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04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经济学中包含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中更多注重的是理论上的阐述,而在微观经济的运用中更多注重的是管理方法的运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82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8.5%,累计使2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但是,这仅是收入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收入成倍增长,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收入以外的福利水平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返贫程度高;(2)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为公路、电力和水利三方面;(3)医疗健康服务跟不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隐患很大,贫困人口医疗负担重;(4)信息落后,电话、网络等尚未能全面覆盖,贫困人口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发展信息?。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反贫困工作的持续开展,贫困也逐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1)贫困人口分布分散化,呈群集型与插花型并存状态,且越来越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 (2)健康和生存能力缺乏保障,受教育能力严重不足,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偏弱?; (3)贫困地区的公共品供给严重缺乏,经济服务(如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如公共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仍然非常贫弱气所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导致的相对贫困现象己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以收入和消费衡量的贫困,越来越乏于解释贫困的新特点,从多维的角度来认识贫困、解读贫困,以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反贫困政策,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显得尤为迫切。

……….

1.2研究意义

在我国相对贫困越来越突出、贫困集中连片等背景下,多维的贫困测度将更有利于人们对贫困的识别和监控,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贫困,同时也能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以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划分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地区中的滇西边境山区为目标区域,对区域内农村居民为目标进行多维贫困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测度弄清滇西的多维贫困状况,掌握该区域内农村居民各方面生产生活状况,分解判断各方面需求的迫切程度,不仅能为滇西扶贫开发提出策略和方法供政策参考,使有限的反贫困资源得到“精准”利用,也能为监测和评估反贫困成果提供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为中国以特困区为目标的多维贫困评估提供方法和实证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

第1章贫困測度研究回顾

2.1贫困測度的产生及发展

从15、16世纪开始,人们就开始关注贫困问题。16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引起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注意,他们将贫困视作资本主义反理性原则的集中体现,并对贫困做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到了 16世纪末,贫困就逐渐成为了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英国政府还专门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但是,纵观贫困研究的历史,研究者真正对贫困状况进行实践测度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虽然许多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过范围广、程度深的贫困现象,但并没有人对贫困的实际程度真正做过测度。直到20世纪初期,英国人Charles Booth才尝试着用划分界线的方式区分家庭收入是否足够,以此计算贫困家庭的百分比或贫困家庭与贫困线的距离,并用此方法对伦敦的家庭进行了调查气至此,贫困线和贫困人口比例的概念诞生,这种以收入为标准的一维贫困测度和评估方法此后被广泛应用。对贫困的一维测度和评估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人们生活绝对贫困的衡量。这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贫困是根据“仅为维持生理效能的最低需要”进行限定的,其衡量方法是将“购买必需品所需的最低收入”与“收入贫困线”对比,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消费水平的家庭就被视为贫困家庭。第二个阶段则是是对人们生活相对贫困的衡量。20世纪60年代,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思想由于过分苟刻而受到批评,人们对必需品构成的理解变得“宽容”起来,要求把收入水平的贫困线定在高于根据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概念确定的那个水平之上。

………..

2.2多维贫困測度的研究进展

多维贫困测度的理论起源于印度经济学家Amartya Sen,他本人也因对多维贫困方面的伟大贡献而获得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83年,Amartya Sen从能力方面定义了贫困,认为不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建立在能力基础之上。而到1987年,一个叫Hagenaars的学者选取收入和休闲两个方面构造了学术史上的第一个多维贫困指数测度贫困,让贫困研究不再只单纯地关注收入方面,而是也关注收入之外的方面他的尝试引起了许多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开启了多维贫困测度评估快速发展的时代气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1990》颁布了人类发展指数 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这是一个基于 Amartya Sen的能力理论框架开发出来的多维测度贫困的指数。该报告还声明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人,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就是要能让世人拥有一个健康、长寿以及有创造力的生存环境和平台。紧接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在1997年蹄选了三个维度构建了人类贫困指数(HPI),对一些国家开展试点测算,以排名比较各国贫困状况2005年,Chakravarty等依据1993—2002年间世界各国的截面数据,应用Watts多维贫困指数,从文盲率、预期寿命和人均GDP三个方面测评估算了各国的多维贫困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则是以Alkire和Foster创造的“Alkire-Foste方法”为基础开展测算评估工作。2007年,作为OPHI中心主任的Alkire和其团体成员Foster在其研宄成果中首次提出了计算多维贫困指数MPI的“Alkire-Foster方法”。他们测度的多维贫困指数中的维度主要选择了生活水平、健康和教育3个,合计釆用了 10个指标项气OPHI团队测算了 104个发展中国家的MPI,并在UNDP的《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公布,2011年则更进一步扩大范围,将MPI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测算了 109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Nussbaumer等将“Alkirdoster方法”扩展到了能源贫困领域,根据相关思想构建出了一个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并测度了部分非洲国家的能源状况。201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开始从多维角度来探讨儿童贫困问题,发表了《儿童贫困和不公平的新视角》一书,这更加有助于人们认识儿童这个群体状况。

…………

第3章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10

3. 1维度、指标的选取和确定.......... 10

3.1.1维度和指标的范围 ..........10

3.1.2选取原则.......... 11

3.2测度贫困的指数.......... 11

3.2.1传统贫困指数.......... 11

3.2.2多维贫困指数.......... 13

3.2.3不同多维贫困指数的比较.......... 17

第4章滇西边境山区多维贫困测度..........18

4.1滇西边境山区概况..........18

4.2测度方法和指标.......... 24

4. 3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29

4.4滇西边境山区多维贫困测度结果.......... 30

第5章结论与建议.......... 36

5.1结论 ..........36

5. 2建议.......... 36

第4章滇西边境山区多维贫困測度

4.1滇西边境山区概

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以及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等相关文件,滇西边境山区(以下简称片区)包括云南省保山市、丽江市、普海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傑族自治州等10个州(市)61个县/市/区。片区内有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20个,边境县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国土总面积20.9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片区有户数493.93万,总人口 1775.53万,其中农业人口 1559.15万。片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有彝、傣、白、景颇、傈傑、拉枯、佤、纳西、怒、独龙等25个少数名族,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8个为人口较少民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片区有少数民族人口 83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7.48%?,这比同期全省的比重(33.4%)高出11%,比全国(8.49%)高出39%。

……….

结论

本文以测度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贫困状况为目的,首先先论证测度应当从多维方向进行,继而以“维度和指标的选取”和“测度指标的选取”两条主线对多维贫困测度的历史、演进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最终选用“Alkire—Foster方法”对滇西边境山区9个维度的贫困状况进行多维测度。回顾整个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贫困测度应当从从多维方向进行。随着反贫困工作的深入,以收入和消费水平测度贫困状况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也难以据其制定针对性反贫困措施,只有从多维方向测度才能做到。

第二,滇西边境山区反贫困取得了一定成就。从测度结果来看,区域内几乎没有同时存在5个维度都贫困的现象发生,同时存在4个维度贫困的发生率也仅为2%。

第三,滇西边境山区不同维度、不同区域的贫困状况不一。从测度结果来看,不同地区的贫困主要维度不同,贫困程度也不尽相同。维度来看,影响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的主要维度为住房、生活能源和卫生设施。分地区来看,大理、怒江和西双版纳地区的贫困度较高于其他地区。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其“短板效应”,甚至成为决定改革走势及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央于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 “三农”问题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其根本途径在于彻底摒弃二元化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及结构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制度设计的缺陷,制约了财政分权促进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发挥。我国1994年建立的财政分权体制,经过20年的发展和调整,以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为基础,强化了中央宏观调控职能,逐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但是,该体制实施的初衷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份额,但并没用相应提升中央的事权责任,而地方政府又纷纷效仿中央,利用政治权利使得财权层层上移,事权层层下移,这种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导致基层政府普遍财政困难,客观上降低了基层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缺乏与当地居民福利相容的政府官员激励及考核机制,无法促使政府官员自发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同时,财政分权机制发挥积极作用的外部因素,如居民自由流动性、完善的民主制度等在我国均有很大程度的缺失。财政分权制度设计、激励机制及外部因素各个环节存在的弊端造成了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失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在新一轮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从现实出发,依据财政学相关理论及方法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中的权力及义务,如何构建一个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权内生机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

1.2研究意义

第一,公共产品理论属于财政学的重要范畴,而农村公共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的分支,因此可以通过现代财政学为基础,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研究科学性的同时,也有利于财政学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需要有农民的积极介入,有效供给应以农民充分的需求表达为基础,而需求表达需要借助公共选择机制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我国农民在各方面具有的特点使得公共选择机制具有了中国特色,因此,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公共选择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财政分权理论作为地方供给公共产品的理论基础,在经过了第一代及第二代的发展之后已日趋完善,其核心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形成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及与当地居民福利相容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制度的研究以及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进行对比,有利于对财政分权机制的深入理解,这将极大地促进地方公共产品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由最初的思想萌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成熟的学说,对世界各国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国外学者就这一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公共产品思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出现而萌芽,最初主要是探讨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以及政府职能范围,可以追本溯源到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1657),他在其著作《利维坦》中对国家进行了界定。大卫?休漠(David Hume, 1739)在《人性论》中用排除草地积水的例子研究了政府起源过程,认为自私人性的存在使得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免费搭车”现象难以避免,因此,只能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公共产品的供给。而亚当?斯密与穆勒的研究最终将公共产品的分析由政治学及哲学领域引入到经济学。斯密(Adam Smith, 1776)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君主或国家的职能总结为提供国防、司法、公共机构及工程这三大公共领域,他在分析政府提供公共机构及工程这一职责时指出,公共产品的特点使得市场供给不足,“市场失灵”难以避免I。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48)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政府存在多种必要的职能,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

……..

