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管理论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05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经济管理论文,经济学论文是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做出的的结论性总结,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深入分析的结果。撰写经济论文目的在于,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不断扩充经济领域的学术理论,扩大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可以学以致用,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无忧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发展中国家走的是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和处于全球价值链(以下称为 GVC)低端的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路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日益下降,难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被局限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出口导向型为主,产业处在 GVC 的部分低端环节,加剧了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而发达国家处于 GVC 的领导地位。在这种 GVC 治理模式中,中国企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中国的产业升级面临着重重阻力。因此,GVC 中产业升级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纵观中国制造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是一个必然趋势。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升级创造了机会。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能够推进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通过加大自主R&D 力度,持续进行科研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以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发展缓慢和政府宏观调控不足,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缺少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所采用的技术引进型模仿创新发展模式导致其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装备制造业缺乏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和 R&D 能力弱,基础制造水平发展滞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经营压力大,劳动生产率低下,缺少产品附加值,生产产品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在有效需求规模不足的情况下,本土装备企业陷入了产业创新能力始终无法有效提升的怪圈。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升级,致使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而非装备制造业强国。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其发展处于被动和被领导地位,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面对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种种限制和阻力,必须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的保障作用,在双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运用产业升级理论和 GVC 理论进行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机理分析。根据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升级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依据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计选择了适合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路径及其保障策略,并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为例对上述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提供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参考,探究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GVC 中的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寻找适合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充满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主要针对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路径及其选择进行研究,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1)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依旧处于 GVC 的末端地位,对其产业升级的研究具有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 GVC 的地位,不断向 GVC 的高端环节攀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通过对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形成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理论框架,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设计和选择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 2 章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机理分析

本章在对装备制造业以及 GVC 下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机理进行分析,分别阐释了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动因、升级过程和影响因素,并对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设计和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总称,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43]。 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要求较高的技术和 R&D 水平。装备制造业作为高端制造业,与制造业其它行业相比,具有下述特征:装备制造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了生产必备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是整个现代化工业的核心和基础;装备制造业的范围广,门类多,其发展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产业关联性强,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技术R&D 系统,在资源或缺的情况下,进军高附加值的专业也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重点建设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有助于提高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产业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

..........

2.2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动因及目标

依据西方经济学和传统产业升级动因分析,本文认为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是在产业内外部动因共同驱使下实现的。在内部动因方面,本文认为生产要素供给、核心利益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共同驱动了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导致区域内装备制造业产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为提升区域内该产业内各大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内置于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研发、设计、人力资源、营销、法律等价值链环节外包出去,解决内置带来的“与外部市场脱节”等问题[59]。但是服务外包在提升了区域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环节的专业化程度并提升了其核心优势的同时,也提高了区域装备制造业的交易成本,为避免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上升,区域内两大产业间的互动就此产生。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等配套服务的革新,区域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链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区域内两大产业间的互动进一步加深。同时,市场有效需求的变化也驱使装备制造业向更精细、更科技、更创新、配套服务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要素向装备制造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扩散,使区域内两大产业逐渐开始融合。当区域产业管制进一步的放松,两大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的合作关系加强了,进入壁垒减少了。最终通过技术、业务、市场的融合,达到产业链的两大环节融合,以及相同环节两大产业融合,从而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达到真正的融合。

..........

第 3 章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设计 ............ 24

3.1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设计依据及构建 ..... 24

3.1.1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设计依据 .......... 24

3.1.2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构建 ......... 25

3.2 基于低端技术的非核心环节嵌入 GVC 升级路径 ........... 26

3.4 基于技术变革的自主构链升级路径 ....... 30

3.5 本章小结 ...... 31

第 4 章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选择 ............ 33

4.1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选择思路 ........ 33

4.2 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4.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36

4.3.1 评价方法综述 ......... 36

4.3.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36

4.4 本章小结 ...... 38

第 5 章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运行保障策略 .... 39

5.1 政府层面保障 ....... 39

5.2 产业层面保障 ....... 41

5.3 企业层面保障 ........ 43

5.4 本章小结 ...... 45

第 5 章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运行保障策略

通过第三章对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设计,第四章对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本章提出了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设计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运行保障策略。

5.1 政府层面保障

政府在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与支撑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避免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和废置问题,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市场失灵等多种弊端。我国政府应该努力加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和建设力度,力争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从资金导向和政策导向方面加大对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实施的支持力度,并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积极鼓励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积极招商引入高技术水平和高管理水平的外资企业,通过努力学习,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能水平。合理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健全有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鼓励我国装备制造业品牌创新和产品 R&D 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和实施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为核心的政策支持系统,力争打造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力争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向 GVC 的高端实现攀升。

.........

结论

本文结合产业升级理论和 GVC 理论,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内外部动因出发,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过程,并归纳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系统揭示了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机理,设计了三种适合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了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思路和方法;从两个层面设计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运行的保障策略;最后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是一个系统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产业内外部动因的共同驱使下,可以划分为装备制造业流程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价值链条升级等四个阶段;装备制造核心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要素供给水平和 R&D 水平、关联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政策都影响着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实现。根据实证检验可以发现,除去对外进出口贸易水平之外,其他影响因素对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2)在 GVC 理论支撑下,依据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所处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不同,本文设计出了三种适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路径,即基于低端技术的非核心环节嵌入 GVC 产业升级路径、基于技术升级的整体环节嵌入 GVC 产业升级路径和基于技术变革的自主构链产业升级路径,并提出了路径特征和运行策略。根据产业升级路径的设计提出了路径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的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 GVC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路径进行选择。

(3)根据政策理论和制度理论,从三个层面设计了 GVC 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运行保障策略。政府层面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对外开放支持、行业协会作用以及政府促进产业合作;产业层面包括装备制造产业产品“两化”和装备制造产业贸易“两化”;企业层面包括技术要素保障、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和资金要素保障。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二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原油作为国际性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当今世界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它已经与全球的政治、经济、安全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开发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大油田,原油开采量、开采能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工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原油等基础能源的依赖程度居高不下。1993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大于出口量,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家。2009年,我国进口原油量达到 2.038 亿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家。2014 年,我国进口 3.08 亿吨原油,原油对外依存度为 59.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前提下,供应链逐渐成为管理学家研究的热门对象,主要针对生产制造类企业,通过对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把控,从原料采购环节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推向市场的各个环节中逐一优化。企业可以通过合理优化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以降低采购、运输、生产、配送等过程的成本,提高利润率,在同行业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原油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在国际原油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原油企业通过合理优化供应链网络结构来降低进口风险和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海内外学者已经将供应链管理研究引入石油行业,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只是针对整个原油供应链单链设计优化,而研究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很少。并且研究还只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对整个原油供应链网络的定量分析还不多见。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原油供应网络的运行现状,并提出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系统分析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基于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原油进口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模型。从而提高我国原油进口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利用规划模型优化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整合供应链网络资源,对于降低我国原油供应成本与风险、增加市场反应能力,提升原油供应链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及原油供应链的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本文基于供应链网络、规划模型的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原油进口供应链进行现状分析和系统分析,从多层次、多角度,结合国际环境和内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一套全面合理的理论框架。 (2)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石化公司的原油供应链、运输路线、运力以及进口需求的分析,经过合理选取网络节点,对原油进口地的进口量进行优化,针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因此,具有实践意义。

............

第2章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原油供应链及供应链网络

原油供应链实质上是指原油在生产地被开采之后,经过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被运送到相应的国际或者国内原油中转港,最后由中转港转运至炼化企业。一般国内原油企业使用的原油基本上都是以我国自产或者从国外进口两种方式获得,我国原油开采主要在塔里木、大庆、辽河等内陆油田以及渤海、东海、南海等海洋油田进行,每年稳定的开采量一定程度满足了我国对原油的部分需求,其余的空缺部分则通过从中东、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国内自产原油与国外进口原油通过多种运输方式被分流至我国各个原油集散地,最后被配送到炼化企业进行加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原油供应系统是一种原料供应地广、运输方式多样化和中转节点多的高度复杂原油供应链网络。 我国原油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①所需原油由我国自产或者从国外进口两大部分组成,并且进口原油的比重不断变大,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②原油进口地广泛,还在进一步增加;③进口原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方式运送回国,运输路线相对稳定,但对运输路线的掌控力不足;④目前形成的原油供应链没有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运行效率有待提升;⑤原油供应链网络各节点处企业关系复杂,因为我国石油公司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几家大公司及其子公司为主,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及独立又存在从属关系,管理难度大。其结构特征如下: 一个复杂的原油供应链网络是由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供应链网络单元组成的,而每一单元供应链网络又由无数条供应链组成,供应链网络的多级性由此而成。随着经济建设脚步的迈进,原油供求状况也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变得复杂,这使得原本稳定的原油供应链网络变得更加复杂,造成了多层级的网络关系。

..........

