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初中校园欺凌的教师治理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Y中学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24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研究着力研究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但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实地调查的个案仅代表一所民办初中,样本量相对较少。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可以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一章 教师是民办初中治理校园欺凌的关键节点

一、教师是民办初中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者和控制者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在校园欺凌治理这件事上,做好准备既可以预防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控制欺凌发生时的形势。预防和控制是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在治理初中校园欺凌中扮演着事前预防者和控制者的角色。
预防和控制对于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预防和控制,需要教师的参与,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是民办中学管理制度的有力贯彻执行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学校集中管理制度下进行的各类安全教育,都无形中时刻提醒着学生重视安全的校园环境、爱护教师和关心同伴,它是有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作用的;另一方面,教师在全封闭式管理模式下进行的学生管理,它既能让教师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之间的真实相处关系,又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会,一旦发现了冲突的萌芽,可以做到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从而让校园欺凌问题无所遁形,进而有效地控制了欺凌行为的进一步蔓延。总而言之,教师担任了事前预防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减少了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
.....................

二、教师是民办初中校园欺凌的事中协调者和干预者
全封闭式的管理是大多数民办中学的主要管理方式。对教师来说,这种形式的优点体现在:首先,教师可以统一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学生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如若学生之间出现了摩擦,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了解问题并合理解决问题,防止事态扩大甚至造成校园欺凌的情况发生。全封闭式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与教师长时间同处于一个环境中,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体感受。同时,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教师亦能够发挥关键的作用,扮演着事中协调者和干预者的角色。
在民办中学,当学校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便会及时地得到消息,赶到第一现场进行协调和干预。教师处理这类问题的原则是先制止事件,再根据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去进行干预。如果是较轻微的问题,教师便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较严重的问题,便会上报给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进行决断。教师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教师对欺凌事件的学生处理结果不够分量时,便会让学生不以为意;当教师直接请家长协调解决,无视学生发生问题的原因时,便会削弱学生对教师信任感,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担任的事中协调者和干预者的角色,这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担任好这种角色,可以保证事件妥善解决,防治事态扩大,同时也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校园环境的安全。在处理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做到让欺凌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被欺凌学生感受到公平公正,此外,教师要尽量降低欺凌学生双方所受到的心理伤害,这样才能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成效。
..................

第二章 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现状研究

一、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以安徽省六安市 Y 中学为例
1.学校简介
六安市 Y 中学是一所经市教育局批准的寄宿制学校,是一家具备合法办学资质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六安市 Y 中学位于六安北木南省级农业生态园内。学校占地面积 50 多亩,一期工程新建综合楼 12000 平方米,配备一流的硬件教学设施,多媒体、实验室、舞蹈室、音乐、美术教室、标准操场一应俱全。校园远离喧闹,远离网吧,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备,风扇、空调等生活类硬件设备也是一应俱全,是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环境。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小班化教学、精细化服务,独享学习的宁静,是适龄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最佳选择。学校设立专职班主任和生活老师队伍,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生活老师联系包保制。医务室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校园监控全覆盖,保卫科 24 小时值班,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为便于家校沟通,学校通过家长会、开放日、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确保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当地公办中学由于学生的升学率不高使其招生率近年来呈逐渐降低趋势,导致其数量不断减少。加上政府鼓励民办中学发展,以及民办中学教学质量高、管理比较完善等原因,民办中学往往是家长的优先选择。

.....................

