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面子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如中国,日本等都把面子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准则,人是通过和他人联系中维护自己或他人的面子⑴。人们可能会因为别人做事说话不给自己面子,而愤怒甚至是怀恨在心或者当场做出冲动过激的行为。当人们感受到有面子,或者成功的保住面子时,可能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以互联网一个颇为流行的故事为例。在豪华车展,一个女售货员对一个穿着寒酸的人说“这些车都是非常昂贵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那人立即说道"我要买八辆。你值多少,我一起买了。”这就是面子损失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影响,并最终影响行为的典型案例。在一些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的文献中,Chester Chun-Seng Kam和Michael Harris Bond (2008)分析,面子损失会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当面子损失后,人们会产生气愤和羞愧两种情绪,而中国人受到的影响明显比美国人受到的影响大很多。CHAN etal.(2009f ]指出在面对社交失败而导致的面子损失时,亚洲的消费者相对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消费者,其顾客满意度会变得更低。前田裕美(2012) [4]指出中国的消费者面子在名牌消费上,更愿_购买身边人也购买的,从而融入这个群体,并且他们购买名牌也基于保护自己的面子;而日本的消费者在面子消费上,更强调提升自身的个性和品质,所以日本消费者很不喜欢与别人购买同一种名牌。宋晓兵,聂春艳,徐丽丽(2012) 15]指出面子损失后,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品牌标识更显著的名牌,而对于一些不能显示人身份的商品,倒是没有存在面子消费的倾向;其还指出自尊是面子消费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自尊越低的人在面子损失后,更偏向于消费名牌标识更明显的品牌。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遇到失败后,会担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可能更希望以此来融入群体。张源雄(2011)研究中指出,中国人的赠礼行为受到了面子观的影响,而社会比较是面子观影响赠礼行为的中介因素。
………
1. 2研究意义
面子的得失后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情绪,Chun - chi Lin and Susumu Yamaguchi(2011) [9]发现,影响人们认知的经历会影响当事人的情绪,因此,面对负面事件会导致负面的后果,而维护自尊时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情绪。010118等人(2011)认为,对购物环境产生更多积极情绪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冲动购买行为。面子损失和面子威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如遞她造成的愤怒[14]。而人们可能为了提高自己的情绪产生冲动购买行为。因为这会弥补内心的创伤,类似于自我赠礼的行为。从上述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实面子得失是很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忽略了人们的经历面子因素的正向影响,而将研究重点聚焦在面子损失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只有少数的研究关注面子的正面影响,而在冲动购买的研究中,我们也很难看到有学者将面子得失纳入到考虑中。学者们大多考虑商店的内外部因素,如商店的风格、摆设等环境、服务人员的态度和消费者本身的情绪等,在文化因素中,更多考虑的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其实,在中国有很多的消费者因为面子得失而冲动,从之前我们举得例子也可以看出。本文将研究面子得失是否会影响冲动购买行为,并希望能通过实验找出情绪是否是其中的中介作用。自尊对于面子损失后,消费者品牌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消费者的身份受到威胁时,低集体自尊的消费者会选择与身份无关的产品,而高自尊的消费者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会保持消费偏好。Leary等人指出,高自尊的人积极肯定的评价自己,认为自己是会受到他人的喜爱,并肯定自己会被他人接受;而低自尊的消费者则总是怀疑自己,表现出不自信,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或否定时,会十分担心自己是否能被社会接受,是否会被排斥。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面子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的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它比命运和恩惠都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 [25]不难看出面子的重要性。目前学者们对面子的定义非常多,其中有goffman、胡先晋、何友晖、brown &levinson都对面子做出了定义,但至今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鲁迅先生曾说过,“然而,这个看似一听就懂的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糊涂”。[26]下文中列举部分学者对于面子的定义。胡先绪女士 [27]是中国早期留美的人类学专家,她把脸面分为“脸”和“面”。认为脸面包含着这两个方面的概念。其中“脸”是指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如“不要脸”和“丢脸”与“没有脸”和“没面子”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触犯了社会上的道德准则,那么他出现的是“丢脸”的情况;如果忽略这种准则,那么在其所处的群体中,其善尽本分的能力会受到怀疑。而“面子”则是人们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名誉等。人们可以通过金钱、权势、才能等不断的争取自己的面子,面子无关乎道德,比如阀通过暴力手段为自己敛财,用巨额的财富给自己打造官邸,就是为了给自己挣面子;人们往往也以自己能和高管,政府要员打上交道,让自己有面子。对于普通人家,也可能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女人出嫁时即使借钱,也要把嫁妆准备妥当,以免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在胡先绍的论述中,将脸和面割裂了,一个是道德上的标准,一个是社会关系,社会名誉方面,但在胡先绪之后的学者指出,这种定义的方法不全面,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并没有区分面和脸之间的差别,同时在当今的文化中,脸面成为了一个词,人们不会区分不同。
…………
2. 2冲动购买
一直以来很多的学者对冲动购买有进行相应研究,目目对冲动购买的定义有很多种,其影响因素也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为外因、消费者内因、情境和产品相关因素,人口和文化因素。冲动购买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还没有一种被普遍认定为是冲动购买行为最准确的解释。Rook[34HAS在冲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会经历即时的、无法抵抗的、持久的欲望。他认为冲动购买是在经历商店上的刺激后立即就产生的意料不到的非反映的行为。Rook和Gardnerl35]将冲动购买定义为是一种快速行为决策和立即购买欲望的一种非计划性行为。Beatty和FerreU描述,冲动购买是一种立即购买的行为,购买前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是去购买特别的产品或是购买自己需要的。他们解释说,冲动购买行为是顾客经历强烈的购买欲望并且没有任何反映后产生的行为,并且将购买快要缺货的产品排除在冲动购买的范围外。
……….
第三章研究假设和模型.......19
3.1研究模型....... 19
3.2研究假设....... 20
3.2.1面子得失与情绪....... 20
3.2.2情绪和冲动购买....... 21
3.2.3面子观的调节作用....... 22
3.2.4自尊的调节作用....... 22
3.3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 23
3.4模型研究方法.......24
第四章实验研究....... 27
4.1实验方法.......27
4.2描述性数据统计分析....... 27
4.3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28
4.4假设验证 .......31
第五章研究结果和展望....... 35
5.1营销启示 .......36
5.2不足和展望....... 37
第四章实验研究
4.1实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面子的得与失是否会导致消费者冲动购买倾向,因此,我们需要比较三组数据,分别是面子控制组,也就是没有感受到面子的得失;面子损失组,也就是面子收到损害;面子获得组,从社交中让自己挣到了面子。在本研究中,为了将实验参与者区分成上述三组,我们决定使用情景想象法,将参与者分成三组,其中一组的学生想象一个场景“当你在商店里,服务员对您说欢迎光临”,定义为面子控制组;而另一组的学生被要求想象“当你在商店里试穿一件衣服时,试了很久后,服务员对你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比别人穿的都好看”,定义为面子获得组;第三组的学生被要求想象“当你在商店里试穿一件衣服时,试了很久后,服务员对你说,同学这衣服很贵,不买就别碰”,定义为面子损失组。本研究希望,这三个场景会让参与者感受到不同的面子得失。在这三组参与者完成这一部分后,我们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完成问卷。我们的商品类别设定为比较昂贵的大衣,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比不小的支出。本研究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会让受试者感受到不同的面子体验,从而产生面子的获得或者损失。在数据分析阶段,将检验这个方法是否做到了影响消费者面子。
……….