2.2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的运行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速度惊人。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问题随之而来,我国也从一个原油净出口国变成了原油净进口国家,并且近年来进口量越来越大,2014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 3 亿吨紧随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 60%。在如此之高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情况下,我国自产原油的产量也是保证原油供给充足的根本。同时,了解我国近年来自产原油的产量及其变化的趋势,可以更合理制定原油进口量。我国自产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原油的产量和同比增长率如图 2-1 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2007 年至 2009 年间我国自产原油维持在1.87~1.89 亿吨之间,并且在 2008 年至 2009 年之间有了些许的下降。但是在2010 年我国原油产量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 2.03 亿吨,同比增长也达到7.14%。此后,产量增幅维持在 1%左右。 原油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尽管经济发展离不开原油的支持,但是随着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未来几年内我国政府会对原油开采量进行控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经济的飞速发展纵然可喜,但随之而来的是原油消费量的增长。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原油消费国家,原油需求量居高不下,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这种状态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图 2-2 表示了 2007-2015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变化情况,由图所示,我国原油需求量大体上逐年增加,仅在2013年发生了少量的下滑。尤其在我国政府开始控制原油开采量的情况下,从外国进口原油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从未来发展角度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加大利用国外原油的力度,加强与产油国的全方位合作,充分保障原油进口的可靠性,预防一些突发情况对我国原油进口的影响。

...........

第 3 章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系统分析 .... 14

3.1 我国原油供应链国际环境分析 .... 15

3.2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分析 .... 19

3.3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风险分析 ....... 23

3.4 本章小结 ....... 24

第 4 章 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25

4.1 问题的描述 .............. 25

4.2 我国原油供应链优化模型建立 .... 25

4.3 风险系数的确定 ...... 27

4.4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求解 ..... 30

4.5 本章小结 ....... 32

第 5 章 中石化原油供应链实证研究 ..... 33

5.1 中石化供应链现状分析 ..... 33

5.2 中石化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 ........ 34

5.2.1 数据来源 ........... 34

5.2.2 网络结构优化结果 ...... 37

5.3 政策建议 ....... 38

5.4 本章小结 ....... 41

第5章 中石化原油供应链实证研究

5.1 中石化供应链现状分析

中石化原油供应链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是原油的采购,二是原油的炼化加工,三是成品油极其附属产品销售。中石化原油采购主要来自四个部分,最主要依靠的是海外进口,粗略的估计,中石化 75%以上的原油是通过进口供应的。其次是中石化在国内的公司自产的原油。与此同时,中石化也将业务拓展至海外,积极参与海外油气投资、炼化投资,海外权益油数量稳步上升,为原油供应提供一定保障。其余两个部分是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提供的原油。中石化主要炼化厂遍布全国,其中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炼化厂原油供应大多依靠进口,鲁豫地区、长江沿线等地的炼化厂原油以进口为主,以海洋油和周边自产原油为补充,以跨区域调运和周边自产原油为补充。中石化的产品在国内主要通过在各地区建设的油气站进行销售,其余部分通过出口销往国外。从中石化原油进口来看,还是以海洋运输为主,管道运输为辅。目前,原油进口来源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非洲、亚太地区,主要的运输路线如下: 非洲地区包括北非和西非,北非是途径瓜达尔港、实兑港、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西非是途径瓜达尔港、实兑港、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南美洲有三条路线,途径瓜达尔港或实兑港再或是直接到达中国大陆。经过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海上运输路线局限性较高,我国原油进口还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但问题是马六甲海峡时常收到海盗的干扰,扰乱了海运的正常秩序,对船舶和运输的货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原油进口路线的安全系数,这也是优化原油进口供应链网络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的组成部分、结构特征、运行现状以及原油供应链运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模型,并以中石化近年进口原油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对原油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网络结构、结构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对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并总结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运行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性、稳定性、运行成本等。

(2)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原油进口供应链网络结构,结合国际环境与内部结构的分析,总结了影响构建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及决策变量的因素,从而为构建规划模型奠定基础。

(3)以低风险与低成本为目标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确定规划模型的关键要素风险系数,从而为模型求解、降低原油供应成本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4)通过对中石化公司的原油供应链、运输路线、运力以及进口需求的分析,进行前期的数据准备,以运输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经过合理选取网络节点,对原油进口地的进口量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结果,并简单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提升国家竞争能力的力量源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将自主创新提升到新的发展高度。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伴随着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只有依托国家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入新的增长引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上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 在实践战略方针的进程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面市场,更应认识到技术是企业核心能力中最根本的部分,也是决定企业战略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法宝,是促进企业增长壮大的力量源泉[1]。企业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工艺、技术的过程,是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市场地位。 企业寻求技术创新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技术创新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在已有的路径选择中,企业较多的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两个维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方式。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模式,即技术广挖,能够使企业整合异质性的技术知识,拓宽已有的技术领域,分散现有的技术风险[2],但是同时跨领域的异质性资源、跨部门沟通协调会增加融合成本,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和组织的不稳定性[3]。技术多元化的深度模式,即技术深挖,能够节约企业的研发成本,在已有的领域整合同质性的资源,增强产品的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同时新型产品的层出不穷是否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是企业需要面临并慎重解决的问题。因此,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两种方式,只是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基础资源和技术选择,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两种模式,但是要获得技术多元化的多重经济效应还需要企业能够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有相应的协调整合资源的动态适应能力[4],从而克服企业单一的技术战略的发展模式问题,克服企业技术知识的获取、吸收、转化问题,避免陷入“技术多元化陷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技术多元化一词来源于 Nelson 的知识多元化理论,在技术基础和多元化表现的关系研究中,Nelson 发现企业绩效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而这恰恰以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为前提,技术基础领域的扩大有助于企业产品品种的多样性,进而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14]。技术多元化的思想一经提出,引起了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界定技术多元化的内涵。从研发经费的投向来看,Kodama 认为企业的研发经费只有投向主营业务产品之外的新产品领域,才可以界定为技术多元化[15]。从产品的知识含量来看,Miller 指出拓展新产品的路径是将新兴的技术知识不断整合,产品中所包含的技术知识范围越广,技术多元化的表现越明显,Miller 强调了技术多元化知识的本质,更加关注技术知识的外部延展性 [16]。从专利的分布领域来看,Breschi等把技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界定为企业申请的专利技术跨越不同的技术领域,跨领域的专利研发是企业创造新技术的体现[17]。还有很多学者如 Granstrand 和 Sjolander[18]、Yamada 和 Watanabe[19]用技术能力多样性来表示技术多元化,他们认为技术多元化是融合不同领域的技术能力的多元化,企业的技术活动拥有不同的技术基础,多元化的结果源于内部技术探索和外部技术关系的交互影响。从已有的界定技术多元化内涵的研究中看,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技术多元化就是企业在保持和增强自身核心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将跨领域的技术知识融合到现有技术领域,不断转化吸收新鲜知识,扩充知识存量和创新活动范围,进而形成技术能力多样性的行为或者状态(Kodama[15],1986;Granstrand[20],1998;Cantwell 等[21],2004)。表 1-1 汇总了技术多元化内涵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源基础理论

早期的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RBV)是由 Wernerfelt 提出的,他认为资源是指企业所掌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企业以资源集合体的形式存在,而管理者的作用是寻找、整合、吸收关键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其形成利润来源[64]。企业资源的存在形式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能力。有形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有实物形态的原材料、生产设施、房屋、土地等资产,也包括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产,包括债权、对外投资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专有技术等。企业能力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将各种资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的能力。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凭借拥有的有价性资源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有价性资源存在异质性和非流动性的特点,是企业形成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有价值的资源,是指能抓住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和应对外界环境威胁的资源,没有价值的资源,无法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供源泉和动力。然而,资源也有两面性,利用得好,为企业竞争创造优势,利用不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要不断开发利用新的有价值的资源,并在拥有资源时,最大化其利用效能。(2)稀缺的资源,如果某些具有价值的资源被大多数的企业所拥有,则企业开发利用这项资源就无法挖掘其异质性的作用,也不能成为保持竞争优势或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3)无法仿制,企业拥有某种资源而具有竞争优势,若资源不易被模仿则能够有效的限制竞争。企业资源无法仿制或者仿制成本很高,往往是因为资源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或者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4)不可取代性,稀缺的资源都会存在着不可取代性,市场上很难发现资源的替代产品,则拥有一项资源,就拥有了一种不被人超越或复制的可能性。

........

2.2 动态能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关注的方向是“企业是什么”以及“企业如何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单纯的资源观无法使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拥有感知外部机会的能力以及内部整合能力,才能应对竞争环境的动态变化。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延伸,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完善。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所拥有的环境洞察能力和整合、吸收以及配置资源的能力,是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惯例的能力。Prahalad 和 Hamel(1990)在研究中指出,企业通过整合生产经营过程以及创造技术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66]。核心能力是“经营过程中关于协调生产技能并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积累”,是“服务于组织工作并创造价值的能力”,是“跨层次的协调组织职能的能力”。 从整合观、惯例观和知识观,学者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Teece&Pisano 首次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指出流程、位势、路径是影响动态能力的三个要素,但是这一概念只关注企业需要做的内容,而忽视了需要做的原因[47]。Teece 等学者进一步对动态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完善了原有的研究内容,从动态能力本质出发重新划分了动态能力的维度,将动态能力细化为感知机会的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51]。Eisenhardt(2000)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一个过程,是企业为了迎合环境变化而整合、配置、获得或让渡资源的过程,并且他发现动态能力和环境存在某种关联,环境变化慢,企业动态能力往往更依赖常规惯例。环境变化快,企业的动态能力更多的依赖直觉和经验,动态能力的演化也依赖于环境的动态性[54]。

...........

