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经济管理论文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一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经济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代,人们凭借科学技术和化石能源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然而,工业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想象的革新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家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工业污染逐渐凸显,全球变暖的趋势也愈加严峻,环境问题成为了人类不得不设法解决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技术革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世界多国政府于 1992 年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 1994 年正式生效,然而,此公约没有对缔约方的义务和公约的实施机制做出具体规定,缺乏法律约束力。1997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后续从属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达成,首次提出附件一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目标,并建立了国际排放贸易机制(简称 ET)、联合履行机制(简称 JI)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 CDM)三个减排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此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京都议定书》达成后,碳排放等概念被标准化,碳配额从此具备交易属性。为了实现减排目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简称 EU ETS)于 2005 年建立,并运行至今,是当前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09 年 12 月,由于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15)于哥本哈根在遗憾中落幕,但由于其参与国家众多,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依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减排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碳金融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碳交易活动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
.........
1.2 文献综述
碳交易的本质是政府为完成减排目标而建立的政策工具,具有较强的政策依赖性,因此学者们针对政府在碳市场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杜莉[5]等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将碳市场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均衡稳定期,政府应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履行多种职能,我国碳市场正处于幼稚期,政府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发挥主导作用。李奇伟[6]认为非市场化的政府干预会给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带来损害,如过于严格的准入限制导致会导致碳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出现失衡,碳配额的折价拍卖会削弱市场中碳价的形成机制,配额的有偿分配会降低市场定价与交易的效率。支燕[7]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比较研究了世界各国的碳管制效率,证实政府能力的提升对碳管制效率的升级具有积极作用,认为我国应在强化政府能力的同时,以市场机制推动碳市场发展。在碳市场制度的研究方面,齐绍洲等[8]比较了中国各碳试点初始配额分配的模式与方法,建议在碳市场建立初期采用固定基期的历史法,同时开始收集基线法的必需数据,以便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从历史法逐渐转换为基线法。丁丁等[9]指出,配额核定方法应灵活处理,根据企业类型来选择历史法或基线法,随着市场走向成熟,分配方法应从无偿分配逐步过渡到有偿拍卖。李峰、王文举[10]提出,在未来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中,对配额分配方案要做到公开、透明,以提高碳市场制度的公信力。胡根华、吴恒煜[11]通过研究EUA价格的时变跳跃,认为我国碳市场的相关政策制定应尽量保持稳定,以减少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同时应该拓展碳金融产品的种类,以削弱由外部冲击而形成的系统性风险。代勇波[12]通过分析国内外履约机制,认为若想解决中国碳交易体系在履约期量价齐升、推迟履约现象严重、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受限等问题,需要推行滚动履约机制,以活跃市场,促进创新和多方参与。
.........
第 2 章 碳资产价格影响因素理论基础
2.1 市场因素理论
究其实质,碳配额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的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将其理解为减排企业的一种存货,具有商品属性。因此,碳配额的价格会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一种商品,碳配额的价格也会收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市场自发调节。依据供求定理,碳配额在任何价格下都会逐渐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和数量。假设碳配额的需求不变,碳配额的超额供给会导致其价格下跌;假设碳配额的供给不变,碳配额的需求不足也会导致其价格下跌。EU ETS在2007年因无法可靠确定配额总量致使配额供给过剩,加之第一阶段配额无法跨期储存,导致碳价从29.20欧元/吨的高点跌至接近零元;欧盟在第二阶段曾推行一系列举措完善EU ETS机制,但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碳排放量降低至远超预期的水平,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下降再一次导致碳价暴跌;第三次碳价暴跌同样由需求不足引起,欧债危机导致的悲观情绪使人们对碳排放总量持消极态度,降低了人们对于总需求量的预期,碳价因此再度下跌。由此可见,碳配额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价格有显著影响。此外,企业获得的核证减排量也可抵消碳配额的不足,所以,核证减排量也构成了碳市场中供给的一部分,核证减排量供给的变化会对碳配额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各个试点地区均严格限制了核证减排量的占比。其中,北京规定,CCER 的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当年分配总配额的 5%,且北京市辖区内的核证减排量必须大于等于 50%。在上海市场,各减排主体的 CCER 使用比例不允许超出全年分配所得额度的 5%,在深圳则不得超过 10%,且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在其排放边界范围内的 CCER 不得用于抵消。天津 CCER 的使用比例不得超过当年年度排放量的 10%;重庆市场规定 CCER 使用比例不允许超过核定排放量的 8%,并以重庆本地和非水电项目作为其限制来源。
........
2.2 投资者行为理论
上世纪70年代,尤金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假说(EMH),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大量异常现象无法被有效市场假说解释,经典金融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行为金融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在行为金融学体系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性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J.Bradford de Long[46]在股票定价模型的研究中引入投资者情绪作为影响因子,认为情绪因素会使套利者无法消除非理性行为,削弱了有效市场假说中关于“理性经纪人”和“无限套利”的基本假定,得出投资者情绪会影响金融资产均衡价格的结论。在碳金融领域,Feng[47]等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EUA波动性后发现,其价格不包含历史信息且存在大幅波动,符合混沌理论,EU ETS并不属于有效市场;Alberto Montagnoli[33]针对EU ETS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行了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EU ETS在第一阶段不具备有效性,而在第二阶段初期呈现出市场有效性逐渐恢复的迹象。
........
第 3 章 中国碳市场现状...... 15
3.1 中国碳市场履约制度与现状 ..... 15
3.2 中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制度与现状 .... 18
第 4 章 中国碳市场价格行为的实证分析...... 21
4.1 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
4.2 参数的经济意义和模型的基本假设 ....... 23
4.3 实证分析 ......... 23
4.3.1 数据来源 ......... 23
4.3.2 时间尺度对碳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 ....... 24
4.3.3 预期收益对碳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 ....... 25
第 5 章 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价格管理的对策建议.... 28
5.1 中国碳市场价格行为反映出的问题 ....... 28
5.2 对策和建议 ..... 29
第 5 章 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价格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中国碳市场价格行为反映出的问题
中国碳市场价格行为的分析表明,中国碳市场面临着价格失灵,无法进行价值投资的问题,却鼓励频繁交易,具有较强的投机性。中国碳市场存在价格失灵问题,除履约企业外的市场参与主体很难在碳市场中获得收益。区别于履约企业,由于中国碳市场无做空机制,碳市场中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先买入碳配额才能进入碳交易市场。因此,只有当价格上涨时投资者才能获利。然而,绝对涨跌偏差和相对频率都表明,无论采取何种交易策略,价格上涨的概率均低于价格下跌的概率,即投资者获利的概率低于亏损的概率。这一结论证实了学者们对于中国试点碳市场会因未预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面临碳配额总量过剩问题的判断[52]。中国试点碳市场基于减排目标和经济增长预期综合制定的碳配额供给曲线已偏离了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去库存”背景下实际的碳配额需求。这一方面可能会使中国碳市场经历与欧盟碳市场一样的因配额过剩导致的价格失灵,另一方面会使中国碳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丧失,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再一次下降,并形成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重庆碳市场自2014年6月19日正式启动至2016年7月21日仅有29个交易日存在交易,且成交均价已由30.74元/吨下跌到10元/吨。湖北碳市场在2016年年7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碳价达到跌幅限制。这些都是中国碳市场价格失灵的先兆。
..........