结论
冲动购买一直是营销界研究的焦点,冲动购买占日常购买的比例居高不下,商家因此获得不菲的收益。本研究在冲动购买方面给出的主要启示是:当代市场营销管理者应该考虑消费者面子这个影响因子,因为面子可能是消费者产生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面子得失首先影响消费者情绪,然后面子获得会让消费者情绪再影响消费者冲动购买。因此,营销管理着可以设计能够让消费者获得面子的广告或者包装,也可以在语言上有新的设计,让消费者感受到有面子,获得了面子产生积极的情绪,这样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购买,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此外,本研究还表明,面子观高的人可能会产生更积极的情绪,这种积极的情绪会导致消费者的冲动购买倾向增加,商家应该留意那些穿着光鲜,名牌傍身的人,或是那些喜欢弦耀的人,研究结果表明面子观高的人,弦耀性消费倾向更大,可能这些人群更关注个人的面子,在有人夸奖时,感受到更有面子,从而有更多愉悦的情绪。情绪更高,导致更明显的冲动购买倾向,会让商家由此增加收入。除了面子观,对冲动购买起调节作用的因素还有消费者自尊。自尊低的消费者对于挫折或者外界的评论更为敏感,他们对自己不自信,在受到批评后,可能急于解释。在本研究中,实验结果证明,自尊低的在获得面子后,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冲动购买倾向,而自尊高的消费者则不如自尊低的消费者。零售商家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可以针对自尊偏低的消费者进行面子营销,也许他们就会产生冲动购买行为。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先实行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其中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等。从 1953 年开始,我国所有制结构也随着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而发生变化。随后几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认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并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非公有制的补充作用逐渐受到认可和关注。而后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当前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人却逐渐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甚至将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错误的理解为“国退民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体代表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1]。
……….
1.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财富分配两极化等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而现实中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极度不均衡等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背离。财富差别悬殊不仅会阻碍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还会引致社会公众的普遍不满,从而造成社会甚至政治上的不稳定。若不加以改革和调节,任凭财富差距进一步加剧和扩大,我们就不可能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导致我国财富分配两极化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该问题进行遏制和解决。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合理消费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体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第 2 章 所有制结构与财富分配相关理论分析
2.1 传统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
关于财富分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关键环节,分配问题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学家以不同视角对分配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令财富分配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古典经济学家对分配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视,侧重于讨论生产要素间的收入分配。威廉•配第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家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此后,亚当•斯密以前者为理论研究基础和财富分配问题的出发点,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把劳动视为人类财富收入的最根本原因,并得出创造财富可以在劳动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结论。而古典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批判的继承与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他一直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核心,认为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就是收入分配的状况,指出资本积累来自利润,并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实现财富增长,增加资本积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以要素分配为研究核心,认为分配问题从属于资源配置和均衡价格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论证了“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劳动和资本(包括土地)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它们各自的产品价值,同时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所取得的收入[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将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建立在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之上,他以四大生产要素为主体,对它们的价格决定进行阐述,认为分配问题只是各生产要素所占份额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分配理论实际上也是均衡问题的直接延续。
………
2.2 马克思分配相关理论
马克思所创立的分配理论独具优势。马克思指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1]。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和方法的产生,随着这一社会的历史前提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方法[2]。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出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必然存在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分配关系本质上由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分配关系。马克思认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3]。这说明生产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产品的分配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财富分配的改变。分配的对象主要指剩余产品,市场经济下利润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是天经地义的。
…………
第 3 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历程......10
3.1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10
3.2 我国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经济成分比重演变....13
第 4 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富分配的变化趋势....18
4.1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18
4.2 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财富分配变化....19
4.2.1 我国财富分配衡量方法介绍........19
4.2.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变化......20
4.3 我国财富分配两极化根源........22
4.3.1 相关性分析法 .......22
4.3.2 数据分析法 .....23
第 5 章 实现财富分配公平化的对策选择....26
5.1 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纠正财富分配两极分化......26
5.2 进一步解决我国财富分配两极化的有效对策......27
第 5 章 实现财富分配公平化的对策选择
5.1 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纠正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自身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并代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从根本上克服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因此能实现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的目标,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受威胁,在此条件基础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同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才可将两级分化制约在可控范围内。也就是说,只有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从而保证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应该做如下考虑。首先,应该保证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与质量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分布过宽过散,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整体素质偏低,如果不进行战略性调整,就难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主导地位,进而影响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发展与巩固。因此,应该分层级、分领域地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增强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应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于容易影响市场波动的行业,通过适当控制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来保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
结论
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过程中,政法体制改革往往落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其结果导致大量非法非正常的收入存在,加剧了我国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完善法律法规,贯彻“八荣八耻”精神,遏制非法收入,维护社会公平。首先,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保低、扩中、控高、打非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偷税漏税以及黄赌毒等活动,消灭非法经济活动,从而消灭非法致富阶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次,积极出台适应我国发展现状的新型法律法规,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牢笼。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对党政活动进行严格监督,国库进行集中统一支付,严厉惩戒寻租活动。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依法建立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坚决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通过法制改革,建立起民主、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为财富的合法创造和财富的公平分配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的严重挑战。我国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接近了极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在这个背景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成为时下热门议题。在我国不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当下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国有企业广泛分布于我国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且有着强大的控制力,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所以,国有企业中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 2008 年初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2008]1 号),其中规定了中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八项主要内容:(1)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2)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3)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4)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5)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6)保障生产安全;(7)维护职工合法权益;(8)参与公共事业。1但是,这份《指导意见》内容中只是提及了中央国有企业的一般社会责任,并没有体现出中央企业的特殊之处。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进行探讨,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
…………
1.2 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理论最早由西方学者于 20 世纪初期提出,历经近一个世纪不断地发展、改进、完善、丰富,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和庞杂,其研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学中,在法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都有相关的研究。概括来讲,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依据西方古典经济学假设前提,企业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唯一目标,其他企业目标,如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则被认为是“主流”之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也越加的广泛和深刻,由企业活动产生的失业、环境保护等诸多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引起了人们对企业活动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反思。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并将道德责任纳入企业责任的范畴,企业应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石激起千层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在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哈佛论战”,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伯利(Adolfa.Berle)教授为首的学者认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股东盈利,否则会引起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财产私有制的动摇。而哈佛大学的多德(Dodd)教授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公司不仅对股东负有责任,同样对社会公众负有责任,表现为社会责任。有着“企业社会责任之父”之称的伯文(Bowen,H.R)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为企业管理者按照社会目标和价值,向政策靠拢,作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义务。21963 年,麦圭尔(McGuire)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涵还应该包括除经济义务和法律义务之外的内容,即更为重要的社会义务方面。
………..
