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04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经济学中包含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中更多注重的是理论上的阐述,而在微观经济的运用中更多注重的是管理方法的运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一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但为我国全体成员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为第二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我国而言,农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农经营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严重地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成为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据统计,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名中列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却排在100名以外,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8亩,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的1/18。农业中的人地矛盾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使中国目前只能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却不能成为农业强国。而自然灾害严重且频繁的现实,无疑使中国农业雪上加霜。从历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千旱、洪淺灾害为主,风霄、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崩塌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统计,2012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2496.2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为巧2. 6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自然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主要也是带来损失最为严重的风险。为降低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对风险进行管理W期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就十分必要。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但从世界各国的农业实践来看,农业保险是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分散农业风险的工具么一,同时,也是WTO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开展农业保险或在进行农业保险的相关试点工作。

........

1.2研究意义

Akerlof于1970年在对旧车市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逆向选择理论。在此之后的40多年里,逆向选择理论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们用各种研究方法、从多个研究视角对逆向选择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术成果颇丰。但由于农业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学者限于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等客观原因,与国外学者相比,对逆向选择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通过我国学者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国内对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以后研究的深入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因为农业保险的特殊性,我国学者对农业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以种植业保险为例,通过对包头市农业保险市场的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发展国内农业保险逆向选择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

2.1农业保险理论概论

2.1.1衣业保险的涵义

所谓农业保险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为降低或消除会给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农业风险,通过向农业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费,而将农业风险分散转移给保险公司的一种制度安排。通常将农业保险分成两类,即狭义的农业保险和广义的农业保险。狭义农业保险只包括种植业保检和养殖业保险两种,而广义农业保险除了包括种养业保险以外,还涉及到农牧民及其亲属的人身保险和像房屋、农用机器等物质财产保险。国外学术界和保险界一般采用广义的农业保险概念,因为其涉及内容比较丰富,不但包括农作物种植、牲畜养殖、农牧产品加工等直接的农业活动的保险,还包括与么相联系的农业生产资料等农用工具的保险和与农牧产品的储藏、运输和销售相关的保险。在我国农业保险领域,国内学者通常使用狭义农业保险的概念。

.......

2.2逆向选择理论概述

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详细的分析了旧车市场模型,这是关于逆向选择问题的最早的分析。由于旧车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对车的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就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对于旧车的质量,卖方是完全知道的,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而买方却不清楚,只能了解市场上旧车的平均质量,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因此,买方支付给卖方的价格只能对应平均质量的汽车,于是,卖方将会把较高质量的汽车隐藏起来,把较低质量的汽车出售给买方,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就会下降;相应的,买方只愿意支付更低的价格。就这样,旧车市场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成交的汽车的质量只能是低于平均质量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没有旧车成交,这个市场消失。在农业保险市场,逆向选择是指由于投保农户的信息隐藏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分离高低风险农户,唯有采用统一费率,进而使得低风险农户不愿投保而离风险农户则乐于投保。第一,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在投保上具有不同的积极性,从而逆向选择行为表现出区域性和个体性等差异性。第二,农户的选择性投保问题,例如,在某一地区,部分农户虽主动要求购买农业保险,但只愿意将其地势低津、受灾程度大的农田投保,而对相对不容易受灾的农田或农作物则不愿意投保;有临时性损失预期或赔款预期较高的农户,为了获得相应的保费补贴和高于平均损失的潜在赔偿而投保。

.........

3包头市种植业保险概况..........17

3.1包头市场种植业保险发展现状.........18

3.1.1保费收入情况.........18

3.1.2赔款支出情况.........18

3.2包头市种植业保险取得的成就.........19

4数据统计性描述.........20

4.1数据来源.........21

4.2农户的个体特征.........22

4.3农户未参加农业保险的原因.........24

4.4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认知.........24

4.5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评价与满意程度.........25

4.6 本章小结.........28

5包头市种植业保险农户逆向选择行为存在性检验.........29

5.1模型与变量的选取.........29

5.2实证检验.........32

5.3结论.........32

5.4 本章小结.........33

7包头市种植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2007年以来,包头市农业保险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及当地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保险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品种体系,成为当地农民化解种植业生产风险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走年的发展过程中,包头市种植业保险也显现出一些亟需完善的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根据对包头市农业保险开展状况的实地调研,结合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包头市种植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7.1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农险经办公司的网点铺设和其人员培养。农业保险经办公司的网点铺设和专业性农险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农业保险中农户风险信息收集、筛选和利用的最根本途径和降低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的有力手段,也是保证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07年-2012年,随着包头市农业保险规模的逐步扩大,人保包头分公司和安华包头中屯、公司均在不断加大其对农业保险业务的人力、物力投入,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保财险包头分公司在包头负责的旗县都己设立专职农险部,由专人负责农业保险日常业务经营:安华包头中屯、公司2013年在包头拥有农业保险专职王作人员25名,其中包头中也公司10人、青山区3人、东河区3人、九原区2人、土默特右旗7人,并在每年中对农险从业人员多次组织相关技术培训:除了以上专业农险从业人员外,2009年,安华包头中必公司建立了协保员制度,组建了农村协保员队伍,其中,仅在包头土右旗地区就已经拥有乡镇或村级协保员305名。

.......

结论

本文通过对包头四个旗县的实地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证模型以包头市种植业保险为例对其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的存在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包头市种植业保险市场的确存在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但并不严重。其中原因有三个:第一,投保人信息优势的假设不够完善。在具体的保险实施中,由于农户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其在有效农业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获取上与保险公司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逆向选择不严重的原因之一。第二,农业保险市场农户顺向选择的存在,降低了逆向选择的程度,这是逆向选择不严重的原因之二。第三,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收入水平偏低的农户因保费较高而没有选择参加农业保险,但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大幅度补贴极大降低了农户在保费上的负担,促进了参保积极性,使参保意愿成为现实,这是包头市种植业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不严重的原因之三。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二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农业不变的基础性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农村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农业的转型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一步推进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回顾新中国农业的发展,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得我国农业出现并保持了高速增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生产的“小”与农业市场的“大”之间矛盾逐渐展现出来,使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又居于农村这一闭塞的弱势地区,却要独自面对农业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另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中城市对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吸纳能力,使得我国产生了农业青壮劳动力流失、农地撂荒、村庄衰败、农产品生产结构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应运而生。正是基于以上我国农业的背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得以产生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了农民的弱势地位,催进了规模经济,增加了农业收入。农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具有节约专业化分工的交易费用、实现土地规模和集约经营、克服集体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短视行为等优势(王小映,2003;张笑寒,2009等)。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改革来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深、合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符合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要求。国家和学者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关注。在2014年1月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意见》中,粮食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同时提出了深化土地改革,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鼓励我国农业适当的规模化经营生产。银监会、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38号)中,不仅明确了提出论文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现状看,而且在提出了在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意见。

.........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既承载着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率、促进种粮农户增收的使命,也关系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转型、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实力的历史任务。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其科学而持续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家独立性和国际话语权。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是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方向,这样种粮农户在参与农地股份合作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则十分必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涉及到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和其特点、种粮农户当前的困境和特征、种粮农户参与合作意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等。本文主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特征的分析归纳出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论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来到了 “刘易斯拐点”(张捷),但鉴于我国地区要素和发展的不均衡,农民工“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实际存在着。总体而言,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种粮农户和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从农户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细分出来,揭示种粮农户传统家庭种植方式的局限性,种粮农户通过参与合作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分析种粮农户参与股份合作意义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的政策建议,为提升种粮农户收入、完善粮食种植型农地合作社制度、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有力的依据。

........