结论
任何价格偏离正常的运行区间均源于供给与需求的偏离。然而,由于碳配额的供给是由控排的政府部门预先设计并决定的,碳市场的价格偏离无法通过供给需求机制的自身调节恢复,只能通过调整配额和价格管理来解决。因此,总结七个试点地区的经验,在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构建动态的配额供给机制,引导价格预期,鼓励价值投资。为避免重蹈欧盟碳市场因配额过剩引起碳价暴跌的覆辙,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的确定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新常态”下高耗能产业的结构转型,科学预测碳配额的需求;另一方面,应提高新增预留配额和政府预留配额的比例,以事前分配与事后调整的动态机制更灵活的调整碳配额供给。构建充分考虑碳配额需求变化的动态供给机制有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价格预期,同时通过碳配额的稀缺性,激励价值投资者参与企业减排投资。适应碳配额需求变化的动态供给机制是避免碳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的根本,一个灵活的碳市场才能真正起到减少投机、促进减排的作用。
第二,逐步提高采用拍卖的方式分配碳配额的比例。为了能够实现国内碳交易体系在统一后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偿拍卖的分配形式无疑是最佳选择。以有偿拍卖的形式配发配额的优点在于,履约企业根据具体需求决定配额量,避免了寻租行为,也可避免企业获得过量的免费配额,从而有效控制供给。同时,作为碳排放与减排决策的主体,履约企业最了解碳配额的机会成本。以拍卖的方式发放碳配额不仅有助于体现“排放者付费”的公平原则,亦可发挥履约企业的信息优势,有助于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同时,在拍卖模式的推行中,还必须主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拍卖过程中的透明度,消除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确保碳交易体系的公平公正。其次,设置拍卖价格的限定区间。碳交易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保护环境、减少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若配额价格过高,会给减排主体带来负担,影响经济发展;若价格过低,则会使企业失去减排动力,背离碳交易体系建立的初衷。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日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底,我国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108 家,基金数量 3867 只,管理资产规模合计 9.16 万亿,较 2015年增加 7621 亿元,增幅为 9.08%。全年新发行基金 1151 只,新发总规模 1.08万亿份。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亦发展迅速,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 7781 家,管理基金数量 27015 只,实缴规模为 27661 亿元,和 2015 年相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随下降了近三成,但其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分别增加了85.63%和 93.6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以其实缴规模为准)。具体如下表所示:股票型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近两年来在 15%左右徘徊,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均超过 50%。此外,机构投资者也日益关注和青睐 QDII 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 QDII 基金比例近年持续攀升。当前,股票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机构投资者 更偏向于获取稳健收益的债券型基金。受 2016 年初股市熔断和年末债券市场大跌的影响,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2016 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20%和 0.09%,导致“股债双杀”,由于海外证券市场的不断走强,QDII 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6.56%。虽然 2016 年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均不高,但基金内部之间收益差距却很大,如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以 17.96%的收益摘得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而工银瑞信创新动力以36.91%的收益垫底,收益差距竟高达 50%以上。因此,机构投资者在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申购时,要结合多方因素综合考量,筛选出契合自身投资预期的投资标的,做好相应的投资安排。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鲜有针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行为的学术研究,但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申购行为会涉及到诸多方面,许多文献从不同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因此,本文将从基于证券市场波动的投资者申购行为的研究、基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投资者申购行为的研究、基于证券投资基金其他自身特质的投资者申购行为的研究和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四个方面来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Warther(1995)从整体上对股票市场和基金流量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提出基金流量有两部分构成:预期流量和非预期流量。他采用自回归的形式,考察了1984-1992年间股票型基金流量与证券市场指数月度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指数月度收益率显著影响非预期现金流量且是正相关,即基金投资者会在考虑证券市场近期波动情况的基础上,去决定申购多少基金份额,当证券市场近期持续攀升时,基金投资者资金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申购基金份额。Rea 和 Marcis(1996)以 1944-1995 美国股票市场表现与同期基金份额变动关系为考察对象,研究了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与股价的变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市下挫时,基金持有者对股价变化的敏感性不一定表现为基金赎回份额的增加,而可能是一种申购减少状态,即通常情况下,股市行情向好时股票型基金现金净流入增加,股市下挫时股票型基金现金净流入减少。Edwars 和 Zhang(1998)研究了 1961 年至 1981 年期间美国股票型基金资金流与证券市场收益率的关系,发现股票型基金资金流与证券市场收益率是正相关的,1961 至 1970年在证券市场收益率上升时,股票型基金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而 1971 至 1981年期间证券市场收益率下滑,股票型基金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Caporale 等(2004)研究了希腊的基金市场,考察基金现金流入流出与股价变动的关系,在分析过程中一并将美国道琼斯指数考虑进来,根据脉冲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美国股市上期波动情况和希腊股市上期波动情况与希腊基金市场当期现金流入是正相关。
.......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行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申购证券投资基金的动因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不断发展,将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和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整合,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持续、稳定的回报,日渐成为共识。机构投资者通过申购证券投资基金,构建基金投资组合,形成基金组合策略,正是对优秀基金管理人和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整合的体现。机构投资者申购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动因:我国机构投资者可以分为存款类、契约类和投资类。存款类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等,契约类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投资类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相较于存款类和契约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类机构投资者都有无法比拟的信息、资金、人才和和管理优势。在具体的投资领域和投资能力上,投资类机构投资者比存款类机构投资者和契约类机构投资者更为专业,精细化程度更高。机构投资者在申购证券投资基金时,主要专注于大类资产配置和类别资产配置。机构投资者根据相应的宏观市场环境,安排和调整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大宗商品期货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和权重,而具体的股票、债券等投资工作则由更加专业的证券投资基金负责。机构投资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上,不同的市场环境,资产配置策略也不同。机构投资者可以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运行周期和运行特征,深挖各类资产在该经济政策及经济周期下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申购策略。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行情、热点复杂多变,对于申购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周期,了解大类资产运行特征,研究大类资产配置方向和配置比例,尤为重要。类别资产配置策略是大类风险资产配置的细化和延伸,如股票基金里的大盘蓝筹基金和小盘成长基金等,类别资产配置实质是市场风格的体现。
.......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行为的机理
如下图所示,机构投资者申购证券投资基金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对经济、政策和所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市场申购时机,以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第二步,对潜在申购主题趋势进行研判,分析申购主题收益—风险状况,构建和确定申购主题;第三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优选标的基金,构建投资组合,实施申购行为;第四步,投资组合动态管理,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基金单位净值回撤风险。在恰当的时机申购证券投资基金,对日后的投资回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在申购证券投资基金时,会从经济基本面、政策动向和市场风格等多维度来研判市场申购时机,以期获得较高的风险收益比。现阶段整体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资收益的高低,资金规模大且对风险控制要求高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申购时机无疑会非常看重。整体市场环境反映的是系统性风险,在系统性风险面前,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是要顺应市场、尊重市场。机构投资者所申购的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公募基金,其资产所配置的单只股票市值不能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 10%,这也决定了公募基金投资的分散化,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单只股票而言,其与整体市场环境的相关性更高。因此,趋势向上的市场环境是机构投资者更为看重的因素。大盘趋势向好时,技术面会给大盘上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此时机构投资者会实施申购行为,顺应市场,跟着市场走,进行趋势投资。
..........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行为的实证分析....... 30
第一节 研究设计.......... 30
一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0
二 研究变量及其说明.......30
三 模型的设定.....32
第二节 实证研究.......... 33
一 描述性统计.....33
二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35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41
第二节 政策建议.......... 43
一 积极改善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环境.......... 43
二 着力培育投资管理人才......43
三 鼓励发展 FOF、MOM 等基金管理模式...... 44
四 基金管理费收入与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挂钩.....44
五 合理引导机构投资者理性申购证券投资基金.....44
六 完善监管机制........45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行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考虑到数据的持续性和可得性,本文选择 2013 年一季度至 2016 年二季度作为样本区间,共选取了在 2013 年之前成立的 35 只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样本。本章原始数据来源于 wind 数据库。根据影响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因素,本文选取了 Alpha 系数、Sharpe 比率、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变动、基金资产净值变动率、重仓行业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变动、大盘涨跌幅作为解释变量。Alpha 系数是基金收益率和按照贝塔系数计算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Alpha 系数是反映基金经理灵活调仓换股水平的高低。alpha 策略是依靠精选行业和个股力求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Alpha 系数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研究和个股研究的深度。机构投资者持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份额,是机构投资者申购行为的具体体现,其变动反映了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变化。我们将机构投资者持有开放式基金份额的变动作为解释向量。由于开放式基金只会在半年报和年报披露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了得到季度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这一数据,我们做以下处理:将上年年报份额和和本年年报份额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年一季度的数据,将本年中报份额和本年年报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年三季度数据。
.......
结论
机构投资者所申购的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主导力量,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会基于自身资金、信息等优势对市场进行操纵,更有甚者私下为自己谋取私利。因此,必须对证券投资基金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机构投资者才会放心地进行申购,证券投资基金也才能全心地为基金持有人谋取利益。完善与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基金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老鼠仓、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等行为,提高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大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强化市场约束体制,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实现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建立和完善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和事后核查的全方位监控体系,使违规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护好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合理有序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三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烟叶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烟叶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面烟草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烟叶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在种烟收益低于城市打工的情况下,愿意种烟的人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无人种烟的现象。由此,“谁来种烟”的问题就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近些年烟草公司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并将其作为行业改革的基本方针,但目前烟农种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满足烟草公司和社会对烟叶品质的要求。由此,“如何种好烟”的问题也愈发突显出来。 那么,如何解决“谁来种烟”和“如何种好烟”的问题以实现“卷烟上水平”呢?2007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首次提出了现代烟草农业的概念,并提出中国烟叶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目标。2008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到山东诸城调研时,发现诸城市的辛兴镇通过发展规模种植等措施,实现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始鼓励发展烟叶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烟叶家庭农场相比传统的烟叶生产组织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它可保障烟叶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促进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烟叶家庭农场能节约大量劳动力,同时培养出真正的职业农民,形成一支稳定的、新老更替顺畅、高素质的职业化烟农队伍,保障烟叶生产劳动力供给,稳定种烟面积,实现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它可提升烟叶生产质量,降低吸烟给人带来的危害。烟叶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要求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像工业那样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克服了传统烟叶生产效率低、管理粗放、标准化水平低的缺点,从而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和等级,降低吸烟给人带来的危害。最后,它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烟叶家庭农场,能够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减轻种烟劳动强度,减少种烟成本,提高种烟效益,增加烟农收入,提高烟农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烟叶家庭农场的理论研究还未见报道,更多的集中在家庭农场的研究上,并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我国烟叶家庭农场的培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关于家庭农场内涵的研究。Raup(1986)认为家庭农场是一个家庭控制权的主要内容,或者是年度雇佣劳动力不超过 3 人的农业组织形式。Gasson 等(1993)认为家庭农场应包括三方面标准:①农场所有权与业务负责人的管理控制权相结合,拥有权力的主体和血缘或婚姻关系有关;②家庭成员提供发展业务所需的资金,包括业务负责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从事农活;③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家庭农场的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在家庭两代人之间转换。Hill(1993)认为,家庭农场的家庭工作总量占农场年度劳动总量的比重应该大于 0.95。Ngwainmbi(2000)从社会学角度将家庭农场描述为一种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2)关于家庭农场成因的研究。Mann(1978)认为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家庭农场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生产时间。Schmitt(1997)认为家庭农场能够在发达国家永久存在的原因是由有限的规模经济与家庭劳力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 4 Allen(1998)运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数据表明,家庭农场存在的可能性与农业劳动生产成本的高低有关。Bream(2000)认为劳动力价格的差异、公共政策引发的道德风险、专业化水平高低是阿根廷农场存在的主要原因。
(3)关于家庭农场规模与效率的研究。Scully(1962)通过对爱尔兰农场的调研发现规模扩大是提高农场效率的重要因素。Cornia(1985)通过对泰国等亚热带国家家庭农场的研究发现,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率随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Munroe(2001)分析波兰农场认为,农场规模的扩大不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00 亩的农场生产效率要低于小型农场。Bardhan(1973)同样认为家庭农场效率与规模之间存在反向变化关系。Seckler(1978)认为规模与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Carter & Wiebe(1990)则认为二者之间是“U”型关系。
..........