3 理论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提出.......... 23

3.1 相关概念与维度的划分..... 23

3.1.1 技术多元化.........23

3.1.2 企业创新绩效.....23

3.1.3 动态能力......23

3.2 动态能力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24

3.3 本章小结..........30

4 变量测度与数据获取......33

4.1 变量测度说明........ 33

4.2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37

4.3 本章小结..........37

5 实证分析与结果........39

5.1 实证模型构建........ 39

5.2 描述性分析..... 40

5.3 相关性分析..... 43

5.4 研究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44

5.5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50

5.6 对策与建议..... 50

5.7 本章小结..........52

5 实证分析与结果

5.1 实证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对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以及对动态能力分别作用于二者关系的影响分析,形成了清晰的概念模型。为此,提出四个假设,并相应建立以下模型,根据搜集的数据,形成指标分析,验证假设的合理性。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出发,验证其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模型(3)与模型(4)的方程中,P、p1、p2、SIZE、ALR、AGE所代表的变量与前两个模型一致,D1代表企业的竞争优势(外部适应能力),D2代表研发支出比例(协调整合能力),D3代表本科以上员工比例(学习吸收能力),D4代表资产报酬率(重构资源能力)。在对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时,考虑到动态能力的外部适应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的联动性,运用综合能力D来衡量。px D1代表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与外部适应能力的乘积,px D2代表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与协调整合能力的乘积,px D3代表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与学习吸收能力的乘积,px D4代表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与重构能力的乘积,px D代表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或深度与综合动态能力的乘积。模型(3)包括模型(3-1)和模型(3-2)两个分模型,模型(3-1)表示只将动态能力带入到回归模型中,模型(3-2)表示将动态能力以及交互项同时带入到模型中。模型(4)包括模型(4-1)和模型(4-2)两个分模型,同理。

.........

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技术多元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动态能力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在了解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研究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动态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动态能力是否对技术多元化的双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四个假设,选用2010-2014 年 175 家创业板上市的属于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数据,采用 SPSS 对相关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明确了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

(1)广度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很多企业仍存在着知识包容性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多元化水平较低、市场局限程度较高等问题。广度技术多元化战略通过吸收整合异质性的资源,拓宽已有的技术路径,能为企业提供多领域的技术基础,增加技术基础之间存在互补性的可能,并降低企业形成技术锁定效应的风险,增强技术战略的灵活性和柔性,增加交叉创新的可能性,降低研发的内在风险。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产品供销链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企业应尽可能建立较完备的知识储备系统,拓展更大范围的技术路径,识别并抓住不断产生的市场机会,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技术或产品,增加产品的独创性,提高技术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2)深度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就很多大型企业而言,仍存在大而不强的发展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窘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垄断性,企业的核心技术领域范围较窄,知识的搜集整理和转化力度不够。企业坐拥某项技术,往往忽视了它在此项技术领域的精进发展,而围绕核心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又是企业技术创新中最高效、便捷的方法。深度技术多元化战略通过对核心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吸收相同的知识和原理,遵循惯有的路径和方式进行探索,降低一定的人力成本和研发成本,并且在核心领域表现出很强的独创能力,容易形成成熟的“知识-技术-产品”循环系统,产生较高的学习效应和累积效应,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四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对于企业而言,做出企业战略决策的仅仅是公司总经理一人,不存在高管团队,因此在此之前众多学者对企业管理者的研究仅限于“一人氏”领导方式的研究。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的形成,社会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等组织机构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仅仅依靠管理者个人智慧做出的战略决策就能在残酷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以前那种企业高层领导者单枪匹马式的领导方式已经不适用当今的新兴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团队管理模式[1]。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最珍贵的人力资源,是一种价值的稀有资源,且无法复制,拥有一个稳定且高效的高管团队对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2]。企业高管团队的决策对企业绩效如何起作用,高管团队哪些方面的特征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对高管团队的管理作用有影响的是哪些因素,高管成员之间保持怎样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绩效能起到显著地促进作用,怎样构建高管团队可以使企业发挥最大的战略决策作用,产生最佳的企业绩效,使其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问题的解答成为我国企业的迫切需要,众多学者纷纷投入到对高管团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 Hambrick& Mason 在 1984 年提出开创性的“高层梯队理论”,研究高管团队的个人特征对企业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的影响,随后关于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多。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对提升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中的战略领导者,有制订和执行企业战略决策的职责,对企业发展和企业绩效提升至关重要[3],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相比企业其他人力资源的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具有决定性。因此研究企业高管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可以为提升企业绩效提供新的途径,为进一步优化企业高管团队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竞争愈加激烈,快速和复杂的变化已经成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环境特征,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高管团队成员构成主要包括 CEO、总经理以及直接向他们汇报工作的高级经理,这些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主要承担着战略决策制定和执行职责,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过程中,对提升企业绩效至关重要。那么一个企业的高管团队成员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对该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效应,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管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性别比例等方面都会造成高管团队的能力差异,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了行为理论和锦标赛理论对企业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薪酬差距会对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将薪酬差距纳入研究范畴。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加入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高管团队特征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以期得出的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相关理论的推进和发展,并为公司高管团队的构成和企业绩效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参考。本文希望通过本研究达到以下目标: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包括的特征指标主要有年龄、教育水平、性别比例、专业背景、职能背景、社会资本和海外背景等,最后加入薪酬差距调节变量,研究其对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以期依据研究结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合理构建和薪酬差距区间的合理界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第2章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高管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简写 TMT,下文均使用 TMT 表示高管团队的概念)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很久之前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很多学者给出了许多不同定义范畴。Cyert& March(1963)最早提出了“高管联合”的概念,探讨高层管理者在战略选择上的作用,他们认为“高管联合”是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最佳形式,是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制定的最高层联合[18];Mintzberg(1979)对高管团队的概念做出了自己的界定,他认为高管团队应该包括以下几类人:一是组织的发起人;二是董事会成员;三是管理层级最高的两个人;四是直接向 CEO汇报的管理人员;五是企业中薪酬最高的五个人;六是所有副经理级别以上人员[19]。这几类人是组织的战略高层,对组织的战略决策全面负责。这些都是高管团队的最初定义,虽然有少数学者对高管团队的研究有所关注,但在当时并没有在学术界引起其他学者广泛的关注。直到 Hambrick& Mason(1984)提出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大量的学者开始在此基础上对高管团队进行研究,但是各学者对高管团队范围界定仍然有所差异。Hambrick& Mason(1984)认为高管团队是指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高层管理者的相关小群体,包括 CEO、总经理以及向他们直接汇报工作的高级经理等,West(1996)[20]等和 Hambrick& Mason(1984)的界定范围基本一致。Murray(1989)将高管团队定义为董事会主席、董事会副主席、总裁、资深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首席执行官和首席经营主管等[21]。Bantel& Jackson(1989)认为参与公司企业所有 重 大 决 议 的 全 部 高 级 经 理 人 员 即 是 高 层 管 理 团 队[22]。 Finkelstein& Hambrick(1996)在归纳总结众多学者对高管团队的范围界定后,认为高管团队是指“处于企业最高战略制定与执行层、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和协调、对企业经营管理拥有很大决策与控制权的高层经理群体”[23]。Murtha(1998)将高管团队界定在头衔级别在副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总工程师以上的成员。

..........

2.2 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

Hambrick& Mason(1984)最早将高层梯队概念引入到高管团队的研究中,将其命名为“高层梯队理论”,该理论认为战略决策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多行为因素造成复杂的决策结果,从而间接反映了决策者特质,同时给出最初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指出,在复杂的大环境下,管理者不可能对企业内外各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即使在可见的视野范围内的现象,管理者也可能只进行有选择性的观察了解,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自身既有的价值观和认知结构决定其对信息的解释力和处理能力。总结而言是指:①高管成员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价值观等心理结构特征决定了战略决策和绩效结果;②心理结构特征一般没有客观数据,难以进行度量,而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教育水平、任期、性别、专业背景等)具有可测量性,且与高管成员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研究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或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即管理者个人特质会对战略决策产生影响,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高层梯队理论”是高管团队研究领域的奠基石,是最初的理论来源,它把研究对象从“CEO 个人”转向了高管团队,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37]。从理论上而言,虽然高层梯度理论开辟了研究者们向高管团队研究方向的转变,对高管团队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之后的二十几年关于高管团队的研究都是基于这一理论展开的,但是高层梯队理论本身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做出了不少补充和完善,使高层梯队理论更加的完整,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不足之处包括:①收集到的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团队规模和职业背景可能不可靠;②虽然最早将“高层梯队”概念引入到高管团队研究中,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将高层梯队与高管团队等同,没有强调“梯队”的差别性。高管团队成员包括 CEO 和其他高管,实际研究中 CEO 与其他高管存在层级差异性,高层梯队应该是有层次性的群体。

.........