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经济百科词典》中对于农户的解释为,农户是通过血缘和婚姻基础组织而成的农村家庭。通常一个家庭或一个农户是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生活单位(有些情况仅仅表现为生活单位)。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一般使用自身或租用(或兼用)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依靠农户内部成员的劳动力或者雇佣力(或兼用)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从该解释可以得出:农户定义成立的基础是农业农村,从地域范围来看,农户的生产生活区域主要在农村地区,从生产范围来看,农户从事劳动生产的范围至少需要包含农业。在学术定义上来看,我国学者对农户的确切定义也是存在分歧的,总结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较为一致的认识:我国农户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农户就是农民家庭(韩明谟,2001); —般认为农户的经营规模小于家庭农产,这主要是我国农地制度、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层次共同决定的;农户是农业经济组织的最小单元。我国的粮食统计中将粮食划分为谷物、豆、薯三大类。谷物包括稻谷、玉米、小麦以及其他种植较少的谷物;豆包括大豆、杂豆等豆类品种;薯包括红薯、马铃薯等。大豆在我国虽然主要作为食用油原材料,但在划分中将大豆归结为粮食作物,我国最为广泛普遍种植的包括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综合以上观点,本文中将种粮农户定义为:以血缘或婚姻建立的家庭为基础的生产主体,通过对自由或承包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的农户,粮食种植主要包括稻谷、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及包括兼业的其他种植方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农户主要是黑龙江调研地区的普通种粮农户,在国有农场或垦区的种粮农户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

2.2文献综述

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由二元经济向现代化产业过渡这一过程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观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产业调整、城市化推进,也包含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转型。种粮农户作为我国粮食生产最总要的参与主体,农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二者当前的发展状况如何,面临着那些问题,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受那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等方面是本文需要梳理和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为夯实理论研究的基础,有必要先种粮农户研究、农地股份合作社研究和农户参与合作意愿研究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74年首次提出粮食安全概念以来,粮食安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自然也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农业重点问题。奚宾(2013)在粮食金融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张启良(2014)认为我国在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情况下,粮食进口却也在大幅增长,应该密切注视我国粮食自给率的变化。学者对于粮食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推进农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促进农户合作、做好农田保护、提高补贴力度等。种粮农户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保证种粮积极性至关重要。认为无论是在温饱社会还是在小康社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始终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赵玻、辰马信男2005),而当前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瓶颈就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于挣崎,2008)。对于如何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肖海峰(2005)同归对辽宁、河南省农户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农户对粮食直接补的政策期望很高,希望补贴政策有更大的提高,同时认为减免农业税、保护价收购和直接补贴是提高种粮农户积极性的三大主要措施。

........

第3章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19

3.1种粮农户及农地股份合作社特征分析.........19

3.2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分析.........21

3.3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24

3.4研究假设.........29

第4章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31

4.1问卷设计.........31

4.2研究样本情况.........31

4.2.1样本地区介绍.........31

4.2.2调查方式和样本选择.........31

4.3样本的描述统计分析.........32

第5章种粮农户参与农地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39

5.1研究模型的构建.........39

5.2模型估计结果.........40

5.3计量结果分析.........42

第5章种粮农户参与农地份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研究模型的构建

根据研究假设,对研究中变量进行设定。本文选择研究种粮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选项分别设定为,1表示非常不愿意,2表示不愿意,3表示一般,4表示愿意,5表示非常愿意。在自变量的设置上除了农户基本特征指标外,对农用物资、技术支持、粮食销售、资金需求、农业补贴等变釆用Likert5点量表。对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说明见表5-1。针对Ordered Log it模型回归结果做出以下解释和分析。在种粮农户特征因素中,除了农地规模和户主年龄外,其余变量不显著。种粮农户户主的年龄在10%水平下对参与合作意愿呈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参与合作意愿无显著影响,均于理论分析不符合。可能原因在于一方面种粮农户做出是否参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决策更多的是农户集体协商的结果,户主虽然最为主要决策人,但也只是家庭最终决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农户的决策具有较大从众心理,是追随周围生产大户的决策结果。基于这样的决策现状,使得种粮农户在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与分析想违背。劳动力人数并不代表实际参与到农业决策中的人数,种粮农户在传统的生产条件下已经实现了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使得"留农劳动力”是完成当前粮食生产的必要劳动力,种粮农户家庭劳动力的人数并不能真实表现出其从事农业劳动力的水平和决策意愿,所以种粮农户的劳动力人数对合作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

结论

(1)种粮农户参与到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粮农户参与意愿是其自身认知和外界因素综合影响后的选择,Ordered 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合作社认知程度和期望收益以及粮食生产过程中在农用物资、技术支持、粮食销售、资金需求方面遇到困难的程度对种粮农户参与合作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种粮农户土地规模对农户合作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2)种粮农户家庭特征对其参与合作意愿的影响较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种粮农户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主要收入来源对农户参与合作意愿影响均不显著。排除掉调研地区的个性原因,这样的计量结果仍然具有很大的思考价值。这样的结果可能意味着,随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是维持粮食种植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劳动力。其参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意愿主要受家庭“留守成员”和种粮农户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影响,与种粮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主要收入来源等农户家庭特征没有直接的关系。

(3)综合实证分析和调研访谈的结果,通过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以增强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种粮农户收入的粮食生产方向是可行的、有活力的。调研中,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时间较短,在运营制度、权利约束、利益分配等方面仍处于未成熟的摸索阶段,然而种粮农户普遍对参与合作的意愿较高。粮食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在改变传统粮食生产方式,通过大型农机具、先进技术取得更多生产收益的前景是乐观的。另一方面,粮食种植型农地股份合作社在进一步解放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三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近年来流域上游农户不合理地农业生产行为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使水体氮、磷富营养化,是流域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李洁,2008;冯丽娟,2010;夏成等,2013)。如何采取措施激励流域上游的农户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供更好的流域环境服务?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经济激励手段,可促进相关主体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再分配,实现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市场化"(戚瑞,2009;马爱慧,2012)。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屯、是如何测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参与流域生态补偿项目、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积极性。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源头预防"、"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5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重点实施化肥农药氮憐控源治理项目"、"改进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政策建议;这为流域生态补偿的落地实施提供发展方向,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地表水源供给地,约占年地表供水量的73.3% (庞靖鹏等,2010);流域总、面积15788平方公里,河北省境内占75.3%;密云水库的两大支流一一潮河和白河一一分别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和张家口市赤城县,占总流域面积的比例为37.6%和62.4%;位于潮白河水系的河流和小流域占北京市全市的比例为32.5%和巧.9%,处于上游的丰宁是和赤城县是密云水库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流域上游农业生产活动发达,是产生氮、憐元素的关键区域。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必发布的数据,2006年-2014年,潮白河由II类水质下降为V类水质,具有富营养化趋势(李利生,2002;王海滨,2007;蒋丹谣,2012;安志装,2013)。

.........

1.2.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下几部分;第一,理论上梳理了国内外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第二,开展实地调查,描述与分析样本农户经济社会特征及选择实验调查结果;其中农户社会经济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环境意识特征等等;选择实验项目属性包括合同年限、是否可以退出、参与王地面积比例、化肥施用减少比例、灌满情况、补贴费用等;第三构建兰个多项式Logit模型(MNL模型)进行实证分化选择最优拟合结果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项目属性的偏好L义及影响农户选择流域生态补偿方案的因素。第四,由最优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测算流域上游生态补偿项目属性价值和组合方案价值,因此作为密云水库流域上游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上限。

.......

2.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与研究进展

2.1.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与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开展流域生态补偿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为密云水库流域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国外最早的流域生态补偿(PES)项目起源于流域管理,譬如美国田纳西州流域管理计划,墨西哥的水质环境服务项目、哥伦比亚的流域管理征收生态服务税(段姗姗,2011))。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概念,是根据对水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而提出,许多学者探讨了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模式、评估方法和机制设计,研究对象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碳交易、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段姗姗,2011)。20世纪80年代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相关流域内实施生态补偿项目(表2-1);致力于改善流域水环境服务功能、在哥斯达黎加开展的流域生态服务付费(PES)项目最具有代表性;为了享受Catskills流域的生态服务,纽约施行清洁供水交易,以此改善流域内的主地利用和生产方式,促使水质达标;1990年后德国和捷克成立双边合作组织,实施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政策,共同整治易北河,减少流域汚染,改善农业用水灌概质量,保持流域生物多样性;澳大利亚为了推进各省的流域综合管理,投入联邦政府的经济补贴开展流域生态补偿项目。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和探索重点,集中于生态服务受益方与提供方(即流域上下游)就水质、水量以及相应交易价格等指标进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契约化的水权市场交易模式,流域上游地区主要职责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受益的流域下游需要按照双方约定为上游地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常亮,2013;段姗姗,2011)。

........

2.2.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与硏究进展

2005年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7年环保部《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补偿标准体系;2012年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十八届S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M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提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加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生态补偿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层面的重视,一是表现在政策支持,即发布越来越完善和具有约束力的有关生态补偿的政策文件(表2-2),从2005年至今,各部口和相关组织机构对生态补偿的理解和重视逐渐由全面到细化、从全覆盖到重点、从理论概念到实践措施等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表明我国政府对流域生态补偿的支持经过了从面到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过程;二是各地方政府陆续展开形式多样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在探索中丰富和完善生态补偿内容,实现流域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统一(表2-3)。

........