2 烟叶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对于家庭农场内涵,目前尚有不同观点。从实践看,较有权威的定义是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他把家庭农场的内涵界定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家庭农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与完善。第二,实行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融合与利用,产生规模经济。第三,以商品化生产为目的。家庭农场不仅是自给自足,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第四,专业化生产。家庭农场能够长期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并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这也是与小规模农户的本质区别。 对于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农业部提出了七项条件:(1)家庭农场经营者应为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农户。(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即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3)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 80%以上。(4)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从事粮食作物的,租期或承包期在 5 年以上,土地经营面积达到 50 亩(一年两熟制地区)或 100 亩(一年一熟制地区)以上;从事经济作物、养殖业或种养结合的,应达到当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5)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6)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7)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上七条标准虽然对一般性的家庭农场进行了界定,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农业户口不是度量家庭农场的指标。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下乡长期从事农业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其所构建的经营组织也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经营单位。第二,雇工数量不是度量家庭农场的主要指标。家庭农场是雇工还是雇资,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两类要素的价格比及农场主意愿,只要农场的经营性质不变,都不影响家庭农场的本质。第三,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农场充分条件。家庭农场虽然有其规模效应,但并非意味着农场规模越大越好,过大的农场面积会造成土地生产率下降,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家庭农场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
..........
2.2 相关理论基础
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家庭经营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家庭经营的内容与条件一直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行动力。农业家庭经营之所以能够长期、大量、广泛存在是由于:(1)它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农业生产环节的继起性、劳动支出的不均衡性、生产地域的广阔性将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区分开来,并决定了只有家庭经营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种生产要素配置。(2)它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不存在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改变。(3)家庭成员对追求利益目标的一致性,使得经营成本最低。维系家庭经营的纽带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感情、血缘、伦理等,这些因素能够保持家庭经营的稳定性,提高成员的积极性,降低监督和交易成本。(4)家庭成员的异质性有利于成员分工与合作。家庭成员由于在年龄、性别、体质上各有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生产中的“各尽其职”,使各个成员的效用实现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家庭经营虽然为我国农业生产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自身也面临着产权、规模、管理、产业与市场等诸多障碍,因而亟需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家庭农场的出现即是对家庭承包经营的丰富与发展。在家庭农场中,仍然坚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同时实现了规模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有机结合,克服了传统家庭经营的弊端,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家庭经营的创新。
.........
3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 23
3.1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 23
3.2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 24
3.3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的发展类型与特点 .......... 26
3.4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经营状况分析 ...... 32
3.5 小结 ...... 37
4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运行机制分析 ........... 39
4.1 组织管理机制分析 .......... 39
4.2 土地流转机制分析 .......... 45
4.3 投融资机制分析 .... 47
4.4 基础设施及其管护机制分析 .......... 53
4.5 协作机制分析 ...... 55
4.6 小结 ...... 62
5 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分析 ......... 63
5.1 DEA 模型简介 ..... 63
5.2 烟叶家庭农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6
5.3 烟叶家庭农场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69
5.4 小结 ...... 79
7 典型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前述章节的研究结论,本章选取了属经济发达、平原地区的潍坊市诸城市 A 农场、属经济一般、丘陵地区的日照市莒县 B 农场、属经济欠发达、山丘地区的临沂市沂南县 C 农场三个烟叶家庭农场,对其运行机制与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其共性与差异,以期为后续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7.1 典型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诸城市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南部,地处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北部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占 32.3%),土壤以棕壤为主(占 56.6%%),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结构良好,隶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 776 毫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非常适合烟叶生长。全市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公路四通八达,中国陆海铁路大通道贯穿东西,并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功能齐全,城镇化水平较高。201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6.5 亿元,同比增长 8.1%,农民人均纯收入 16036 元,同比增长 11.3%,在第十三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 32 位。 A 农场位于诸城市贾悦镇闫家庄村,农场法人代表 47 岁,高中文化程度,全家 4口人,劳动力 2 人。在经营家庭农场之前,农场主一直从事运输行业,有 6 辆大货车,年纯收入 30 多万元。2008 年秋天他发现经营烟叶农场有发展前景,毅然放弃了运输业务,通过土地流转办起了烟叶农场。2011 年农场的种植面积为 500 亩,2012 年增加到800 亩,2013 年达到 1100 亩,2014 年开始受烟草公司种植计划调整的影响,种植面积开始压缩,减小到 600 亩,2015 年继续压缩到 350 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1-2015 年农场年纯收入分别为 45.5 万元、64.8 万元、81.7 万元、68.2 万元、53.4 万元,五年年均实现利润 62.7 万元,经营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农场。随着农场效益的提高,农场主的家庭经济状况日益改善,目前农场拥有充足的生产经营资金,购置了楼房、家用轿车,走上了种烟致富的道路。
.........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
(1)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的发展经历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2003-2006年);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2007-2010 年);第三阶段是较快发展阶段(2011 年至今)。山东烟叶家庭农场发展类型多种多样:按形成路径不同可分为烟草公司主导型、农户自发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按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烟草公司+家庭农场”和“烟草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两种类型。
(2)山东黄烟主产区烟叶家庭农场总体发展状况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数量先增后减波动较大,实力不断增强;二是户均植烟面积在不断下降,农场地位在逐步提升;三是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四是经营效益较高;五是烟草公司扶持作用明显。对其经营状况分析表明:用工总量呈不断降低趋势,用工结构以雇工为主;亩均毛收入和亩均成本均在不同程度增长,亩均毛收入以售烟收入为主,亩均成本以人工成本和土地流转费用为主;亩均利润基本维持在 800-1000 元之间,规模化效益较为显著。
(3) 通过对山东烟叶家庭农场的调查分析表明:①组织管理机制方面,烟叶家庭农场的组织结构由农场经理、片区主管、财务主管、生产主管、生产专业队组成,管理制度包括章程、人事管理制度、生产作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②土地流转机制方面,农场的土地流转率较高,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自发式流转,流转方式以转包、出租为主,流转期限以 1-5 年居多。③投融资机制方面,农场外部融资以银行借款为主,融资额度集中在 30-60 万元,融资期限以 1-3 年为主,农场的农业生产投资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非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主。④基础设施及其管护机制方面,包括对办公场所及其办公用品的管护、对水利设施、农机具、烟路等经营设施的管护。⑤协作机制方面,合作社为烟叶家庭农场提供物资采购、土地流转、信息交流、金融服务、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并获得了家庭农场较高的认可度,家庭农场同时也提高了合作社经营效益、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率、管理水平和谈判地位;烟草公司为烟叶家庭农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各类资金补贴、经营管理培训、监督考评等方面帮助,也获得了农场的较高的满意度,家庭农场降低了烟草公司管理成本、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烟草行业经营收入。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四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机动车分为道路车辆和非道路车辆。非道路车辆主要是指农业机械(收割机和拖拉机)、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非道路车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正在被广泛应用。非道路车辆相比于道路车辆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而且非道路车辆的功率范围更大,对耐久性、可靠性、加速性、经济性、起动性要求较高,因此也导致其尾气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更为严重。 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关注,“节能与环保”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机动车的节能与减排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道路车辆节能与减排受到关注较早,也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舆论讨论的热点,通过多年的治理,道路车辆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非道路车辆领域的节能减排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益严峻的环保和能源压力,非道路车辆的能耗与排放问题已受到国内外人们关注与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非道路车辆的保有量达到了 4800 多万台,其中农业机械约占三分之一[1]。下面主要就以非道路车辆中的农业机械为例进行介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农机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农机保有量持续增长,2016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 7.26 亿千瓦,拖拉机总数1700 万多台。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对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2]。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非道路机械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非常严格的排放法规,2008 年美国开始执行最为严格的 EPAIV 阶段排放法规,欧盟同年执行同水平的ⅢA 阶段排放法规,在 2009 年实施国Ⅱ阶段限值,但需要指出国 II 阶段排放与美国 EPAII排放限值相当,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近十年的差距。 因此,在 2013 年我国也相继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能减排的意见》等文件,这不仅是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柴油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的发展更是一种挑战[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降低非道路车辆污染物的排放,使排放的颗粒物和废气能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2014 年 5 月,我国颁布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第三、四阶段排放法规,以更好地解决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的节能减排问题。随着 GB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和测量方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将全面正式进入非道路国三时代[4]。因此,为了满足国三排放法规的要求,我们必须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升级路线,来实现国二到国三的升级切换。非道路国三的升级切换,不仅是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针对非道路车辆中的农业机械进行切换升级具体研究,这不仅对减少大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为接下来国四的升级切换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行业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第 2 章 国三升级技术路线确定
2.1 非道路国三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
柴油机缸体内燃烧时火焰的湍流扩散会使燃烧室产生局部过稀的高温区域和局部过浓的低温区域,从而导致柴油机产生大量的 NOx 和碳烟等的排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控制微粒物排放和 NOx 排放的措施是相互矛盾的。目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能使柴油机 NOx 排放以及颗粒物的排放能够和柴油机的经济性达到最佳状态[17]。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和 NOx 排放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燃料的影响、混合气的影响以及后处理和控制策略等都会对排放产生影响。减低柴油机排放主要有前处理技术、机内净化处理以及后处理技术三种控制技术。 前处理技术是控制柴油机排放的一项重要措施。燃料问题是前处理技术的主要问题。燃料品质的好坏对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碳烟的生成主要是油料中硫含量的影响,因此降低柴油机的颗粒排放必须减少油料中的硫含量。当柴油粘度变大时,喷油时的物化程度变差,燃烧不完全,导致 HC 排放量和碳烟排放的增加。柴油密度高时微粒物的排放会增大。影响柴油机微粒排放量的因素还有柴油的馏程馏分组成较重的喷油时雾化能力降低,蒸发迟缓,容易使混合气局部过浓,碳烟微粒的排放增加。柴油机冒烟倾向严重是由于柴油中芳烃的燃烧,柴油中芳烃是有害的组分,当柴油中芳烃含量较高时,会导致微粒物的排放急剧增加,同时导致HC 和 CO 排放量也增加,但柴油中芳烃含量的大小对 NOx 排放的影响较小[18]。 燃料设计就是改变燃料成分的组成,对燃料成分进行重新优化溶合,促使缸体内的油气混合,使燃烧更加完全,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19]。
.........
