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由来
(一)新时代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的要求
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基石,是决定乡村教育质量和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活的灵魂”,对于乡村家庭和学生来说,乡村教师是改变他们未来的重要的掌舵手之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正处在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在乡村,薄弱也在乡村,要发展乡村教育,就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际上,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伴随《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有序推进,乡村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不断调适,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加强乡村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为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中职业认同的重要性
职业认同是做好乡村教师本职工作的前提,是乡村教师职业核心素养之一,并决定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水平的高低决定未来职业的选择、职业兴趣、职业情感,进而影响到职业的发展。乡村教师本身就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乡村教师职业在众多职业行业中无论待遇还是职业发展方向都相对靠后,如果乡村教师不能认同个人职业,就会被动接受工作,丧失工作兴趣,体会不到教师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感,得过且过,教师职业得不到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已有研究则发现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自我价值感有提升作用,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抑制作用。1因此,职业认同是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动力,有利于促进教师健康发展。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第一,基于理论研究确定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内涵及结构,编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安徽省欠发达地区乡村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实状况,探究乡村教师在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职业认同维度的水平与特征,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二,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访谈以及实地观察,从乡村教师及相关群体的视角,探究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心理动力特点与过程,探明影响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第三,根据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提出新时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支持系统,为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分析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结构及形成机制。在教师认同理论基础上,依托乡村教师的社会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职业认同的结构与形成过程,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2)揭示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支持系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从理论的角度弥补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认同理论
“认同”(ident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idem,意即“与个体没有差别的本人”“同一性”“身份”等。西方最先提出认同概念并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Sigmund Freud。Freud 认为,认同是人的欲望被压抑,无意识地认同另一个人,也就是说认同是在某些方面从心理上成为或者变成另外一个人,认同依赖于同外部环境的联系。1自 20 世纪 50、60 年代认同概念被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学科,两个学科分别从社会视角和个体视角对认同概念及认同形成展开研究,形成了社会学取向的认同理论和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社会认同理论。
1.社会学取向的认同理论
社会学取向的认同理论认为认同本质上是一个人自我界定为某种社会类别以及承诺的过程。2以美国微观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认同理论,倾向于根据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其代表人物是早期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库利认为自我是是在同他人的交往或互动中产生的,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每个他人都是自我的一面镜子, 而每种社会关系也都反映着自我。3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实际上也强调了自我认同的核心是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4米德也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强调社会互动是获得自我概念认同的途径。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结构通过认同对个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个人行动的参照是他人的期望。进一步社会学家提出,一种特点认同的突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认同承诺的广度和强度决定的。
表 3-1:被调查者特征分布表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新时代的内涵
2017 年 10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强烈时代感,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了价值引领。2018年 1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这一建国以来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也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在新时代下,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基石,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对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振兴乡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认同、角色认同、身份认同概念辨析
教师认同研究中除了职业认同概念外,还经常出现角色认同和身份认同这两种概念。这些概念名称有些相似,内涵容易混淆,有必要对它们各自的涵义进行辨析,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研究中职业认同。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职业认同主要包括职业者对职业的体验、认识和社会中他人对该职业特性的认识、评价两方面。可以看出,职业认同带有个体主观情感、价值、认知以及客观现实对个体的影响在里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其职业体验与内心期望之间的对比所形成的主观感受、认识,是个体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属于内在激励因素,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的肯定性评价。综上,职业认同既包括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在价值上、情感上的一种辨识和确认,也包括个体对社会所界定职业内涵认知与体验的过程。这种认同是一个动态心理过程,会随着个体受到的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表 3-2:被访谈者基本情况表
........................
第三章 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15
一、研究方法.........................15
(一)研究对象 ..............................15
(二)研究工具 ...............................16
第四章 新时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支持体系...........................32
(一)地方政府要加快政策供给,提高乡村教师待遇.....................32
(二)地方高校职前教育要注重乡村体验,培养学生乡土情怀.............33
结语......................35
第四章 新时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支持体系
(一)地方政府要加快政策供给,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党中央立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以及乡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由此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推进脱贫减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教师生存现状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些政策具体落实到地方上,仍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加快相应的政策供给,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模式,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并建立健康、持续、长效的乡村教师发展机制。只有在政府层面,通过发挥政策的导向与引领作用,不断缩小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两种社会认同的差距,才能提升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进而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
以一些地方长期拖欠乡村教师工资为例,这在乡村学校是屡见不鲜的问题。乡村教师的工资经常要拖欠几个月以上,绩效工资有的一年都拿不到一次,教师面临生活上的困难,无法安心在学校教学也显得合乎人情。拖欠乡村教师工资与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教师的工资都由当地县区财政负责支付,县财政资金紧缺是普遍现象。县区财政很大一笔资金都支付给乡村教师但仍面临资金紧缺,不得不拖欠教师工资,无法及时发放。2018 年发生在六安市的乡镇教师讨薪事件原因就在于六安市所属金安区、裕安区财政无法支付金额庞大所谓的“一次性奖励”,致使有的学校教师发到了,有的学校教师没有发到,才导致后续事件的出现,最后采取的解决措施是,财政转移支付,由省市财政直接支付给教师而非县区支付。要有效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省市县各级政府协调努力,如乡村教师的工资可由所属省市和区县共同承担,以减轻区县财政压力,保证乡村教师工资能够按时按质发放,减少乡村教师的收入差距。
.........................
结语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乡村教育未来,关系到每个乡村学生及家庭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乡村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一环。乡村教师需要坚定而强烈的职业认同作为履职的保障,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和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主体的职业价值和行为倾向,同时也关乎到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主流观念,因此重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是保证乡村教育良好发展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 B 市乡村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探明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及职业认同差异,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考察当前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以新时代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发展需求为主线,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有效支持体系。
由于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有限,再加上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限制性,所以本研究还存在较多不足,对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较为粗浅,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此外,对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相关信息收集不够系统、全面,访谈研究不够深入、理论观点缺乏创新,这些都需要以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