3.密云水库流域上游生态补捨项目调查实施..........15

3.流域生态补偿项目调查实施........15

3.2.赤城县概要介绍........18

3.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20

3.4.流域上游生态补偿CE调查结果统计分析........26

4.密云水库流域上游生态补偿额度测算........31

4.1研究假说........31

4.2.MNL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32

4.3.MNL模型参数估计与结论........35

4.4.密云水库流域上游生态补偿项目的价值核算........44

5.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启示........46

5.1研究结论........46

5.2.政策性后示........46

5.3.研究展望及不足........47

4密云水唐流域上游生态补偿额度测算

4.1.研究假说

结合前人研究和实地调查结果,本文对项目属性和农户社会经济特征对参与生态项目为农户带来总效用的影响做出如下假设:一般而言,参与年限时间越长、参与土地面积比例越高可能会使农户在未来不能灵活选挥生产作物和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不可以预测的风险,因此这两个属性变量对总效用的影响可能为负;可以退出表明农户可化及时规遥风险,实现止损,对总效用的影响可能为正;减少化肥施用的比例越大,可以降低农户投入成本,但同时也会影响农业生产收益,该属性的影响方向不确洁,需要进一步分化生态补偿金额越高,农户环境意识特征。用农户对施用化肥影响水环境的认知程度表示。农户认为施用化肥对水环境的影响越大,表明农户环境意识越高,可能愿意减少化肥投入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

结论

根据前文研究和最优模型回归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显著影响农户选择流域生态补偿方案的正相关属性变量是减少化肥施用比例、参与土地面积出例及补贴水平;显著负相关变量是参与年限、是否絕水和是否可以退出;项目属性变量与农户经济社会特征变量的交互项中,户主年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是否有可以灌槪王地、农地与道路距离、化赃施用量、农户对化肥影响水环境的认知水平等农户经济社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农户对相应属性的偏好,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户对生态补偿方案的选择。第二流域上游生态补偿项目5个非货币属性的边际效用价值(农户偏好)按照价值高低排序为"是否可以饶水>是否可退出>参与合同年限>参与土地面积比例>减少化肥施用比例",依据农户对各个项目属性的偏好合理设置流域上游生态补偿政策相关属性及属性水平。第H,密云水库流域生态补偿项目方案价值的核算结果表明,最佳方案的补偿标准为809元/亩/年,该方案项目属性条件为"参与年限5年、不可退出、参与主地面积比例100%、减少化肥施用比例为30%、不可以窺水",该补偿标准及其核算方法、补偿方案的设计有利于为相关决策者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流域生态补偿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四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下,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已有一定的规模,凸显出良好的集聚效应。其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发达地区。但是,根据 2013 年度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山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力指数排全国前 5 名,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产业集群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不是单个企业独立能完成的,而是要求企业与其他集群主体之间紧密联结,使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本文试图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解释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和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到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本文通过 CNKI 数据库,以“文化产业集群”作为关键词,在全文中进行检索,统计了 2007-2014 年期间文献的发表情况(见表 1.1)。根据表1.1 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学术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本文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总结出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集群区位、集群形成机制、集聚度测量、集群影响因素、集群效应、产业集群网络。Graham Drake(2003)研究中小企业内部个人创意与地理区位的关系,认为区位的特殊属性对创意灵感有重要影响。王伟年(2007)、尚纹玉(2014)分别从区位论视角和 生产函数的视角分析了影响文化产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2] [3]。苏卉(2010)认为,文化企业为追求多种租金而集聚在一起[4]。李敢、刘米娜(2014)提出一个以“两翼推进”与“五星共建”互动为标志的运作模型,对文化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内在的转型升级予以分析[5]。Galina Gomostaeva(2003)计算并分析欧洲国家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情况,同时测算了各子行业的集聚程度[6]。王洁(2007)研究表明:与制造业、种植业等产业集群相比,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明显较高[7]。雷宏振、邵鹏等(2012)研究表明文化产业在我国集聚较为明显的地区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主[8]。Charles (2001)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生活更具活力[14]。陈倩倩(2005)以国外产业集群为例,研究表明: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为人才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15]。袁丹(2014)同样以陕西文化产业为例,进一步分析表明: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扩大和降低成本效应对 GDP 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6] [17]。杜传忠(2014)以 2001-2011 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逐步增强,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18]。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目前,各国政府和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各有不同,比如,美国将文化产业称为版权产业,英国则称为创意产业。在学术界中,奥康纳(2004)认为文化产业是以经营商品为主的活动,这种商品本质上具有文化价值[39]。花建(2005)认为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 3 方面:第一,以文化内容创作为核心;第二,产业发展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第三,最终的输出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40]。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都是根据各国国情和研究角度进行的,导致各国文化产业包含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采用我国政府的观点,即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也涵盖了其他关联活动。同时,将文化产品分为公共性、竞争性和混合性三类,用以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1]。第一类文化产品由相关机构或政府组织提供,称之为文化事业;后两种文化产品,全部或部分以产业化的方式生产,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称之为文化产业(见图 2.1)。通过对有关文化产业特征的文献进行梳理,可知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特征的认识虽有不同,但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文化产业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文化进入经济领域,作为一种产业开始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值”[44],因此,必须遵守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这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文化产业生产的服务或者文化产品对社会公众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着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

2.2 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代表学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 1990 年发表的《工业区位论》中将企业集聚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集聚具有更长远的意义。韦伯还根据等费用线定量分析了产业集聚程度(见图 2.2)。假设现有 n 个工业区位,区位里的工厂为获得集聚而产生的优势,准备共同迁移。理性的厂商以运费最小的地址作为新的厂址,也就是图 2.3 的三个圆的交集部分。网络组织理论可以分为社会网络和企业网络两个部分,20 世纪 70 年代末,学者们开始将“网络”运用到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同行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形成了企业网络理论;格兰诺维特于 1985 年开始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经济行为。在有关企业网络的研究中,1974 年,格兰诺维特针对网络结构的强弱联结关系,提出了强联结优势理论和弱联结力量理论。社会网络是指各行动者彼此联系组成的集合。这个网络是由网络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随着网络组织创新活动的发展,已将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包含进来,成为古典经济学的有益补充。Drejer&Jorgensen(2005)指出,社会网络对创新网络跨区域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组织理论的发展,很多学者将其和产业集群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54]。网络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结构、网络关系、社会因素。这恰好弥补了产业集群在这些方面的弱势。这两者相互结合,可以优势互补,促进彼此间的发展。

.....

第 3 章 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5

3.1 文化产业集群网络主体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5

3.2 文化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8

3.3 小结.....19

第 4 章 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20

4.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20

4.2 假设提出.......20

4.3 变量设计.......21

4.4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22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23

4.6 小结.....31

第 5 章 基于案例的山西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发展分析.......32

5.1 山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概况.....32

5.2 案例分析(一):太原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5

5.2.1 集群简介.......35

5.2.2 集群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35

5.3 案例分析(二):稷山翟店印刷包装文化产业园....37

5.4 山西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38

5.5 小结.....39

第 5 章 基于案例的山西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发展分析

5.1 山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目前测度产业集聚的指标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比如:CRn 指数、H 指数虽然简单有效,但 CRn 指数适用于对区域内生产总值和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进行分析,而文化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采用该方法测算相对失真;再如 H 指数,是从产业竞争角度测量产业集聚的,而企业市场占有率资料不易获得(王子龙,2006)。而 G 系数和 指数适用于从空间结构视角分析产业集聚情况。相对于上述四种方法, 区位商是目前测算某一区域产业集聚程度比较常用的方法,也能有效测算出可比较的各省份产业集聚水平。同时,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区位商指标对山西省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根据表 5.1、图 5.1 可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004年的 83.36 亿元增加到 2013 年的 500 亿元,增长了约 5 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 2004 年的 2.33%上升到 2013 年的 3.97%,增长率高达 70%。同时,每一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都远远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率。2004 年以来,随着山西和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逐年增加,山西文化产业的区位商 LQ 也在逐年提高,从 2004 年的 1.08 上升到 2009 年的 1.23,实现了最高值,2010 年虽然下降到 1.13,直到 2013 年为 1.09,达到相对专业化水平,这意味着山西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逐步提高,集聚现象较为明显。

.........