第 2 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0 世纪中期,美欧奉行“股东至上”即企业只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这种短期的逐利行为损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如普通员工的企业相关者的利益,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奉行“股东至上”是否可行。20 世纪六十年代,利益相关者的定义由斯坦福研究院首次提出,八十年代以后不断发展丰富,影响力逐渐扩大。其中弗里曼(Freeman,R.E.)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可以对组织行为、组织决策、组织政策,组织活动或组织目标产生影响的人或团体,或者是与之相反的这样的人或团体,能受到来自组织行为、组织决策、组织政策,组织活动或组织目标的影响。1这个概念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范围,把受到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团体、个人或政策环境都纳入了考虑范围。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诞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产物,企业想要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和更多的利润就必须考虑兼顾更多和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群体。在企业目标的制定上,企业应当兼顾利润目标之外的其他非经济目标,并努力实现,如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以说,当某个企业更广泛而深刻的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时,其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力将逐步加深,影响范围则更为宽广,使得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每个利益相关者与该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而这些利益相关者掌握着一定的企业需要的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掌握者在提供相关资源时也往往受制于其他的相关资源。由此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纽带关系,任何一个资源控制者的退出都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企业蒙受损失。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能单纯的激励股东和债权人,也应当激励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维护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纽带。
…………
2.2 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理论最初是讨论国家起源,在 16 至 17 世纪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国家的学说。当时一批有代表性的社会契约论学者如卢梭、洛克、霍布斯都用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国家的形成。社会契约有三个特点:首要的是自由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社会契约尊重缔约人的自由含义,即缔约人可以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参与缔约,自由的选择缔约对象、缔约内容以及自由的选择以何种方式缔约,任何力量不应当干涉和左右缔约人选择的自由性。其二,是社会契约的平等性特点,即参与缔约的各方在缔约面前没有地位和身份的高低之别,各方拥有的缔约权利都是平等的,这种缔约精神是为了使缔约各方平等的自由的表达意愿,充分发挥缔约精神。其三,是社会契约的功利性。功利性是社会契约产生的所必须的条件,如果缔约人没有功利性的驱使,社会契约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功利性特点也被人们认为是促使缔约人签订缔约的根本动力。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来自于社会领域的契约思想逐渐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青睐,契约在本质上就是缔约主体之间的互相承诺。但在科斯之前,契约精神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界的讨论,古典经济认为市场是最优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简单的认为企业活动的目标是唯一的,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回避去谈论企业存在的意义。然而科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新的认识和深层次的剖析。他认为:市场利用价格机制调节资源配置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便是交易费用。但企业的存在却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自此契约思想开始广泛地被经济学家运用于经济研究之中。
………
第 3 章中国国有企业的一般社会责任........13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一般功能 .......13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一般社会责任 ....14
第 4 章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17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特征 .....17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 ....17
4.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7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国有经济的特殊功能 .........18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国有企业特殊...20
第 5 章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实现的对策.....23
5.1 政府必须引导和约束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 ......23
5.1.1 国家立法机构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3
5.1.2 税收调整要有利于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的实现 ......23
5.1.3 构建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的考评体系 .......23
5.2 国有企业通过自身建设推动社会责任的履行 .......24
第 5 章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实现的对策
5.1 政府必须引导和约束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
回顾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当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力量引导和约束国有企业,规范和引导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只单纯注重经济目标,更加的注重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结合。政府需要行使政府权力,借助国家立法,约束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的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套对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进行约束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机构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主要是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等。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为了盲目地达成每年下达的利润考核指标,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应当将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内容作为考核指标,比如:是否有实力牢控国民经济命脉、是否较好地充当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减震器、是否模范地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并纳入到考核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情况的体系中来。首先,应该全面细致地依照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考量和选取社会责任考核指标,并保证评价标准与时俱进,符合当下需求。其次,相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应依据国有企业所处于的不同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以确保国有企业高质量的承担特殊社会责任。
……….
结论
综合上文,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的论述,得到如下结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下,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从根源上讲是由国有经济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的六项内容:牢控国民经济命脉,维护经济安全的责任、肩负社会经济转型的重大责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责任、主动执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责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责任。最后探讨了实现中国国有企业特殊社会责任的机制,通过政府引导约束和国有企业自身建设两个角度分析,提出具体对策。受到实践等客观因素制约,本文没有对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社会责任进行量化分析,但文章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四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是,伴随着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增长就显得严重的滞后,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不强,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依赖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存在R&D活动的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比重仅为14.8%; 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仅为0.8%。这样的发展模式巳经不在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迫切的挑战。创新一直被视作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虽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内的创新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下,国家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知识资源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它具有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资源的竞争,而知识资源的特殊性提供了经济主体利用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地理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理邻近性在区域创新绩效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开始大规模发展产业集群并希望以此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然而地理邻近对创新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促进或者是抑制作用,邻近上海的江苏苏锡常地区及南通,利用其区位优势,在上海福射带动下,其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内遥遥领先。
………..
1.2研究意义
近年来,有关多维邻近性与创新关系的研究逐渐兴起,其中法国的邻近动力学派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他们的研究表明,经济主体之所以能在创新知识要素的获得、交流中取得创新的成功不是单一的邻近性的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地理、组织、技术等多维邻近下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邻近性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巳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研究邻近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要不单单从邻近性的几个方面,如地理邻近,组织邻近和技术邻近对企业创新机制进行研究,要不就是单单从信息化网络构建方面研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鲜有两者共同作用下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邻近性理论产生的年代信息化程度远未到达现在的水平,邻近性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来自知识溢出方面,而ICT浪潮下,知识的传播途径和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邻近性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研究信息化影响下的邻近性对企业创新带来的薪新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在2014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重点谈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热切关注以及推进产业转型的决心。因此,在现阶段研究ICT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所说的知识溢出是指知识从知识拥有者处流出,并在没有被定价的前提下被他人分享,知识溢出的过程不存在等价交换或者自由讨价还价交换的过程。知识资源可以重复利用且不随着使用者的增多而逐渐减少的特性决定了知识资源存在着极大的溢出空间,使得其可能创造的效用远远大于创造它所需的成本,且不存在上限,拥有无限的可能。同时,知识包括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类型。其中,隐形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根据波兰尼的定义,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一定的码符系统(最典型的如语言,数学公式等)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与之相反,隐形知识就是指那些不能编码或者难以编码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传播更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言传身教。因此,隐形知识的不可编码性注定了隐形知识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约束较大,而显性知识由于可以编码,它的传播可以通过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对地理距离的依赖较小。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为本文研究ICT对产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
……….
2.2地理邻近性与创新的研究
现代社会,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必需因素,因此,探寻创新的原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单个企业想单独获得创新的全部知识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徵。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购买或者合作来获得其创新所需的知识。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创新所需的只是,传统经济学主要集中于投入和产出的考量,而忽视了知识的外部性。Marshall首先意识到知识外部性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称为“弥漫在空气中的祕密”,同时,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在空间分析中引入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以此为工具分析知识溢出现象,为之后地理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5年,Jaffe、Trajtenberg和Henderson在他们的研究指出,知识溢出与地理距离有关,距离越靠近的主体,知识发生溢出的可能性越大,自此之后,大量的研究开始考察地理邻近性和知识溢出、企业创新的关系。Anselin、Varga和Acs (1997)利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更精确地测算了知识的空间溢出,发现在高科技产业创新活动和大学科研活动之间存在局域空间外部性。Cornish (1997)基于加拿大软件生产部门的研究中发现,市场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企业产品创新来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互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由于地理距离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面对面交流和市场信息交换的效率,因此,地理距离也将影响企业创新。
………….
