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引导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此同时,我国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为多结构、多层次、多板块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的过程,在促进资本形成和推动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 2019 年 6 月 13 日科创板创立后,注册制在本板块的实行更是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多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我国的经济产业与资本融合度的同时还助推了相关制度基础的不断完善。
对比国外发展时间较长的发达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发展时间和国情的差异,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相关基础制度不完善、市场信息透明度较低、市场稳定性差、资产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为了减缓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我国于上世纪末推行了业绩预告制度,通过强制的手段使满足相关条件的上市公司提前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缓冲定期财务报告对市场形成的冲击力。并且由于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会对业绩变动的情况进行说明,可以帮助有关投资者了解更多的公司经营状态及市场机会信息,从而能够引导市场资金合理配置,提高证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辅助效应。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业绩预告制度能够缓解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保障证券市场的稳定性,避免上市公司股价的非理性大幅波动,减缓由定期报告带来的冲击力度,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事件频繁发生,在对资本市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外,还使公司投资者和公司自身形象受损严重,而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欧菲光为案例,分析造成 2018 年度业绩预告“变脸”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期补充业绩预告相关研究的案例文献,为业绩预告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由于我国业绩预告制度于 1998 年才得以初步制定,在实行过程中起到了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小二级市场非理性波动、减少市场中内幕交易等重要作用,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业绩预告“变脸”事件依然层出不穷,使市场健康发展受限。因此本文试图对业绩预告及“变脸”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在丰富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的案例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对欧菲光案例业绩预告“变脸”背后深层原因的剖析,谋求在制度和公司两个层面对完善业绩预告机制提出建议,最终起到丰富业绩预告相关理论和为业绩预告制度完善提供案例支撑的作用。
(2) 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由于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不准确不仅有悖于业绩预告制度制定的初衷,而且会使公司股价产生大幅波动,进而向二级市场传导,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威胁。因此在实践中,对于证券市场中业绩预告“变脸”的深入研究能够通过减小市场风险、提高市场透明度、纠正投资者预期偏差等途径使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效应,降低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切身利益,进而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引导市场健康发展,遏制由业绩预告不准确给资本市场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起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长久稳定发展的效果。
............................
二、 业绩预告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1. 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是为缓解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和减小市场波动进而稳定资本市场的预测信息,是上市公司根据相关交易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对公司本年度的盈利情况进行提前披露的行为。
2. 业绩预告“变脸”
在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变脸”是在业绩预告发布后,相关正式财务报告发布前,由于公司内外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与正式公告数据相差巨大甚至导致盈亏性质发生改变的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起,我国资本市场破壳而出,随后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变革。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与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启。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盈利预测信息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也只在招股书和年度报告中对未来的预测进行披露,但此形式的信息披露规定比较笼统、格式和内容比较随意,并且当时也很少有专业分析师等第三方机构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情况做出预测,致使市场投资者只能通过有限的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判断,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消息不对称现象日益凸显。
................................