第 3 章 TMT 特征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 24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4

3.1.1 样本选择 ........ 24

3.1.2 数据来源 ........ 25

3.2 变量选择与测量 ............ 25

3.3 企业绩效的因子分析 .... 30

3.3.1 财务指标的选取 ..... 30

3.3.2 因子分析过程 ......... 30

3.4 模型设计 ...... 34

3.5 本章小结 ...... 35

第 4 章 TMT 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36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4.1.1 样本企业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4.1.2 高管人员描述性统计分析 ....... 38

4.2 相关分析 ...... 42

4.3 回归分析 ...... 43

4.4 假设检验结果 ....... 48

4.5 本章小结 ...... 48

第 5 章 研究结果分析及优化对策 ........... 49

5.1 研究结果讨论 ....... 49

5.2 TMT 构建及薪酬差距优化策略 ..... 52

5.3 本章小结 ...... 53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及优化对策

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样本数据是手工收集整理得到,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 406 家上市公司样本,选择 2012-2014 年三年的数据共计 3578 个有效数据,运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高管团队特征、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分析结果,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构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1 研究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成果既有相同方面也有矛盾之处,高管薪酬差距在高管团队某几个特征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探讨。 根据模型 1 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对企业绩效起着显著的负向作用,即高管团队成员的年龄越大,越不利于提升企业绩效,这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1,符合假设预期,也与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根据经验分析表明,年长的高管人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且相对地任期也会较长,更加了解本企业的内部情况,能够更加稳健地应对市场风险,但是可能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精力和体力上会有所下降,行事作风和战略决策也会偏向保守;相对而言较为年轻的高管人员在从业经验上比之年长高管会有劣势,但是他们在公司的战略决策方面更具有创新与冒险精神,更加具有改革精神。再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本文所选取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大多企业属于高成长性、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创新和改革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是比较首要的任务,因此较年轻的高管团队有利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提升。

.........

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由文中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异质性、社会资本、海外背景高管和高管薪酬差距变量指标均显著相关,其中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和专业背景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他几个变量指标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而,为了有效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企业可以通过筛选高管成员,进而构建合适的高管团队达到目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调节变量分析论证了高管薪酬差距在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这一假设。企业在构建高效的高管团队时,除了要对高管团队成员特征进行合适的筛选外,还要通过调整高管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薪酬差距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所以企业要看重高管团队成员之间薪酬差距,使其调整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从而对高管成员形成激励效应,从而使高管团队做出更高效的战略措施,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五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区,发源于玉树州境内,属于海拔 4000m 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和高原高寒草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青海省藏族与其他民族共同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也是很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长地。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特殊,经济比较落后,产业进入壁垒高,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为响应党的号召,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问题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粮食生产总量已有很大的提高,但基于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现代化意识的欠缺和对先进技术的忽视,三江源地区的农牧业并没有发挥它该有的生产潜力。三江源地区所产出的农林产品目前仅能自给自足,草地畜牧业目前仍处于游牧或半游牧状态,舍饲、放牧相结合的集中育肥方式还处于研究和起步阶段[1],总体来说,资源丰富的三江源地区农牧业仍处于原始状态。三江源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藏族人口占 90%以上,其它的还有回族、撒拉族、蒙古族和汉族。2013 年底,三江源地区生产总值为 2609360 万元(21 县),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12.42%,其中第一产业为 769060.4 万元,第二产业为 1102312 万元,第三产业为 737988 万。在三江源地区新增 5 县的贡献下,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三江源地区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一二三”变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相比于 2012 年全年,以 16 县数据统计,三江源地区生产总值为 1339097 万元,增长 6.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1096.4 万元,增长 7.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464744 万元,增长 2.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3257万元,增长12.84%。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0.41%,34.71%,24.89%,第一产业贡献继续增大。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经济学史上针对产业问题的探讨颇为丰富,相关理论不胜枚举。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后在此发展起来的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当时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各国存在技术上的绝对差别,由此产生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各国应该集中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3]。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优势可以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和价格单方面的比较中表现出来,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pision of Labor)。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具有本国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而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上情况是针对一个国家而言的,它同样适用于一个地区。但是如果一个地区在所有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那该怎么办呢?这为后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提供了依据。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修正提出了更为确切的论述。

..........

第 2 章 三江源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昆仑山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三江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以及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是中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2.1 三江源地区区位及自然条件

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北纬 31°39′~36°12′,东经 89°45′~102°23′,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 16 个县 1 乡,分别为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县、泽库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兴海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久治县、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县、杂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治多县、称多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6.3 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 50.4%。[52] 2003 年,在编制《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时,确定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18个保护分区所在的16个县和唐古拉山镇为三江源地区范围,面积为 36.3 万平方公里,其中的 15.23 万平方公里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53] 2011 年 11 月,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考虑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国务院决定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试验区范围包括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和唐古拉山镇的全部行政区域,共 21 个县 1个镇,试验区总面积 39.50 万平方公里。如前所述,三江源试验区包括 4 个州和唐古拉山镇的全部行政区域,共 21 县 1 个镇;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在 4 个州的 16 个县和唐古拉山镇,在黄南州的同仁、尖扎县,海南州的共和、贵德、贵南县 5 个县中没有分布。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三江源试验区不是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进行扩大,而是三江源试验区涵盖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三江源试验区的 38.60%。三江源试验区的区划是根据生态、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功能来划分的,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

......

2.2 三江源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江源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藏族人口占 90%以上,其它民族有回族、撒拉族、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生活主要依靠畜牧业,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条件艰苦。三江源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诸多因素影响,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落后,市场经济份额小,在偏远的农牧区,人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很大的比例,这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三江源地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截至 2013 年底,三江源地区总人口为 131.92 万人(21 县数据)。在人口构成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0%以上,基本上是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另外还有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和土族等民族。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牧区少数民族允许生三胎,加上少数民族育龄妇女年龄构成年轻,可以预见未来三江源地区的人口数量会有持续较高的增长率,人口增长过快,加重了三江源地区经济负担,使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制约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引起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表 2.2 显示三江源地区近年来人口情况,三江源地区采用 16 县的数据。

........

第 3 章 三江源地区农牧民收入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21

3.1 三江源地区农牧民收入现状....... 21

3.2 制约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影响因素........ 29

第 4 章 三江源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效果....... 30

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0

4.1.1 假设条件........ 30

4.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 31

4.1.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检验........ 31

4.2 三江源地区特色产业与农牧民总收入实证分析.......... 32

4.2.1 数据采集........ 32

4.2.2 模型设定........ 32

4.2.3 参数估计........ 33

4.2.4 模型检验与应用分析......... 34

4.3 结论..... 36

第 5 章 促进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38

5.1 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效果提升的对策思路....... 38

5.2 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39

第 5 章 促进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促进农牧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十多年来,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牧民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在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推行了各项惠及农牧民福祉的建设工程,其中就包括农牧民增收计划。但是,由于受自然、历史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该地区农牧民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增收速度缓慢。这一状况不仅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工程的有效推进,也直接制约着广大农牧民生活和生产状况的改善,给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制造了诸多障碍。因此,本文首先从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其次从政府、三江源地区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5.1 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效果提升的对策思路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与之伴随的惠民工程也收到一定成效,农牧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其绝对水平和增收效果与其他地区相比依然滞后,并且存在阶层性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态势。如何实现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增收效果有一个质的提升,需要我们有一个清晰正确的思路。

........

结论

尽管三江源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但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却与全国其他农牧区有很多相似之处,收入分配差距在行业、阶层和区域之间明显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农牧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有效实现增收。因此,要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加强科学设计,并推进积极的制度改革,从源头上为农牧民实现增收创造条件。具体包括:加强三江源地区农牧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政府引导和政策调控功能,大胆要把体现公平性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在科学的法治化基础之上,夯实分配制度的法治基础,要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农牧民实现自我增收的积极性,使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公平、有效。 针对三江源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有必要依据党中央的指示,结合三江源地区现状,把统筹发展的重点放在较为落后的三江源地区,从根本上改变三江源地区城乡社会事业建设不平等的状况。同时积极探索有利于消除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赋予农牧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Adam Smith 等经济学家认为增长是没有极限的,经济学是使人们乃至整个国家更富有的具有指导性的一门学科。十八世纪以前,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以后,生态学的出现让人们的思维及视角转向了大自然。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学和生态学是不可能同时站在一起,它们彼此对立,但在现实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学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学的支撑。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国内外学者将目光更多地关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解决生态学问题。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经济学出现,它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归根结底都来自生态系统,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也会进入到生态系统并产生影响,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人类的发展促使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经济学家们认为生态环境暴露的问题是源于某些经济方面的原因,人们对于自然不合理的行为和制度安排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因此,生态环境的问题有着极为深刻的经济学原因,那么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趋势。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就需要对生态环境破坏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 柴达木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资源富集区同时又是中国生态环境恶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随着经济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影响生态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经济的损失。由于柴达木地区长期缺乏对草地、畜牧以及旅游等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管理,人们对于生态是一种掠夺性的经营方式,过度放牧、资源开发以及其他生产活动的不断干扰,使得其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植被遭到破坏等。 生态经济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在保证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运行的基础上,解决生态资源在一定时间尺度范围内的经济损失程度和生态补偿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研究综述

20 世纪以来,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生态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时进行,成为国内外各界呼吁的重要话题。生态的污染与破坏,会对社会造成各种压力并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对于生态经济损失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生态经济的研究起源于工业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引起了国外学者们的重视,他们相继展开了对生态经济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Boulding 于 19 世纪 20 年代末,在发表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地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并说明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存[1]。20 世纪 60 年代,R. Carson 发表《寂静的春天》,提出人类农业科技的进步(如使用农药)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她认为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这种污染和破坏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同时这本著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2]。1972 年,Dennis. L. Meadows 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认为对自然的消费破坏、浪费若持续增长,人类社会的发展在 100 年后将达到极限,加上美国 J·塞尼卡的《环境经济学》、日本坡本藤亮的《生态经济学》,这 3 部巨著使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充实[3]。

.....