2.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这方面的研究以实证检验为主,针对不同的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麦克米伦和图福尔(McMillan and Tuff our,1991)选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城乡道路、教育、健康等六项公共产品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因素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城乡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7。萨恩等人(SahnetaL, 2002)以价格、医疗质量、疗程等因素作为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来研究坦桑尼亚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产品需求,结果表明,质量是医疗需求重要的决定因素。卡玛(Qamar, 2004)研究了巴基斯坦实施的“需求推动的自然资源管理计划”,这一计划针对以往政府“自上而下”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弊端,反方向操作,实施“自下而上”以农村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村公共产品的外溢性往往比一般公共产品更强,似乎只有政府提供才是有效的,个人提供公共产品是缺乏效率的(Gilles and Stephane, 1999)。但大量的国外学者以不同的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多元供给模式实现有效供给。布坎南(Buchanan, 1950)对美国农业社区的“俱乐部”产品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排他性,因此私人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弥补产品投入,这种私人供给的方式可以提高供给效率。Simon和Ravi (2004)认为,在农村居民之间的公共需求有明显同质性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自费合作的形式自发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鲍恩(Brown,1994)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选择BPP模式(谁获益、谁支付),这种模式可以使供给者相应地获得获益群体按照边际价值进行的支付,从而弥补机会成本。与之相反,布洛克莱格(Blochliger, 1994)从供给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认为PGP (谁提供、谁获取)模式的政府提供更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汉利(Hanley,1998)认为BPP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保证供给者的收益,进而保证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但由于免费搭车的存在,很难将非支付受益人排除在外;而PGP模式下供给者的自主性较大,但由于很难评估农村公共产品的边际收益,因此将导致供给效率低下。加多姆斯基等人(Gadomski et al. , 1997)以美国奥齐戈县自发成立的公-私合作公共卫生组织为例研究了美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

……….

第三章财政分权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21

3.1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范畴分析 .........21

3.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界定与影响因素......... 23

3. 3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25

3.4财政分权理论......... 27

3. 5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决策机理......... 32

3. 6相关理论启示......... 35

第四章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36

4.1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背景......... 36

4. 2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总量......... 44

4. 3本章小结......... 48

第五章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50

5.1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机理......... 50

5. 2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 52

5. 3本章小结......... 65

第六章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实证分析

6.1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拥有信息优势,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当地居民的需求偏好,而“用脚投票”以及“用手投票”机制的存在,为居民需求偏好的表达创造了有效的途径,这两种机制同时又对当地政府形成了压力,使各个地方政府产成竞争,从而激励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分权机制的有效性成为各国采取分权体制的理论依据。然而,中国的现实情况与财政分权运行的有效机制差距甚远。首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民无法实现充分的自由流动,即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蒂伯特模型中“用脚投票”机制。其次,我国政府官员由上级任命,官员的晋升和当地居民的民意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国“用手投票”的机制不健全,这样,地方官员就缺乏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从而获得选票的动力。第三,在官员委任制下,我国各级政府自然会以上级政府的政策导向为施政基础,而中央政府长期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然造成地方政府锦标赛式的竞争,将过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公共产品的投入,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及地方之间的财权进行了调整,形成财权上收的局面,而与此同时,中央及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格局基本维持原状,这样就造成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缺口,而转移支付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财权层层上移、事权层层下移的结果是主要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县乡政府缺少相应的资金保障。通过以上制度框架与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拟提出以下有待验证的研究命题: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激励机制的偏差抑制了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章就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对这一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本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全国范围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影响,第二部分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农村公共产品地区差距的影响。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为代表,衡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

结论

尽管不同国家具体的分权模式呈现巨大的差异,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支出责任,即通过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来改善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我国自1994年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虽不断进行政策调整,但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制度缺陷,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目前的财政分权并没有让基层政府有效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主要是因为财政制度设计不规范,致使基层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下,缺乏调动基层政府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通过深化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完善制度设计,并且通过其他配套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来改善分权的效果,以确保农村公共产品有效地提供。

第一, 通过对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分工模式及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制度的总结,以及对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入总量及支出结构进行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分工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较低,结构失衡;事权划分不规范,缺乏法律依据;事权划分不明确且缺乏弹性;专项转移支付过多,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

第二,通过对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机理分析发现,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方面,居民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民主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不畅;财政分权体制本身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包括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缺乏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转移支付不科学,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缺失,预算安排不完善,财政预算约束软化,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混乱;政府官员激励、考核体制的弊端,包括考核内容需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考核指标大一统,缺乏针对性,考核数据缺乏真实性,考核主体单一化等。

第三,为了验证“我国目前财政分权体制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这一假说,本文运用了计量分析的方法,以农村义务教育、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供给水平为因变量,财政分权和其他控制变量为自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结论,财政分权确实抑制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只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才能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是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李克强总理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文中也写到:“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⑴撇开农业劣势地位以及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等农业本身问题,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迫于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困难的现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与土地产出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要解决这一难题,根本手段就是城镇化。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黄毅,2006)。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缓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厉敏萍,尹佳;2010)。李铁(2012)认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141'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过去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大动能人口红利、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城镇化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破除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陷眺的重要手段,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必须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

1.2文献综述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提供了可能。吴友仁(1979)较早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或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19]。张正河(2000)在《农业国的城市化》一书中较完整全面的界定了城市化,即城市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城市从数量、规模、形态、内容、性质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过程,是城市经济生活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历史转变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接近城市的过程关于城镇化问题的研究,首要的焦点主要在于城镇化发展道路(路径)上。顾朝林、吴莉妞(2008)总结城镇化的道路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饶会林、曲炳权(1990)将城市化的道路总结为集中型和集约型。崔援民、刘金霞(1999)分析了集中型城镇化道路与分散型的城镇化道路。李铁(2003)指出要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我国国情,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中就业和转移成本的不同特点卢荣善、张远秀(2009)提出重点发展以小城市、县城和农村中心镇组成的小市大镇带动农村地域的快速繁荣和振兴辜胜阻、李华等(2010)提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的“均衡城镇化战略”,在以大城市为依托发挥大都市圈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同时,重视在都市圈以外地区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

………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市是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与乡村相比,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大,产业构成以二、三产业为主,是行政中心、流通中心、文化中心。城镇包括“城市”和 “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从行政级别角度来说,县及以上机关所在地都是城镇;从人口角度来说,城镇是指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地区且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城市与城镇概念的区别主要在“市”,因此,城市是指经国家批准设市的城镇。在我国,城市是指县级市以上级别的城镇。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城乡的最近划分,将我国统一分为城镇和乡村,取消了城市和农村的划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在我国,可根据不同特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类别。根据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可将城市分为综合型、工业、矿业、交通港口、商业金融城市等;根据城市的行政地位不同,可以把城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区常住人口)不同,可以把城市分为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万-1000万)、大城市(100万-500万)、中等城市(50万-100万)、小城市(50万以下);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将城市分为沿海城市、内地城市、边境城市;根据城市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与多中心城市、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根据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辖射力的强度不同,可以将城市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地区性城市。

………

2.2相关理论概述

最早是1954年由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主要点在于工业可以通过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应该集中资金,首先发展工业,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总是优先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实现,是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来源。因此,在推动三化同步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我国在建国初期“优先发展工业”的策略就是遵循了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国的实践证明不平衡增长理论可以为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供有效的建议,但中国的教训也表明:过度追求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农村问题,也容易产生很大问题,进一步造成更大的“不平衡”。弗朗索瓦•佩鲁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提出了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主要侧重从空间角度对不平衡增长理论的解释,即不仅部门经济效率有差异,在有限资源的现实下,应突出发展某些重点区域作为增长的极点,并通过这些极点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增长极理论打破了传统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认为经济要素与产业发展并非均衡发展的,而是依赖于少数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在于:把有限资源投入到条件好的地区,形成聚集效应,影响带动周边经济增长。

………….