结论

(1)产业集聚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主要测度企业与其他集群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程度,但这种地理上的邻近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集群要通过企业与其他集群主体间的网络关系而影响企业创新。

(2)产业集群的整体网络结构到五种具体网络结构特性都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从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结果看,他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力度比较小。

(3) 产业集聚程度对整体网络结构和具体网络结构特性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文化产业集群中,企业规模偏小,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企业具有主动与本地化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建立合作网络的意识。

(4)山西文化产业的区位商 LQ 在逐年提高,意味着山西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逐步提高,集聚现象较为明显;与中部六省以及北京和上海相比,集聚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山西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作用逐步凸显。

(5)山西文化产业集群规模偏小;集群网络主体发育有待继续增强;集群网络主体彼此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创新环境有待加强。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五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政府技术采购(Government Technology Procurement)又被称为公共技术采购(Public Technology Procurement),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和民族产业的发展,以首购或订购的形式,对处于形成发展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产品或者技术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采购。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提高科技实力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为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各国政府都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政策,支持政府技术采购就是其中强有效的政策之一。早在 20 世纪政府技术采购政策就被美国、芬兰、韩、日等主要创新型国家作为刺激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政策而被广泛使用,是各个主要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工具,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等行业的建立和发展,基本都是政府采购给予了首要推动力。例如美国在 1960 年集成电路问世时,美国政府规定 100%的采购,1962 年时政府购买比例则降为 94%。军事和政府部门采购集成电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创新水平,包括 1961 年美国空军购买的第一台基于集成电路的计算机,1962 年美国的导弹制导系统就采购 22 套集成电路,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导航计算机”和“星际监视探测器”也购买了此集成电路技术。同时美国还通过政府采购扶植了 IBM、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 IT 行业巨头。美国西部硅谷地区和东部 128 公路沿线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发展,与联邦政府的政府采购政策密不可分[1]。韩国政府利用政府首购政策促进了本国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例如 2004年韩国财政部就利用政府首购政策,以每台 1 亿韩元(高于市场普通车 10 倍的价格)带头购买了 50 台现代公司新研制的清洁燃料汽车[2]。由上述可见,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所需要采购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政府技术采购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民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从技术创新的需求引致因素出发,以技术创新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技术采购机理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基于技术创新的过程理论全面分析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在分析了政府技术采购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从而为深入探讨政府技术采购在我国的实现路径提供现实的实证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同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概念的界定、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并进行评述。首先介绍政府技术采购的定义、分类以及特征,使得对政府技术采购有初步了解。对创新引致理论、政府技术采购理论以及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因、机制以及实现进行文献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理论对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得出政府技术采购在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起到促进作用,并结合技术创新意愿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假设,并建立新技术知觉、政府技术采购、企业技术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第四章是对影响政府技术采购实施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数据,分析政府技术采购的对技术创新意愿的调节作用,为最后提出政府技术采购的实施路径提供实证基础。第五章是在以上分析了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技术采购的实施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探求我国政府技术采购的实现路径,为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建议。我国政府技术采购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做出总结并加以分析解释,重申本文的创新之处,同时也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我国政府技术采购的未来发展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政府技术采购的概念界定

政府技术采购,是以支持自主创新为导向的政府采购。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提到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提到“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对于政府技术采购的定义实际上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并没有统一的定义。Charles Edquist 认为,“当政府机构签订一个当时不存在的,但在合理的期限内可能被开发出来的产品或者系统的订单时,公共技术采购就发生了[4]”。瑞典能源局在《最后管理报告》(Final Management Report)中对“技术采购”作了如下定义“技术采购是一个购买商品、服务或者系统的采购流程,在此过程中新技术的研发对满足购买者的需求至关重要。科技研发工作可能是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可能是微小的技术进步或者产品改进,研发工作可能是关于产品、系统或者是生产流程的改进[5]”。 美国能源部对技术采购的描述为:“技术采购是通过竞争性的采购将新的、高效的、购买者可负担的产品引入市场的方法。这种方法当然要得到大量购买者的财力支持”;“生产商必须通过技术研发来达到购买者的标准,技术创新成为公共技术采购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使技术采购与一般的产品采购区别开来[6]”。高昌林对政府技术采购的定义为,“技术采购是政府对当时尚不存在,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研制出来的某种技术或产品发出订单,也称为政府技术采购或公共技术采购。在技术采购中,订单的接受者为满足买方要求,需要进行附加的或新的技术研制工作[7]”。冯春花、黄培清认为,“政府技术采购是政府通过对尚不存在或处于初级阶段的,对国家战略或国计民生起重大作用的技术产品的提前购买或规划。

......

2.2 政府技术采购的机理的研究综述

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政府技术采购可以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整个欧洲用于支持创新项目的政府采购支出约占其 GDP 总量的 16%[12]。国外学者对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的研究比较早,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Dalpe 等认为,“技术创新初始阶段往往产品不经济,技术也不成熟;而政府却愿意成为创新产品的首位买家,让创新企业好有试错反馈的创新余地[13]”。Rothwell 发现公共采购发挥潜力刺激创新及其扩散的已被公认的主要机理是:(1)政府采购所具有的最直接影响是通过实施购买力以创造一个创新产品的市场;(2)如果政府能向产业界表达自己的功能或性能需求,那么就能产生一种创新的需求拉动;(3)政府这一市场代表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试验场,能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改进的信息[14]。其提议为弥补地区政策中的不足应设计采购政策来激励企业创新,地区创新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市场的技术需求,而公共采购能够弥补这种技术需求的不足。Edler 和 Georghiou 则阐述了将政府采购作为创新政策工具的基本理由,“(1)领先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在国家创新动力中扮演着最关键角色。需求状况由其复杂性所决定,这种复杂性驱动创新去满足新的需求。(2)市场和系统失灵。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缺乏信息的互动导致系统失灵。潜在创新产品的供应者不知道顾客未来需要什么产品,公共和私人的采购者也不能完全明了市场能够提供何种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能够补救这些市场和系统失灵,推动创新的产生和扩散。(3)许多政策目标,诸如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等只能通过对创新的采购来实现[15]”。

......

第 3 章 政府技术采购机理的研究设计 ......11

3.1 研究模型 ....11

3.2 研究假设 ....11

3.3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15

3.4 研究步骤 ....17

3.5 本章小结 ....17

第 4 章 政府技术采购机理的实证研究分析 .......18

4.1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18

4.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22

4.3 新技术知觉与技术创新意愿的关系 ......22

4.4 政府技术采购的调节作用 ....26

4.5 本章小结 ....39

第 5 章 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40

5.1 我国实施政府技术采购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分析 ......40

5.2 实现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探索 ........43

5.3 本章小结 ....44

第 5 章 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

本文前几章对基于技术创新的创意阶段、研发阶段、商品化阶段中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理论以及实证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为研究结论总结分析和相关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达到促进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实施、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创新水平提高的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虽然,我国目前政府技术采购的实施存在着一些有利条件,如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了较髙的水平,法律法规体系也日渐完善和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实力,但也不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处于探索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作为一种促进技术创新工具,如何真正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发挥其强大的促进技术创新的功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政府技术采购的最重要的目的不仅是获得技术创新的产品,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技术釆购来实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技术采购具有其特殊性,所采购的创新产品可能只处于设想阶段或处还未真正进入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借鉴国外丰富的政策的实施经验对现阶段中国推行支持技术创新的政府釆购政策,有很大的作用。

........

结论

政府技术采购作为需求侧的政策工具,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将政府技术采购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对政府技术采购及其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以及分析。本文将技术创新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创意阶段、研发阶段、商品化阶段,并基于这三个阶段将新技术知觉包括知觉的技术先进性、知觉的技术研发成本、知觉的技术应用市场与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政府技术采购之间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创意阶段,新技术知觉包括知觉的技术先进性、知觉的技术研发成本、知觉的技术应用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技术采购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在研发阶段,新技术知觉包括知觉的技术先进性、知觉的技术研发成本、知觉的技术应用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技术采购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在商品化阶段,新技术知觉包括知觉的技术先进性、知觉的技术研发成本、知觉的技术应用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技术采购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形成创意阶段需要有重点的进行选择、在技术研发阶段需要配套其他相关的政策、在商品化阶段加强政府首购,促进产品推广的实现路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进入 21 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革命浪潮此起彼伏。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当今和未来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倍加关注和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应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位。[2]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改善这一重要专题,一直处于促进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因此应该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方针,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在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中,也迫切需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改善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国家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增加区域创新的重视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得到明确提出。青海省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把青海省建设成创新型省份,就需要提高青海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改善青海省的创新环境。因此,对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趋势、青海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青海省内创新能力差异性,以及定量分析青海省主导产业部门的创新相对有效性并与全国的同类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与全国同类产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深入分析制约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善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和建议。对青海省客观地评价和科学地定位区域创新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创新政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的查阅,总结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Malmquist 指数方法、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2000~2013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省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趋势、青海省 43 个县市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以及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揭示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青海省各地区、各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找出制约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对策和建议。Malmquist 指数法是基于 DEA 评价法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性分析方法。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根据 Shephard (1953)的距离函数(distance functions)的比率来计算投入产出效率。在 1982 年 Malmquist TFP Index(马姆奎斯特 TFP 指数)由卡夫斯、克里斯滕森和迪沃特所写的两篇很有影响的文章引进而来。在文章中运用 Malmquist 的投入和产出距离函数来定义 TFP 指数。首先参照技术有关的径向距离来构造指数,然后通过在一定时期观测投入产出向量计算得来。此方法摆脱了单一投入和产出的局限性,可以运用多投入与多产出变量来进行有效性分析,而且不需要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等约束条件。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将 TFP 指数拆分为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变化两个方面,其中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细分为纯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因此运用该指数方法分析青海省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能更加准确详细的找出具体的影响青海省创新能力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从而正确地指出青海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道路中需要改善的实践方向。[3]

......