第2章 柴达木地区生态及经济发展现状

柴达木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盆地,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运行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为较全面地评价柴达木地区发展概况,本章从生态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来阐述。

2.1 柴达木地区生态发展现状

柴达木地区是青海省区域经济开发的重点,也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实施,该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当的开发与周边牧民过度放牧的情况,使柴达木地区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受到典型的高原性气候、荒漠化的生态环境特征以及人类长期的历史活动的不断影响,造成柴达木地区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的现象,再加之其水土光热资源协调较差,生态系统环境相当敏感脆弱。柴达木地区属大陆高原干旱性气候,地处中国大陆西北部,喜马拉雅山和唐古拉山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挡在盆地之外,使其有着近六个月的漫长冬季和凉爽干燥的夏季,平均日照时间较长且紫外线辐射较强,一天中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柴达木地区的气温较低,5—9 月份降水量较多,占全年降水量中的 82%-94%,2013 年,柴达木地区年平均气温 5.3℃,年平均降水量 123.8mm①。(见表 2—1) 柴达木地区约有 10607 万亩的草地面积,其中可供农牧民利用的草原面积为 7617 万亩,约占草地面积的 71.8%。该区域草地沙化较为严重,退化草地总面积高达 8300 万亩,包含严重、中度、轻度沙化,严重沙化 350 万亩(约占 4.2%),中度沙化 3150 万亩(约占 38%),轻度沙化 4799.7 万亩(约占 57.8%)。

..........

2.2 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20 世纪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均衡,西部欠发达地区亟待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跟上东部发达城市的节奏,因此柴达木地区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近年来,柴达木地区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和不断地人才投入,GDP 逐年增长,经济成果显著增加。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基地,柴达木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经济环境的良好运行也将备受关注。但是受其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以及长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制约,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须建立健全柴达木地区经济系统,借鉴发达地区、城市等的经验,使经济得以快速高效长足的发展前进,应积极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东部城市(镇)群的建设,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像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说的:“……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38]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各族人民的共同艰苦奋斗下,柴达木地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成就。这些新成就中包括了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新能源的开发、交通设施的完善、还有水利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2013 年柴达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53.98 亿元,增长 10.49%,其中第一产业 19.24 亿元,增长 28.4%,第二产业 432.86 亿元,增长 10.1%,第三产业 101.87亿元,增长 9.5%。同时三大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 3.5%、78.1%和 18.4%,2013 年人均生产总值达 135712 元,增长 3.1%。如下表 2.2。

........

第 3 章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6

3.1 SD 方法的可行性 ...... 16

3.1.1 SD 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 16

3.1.2 SD 方法构建生态经济损失系统模型的可行性 .... 19

3.2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主要评价内容 ......... 20

3.2.1 直接价值损失 ........ 20

3.2.2 间接价值损失 ........ 21

3.3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3.3.1 影响生态经济损失的因素 ......... 21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第 4 章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 SD 模型构建 .... 27

4.1 建模目的与前提 ....... 27

4.2 界定系统范围 .... 28

4.3 因果关系图及反馈回路 ......... 28

4.4 构建生态经济损失系统仿真模型 ....... 32

4.5 系统模型数据来源和主要方程 .... 36

4.6 模型可靠度检验 ....... 36

第 5 章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系统仿真模拟 ......... 40

5.1 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 ...... 40

5.2 循环经济政策的仿真模拟 ..... 44

5.3 对策建议 ..... 49

第 5 章 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系统仿真模拟

5.1 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

以 2013 年为基期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输入 2013 年数据可知未来十年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如图 5.1 所示。通过图 5.2 可以看出,柴达木地区 2013—2023 年对于生态的投入情况,保持着每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生态环境的投入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于生态环境的投入表明了地区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随着工业化的普遍,工业增加值成为柴达木地区主要 GDP 来源,而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也与之加剧,因此地区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投入加大将有利于地区生态的良好运行,生态环保的其他领域也将得到较快发展。2013 年 6月青岛国际脱盐大会也指出,在未来十年内,我国将把环保投入占 GDP 比例迅速提升至 2%到 3%,工业污染控制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 5%到 7%,这说明在未来十年我国将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柴达木地区生态环保投入虽每年都有增长,但往年投入的比例却比较小,这与我国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表 5.2 显示了柴达木地区对于生态环境的投入水平。

.........

结论

本文通过前期大量的数据准备,资料查阅以及模型的不断改进,完成了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经济损失对整个地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生态经济损失系统模型中,涵盖了包括环境污染、林地及草地破坏、水土流失、受污染影响的患病人数、代际资源使用损失量等多种变量,通过模型的模拟运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模型建立之初的前提条件下,预测在 2014—2023 年之间,区域 GDP缓慢上升,在 2023 年达到 1431.61 亿元,生态经济损失值在 2023 年达到 338.609亿元,占 2023 年 GDP 总值的 23.7%。 (2)通过三种循环经济政策仿真模拟,生态投入提高 10%,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值在 2023 年为 301.748 亿元,下降 10.9%;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下降1%,2023 年生态经济损失值为 289.034 亿元,下降 14.6%;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 10%,2023 年生态经济损失值为 266.004 亿元,下降 21.4%。同时环境污染也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改善,因此三种假设的政策变量参数,均可以使未来柴达木地区生态经济损失降低。 (3)模拟结果为当地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政府在倡导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虽然已注意到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但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依据来进行生态建设和保护,因此,本文在理论上支持了政策措施的实行。 (4)为生态补偿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生态补偿与生态经济损失并不是一回事,损失多少也并不是要补偿多少,因为有些损失是隐性的(如人体健康损失),因此,计量生态经济损失将有助完善生态补偿体系,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一定依据。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它是以“安居”和“乐业”为目标逐步提升的过程[1],因此如何解决人的安居问题应该是排在首要位置。经济会受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首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必然会引起住宅的大量需求,给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其次,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层次上升,对于住宅也不再是易居,而是开始转向安居。但是随着住宅市场的空前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地价与房价不停的上涨产生的财富增量效应并没有抑制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反而由于人口红利刺激消费使得城市住宅高品质的强化。二是由于收入水平差异使得低收入人群购房难,纵观各个省份,我们可以发现存量住宅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也不难理解国外对于存量与增量住宅的关注与重视,这些原因导致我们不得不对存量住宅的提质提上日程和高度。对于现有的很多既有住宅无论从质量还是周边环境都比新建住宅有许多不足,通过对存量住宅进行综合改造,从而使得基本功能更加完善、生活和服务配套更加健全、居住环境更加和谐的宜居城市进而达到安居之所的效果就显得很必要。笔者在太原生活了七年,对于其城市有了很大的了解,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在全国城市发展影响下也开始进入转型时期,面对大拆大建的社会建设问题不仅使得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使得居民生活居住出现困境。尤其是太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这些住宅结构基本上完好,通过提质改造就会使其得以延续,对于以前开发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将地方住宅大拆大建不仅不符合长期发展战略,而且迁走了当地久住居民。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西欧把对旧住宅区的革新作为城市更新的第一任务,其改造方法可分为重建、整治和维护开发三类[2]。重建性开发是拆除清理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旧住宅,之后通过对旧住宅区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进而重建住宅和设施[3];整治性开发是在保留既有住区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来对存量住宅进行改扩建、维修和保养从而提高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维护性开发指通过维修、翻新和改进服务对旧居住区的功能得以维持或恢复,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美国提出的《住宅法》是实施城市更新计划的开端,它的两大任务是通过环境优雅、生活安逸的高质居住区代替陈旧住房以及强化市区功能[4]。德国的帕尔豪森住宅(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重新设计。主要是通过竞标进行改造,甲方希望通过调整平面布局和重新的设计,加之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实现地段的结构化调整。设计方通过详细研究制定出不同建筑不同改造方法[5]。具体方法是对有使用价值的住宅予以保留完善,并提出了太阳能和雨水利用系统对社区的居住环境重新改造。德国居民住宅改造得到政府很大的支持,还设立公共资金用于住宅改造建设。荷兰于 1974-1983 期间在二战拆除了一大批的旧房之后对城市进行修缮工作,进行了大批量改造工作。荷兰鹿特丹 HETOUDE NEORDEN 改造就是其中典型之一。这次改造同时考虑了保留和拆除一起进行,改造过程中十分重视保留住宅的外貌、重视绿化景观、住宅内部改造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方法是以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住宅空间为原则基础上,通过对住宅内部进行重新布局改造来加大住宅面积,提高容积率的同时使得居民生活更加安逸。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存量住宅界定

《存量房时代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显示我国存量住宅相对新建住宅占据很大比重,已经达到一定量,因而我国的住宅供给已经进入存量房时代。这样看来我国未来的住宅交易将主要以存量房为主,不难发现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以存量住宅的更新改造为主时代。这些现象表明,对于如何使得这些存量住宅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发挥最大价值是很有价值和迫切需要进行的课题。存量房市场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1)存量房从广义角度来讲,是指已经建成并已经交付产权的旧的住宅和建成但是尚未交易的新建住宅在特定时间点上以有形实体存在的量。国外多运用此定义来研究存量房[58]。(2)我国将住宅市场区分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对于存量住宅的定义是狭义的,是包括新建商品房在内的旧住宅,这些增量住宅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出售与租赁等方式使这些住宅再次进入市场流通[58]。2010 年《中国城市住宅发展报告》指出存量住宅有两大类:被个人购买、所有权已经取得的住宅或居民自建的住房。这些存量住宅一般转化为库存待售的二手房[59]。这里的存量住宅是指严格的存量资产。本文所指的存量住宅是指已经进入市场流通或者以后也会进入市场被消费者购买使用且未超出最大使用年限,这些住宅现在或未来不能够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加之新建商品房价格较高、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对这些住宅进行提质改造,使得居民有一个安居之所。这些住宅包括各种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旧住宅。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在存量住宅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提质改造实现更加适宜居住生活的新安居。

.........