第三章县级城镇在我国城镇化战略......... 22

3.1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22

3.2不同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26

3.3县级城镇在城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29

3.4本章小结 .........31

第四章我国县级城镇发展演进的历史......... 32

4.1历史过程分析......... 32

4.2发展轨迹分析......... 39

4.3发展状态分析 .........48

4.4 本章小结 .........53

第五章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 54

5.1我国城镇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54

5.2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差异的成因......... 64

5.3区域视角下县级城镇发展研究......... 66

5.4本章小结......... 69

第七章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的案例分析

7.1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县级城镇在世界各国都是普遍存在的行政单位,但在许多国家,县级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明显,县域城镇化更是中国特色的一种现象,国外鲜有县域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县域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概念及理论阐述类文章过多,实证检验型文章过少;而有关城镇化及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国家或者省为单位,少有针对县域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针对国内外研究不足,本章以县级城镇为单位,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首先,本文将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学术界对于一国(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观点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工业化发展水平呈现一种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钱纳里和塞尔奎因(1975)认为城镇化可以表现为因果链条上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以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化程度提高的结论。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对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长达近百年的实证和经验分析证实: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一方面,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县级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基础,是县级城镇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保障;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繁荣通过区域发展提升县级城镇的人口规模,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小企业和小城镇的繁荣,有效扩大生活在县域中人口的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为城镇化发展创造空间。

……….

结论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

第一,县域城镇化是未来城镇化布局的重要路径。对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见,城镇化是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经济也可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再次,现有城镇化路径比较分析表明:与大中城市及乡镇的城镇化路径相比,以县级城镇为主导的县域城镇化在城镇本身以及对城镇化空间、对农民个体等角度都有着更大的比较优势。

第二,县级城镇的稳定性是县域城镇化的重要依据,而县级城镇发展状态需要县域城镇化的提升。对县级城镇发展演进的历史比较分析表明:县级城镇最早产生,也最稳定性,其重要地位、功能、贴近基层等特征是主要原因,而这一点将成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县级城镇目前“人口”、“经济”等发展状态(水平)。分析:县级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落后缓慢、集聚效应低、处于政策被忽略的位置,制约了县域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区域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策略。无论是县级城镇的数量、人口规模还是三化发展水平,我国城镇发展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这为分区实施县域城镇化奠定了基础。基于空间差异性,本文提出了“东小西大”的城镇化战略,即东部地区以县级城镇为主要的城镇化路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大城(市)镇。这一分析确立了县域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域。第四,相邻城镇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策略。首先,从上级城镇角度而言,县级城镇在发展时应适时得到的借助城市群加速县域经济和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其次,从县域城镇化发展途径来说,由于人口与经济等指标空间分布的高度重合性,发展县域城镇化必须要综合考虑人口、产业、经济等要素;

最后,就同一城镇级别而言,县级城镇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加强同邻近周边县级城镇的交流和联系,推动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第五,城镇个体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策略。对我国县域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县域经济、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县域非农化率对一个县级城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走访的典型案例,对县级城镇如何完善发展县域城镇化提出了有效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纸毛用羊生产布局如何变化不仅会影响国内羊毛、羊续的供给,还会对国内外羊毛、羊绒价格的变化以及中国乃至世界毛纺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的研究对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线毛用羊生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改革幵放以来,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续毛用羊生产受到非农产业及其他农业部门发展的挤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续毛用羊生产萎缩趋势明显。中国续毛用羊生产布局呈现出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这种生产布局的变动趋势使得我国纸毛用羊生产所需的资金越来越难以同其他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整体上削弱了域毛用羊生产的综合优势,不利于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发挥。

………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研究比较优势理论方面首先由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论,李嘉图也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创立者。托伦斯在《关于玉米的对外贸易的论文》(1815)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根据他的理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但是他没有像李嘉图系统的对该理论进行说明阐述。李嘉图的分析仅仅局限于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的劳动这单一的生产要素。俄林和赫克歇尔(1919,1933)理论(简称H-0理论)把比较优势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系统的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H-0理论中,唯一的投入要素不再是劳动,土地、资本等也纳入到重要生产要素的考虑之内,拥有不同资源的国家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和组合的相对价格构成了各国的比较优势。由于提出此理论的时候世界贸易并不发达,生产要素仅限于土地资本劳动等有形生产要素,没有考虑知识、技术等无形生产要素。所以他们的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狭溢的,使得比较优势对现实贸易远远不能清晰透彻的进行表述。迈克尔?彼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00) —书中首先提到了竞争优势的作用,他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一般来源于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劳动力或资本的投入,而这些因素的投入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优势作用越来越小。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优势理论的广泛适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按照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国家的贸易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讲”,要想使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有更好的解释就要用动态的视觉来研究和发展。赤松要(1936、1957、1965)提出了 “雁行形态论”和小岛清(1973)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他们主张各国应发展各自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把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国外,通过这种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波斯纳(1961)的技术差距论和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可以把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一样的比较优势作为了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这些理论虽然解释了各国如何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并进行产业升级但是不能解释另外一个现象,即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超越本来发展同一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

……..

第二章理论基础及测算方法

2.1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对不同国家间发生相互贸易关系原因的解释。从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开始,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的因素也随之演变,比较优势的理论也得到发展和深化。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转换本国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先创立绝对成本学说,他从劳动产品财富论出发,认为一国要增加劳动产品就必须走分工的道路。他以地域分工理论作为其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创立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各国都以成本绝对低的商品相互交换,就能使产品的产量增加,消费数量也增加,从而双方都得到利益。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一局限,它将本国某种产品的成本与国外同样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以成本的绝对高低来决定出口,这会使那些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无法参加国际贸易。突破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局限的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成本理论。所谓比较成本是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的比率存在差异,不同国家之间就能够也必然会进行相互交换,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管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力跟其他国家有何不同,这个国家不仅可以而且应该生产和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最大的产品,这样做对这个国家是有利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国际贸易中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基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任何类型的国家都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二是指出了国家间交换的特殊规则。李嘉图用不同于斯密的独特的比较选择方式,将不同的产品劳动成本的比率进行比较,而不是将本国某种产品的对值的高低,而是相对值的异同。从理论的完整性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李嘉图对斯密的分工理论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没有对贸易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没有深入研究贸易利益在国与国之间的分配。

……..

2.2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指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引起的,生产要素的丰缺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0定理)不仅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和国际贸易的发生条件,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差异和国内贸易的形成。本文引用其来比较国内绒毛不同产区的生产比较优势,首先构建反映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的资源禀赋系数,概率优势方法是Quirk和Saposnik在1962年提出的,该方法是指在自然条件变动、价格变动等不确定的状态下,以某些已知的分布或假设性质明显、容易计测的有效函数为前提,测量特定农产品的品种之间,某种农产品的地区之间,甚至个别经营者之间的风险特性和位置的一种指标。本文釆用概率优势法来比较不同地区毛线的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要素的使用效率等,从成本角度判断不同产区线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一般研究大都釆用一级概率优势(FSD)来作比较,它是采用长期的单位畜产品成本来计算,不仅反映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的成本变动趋势以及在竞争对手之间的排序,而且同时也反映出经济效益的大小。所计算出来的FSD值越小,说明该地区生产的优势越大,反之说明该地区生产的优势越小。

………

第三章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基本情况及成本收益状况......... 22

3.1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概况 ........22

3.2绒毛用羊各品种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 26

3.3本章小结........ 29

第四章我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30

4. 1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30

4.2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32

4. 3本章小结........ 40

第五章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历史变迁........ 42

5. 1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历史变迁 ........42

5.2我国绒毛用羊生产集中度测算........ 56

5. 3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布局历史变迁的评价........ 57

5. 4本章小结........ 57

第七章绒毛用羊生产布局优化分析

7.1生产布局优化的原则

我国不同地区在绒毛用羊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对于线毛用羊生产的布局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对毛绒的需求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绒毛用羊生产,利用各自特有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优先发展与该地区优越条件相适应的品种生产,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形成优质续毛用羊品种地区专业化生产。保证各地区各品种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绒毛用羊饲养规模应当适度且产地尽量集中,这样才能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更为合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的商品量,从而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产品,有利于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便于毛统交易、流通。比较优势是区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基础,各地区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放弃没有优势的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对纸毛用羊区域布局调整和宏观调控方面,国家要大力促使不具有优势的地区退出绒毛用羊生产,对具有优势的地区进行扶持,促进绒毛用羊生产向优势区集中。从本文的研究看,总体上,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我们应大力支持这些具有比较优势产区的绒毛用羊生产。在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区,应提高对续毛用羊产业的技术支持水平,重点加强对绒毛用羊的品种改良、疫病控制以及技术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与支持力度。

……..