第 2 章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综述

2.1 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概念

创新(Innovation)是由 J.A.Schumpeter 定义的,是指把从来没有用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关系中。并把创新概括为一系列的可用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生产活动,如工厂生产出新的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打开新的资源的供应商、实现新的组织方法等。[5]能力通常可以理解为拥有一个特定的技能或天赋,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就,主要分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方面。任何级别的能力都是一种记忆存量,具有累积性和连续性。在回顾创新和能力的基础上,创新能力可以解释为新知识的生成、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开发、新组织的形成等一系列用来创造价值和效益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王德禄(1999)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将创新能力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区域和企业创新能力,并定义创新能力为一系列的便于组织创新生产活动的综合特征。[6]在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创新主体的基础上,颜晓峰(2000)将国家创新能力定义为一种利用政府权力、制度和政策,动员和组织国家创新资源,协调和促进国家创新活动的能力。[7]在甄峰、罗守贵(2000)的论文中,将创新描述为连续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应该存在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并建立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之上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发展。[8]陆根书(2008)认为创新指改变、更新、制造新东西。[9]安红(2011)认为创新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标,能够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能够增强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必备要素是良好的创新心态、强烈的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以及勇于提升创新能力。[10]

.....

2.2 区域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问题展开研究。英国的 Cooke 教授(1992)首先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具有相关联系不同分工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构成的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撑创新能力的发展,又称为区域创新体系。[28]美国竞争力委员会(The council OnCompetiveness)(2008)认为,区域创新的核心是找到该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资源,前提是识别该地区的资产分类。建立经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于一个地区能否创造出促进创新型经济增长的创新型生态系统(innovationecosystem)。[29]欧洲创新研究小组第一次提出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把区域创新环境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Aydalot(1988)将区域创新环境定义为导致区域制度、规则和实践相联系的系统,并形成投入、产出体系,用来协调本区域内的各个主体。[30]Camagni(1991)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地方通过动态集体学习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其中生产系统、参与者和产业文化代表通过一组市场关系、权力关系和合作关系建立统一的关系网络。[31]Maillat(1998)认为,“区域创新环境应该包括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32]Torper(1997)认为,“创新环境强调的是生产者、研究者、政治家和企业一起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网”。[33]

......

第 3 章 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6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6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7

3.3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筛选......21

3.3.1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选取.......21

3.3.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22

第 4 章 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实证分析.....24

4.1 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研究....24

4.2 青海省内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分析....37

4.3 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48

4.4 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与全国同类产业的对比....58

第 5 章 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研究.......60

5.1 区域间创新水平不均衡........60

5.2 区域间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性低......61

5.3 区域创新文化环境差距悬殊.....61

5.4 主导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61

5.5 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62

5.6 创新环境不完善.....63

第 6 章 提升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6.1 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许多创新型城市都通过增加 R&D 经费和 R&D 人员的投入来达到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此过程中,虽然科技进步的贡献增长迅速,甚至成长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动力。但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青海省在进行区域创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还应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青海省应建立以资源整合、增强活力、创造效益为基本原则的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用以加强对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优化技术力量的布局和技术资源的配置,健全技术转移市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充分发挥创新区域的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资源的规模效应。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模式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通过内部培育、外部购买、协作开发等途径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然后,通过审核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完善产—学—研体系结构。主要通过推进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机制转变,于此同时,引导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驻企业,促进国有化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前进的步伐。最后,通过对企业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投入和建立风险投资体系,来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导与管理,最终做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工作效率,建立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

结论

通过文献的研究可知,目前对于青海省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于青海省与其他各省创新能力的比较与排名。还没有人深入研究青海省内部行政区间创新能力的差距分析和有效性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出发,从线(时间序列)、面(区域间)、点(主导产业)三个方向展开,对青海省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趋势及 43 个县市创新能力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各县市之间的差距,发掘数据或排序背后的深层机理与潜在信息。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运用 Malmquist 指数评价法分析得出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年份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创新能力排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青海省内 43 个县市创新能力之间的差异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对有效性并找出与全国同类产业之间的差距。呈现出 2000~2013 年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趋势和青海省内部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并正确、客观地评价青海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揭示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为引导青海省在新一轮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可持续有效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涉及到的评价指标范围广、数量多,指标体系的筛选是一个繁重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改善。第一方面,在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预选中,应在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选取更具有鉴别性的指标,使之更能体现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第二方面,《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青海省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结合青海省的地域特色,在建立青海省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规划和青海省的三江源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将生态环保创新指标纳入整体创新指标体系中。从而使青海省 43 个县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

2000 年以来,陕西经济已连续 7 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增幅均高于全国 GDP 增长近 1 至 3 个百分点 。目前,陕西经济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未来五到十年中,能够推动陕西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扩大省内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陕西省地处西北,是一个农业大省, 人口约 3762 万人,其中农村居民(农业人口)2709 万人,占总人口的 73%,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且陕西城市居民的消费几近饱和,提升的空间不大,主要消费动力还是在农村,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稍微增长,累积起来就是个巨大的数字,会大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的测算:农村居民每增加 1 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 2 元的消费需求,对于陕西省而言,如果每个农民多消费 1 元钱,就会拉动陕西省消费需求 5 千多万元 。所以刺激农民消费,对促进陕西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陕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料表明,陕西农村居民的各项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消费正从温饱水平向小康和富裕水平发展,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不断改变,消费结构正逐步升级,居民对消费的商品品种、质量、类型、功能等方面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释放。但由于陕西农村发展存在的诸多弊病,与发达省市相比,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消费结构严重落后,消费规模较小,消费增长缓慢,这严重阻碍了陕西经济的稳固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陕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收入作为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势必成为优化消费结构的真正和持久动力。因此,深入剖析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消费结构不仅反应消费的具体内容,也体现消费水平和质量,及消费需求的满足状况。收入作为对消费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势必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真正和持久动力。本课题旨在为保持陕西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寻找新的推动力和增长点,通过对不同收入等级、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准确把握收入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规律、特点及趋势,进一步优化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针对性地为政府部门经济政策的提供对策建议。本课题既丰富完善了居民消费结构理论体系,又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达到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

1.3 研究现状

消费结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爱德华·迪克佩蒂 阿格兹(Edward )首次提出家庭消费结构支出分类方法,标志着消费结构概念的提出;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消费结构的研究理论开始逐步完善并出现了一些定量研究方法,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越来越细;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 恩格尔(1875)提出了恩格尔定律,成为20 世纪西方学者研究生活消费的基础;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影响,此后,消费结构一直作为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理论的基本前提;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stone,1954)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而路迟(Luich,1973)提出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则认为,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该商品的价格,此系统可用于消费结构的分析;Deaton 和Muellhauer(1980)提出运用 AIDS 模型分析在给定价格体系和一定效用水平下,消费者如何以最少的支出来达到给定的效用水平;马蒂尔斯和塞维斯特(Matyas and Sevester,1992)在以往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Panel Data 模型,用来分解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因素这些潜在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而使消费结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Steven Barnett、Ray Brooks(2010)的研究则表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消费及其结构演化;与西方工业社会特征和西方农业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西方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

第二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一般理论

2.1 居民收入的基本理论

凯恩斯认为:均衡产出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所谓有效需求, 就是商品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时的总需求。 同时他还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功能,能过提高社会总需求,最终实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凯恩斯在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国民收入理论,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的最原始模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独立的宏观经济学体系。该理论的主要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原理,且该理论只考察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而对于国民经济的产业比例和部门结构并不涉及。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即社会再生产理论,其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是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阐述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的。假定社会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每一部类的资本都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可变资本V 和不变资本C ,由全部年劳动加入的价值部分V和剩余价值部分M 。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

.......