2.2 国二与国三的区别
从排放法规来看,非道路国三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限值要求要低于国二发动机,并且从发动机结构来看,国三发动机供油系统与国二发动机也有很大差异,对油品的要求也不一样。国二与国三排放对比如下表 2.1:在传统机械式供油系统中,燃油压力的建立由凸轮驱动柱塞压缩燃油产生,而供油量的多少则由调速器带动柱塞转动改变柱塞有效供油行程而改变。供油正时的改变则大多依靠调整柱塞滚轮与凸轮轴凸轮的距离,或采用提前器随转速来调整。这种机械系统使供油正时和供油量控制不够精确,已不能满足环保和节能的要求。电控系统是由计算机来精确控制燃油供给或喷射的过程[23]。
.........
第 3 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计算与优化 ........... 15
3.1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计算 ............. 15
3.1.1 散热器的匹配计算 .... 15
3.1.2 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 .......... 16
3.1.3 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 .... 17
3.2 发动机冷却系统校核计算 ............. 19
3.3 冷却系统结构优化 ..... 21
3.4 整机方案布置 ............. 23
3.5 本章小结 ........... 24
第 4 章 整机标定及热平衡试验 ....... 25
4.1 发动机的标定试验 ..... 25
4.2 整机热平衡试验 ......... 31
4.3 本章小结 ........... 33
第 5 章 柴油机排放试验研究 ........... 35
5.1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35
5.2 开发目标和试验方案 ........... 36
5.3 本章小结 ........... 43
第 5 章 柴油机排放试验研究
本章以东方红 704 机型为试验样机,通过第 4 章的性能试验验证,根据对试验样机的排放摸底试验情况,制定了内部 EGR 率的选择方案及喷油正时的优化方案,通过内部 EGR 率的选择以及喷油正时的优化试验,使柴油机的排放达到国三排放限值的要求。
5.1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本试验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有测功系统,油耗仪测量燃油消耗,采用 HORIBA MEXA-7500DEGR 气体分析仪测量 NOx,H
C,CO 等气体排放物,采用 AVL415S 测量柴油机排气烟度,采用空气流量计测量空气流量,采用 AVL472 颗粒分析仪测量颗粒(PM)排放等[50]。 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基本参数见下表 5-1。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国三阶段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见下表5-2。采用 C1 试验循环(八工况),试验工况及加权系数见下图 5-1。在喷油正时为曲轴转角 5°和曲轴转角 3°情况下,原机的 PM 排放的结果能够达到现行法规要求,且余量较大,但 THC+NOx 远超限值4.0g/k W·h (超量如表所示),因此需重点解决降低 NOx 的排放。 针对以上结果,在保持柴油机的喷油正时曲轴转角 3°不变,其他参数配置不变情况下,制定两种不同的内部 EGR 方案,方案 1:EGR 率 9%;方案 2:EGR 率 15%,并对其分别进行八工况试验。
...........
结论
1. 通过概括介绍非道路国三柴油机升级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对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功能及优点的对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此次国三升级切换的技术路线为:50 马力以下机型段选用电控 VE泵组合;50 马力以上采用电控单体泵+增压+EGR 组合。
2. 在确定此次升级切换的技术路线之后,以东方红 704 型农业拖拉机为研究样机,在为该样机选定匹配的柴油机之后,对此样机的冷却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和方案布置。包括散热器的匹配计算,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并且对匹配的散热器和冷却风扇进行了校核计算,通过计算计算确定了散热器的大小和风扇的尺寸。最后对冷却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并完成了方案布置的三维数模。
3. 针对该样机进行了整机标定试验和整机热平衡试验。通过对整机的标定,使柴油机和整机匹配后的扭矩储备、油耗以及速比等各项性能指标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满足拖拉机的使用要求。并且通过对整机的热平衡试验,对柴油机和整机匹配后的冷却散热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为: ATB(冷却液达到沸腾点时的环境温度)平均值为 72.1℃;ACO(机油达到临界温度时的环境温度)平均值为 62.8℃;最大扭矩工况下,测得 ATB 平均值为 73.2℃;ACO 平均值为 62.6℃;因此本文设计的东方红 704 型研究样机的冷却散热系统不仅能够满足温带地区的使用,而且能够满足热带地区的使用。
4. 针对该样机进行了柴油机的排放试验研究,通过内部 EGR 率的选择以及喷油正时的优化试验,最终确定:EGR 率为 15%为最终内部方案;同时将喷油正时的第 4 和第 8 工况点曲轴转角调整为 5°,其余转角保持 3°不变。这样使柴油机的排放达到国三排放限值的要求,完成了此次非道路国二升级国三的顺利切换。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五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由农业决定的,这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粮食安全、健康等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农业发展亟需转变粗放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在全球倡导保护生态、健康消费的今天,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农业污染等的现实选择。在过去关于农业生产率测算的问题上并没有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所以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考虑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构建分析框架,可衡量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真实绩效,赢得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双赢局面,走一条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作为国家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的粮食商品粮与专储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是优势产业,而且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始重视农业的绿色化发展,带动全省形成了专业型、规模型、外向型和特色型的绿色农业,现如今的黑龙江省凭借这一优势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绿色农业这一块,黑龙江拥有着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科技投入优势等,但多年来的不合理耕种使农业生产造成黑土流失、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产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农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加上环境保护政策的不到位,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污染。所以黑龙江的农业要想提高必须从全要素生产率入手,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模式才是黑龙江省未来提高农业产量的根本途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也被更多的学者提出。学者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资源与环境,而经济发展的刚性束约也是资源与环境。所以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效绩进行评价时,就不单单只考虑传统资本与劳动要素,还应该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这对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Mohtadi(1996)与 Ramanathan(2005)将污染物排放归为未支付投入,生产函数中引入了资本、能源以及劳动要素,在统计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来估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1]。通过研究学者们发现,期望产出的副产品是污染排放的产出特征,这就要归入非期望产出,不能当做是投入。在 2003 年,Chung etal 使用 ML 生产率指数以及方向性距离函数对瑞典的纸浆厂进行了测度,其污染排放被归为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是首次将污染排放作用于经济增长并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合理的全要素生产率[2]。2001 年,Hailu 和 Veeman 对环境要素等进行了考虑,并将其产生的非期望产出归放到 TFP 测算框架中,称为绿色 TFP[3]。这研究也是近几年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所以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上,本文认为:以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为基础,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将资源的消耗表示投入要素,将包含了污染物排放的非期望产出表示产出要素,再总体纳入生产率的核算框架体系中,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即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第 2 章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概述
2.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来说指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某生产单位(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或产业)生产的总的投入产出比。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少投入了某一要素,那么可能就会需要投入更多的其他生产要素作为补充[34]。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是整体生产率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由如下三大指标构成:效率的提升、技术的更新、规模效应的增强。就本质而言,其是剔除劳动、土地等要素以外的“剩余价值”[35]。理论学界一致认为,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共同作用下带来了经济增长,但是,受到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够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水。随着环境污染与生产要素的日益稀缺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以往全要素生产率时过多地考虑了资本、人力等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问题,而忽略环境因素在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中的作用。因此,在评估经济发展问题时,不能单单考虑传统 TFP 的资本、劳动等因素,此外还需要将资源以及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在关注资源因素的影响问题时,我们应该将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引入到传统经济测算当中,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因素引入到传统 TFP 中,如此一来,就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拥有了绿色含义,所统计的结果也就更加精准。
.........