结论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计量分析法,利用宏观和微观数据资料,对中国线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国续毛用羊分布较为广泛,大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牧区或半牧区,分布较为集中。在经历多年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后,我国域毛用羊数量和品质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品种在当地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产出能力均有提高,但各品种的个体性能和品质间差异仍然较大,品种杂交、品种退化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域毛用羊各主产省区生产的成本收益差异较大,绒毛用羊各品种间成本收益的差异也较大。在绒毛用羊各品种的成本构成中,物质和服务费用占据最高的比例,在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精词料费和词草费的比例较高。由于地区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我国各省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且各省区各品种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具有动态变化性。总体来讲,我国线毛用羊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华东地区的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弱,东北地区绒毛用羊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细毛羊、半细毛羊、域山羊生产集中程度是不同的,其中,钱山羊生产的集中程度最高,其次是细毛羊,半细毛羊生产的集中程度最低。从历年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来看,各品种生产集中度的变化不大,总体上,细毛羊的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半细毛羊、绒山羊的生产集中度有所降低。我国线毛用羊生产布局的变迁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即绒毛用羊生产的布局趋向于朝着有自然资源优势、优良种质资源优势、生产成本效益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的地区转移。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人才为本,营销为王”的新经济时代,营销人才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积累财富的不竭源泉。不断优化营销人才的素质结构己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人者得天下:我国早在《1996年度人力资源开发报告》中就曾指出:“当今世界一国国民生产总值3/4靠人才资源;1/4靠资本资源。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最终体现为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竞争,实质上是国际营销人才的竞争”。⑴近年来,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己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大批的食品出口企业应运而生。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产品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己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且具有较为强劲的增长潜力。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食品出口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黑龙江省为例,其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食品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数据可知,食品行业对该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国际化的行列,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将变得更为激烈。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是市场资源的竞争、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人力资源战略的竞争,然而,这些最终都将归结为营销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竞争。营销人员是企业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源泉,因此,营销人员的素质构成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首先,营销工作是企业实现利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唯一途径,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构与企业的销售业绩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最终决定企业的获利水平。其次,对于在国际市场中开展业务的企业,其营销人员是企业迅速获取国际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同时也是最可靠的来源。他们将本企业的产品信息与服务提供给客户,同时积极的获取客户的反馈信息,了解产品的市场反应,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变革提供重要依据。最后,营销人员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表以及管理水平的体现者,他们象征着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设与管理企业的国际营销人才,保证企业营销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与企业的国际化步伐相一致,己成为制约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与人才战略的双重压力下,国际营销人才的发展己成为当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对国际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研究显得日趋重要。

……..

1.2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结合食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销售人才战略,分析食品出口企业对其国际营销人才进行素质评价的现状。并在现行评价体系和现代胜任素质模型的基础上,迎合食品出口企业对高素质的国际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运厢科学的方法建立起一套专门针对食品出口企业的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体系,以识别出作为食品出口企业的国际营销人才应具备的主要的行为能力和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最终,以黑龙江省绿金集闭为例,对在市场上开展工作的营销人员应其备的素质进行评价与验证,为食品出口企业建设和管理高素质的闻际营销人才队伍提供理论基础。随着食品出口行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际营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评价并不断的优化国际营销人才的素质结构以应对不断发展的国际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国际化人才的素质评价或者营销人员的素质评价,尚未将国际营销人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本研究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建立起一套专门针对食品出口企业的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以现代胜任素质模型为基础,识别出作为食品出口企业的国际营销人才应具备的主要的行为能力和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论文深入分析了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的评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与扩展了国内外对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的研究,对食品出口企业营销人才的素质评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2研究的相关理论

2.1国际化人才的相关理论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06年费雪所著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同时被收录于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直至1960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西奥多-W-舒尔茨(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在经济年会上系统的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与舒尔茨一样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主要有贝克尔、丹尼森和明赛尔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做出不同的论述。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主要原因在于他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多层障碍使其成为经济学中一门新的分支,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人力资本之旅。舒尔茨还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和途径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对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因此,舒尔茨被誉为了 “人力资本之父”。贝克尔克服了舒尔茨只分析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宏观作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微光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力资本从宏观领域到个体经济的完美结合。爱德华•丹尼森对舒尔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正,即对教育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进行了更为严谨的分析论证。他将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组织管理、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知识运用上的延时效应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的自身质量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在1929年至1957年之间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的结论,质疑了舒尔茨33%的结论。雅各布•明赛尔将人力资本的投入与收入分配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模型,为人力资本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支持性的工具。同时他还对在职培训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开启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另一个研究分支。

…………

2. 2胜任素质理论

胜任力是一种根据组织战略需要,以便增强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操作方法以及工作流程。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发表了 “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在文章中,他运用大量的实际研究发现证实了米用智力检测的方法来确定综合能力的不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格、智力、价值观等人们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因素,在实践中并没有表现出理想的效果。最后,他回归于现实,致力于挖掘与分析第一手材料,以得出能够真正影响员工工作业绩的行为特征和个人条件,最终实现组织效率与个人发展的双重提高。他将上述的行为特征和个人条件统称为Competency (胜任力)。该篇文章的成功发表是胜任素质研究的起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学者们纷纷从多个维度对胜任力作出了相应解释。比较有代表性且获得广泛认可的解释是:“胜任力是驱动个体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体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在驱动力等。”

………

3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5

3.1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 15

3. 2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违立股则和构建思路........ 16

3. 4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19

4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28

4.1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对比分析........ 28

4. 2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 29

4.3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31

5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实例分析........ 43

5.1绿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国际营销人才素质........43

5.2绿金集团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过程........ 44

5.3绿金集团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结果与对策建议........ 48

5.4金集团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议........ 49

5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实例分析

5. 1绿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概况

黑龙江绿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绿色食品为主导,包括绿色食品大豆种植、科研;纯香油、低脂肪尚蛋白大粉等产品精深加工;火山鸣泉牌天然矿泉水、医疗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华运动饮料等产品研发、生产为一体,且有贸易自营进出口权、兼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食品出口企业。经过几年的运营与发展,形成了公司链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行格局,拉动了农村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种植新、优、特农产品的积极性,拉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公司本着“用天然的自然资源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生产高安全、高质量、高营养、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的理念,绿金集团不断发展创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钟爱,因此绿金集团的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通过新建和资本收购的方式实现了企业的扩张。目前绿金集团旗下己拥有包括黑龙江省厦绿色植物油有限公司、黑龙江绿金绿色食品销售公司等5家分公司,在食品行业屮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十几年来绿金集团全体员工高度发扬“凭科研求发展,以创新为腾飞,摸而不舍科研开发人类生命所需安全健康有机天然食品为目的”的企业发展宗旨,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弱到强,形成今天累计资产4.6亿元现代化高科技食品出口企业。集团以重质量和信誉的双重保证使得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于德国、英国、美国、瑞士等10多个国家,20多个城市。从上述情况可知,公司的国际市场以及业务对其发展和壮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公司的国际汽销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

………

结论

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是食品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营销人才甄选、开发以及管理的基础,并关系到企业国际营销的成败。论文初步地探讨了食品出口企业如何对其国际营销人才的素质进行评价的问题,使得评价的依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主要研究出了一套适用于一般的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企业都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目的与要求,因此,各企业对其国际营销人才进行素质评价时,需要根据其国际目标市场的特点以及国际化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论文得出的结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论文结合了食品出口企业营销人员的胜任素质以及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特征,将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其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将素质评价运用于一个更为具体的对象。为食品出口企业对其国际营销人才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2)在统计分析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员招聘信息中各项胜任素质的词频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国际营销人才素质的因素,遵循素质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构建一套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我概念指标、目标与行动指标、认知面指标、营销特质指标以及国际资源指标。自我概念指标如国际公关艺术、形象声誉、适应性以及应变力,目标与行动指标例如成就导向、知识整合与转化、价值发现、企业家精神认知面指标如全球视野、相关专业知识、终身学习、创新意识,营销特质指标如国际团队建设意识与合作精神、业务拓展、关系建立,国际资源指标如国际语言交流胜任度、国际销售网络、国际经历与体验,使得食品出口企业对其国际营销人才素质的评价更具说服力。