2.2 消费需求的基本理论

消费者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实际需要。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二是消费者愿意支付并有能力支付的货币数量。前者取决于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商品的价格(P) 和替代品的价格(P )。后者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I)和消费者的支付心理(E)。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消费是生产过程的终点,又是新一轮的起点;同时,消费成为检验其它各环节运行状态和效率的标准;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之,没有消费就谈不上生产;因此,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动力,也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认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分配制度。马克思认为,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会导致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分配结构失衡,收入差距太大,必然造成社会消费力不足。第二,生产结构。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已经形成的生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结构。第三,收入水平。特别是现期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作用更大。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正相关,它不仅决定着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这直接影响了现期消费的增长。第四,价格。消费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很大影响,因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所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也不同,需求弹性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它的需求影响小,反之则大。第五,储蓄。马克思认为当前收入过多地用于积累,会对当前的社会消费力产生限制作用。第六,消费还受到自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现状.....13

3.1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13

3.1.1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演变过程.... 13

3.1.2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变动的演变过程........ 13

3.2 陕西农村消费结构现状..... 14

第四章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结构影响分析........18

4.1 不同收入等级间收入对其消费结构影响的对比量化分析 .......18

4.2 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的对比量化分析 .......22

4.3 城乡居民间收入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对比分析 ....24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28

5.1 结论 .......28

5.2 对策建议 ....28

第四章 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工作、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结构差异;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需求比农村居民更为强烈,农村居民更多受到收入预算的约束;要降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所存在的差异,首先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为农村居民消费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此基础上优化消费结构;另外,加大对农村居民教育的投入,降低教育成本也是改善农村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强化政府在农村经济中的宏观调整和政策引导作用,应该密切注视农村消费市场的动向和发展趋势,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不断的推出新的消费热点;首先应该出台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吃、穿、住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如食品、居住、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容易形成的消费热点;另外是应当注重培养农村形成正确、有益的消费观念,提倡农村居民购买一些能够提高生活水平和提高消费档次的消费品,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或间接补贴的方式;最后是积极推动和完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钢材下乡”等一系列可以容易促成农村居民消费热点的惠农政策;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根本保障;不断开拓和寻找新的增收途径,帮助农村形成增收新热点,重点关注省内贫困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加大对这部分农村居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缩小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加强农村市场体制的建设,拓宽农村居民就业渠道,稳定和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强化农村法制建设,保障财产性收入扩大财政补贴力度,稳定转移性收入, 最后应该做到进一步推进农村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的改革,同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研究手段,利用 2001-2013 年陕西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1)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体现在食品、衣着、文教娱乐方面的自发性消费额上,高收入群体在食品、衣着、文教娱乐方面消费的自发空间更大;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习惯差异不大,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食品、交通和通讯、其他商品和服务、居住方面的消费倾向最大,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及用品方面受前期消费的影响最大;

(2)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收入来源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居民以生存型消费资料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工资性收入主要用于改善享受型或发展型消费资料为主导的消费结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当中不稳定的收入,且所占比重较小,农村居民一般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消费需求, 来改善未来自己的生活或者解决应急之需;

(3)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陕西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陕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陕西城乡居民在各项支出比重、基本需求支出,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虽然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但陕西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转变;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八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经济体,传统经济的作用已十分有限,金融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后,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良好效应。股市在推动实体经济成长的同时,也在杠杆化地创造规模巨大、生命力活跃的金融资产,中国的股市逐渐走向成熟。然而,由于近年我国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力争建立一个“自主创新型”国家,因此高新技术的地位愈发重要。作为高科技、高成长性、创新性载体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的 90%以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同程度上欠缺资金,针对主板市场上市门槛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深交所适时推出了创业板。创业板自建立以来,流通市值和市价总值增长都较快,为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融资平台,推动了其健康成长。国际上创业板的历史由来已久,创业板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热点内容。这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伦敦证券交易所(AIM),香港创业板市场(GEM)等等。这些创业板市场都有较久的运行时间,已经步入成熟轨道,因此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价值。在中国创业板推出之后,大批学者专家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关于波动性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创业板整体收益率的波动特性,以及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和波动传导性。由于创业板开市不久,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因此深交所只推出了“创业板指数”反映创业板整体市场情况,并未推出“创业板行业指数”。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针对创业板市场分行业波动特性以及行业间的波动相关性分析尚属罕见。

........

1.2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的从大方面来说是为了研究创业板的行业波动特性,为后继投资者投资时进行资本配置和风险对冲提供参考依据,并且为创业板的理论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具体来讲是研究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三板的联动性;创业板各行业的波动特性及其波动传导效应,和各行业的波动性对创业板整体波动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贡献度。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三板联动性特征,以期抓住创业板与整个股市的关系,为投资者提供指导;

(2)编制创业板市场 4 个行业指数,为投资者考虑行业投资组合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论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样本分析数据;

(3)在保证创业板行业指数编制的合理性和建模前提后,用 GARCH 模型进行刻画,研究各行业的波动集聚性和持续性,并分析比较各行业的波动差异;

(4)研究各行业板块波动对创业板市场整体波动的贡献度,并分析各行业板块、创业板整体市场之间的波动传导性,以期把握住起到波动主导作用的行业。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股市波动理论及波动衡量指标

股价波动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形态,其表现为大趋势中有相反的小趋势运动的波动状态。股价波动状态中主要有三种趋势:上涨趋势波动、下跌趋势波动和无趋势波动。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的变化。适度或者合理的股价波动有利于股市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因而是股市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股价的过度或者不合理波动则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后果。中国股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应该说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外成熟股市相比,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股价剧烈、频繁的波动时贯穿其整个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尽管中国股市的过度波动尚未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但这种过度波动却无疑扭曲了股市的价格机制,致使股价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严重阻碍了股市优化资源配置这一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而股市波动问题也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纵观国外学者对股市波动理论的研究,可将研究成果分为两个理论派别:经典金融经济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经典金融经济理论以有效市场理论为代表并针对在不同的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对信息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做出了微观解释;行为金融理论则建立投资者心态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上。经典金融理论。Fama 在归纳完善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将市场有效性分为三个程度:弱式有效、半强有效和强有效。在弱式有效市场下的股价可以充分而迅速地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因此,对该市场下的股票进行基本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而在半强有效的市场中的股价能够充分很快反映市场上的所有公开信息,该市场下的投资者无法利用公开信息但可以利用内幕信息获取超额利润;强有效市场,认为股票价格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已经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这使得投资者无法获取超额利润。根据该理论,价格波动不遵循任何模式或者趋势。

....

2.2 股票市场波动特性概述

在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特性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发现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以下特性:

(1)收益分布的高峰厚尾性:收益分布特性是波动特性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由于中心极限定理确定了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因此在股市波动研究中,往往假设收益服从正态分布,但是 Fama 等学者还相继发现,股票收益分布具有两大特性:第一,有偏性,而且偏度往往大于 0,即概率分布不是对称的,而是偏向右边;第二,尖峰厚尾性,且其峰度往往要大于 3,也就是说,收益率剧烈波动,出现极端事件的可能性要大于正态分布假设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些同时也指出了传统的假定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不足。于是,在之后的许多研究中采用了平稳分布,T 分布,广义误差分布等。从一定意义来讲,收益高峰厚尾的分布特性反映了股市波动的正相关性,说明股票市场具有正反馈效应。

(2)波动集群性:所谓波动集群性是指一个较大的波动后面往往跟随着较大的波动,而一个较小的波动后面往往跟随着一个较小的波动。波动集群性反映了金融波动的正相关和正反馈效应。曾慧采用 ARCH 模型以及其扩展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具有明显的波动集簇性[11]。

......

3. 中国创业板发展状况....... 21

3.1 中国创业板发展历程...... 21

3.2 中国创业板发展现状...... 22

3.2.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22

3.2.2 创业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4. 创业板整体市场的波动性分析......... 25

4.1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25

4.2 基于分阶段的创业板、主板和中小板之间........ 26

4.3 本章小结........ 32

5. 创业板行业板块的波动性分析......... 34

5.1 行业指数的编制及样本数据选择和处理.... 34

5.2 行业指数的特征分析...... 35

5.3 行业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分析........ 37

5.3.1 指数的波动集聚性效应检验——ARCH 检验 .... 37

5.3.2 GARCH 模型的建立.... 38

5.4 本章小结........ 41

6. 创业板行业板块间的波动性关联分析

6.1 行业板块波动对创业板市场波动贡献度分析

从表 6.2 中标准系数可以看出,四个行业的 值大小差别较大,表明各行业指数收益率对创业板整体指数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可以发现信息技术行业的 值最大,表示其对创业板指数收益率的波动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业,对创业板指数收益率影响最小的是医药行业。但是,系数均大于 0,即各行业指数收益率对创业板整体指数收益率存在正方向的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而已,也就是所谓的贡献度有差异。上面分析的是行业板块指数对创业板整体指数的贡献度,下面将对行业板块之间以及行业板块指数与创业板整体指数的传导性进行分析,即分析行业股票指数之间以及行业股票指数与创业板整体指数的传导动态特征。为此接下来将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一步分析。由于前面部分已经验证了四个行业指数它们的收益率序列的平稳性,因而直接对行业指数及创业板指数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结果如下表 6-4。在此,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影响周期一般都是 1 个交易日(事实上,在后面的 VAR 模型定阶中,也得到在滞后 1 期时AIC 和 SC 最小),因此滞后期选择 1。

......