3 ICT、邻近性与企业创新的微观模型分析..........14
3.1模型假设........ 14
3.1.1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14
3.1.2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14
3.2不引入ICT参数时生产者成本特征........ 16
3.3不引入ICT参数时邻近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18
3.4引入ICT参数时生产者成本特征........ 20
3.5引入ICT参数时ICT、邻近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21
3.6本章小结........22
4 ICT、邻近性与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24
4.1变量解释与模型设定........ 24
4.2数据说明及面板数据模型选择 ........26
4.3实证结果分析........ 30
4.4本章小结........ 32
5结论及政策建议........ 33
5.1结论........ 33
5.2政策建议........ 34
5.3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35
4ICT、邻近性与产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4.1变量解释与模型设定
在以往的经验研究中,衡量创新产出的主要指标是专利数、创新记录和新产品产出。其中专利数是最常用的指标,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成为专利,每一个专利并不一定能创造产出,因此,用专利数衡量创新产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统计制度上的缺陷,本文很难获得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记录的数据。对此,本章釆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绩效的变量,用符号I表示。新产品销售收入能很好地反映创新转变成产出的程度,也是衡量企业将知识产出应用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重要指标。在之前的章节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在一定的限度内,邻近性有利于知识在企业间的流动,而由于知识是创新中的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因此,知识在高技术企业间流动速度和效率的提高将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ICT也会加速知识的流动以及降低知识的接近成本从而促进创新的发展,并且,ICT通过建立“虚拟地理邻近性”将弱化知识流动对地理的依赖性,也就是会降低地理邻近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
………
结论
本文通过对邻近性以及ICT对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回顾,对邻近性和ICT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并在借鉴克鲁格曼、Jean-Marc Callois和黎振强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微观模型对邻近性和ICT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经过全文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地理邻近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邻近性缩小企业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因为空间距离产生的例如长途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间接地促进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地理邻近性带来的空间上的靠近有利于企业之间对于知识溢出的吸收和利用,同时,由于地理邻近使得企业之间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利于隐形知识的传播,培养企业在组织和技术上的邻近,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对吸收溢出知识的效率,从而直接促进企业创新。但是,地理邻近性和企业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向促进关系,地理邻近性对企业创新也存在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度的邻近性会导致企业所在区域的自我封闭,减弱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得创新的各种投入要素都来自区域内部,’导致区域内的各企业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方式逐渐趋同,产生“技术锁定”的困局,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过度的邻近性带来企业间频繁地交流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得“搭便车”现象泛滥,降低区域内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的效率。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我国港口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作为国家的重点投资领域,我国港口行业处于加速扩容阶段,建设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总量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 2001 年的 5,098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 2010 年的 29,728 亿美元,除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外,同比增幅均超过 20%(如图 1-1)。在此背景下,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持续增加,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更是由 810 个增长至 1661 个(如图 1.2),并且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格局,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 5 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①。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稳步增长期,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贸易需求下降等影响,我国港口发展将步入低速、稳定的增长阶段。自 2011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开始迅速下降,2012 年同比仅增长 6.17%,较 2011年大幅回落 16.3 个百分点,在扣除汇率因素影响后,2013 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8.6%(如图 1.1),而我国港口码头泊位,尤其是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如图 1.2),我国港口产业的发展模式面临巨大考验。因此,从全国港口产业的发展角度看,在经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与快速发展后,如今昔日的“港口瓶颈”已不复存在,港口产能总体趋于供需平衡,并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倾向。在此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创新港口发展模式、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必要。
………
1.2 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法以及推理和演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探讨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具体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立题依据,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各个学派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就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文献进行回顾与综述,最后从国外港口的管理模式和地主港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港口的管理模式。第三部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研究。在概述我国港口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港口产业的主要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第四部分,国内外先进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借鉴。本部分分别从欧洲港口的产业集群、新加坡港口的产业集群分析了国外港口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以期为包括珠三角在内的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第五部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建议。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部分探讨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目标远景和发展模式,并就具体的实施策略予以讨论。最后总结本文的基本观点。
………
第 2 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概述
以下我们将从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产业集聚的分类、产业集群的层次与结构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增长与发展的驱动因素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关于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由于研究背景与目的不同,导致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理解也不相同。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 E. Porter,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Michael . E. Porter,1998),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内,由地理位置集中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集合,并以彼此互补性和共通性相联结。同时,波特建立了以需求状况、要素状况、产业战略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为构成要素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框架,波特分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并强调关联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在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波特提出了两种简单的集群类型:横向集群和纵向集群。其中,纵向集群是由因买卖关系联结在一起的产业组成,而横向集群则是由使用相同的技术、资本等资源,并共享终端产品市场的企业组成,由此激发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的浓厚兴趣。
……..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综述
继马歇尔、韦伯之后,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局限于经济地理学范围内,一直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迈克尔﹒波特和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的突出贡献,才使得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再次回到主流经济的视野。从发展脉络上看,产业集群理论大致经历了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位论,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外部规模经济到内部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以下我们将对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予以综述。关于集群理论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纪,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都曾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对集群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的《经济学原理》中,他首次使用了“集聚”的概念来描述地域的相近性和企业、产业的集中现象。他对这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研究,指出生产企业的区域性集聚具有明显的社会分工特点,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他把这些区域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基于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假设的假设条件,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马歇尔指出,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是形成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这也是外部经济理论(也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指出,内部经济主要根据利润最优化原则安排企业内部生产,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成本被定义为外生变量。所以,企业外部因素几乎不被涉及到。而外部经济则是得益于生产要素的区域性集聚,使得生产要素的获得变得十分便利,而且成本也能有效降低。
……….
第 3 章 中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研究.......... 41
3.1 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概述............ 41
3.2 港口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49
3.3 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57
第 4 章 国内外先进港口产业集群经验借鉴.......... 65
4.1 欧洲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 65
4.2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经验.......... 74
4.2.1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74
4.2.2 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的经验.... 76
4.3 长三角港口的产业集群经验........ 79
4.4 珠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路径分析.... 89
4.5 国内外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启示......... 95
第 5 章 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99
5.1 目标远景...... 99
5.2 模式研究..... 107
5.3 实施战略..... 113
5.4 中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123
第 5 章 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5.1 目标远景
中国的港口产业集群远景目标既是实现单个港口内部的产业集群,也是促成区域性港口群的产业集群。一方面,拥有先进的港口管理体制,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实现单个港口内部的产业集群。从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自下而上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完善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扩大对经济腹地的影响范围;通过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企业信用机制,形成良好的企业合作氛围,使得企业联系密切,并由此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和共生效应,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港口空间范围内实现产业的高度集中;形成高质高效的港口中介服务体系,使得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企业合作网络的形成和产业关联度的提升,技术溢出效应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使得效率不断提高和分工不断深化,创业创新活动保证了良好的企业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促成区域性港口群的产业集群需要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构建一个有效突破行政区域束缚、化解地区间利益分割的多层次宏观调控体系。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自上而下统筹区域内港口群的功能布局;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规避行政区域间的政策竞争;实施整体规划,提高港口群整体规划的执行效率;整合港口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港口兼并从组,加快区域内港口间的横向一体化。由此可见,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需要一系列重要的先决条件,要实现高水平的港口产业集群,取决于一系列重要的影响因素。
………
结论
从港口集聚开始,其本身就伴随着各种问题。世界先进港口发展至今经历了多次产业结构调整。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各先进港口国家总是通过不断调整港口结构,适应运输结构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许多工业港口出现了临港制造业萎缩、结构性失业问题。借助国家政策革新和企业创新,伦敦港不断创新与衍生航运交易、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和仲裁等航运相关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进而实现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成功转型升级。我国港口产业集群过程中,开始逐渐显现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整体能力结构和功能结构上的问题。因此能否如同伦敦港口产业集群那样,成功实现港口产业集群转型,决定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命运。企业集群数量和集群规模是产业集群的外在表现,相关产业间的关联强度才是产业集群的本质表现,因为企业间关联度决定了港口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一般来说,企业集群数量、规模与产业关联程度正相关。依据产业的关联程度,集群内部各产业形成联动、共生机制。产业集群的核心除了企业之间的关联外,还在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互补性,即形成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简单的扎堆,关键在于以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链。由临港工业发展形成的产业链,最终促使产业集群程度提升。因此,发展港口经济,就必须发展港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间互补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企业间信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企业创新。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改革对我国经济改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我国国有经济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兴起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比重却一降再降。同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也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是我们所必须依赖的,其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是贯彻国家意志、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十六大报告中,对于国有经济的特殊地位再次强调,指出:“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民族的凝聚力,这些是其他所有制经济不能替代的。”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要求,国有经济必须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同时增强自身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在十八大报告中继续指出:“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经济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行业、领域集中。同时,国有经济作为我国主导企业,其自身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带动力,对于我国目前经济改革,产业布局调整都是重要的支柱,而且在科技创新、节能降耗方面,国有经济也是各自行业、领域的排头兵。综上所述,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发挥主导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命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关于国有经济的问题向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也极具争议。就拿国有经济功能定位来说,中央对于国有经济功能的定位是非常清晰、明确的,认为“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过,正如张卓元所认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国有经济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什么样的职能、在哪些行业领域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①就目前情况来说,争议的焦点一直都是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应该退出竞争领域,是否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研究国有经济的时候表示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应该是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所以国有经济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应该将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到公共产品领域。②这一观点得了不少学者的认同,同时也有极端者认为国有经济效率较低,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存在争利的问题,所以国有经济应该活跃在非公有制经济不愿办的行业和领域,其余则应该完全退出。如潘斯华等认为一般性竞争行业,民营化是唯一出路。①杨灿明也认为国有企业应该主要存在于非竞争性行业和领域或者非盈利性行业和领域。②同样持这种观点还有胡洪曙、叶剑明。他们也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就应该将国有企业还原为公共性,对于竞争性、盈利性行业国有企业应该退出,转而由私人资本进入取代。