(3)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食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对其国际营销人才的各项胜任素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其次,针对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偏主观性的问题,同时采用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两种方法得到的权重通过拟合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更加准确的实现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化。总之,论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实现了食品出口企业对其国际营销人才进行素质评价的数据化和科学化。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己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水资源的匮乏、土地的紧缺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化肥、农药、兽药、词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由于农业生产导致污水排放量成为全国主要水污染的来源、以化学需氧量(COD)为例,2007年农业化学需氧量为1324.09万吨,占总排放量的43.7%,而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高达1268.26万吨,占农业化学需氧量的95.78% (2010)。可见畜禽养殖业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生猪作为畜禽养殖业中耗粮大、粪尿排泄多的畜种理应重点关注。猪肉作为城乡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消费比重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乔娟等,2014),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40.47Kg' (USDA, 2014)。猪肉的刚性需求刺激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迅速推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快速发展及土地流转制度的束缚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种养脱离带来养猪场户缺乏适当的农田消纳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及污水。此外,养猪场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养殖过程中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的行为,导致粪污含有大量兽药和重金属残留,有污染土壤的潜在危险。与传统的散养户不同,80%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大中型生猪养殖场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和大城市郊区,这些区域水系比较发达,且集聚着大量需求稳定的人群(孟样海,2014),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这些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是从畜牧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入手,归纳国内外对此问题的态度和研究进展,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研究内容,分别从环境治理法规、治理技术以及政府行为三方面应对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模式之一,归纳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了解循环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研究进展。畜牧业废弃物成为主要环境污染源,主要表现为对水体、土壤、大气等方面的影响。从畜牧业发展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也面临大量粪污难以储存、处理和利用,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60-70年代,多数畜禽业高度密集区域出现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俄罗斯大型养猪场经过风险评估后得出,不经处理的猪场废弃物是潜在的点环境污染来源,影响地下水水质,对周边居民身体存在健康风险(E. Otabbong, I. Arkhipchenko, 0. Orlova I. Barbolina & M. Shubaeva, 2007)。国外其他集中化牲畜养殖区也存在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美国德克萨斯州中北部的博斯克(Bosque)流域集中化奶牛养殖场的粪便施用的田地与当地地表水中憐的含量水平明显相关(McFarland&Hauck,1999)。20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短短三年内约有15000起由养殖业粪便造成的水污染事故,随着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英国政府开始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养殖行为。有学者通过测算中国东北三省畜禽粪尿排泄物中进入水体中的COD含量占畜禽粪尿、工业和生活排排放COD含量的50%左右(马林等,2006),安徽省畜牧业水环境等污染程度也较高(宋大平等,2012)。畜牧业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畜禽粪便超过土壤承载力或处理不得当导致养分过剩以及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累积导致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景栋林等,2012;潘霞等,2012)。荷兰作为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代表,其南部地区畜牧业密集程度最高,荷兰每年约产生9500万吨粪便,接近1500万吨会剩余(Eli,2004),由于畜禽粪便量大大超过农田生产施用量而引起粪便硝酸盐污染。

……….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地球就像是宇宙中的一艘孤立运行的宇宙飞船,飞船中的储备有限,不存在无限储备的可能。在飞船上的居民无法获得超出飞船本身范围的资源储备,也无法向飞船以外的世界处理居民生活中不需要的废弃物I (罗杰.伯曼等,2002)。实际上是鲍尔丁提出了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观,对用被加工和转化的物质流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准提出了质疑,认为“牛仔经济”将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无限的平面,并存在能够无限向外延伸的边界这一理解是有缺陷的。鲍尔丁认为未来的发展模式需要摒弃“经济增长至上”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储备型经济”;改变“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休养生息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循环型”经济模式,取代耗费资源的“单程式”经济,保障资源不会枯竭,实现生态环境不会被污染和破坏的目标。因此可认为飞船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的萌芽。生态学和经济学都是生物种群行为的科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一组相互作用的动植物群体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的家庭管理,经济学研究人的家庭管理,自然管理和人的管理如何相互关联就是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由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罗杰•伯曼等,2002)。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主张在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实施管理,保障自然资本存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实现资源未来保持一定的存量和可持续发展产量,保持未来的生产机会,实现效用或消费不随时间而下降的可持续状态;可持续状态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性,允许变化的程度在约定的的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各界对资源环境压力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共识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共同体。

………..

2. 2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

伴随着新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的具体化,各国对环境问题表现出高度重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球变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提出在所有的环境问题中,随着温室效应所引起的全球变暖的威胁已让世界各国高度重视,1997年,一些国家签订了第一部以法律形式约束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京都协议书》,21世纪初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1的概念,其中指出“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为手段,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获得相对多的经济产出,为新技术的研发、输出、应用创造机会,带来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黄山等,2013)。”随后,有部分学者认为低碳经济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能源领域入手,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实现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从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三方面思考,构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应对机制(陈浩等,2013)。随后的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世界气候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不能以地球环境破坏的代价换取世界经济的发展,2013年华沙会议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举措如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入讨论。

………..

第三章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32

3.1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 32

3.2北京市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 35

3.3生猪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39

3.4生猪养殖投入产出关键点分析.........40

3.5本章小结......... 42

第四章基于减量化的技术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46

4.1分析框架与数据说明......... 46

4.2减量化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养殖技术选择......... 49

4.3减量化视角下生猪养殖技术效益分析......... 56

4.4减量化技术选择影响因素.........60

4.5本章小结.........63

第五章基于再利用的技术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65

5.1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65

5.2再利用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养殖技术选择 .........66

5.3再利用视角下循环经济养殖技术效益分析......... 70

5.4再利用技术选择影响因素.........72

5.5本章小结.........73

第九章基于市场失灵的政府行为分析

9.1养殖环境规制的发展历程

生猪养殖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之所以带来环境问题日显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市场失灵。环境资源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这些市场失灵特征使得市场不能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政府或其办事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基本的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等社会利益为目的,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控制和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行为,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闫杰,2008),使得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环境资源带来的问题能够在环境容量可容纳的范围内。生猪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的推广我国一直有鼓励扶持政策,政策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如表9-1): 2000年左右开始,我国颁布了多数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少数规范。《畜禽养殖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农业行业标准,199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2001)对畜禽场的空气、水、粪污含水量、最高排水量、废渣无害化等进行了达标规定;《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2001)明确制订了养殖场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的PC存、污水的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词料的词养管理、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的监测等可能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环节都做了明确的技术标准要求;《畜禽獎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2006)和《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2006)重点强调了无害化处理设施的选址和污染物检测控制与防治技术的应用。这些行业标准以养殖场户为中心,对前期畜禽养殖场选址布局、词料和词养管理,中期清粪工艺、畜禽粪便及污水无害存处理技术,再到后期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测、固体赛肥资源化利用,最后到生物有机肥、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操作规范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从畜禽养殖规范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畜禽养殖行为的行为规范为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的推广实践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标准支持。

……….

结论

循环经济养殖技术的釆纳是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角度对养猪场户采纳循环经济养殖技术情况分析得出,养猪场户的减量化技术采纳比例较高,再利用技术采纳比例较低,猪类资源化比例较高,病死猪资源化技术采纳比例较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养殖技术采纳程度不均衡。循环经济养殖减量化主要包括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投入减量化技术采纳比例较高的是规模化养殖模式,规模化猪场土地利用率最高,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系统拥有比例也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废弃物的减量技术是从通过减少粪污、恶臭,降低病死猪产生量两方面体现。生物词料的使用可提高词料转化率,从而降低恶臭影响,52%的养猪场户釆纳生物询料。合理的清粪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污水的排放,发酵床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最少,生态效益较好,干清粪次之,但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干清獎技术较好,近九成养猪场户选择干清粪技术。循环经济养殖再利用技术采纳比例普遍偏低。雨水再利用技术釆纳比例仅为15.92%,雨污分离设施的拥有率为16.04%。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比例较低,约60%的养猪场户釆取直接排放和污水池存放,粪污通过沼气设施实现沼气再利用比例仅为21.39%,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再利用技术釆纳的比例不断提高。养猪场户对猪獎和病死猪采取资源化技术,猪異资源化比例较高,病死猪资源化技术采纳比例较低。猪舞主要通过自家还田、免费送人及直接销售三种方式实现资源化,70%的养猪场户通过自然堆放发酵,很少有采纳加入歯类、塾料的发酵技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猪场户采取直接销售猪粪的比例也在提高。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比例较高,但采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比例不足10%。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羊域是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之一,它的产量极为稀少,每年产量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比例约为0.2%,再加上羊绒具有十分优良的品质,因此被称为“软黄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级资源国,羊续制品加工幵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羊绒生产、加工和销售第一大国。产量方面,2013年我国羊绒总产量为1.81万吨,约占到世界羊绒总产量70%以上。质量方面,得益于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国的羊绒纤维细长,细度大致在14.2-16.8|im之间,手扯长度在33-55 mm之内,光泽度好,以白绒居多,手感较为柔软,质量明显优于蒙古、伊朗、阿富汗等国。加工方面,随着全球羊绒加工贸易中心由欧洲向中国转移,我国羊绒加工能力得以快速提高,目前全球90%左右的原绒都是在中国经过初加工再销往世界各地。不仅初加工企业数量增加,印染、纺纱、织衫等下游加工制成品企业也得以发展。规模以上毛纺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足10家发展到2012年的2298家。销售方面,在世界羊域消费市场上,3/4以上的羊域制成品由中国生产,我国居民在羊绒产品上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出口粗疏山羊绒织物124.69万米、羊域衫1596.54万件、羊线针织围巾119.40万条、羊域机织围巾357.18万条;2012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百货商场销售羊绒及羊毛衫2143.82万件,与2005年的2006万件相比,增加了 6.87%。