2.2 存量住宅提质理念及途径

针对我国存量住宅增加,面临住宅的更新改造问题。本文所指的存量住宅的提质主要是对能够在保持住宅耐用性和继续使用价值的前提下,依据政府倡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战略,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再利用,但是要结合居民意愿的实施,而并非大批的拆除重建。也就是说住宅提质要从完全拆除重建性转变为维护修缮等方式。具体表现为在基本保留原有住宅框架结构的前提下,对现有住宅基于保护为主的改造、对周边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配套的加强,使得住宅功能、环境和设施等更加完善,使其继续发挥住宅价值,从而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效果。相对于一开始的基本生理需求居民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开始对住宅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说居民对住宅开始转向品质的提高。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了大批量的住宅,由于条件和环境的局限性导致这些住宅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这些住宅主要是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这些住宅的结构基本完好,除了特别破旧的危房在改造基础上是可以实现品质提升的,这些住宅距离五十年的使用年限还有很久,再则完全拆除重建不符合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之新建商品住宅开始向城市周边扩张,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棚改和保障房建设,对于可以提质的存量房在节约资金、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既快又有效的满足居民的安居需求建设需要考虑。

........

3 国内外住宅提质案例的经验与启示.......17

3.1 伦敦住宅融汇历史潮流打造宜居生活......17

3.2 德国德邦三大历史性阶段改造......18

3.3 杭州滨江区浙新小区改造........18

3.3.1 浙新小区改造.....18

3.3.2 古塘新村和教工宿舍改造.........19

3.4 上海威宁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提高居民舒适度........20

3.5 案例借鉴......21

4 存量住宅市场综合分析.........22

4.1 存量住宅现状分析........22

4.1.1 存量住宅发展的必要性.......22

4.1.2 存量住宅存在的主要问题.........22

4.2 住宅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协调性分析......23

4.3 城镇化与存量住宅协调性分析......24

4.4 太原市存量住宅综合分析........25

4.4.1 太原市存量住宅交易现状.........25

4.4.2 存量住宅需求分析.........26

4.5 太原存量住宅提质可操作性分析........30

5 存量住宅提质策略建议——以老军营小区为例.....33

5.1 调研对象研究——老军营小区......33

5.2 老军营小区现状分析....37

5.3 提质对策......40

5.4 提质效果评价....44

5.5 规划效应分析....45

5 存量住宅提质策略建议——以老军营小区为例

5.1 调研对象研究——老军营小区

太原市存量住宅形式多样,从简易房到现代化的高层住宅,从毛坯房到精装修,现在的居民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住宅将是由健康住宅、宜居住宅向安居住宅过渡的时期。总之,就是实现太原住宅升级,从而满足多方面需求。通过分析太原市各区分层编制图 5.1 可以发现老军营小区位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占据着市区优越的地段,周边的商业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而且处于控制规划的重点区域。如今,老军营小区内部的建筑本身及周边设施开始老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秉承可持续发展与安居评估原则的基础上对其更新提质进行探讨是本文的主要工作。虽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政府、房地产企业对住宅进行了一步步的改善,但是距离安居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比如人们对于住宅的抗压、抗震和抗噪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简单的质量和性能过关就好那么简单。安居住宅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住宅的重建设计要能满足未来需求。比如 6 层以下住宅实现装电梯的可能来满足未来要求,或者预留电梯井在未来要求时安装以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性能的提高。

........

结论

本文主要是针对太原市存量住宅如何提质为新安居之所展开研究的,由于条件有限,本文只是选取了太原市有代表性的老军营小区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提质设想。对所要研究的老军营小区案例从经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居民的参与认可以及政府和第三方开发商的支持与鼓励等方面进行评估,进而对存量住宅的提质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所做的是在现有住宅的基础上,从社区配套、住宅外部单体、住宅内部和安居社区四大板块进行提质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从比如对住宅内部空间进行改进、进行功能完善、采用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等,尽量在保证原有住宅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提质,其目的是在经济和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打造更加适合居民居住与生活的空间,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号召。笔者的用意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在考虑住宅的整体提质与相应的生活休闲配套、交通状况等条件下,满足居民安居的需求,并可以将各地方文化与传统进行传承与延续。但是,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建筑差异很大,因此还是要站在实际角度进行实地考察与规划提质。再则本文所提出的一些策略操作性较强,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八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1890年伦敦开通世界上最早的电力驱动地铁以来,轨道交通己经成为发达国家大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我国北京率先于1969年开通地铁,随后,从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南京、沈阳、成都等省会城市,再到苏州、佛山等二三线城市,地铁建设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车辆多、道路拥挤、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己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在急剧增加,人口流动和物资转移的频率越来越高,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具有运行速度快、运送能力大、舒适准时、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不存在人车混迹现象、不占用地面空间等优点。因此,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以常规公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但是,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一般需要4年时间周期;建设成本高,建设投入每公里4-9亿元。而且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准公共物品,必须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公益性作用,其票价受到政府管制,不能按照市场规律定价,导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必然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和“运营亏损”两大难题。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补贴给公共交通的资金达156. 7亿元,2012年达到175亿元,2013年也超过180亿元。绝大多数地铁项目建成后一直运营亏损,地铁项目的亏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是社会投资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多大36个,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2013年增加400亿元。这么大的资金需求,显然不是地方政府所能够负担起的。

........

1.2论文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关于轨道交通投资者物业开发权利取得的讨论,主要从实施背景、国外经验介绍、土地制度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设想。首先,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巨大,大部分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然而,轨道交通自身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盈利能力弱,加上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持续的财政补贴。轨道交通建设会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沿线土地增值,而这部分收益被沿线土地使用者获益,轨道交通投资者无法分享这部分收益。基于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的庇古税和科斯解,结合国外香港和日本轨道交通和物业综合开发的经验,我们得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的模式。其次,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模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轨道交通沿线的物业 发权利。然而目前国内的土地政策是阻碍物业开发权利的最主要障碍。本文从介绍目前国内的土地政策、轨道交通用地细化分析、国内主要城市的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不清晰、轨道交通线路和物业规划不协调、权利主体行为特征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合理等表现。最后,本文对如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模式,获取物业开发权利提出自己的构想。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提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指地铁。

.........

2文献综述

2.1轨道交通正外部性的表现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正外部性,就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正外部性的表现。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性方面的相关研究最近几年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作为公共交通中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轨道交通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交通工具本质属性方面为市民提供了高于其他传统交通工具的优质服务,使其在交通工具中的使用率上升外,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正外部性较为显著。根据陈世励、陶小马(2004)"],陈旭(2005) [2],张春惠(2012)等许多国内的研究,认为由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外溢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和不易量化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轨道交通项目微观经济效益本身,而且体现在巨大的外部宏观社会经济效益(如表1)。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最明显的正外部性是土地增值效益。城市轨道交通土地增值效益是通过轨道交通带来的沿线房地产升值(价格或租金)来体现,同时,还包括人流密集带来的商业机会,此类外部性的主要受益者是沿线房地产所有者。在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方面: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近代以来小汽车主导发展的郊区化带来一些列问题,美国各大城市更为注重发展TOD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众多大城市进行了轨道交通线网的更新与升级。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线网的运行,积累了很多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影响的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许多学者进行了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增值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特征价格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Cervero(1994)[4]依据 1978 到 1989 年 Atlanta 和 Washington, D.C 的 5 个车站地区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轨道交通附近的空置率及吸收率、写字楼租金、地区办公室空间增长度和密度四个应变量进行了量化,得出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2.2关于轨道交通正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William Vickrey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按照其边际成本来收费经营(运行良好的系统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而通过其周边的土地收入来筹集建设资金[12]。将城市轨道交通的这种正外性部分地转化为其内部效益,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营运,将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良性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是有区别的。因此,如何通过行政机制和市场配置,将其正外部性内部化,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臝利模式,是目前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可行和现实选择。外部性的存在造成市场失灵,使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这些问题己经被经济学家所观察到,因此,如何把正外部性内部化,学术界己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庇古(1920)[“]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来说明,私人之间谈判和协商的障碍会导致边际私人产品大于或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品,进而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解决的办法是,政府对具有负外部性的活动进行征税,对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进行补贴,征税额和补贴额刚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或边际外部收益,目的是使边际私人净产品等于边际社会净产品,最终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显然,在庇古的推理中隐含着一些重要的前提性假定和结论:1、私人之间的谈判是有障碍的,不能通过私人之间的谈判解决外部性问题;2、政府职能是追逐社会福利最大化的;3、使用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是没有成本的。显然这也是福利经济学的缺陷。

........