…………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的。在 1962 年,邓小平就提出了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在 1980 年 5 月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条件下,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本质进行了新的论断,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化,在 1988 年,邓小平提出“马克思说的科技是生产力是十分正确的,科技应当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当代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项经济领域中,成为了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力量。在二十世纪后,科技进入生产领域,极大的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同时推动了生产工具与生产工艺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成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社会主义的性质在经济上的体现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政治层面上的体现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充分的体现人民的政权形式,由此可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充分的突显了生产力的地位,马克思也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内,就应当将生产力放在首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就是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结论,无论是从国情考虑还是从时代发展方面考虑,发展都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起来,我国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真正的强大起来。
……..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在关于分配问题始终遵循着“生产决定分配”这一命题。马克思在早年著作《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均有体现这一思想。在《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着普通人的解放。”②而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则明确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这也是如此,就对象说,所分配的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③从客观地角度来看,是参与生产活动的人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但是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需要指出,人虽然作为独立的个体,但是其不能脱离社会的生产活动而存活。众多独立的个体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活动然后进行分配,那么每个个体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价值也就决定了其在分配中获得的多少,换句话说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其在分配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关于分配的研究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研究生产则离不开对于生产关系的认识,而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结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所以,要想搞清、摸透分配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清楚的认识到,公有制和私有制在分配关系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之间不能混淆、不能当做同一回事来对待。
…………
第 3 章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论分析....45
3.1 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再认识........45
3.2 透过国有企业改革来看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73
3.3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主导作用........50
本章小结 ...........56
第 4 章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实现的现实意义....59
4.1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要求........59
4.2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61
4.3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69
4.4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72
4.5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73
4.6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逐渐弱化的风险分析........74
本章小结 ...........77
第 5 章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实证分析....79
5.1 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导作用....79
5.2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84
5.3 实现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87
5.4 推进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88
5.5 保障国家安全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91
5.6 应对危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92
5.7 实现国民经济良好增长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95
5.8 提高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作用实证分析....99
本章小结 .........102
第 7 章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有效路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详细阐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报告也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十八大报告对国有经济改革的描述,重点在于强化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影响力与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我国历经多年的发展改革,国有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发挥着市场主导的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当中的主导力量,这是宪法所规定的。近几年国有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逐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集团。早在 1998 年之前,我国世界 500 强的企业只有三家,而如今美国《福布斯》所公布的亚洲 50 强排行榜中,中海油、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 3 家企业名列前十。从数量上看,我国近几年由于经济布局以及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但从资产总量以及质量上看,国有经济增强明显,对于经济社会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充分展现了带动力与影响力,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
结论
随着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资源开发成为了现金社会尤为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国有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国有经济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需求。针对此,国有经济发展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实现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三者的协调发展是消除它们之间消极关系,同时充分结合其经济关系来促进良性循环。发展中应当保持清醒地认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过度地挥霍与浪费势必会对未来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资源人均意识,有效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节制资源因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程度。其次,必须要全面节约与保护自然资源,国有企业作为各行业、领域的领军者,必须发挥主导,通过制定相关规定,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资源的消耗。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有企业业在资源利用率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仅保护自然资源,更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全面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谋求福利。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法规,强化政府资源管理职能,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延长资源开发利用;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使资源开发同产业政策相协调,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各类资源;实行综合利用,例如对木材、煤炭的综合利用以及垃圾的再生处理等,加强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七
1 引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
微观经济主体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确定之后,既得到了有效的激励,又被推到市场前沿,独立面对风险。然而,在市场风险面前、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以及由于非对称的市场力量而带来的利益损失,农户均不能有效应对,这是因为单个农户是弱小的。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制度安排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之一。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截至 2014 年 2 月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 103.88 万家①,但是,政策的支持带来了合作社数量的激增,却未带来合作社质的提升,这更加深了人们对合作社“内卷化”②的质疑。黄祖辉等(2009)认为合作社已经偏离自我服务和民主控制。潘劲(2011)认为在为了只求“政策性”收益而成立的合作社中,普通社员从中受益与大股东的受益相比很低。那么,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底有无发展的可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探讨的,因为这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景和路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国内学者已从多个视角切入研究合作社“内卷化”问题。黄祖辉等(2002)从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视角进行研究,认为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因素对其发展产生影响;宫哲元(2008)等认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迟缓的根本制约因素是小农户面临的集体行动困境。此外,部分学者们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多种因素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包括:治理机制与合作社的绩效(徐旭初等,2010),外部资源与合作社的发展(门炜,2011),资本控制与合作社功能是否恶化(崔宝玉等,2011),等等。
…………
1.2 国内外合作社参与人行为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已开始将合作社的主要参与者——农户的行为纳入研究视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内容上还有待丰富。国内学者研究合作社参与人行为的研究切入点集中在农户的入社意愿及影响因素方面。孙亚范(2003)对此做了较早的研究,利用从江苏农民获得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合作需求、选择意愿和合作行为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之后的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利用获得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在计量方法的使用上有不断突破,如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了二元回归分析法,而且,在影响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的因素方面也进行不断改进,从而增强对农户入社意愿的解释能力。郭红东等(2004)利用将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包含农户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纳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品化率等因素对农户入社意愿产生影响。张冬平等(2007)将农户个体特征和农户经营特征两类影响因素纳入农户是否愿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二元 Logit 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或者具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入社意愿更强烈。赵雪雁(2007)的研究表明能够显著影响牧民入社意愿的因素包括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等因素。卢向虎(2008)利用 Probit 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农户的入社意愿,而家庭人口规模、农产品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入社意愿影响不显著。
…………
2 本文理论基础及实证分析方法
2.1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近年来,学者在研究有意识的行为时,大多都以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理论通过加入新的影响行为意愿以及行为的因素完成对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使其应用范围更广,计划行为理论是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对理性行为理论的扩展。下面从理性行为理论开始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为学者研究人力行为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支撑。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tion)决定其某种行为的发生,而且对行为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当个体拥有执行某种行为的行为意愿越强烈时,该种行为就越容易被执行,反之亦然。个体是否拥有某种行为意愿或者行为意愿的强烈程度是由其将要执行行为的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共同决定的。行为态度是由个体执行某种行为而产生的行为信念和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共同决定的。主观规范来自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某种行为的社会压力,由规范信念和对信念的遵从程度共同决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性行为理论仅仅阐述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意愿及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年龄、性别等变量被排除在该理论模型之外。该理论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该理论与经济学中的主观效用模型不同,它是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态度与行为的相关关系作为其研究的基础。理性行为理论在解释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得到了学者的支持,如 Hartwick & Warshaw(1998)等,但是不少学者也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有学者在其研究过程中发现,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的较高的相关性并不总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不能摆脱周围环境的制约,导致即使行为意图很强烈,行为也不必然会发生。所以当个体意志决策不能完全决定个体行为时,该理论就不能适用了。
………..