二、民办初中教师在治理校园欺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治理校园欺凌力不从心
民办初中教师任务量较多,授课压力大,在治理校园欺凌中往往力不从心。笔者在实际观察中和实践实习中也发现这样的问题: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一位初中教师,一周授课量最少是 13 节课,还同时兼任学校的教导主任,有大量的行政事务。每天的时间比较紧张,除了授课之后,还有会议和行政事务。每周四开全体教师大会,每周二进行全天轮班。这也是非班主任的情况。班主任通常是带 4 到 5 个班,除了本班学生需要保姆式服务外,其他班学生的教学质量也需要提高,教师承受的压力不容忽视。”
教师的任务量较重,压力较大,尤其针对班主任,体现在:其一,治理校园欺凌的重担主要依赖班主任的管理。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请所有教师轮流值班,每天一个人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晚饭后到操场去巡查,如果发现有学生跪在地上玩耍、乱扔垃圾、学生聚在一起推搡、打闹等情况,将会对班级进行扣分。一旦班级的分数没有达到合格要求,就会取消班主任的奖金。如果班级的学生被发现违法纪律的行为,遭到扣分处罚的话,实际上代表班主任管理不力,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班主任,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处罚,或采取口头教育、或打扫教室卫生等形式,这种力度不足以让学生产生害怕或者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就会无法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其二,班主任大多数通过开班会的形式会警告学生,并多次强调学生不要打闹或者违法纪律,这种形式就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起不了威慑的效果。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压力较大。同时,对于其他教师而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表明主要是通过媒体网络的形式了解到校园欺凌,只有个别单身未婚的教师是采取下课后走动、主动询问才发现学生之间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并且对于非班主任的教师来说,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处罚。因为他们与班级和学生之间没有利益的紧密联系,所以学生或者所教班级的学生犯了任何错误,对他们来说都是没有关系的。对于班主任而言,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班主任有授课任务,又需要对学生的管理事无巨细,所以班主任大多是没有空余时间来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同时,对于各科教师而言,力不从心的主要表现在各科教师授课任务通常很重,平时备课任务和设计考试试卷都是很紧密的。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授课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量带来的教学压力,让其治理校园欺凌显得力不从心。

.............................

第三章 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28
一、民办中学发展现状阻碍教师治理的步伐..................................................28
(一)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28
(二)教师空余时间相对较少..............................29
第四章 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优化策略探讨............................33
一、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增加治理时间..............................33
(一)合理安排日程,高效处理工作..........................33
(二)留出特定时间专门用于治理欺凌问题............................33

第四章 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优化策略探讨

一、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增加治理时间
(一)合理安排日程,高效处理工作
民办初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任务重、压力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这不足以成为没有时间治理校园欺凌的理由。解决办法唯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感受到高效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能够为治理校园欺凌腾出宝贵的时间。鉴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对于既有行政管理职务又有教学任务工作的教师来说,腾出较多时间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起不到对校园欺凌监督的作用,这类教师可以在日常管理的时候多多留心观察,特别是监控盲点等容易遭受校园欺凌的场所,更应做好重点防控,并能够结合工作便利制定满足师生共同需求的管理措施;其二,对于仅有单纯教学工作的新老师而言,课上留心观察和积极回应学生的诉求以及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如若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教学事务、高效做好备课、改卷、改作业等相关工作,那么,他们就一定能留出更多时间来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其三,对于仅有行政管理职务的教师来说,多注意体察教师与学生的内心诉求,加强监控盲点的管理,再利用职务之便,完善校园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而达到减少欺凌行为发生的目的。
.......................

结语


本研究提出以民办初中教师为维度探讨校园欺凌治理策略,通过对有关民办初中教师和校园欺凌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总结得出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以及原因,并试图以民办初中教师的角度提出校园欺凌的优化治理策略,得出的结论有:
第一,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治理校园欺凌力不从心,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缺乏主动意识,教师对校园欺凌认识不到位,教师治理方式单一且缺乏威慑力,师生关系影响着校园欺凌的治理程度。
第二,导致民办初中教师治理问题的原因客观上是民办中学特有的体制下,高强度的管理模式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如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相处带来的摩擦未能及时化解等方面;主观上是教师畏惧心理,以及自身缺乏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意识方面,导致对校园欺凌认知不到位、应对能力不足。
第三,探讨民办初中教师校园欺凌的优化治理策略,需要教师增强主动治理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任务重、时间少的困难;主动学习校园欺凌知识、提升校园欺凌应对能力,克服校园欺凌认知不足困难;主动与学生沟通,亲近学生,获得学生信任,妥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摩擦;采取“事前预防+主动干预+事后安慰”的治理方式等。
研究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本研究着力研究民办初中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但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实地调查的个案仅代表一所民办初中,样本量相对较少。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可以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