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视角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42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自 2009 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已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原油进口存度已经连续八年超过国际上公认的 50%警戒线,预计 2018 年对外依存度将逼近 70%。同时,汽车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排放量不断增加,不断威胁着居民的健康。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加大了节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

当然,中国也不例外。自 2001 年 9 月“863”项目启动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技术创新。此后,随着大力推行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研发补贴政策和消费补贴政策,以及国内汽车企业的不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大幅增加。虽然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逐年增长,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不到汽车总销量的百分之三。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在政府出台的各种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政府补贴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然而市场推广中补贴结构过于单一,获得补贴的企业存在大量的骗补行为,核心技术的研发程度低等问题频繁出现,补贴导致的一些弊端也初步显现出来。为此,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

1.2 研究内容
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之后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贡献和不足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影响的文献综述及述评;其次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及述评。
第三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现状。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补贴和消费补贴历程。 第四部分理论基础。理论基础部分,对文中使用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并对新能源汽车政府研发补贴与消费补贴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理论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三个假设。
第五部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进行建立回归模型,之后,选取 182 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2013-2017 年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在研发支出投入上的影响。
第六部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将本文企业绩效指标定分为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托宾 Q 值。分别建立回归模型,选取 182 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2013-2017 年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研究企业绩效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市值的影响。
第七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概括全文的主要结论,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的建议。
........................

2 文献综述

2.1 政府补贴对公司研发支出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影响的效应争论一直很大,到目前为止,仍未达成共识。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支出,会产生正向的激励效应;二是政府补贴会抑制企业研发支出的投入,导致负向的挤出效应;三是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并不确定。
2.1.1 激励效应
Hamberg(1966)是第一位国内外对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支出关系做出研究的学者。通过实证分析,他发现所在不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在获得政府补贴后都会有积极的反应——增加研发支出。在此之后,国内外的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Hussinger(2008)通过德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研究分析公共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是正的。

程华、赵祥(2008)以浙江省的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大规模的企业影响程度更大。解维敏、唐清泉、陆姗姗(2009)基于 2003-2005 年三年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补贴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有着显著促进作用。杨德伟、汤湘希(2011)选择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具体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直接的激励效应。徐向艺、孔凡萍、尹翀(2015)将研究方向集中在中国科技企业,结果表明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政府补贴会激励中国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支出的投入。喻青松、舒建玲(2016)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得出政府补助会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结论,且这种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对于创新潜力较大且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正向性更加显著。张爽、张黎明、江雪(2016)选取了我国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 2011-2014 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表明政府提供的研发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产生激励效应。赵康生、谢识予(2017)以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企业特征、环境特征不同的角度,通过考察不同企业规模、吸收能力、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企业,对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支出投入的角度展开研究,得出有显著激励作用的结论。褚豪轩(2017)以信息技术类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当政府的补助意愿越强时,企业的研发支出越多。
..........................

2.2 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基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2.2.1 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
Bergstrom(2000)选取瑞典企业 1987-1993 年的数据,在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上,得出政府补贴对当期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的结论。Duch,Montolio等(2009)根据美国加州企业政府补贴的数据,比较分析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和没有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发现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以此得出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的结论。Cerqua 和 Pellegrini(2014)通过对落后地区企业的政府补贴效果的研究发现,营业指标的显著提升代表着政府补贴对企业的绩效带来显著的正方向影响。
李泉、王小雪(2012)通过对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净利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上,政府补贴的提高可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周霞(2014)以 2007-2011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根据不同企业发展进程角度研究发现,对处于成长期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最显著。孔东民、李天赏(2014)针对连续十年时间内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针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政府补贴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并且民营企业在提高经营绩效上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刘传宇、李婉丽(2015)以 2007-2013 年新能源上市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新能源行业的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陆少秀、冯树清(2016)以 2012-2014 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民营企业在提高经营绩效上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国有性质的企业。李传宪、刘晓雨(2016)以民营上市公司 2011-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成长性因素的影响来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成长性。
.......................

3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10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介绍 ................................ 10
3.1.1 新能源汽车 ............................................. 10
3.1.2 产销量现状 ............................. 10
4 理论依据与补贴效应分析 ...................................... 19
4.1 理论依据 ............................................... 19
4.1.1 外部性理论 ............................................ 19
4.1.2 产业政策理论 .................................. 20
5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研发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 26
5.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26
5.2 模型建立 ............................................ 26

6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新能源汽车研究样本选择 wind 数据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类,并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中下三类,整合所有数据得出初始样本。根据研究需要排除掉未披露本文所研究的核心指标数据的上市公司,对 2013-2017 年间的 ST、*ST 公司予以排除,并排除掉 B 股公司。经过手动筛选和整理后选 wind 数据库中共计 182 家上市公司的2012-2017 年公布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剔除掉无法取得数据的样本数据,实际有效实证回归样本为 727 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