦敦集聚经济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27
5.3 纽约集聚经济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28
5.4 小结......... 30
6案例分析-西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分析
6.1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有效支撑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西安市打破了传统的唐代棋盘式交通网络形式,遵循“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规律,不断完善了“方格网+环状十放射”的发展模式。较为典型的例子为西安市二环路与三环路的全线开通,进一步完善了西安的城市路网骨架。二环路全长34.04公里,其中南二环10.79公里,东二环7.55公里,西二环5.23公里,北二环10.47公里,路宽50~100米,总投资额约为24.31亿元。西安二环路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市区车辆拥挤、交通紧张状况,并使西安的城市出入交通和过境交通更加便捷畅通。西安市三环由主线和三条连接线组成,全线长89.7公里,其中主线长74.8公里,总投资约为81.15亿元。作为城市快速路,三环路跨越西安市未央区、灞桥区、雁塔区、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沪灞生态区,连接了多条城市主要干道,同时,三环路连接了 210、108、312国道。整个三环系统位于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向内,它连接二环,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向外,它将西安中心城区与市区周围规划的长安、户县、高陵等9个卫星城相互连接。
……………
结论
城市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城市区域内不断聚集与扩展的过程,集聚经济是城市经济社会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城市本身具有集聚经济,而当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速度时,集聚又造成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因此,城市交通是支撑集聚经济的基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集聚经济可能达到的水平。城市集聚经济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机制,城市集聚经济的产生衍生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进一步提高了城市集聚经济水平。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研究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如何作用于城市集聚经济。本文首先阐释了集聚经济产生的微观机理,即共享机制、匹配机制、学习机制,并阐明城市集聚经济主要受经济活动的相邻性影响,这种相邻一方面体现在实际的区位相邻,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借助便捷、经济的城市交通可能实现的潜在相邻。通过阐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活动相邻性的影响,进而表明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具有支撑作用。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枢纽本身就具有对经济活动的吸引力,人流与物流都.倾向于集聚在其周围,频繁的经济活动容易吸引居民与企业的集聚,故城市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港口枢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线路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创造城市区域内不同经济活动的交通区位间的潜在相邻,将各个区位间的交通联系转化为经济联系。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借助于便捷、通达的城市交通线路可以实现顺利流通,因此,城市交通线路能在更大城市范围内促进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