2.2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状况
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部,全省面积 47 万 km2,地貌特征较为复杂,有山地(大、小兴安岭),平原(如三江平原)、丘陵等[37]。全省绝大部分地域属于中温带,只有北部少部分地域属于寒温带,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10℃以上,积温在 1500 到 2600℃之间,无霜期占到了 100 到 140天;年均降水量是 400 到 650mm,东部降水量较大,西部则比较少;年日照时 数 通 常 保 持 在 2400 到 2800h 之 间 , 年 均 太 阳 辐 射 量 通 常 为 100 到130kcal/cm2,其中,西部南部的太阳辐射量较大,而东部北部则比较少。就该省土质而言,其主要有黑土、草甸土、水稻土等土壤。黑龙江省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其地表水资源大约是 656 亿 m3,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 273 亿 m3,剔除重复部分,该省水资源的总量约是 772 亿 m3。以上优势为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
第 3 章 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16
3.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设定..... 16
3.2 变量选择及预处理......... 18
3.3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 20
3.3.1 模型设定形式的检验...... 20
3.3.2 随机前沿函数估计结果.......... 20
3.4 黑龙江省农业 GTFP 与 TFP 变化比较........... 22
3.5 本章小结......... 26
第 4 章 黑龙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27
4.1 影响因素分析......... 274
4.2 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31
4.3 实证分析......... 34
4.4 结果讨论......... 35
4.5 本章小结......... 38
第 5 章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建议...... 39
5.1 推进区域农业绿色产业协调发展......... 39
5.2 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39
5.3 构建区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0
第 5 章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建议
5.1 推进区域农业绿色产业协调发展
由以上实证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化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有正相关关系,确切来讲,该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发展会受周边同类型农业区域的带动,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率水平。黑龙江省可发挥大兴安岭和伊春农业区域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带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布局上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深化农户与绿色企业的合作,根据市场预测,形成长期订单,增加农户收入和企业效益,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其次,在绿色农业基地之上,建立绿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共享配套设施,合理配置资源。最后,加大政府引进外资力度,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构建绿色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绿色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升价值。在企业内部形成生产、加工、深加工产业链条,在企业外部,完善物流配送、储藏、销售渠道,使得绿色农产品能够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要加强农业绿色产业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需要规范现有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建立专门的绿色农产品会展中心,完善物流体系,发挥绿色农产品认证作用,加大对农产品信息的跟踪,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创新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推广平台,宣传绿色农产品优势、发布购买信息。严把绿色弄产品质量关,打造绿色品牌,品牌信息不仅贴近消费者日常生活,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健康需求,而且能够提供高品质特殊需求,体现寒地农产品品质。
..........
结论
本文从黑龙江省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究了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并分层次对农业的 GTFP 与 TFP 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对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力资本、技术条件以及制度等因素进行的了分析,从而使黑龙江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本文将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影响农业绿色化发展的技术、政策因素以及以往研究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发现大多借鉴国外 Malmquist 指数法,在影响因素方面,大部分局限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较少涉及不同地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序列上变化趋势。并且现有文献对于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约束、影响机制以及可能结果的研究较少。其次,本文选用 SFA 分析法,按照投入和产出指标选取黑龙江省 14 个地市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在分析 1992-2013 年黑龙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模型时,结合了农业投入、产出以及环境污染等变量因素,就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利用效率的下降速度而言,传统要素较之环境要素要快很多,由此得出增加环境要素投入比增加传统要素投入对黑龙江省农业的生产率的影响更大的结论。最后,依据上述的研究结果,针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经济环境、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制度建设等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和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提出政府应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健全防御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社会要完善培训体系,从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和实践能力入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通过构建优质绿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 耕地面积却仅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7%,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中国粮食安全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015 年中央 1 号文件仍然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提高粮食总产量以确保粮食供给充足;第二,最大限度稳定粮食供应,确保粮食价格平稳;第三,确保社会公平,所有有需求的人均可均等得获得粮食。“国以食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任何国家而言,粮食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确保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历史资料显示,近年来世界粮食连年增产,总产量大幅提升,但产量提升并未带来价格的平稳,世界粮食价格仍然波动剧烈状态,致使饥荒现象时有发生,诸多国家由此出现政局不稳,甚至社会动荡的现象。因此,稳定粮食产量和价格是每个政府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 为降低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影响,增进全社会福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必要时政府可实施粮食价格稳定政策,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干预,增加全社会福利的建议(李光泗和郑毓盛,2014)。因此,政府的宏观干预手段一直作为市场调节手段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粮食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 世纪 50~70 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随后于 20 世纪 90年代实施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进入新世纪,为应对粮价波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流通管理政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即为 2005 年和2006 年国家分别在稻谷和小麦主产区推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将立足于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波动现状,以小麦市场为例,从国家宏观政策视角对小麦生产和价格波动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及其相关农业政策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改进农业宏观机制。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对我国小麦宏观政策的演变进行梳理,理清国家政策的落脚点;利用 PVAR 模型就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科学测算,并以总量、强度为切入点分析其敏感性;(3)利用 DID 和 RDD 模型,就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价格的托升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索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拉升了小麦价格;(4)基于福利效应模型,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效果,以便科学决策的制定;(5)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合理评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政策效应,优化小麦市场宏观政策,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
.........
第二章 世界及中国小麦行业发展分析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居第二位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是世界种植较为广泛的粮食作物,最早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地区,属于禾本科植物的一种。在地理纬度上多分布于北纬 18°~50°,不同海拔高度均有栽培。小麦具有丰富的营养:小麦籽粒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铁、烟酸、泛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黄素及各类维生素等,成为世界诸多国家人们的主食之一。小麦的产成品—面粉是制作面包、饼干、馒头等的主要原料;而小麦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等,同样小麦还是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来源。按照不同小麦品种对生长温度以及季节的不同,可将小麦划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类型。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骤增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直线上涨。与此同时,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恶化以及饲料用粮食和新能源燃料消费增加等,给全球粮食供应的平衡带来了挑战。国际粮食委员会指出,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小麦总产量增幅接近一倍,这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小麦生产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单产的迅速增长,如,1978 年小麦单产较 20 世纪初期提高了 60%左右。但是进入 21 世纪,世界小麦单产的增速开始放缓,为了使得小麦产量增速能与全球人口增速相一致,必须扭转当前这种趋势,提高小麦产量。中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始,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的水平,与之对应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玉米等粗粮逐渐退出口粮范围。因此,国家不断确保、重申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性,小麦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显现。
2.1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单产的大幅提高是小麦总产量大幅提高的关键推动力量。例如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比 60 年代初期、80 年代初期比 70 年代初期小麦产量均分别提高 30%左右;90 年代小麦产量比 80 年代初期产量约提高17%,较之 60 年代和 70 年代速度稍有放缓。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小麦产量比20 世纪 90 年代约提高了 7%(贺德先,2009)。目前,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加拿大和俄罗斯,其中单产较高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乌克兰、俄罗斯、丹麦等,每公顷产量在 6500~8200 kg 之间,约为世界其他地区每公顷产量的 2.5~3 倍。从全球小麦种植面积角度看,自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全球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 2. 1 亿~2. 3 亿公顷。图 2-1 为我们呈现了世界小麦种植的总体分布情况。
.........
2.2 世界小麦生产与消费状况
由图 2-2 可知,1998~2014 年小麦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 1998~2003 年,世界小麦产量总体较为平稳,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五年间,年均跌幅为 1.16%;(2)第二阶段为 2003~2004 年,世界小麦产量飙升,达 528.59百万吨,为 1998 年以来小麦产量的最高峰;(3)第三阶段为 2004~2006 年,世界小麦产量在经历了短暂上升后产量迅速回落,并在 2006 年触底,降为 595.62 百万吨;(4)第四阶段为 2006~2009 年,该阶段是世界小麦产量显著增长的阶段,小麦增幅尤其以 2007~2008 年最为显著;(5)第五阶段为 2009~2015 年,该阶段世界小麦产量的整体变动趋势为震荡中上升,产量涨跌交替,但总产量以上升为主要趋势。
........