…….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对于被誉为“软黄金”的羊绒,国内外不乏相关研究,但是从产业链角度对整个产业进行研究还不是很多。从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外国学者研宄羊绒产业多集中在绒山羊的选育和繁殖等方面,经济学研宄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的研究或是从宏观的角度研宄羊绒业的发展战略,或是单就某个产业链环节进行分析,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较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羊绒生产、流通、加工及全产业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以求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文献资料。国外研宄羊线产业多集中在绒山羊育种和养殖,通过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研究,提高羊绒产量,并使羊绒细度保持理想状态,经济学视角下的羊域产业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见。最早的便是John*W*Longworth, GregoryJ*Williamson (1995)在《中国的牧区》一书中,在论述中国牧区发展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主要牧业省区的山羊存栏情况,但没有进一步的研宄。进入21世纪以后,羊绒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所增加。P.Morand-Fehr等人(2003)首先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饲养的山羊品种进行了区分,然后分析了过去20年的山羊存栏量的变化,指出世界山羊地域分布广泛,存栏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且低收入国家的级山羊存栏量增长更快,特别是亚非热带地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山羊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消费者对山羊产品的需求。然而,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山羊养殖的发展,如许多林业专家仍然坚信山羊在植被破坏和沙漠化中起到主要作用。为此,他们提出了 21世纪促进山羊养殖的发展战略,指出绒山羊养殖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应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J. Boyazoglu等人(2005)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山羊养殖的现状,对未来山羊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他们指出,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加大对山羊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山羊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为羊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扶持。在羊绒生产方面,J.M van der Westhuysen (2005)分析了世界羊域的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羊线是指在山羊外表皮层生长,位于山羊粗毛根部位置的细绒,呈不规则卷曲形态,组织结构分麟片层和皮质层两层。羊绒的物理特性指标主要有纤维直径、手扯长度、卷曲度、强伸度、颜色和光泽等。羊绒属于稀有动物纤维,不仅世界产量稀少,而且品质优良,具有重量轻、柔软性和初性好的特性,素有“软黄金”的称号。每年春季是山羊抓绒之际,使用抓绒工具直接从山羊身体上抓取的含有少量天然杂质,未经处理的羊域纤维也被称为原绒。原绒经过洗净、分梳,除去粗毛、死毛和皮屑等的山羊绒称之为无毛绒。山羊线以绒山羊所产的羊绒质量最佳,本研究中的羊绒主要是指绒山羊生产的原绒。世界羊绒生产国有中国、蒙古、伊朗、阿富汗以及土耳其等,其中,中国是羊绒生产第一大国,域质也居于世界首位。中国羊绒有白、青、紫三色,其中以白域最为珍贵。羊绒产业链由绒山羊养殖、原绒生产、羊续流通、羊线加工及羊绒制品销售等主要环节组成,本文所指旳羊域产业链包括羊绒的生产、流通和加工等三个环节,羊绒制品的销售环节暂不在本文作为研究重点。羊续产业链的相关参与主体包括誠山羊养殖户、续山羊养殖合作社、羊绒贸易商、羊续加工企业等,他们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联系密切又存在一定程度旳利益冲突。

…….

2.2主要理论回顾

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比较重视对市场结构的分析,且偏重实证研宄。哈佛学派研宄表明,市场结构类型会产生对应的市场行为,继而导致市场绩效的不同,如寡占型市场结构会形成寡占的市场行为,并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故而要保证产业组织的有效性,就要着眼于构造并维护市场结构的有效竞争性,规制垄断以及寡占的市场结构(夏大慰,1999)。这类主张影响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政策主张。17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竞争看成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王建军,2007)。芝加哥学派认为政策干预无法实现市场均衡状态,不受人为控制的市场竞争使得市场参与主体的竞争趋向均衡,即使这种均衡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此,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的干预,仅充当市场竞争制度环境提供者的角色(董艳华等,2003)。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对美国70年代之后的宽松政策体制产生了直接影响。新奥地利学派将市场竞争视为动态变化的对抗过程,一些因素和行为,被哈佛学派划归为垄断,但被新奥地利学派看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派全盘否定反垄断以及干预规制存在的必要性,认为政府不干预的完全自由的市场,就能保证市场竞争的充分性,由此,他们呼吁自由放任的政府政策,并强调创业活动的重要性(董艳华等,2003)。新奥地利学派主张的是极端自由主义政策,该主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其将市场竞争看作一种过程,这种理论分析对产业理论发展也具有研究价值。

………

第三章中国羊绒产业链生产环节的SCP分析........ 22

3.1中国羊绒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22

3. 2羊绒生产环节市场行为分析....... 27

3. 3羊绒生产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32

3. 4我国羊绒生产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37

3. 5本章小结....... 39

第四章中国羊绒产业链流通环节的SCP分析....... 40

4. 1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40

4. 2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行为分析....... 43

4. 3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46

4.4目前中国羊绒流通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4. 5本章小结....... 54

第五章中国羊绒产业链加工环节的SCP分析....... 55

5. 1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55

5. 2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行为分析 .......57

5. 3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60

5. 4羊绒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63

5. 5本章小结....... 65

第七章农牧户对产业链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分析

7.1农牧户羊绒销售渠道分析

由于羊绒产业链中农牧户纵向协作行为主要发生在羊绒销售环节,因此本章首先基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和山西隰县、兴县农牧户调研数据,对农牧户羊绒销售渠道选择、原因、满意程度及考虑因素进行分析。农牧户选择不同销售渠道的原因排序并不完全相同。具体来看,农牧户选择贩子收购渠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其他销售渠道”,有85.56%的农牧户表示因为没有其他销售渠道而只能依靠贩子上门收购;位居第二的是“付款有保障”,选择比例为27.84%;位居第三的原因是“价格合理”,选择比例为14.43%。到集市上销售羊城的农牧户中选择比例最高的原因是“价格合理”,有60.00%的农牧户认为到集市上销售羊绒能够获得更合理的价格;并列第二的原因分别是“没有其他销售渠道”和“付款有保障”,两者的选择比例均为40.00%。农牧户选择通过合作社、协会等组织集中销售羊绒的原因有3个,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价格合理,其它原因还包括付款有保障以及合同或章程约定。农牧户选择加工企业收购渠道的原因除了价格合理之外,还包括熟人关系、合同或章程等约定。

……..

结论

从上文对中国羊绒产业链各个环节的SCP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羊线产业链各个阶段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 羊域产业链的生产环节,目前养殖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户为主;羊绒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长城沿线等省(自治区),羊域生产的区域集中度较高;进入与退出壁皇在提高;合作社成为养殖户与加工企业的特殊利益连接体,具有一定的组织作用;“企业+养殖户”模式下,农牧户的养殖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在四种生产组织模式中最高;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机械利用率;“合作社/协会+养殖户”模式下,农牧户接受过技术培训比例在四种生产组织模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精饲料费、饲草费和人工成本是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绒山羊养殖成本费用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项成本费用;促进小规模分散养殖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或者“合作社/协会+养殖户”模式转变是目前促进中国羊绒生产环节提高绩效水平的主要途径。

第二,羊域产业链的流通环节,市场集中度较低,羊线产区存在数量众多、流动性较大、兼业程度较高的羊续收购商;进入与退出壁鱼较低;经由小贸易商到大贸易商的转卖后,再由大贸易商直接运至羊线加工企业的二级渠道是羊绒流通渠道中最为普遍的渠道类型,广泛存在于中国羊绒各产区;羊域流通交易模式以贩子收购交易模式为主;贩子收购交易模式中羊绒流通成本最高,工牧直交模式流通成本最低,远期现货电子交易模式流通成本居中;贩子收购交易模式流通时间最长,远期电子交易模式流通时间较短,工牧直交模式流通时间最短;工牧直交和远期电子交易在质量促进方面更具优势;三种交易模式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方式交易风险最低;工牧直交模式利润分配更为合理;远期现货电子交易模式下羊线相关信息的获得最为广泛。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生产要素中,化肥在促进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在粮食增长中的贡献率高达40%?50%(张福锁,2006;张成玉,2010),在各项增产要素中,西方和日本科学家一致认为,化肥在粮食单位面积提高上发挥着40%?65%的作用(奚振邦,2003)?然而,当前我国农户多施、偏施(韩洪云,2011)等不合理施肥现象非常普遍,肥料施用过量、施用结构不合理等行为引起肥料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双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引导农户树立科学施肥理念、转变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缓解过量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其产生的背景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从施肥主体行为看,农户不合理施肥现象非常普遍(罗小娟,2013),如盲目施肥、偏施氮肥、多施肥(韩洪云,2011),这些不合理的施肥行为导致以下4个不良后果:第一,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史恒通,2013);第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何浩然,2006;史恒通,2013);第三,土壤肥力下降(许英杰,2010);第四,农产品品质下降(王艳群,2005)。其次,从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看,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和肥料大量施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然后,从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技术需求层面看,农户提出测土配方施肥要求。一位专业种植户曾向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表达了希望对土壤进行测土以便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的意愿,这一需求引起了总理的高度重视,在农户的呼吁和总理的关切下,新一轮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于2005年拉开了帷幕。最后,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约束,增产压力加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发展的制约却日益凸显,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在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淡水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背景下,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作物高产,是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双重目标的必然选择。

……….

