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自 1990 代以来,金融危机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出现:在上个世纪 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使得欧元体系的各个国家陷入货币贬值的危机中。1994 年底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了拉美的金融市场还影响到了亚欧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1997 年 5 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亚洲经济需要 3-5 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并且受其影响,1998 年全球经济增长下降一个百分点。尤其是 2007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危机的发生,一方面对危机发生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不断的深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的频繁,这样就更加使得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在各国之间传递提供了桥梁,使得各国的金融活动的秩序受到影响,造成各国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受到干扰。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今众多的学者将现代经济、金融理论与现代数学、统计分析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金融风险。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不断改革与对外开放,使得金融体系不断与世界接轨,但是由于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迟缓和金融市场自身还不够完善,这样更加容易形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因此,如何使金融体系有效的服务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有效的监管金融体系并且使得金融风险控制在安全区域内,成为目前我国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研究适合中国金融实践的金融风险度量的统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金融风险理论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坏境的改变,造成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也在不断的变化,研究者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断提高,分别从不同方面来发现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Friedman(弗里德曼)在其《美国货币史 1867-1960》认为 1919-1933年货币供应量下降幅度达三分之一是造成美国大萧条如此严重和漫长的主要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Krugman(克鲁格曼)(1979)在其手册中指出:如果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瓦解,克鲁格曼特别强调赤字财政政策是最终导致膨胀性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Obstfeld(斯特费尔德)强调投资者预期的自我实现功能1,认为维护汇率成本与公众预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公众的预期贬值越强,则维护规定汇率制度的成本越高,如果国内外政策失衡,那么投机者会提前购买外汇而使得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将加大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最终会迫使货币危机提前到来。萨克斯(1998)认为一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的信用膨胀则预示着该国金融体系的脆弱,认为信用膨胀很可能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更为重要的是信用膨胀意味着国内本币对外部的流动行加强,危机爆发取决于资本外流是否大雨外汇储备。
1.2.2 金融风险指标文献综述
近年来,由于金融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越来越重要。构建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方法可以为国家监管金融风险带来比较好的效果,使得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现在国内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对此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了。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研究具有不同,具体如下所述。富兰德指数是由美国商业环境风险情报研究所的 F.T.汉厄设计,其由定量、定性和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数,富兰德指数越高则风险越低;国家风险等级表是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该指数体系是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 14个方面来构建的,将国家风险分为 A、B、C、D、E 等 5 个等级,风险由低到高;1975 年德国经济研究所制定纪念日风险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系列经济指标,如:偿债比率、本金偿还比率、负债比率、负债对出口额比率、流动比率、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等来考察一过的国家风险状态;《欧洲货币》杂志每六个月公布一次各国国家风险等级表来反映各国爱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由分析性指标、信用指标和市场指标三个大的指标种类和经济表现、政治风险、债务指数、银行贷款的进入、短期融资的进入、资本市场的进入等 9 种经济指标来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机构投资者》刊物以 75-100 个国际上大型的商业银行为分析对象,由这些机构的高级职员给出国家信用的主观判断分数,以此来评价各国国家信用情况,分数越高则表示该国信用等级越高。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在《金融风险监测及防范对策研究》提出将金融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除了政府比较热衷于研究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众多学者在这方面的造诣
第 2 章 金融风险理论与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2.1 金融风险理论概述
