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问题及对策之金融研究--基于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案例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43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开启新时代并踏入了新征程,我国繁荣的经济已由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步转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在目前的“新常态”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一方面,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的;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中最不可或缺的,它们的数量最大,也是最具活力的企业代表。由此可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关系到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依然是我国科学研究成果转变为产业化成果的渠道之一。数据显示,我国发明专利、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中,均有过半以上都得益于这一极具活力的企业群体。这正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相较于其他任何类型企业,尤其是在灵活性和创新性方面最显著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直得到了各类扶持政策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然而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有限,同时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因素阻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影响了他们的发展,这样的融资瓶颈亟待解决。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一直在政策上倾向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同时商业银行也致力于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尽管,这些努力确实使得这一群体的银行融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目前的各种现状表明,这些改善仍然无法彻底且完美的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的所有障碍。由此可见,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及贡献度相较于其在金融市场中融资方面所得到的地位,仍然是不平衡的。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科技型企业是围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这一中心,具有技术密集和高成长性等特点,从事研发和生产的经济实体。科技型小微企业,顾名思义同时拥有了两者的特点。它们绝大部分所属的行业都聚焦于各类新兴领域。
本文选取了 69 家南京市新三板上市的小微企业,以及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案例,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针对它们的银行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破解带来了借鉴价值。

1.2.2 研究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有效的缓解乃至解决我国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以适应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各级政府纷纷推出针对性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融资困境仍较为突出,其中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力量之一,解决其融资困境仍然处于重要之地位。本文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基于生命周期、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错配等理论,从数据实证分析出发,

探寻了研究对象的银行融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利用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破解其融资难的对策,以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困境的改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
因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兼具了科技与小微双重特点,所以本文综合了科技型和小微型企业的认定标准。
2.1.1 小微企业的认定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 201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2011]300 号),依据企业的人员、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等数据,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如表 2-1 所示。


在国家制定的企业划型标准外,各家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的各种特点,存在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一步细化划型的情况。由表 2-1 可知,我国小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小于 0.6 亿元,员工人数小于 500 人,总资产小于 0.8 亿元的企业,微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小于 0.1 亿元,员工人数小于 100 人,总资产小于 0.2 亿元的企业。
故本文综合认定小微型企业为营业收入 0.6 亿元以内,员工人数 500 人以内,总资产 0.8 亿元以内的企业。
..........................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萌芽于上世纪中叶,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它的研究价值。其中马森·海尔瑞就于 1959 年首先提出将生物学领域上的“生命周期理论”扩展到研究企业发展领域,他认为这一生物学领域关于生命体成长的曲线研究成果可以与经济学中企业发展历程基本符合。
在随后 20 年间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在研究中逐步提出了如生命体一般的企业成长模型,伊查克·爱迪思是这些学者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领域的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美国的管理学研究领域之中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针对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性分段,共十个不同时期,它们分别为:孕育时期、婴儿时期、学步时期、青春时期、盛年时期、稳定时期、贵族时期、官僚初期、官僚时期以及死亡时期。他将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表现指标,这一看法与生物的成长相同。当企业处在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时,“灵活性”较强但“可控性”较弱,当企业不断发展后,其“灵活性”将逐渐降低而“可控性”将不断增强,直至其步入衰退。

陈佳贵(1988)发表了《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探讨》一文,这是我国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最早涉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他基于企业在其规模上发展以及变化,划分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且分为了六个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孕育阶段、求生存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和蜕变阶段六个阶段。这一划分方式与前人的主要不同在于衰退期的后续阶段,他更加着重探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业(2000)从企业营业收入出发,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孕育阶段、初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一分类的主要依据在于企业营业收入对于其市场价值、经营规模和竞争力的直观体现。
........................

3 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的现状 .............................. 13
3.1 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来源 ............................... 13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
4 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 24
4.1 影响因素假设 .......................................... 24
4.2 资产负债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24
5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案例研究 ................ 37
5.1 案例背景 .................................. 37
5.2 案例选择 ............................. 38

5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案例研究

5.1 案例背景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成立于 2015 年 6 月 27 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其总面积 2451 平方公里,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南京江北新区战略规划,新区将致力于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建设。为推动自主创兴先导区的形成,南京江北新区重点布局“两城一中心”,围绕产业发展定位进行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构建。
到 2017 年末,南京江北新区辖内已有 354 家经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近 80%坐落在直管区,同时根据 2018 年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公示信息,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达到 500 个。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他们的群体还在不断增加中。目前南京江北新区还在不断引进各类科技型企业,不断推动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壮大,同时园区内拥有大批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截止 2018 年 6 月末,南京市江北新区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 252 家,占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企业数比 10.3%,它们的融资需求较为旺盛。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 69 家南京市新三板上市小微企业相关数据统计研究,得出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现状,以及这些现状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南京江北新区 3 家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案例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贵的情况得到了缓解,但融资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 “短贷长用”现象明显。与此同时非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银行融资情况,在“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上的缓解程度,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
其次,银行融资占总负债比例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之一,而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额与总资产规模、非流动资产占比总资产比例和参与融资的其他银行等因素呈正相关,与其他应付账款占总负债比例呈负相关,而与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和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无相关性。这说明,银行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时,更倾向于高总资产规模,高非流动资产占比和低其他应付账款占比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同时对于融资的提供具有从众心理,而这正抑制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的健康发展。
再次,科技型小微企业加权平均银行融资利率及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呈现出正相关性,而与营业收入、政策落实强度和是否被认定为科技型企业呈负相关。由此看来,政策扶持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利率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银行更乐于向低资产高收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利率上的优惠,并且被认定为科技型企业的小微企业,更容易得到融资利率上的优惠。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银行融资利率与其营运能力中流动资产周转率显著的正相关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

最后,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围绕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额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融资困局的具体破解对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