2.2 结构方程模型
自上世纪 80 年代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发展成熟以后,该方法就被应用于经济、市场、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它是对客观状态呈现的一种数学模式(Mulaik&James,1995),能够实现对因果关系的建立、估计和检验,而且能够实现对单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变量对整体的作用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对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进行全包式统计取向(Hoyle,2005),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测量模型,实现用观察变量来衡量潜在变量;二是结构模型,是潜在变量之间的指向决定关系。SEM 作为验证性分析方法,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是其分析的基础。因此,如果在对每个构面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结果的信度、效度不够理想,那么当把所有的构面放在结构方程模型里进行估计时,得到的 SEM 拟合度会不理想。当模型适配度不佳时,所有路径的显著性及方向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在进行 SEM 分析前,必须对每个构面执行 CFA,这样才能保证 SEM 能够具有好的拟合度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SEM 的分析流程如图 2.4 所示:
……….
3 社员参与行为决策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相关研究假设 ..........15
3.1 社员参与行为决策理论模型的构建...15
3.2 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16
3.3 本章小结......22
4 本文实证研究设计 ......23
4.1 问卷设计 ...23
4.2 问卷预试 ...23
4.3 数据收集 ...26
4.4 实证分析的逻辑顺序.....27
4.5 本章小结 ...28
5 社员参与行为决策机制实证分析 ....29
5.1 样本特征的描述统计.....29
5.2 社员参与行为决策机制实证分析......35
5.3 本章小结 ...55
5 社员参与行为决策机制实证分析
5.1 样本特征的描述统计
如表 5.1 所示,社员年龄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在 286 个生产者社员中,最小的是28 岁,最大的是 68 岁,社员的最大年龄差达 40 岁。30 岁及以下的社员共有 30 人,占全部样本的 10.5%;年龄在 31 岁至 40 岁之间的社员有 61 人,占全部样本的 21.3%;年龄在 41 岁至 50 岁之间的社员有 75 人,占到全部样本的 26.2%;年龄在 51 岁至 60 岁之间的社员有 101 人,占全部样本的 35.3%;60 岁以上的社员有 19 人,占样本总数的 6.7%。从总体上看,年龄普遍偏大,40 岁以上的社员偏多,占到全部样本的 68.2%。社员的年龄结构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特征,是由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而不是因为调研的抽样误差。那些年轻的社员除了从事农业劳动之外,还有许多非农业的就业机会,这些年轻的社员往往会选择这些非农业就业机会。在调研中发现,有些 30 岁以下的社员不仅仅是合作社的成员,而且是合作社聘用的员工。
………
结论
通过对社员参与行为决策机制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从河北省 286 个样本反映的情况来看,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实际情况不够理想,存在诸多问题。突出问题主要有,在社员的参与行为中,业务参与行为最积极,在经济参与方面是最不积极的,管理参与的积极程度处于业务参与和经济参与二者之间。社员的管理参与和经济参与积极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社员的业务参与中,社员并不是将所有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合作社,即使在社员与合作社签订了交易合约的情况下,也还是存在违约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和合作社收购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在社员的管理参与行为中,在参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的积极性是最低的,这是因为在合作社决策或事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核心社员,此外在调研中,不少社员表示,成为合作社社员后,合作社能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是他们最关心的,而合作社如何管理并不是他们关心的。在社员的三种参与行为中,经济参与行为的积极性是最低的,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社员是小规模经营,经济实力不足,此外对合作社进行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社员不愿意对合作社进行投资或入股。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35 周年,这 35 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城市,其经济发展在国内首屈一指。2012 年全年,上海市的 GDP 总额达到了 20101.33 亿元,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 11 位,同比上年 GDP 增速 7.5%。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 年,上海人均 GDP 为 13524美元,达到国际中上等富裕国家地区水平。全员生产率为 181831 元/人,比上年提高 4%。但是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我国失业人数也在迅速攀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显示,我国近二十年的城乡登记失业率呈不断上升态势。仅从上海来看,2012 年末,上海全社会从业人员为 1115.5万人,比上年增加 11.17 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 56.5%。年末职工人数为 944.47 万人,比上年增加 76.05 万人。2012 年全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 64.2 万个,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虽然总体而言上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并且远远领先于全国。但是目前上海处于产业结构转变的特殊时期,大量产业从第二产业为主开始侧重为第三产业为主,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分工的逐步深化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同时,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面临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研究生产率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对于上海政府作出相关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分析上海的生产率增长和就业发展后得出的规律,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1.2 文献综述
1.2.1 生产率研究
生产率增长是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态过程。生产率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也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生产率被认为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也是度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相当直接的指标,它主要是描述了产出和为这种产出所需要的投入之间的关系。尽管生产率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就其概念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研究生产率问题,因此生产率被视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含义也随着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总体上讲来,生产率的增长同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或企业的效益增长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858 年,日本生产率中心将生产率定义为人们利用原材料、资本和技术所能达成目的的情况,主要是指个人行为。哈佛大学学者 Chew 在1988 年将生产率定义为单位产出和单位投入。1989 年,Sink 和 Tuttle 则修正性的提出了用实际产出/期望使用的投入来代表生产率。1998 年,两位美国教授 Kaplan 和 Cooper 将其定义为单个工厂物质投入与该工厂物质产出的比较。同年,Mark.Rogers 提出以单个企业单位投入 x 与产出 y 之比,即以 y/x来表达生产率。2006 年,Cassi.Iverson 用生产率单位投入(劳动、资本、原材料等)同产出货物和服务之比来表示生产率……
………
第2章 上海市生产率发展现状
2.1 上海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连续多年以高增长率增长,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追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2011 年,我国已经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多项显著成就,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而上海,地处长江口岸是我国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 GDP,是衡量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总量的重要宏观统计指标,也是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到,2013 年,上海 GDP 总额达到 21398.2 亿元,蝉联全国城市 GDP 排行榜之首。从综合经济实力的比较看,上海 GDP 总量于 2008年、2009 年先后超越新加坡和香港,2011 年超过日本京都、韩国首尔,目前位居世界大城市第 11 位。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 年,上海人均 GDP 则达到了 89444 元,列省级人均 GDP 排行第三位,全国城市排行第 12 位,并且达到国际中上等富裕国家地区水平。
……..