1.2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标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以农户行为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践为基础,以实地调研数据和农户访谈资料为依托,详细分析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真实需求和施肥技术推广服务供给现状,探寻一种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重点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农户对测土、配肥、施肥技术培训存在哪些需求?目前的测土配肥施肥技术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问题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哪些是影响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因素?问题3:哪些服务由政府部门供给效果更好?哪些服务由市场服务主体供给效果更好?

……..

第二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概况

2.1政策出台背景

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化肥价高和农业环境污染。在对政策进行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地区过量施肥、盲目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如农户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带来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第二,化肥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增收;第三,粮食生产受水土资源和环境等刚性约束日益加剧,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成为今后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第四,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新型主体对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认识更全面,对能实现节本增收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求比较强烈(早在2004年湖北枝江桑树河村村民向前总理温家宝提出测土服务请求,农户的需求得到中央高度重视,从而拉开了新一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序幕)。为规范农户施肥行为和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施肥不合理问题,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

………

2.2政策运行机制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内容多,在参与部门方面,主要包括农业部、财政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各级土肥站,县财政部门,乡级农技推广站,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等。在推广环节方面,主要包括:土样采集、土壤测土、田间试验、配方制定、校正试验、配方加工、配方肥供应、示范推广、技术应用等环节。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土壤养分化验,作物目标产量设定,配方制定和发布,示范田划分和建立,技术使用示范和推广,技术宣传和培训,入户指导和跟踪回访等。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参与主体各司其责,各尽其责,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主体履行的职责和项目执行环节如图2- 1所示,农业部从宏观层面把握全局,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财政部负责项目补贴资金的预算、发放和监管,市、区、县、乡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负责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省级土肥站、县级土肥站、乡级农技推广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施主体。在各环节分工上,县级土肥站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负责土样釆集、关键技术攻关、配方制定和施肥技术指导,省级土肥站负责通过招标选拔、签合作协议等方式遴选资金雄厚、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证的配方肥生产企业,配方肥生产企业根据配方生产配方肥,县级、乡级、村级化肥经销商负责销售配方肥,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技人员负责进村入户宣传、培训、推广、指导农户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第三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效果评价......... 33

3.1农户对政策效果评价....... 33

3.2技术推广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影响....... 36

3.3技术推广对粮食产量影响实证分析....... 42

3.4本章小结....... 45

第四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行服务机制....... 47

4.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现状....... 47

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机制分析 .......51

4.3农户使用测土配方肥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4.4本章小结....... 60

第五章农户对测土服务的需求分析....... 61

5.1测土服务供给现状....... 61

5.2农户对测土服务需求....... 64

5.3农户对有偿测土服务支付意愿实证分析....... 70

5.4本章小结 .......77

第八章农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构建

8.1农户对服务主体需求意愿分析

本节主要从“测土”、“配肥”、“培训”三个环节入手考察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主体的需求情况,样本统计结果如表8- 1所示,由统计数据可知,这“测土 “和“培训”两个环节中,很大部分农户选择农技站,其中在培训环节希望由农技站提供服务的农户比重最高,占91.71%;在配肥环节,选择市场服务主体来提供服务的农户样本量最多,占比为68.46%,仅有14个农户希望由科研单位提供配肥服务。可见,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农技站在测土、配肥、培训中应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培训环节;市场服务主体需要在配肥服务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在三个环节中,科研单位在测土环节的优势更为突出。农技站、科研单位和市场服务主体在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中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各主体之间应分工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农户做出的生产决策行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本节在农户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需求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农户生产行为特点,选择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粮食种植结构和施肥信息来源等变量,作为影响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根据农户行为理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选择行为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是正向的,或是负向的。

……..

结论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已见成效,但仍補在维持推广效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合理施肥行为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迫切需求以及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突破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约束的客观需要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出台的背景,该政策实施的目标是通过转变农户传统的不合理施肥观念,引导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政策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1.拓展测土配方肥推广面积,2.创新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3.实施整村、整乡、整县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十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技术普及率不高,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从统计结果来看,目前巳有超过一半的农户使用过测土配方肥,但是从持续性使用的角度来看,只有不到一半的农户持续使用测土配方肥,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根据调研数据表明,所调研地区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效果评价普遍较高,使用过测土配方肥的农户对增产效果普遍比较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基本实现了促进农作物增产的预期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十年对培养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发挥着积极作用,施肥信息来源于农技站、获得测土服务、参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的农户对过量施肥产生负面影响的认知度普遍高于未获得相关服务的农户,农技站、盈利部门、科研单位分别在施肥信息传播、测土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三个环节的服务中对农户正确认识过量施肥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在促进粮食增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参与培训的农户粮食产量普遍高于未参与培训的农户。总而言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值得在我国更广泛区域内深入推广。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农民收入的增长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平稳发展,农民的增收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农民的收入能够增加,相关联的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反之,如果农民增收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就会很多。二元经济带来的是两级分化,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只有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农业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做了重要部署,国家发展的重心要放在农业上,并且要以工业扶植农业、城市支持农业为政策基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不仅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而且对实现农民增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增长趋势得到了保持,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家庭经济来源结构初步形成。目前,牡丹江市城镇化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在就业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必须要被重视。2012 年,在 GDP 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占 10.3%,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 38.1%,农村人口占总量的 53.41%。可见,农民收入的增长对经济发展整体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收入得到增长,才能使农民有意愿和能力提供农产品,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牡丹江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比,牡丹江市农民收入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民收入稳定长效的增长机制需要尽快建立。首先,从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看,牡丹江市农民收入确实提升了很多,但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依然存在。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基本上是从农业自身,特别是农民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出发,对农民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早在 17 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威廉•配第通过对英国和欧洲其它一些国家的观察,就提出了产业间的收入差距与劳动就业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威廉•配第,1676)。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基于劳动力就业在产业间的变化情况,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分布减少,在第二、三产业的分布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则基于对欧洲国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库兹涅茨定理”。他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劳动力的比重一样是下降趋势;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服务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但其劳动力相对比重呈上升幅度较大的趋势。从土地经营方式来看,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仅仅可以维持农民基本的生计,李嘉图和亚当 斯密的分配论和经济论以及马克思经济学原理都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批判。要增加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就要通过科技和现代手段,转变传统农业的分散经营方式,对土地进行整合。

………

第 2 章 牡丹江市农民增收现状

2.1 农民收入整体呈増长态势

近年来,牡丹江市农民收入呈增长趋势。据 1978 至 2012 年数据显示,如表2.1 所示,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牡丹江市农民收入由 120 元增长到 14900 元,增长了 123 倍。牡丹江市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态势如图 3.1 所示。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80 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 4.8%;90 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 7.4%;截至 2012 年,21 世纪初的年均增长率接近 10%。虽然在总体上,农民收入是提高的,但是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地区的增长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增长速度存在着差异。

……..