结论

本文研究了创业板市场行业板块的波动特性,通过相关文献的研读以及相关理论的借鉴,分别选取了创业板指数、沪深 300 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对三板创新性地分阶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参照各大股票指数编制方法,采用派氏加权法自行编制了创业板行业指数,运用 ARCH 族模型以及 VAR 模型等对其波动特性和相互间的波动传导特征、各行业指数对创业板整体波动的贡献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分阶段对比研究三板联动性方面,本文发现一个较为新颖的结论:创业板成立初期,三板的收益率联动性较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联动性越来越弱,直至近两年,联动性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创业板刚成立不久,投资者尚不熟悉,投资时较多借鉴主板趋势,并且创业板在初期各方面制度均不完善,造成了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的不完善。而随着创业板的逐渐完善,以及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认识逐渐理性,使创业板逐渐脱离主板和中小板,并具有自己的风格和波动特征,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征兆,表明中国创业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2)在创业板行业指数编制方面,本文借鉴了各大股票指数编制方法,采用派氏加权法进行编制,通过观察各行业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趋势的相似性,以及五个指数收益率序列的高度相关性,验证了创业板行业指数编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无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发现。

(3)在创业板行业板块基本特征方面,如同其他金融时间序列一样,创业板四个主要行业—原材料、工业、信息技术、医药行业,它们的收益率序列也呈现出“尖峰厚尾、非对称分布”的特征。并且数据结果显示,各行业收益率波动振幅差别不大,相对来说,信息技术行业收益率的波动程度最大,这应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创业板“高科技、高成长”的定位有关,也因此导致了投资者对信息技术行业的较高关注。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全球不动产市场发生了多次较大的膨胀和收缩波动,并由此引发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日本泡沫经济,到亚洲金融危机,乃至美国次贷危机,均与不动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密切相关。仅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爆发之后,马上席卷香港、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不动产价格均发生了或多或少的下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不动产大泡沫,在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珍贵的经验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在全球不动产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宝贵。值得注意的是,进入 2011 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全球不动产价格均逐步上升。2013 年以来,迪拜、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不动产价格迅速攀升,依据全球不动产顾问机构莱坊(Knight Frank)发布的“全球不动产价格指数”,2013年第三季度,迪拜的不动产价格同比上涨 28.5%,位居世界第一。香港、美国、台湾等地的同比增幅紧随其后。该机构通过对全球 53 个国家和地区不动产的研究,发现:2013 年第三季度,全球不动产价格指数已超出金融危机前顶峰时期的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动产业在全球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不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连接了国民经济诸多产业的重要环节,而且连接了投资与消费、政府与市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对经济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不动产市场持续多年的开发热潮,已经导致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其不动产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屡见不鲜。“鬼城”现象层出不穷,大批空置房的风险累积令人担忧。面对我国现实,我们不得不强化危机意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本文将主要运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全球不动产的区域公共因子,并利用区域公共因子序列研究传染效应,因而将主要从不动产传染效应研究与动态因子模型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在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普通城市居民所占有的财产中,不动产通常只包含建筑物与土地。但在工业革命之后,不动产的定义则不再只是建筑物与土地,其往往具有更扩展的外延。目前,各国法律中所说的不动产不仅涉及土地与地上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还涉及地下的人工改造的设施以及与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附属部分的机器设备与电气设施,还可能涉及水、矿产、森林或其他的植被,涉及海洋、滩涂与大陆架。总而言之,“不动产”内涵丰富,虽然全球各国对不动产的具体定义各不相同,但大多是以物理标准、法律标准来定义,并与动产相区别与联系。比较典型的定义有:《罗马法》中,动产称为可动物,是指能够自行移动或者用外力移动而不改变其性质或价值的有体物;而不动产称为不动物,是指不能自行移动也不能用外力移动,否则就会改变其性质或者减损其价值的有体物。《法国民法典》规定,“财产之为动产,或安其性质,或安法律的规定”;而不动产是依性质不可移动、依用途不可移动、或权力客体不可移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意大利民法典》 认为,土地、泉水、河流、树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即使是临时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以及在一般情况下,或是自然、或是人为地与土地结为一体的物品是不动产。我国《民法通则》中虽没有动产、不动产的概念,但我国《担保法》中规定了不动产抵押和动产抵押制度,其对“不动产”的定义为: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地等地上定着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186 条,对不动产进行了司法解释: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 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

.....

第 2 章 全球不动产价格的区域波动特征

2.1 样本变量及数据说明

为了描述全球不动产价格,本文选取 26 个国家与地区的不动产销售价格指数作为主要变量,数据类型为季度数据,选取了 2000Q1 至 2012Q4 的样本区间。这 26个国家与地区,覆盖了除南极洲以外的七大洲、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然而,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较长,一些重要国家的不动产销售价格指数缺失严重,因此如俄罗斯、印度、阿根廷、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没有入选本文的国家样本。又由于这 26 个国家与地区 2013 年的不动产销售价格指数大量缺失,数据难以获得,因而样本时间截止于 2012 年第四季度。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各国的统计局和不动产机构,具体有 ABSA;AustralianBureau of Statistics;BIS;Bundesbank;CEIC;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 Ireland;FHFA;INSEE;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stica;Japan Real Estate Institute;Ministerio deVivienda;NVM;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Nationwide;Nomisma;OECD;Quotable Value;Rating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Singapore Statistics;Standard & Poor's;Statistics Denmark;Statistics Netherlands;Statistics New Zealand;Statistics Sweden;Swiss 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Swiss National Bank;Teranet andNational Bank;Thomson Reuters;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vdpResearch 等。本文使用的不动产销售价格指数,以 2000 年第一季度的不动产销售价格为基期(100),所有指数均为名义价格指数,所有的数据均为季度数据。由于动态因子模型所使用的序列必须是平稳的,但计算发现,各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序列的单整阶数并不完全相同。若通过对各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序列进行不同阶差分处理,来得到平稳序列,则此时的共同因子将没有意义。因此,为了避免季节因素、不规则因素等的影响,本文用 X-12 方法对这 26 个国家的不动产销售价格指数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此时,所有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满足平稳性要求。

....

2.2 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货币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不动产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不动产金融市场。虽然不动产具有很大程度的本地性,但是由于驱动不动产价格变动的因素倾向于全球同步变动,因而全球不动产价格的波动也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通常认为,不动产价格波动有经济、社会、政治、其他等四大方面的影响因素。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其他因素等的间接性、难以量化性、难以获得性等特征,使得这三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对不动产价格的影响有一定的趋同性。对于社会因素,虽然各国历史、文化等的不同,导致各国居民对不动产投资的偏好各异,但无论是不动产开发、投资,还是不动产租赁、购买等方面,关于不动产的投资都是各国居民资产投资、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居民或多或少都有不动产保值、增值的偏好;对于政治因素,全球各国为了维持其不动产业的稳定与繁荣,所采取的不动产政策也有一定的趋同性,例如 2008 到 2012 年,全球各国均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国不动产市场的回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目前关于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率、名义 GDP 与实际 GDP、人均产出与人均消费、人均不动产投资、全球流动性、通货膨胀率六大方面的经济因素。因而,本文,也将从这六个经济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

第 3 章 全球各区域不动产价格公共因子分析.....22

3.1 动态因子模型的形式与估计方法......22

3.1.1 动态因子模型的形式.........22

3.1.2 动态因子模型的估计方法.......22

3.2 全球各区域不动产价格的估计结果与分析........24

3.3 全球各区域不动产价格公共因子......28

3.4 小结......29

第 4 章 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效应分析.......31

4.1 整个研究期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效应分析....31

4.2 不同时期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效应分析........32

4.2.1 繁荣期传染效应分析.........33

4.2.2 危机期传染效应分析.........34

4.2.3 复苏期传染效应分析.........35

4.3 小结......37

第 4 章 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效应分析

前三章在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提取出了每个区域的公共因子,本章则利用提取出的区域公共因子,来研究不同时期全球不动产价格传染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染路径。本章将利用 Johansen 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进行分析。Johansen 协整检验可用来检验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较长的时间段内,多个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因此,可利用该方法,来检验不同时期不动产价格的区域公共因子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时间上的的因果关系,它不同于通俗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它主要描述的是时间上的先行滞后关系。因此,可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各个区域不动产价格公共因子波动的先行滞后关系,即不动产价格传染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染路径。本章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每组的区域公共因子,作整个研究期内,全球各区域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其传染效应;第二部分,使用历史文献法,划分不同的研究时期。同样利用区域公共因子,作不同时期全球各区域之间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分析不同时期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效应。

...............