在指标筛选中一般有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其中主观方法有德尔菲法,客观方法一般有最小均方差法、极小极大离差法、极大不相关法、权重选择法、粗集属性约简法等。为了避免主观性本文采用客观的方法从众多的指标中选出本文的指标体系,结合本文数据的特性和各种客观方法的优劣,本文采用 CRITIC—极大不相关法组合模型来选取本文的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 CRITIC 选取法给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我们从中挑选出权重靠前的指标,再用极大不相关法剔除相似较大的指标。具体方法是首先采用 CRITIC 法对各个维度风险指标进行第一轮筛,挑选出权重较大的 6 到 7 个指标,然后再采用极大不相关法进行第二轮筛选,把复相关系数较大的指标剔除。 目前,对于多个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比较深入,广泛的应用中社会经济中,为了更加全面的概括评价对象,就得将众多指标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现在的综合评价的方法比较多,如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功效系数、模糊数学法等7。由于本文的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有的是正向指标,有的是适度性指标而有的又是负向指标,灰色关联在处理这类数据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选用灰色关联模型来对金融风险和各维度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上其权重的确定是一大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本文正片文章的连贯性和数据特性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时我们将通过 CRITIC 赋权模型来对各指标进行复权。由此可见,本文采用组合式模型来构建本文的综合评估模型,即 CRITIC—灰色关联组合的综合度量模型,首先基于 CRITIC 的对各评价指标赋权,然后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关联系数,最后计算出灰色关联度值。
第 3 章 构建金融风险度量的指标体系.....13
3.1 常用的金融风险指标.......13
3.2 基于 CRITIC-极大不相关法来构建指标体系 .......14
3.3 构建二层次金融风险指标体系......20
第 4 章.二层次 CRITIC-灰色关联模型.....22
4.1 构建二层次 CRITIC-灰色关联综合.......22
4.2 底层系统各维度金融风险综合评价分析.....24
4.3 上层系统整体金融风险综合评价分析....36
第 5 章 基于 VaR 模型的金融风险度量研究......39
5.1 正态性检验........39
5.2 平稳性检验........41
5.3 自相关检验.......43
5.4 ARCH 效应检验 .....43
5.5 计算 VaR .......44
第 6 章.基于 HOLT 模型的金融风险值预测........49
6.1 宏观经济维度风险 VaR 值预测 .....49
6.2 银行与货币维度风险 VaR 值预测 ......52
6.3 泡沫维度风险 VaR 值预测 .......55
6.4 外部冲击维度风险 VaR 值预测 ....59
6.5 债务维度风险 VaR 值预测 .......62
6.6 整体金融风险 VaR 值预测 .......65
结论
金融风险单项指标众多又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此在建立国际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时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从常用的金融风险指标中选用 35 个指标来作为本文的构建中国金融风险的基础数据。目前,对于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主观上确定,而本文选用 CRITIC 和极大不相关方法来筛选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以此来构建二层次五维度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经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宏观经济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中 GDP 增长率和失业率这个两个指标的代表性没有其他五个指标性强,因此我们将 GDP 增长率和失业率剔除出指标体系,银行与货币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中将代表性不强的储蓄存款/M2 和 M2 增长率剔除出指标体系,泡沫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中将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和股票市价总值/GDP 踢除指标体系,外部冲击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中将 FDI/GDP 和外汇储备/GDP 剔除出指标体系,债务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中将外债/GDP 和外汇储备/外债总额剔除出指标体系,以此建立二层五维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以往的金融风险分析基本上是基于各个金融风险指标单独分析,这样代表性不是很强,很少将多指标综合在一块来分析金融分析。本文主要思想是将多指标进行降维后来分析金融风险,这样综合后的指标概括更全。而综合评价的方法比较多,基于在第三章构建的二层次五个维度的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和本文数据特性,本文采用二层次-灰色关联模型来对金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二层次-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我们分别将宏观经济维度风险五个指标综合为一个序列,因此我们一共得到宏观经济维度风险、银行与货币维度风险 、泡沫维度风险、外部冲击维度风险和债务维度风险五个底层系统金融风险序列。最后,我们将 25 个金融风险指标综合为一个整体金融风险序列。
参考文献
[1]Obstfeld, M. Rational and self- fulfilling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s, 1986
[2]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课题组. 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对策研究:[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1999
[3]刘一霖.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
[4]陈燕玲.金融风险管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海龙、王惠.金融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饶勋乾.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5
[7]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徐国祥.金融统计学[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 Milton Friedman, Anna Jacobson Schwartz.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Princep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