2.2 收入来源渠道多元化

近三十年来,牡丹江市农民以种植业为主,利用额外的时间,使收入的方式呈多样化。牡丹江市农民收入来源情况如表 2.2 所示,图 2.2 是根据表 2.2 数据作出的,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牡丹江农民收入中占主体地位的收入来源。牡丹江市农民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绝大比重,2011 年,两项收入占农民收入总量近 97%,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最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虽然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所占的收入比例在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农民走出家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牡丹江市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就是工资性收入。由于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农民在城镇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机会,更高的工资报酬,这也表明了城市的发展程度越高,对农民工的依赖性程度越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越高。农民外出也减少了家庭经营的成本开支。近年来,牡丹江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家庭经营性收入,牡丹江市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如表 2.3 所示。可见,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 2006 年的 81.35%下降到 2011 年的 74.91%;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则逐年递增,由 2006 年的 17.41%上升为 2011 年的 22.02%,呈此消彼长的态势。我国个别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但是牡丹江市农民这方面的收入还不够,所以很难达到以工资性收入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

第 3 章 牡丹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分析........14

3.1 农业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4

3.2 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制约因素..........16

3.3 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制约因素..........18

3.4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约因素..........20

第 4 章 促进牡丹江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22

4.1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22

4.2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23

4.3 提高农业增收潜力........25

4.4 扩大就业需求.......28

4.5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29

4.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29

第 5 章 结论..........31

5.1 主要研究结论.......31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32

第 4 章 促进牡丹江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4.1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发展提出了五项利好政策:一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二是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四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五是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牡丹江政府在关于改进农民生活环境及提高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上更是予以倾斜,资金上予以扶持,尤其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培养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而带动全体农民增收致富,并通过法律手段对农民这一社会弱势群体予以保护。很多人对农民的印象都停留在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下,文化素养低导致的自身素质低下,因此在各方面对农民有一些歧视,导致农民在社会上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农民致富增收的积极性。而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如果通过法律能让农民工在社会上与城市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农民的利益在不会受损的同时,还能对收入增长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牡丹江政府通过加强对农村的管理来促进和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在乡村建立服务保障机构,加强对农村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农村环境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扶持困难户,帮助留守儿童和老人,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可操作性较低,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考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多,政府和外界对农民的直接干预越来越少,完全需要政府扶持和帮助的农户少之又少,只有切实从农民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多方面来解决问题,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结论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问题,也是事关政治的民生问题。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我们要以实现农民收入长效稳定的持续增长为目标。本文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牡丹江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国际上农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参考历史数据,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牡丹江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牡丹江市农民资金收入途径相对单一而且波动性较大,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各地区增长的幅度差异很大,相对于稳定增长的城镇职工收入呈现出相对劣势的状态。这也使同时在增长的农村和城镇职工收入由于增长速度和稳定性的差异带来的差距加大的趋势后果。其次,增加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发展差距。工资性收入相对较高,而且在农民收入中比例也连年攀升。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例越大,这种收入的稳定性和平稳增长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这部分收入越高,比重越大它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作用也就越明显。第三,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合作组织的蓬勃兴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劳动力转移的场所,增加农民就业渠道,便于农民增收。从农业的内部发展来看,可以给农民带来最直接效益的是合作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是农业生产的联合组织,也可以使资源共享的农民销售组织,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给农民带来坚实稳定的收益。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进入 21 世纪,国内各地根据自身所处的区位条件和优势,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环勃海、东北、西北、西南等经济增长板块,各增长板块以城市群和交通主干线为载体,以产业分工和功能配套为手段,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和产业层次,致力于体制创新和功能创新,形成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竞争态势,这一态势,将成为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势头。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全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其形成过程有一个规律可循。初期,受区位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方向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企业的表现为向某一优势区位集中。围绕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形成若干城市产业集中区和以点状为特征的企业区域中心①随着发展壮大,企业在运营过程不断向外扩张,沿中心向外沿轴线扩散,形成一条带状的、基于借助某种共性基础之上的链条产业集中区域和集聚效应,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在这一区域内更加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于是便形成了产业带,进而带动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国东北地区,沿铁路线客观地存在一个“T ”字形发展轴,即“绥-满线”和“哈-大线”。在黑龙江省,“绥-满”线即中东铁路,1903 年建成通车后,即成为东北地区交通主干线,沿线经济发展活跃,东北主要城镇逐渐沿这一交通干线集聚。在多年前,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由哈尔滨市经大庆市到齐齐哈尔市,以能源、化工、装备、汽车、食品、高新技术六大板块为主框架,构筑现代产业带。借鉴国内各地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搞活黑龙江经济,应以“哈-大-齐”工业走廊连接“哈-牡-绥(东)”的大通道产业经济带,以此构成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主轴。这条大通道向西可经满洲里-赤塔通往欧洲,向东经绥芬河口岸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群连接日、韩、北美和我国东南沿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的人很少,研究得也不深入,还没从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去对壮大县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的考察或发表研究成果。以产业带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国内外都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外向型经济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的丰富详实的素材。第一,通过本课题行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和转型升级提供现实参考,也符合黑龙江省的战略规划。黑龙江省在 2009 年根据国家制定的沿边规划部署,制定了《黑龙江省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提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中心城市为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把绥芬河、东宁等边境口岸作为节点城市,依托产业带沿线各内陆县市,以创新的手段大力发展各类贸易加工园区,推动双向开放,建设加工、贸易、物流、旅游会展中心,全力打造立足黑龙江、面向全中国、辐射东北亚的对外开放先导区和国际经贸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在这篇论文中,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等市及所辖县市作为对象,分析和评价哈牡绥沿线县域经济产业竞争现状,从中找出问题及原因,为这条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黑龙江省打造独特的外向型产业优势,形成核心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第二,通过本课题研究,全面研究和总结国内外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与特点,探索该条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同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

第2章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层次,是综合经济实力及水平的重要体现①。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一)地域的边缘性县域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任何一个大经济区,一般都有大型的地市级以上的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和支撑,而作为这些大城市的行政区划一部分,县域大都处在这个大经济区的边缘。

(二)政策的制约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县域经济能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关键在于所在县级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宽松和足够的政策会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足够的空间,反之,就是制约发展。

(三)发展的有限性是县域经济特征重要方面。由于每个县域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在资源拥有,特别是发展方面基础和条件不同,决定其发展的有限性。也促使不同的县域之间的差异性,显示出不同的发展特色。因此,县域经济本质就是在以上三个条件下的边缘区域经济②。

………

2.2 产业带相关概念

关于产业带的概念的形成,国外要早于国内。美国学者戈特曼最早注意到产业带的形成并对其进行专门研究,但人们却认为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吉尔。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他提出了“工业四边”和“制造业带”的概念,他是最先研究产业带概念的学者,重点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连续性①。在 20 世纪 60 年代,Werner Sombart (桑巴特)则认为,之所以形成新的有利区位,是因为一些铁路、公路、航道交通干线把各个中心联接了起来,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促进产业和人口沿此干线进行聚集,产品的运费降低了,新的居民点形成了,由此形成产业集聚带。中国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陆大道 1984 年提出的“点一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丁四保、陈才等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带概念进行研究了界定,因前文和后文已有论述,不再赘述。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产业带是以铁路、公路等运输干线及其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发展主轴,以沿轴镇群为主要载体,以沿线众多产业部门密切协作为基础,辅助以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从而集聚产业、自然资源、人口、信息、货流等要素,通过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生产协作,形成特定产业结构、资源结构、技术结构的带状区域产业经济系统。

……..

第 3 章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7

3.1 哈牡绥(东)产业带对俄经贸发展历程 .......17

3.2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9

3.2.1 对县域经济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19

3.2.2 进出口加工渐成规模,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20

3.2.3 对俄商贸物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

第 4 章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21

4.1 优势因素 ..........21

4.2 劣势因素 ..........24

4.3 机遇因素 ..........26

4.4 挑战因素 ..........30

第 5 章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33

5.1 发展原则 ..........33

5.2 功能定位 ..........33

5.3 发展目标 ..........34

5.4 战略重点 ..........35

5.6 产业空间布局 ....38

第 6 章 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6.1 实行制度创新,建立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协调保障体系

加强省级规划和领导。建立哈牡绥(东)对俄经济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省领导任组长,组成人员由产业带沿线各市(县)相关领导、重点省直部门和各市县重点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定期召开工作部署和协调会议,编制总体及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决定产业带发展重大事项,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优惠政策。建立建立省级层面产业带统筹发展的沟通机制和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由相关产业方面优势和基础较强的县市牵头,成立产业协调小组,在省领导小组的统一的领导下,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协调产业带各城市、各部门的利益分,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重大项目引进和对接建立经济的协同互动,避免各市(县)重大项目重复建设和产业链的冲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功能创新,共同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要让产业带沿线各城市、各部门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得到实惠,才能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此,必须将各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加快形成各方都能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和工作分工体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该区域内的园区分布和土地开发,资源、能源和利用,实行整体运作、统一开发、打捆申报,按照综合贡献分配税费、就业等利益。在土地使用方面,内陆市与口岸市(县)可以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同建设和管理工业园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用土地资源,弥补内陆项目的不足,消除土地对口岸发展的制约。

……….

结 论

本文在充分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的研究,对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得出如下结论: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哈牡绥(东)对俄对俄经贸产业带正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地区。这一地区县域经济基础好,各县市对俄经贸发展潜力巨大,是东北亚区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和各国企业、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的新平台、新载体,更是黑龙江省发展对俄经贸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哈牡绥(东)对俄经贸产业带可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合作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利用跨境连锁加工区产业模式,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加工贸易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最终目标是打造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加工贸易中心。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