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调查思考—以安徽省M中学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21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笔者试图从班级这一最基本的教育组织单元,研究出适合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的育人管理模式。因此笔者自了解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以来,一直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基于读研的契机,对班级自主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本研究以笔者所在中学为调查对象,发现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施行成效低、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并由此探究之下发现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改革,教育应培养什么人是当代中国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陶知行先生所言:“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1]针对班级管理而言,反观以教师权威为主,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角色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新时代培养人的目标要求,势必尽快探索出更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此,国内研究者们纷纷提出并展开了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以求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学生不再是班级管理中的被动接受角色,强调学生管理自主性,不仅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互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一)全面育人之内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2]2016 年 9 月在北师大举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发布会,提出学生应具备“自主发展”这一素养,重点强调了学生应具备有效管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发掘自身潜力,发展成有明确人生方向与生活品质的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并强调教育改革目标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自主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3]2018 年 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则重点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进程,近年来,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纷繁众多,通过知网搜索“班级自主管理”得到的相关文献数为 971 篇,但以“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搜索仅为 57 篇,在进一步检索 CSSCI 核心期刊中关于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文章仅为 3 篇,可见针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研究还较少,未得到足够重视。且目前 57 篇关于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文章,主要还是从社会环境、学校、学生、班主任层面,对现行普通高中班级管理进行分析,潜在主要目的仍然是通过所谓的班级管理优化创新,来提高教育对象眼前现实学业困境,并未触及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问题实质。再者,在论及如何将班级自主管理落到实处,以达到预期目标时,仅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理论简单的修复,各种模式方法的提出在现实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力度有待商榷。
本研究以安徽省 M 中学为例,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在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影响与应用。以丰富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理论素材,为研究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M 中学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省亳州市市示范高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亳州市的教育平均水平。M 中学一直秉承"科学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元自主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创建了多种校园活动,在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譬如该校大力支持学生自主参与社团建设,有学科社团、艺术社团、传统文化社团、绿色生态社团等,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 2019-2020 学年 M 中学各年级各有 20 个班级,总计 60 个班级和 60 名班主任,这为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调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样本量。M 中学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方式,有住宿生和走读生,其中住宿生所占比例较大,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在班级管理上出现了较多学生、家庭方面的困扰,班级管理方式上亟待改革。


表 2 班主任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非量表问卷,在参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的“班级自主管理情况(学生与班主任问卷)”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班级自主管理施行经验,依据问卷设计原理,设计了学生和班主任问卷。
在问卷编制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技术策略:一是在学生和班主任问卷中设置同样的问题,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二是设计了针对班主任的访谈提纲,再次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验证。三是所有问卷题目均是封闭式提问,不含诱导性词句,命题准确且清晰。四是笔者利用是本校教师的便宜性,作了大量的前期观察工作,在问卷编制上结合了学校客观情况和班级自主管理方面的硕士论文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优化,确保问卷题目的真实有效性。
2. 问卷结构
(1)学生问卷
学生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均为单选题。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级等;第二部分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情况调查,依据班级自主管理概念和基本特征,问卷分为四个角度展开调查,具体调查内容设计如表 1 所示。


表 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第三章 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 17
一、实施自主管理的班级数量偏少 .................................... 17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 18
第四章 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
一、评价体系缺失导致实施动力不足 .................................. 22
二、师生认知模糊导致施行流于表面 .................................. 23
第五章 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改进策略 .................................. 30
一、建立相关评价机制,激发实施动力 ................................ 30
二、深化对自主管理的认知,提高科学性 .............................. 31

第五章 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改进策略

一、建立相关评价机制,激发实施动力
(一)将班级自主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制度之中
优秀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但是如果仅依靠班主任自然成长、自发自觉施行班级自主管理,达到此种境界的班主任可见是凤毛麟角的。要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激发班主任实施自主管理的热情,必须靠学校政策引导,靠学校机制保障。为此,学校应积极创设自主管理环境,构建自主管理评价体系,尤其在班主任重点关注领域,将自主管理评价纳入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评价制度中,从制度上激发班主任实施自主管理的动力,提升自主管理实施积极性与有效性。
笔者建议在班主任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纳入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情况评价,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价方式和内容:第一,学校方面定期检查记录,首先是班级自主管理组织的搭建情况,关于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是否能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全体学生是否能深度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在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后的提升程度。其次,在班级纪律、文化、卫生等方面,班主任不监督的情况之下,学生具体实际表现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要求,自觉打扫卫生,形成积极互助、团结友爱等的班级文化氛围。最后,在学校举行的活动中,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参考各班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程度与组织能力等。第二,家长方面采用反馈机制,关于学生在家中的生活与学习的制定计划与执行计划情况进行反馈,深入了解各班学生不在校期间,实现生活、学习的自主管理情况。第三,学生方面引入学生的评价意见。学生是班级自主管理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施行过程最具有发言权,组织学生对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及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等相关情况进行打分,同时增设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相关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通道,建立多渠道反馈机制。
.....................

结语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充满了教育本质论和当代教育制度的矛盾冲突,笔者身在普通高中教育一线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之难有着切身体会。笔者试图从班级这一最基本的教育组织单元,研究出适合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的育人管理模式。因此笔者自了解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以来,一直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基于读研的契机,对班级自主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本研究以笔者所在中学为调查对象,发现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施行成效低、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并由此探究之下发现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给予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以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但同时希望班主任群体认知到一个关键事实,任何事物都是过程性地发展,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可能短时间得不到预期成效,但只要相信实施自主管理的价值,不断研究改进工作方法,班级自主管理定会走出一条适合校情、班情等的发展之路。
基于现实存在的一些原因,本研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的样本仅只选用笔者所在学校,样本量不够大;其次是限于个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在图表制作统计上有所欠缺;最后本论文中关于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能会存在没有深入分析到的角度与细节。日后笔者会继续提高自身学术素养,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班级自主管理研究,尤其是关于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实施问题的研究,愿能为班级自主管理研究多做一些贡献。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