第三章 世界及中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 30
3.1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 30
3.2 我国粮食政策演变分析 ...... 36
3.3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41
3.4 小结 .... 44
第四章 最低收购价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6
4.1 文献综述 ............ 47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49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4.4 计量分析过程 .......... 56
4.5 结论 .... 62
4.6 本章小结 ............ 63
第五章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价格托市效应分析.... 64
5.1 引言 .... 64
5.2 文献综述 ............ 65
5.3 模型与数据说明 .... 66
5.4 单位根过程和协整检验 ...... 71
5.5 实证分析 ............ 73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9
5.7 本章小结 ............ 80
第七章 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议
7.1 扩展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品种的改进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一系列支持,我国粮食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粮食生产一改过去进口缺口较大的状况,产量大幅提升,粮食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基数较大,人均粮食产量依旧排名落后。同时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均较低,随着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农村经济已有较大进步,但农民增收仍十分有限。随着粮食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粮食生产和价格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因此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关系到经济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已经有效地刺激了粮食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稳产增效的目的。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初衷是解决我国粮食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因此对于农民的增收目标,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美国农业宏观政策的发展史显示,国家宏观层面的农业政策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侯明利,2009)。从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目前该政策仅仅实现了第一层面的目标,即实现了小麦生产的增产增效,对于其他三个层面的目标,政策效果并不显著。 农业政策四个层面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粮食产量提升是农业政策需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粮食的增产,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效应的溢出效应,使得粮食种植户的收入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收入目标难以保证。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若消费者的经济地位相对较低时,基本需求占据较大比例,更高层次的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将难以受到重视进而得以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粮食政策目标应继续巩固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并将增加农民收入纳入政策的核心范围考虑,在此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确保食品安全,并优化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
结论
政府的宏观干预手段一直作为市场调节手段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粮食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为应对粮价波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流通管理政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即为 2005 年和 2006 年国家分别在稻谷和小麦主产区推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2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 年以来,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带动下,该政策对小麦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需要了解的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小麦产量、托升了小麦价格?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效应的影响如何?现有价格政策存在哪些缺陷?很显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解读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现有政策的合理评估,进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更为合理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以便进一步推进我国小麦产业长足发展,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明晰我国小麦行业及相关粮食政策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低收购价的托市效应及福利效应,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于稳定小麦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购销市场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952 年,马柯维茨发表了《证券投资组合选择》,被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开端。从此现代金融学迅速发展,相继产生了夏普—林特尔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APT),莱克—莫顿的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等著名的理论模型,为现代金融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学说的前提都是投资者是理性的。其中,有效假说认为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可以非常小心理性的权衡风险和收益;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理性的经济人供求平衡的结果,认为股价过高和股价过低的人是相等的,如果不等就有可能产生套利,他们会迅速买入或卖出股票使二者相等;股票的价格是该资产所有信息的反映,并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效的,且信息一旦发生变化,股价就一定会波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80 年代,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这种假设受到了质疑,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金融异象,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例如周日历效应、小盘股效应、股权溢价之谜、公司规模效应等,面对这些反常现象,部分经济学家意识到传统经济理论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假设并不正确,他们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行为出发,更加重视投资人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它主要从个体行为和产生该行为的心理因素出发,探究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行为金融理论将金融投资过程看作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它包含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心理偏差,再加上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组合中出现决策偏差,进而导致资产定价偏差,而其反过来又会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从而强化资产定价偏差。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Black(1986)[1]提出“噪音交易者”这一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加快了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步伐。1990 年,Delong, Shleifer, Summer 和 Waldman[2] 构建了有关噪声交易者的资产定价模型(DSSW 模型),用于研究变幻不定的投资者情绪是如何影响资产定价的。在此之后,国外学者对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投资者情绪的定义和衡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节首先回顾了国外学者是如何理解和衡量投资者情绪的,然后按照两种不同的分析结论整理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关于投资者情绪的严格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国外学者 Lee、Thaler 和 Shieifer(1998)[3]将投资者情绪解释为人们对资产的期望价值中不能用直接客观的基本面解释的部分;Sah 和 Mehra(2002)[4]把投资者情绪定义为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的一种体现;Baker 和 Stein(2004)[5]解释其为对风险资产的投机动机和错误估值;Baker 和 Wurgler(2007)[6]将其定义为投资者对资产未来风险和收益的预判。投资者情绪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一种体现,学者从与投资者交易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做了相关定义,但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投资者情绪的衡量,国内外学者主要分直接指标、间接指标和综合指标三类来进行研究。直接指标主要是通过主观调查进行测量的一类指标,Fisher 和Statman(2000)[7]的问卷调查中,把认为未来是牛市的人数占比作为投资者情绪的衡量指标;Das 和 Chen(2007)[8]利用论坛中各投资者的多空观点构建了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Schmeling(2009)[9] 采用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指标;Charoen rook(2003)[10]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指数测度投资者的情绪,这也被后来的学者广泛认可,多篇顶级期刊如 Brown(2011)等所载论文皆用该指标。间接指标数据比较客观且容易取得,应用较为普遍。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是最早也是最广泛应用的指标,Leeetal(1991)[11]在 DSSW 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指标;Baker 和 Stein(2004)[12]将纽交所的股票换手率作为情绪的代理指标;Brown、Cliff(2005)[13]则认为 IPO 数据可以更好的代理投资者情绪;Burghardt(2008)[14]则利用欧洲期权交易所公布的银行发行期权数据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
..........
第 2 章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的概述
2.1 投资者情绪
对于投资者情绪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个难以度量的概念,反应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或者预期。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情绪与通常所说的情绪含义不同,它融入了金融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含义。 综合文献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从我国股市的实际表现出发,本文将借鉴 Baker 和 Wurgler 的认识,将投资者情绪定义为投资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投资环境、接收的信息等,内心形成的对资产未来收益和风险的判断和预测,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受教育水平、阅历等。股票市场的繁荣往往会导致投资者的极度乐观、过度自信。人们通常都会认为自己是精明的,尤其是在获利的前提下投资者会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而不断加大投入资本金并弱化对风险的考虑,即使遭受损失对其带来的伤害也比较小。并且投资者还会自觉屏蔽掉打击其自信心、与其认知不一致的信息,而只接受并重视维护他们自信心的信息,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偏差。
..........
2.2 股票市场收益
收益,早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收益就是指财产收取的天然或者说法定的孳息。 股票收益,是收益在资本市场投资领域的一种具体化,主要指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从买入股票到卖出股票整个持有期间的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收益等。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呈现收益高,波动性强的特点。收益高,是相较于债券投资、银行存款以及实体投资等方式,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较高;但是高收益的同时,较强的波动性和较高的风险也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由于受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以及二级市场炒作等影响,股票市场的收益波动性较强。 国家宏观调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及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等经济指标的变化,进而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动。其中,利率调节是影响股票收益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利率上升,企业借款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股价也会随之下降,加之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入银行市场,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减弱,股价下降。相反,股价上升。2014 年 7 月份以来股票市场不断升温的行情,就受到央行多次降息的影响。
...........
第 3 章 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市场收益的描述性分析 ...... 18
3.1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 ...... 18
3.1.1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的确定 ...... 18
3.1.2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特点 .......... 22
3.2 创业板市场收益及其变动 ..... 23
3.2.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23
3.2.2 我国创业板市场收益及其波动特点 .......... 24
3.3 投资者情绪和创业板市场收益的比较分析 .......... 25
3.3.1 波动的一致性 ....... 25
3.3.2 波动幅度的差异性 ....... 25
3.4 小结 ......... 26
第 4 章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27
4.1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影响的动态分析 ......... 27
4.2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影响的非对称性分析 ......... 32
4.2.1 ARCH 效应检验 ........... 33
4.2.2 EGARCH 模型 ...... 33
4.3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创业板交易策略 ..... 35
4.4 小结 ......... 36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 .... 37
5.1 结论 .......... 37
5.2 建议 ......... 37
5.3 研究的局限性 ......... 39
第 4 章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影响的动态分析
平稳的时间序列是指其均值,方差和协方差都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即都不依赖于时刻 t。在计量经济学中,只能对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分析,而实际上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都不是平稳的,因此,在建立模型前,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检验结果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就可建立模型;若不平稳,进行差分后得平稳的时间序列。 因此,在实证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 I 和创业板指数收益率 R 进行 ADF 检验。原假设序列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备择假设是序列不存在单位根,通过 Eviews7.0 检验,结果见表 4.1,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在 1%的置信水平下,投资者情绪指数 I 的 ADF 检验临界值是-16.05,小于 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599,且对应的 P 值接近于 0,则拒绝原假设,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同理,创业板市场收益 R 的 ADF 检验也是平稳的。据此,我们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实证分析。这样的话,可以免于对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设定,并且易于操作。
..........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影响,从对投资者情绪的定义和度量入手,采用消费者信心指数这一直接指标和新增市场开户数、市盈率、换手率以及腾落指数四个间接代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然后利用 VAR 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动态影响,最后利用 EGARCH 模型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非对称影响,并提出了将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作为参考信号的交易策略。综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市场收益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存在正向的动态的影响。
(2)投资者情绪指标的随机扰动项受到冲击时,对自身的影响十分激烈,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影响在第一期较强且为正向影响,随后减弱直至第 5 期消失,这跟数据的选择是月度数据有关,说明投资者情绪受外界影响较大,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影响是短时间内的。
(3)投资者情绪变化对创业板市场收益呈现正的相关性,且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波动正相关。利好消息对创业板市场收益的刺激要大于同等程度的利空消息的影响。
(4)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创业板市场股票交易的一个重要信号,当投资者情绪指数大于我们设定的临界值 0.14738 时,买入创业板股票;反之,则卖出。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给端产业链中初级农产品占比下降,中间产品产量增加;需求端,农产品消费从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转变,农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农产品价格受当年供求的直接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偏好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引入时空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价格波动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两个时期价格波动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空间维度上来看,对比国外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其政策调控,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政策设计则要因地制宜符合国情。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微观上看,关系着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以及市场良好秩序的建立;宏观上看,影响着整个价格水平的稳定,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产品的价格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一直以来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研究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尤其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规律、趋势,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
1. 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动态
文献中提及工业化初期,伴随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农产品开始了价格波动,且价格波动剧烈,价格水平并不稳定。工业化中期,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所分化。整个农产品市场供给端受到安全有效性、农民生产意愿等因素制约,需求端逐渐扩大,供求状况偏紧平衡。文献集中于农产品供给功能定位、安全有效性、微观供给主体-农户的生产意愿。郭燕枝(2010)在《我国农产品供给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功能定位:提供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工业原料来源的根基。农产品供给功能受农产品供给水平、收入水平、食品加工程度影响较大。赵建欣(2007)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农户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其行为决定了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农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预期收益、风险因素、制度环境、社会舆论和农户禀赋,通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三个中介变量影响到农户行为。李响(2007)在《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生产者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表明生产者对生猪安全的忧患程度、生猪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程度、政府公布安全生产信息的需求程度对其供给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刘芳(2010)在《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农户油茶种植意愿受食品质量监管机制、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感以及油茶产业市场前景正向影响;农户的年龄、种植的技术障碍对种植意愿有负向影响。张利国(2010)在《我国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长效机制分析》,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主要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农户意识、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消费者信任程度较低的制约。
.........
第二章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 1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变量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循环过程。经济周期随着时间而变化,经济出现上下波动的循环往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会先后出现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依次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价格波动是指在一定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的价格运行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价格上涨、下跌,表现为一种震荡运行的经济现象。
......