3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模式探析......13

3.1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模式介绍......13

3.2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权利的讨论......16

3.2.1香港地铁物业开发权利研究......16

3.2.2物业开发权利界定......19

3.2.3国内物业开发权利实施的阻碍......22

3.3本章小结......25

4我国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运行分析......27

4.1国内在现有土地政策下“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的探索......27

4.2本章小结......345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体系研究......35

5.1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分析......35

5.1.1城市轨道交通用地......35

5.1.2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用地......35

5.1.3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用地......37

5.1.4沿线物业开发用地......41

5.2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体系分析......41

5.2.1 土地征收市场......41

5.2.2城市土地一级市场......44

5.3本章小结......48

6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权利设想

6.1基本原则

首先,国家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于民,理应还惠于民。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又是社会管理者,其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政府角色的定位,政府自身不能基于自身的利益考,政府要实现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协调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关系才是关键,在保证一方利益不受损失或者损失极小的情况下,提高其他主体的效益,使整体福利达到最大化。其次,公益性和市场化经营要协调发展,既要强调政府的主体作用,把投资规模大,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由政府负责,又要适当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轨道交通投资者在市场化原则的要求下,开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最后,轨道交通和物业规划要充分借鉴TOD发展理念,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公共交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物业开发权利的提出是在轨道交通盈利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借鉴港铁模式提出的构想,首先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物业开发权利的顶层设计,才能保证制度设计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国家层面,基于目前轨道交通物业发展的土地政策限制,由国家立法层面的机关进行相关调研,制定如国家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指导意见一物业开发权利赋予机制,法律条文的形式保障权益对于轨道交通投资和运营者获得物业开发权利提供坚强的后盾。其次,制定相应的实施机制,才能够有效地 展实践。物业开发权利必须涉及到多方参与主体的权利范围、责任义务等方面。当然,各个城市实际情况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在普遍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一正外部性出发,讨论了将其转化为经济来源的可行性。由于轨道交通使沿线土地价值增加,这部分受益被沿线土地使用权人享有,政府可通过土地制度设计,把物业开发权利与轨道交通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对于此,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有下述几点认识。第一,正外部性是目前轨道交通的重要体现。之前,学者侧重于研究交通的负外部性,但正外部性与轨道交通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研究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成为本文研宄的重点。在正外部性的表现中最大的就是沿线土地增值。这从有无轨道交通线路周边的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中就能体现出来。第二,物业开发权利是实现正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内部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认为庇古和科斯的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香港和日本的轨道和物业联合开发模式从产权理论的角度讲明确了产权边界,运用市场机制使得交易费用最低,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分析了目前的土地政策与制度,提出在制度运行层面加强土地储备运行机制与物业开发权利的关系,提倡在土地储备的初始阶段就要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同时在土地政策层面继续坚持土地“招拍挂”,但要在政策上做相应的改变,使轨道交通投资者能够获得沿线物业开发权。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九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单中心、同心圆式城市空间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特别是在北京,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己经严重阻碍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多年来北京多次出台城市规划,进行卫星城及新城的建设以期打破这种同心圆式的城市格局,但效果不甚显著。反观世界上的同类城市,东京、巴黎等虽然也曾走同心圆模式发展之路,但在不断摸索中成功的通过副中心、新城的建设打破了这种不适用于特大城市发展的模式,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城市发展中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内城衰落等问题,为城市发展寻找了新的空间。城市副中心是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它也受到政府规划的引导。因此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应该在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才应启动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就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副中心确实有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的作用,并且通过良好的规划可以形成具备世界意义的商务中心,1958年东京出台《东京圈整备计划》,明确提出将新宿、淫谷及池袋三个区域建设为副中心,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大城市兴建城市副中心的浪潮从未停止,在2012年北京市第H次党代会上,北京亦启动了“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将通州定位为东部城市副中心,随后在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将通州建设为副中心主要是因为通州是北京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同时通州与朝阳CBD交通联系方便。通州这种区位优势确实是得天独厚的,而且对于建设副中心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通州副中心的建设是否是必要的,选择通州作为北京的副中心是否是合理的,通州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是否具备建设副中心的条件,这些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由于城市副中心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处于探索阶段,通州启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就显得略盲目。因此本文就是在结合已有的问题及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城市副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并釆用模型及相关理论进行论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选址的决策,以便更好的指导副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2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城市副中心作为市中心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是城市走向多心化、分散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建设城市副中心可以形成层级明确的城市分工体系,发挥北京市政府主导优势。因此本文就北京是否有必要建设城市副中心入手,分析建设必要性,继而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副中心如何选址的问题。本文共有七章,各章节安排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思路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中央商务区的概念、演变,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副中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北京副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第三章国外副中心建设实例分析。分析东京和巴黎城市结构是如何演变的,它们在城市结构形成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来解决的。为北京建设副中心提供实践依据。第四章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分析:首先介绍了北京目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这种结构的弊端有哪些,同时说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方向;并结合北京目前情况,未来走向,国际经验比较北京建设副中心的必要性及原因,并分析北京需要建设副中心的类型。第五章选址模型的构建,首先分析城市副中心选址过程中的一些必要条件,为模型评价标准提供帮助。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副中心选址的分析模型,并对五个备选方案进行了排序,验证方法在城市副中心选址中的适用性,最后得出结论,通州为最佳选择,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第六章在分析通州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于通州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本章节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展望。

.........

2研究现状

2.1中央商务区的理论研究

国外对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的研究始于上世纪的20年代,此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同心圆理论的创立人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他将城市中地理和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定位为城市中心,即中央商务区,简称 CBDli]。Muiphy and James (1954)完善了 CBD 的定义:CBD 是城市的心脏,是反映城市中最髙地价和最髙建筑物的办公楼和零售商店髙度集中的地i......区。他们还特别强调CBD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地区[2]。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信息化及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商务办公与传统的商业区开始出现分散,现代CBD的概念也随之升级,特指经济中心城市市中心的特定地区,这一特定地区就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关联的,以商务办公为主要职能的中央商务区。我国对于CBD的研究起步较晚,于洪俊、宁越敏(1983)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城市地理教材中,在这本教材中他们首次介绍了 CBD的概念,当时他们把CBD翻译成中心商业事务区,而且把城市中心区划分为中心事务区和中心商业区,认为:中心事务区和中心商业区在西方国家合称为CBD[4]。严重敏(1994)把CBD定义为全市金融、商业、贸易最集中的地区,专业性服务办公楼、各种企业总部等的集中地[5]。蒋三庚(2005)认为,CBD是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等功能及商务写字楼、公寓为一体的区域。介绍了 CBD的概念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家普遍认为CBD是城市中经济活动最频繁,第三产业最发达,办公楼最密集的区域,这与CBD承担的城市功能是吻合的。

........

2.2城市副中心理论研究

城市的旧城改造和新城的建设是城市不断发展、生长的两种最重要的形式。而在某一固定的阶段,一定是以其中的某一种形式为主,而城市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又分别包含不同的模式,其中,城市副中心就是城市新城建设的一种具体、行之有效的模式,在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定会成为未来十余年内的主要的新城发展形式[11]。1945年,哈里斯和厄尔曼(C. D. Harris(& E. L. Ullman)在研究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时,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有一个商业中心,而是多个商业中心共同发展,并以其中一个商业中心为核心,其余为次核心[12]。而在西方城市副中心(Sub-CBD)是与CBD相对的概念,对Sub-CBD的研究也是与CBD同时进行的,而且多数的研究中Sub-CBD多是作为CBD研究的附属品出现,鲜有专门研究Sub-CBD的文章,而相关研究重点也只是对Sub-CBD建设必要性的描述,因此国外学者没有对Sub-CBD进行完整的定义描述。而我国学者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的需求出发,对副中心提出了自己的概念界定。如丁健(2001)认为次级中心“就是同城市CBD在地域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聚集着相当的经济要素和一部分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服务半径,但功能单一,能级低于CBD的地域中心[13]。”这一定义对于副中心的形成机制表述不明,对于其功能定位的界定也不尽合理,也没有系统的阐述CBD与Sub-CBD的关系。陈琪(2002)从流量经济学的角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副中心的概念,她认为Sub-CBD是特大城市核心CBD以外,城市经济流的高效集聚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互补核心CBD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CBD网络系统[14]。张龙刚(2004)认为城市副中心就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要求,分担中心城区的一定职能,在城市建成区外围进行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以达到疏解中心区的人口,调整中心区用地结构、改善中心区的环境,形成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建成区的种种弊端,以及完整地保存古城的传统风貌等[15]。这个定义认为副中心是行政规划的产物,并且单纯的认为副中心是中心城区的补充,没有准确的定义出副中心的功能。

......