结论

本文在对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两个波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聚类、动态因子模型、协整方法、因果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全球各国不动产价格波动传染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染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 总体来看,全球不动产价格的波动存在着区域特征。在利用聚类、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进行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的区域划分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出各区域的公共因子,发现:不同区域中各国其不动产价格序列受区域公共因子的影响要大于其国家特殊因子。区域公共因子作为描述各国不动产价格波动特征的主要因子,反映了各国的不动产价格已不再单纯地完全由自身因素决定,区域性的宏观因素对各国不动产价格的影响占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总体来看,全球不动产价格的波动存在着区域特征。

第二,全球不动产价格的波动存在明显的传染效应。无论是繁荣期、危机期,还是复苏期,均存在明显的传染效应。由于经济全球化与货币一体化,全球各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越来越相似,不动产价格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且经济联系越是紧密的国家,其市场的联动性越强。

第三,不同时期,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的传染路径并不尽然相同。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组与美国组相互影响,互为格兰杰因果,新加坡组的不动产价格波动滞后于中国组与美国组;繁荣期内,全球不动产价格波动的传染路径为:先由美国组传递到中国组,再由美国组、中国组共同传递到新加坡组;危机期内,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路径为:先由美国组传递到新加坡组,再由美国组、新加坡组共同传递到中国组;复苏期内,全球不动产价格的传染路径为:由中国组传递到新加坡组、美国组,而且中国组与美国组相互影响。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十

1导论

1.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中心,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特色深加工产品的人造板产业发展迅猛。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加胶裁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和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人造板的诞生,标志着木材加工现代化时期的开始,使过程从单纯改变木材形状发展到改善木材性质。随着世界范围内木材资源利用由天然人工林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人造板生产技术不断升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不断改善,人造板大大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如重组木、木塑板、定向刨花板、定向成材、定向单板条成材、麦稻板等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之中,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人造板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现有人造板企业万余家,人造板产量从1992年的856.32万立方米增长至2013年的2.5亿立方米,达到全球产量的58%。其出口贸易也迅速增加,出口额从1992年的3007.52万美元增加带2013年58.3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8.7%,跃为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这样高的发展速度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实为罕见。然而,中国面临宏观经济增长减速、森林资源短缺、西方国家经济环境和国家贸易摩擦不断等内优外患,近几年人造板出口贸易增速出现放缓的趋势,2010年中国人造板出口贸易额比2009年增长了 32,51%,2011年较2010年增长了 27.95%,增速比2010年降低了 4.56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人造板出口贸易额比2011年仅增长了 11.08%,比2011年的增长速度降低了 16.87个百分点。另外,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人造板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美国、曰本、俄罗斯等国家。随着继续对主要市场的大幅度扩张而愈演愈烈,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一旦这些主要出口市场因为政治、经济或其它影响而发生需求变动,将会严重影响中国人造板出口的整体市场。此外,人造板生产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基础,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也给人造板产品对外贸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正是在前述背景下,在明晰世界人造板贸易总体形势及其变迁规律基础上,研究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基本状况及发展规律特点,客观地判断及其发展趋势,考察影响人造板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构建用一个科学、全面、完整地研究人造板出口贸易问题的分析框架,具体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世界人造板国际贸易发展特征如何? (2)中国人造板产业高速发展的成因如何?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流动规律如何?出口贸易结构有哪些特征? (3)影响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各影响因素发生的作用的机制如何?(4)中国人造板出口增长的趋势如何? (5)如何利用前述作用机制来影响中国人造板产业出口增长的发展,以达到保持产品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和调整出口策略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得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现实参考价值。

……..

2理论基础

2.1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试图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和国际贸易对生产、消费、福利旳影响等诸多问题做出的理论解释,讨论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旳发展实质上是对贸易格局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判断和解释过程。国际贸易理论以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的"绝对优势”理论为幵端,经过了 230多年不断完善发展,主要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程大中,2009)。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意在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每个阶段的贸易理论都是围绕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结构、贸易利益三个问题对影响和决定贸易格局的因素进行解释和验证(侈家栋,2000)。国际贸易的原因就是要说明一国为要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力是什么?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生产结构或分工机构是什么? 一国在国际贸易应该出口哪些产品,进口哪些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果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本文对人造板出口贸易特征形成和出口增长因素的分析就是以典型国际贸易理论为依据;依据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对采用的理论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

2. 2要素增长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多以静态分析和短期分析为特征,仅仅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土地、劳动、和资本3种。随着现代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准确的解释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诸多现象。西方经济学家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并扩展了生产要素的外延。他们认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且还包括技术、人力技能、研究幵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同时,要素的国际移动、要素密集性的变化都使要素功能增加,从而使要素增长理论更加充实。一是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作为一种对立的生产要素,可以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技术要素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或同样投入能有更多生产产出,实质上等生产要素供应量的扩大从而使生产率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或要素节约、商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效能的优化、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都依赖于技术要素革新。二是人力技能要素,各国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人力技能的差异,由于人力技能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因此人力技能又称人力资本。技能禀赋或人力资本赋予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益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3世界人造扳出口贸易发展格局与现状...........20

3.1世界人造板生产量........20

3.2世界人造板贸易量及地域分布特征........22

3.3世界人造板产业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29

3.4本章小结........39

4中国人造扳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41

4.1中国人造板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41

4.2中国人造板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44

4.3中国人造板的出口产品结构分布........48

4.4中国人造板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54

4.5本章小结........60

5中国人造板出口增长的分解与度量——运用CMS模型........62

5.1运用基本OlS模型进行分解与度量........62

5.2运用拓展CMS模型进行分解与度量........71

5.3本章小结........82

8中国人造板稳定出口增长的对策建议

8.1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助推绿色经济发展

林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人造板产业属于森林资源依赖型产业,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人造板产品生产的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天然林资源日益匮乏和大径材减少,材资源是制约人造板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但在今后一段时期,木材资源仍然是人造板生产最主要的原料。进入21世纪培育中国人工速生林发展迅速,大径材利用的成本将会提高,丰富的小径资源尚待开发利用。木中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原料应该转向于依靠人工速生林和小径材的利用,扩大原料来源,促进人造板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人工林资源增长。同时,人造板企业应该重视投资合作造林大力发展林板一体化原料基地建设,政府要大力支持引导人造板企业发展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从源头上保证木材合法来源。因此,继续增加植树造林力度,并且重视森林抚育和保护的工作,切实加强森林绿化和森林经营,以提高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解决森林资源约束的问题,尽量满足人造板等林产品的原料需求。

………

结论

1、 从世界人造板出口量来看,胶合板出口额最大,其次是纤维板、刨花板。目前欧洲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出口地区。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重视和木材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全球人造板产业发展区域实现转移,未来人造板的国际贸易量仍将提高。

2、利用宏观数据分别对中国人造板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区结构分析中国人造板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中国作为人造板出口第一大国,2002年之前我国人造板出口缓慢,加入TO)后,中国人造板出口量年均增长30.01%。从出口结构来看,胶合板占我国人造板出口比重最高,刨花板占比重最低。从出口地区结构分布及特点来看,北美地区目前是我国人造板最大的出口地区,胶合板和纤维板作为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由于价格优势的减弱国际竞争力也随之减弱,提高产品质量,完成产业升级,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3、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三个时期中,竞争效应均在中国对样本市场人造板产品出口增长中起到主要的作用,三个时期对人造板出口增长的平均贡献高达79.49%,人造板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对促进人造板出口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从进一步分解为产品层次可以发现,在第一、二期的各类人造板产品出口竞争力中胶合板的出口竞争力占绝对优势,在第三期的各类人造板产品出口竞争力中纤维板和胶合板的出口竞争力基本相当。可以看到这种竞争力还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不是具有创新性的要素,如技术、资本、品牌等,据有关研究表明,人造板的生产己经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开始向资本密集型生产转变,这种发展趋势下,如果我国人造板业还是固守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基础,则很难形成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