2. 2周期波动理论
经济周期波动则是经济波动中最主要成分,周期性特征表现最为明显。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表现形式,往往也会呈现上涨和下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价格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的运行变化必然会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经济周期变化往往伴随着价格波动。波动作为经济运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可以把经济波动分为四种形态,长期趋势、循环波动、季节波动、随机波动。时间序列价格数值上的变化反映了经济运行的特征。长期趋势特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运行的基本变化趋势,它代表了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向。某一特点的时间点会偏离长期趋势,但是,整体的偏离的方差之和等于零。循环波动特征:经济运行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着长期趋势,依次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波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季节波动:在一个完整的年份中,季节四季分明,随着四季更替,经济运行出现了有规律地稳定地变化。不规则波动:又可以分为严格的随机波动和偶然性波动,通常指的是概率上不经常发生、孤立又不规则,强有力的外部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发生、战争的爆发,政治事变等。
.......
第三章工业化不同阶段农产品价格波动差异............13
3.1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差异............13
3.2基于农业技术视角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差异............14
3.3基于消费水平视角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差异............15
第四章工业化初期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17
4. 1价格波动性的测度............17
4.2农产品价格的短期波动............19
4. 3农产品价格的长期波动............21
4.4价格波动的趋势性分析............22
4. 5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分析............24
4.6本章小结............25
第五章工业化中期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28
5.1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波动分析............28
5. 2粮食价格波动分析............31
5.3肉类家禽价格波动分析............39
5. 4鲜菜水果价格波动分析............49
5.5 本章小结............56
第七章工业化演进中农产品价格波动差异的经验分析一以美国为例
美国是典型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进程,由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工业化,一战左右进入工业化中期,二战后进入工业化后期。基于数据可得性,美国农产品价格以工业化中后期为主。选取粮食(小麦)、肉类(猪肉)、蔬菜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
7. 1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一粮食价格
以小麦价格为例,本部分数据选取1909-2012年小麦的农场加权平均价格(单位:美元/蒲式耳),数据形式为年度数据,数据来源USDA (美国农业部)数据库。总体上小麦价格长期周期上涨趋势特征明显,价格每公斤由1909年的0.97美元/蒲式耳上涨至2012年的7.24美元/蒲式耳,年均复合增速1.97%。1909?1916共计7年,价格维持在1美元/蒲式耳以下。1917?1920共计4年,价格从1.43美元/蒲式耳上涨至2.16美元/蒲式耳,年均复合增速14.74%。1921?1933共计13年,价格从1.82美元/蒲式耳下降至0.38美元/蒲式耳,年均复合增速-12.33%。1934~1948共计15年,价格从0.74美元/蒲式耳上涨至2.29美元/蒲式耳,年均复合增速8.45%。1949-1964共计16年,价格一直在2美元/蒲式耳上下震荡。期间可以划分为两个价格波动长周期:1.1917-1933年共计17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20年2.16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1933年0.38美元/蒲式耳。2.1934?1964共计31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34年0.74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1948年2.29美元/蒲式耳。1965年后,价格短期波动加剧,周期波动频繁,周期时长缩短,出现了四个价格波动周期:1.1966~1978年共计13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75年4.09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1966年1.35美元/蒲式耳。2.1979?1987年共计9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81年3.91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1987年2.42美元/蒲式耳。3.1988?1991年共计4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89年3.72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1988年2.57美元/蒲式耳。4.1992?2000年共计9年,价格峰值出现在1996年4.55美元/蒲式耳,价格谷值出现在2000年2.48美元/蒲式耳。2001年后,价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价格由2001年的2.62美元/蒲式耳上升至2012年7.242美元/蒲式耳,价格年均增速9.68%。
........
结论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以相关价格波动、工业化经济理论为支撑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以及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主体为4?7章,结论如下:农产品价格伴随工业化进程,价格由统一固定价格开始了波动,价格波动存在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征规律。趋势上来看,长期震旦上涨趋势明显,整体价格增速在放缓,价格年均增速已经由工业化初期的双位数的增长回落至中后期2%?3%7jC平。价格波动周期性特征突出,由于价格涨跌幅收窄,价格波动周期波幅在下降;价格波动单个周期时长缩短,长期波动性趋弱,短期波动性增强,周期波动频率在加快。季节性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另一重大特征,由于不同农产品生产条件、消费偏好差异,各农产品之间季节性峰谷值出现月份有所不同,但季节性特征依旧贯穿于价格波动规律之中。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验分析表明:工业化进程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特征明显,价格涨幅日渐收窄,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特征,周期波幅下降,工业化后期价格波动频率在加快。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对于我国来说,现阶段正处于“三化”发展较为重要的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及实施为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时代。制定与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在主体功能区指导下开展城镇化建设更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城镇化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能够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将城镇化的建设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即,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城镇的主体功能,从而对该区域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义,也使该区域的城镇化路径有别于其他区域。最重要的是,城镇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的过程都离不开人口、土地、产业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但是,之所以不同区域内城镇化所表现出的结果存在差异,是因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会因市场的加入而最终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城镇化理论进行新的探索。而且这种“同质性”的规律会因为区域资源环境能够承受的力度不同而造成城镇化的路径出现差异。兵团的城镇化一直有其独特的意义,即:推进兵团城镇化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兵团,发挥兵团作用,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正确处理“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关系,发挥兵团“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的内在要求;是兵团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强兵团维稳戍边能力,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完善新疆城镇体系,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及实施,一方面可以在全新理论视角下指导兵团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兵团城镇化建设开辟一条具有科学依据的,适宜新形势的发展路径。除此之外,结合兵团实际状况引入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通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城镇化之路进行深入剖析,还可以在理论上为区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1.2 研究意义
伴随着十八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城镇化的建设也不断的加快了步伐。在建设途中,也出现了与工业化发展初期同样的困境。即,城镇化所面临的窘境来自于,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源市场的失灵、人口城镇化角色转化所需的巨大成本以及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等等。在这样的几重“压力”下,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都无法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困难。此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为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论指导,为其提供了一条有效地发展之路。城镇化建设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所以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使二者趋于平衡就成为了人类进行城镇化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在我国目前土地粗放式的利用阶段,尤其是对于承担屯垦戍边重要使命的生产建设兵团来说,主体功能区划对兵团推进城镇化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所以,利用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开展对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对于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说,不仅能够提供理论借鉴,还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
........
第 2 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城镇化体现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文明走向进步。城镇化的过程在时间上所体现的是一个时间阶段,在空间上所体现的是人口与要素的集聚。所以,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转变的过程。故,单纯的从人口集聚出发是不能全面的反映城镇化的过程的。如,地理学者在研究人地关系时,将城镇化的空间变化过程作为强调的重点,并且在此过程中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也进行空间分布上规律的探讨。故,城镇化应该是包含各项转变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即,人口与土地以及生活方式均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人口不断的向中心地集聚。经过这一系列的转化,最终结果表现为城镇人口所占的比率逐年增多,城镇文化逐渐向每一个角度渗透。从字面含义来理解是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或比喻办事的方法、门路。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路径会使最终所产生的结果不同。但是,即便是选择相同的路径,也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导致获得不同的结果。对于城镇化而言,其路径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城镇化路径涉及的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方向,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战略,发展的速度,最终实现的具体途径以及可以辅助其行进的相关政策。而狭义的城镇化路径是指实现城镇化的最终方式,或是推动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路径会因国家或地区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条件而有不同的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城镇化路径会受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并非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简单定位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多条件的综合考虑①。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关系⑤,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⑥。人地关系的定义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这其中既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在主体功能区系统和城镇化系统中,人地关系,是通过“人”和“地”之间的互动反馈,来影响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地关系”理论是二者最本质的理论基础之一。长此以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会不断的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而此时的自然环境也会因人类的这种行为不断的被扩大及深化,连地理面貌也有所改变;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逐渐形成了地域间的差异和其独特的地域特点,而这种特征会因时间的积累逐步的出现差异最终形成独特的分布规律。人地关系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洗礼,并在这期间,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最初的形式是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①、接着是可能论(Possibilism)、其次是或然论(Probabilism)、人类生态学观点(Ecological Anthropology)直到人类决定论(Human Determinism)。而在中国,人地关系起源于神怪论和“天命论”的观点②,此时,“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的观点是“人地关系”理论最直接的体现。在经历了这种思想的洗礼之后,逐渐形成了较为简单明了的人地关系思想。但是在西方,最初的较为著名的人地关系源自于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一个古希腊地理学家,他的思想观点主要在于,他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家乡③。
........
第 3 章 兵团城镇化问题透视.....32
3.1 兵团城镇化特征分析.....32
3.2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条件........33
3.3 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39
3.4 兵团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41
3.5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剖析..........47
第 4 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发展定位.....50
4.1 国家层面上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50
4.2 自治区层面上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52
4.3 兵团层面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52
4.4 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53
4.5 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具体划分.......59
4.6 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兵团城镇化发展方向 ......774
第 5 章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80
5.1 重点开发区城镇空间结构....80
5.2 重点开发区经济环境分析....80
5.3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80
5.4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想........82
5.5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具体设计......84
第 7 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兵团城镇化的政策及制度支持
7.1 产业政策
对于兵团来说,虽然其城镇化担负着“屯垦戍边”的职能,但是并非不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对于其城镇化路径来说,产业支撑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而且,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也明确提出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中,尤以工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最大。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第三产业也相继有所发展,成为了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它不仅能够辅助城镇完善人口的集聚,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帮助城镇聚集资金,拉动那些进入城市的群众的消费,为城镇化的建设贡献资金支持。兵团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产业支撑必须要处理好“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例如,在重点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是吸引限制开发区职工转移的主要拉力,而限制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则是职工转移至重点开发区的主要推力。所以,对于兵团城镇化来说,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是其产业支撑的主要机制。
........