3国外副中心建设实例分析......25

3.1国际大都市区的可比性分析......25

3.2东京都多心结构的形成......25

3.2.1 基本情况......25

3.2.2形成过程......28

3.3大巴黎多心结构的形成......29

3.3.1 基本情况......29

3.3.2形成过程......30

3.4基于国际经验的总结......32

4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分析......33

4.1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弊端......33

4.2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40

5北京城市副中心选址决策研究......42

5.1副中心选址的必要条件分析......42

5.1.1自然因素......42

5.1.2社会经济因素......43

5.2北京城市副中心选址模型的建立......45

6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思路

6. 1通州区情况介绍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长安街东延长线上,区域面积906KM2,常住人口 132.6万人,人口密度为1463人/KM2。2012年通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28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223.73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207.42亿元,第二产业仍占据通州的主导地位,其中批发零售业在第三产业中仍具有发展优势,2013年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16.26%,仅次于房地产业,法人单位数11542个,占全区的34.1%,从业人数达61131人,仅次于制造业,但是通州发展的零售批发业较低端,且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无法与中心城区形成共同协作的关系。目前通州新城规划了构建“一核三区、三带四组团”的区域空间格局(图6-1),各区域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定位以相互配合,共同构筑北京东部经济增长点。

.......

结论

城市副中心作为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使城市多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是在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十分充分,对于副中心的选址问题也处在以经验为主的阶段,特别是有关于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问题的研究还十分不足,因此本文在研究北京建设副中心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于副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得到了以下结论。

(1)对于城市副中心形成、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并且认为我国的城市副中心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处在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建设与研究同步进行的阶段。对于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盲点。

(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和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副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同时为副中心选址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3)总结了北京城市目前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弊端,指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应走向分散化。对于东京和巴黎解决一极集中问题的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北京未来空间结构走向认为北京有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必要,并认为现阶段北京只需启动一个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集中资源培育一个新的增长极,避免过多建设带来的资源分散与竞争。

(4)由于城市副中心选址模型研究处于欠缺讨论的阶段,本文对于副中心的选址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选址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通州区是适合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地区,这与城市规划的结果吻合。

(5)结合通州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就通州建设副中心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管理硕士论文精选篇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移动电话的使用率逐年攀升。根据国家工信部在2014年发布的《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当年移动电话普及率由90.8%攀升到了年底的94.5%。此外,截至14年12月底,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人数为5.57亿,较2013年同比增长5672万人,使用手机上网占所有网民人群比重由达到丫 85.8%,而这一数值在2013年的时候是81.0%,在这些新增的3117万网民中,手机是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率达到64.1%,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达到34.8% (见图1-1)、可见,手机上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使用人群也愈发增长。随着平板电脑的推广、手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通过移动终端上网己经成为一种得到广泛接受的便捷的上网方式。通信技术方面,2014年,中国第四代通信技术(4G)商用推广全面启动,第三/四代通信技术的实现很好地为手机网民的上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截至2014年12月,新增4G移动电话使用用户为728.4万户,4G移动电话使用用户达到9728.4万;新增的3G移动电话使用用户为98364.4万户,3G移动电话使用用户总数达到48525.5万户(见图1-2), 3G和4G网络的发展和推广带动了更多人上网和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亦激发丫消费者对WiFi热点的巨大需求,各大城市、商家、三大运营商不断增加公共场所WiFi热点,城市WiFi全覆盖亦成为如杭州市等诸多诸多城市智慧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家用WiFi也开始了高速的发展,根据国内知名路由器厂商嘉科(netcore)公司的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国内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年销量以平均每年110%的速度急速增长,在2012年无线路由器的效率里程碑式的超过/有线路由器。从2012年起,全国范围内家用WiFi热点新增总数超过1亿1 T"万台(见图1-3) ?。WiFi热点的增加和大范围捲盖有助于控制手机网民的上M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下机上网率。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该课题以移动购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消费者的移动购物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研究内容:(1)对移动购物概念、技术接受理论进行介绍,对现有的国内外移动购物接受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评述。(2)构建移动购物接受影响假设模型。在介绍用户技术接受理论和分析移动购物采纳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本研究的移动购物接受影响模型。(3)模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通过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样本,基于AMOS、SPSS软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路径显著性水平和路径系数。(4)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营销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为移动网络购物参与各方提供相应的推广和营销建议。

......

1.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分析,界定研究对象一一移动网络购物的接受影响因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背景下用户接受移动商务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深入访谈法:对技术/任务匹配的测量项确定,采用深入访谈的方式,根据访谈内容,提炼要素,同已有的一些测量方法进行整合补充。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访谈基础上,整理归纳提出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形成验证性假设和探索型问题,设计相应的测量方法,经过问卷设计和问卷优化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移动电子商务与移动购物概述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第三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实现,移动电子商务自21世纪以来迎来了高速发展。由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与电子商务有密切联系,部分学者们认为:移动电子商务可以认为是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的扩展气是一种通过手机、PDA等多种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所组织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实现了电子商务从有线通信网络到无线通信网络的扩展,从固定地点的商务形式到随时随地的多种形式的商务形式的延伸,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商业活动的移动性和即时性。他们倾向于将移动电子商务看作是电子商务范畴下的传统电子商务向移动终端的延伸。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移动电子商务本身出发,从不同视角给移动电子商务下了定义。基于设备和所使用网络的视角,移动电子商务被认为是通过至少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通讯网络上进行的任一交易。Sadeh,N.M指出:狭义的移动电子商务是指任何通过移动网络进行的货币交易,广义的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设备进行的任何应用和服务气这些交易必须是基于移动设备,通过移动网络,涉及商品和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移动电子商务被定义为利用和依靠无线移动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在其支持下,进行商品、服务、资讯与知识的往来交换和贸易的一种商务系统(吕延杰,2006) ,这一系统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的,旨在促进商业运转和商业程序的效率。因而,移动电子商务相比传统的电子商务,有着其独特之处:(1)移动化;(2)即时化;(3)私密化;(4)个性化;(5)位置响应。

........

2.2基础理论概述

从技术接受研究领域来看,一批学者先后提出了大量的技术接受理论及模型,社会认知理论(SCT,Social Cognitive Theory)、理性行为理论(TRA,Theory ofReasoned Action)、技术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及其扩展模型(TAM2)、计划行为理论(TPB,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复合的 TAM 与TPB模型、创新扩散理论(IDT,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计算机利用理论(MPCU, Model of PC utilization)。这些理论模型为技术接受类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这些模型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无法全面地探讨技术接受旳影响因素。因此更多学者根据自身旳研究需要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者将两个甚至多个模型进行整合来实现更全面的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Venkatesh & Davis(2003)提出了整合上述模型的“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该可以解释 70% 的变异。“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融合了之前的技术接受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归纳了四个关键性的因子一一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对技术接受和使用有直接旳决定作用,以及四个调节变量一一年龄、性别、经验和使用的自愿性。

............

第三章研究变量定义及假设......18

3.1变量定义及假设......18

3.2研究框架......22

第四章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24

4.1问卷量表开发......24

4.2预调研及最终问卷确定......25

4.2.1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26

4.2.2效度分析......27

4.3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28

第五章模型实证分析与检验......29

5.1描述性统计分析......29

5.1.1人口统计变量分析......29

5.1.2移动购物使用情况......30

5.2信度分析......30

5.3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效度检验......31

5.4结构方程模型检验......33

5.5假设检验结果......37

第五章模型实证分析与检验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女性比例(57.4%)高于男性(42.6%),这可能是因为纸质问卷是在师范类学校分发,师范类学校的女生比例较高。年龄层次来看,19-34岁的调查对象占到85.6%,集中度略高于CNNIC的报告中的分布情况,主要是因为本研究的纸质问卷是在校园内发放。学历方面,本科生占到69.7%,本科生与硕士的占比达到81.6%,与相关报告中的学历情况不统一,但本科和硕士生互联网接触长,对移动购物较为熟悉,同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好,对调查问卷也较为熟悉,有助于保障样本的质量。收入方面,月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占3〗.5%)。对移动购物使用情况的统计见表5-2。从统计情况来看,受访者接触移动购物时间长于3年的占到了 42%,这可能与研究受访者大部分比较年轻(19-29岁),同时,高学历人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与意愿比较强有关。但是,移动购物的使用频率上并不高,每周使用3次以内的占到84.2%,可能的原因是商家虽然通过促销等手段吸引用户使用移动端,但是一旦促销等吸引力消失,用户对移动购物的使用和依赖性就下降,这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用户对使用移动购物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单次消费金额来看,200-500元的可接受消费金额居大多数,说明对于移动购物的使用,目前用户还是以零碎日常小件为主。

.........

结论

本研究基于UTAUT与TTF的整合模型,并考虑额享乐绩效期望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旨在分析中国消费者接受移动购物的影响因素。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假设并开发量表,使用调查问卷,通过在线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获得了 343份有效问卷。通过运用SPSS、AMOS等分析软件,采用结构模型方程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实现了良好的模型拟合,并得到如下结论:根据上文的分析结果,享乐绩效期望、有用绩效期望对消费者的移动购物意愿有显著影响,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在0.001水平上,路径系数分别为0.385和0.458,有用绩效期望对移动购物意愿的影响更为强烈。这一结果表明:移动购物的便捷性、实现快速购物、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物决策从而使消费者感知移动购物的有用性是目前消费者使用移动购物的最主要原因。另一个方面,享乐绩效期望对移动购物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385,影响显著。表明:用户感知移动购物能让他感到快乐和愉悦,会强化消费者使用移动购物的意愿。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