(二) 相关制度
1. 我国业绩预告制度的发展
为了缓解上述现象,自 1998 年起,证监会不断完善和规范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并且监管部门在本年度发布了相关通知公告,其中要求上市公司在 1998 年度出现重大亏损或在经营过程中发现可能会导致此后三年连续出现亏损的情况进行信息披露。该通知标志着我国业绩预告初具雏形。此通知对于如业绩预告披露的时间、内容细节等无统一规定,所以对增强市场透明度的效果也并不乐观。
为了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2000 年 12 月 8 日,深交所在《关于上市公司 2000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指导下发布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 2000 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对业绩预告相关事项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一是,当上市公司本年度业绩出现预计亏损情况时,需要在此年前两个月内对外及时对外发布业绩预亏公告;二是,如果符合预计亏损现象持续三个会计年度的情况时,则还需增发两次亏损提示公告。此次业绩预告制度对相关信息披露的时间进行了约束,对业绩预告发布的及时性进行了完善。
2001 年沪深两交易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 2001 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对业绩预告信息披露的范围和时间做了进一步规定。在范围方面:除了之前规定的预计亏损公司外,还在业绩预告信息披露方面将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变动的情况包括进来,其中要求业绩预告披露的公司应为预计利润总额增减 50%或以上。在时间方面:业绩预告的披露从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缩短至 30 个工作日。
2002 年证监会和沪深两交易所对业绩预告制度进行再次完善,在此年的相关通知和规定中,首次提出要求上市公司在三季度报告发布时对全年业绩进行预测,同时将 2001年通知中业绩变动的基准由利润总额变更为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2004 年将半强制业绩预告写入了《股票上市规则》中,并将业绩预告内容和指标进行了丰富,对时间进行了细化。
2006 年业绩预告规定将“扭亏为盈”纳入强制预告范围,自此业绩预告变动方向包括了大幅上升、大幅下降、维持不变、扭亏、亏损、扭亏为盈等六个方向。2006 后业绩预告政策面趋于平稳,此后新的规定和通知主要是对原有制度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
三、 欧菲光业绩预告“变脸”案例介绍..................13
(一) 欧菲光公司概况.........................13
1. 公司基本情况...................................13
2. 公司经营状况...............................13
四、 欧菲光业绩预告“变脸”原因分析...............................18
(一) 外部原因.....................................20
1. 行业市场风险大................................20
2. 客户群体市场集中度高..........................21
五、 规范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政策建议....................................30
(一) 公司层面........................................30
1. 优化产品结构,减小市场风险.........................30
2. 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治理.....................31
五、 规范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政策建议
(一) 公司层面
1. 优化产品结构,减小市场风险
对存货减值的大额计提是造成欧菲光 2018 年业绩与业绩预告产生大幅变动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公司所处行业和产品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更新速度快、产品竞争强度高、产品周期短等特点,由图 3.1 可知公司的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在营业收入中占据的份额较大,伴随着各品牌手机生产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导致对相关配置产品的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造成了位于行业供应端的相关公司都出现客户集中度较高、产品单一性特征明显的特征以及市场发展方向不固定等客观情况的存在。本文通过 Choice 数据库对 2013 年至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的交付量进行了整理,见图 5.1。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球智能手机交付量增速趋于放缓态势,因此公司应顺应市场变化,对公司产品的结构和品类进行优化,在保持原有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积极拓宽新的产业生态优势,要在提高市场敏感度的同时不断积极探索新领域,减小市场风格转换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异常波动。一方面要对公司产品类别进行拓宽,运用企业优势打造全生态产品结构,形成对低、中、高端全产业多层次客户的产品供应包揽局面,减小行业和客户群体对公司业绩波动的负面影响;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由跟随智能手机市场变化向引导智能手机和设备发展的方向迈进,从而减小对相关客户群体的依赖性,钝化由市场产品结构突变而导致的行业风险。
...............................
六、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在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欧菲光 2018 年度业绩预告“变脸”事件为切入点,在对相关基础理论和现行业绩预告制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变脸”事件给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造成整个事件的深层原因展开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业绩预告“变脸”事件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业绩预告及修正公告会导致公司股价产生大幅波动,不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其次因此而受到的监管部门处罚及外界舆论会给上市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司融资和长远发展受限;业绩“变脸”后导致的股价大幅下挫,还会给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带来损失。
二是公司外部环境是导致业绩预告“变脸”的重要因素。我国业绩预告机制在制度层面上还具有完善空间,对于业绩预告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不足和现行制度存在漏洞是导致欧菲光业绩预告“变脸”事件发生的基础原因。另外,由于公司所处行业和市场的特点,导致公司在运营和发展的稳定性遭受压力,并且公司客户群体的集中也为公司业绩变动带来隐患,从而为不准确的业绩预告披露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是公司股权制约失衡和内部控制失效是造成业绩预告“变脸”发生的内在因素,公司股权制约失衡易于导致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和经营战略方向错位的现象发生,而内部控制的失效更使公司内部治理产生隐患,财务信息归集过程中形成的公司成本错配和公司内部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超常备货等问题是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突出表现,这些因素的叠加最终促成了业绩预告“变脸”的发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