2.2 上海生产率增长现状
2.2.1 生产率总量情况
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上海经济己经进入后工业时代,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近年来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率是影响经济发展与转型重要因素。观察上海市生产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与走势,选取《上海市统计年鉴》1978 年到 2012 年的生产率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进行分析。从上表中观察发现,自 1978 年至 2012 年,上海市总生产率从不足 4000元/人增至 125792 元从,增长了 31.8 倍,从数值来看,可谓增长迅速。这样的高速增长也与改革开放 35 年来上海的经济增长情况相匹配。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从 455 元/人增至 19428 元/人,增长了 42.7 倍,是三大产业中增长倍数最多的,但数值却是最低的。这一方面是源于第一产业的原本产值不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其生产率大大提高了,因此增长倍数飞快。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和我国的产业重心转,因此其增长潜力有限。第二产业从 7001元/人增至 140613元/人,增长了 20.2倍。
………
第 3 章 上海市就业情况分析........ 32
3.1 上海市就业总量情况..... 32
3.2 上海市三大产业就业情况.... 34
3.3 上海市总就业及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36
3.4 上海市劳动结构偏离度分析....... 39
3.5 上海市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 43
3.6 本章小结.... 47
第 4 章 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情况的影响分析........ 48
4.1 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48
4.1.1 生产率对就业的短期影响......... 48
4.1.2 生产率对就业的长期影响......... 49
4.2 上海市生产率与就业量间的协整分析..... 51
4.3 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总量的 VAR 分析..... 54
4.4 生产率的三大效应对就业增长率的协整分析....... 58
4.5 本章小结.... 62
第 5 章 政策建议....... 64
5.1 研究结论.... 64
5.2 政策建议.... 64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 35 年来,从总体上看上海市的经济就业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海市的就业结构是不断在改善之中的。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人口部分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也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比例上看,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的影响力已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影响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上海市就业结构从曾经“二、一、三”就业格局转化成如今“三、二、一”的就业格局。分析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我们发现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的替代效应与补偿效应同时存在,但以补偿效应为主。从短期和静态的角度来看,提高生产率不仅无助于上海市就业的增加,相反,还可能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使就业人数减少;而扩大劳动就业势必造成劳动行为不规范、技术进步落后和企业人浮于事等负面影响,从而限制上海市生产率的提高。从动态角度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看,提高生产率使收入水平提高、市场容量扩张,增加了上海市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因此,不能简单把提高上海市生产率同扩大上海市就业对立起来。要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实现其良胜循环,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
总结
本文对改革开放 35 年来上海市的生产率和就业情况作出了分析。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上海市生产率的发展现状,从生产率的总量、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增速大小以及三大产业视角下的生产率数值、增速和增量情况来分析,并将上海市的生产率发展分为了增长爬坡期、快速增长期和匀速增长期三个阶段。利用威廉诺德豪斯对生产率进行分解的方法研究发现,纯生产率效应对上海市生产率发展的贡献度是最高的,鲍姆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对上海市生产率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作用效果有限。就业情况方面,分析就业人数总量及就业增长率,将上海市的就业增长分为了缓慢增长期、剧烈波动期和平稳增长期三个阶段。分产业对上海市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其增长速度更为迅猛。从就业弹性的角度出发,发现生产率的增长对第一产业的就业有挤出效应;对第二产业则是前期存在挤出效应,2004 年后又呈拉动效应;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则一直呈现拉动效应。又通过劳动结构偏离度来度量就业量和生产值之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市的结构偏离度总体而言呈现下降趋势,三大产业间的就业失衡现象也在逐步的改善之中,并且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在对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情况的影响问题上,利用理论和实证模型研究发现:在长期来看,上海市生产率增速的提高会引起就业总量增速的放缓。动态来看,上海市生产率对就业总量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从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从长期看,教育水平、生产率、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对上海市就业总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而资本投入和具名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三大效应中,纯生产率效应和鲍姆效应,对就业的促进效应比较明显,尼尔森效应的就业促进效应并不明显。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0 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发展至今,服务业占 GDP比重均高达 70%以上,显然已占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纵观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群为特征,以技术、人力资源、知识、资本为支撑,内生增长动力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据统计,在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对 GDP 的贡献均已达到 3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熟,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在分工、产品和模式等方面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促进与第二产业的融合。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区都十分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已将构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可以预见,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长期以来,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主体和优势产业。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辽宁省要保持存量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持续不断的制造业竞争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但是截止 2012 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仅为 38.1%,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构建辽宁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产业经济活动一大地缘特征的集聚现象在生产性服务业上也变现的越来越明显。作为辽宁大都市,沈阳和大连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已经有迹可循。集聚现象源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世界范围内不乏成功范例,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区域间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因此产业集聚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再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观察产业集聚程度可以从一级地理单元总体集中程度和二级地理单元分别集中程度两方面着手:一是一级地理单元总体集中程度的测算方法,(1)赫芬达尔指数(H),该指数用于衡量某产业内一定数量企业的集聚程度,Henderson(1997)利用该指数对研究对象区域内产业多样化的程度进行了测度[3],Duranton and Puga(2000)创新的使用该指数的倒数从优劣势的角度对区域内专业化和多样化进行了测度[4];(2)空间基尼系数(G),Krugman(1991)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相结合设计了空间基尼系数,我国已有部分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江洋(2014)对我国 30 个省会城市运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大部分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已经相对高于其他行业[10]。盛龙(2013)选取我国 286 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在行业角度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在地区层面运用地区中心值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高于服务业其他行业的集聚水平,而且还高于制造业的集聚水平[11]。张晓晓(2013)用区位熵之和衡量地区专业化程度,用改进的赫芬达尔指数衡量地区集聚的多样化水平[12]。韩峰等(2011)以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的比值作为指标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规模,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明显而多样化的作用不明显[13]。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Machlup(1962)、Greenfield(1966)几乎同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是面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的行业[32]。之后不断有学者继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如 Browning(1975)、Grubel& Walker(1989)和 Coffey & Bailly(1991),不断丰富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33]。国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关注稍显滞后,但近年来也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钟韵、闫小培(2005)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包括生产商、服务提供商等,它是独立于生产和物质转化环节的[34]。程大中(2008)强调生产性服务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35]。陈仕权(2006)强调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知识含量性[36]。祝新(2011)则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应限定在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的行业[37]。虽然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一个严格而统一的定义,但是纵观国内外学者的见解,不难看出他们在以下方面达成高度统一:第一,生产性服务的对象是泛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包括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务管理机构;第二,生产性服务的范围广泛,包括科研、信息服务、法律、财务、金融、评估、咨询、设计、检测等,总体分为服务类和商品类,覆盖上游至下游的全产业链。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马歇尔在 1920 年首先提出用外部经济解释产业集聚现象,马歇尔把外部经济归因于知识、劳动力和中间投入品的共享,后来多位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外部经济首先来源于完善的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它是外部经济的基础性原因。发展至今,学术界对外部经济的解释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两种:(1)外部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最根本原因,而劳动力市场共享是三个外部经济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首先,产业集聚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这就对后来企业形成吸引力,因为可以降低搜寻成本,员工培养成本,也可以对劳动力素质情况近似达到信息对称的程度。其次,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集聚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吸引力,而企业的集聚又会带来劳动力的进一步集聚,从而形成累计因果循环效应。(2)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知识溢出效应才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最重要原因,这里的知识还包括信息[39]。信息中可以编码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习远程的交流,而行业内默会信息(劳动力的经验等)都只能通过面对面来交流;知识的传播同样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企业为了共享行业内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创新等自发聚拢。
……….