结论
针对主体功能区的制定和划分,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关系非常紧密,在不同的经济时期,主体功能区区域内的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同时还会受到生态环境方面的约束,这就使得需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区位来制定相应的经济策略来加以引导。城镇作为主体功能区的核心部分,与外部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相一致。城镇作为核心部分,其主体功能要符合外部区域的主体功能,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不同主体功能的区域在其城镇化的过程中会出现选择上的不同,进而对推动城镇化进程产生影响。城镇化推进的动力是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双重作用的结果。城镇是随着人类聚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使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区域,城镇化趋势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出现的载体,这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对于区域经济开发程度不断加深,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地区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形成严重的浪费,生态环境指标频亮红灯,使市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进而必须要进行政府干预。主体功能区划思想主要就是根据国土空间的布局,针对不同地域的不同国土空间区位进行定位,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对开发实施强制节制,按照国家制定对相关标准和流程进行合理开发,由此将引发城镇化动力机制发生变化,传统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而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导向性逐渐分散并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关系到人们生存的生态导向,若要完成这种由市场利益向生态环境的转型,就必须要强化政府的导向性,进而受到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的双重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管理论文精选篇十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2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为41. 28万公顷(619. 20万亩),占世界香蕉总收获面积的8. 33%,居世界第四位;2012年中国香蕉产量为1084.53万吨,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占世界香蕉总产量的10. 63%。但我国香蕉单产水平不高,并未挤进世界前十,2012年我国香蕉单产量仅为26. 74吨/公顷,虽比世界香蕉平均单产量高出6.15吨/公顷,但远远落后于居世界首位、单产量高达58. 94吨/公顷的印度尼西亚,仅为该国的45. 37%。但是,单产水平的提高依赖于香蕉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香蕉的生产技术,促进技术的改进。2013年我国香蕉产量为1207.52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4.81%,紧次于苹果(3968. 26万吨)、粗梧(3320. 94万吨)、梨(1730. 08万吨),在水果产量中排名第四,热带水果中排名第一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根据中国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统计数据,2013年五产区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均高达99%,此外四川、贵州也有少量种植,香蕉产业已成为华南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的重要来源,在华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蕉产业在我国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香蕉生产技术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以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香蕉优良品种和组培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以二十一世纪初首先在海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香蕉节水、施肥、果实护理、标准化保鲜包装技术为标志。近年来,加大了对香蕉各种现代生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使香蕉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由此掀起了技术革新的高潮。
..........
1.2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7个章节: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是从关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关于农技推广服务的研究、关于香蕉生产技术及香蕉种植户生产行为等方面展开,并进行评述。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从香蕉种植户、农户技术选择行为方面进行概念界定;对沟通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农业技术选择与采用理论等进行概述。第3章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情况。主要分析了广西香蕉产业发展及其特色、广西香蕉产业在中国香蕉产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香蕉生产技术供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调查样本情况进行简析。第4章广西香蕉种植户对新技术需求的优先序剖析。主要利用调研数据对香蕉种植户技术采用风险观情况、技术需求情况、技术需求的优先序、希望提供技术的组织需求方面展开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种植户的技术需求进行差异化分析。第5章广西香蕉种植户技术选择偏好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针对第4章香蕉种植户最需要的并且具有明显地区差异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香蕉种植户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与农户的选择意愿。主要利用调研数据对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与农户的选择意愿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第7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从技术推广角度分析应如何促进技术选择,从而促进香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突破原有管理体制的弊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模式,达到技术供给与需求相结合;香蕉种植户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香蕉生产技术。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学术界关于农户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特征可将农户定义为农民家庭、家庭农场、社会经济组织?等。本文的研究中香蕉种植户指专门从事香蕉种植的组织或个人。根据香蕉生产经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香蕉种植散户、香蕉种植企业、香蕉合作经济组织。本文中所指的香蕉种植企业包含两类,一类是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指由法定数额的股东共同出资、依照公司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类是根据香蕉产业的生产特点并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将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雇用工人20人以上的香蕉种植散户,视同为企业。香蕉合作经济组织指香蕉合作社和香蕉协会两类。香蕉合作社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香蕉的生产经营者或其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进行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香蕉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提供服务、咨询、沟通、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农业技术选择行为是指农民有目的的,伴随着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在生产领域的表现和反映。从广义上讲,技术选择行为包括思维、语言及其它一切可以观察和记录的技术活动。农民技术选择行为是指农民对农业技术方案和措施做出的选择,是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是指农户对新技术认识、感兴趣、分析评价、掌握,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是农业生产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各种农业知识及信息,并对可能采用的技术做出选择和决定。
.......
2. 2理论基础
早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技术传输”推广方式,对技术推广的目标群体间缺乏沟通、了解,造成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农技推广的技术、方法等并不是农民所需要的,最终导致农业技术的采用率及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都不高。因此,根据农业技术的推广实践得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是“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双向沟通过程,应以农户为切入点进行农技推广,注重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双向沟通,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理论才由“技术传输”进入到了双向沟通阶段。双向沟通理论认为:双向沟通由两大因素共同影响着推广工作的效果,即推广方法(沟通)和推广内容(信息)。受农民主观因素、个人特征的影响,不同的农民对信息(技术、方法、检验等)的理解、态度、接受则是不同的,某种程度上认为有时“沟通”比“信息”更重要,因此,推广人员和推广机构应以推广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农民釆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促进推广率的提高,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可用公式将其表示为推广效果=推广方法(沟通)X推广内容(信息)气沟通不仅是信息(技术)扩散者(发送者)将信息通过沟通渠道传递给接受者,而且信息接受者还要将其对信息的理解反馈给技术扩散者,最终构成一个双向、互动的反复循环过程。在该过程中,信息扩散者和接受者均要受其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扩散者、接受者、信息、反应、沟通渠道和文化背景等要素共同构成了沟通的循环过程,如图2-1所示。
.......
3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情况............17
3.1广西香蕉产业发展及其特色...........17
3. 2广西香蕉产业在中国香蕉产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18
3. 3广西香蕉生产技术供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2
3. 4.调查样本情况...........27
4广西香蕉种植户对新技术需求的优先序剖析...........29
4.1技术釆用风险观情况...........29
4.2香蕉种植户技术需求强烈...........32
4. 3技术类别需求的优先序...........33
4.4希望提供技术的组织需求...........34
4. 5不同地区的技术需求差异...........35
4.6不同种植户类型的技术需求差异...........38
5广西香蕉种植户技术选择偏好影响因素分析...........41
5.1研究方法...........41
5.2研究变量选择...........42
5.3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43
5.4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45
6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与农户的选择意愿剖析
阿尔布列希特认为技术推广扩散过程可以分成突破、关键、自我推动、浪峰、减退五个阶段。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时离不开农户这个主体,根据对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现状的调研,结果表明,广西政府及相关农技部门一般都是选择香蕉种植大户或者香蕉种植企业、合作社等进行重点的技术推广示范,技术示范成功后,周边香蕉种植户看到了技术的效果,会自动学习推广的香蕉生产技术,属于技术的跟随者,这样就促使了技术的进一步扩散。因此农户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推广载体,要完善广西香蕉生产技术的推广机制,提高技术推广率,达到技术供需相协调,有必要对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及相关农户的技术选择意愿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6. 1农户接受技术服务情况分析
6.1.1关于农业技术培训
(1)香蕉种植散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情况
根据图6-1可以看出,香蕉种植散户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的情况,70.04%的香蕉种植散户没有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仅29. 96%的香蕉种植散户参加过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表明当前香蕉生产技术推广的范围、人数有限,技术指导的扩散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根据图6-2可以看出,香蕉种植企业中,77. 5%的都有组织其成员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22. 5%的没有组织其成员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合作社中,88.24%的有组织其成员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11. 76%的没有组织其成员参加香蕉生产技术培训班。可以看出,当前香蕉种植企业、合作社对其成员的香蕉生产技术指导较为重视,在香蕉生产技术的推广扩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对广西6个香蕉主产市香蕉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主要调研257户香蕉种植散户、40家香蕉种植企业、17家合作社的样本量为依据,以农户行为理论、沟通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对现阶段广西香蕉种植户的八大类生产技术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广西香蕉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与农户的选择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香蕉种植散户的态度主要倾向风险爱好与风险适度之间;而70%以上的香蕉种植企业及合作社都属于风险爱好型。面对新技术时,大部分香蕉种植散户选择“看别人的使用情况再做决定”,属于技术的跟随者,而香蕉种植企业及合作社则一般选择对该技术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才进行大面积种植。香蕉种植散户代表的是小农经营,更多的是考虑技术的效果;而香蕉种植企业则更多的是属于商人,在考虑技术效果时,更多的考虑投入成本,再适当结合存在的风险考虑;合作社则较多的是考虑技术的效果,同时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和风险。香蕉种植散户认为通过身边用过该技术的人是获取新技术的主要途径,其次是乡镇农技中心;香蕉种植企业获取技术的主要途径是身边用过该技术的人及农资店(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获取技术的主要途径是农资店、身边用过该技术的人、科研机构、农技中心。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