第 3 章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分析及水平测度.........14
3.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14
3.2 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测算析......16
3.2.1 空间基尼系数测算....... 17
3.2.2 特征分析......... 17
3.3 基于区位熵测算的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19
3.3.1 区位熵测算..... 20
3.3.2 特征分析......... 20
3.4 本章小结....22
第 4 章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23
4.1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3
4.2 实证分析....25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29
4.4 本章小结....37
第 5 章 政策建议..........39
5.1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剥离.........39
5.2 加强政府的规划和协调作用.......39
5.3 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决定作用.........40
5.4 优化产业结构..........40
5.5 促进实施人才战略.........41
第 5 章 政策建议
5.1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剥离
从国际制造业大企业的发展路径看,企业的核心必然要从产品转向服务,这就必然要加强与拥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合作。而辽宁省制造业多为国有产权,在过去覆盖全产业链以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路的影响下,生产服务部门多是制造业企业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生产性服务业内置化程度高往往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子部门在企业内的使用率较低,闲置时间较长,产生生产力的浪费;二是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容易使这些子部门远离竞争,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将失去帮助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因此,要推动制造业企业将内部诸如研发、法律、会计等部门剥离出来,以外包的形式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合作,转变为符合发展趋势的方案解决商。因为产权结构和国有化程度高,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剥离动力不足。而且因为该产业目前对辽宁经济和和财税贡献不大,政府政策倾斜动力不足。第四章中的实证检验也验证了政府对该行业和各分行业的促进作用微弱,甚至对有的行业的集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本着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政策发挥作用。
………
结论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存在但集聚程度并不高,内部行业的集聚度差异明显,其中,交通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的集聚度比较高,而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最低。
(2)运用区位熵测算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中布局特征,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布极不均衡,沈阳和大连不论是细分行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总体都遥遥领先于集聚程度参差不齐的其他城市,辽阳、阜新和抚顺甚至一个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都没有。
(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收入、投资、需求的变大,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外贸依存度降低说明内需旺盛,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因此也带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因为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联系紧密因此促进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而对现代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不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模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作用较小。政府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不明显。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通常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发展,城市化开始出现,由于工业的收益远远超过农业,因此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园区逐步形成,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在园区周围建成了相应的生活集聚区,这样城市就此产生。因此,城市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工业化程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样也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圈;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是建立在城市之上的,而城市则是产业发展的载体。通常城市发展初级阶段表现为:产业规划缺乏系统性、产业布局混乱等,这些现象随之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地方具体情况以及产业优势进行产业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配套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进入“十二五”规划期间,产城融合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热门,许多大众媒体争相报道此类问题,例如,有记者在调研铁岭新城发现,该地区去年获批的项目 36 个重点项目中,房地产项目占了 5 成,房地产业基本是铁岭新城的支柱产业,然而记者却发现铁岭新城的商品房入住率只有两成,其打造的“东北物流城”内部 90%以上的物业处于空置状态,造成配套设施不完整,仅靠单一产业很难支撑未来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问题就变得迫不及待。研究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而且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还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也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更有利于引导城市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爱德加•M•胡佛(1990)、保罗•克鲁格曼(1995)、弗吉塔(1998)、迈克尔•波特(1990、1998)等,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总体上表明,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出现又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发展。产业与城市二者是相互协调、融合发展的,随着他们之间的同步提升,也必然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1-5]。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2003)所提出的二元经济论观点,即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必然要走向现代农业,最终就是走向工业化的发展道理,这一理论应用到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想实现城市化,就需要利用工业化逐渐改变二元经济结构[6]。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1975)的研究发现,城市化过程可以用一条 S 曲线描述,根据诺瑟姆的观点,城市化进程可以概况为3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城市化率小于25%)、加速阶段(城市化率在 25%到 75%之间)、停滞阶段(城市化率达到 75%以上)[7]。在城市化处于开始阶段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缓慢;加速阶段,为城市化的告诉发展期,这一阶段城市基础开始形成,产业布局不断定格,逐渐形成产业与城市的稳步发展;停滞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发展到成熟时期,城市化慢慢趋于稳定。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马尔科姆•吉利斯(1998)认为,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工业增加值也同步上升,许多国家均出现了人口急剧增长的状态,虽然各国之间收入水平仍然有所不同,但是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与城市化有关的[8]。
………
第 2 章 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及解析
“产城融合”指的是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建立城市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等,以产业为保障,促使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自身的升级,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的良性发展模式。产城融合的概念是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众多“产城分离”现象所提出的[28]。产城融合的基本要求是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用产业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利用城市帮助产业的转型与升级[29]。一个城市若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发展的再好,也就是“空城”;而产业没有城市作为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发展模式,二者发展必须同步,否则就会脱节分离。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其主要出发点是产业和城市协调融合发展,实现齐全的城市配套功能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推进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良性发展。因此,产城融合的特征为:“一个核心,两个基本面,四个共同”[30]。“一个核心”:坚持以人为主,谋求科学发展道路。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也就是通过实现合理的产业布局,优良的产业结构,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提高区域内部的稳定,随着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合理的就业环境、先进的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建设,改善区域的居住环境,最终提升居民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
…….
2.2 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
保罗•克里格曼中心-外围理论: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认为,随着产业的集聚,城市逐渐出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将形成一个都市圈或者说经济圈,如此形成的区域,一般都有一个核心大城市,若干辅助小城市,核心城市通常是整个区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小城市则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舒适、方便的辅助功能,区域的发展随着核心城市和小城市的不断磨合而保持相对稳定,核心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核心城市不仅为小城市提供经济支柱,同时也为小城市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而小城市则为核心城市给予功能的优化配置,舒适的环境以及居住条件等综合配套服务[31]。通常这类城市群的特征表现为高集聚、高产能、高舒适、高水平。而这种城市群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以下 5 个阶段:第一,“强核”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也逐步提升,这一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人口激增,提高区域内经济水平,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为居民提供相对便利的居住环境等公共服务条件,核心城市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大;第二,“外溢”阶段:由于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核心城市规模太大,已经无法承接某些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功能设施,此时就产生一股“外溢”力量,使城市郊区化;第三,“布网”阶段:随着外溢的不断形成,城市郊区化也逐渐明显,市郊不再是中心城市的附属地,市郊的作用也在慢慢凸显,已然演变成核心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区。
……..
第 3 章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9
3.1 沈阳经济区的概况....9
3.2 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10
3.3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12
第 4 章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15
4.1 实证方法介绍..........15
4.1.1 层次分析法 .....15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6
4.2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19
4.3 沈阳经济区典型城市产城融合程度测度........39
第 5 章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58
5.1 国内外城市新区产城融合成功经验的介绍....58
5.2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60
第 5 章 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5.1 国内外城市新区产城融合成功经验的介绍
美国尔湾市地处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人口近17 万人,尔湾市自成立 30 年以来,从一个开发区到全美极具吸引力的中型城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美国尔湾市主要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同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尔湾现有许多著名公司的总部,如福特汽车、爱德华生物科学等;此外,还陆续吸引国际大型批发公司、服务业、制造业、物流等大规模公司加入。尔湾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也为其应对市场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高科技、信息化的主导产业为尔湾今后的发展树立标杆。齐备的商业和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为尔湾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便捷的交通使得尔湾市每十几分钟即可到达一个商业中心,每一个商业中心均配备大型超市、服装百货、餐饮等生活必需的场所,尔湾的教育设施也被美国誉为最佳教育系统。便利的生活环境、发达的教育环境、大规模的商业中心为尔湾的全面发展提高保障。
…….
结论
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纵观大部分城市新区的发展,主要问题依然是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城市的发展要想实现与产业同步,必须首先解决城市功能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产城不融合”现象,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一旦产业完成转型与升级,城市功能不能跟上脚步,就会严重影响产业甚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当然,沈阳经济区也不例外。
(2)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发展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产城融合程度不高,不仅受到区域内部各个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产业结构单一化、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中之重,亟待解决以上问题。
(3)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沈阳经济区的评价体系,得出指标权重,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沈阳市、铁岭市的产城融合水平,为解决沈阳经济区内部产城融合问题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可供沈阳经济区参考,包括美国的尔湾、上海浦东等,这些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水平已经很高,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标杆。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