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近年来,证券市场上频繁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现象,这引起了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的注意。随着证监会对减持行为的逐步规范以及大股东违规减持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恶劣,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发布公告对其在一段期间内不减持所持股份进行承诺。但是仍有大股东在其做出不减持承诺后进行减持甚至违规减持。
自 2007 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原非流通股份在证券市场中能够自由流通,因此证券市场上开始出现大股东频繁减持所持股份的现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2015 年是股票市场的繁荣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不少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恶意减持的情况,使得当年减持的上市公司高达 1594家,减持的股份共计 390.15 亿股,市值也是创历史最高为 5478.71 亿元。由于证监会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不足以及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成本较低,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进一步恶化开始进行违规减持,在 2018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这一期间内,共有 59 家上市公司发布违规减持相关公告,其中共有 14 家上市公司持股 5%以上的股东进行违规减持。
理论上讲,大股东无掏空等不良动机且遵守法规的减持行为在某种情况下是有利于增加股份流动性的。不过,上市公司大股东若怀有不良动机的违规减持便会扰乱市场秩序。很多大股东作为上市公司重要信息的知情者,能够及时获得上市公司尚未公布的重大不利信息,如了解到当前的股票价格被高估严重高于其内在价值时,便会通过减持手段规避股价下跌的风险,但同时大股东却将未来股价下跌的风险转移到了中小投资者身上。由于违规减持的惩罚与违规减持带来的收益相比相差甚多,大股东便置惩罚措施于不顾开始进行“精准式”、“清仓式”的违规减持。这一系列的行为不仅会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加剧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更会扰乱市场秩序,引起股民的恐慌,甚至可能会引发股价崩盘风险。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以不减持承诺为背景,拓展大股东的违规减持相关研究 2015 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证券市场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管理规范,但是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案例仍然是层出不穷。不仅如此,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借口与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在减持新规发布、大股东主动进行不减持承诺后,仍然有大股东“顶风作案”,冒着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承诺的风险进行减持。因此本文通过对鹿港文化在不减持承诺的背景下,其大股东进行违规减持的行为研究拓展了大股东违规减持的背景、动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的论述,可以为其他学者对违规减持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除此之外,从不减持承诺背景出发对违规减持的研究可以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提供新的证据和解释。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可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容易滋生大股东操纵股价择机进行减持的温床。大股东通过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权益,进而套现获利,这严重的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当大股东承诺一定期间内不减持后将更愿意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从而降低其与董监高及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重要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内部知情人,其减持行为易造成信号传递下的股市动荡,尤其是在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同时进行减持时,便会向市场传递出负面信号从而会引发“羊群效应”般的股市恐慌造成股市动荡。当重要股东承诺不减持时,由于其可以获得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间接的传递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的信号,或者可以表明其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在进行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背景下违规减持的案例研究中也可以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进一步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和案例分析证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文献综述
我国自 2007 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的股东便可以采用支付对价的方式使其持有的股份具有流动性,这就导致证券市场上开始出现流通股股份被大量且集中抛售的问题,大股东自此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减持行为甚至违规减持的行为,并屡禁不止。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已经吸引了大量学者关注并且对市场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有甚者进行违规减持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学者们纷纷对减持动机展开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大股东及董监高频繁减持,并且对减持以及违规减持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探究大股东减持会给市场、公司自身以及中小股东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关于减持时机选择与动机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减持时机选择的文献综述
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具有时机选择能力的观点已经广泛被学术界所认可,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能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可获得内部信息的优势以及对待信息判断的专业性,这就使得套利现象无法避免,因此高管择机减持的行为往往伴随着内幕交易(刘金星等,2015)。内部人使用较低的成本便可以拥有十分准确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具有极高价值,因此张程睿等(2016)与陈灿(2016)研究发现,大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等众多公司内部信息知情者会精准把握时机进行“逢高减持”,即当股票价值处于高位置或者严重高于其内在价值含有较大泡沫时进行减持。黄志忠(2009)也有类似结论,其认为股价越是偏离其实际价值,大股东就越容易进行择机减持。 再深入分析大股东等减持时机性选择发现,大股东减持前披露的如业绩信息,利好程度越大,其减持规模也越大,并且大股东在减持后披露公司业绩信息的,业绩信息利空程度越高,减持规模越高(李勇等,2005)。因此由上述分析可知,大股东更倾向在股价较高或存在泡沫时进行择机减持,这可能伴随着利好消息的发布或者利空业绩的披露。总之,大股东择机减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巨大的超额收益。(朱朝晖等,2014)。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信任与承诺的文献综述
社会资本有两个路径可以帮助经济增长,一是社会资本可以直接作为一种资本形式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社会资本可以作为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市场利益相关者的投机决策、激励效应等间接影响其经济行为(陆铭和李爽,2008)。林钟高和陈曦(2016)认为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除了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外,社会信任便是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从宏观层面看,社会信任水平较高可以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健全金融市场等;从微观层面看,社会信任水平较高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公司发展;相反的较低的社会信任水平则会对企业之间的合作产生“阻碍效应”,并且社会信任水平相差较大的公司之间进行合并后不会获得可观的收益。
国外学者 Morgan and Hunt(1994)在对社会信任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诺信任理论,其对社会信任与承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强调,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会促进高质量的承诺。类似的,Davis(2013)and Maryam(2017)通过研究证实了信任与承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承诺的建立是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之上,高水平的社会信任可以促进承诺获得高质量的认可,同时承诺也可以反作用于社会信任即履行承诺有助于社会信任的建立。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16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19
第四章 案例公司概述 ........................................ 21
第一节 案例公司的选择 .................................. 21
第二节 案例公司介绍 ................................ 21
第五章 针对鹿港文化的案例分析 .............................. 27
第一节 大股东发布不减持承诺及违规减持事件回顾 ............................... 27
第二节 鹿港文化大股东违规减持的背景分析 ..................... 29
第三节 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现象及特点分析 ...................... 37
第五章 针对鹿港文化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大股东发布不减持承诺及违规减持事件回顾
如表 5-1 所示,本文主要研究鹿港文化在发布不减持承诺公告后,尚在不减持承诺期间,第二大股东便进行违规减持的行为。而后迫于监管压力与舆论压力再次做出不减持承诺的事件。具体情况如下:
鹿港文化多名股东集体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做出不减持承诺,此次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共计占鹿港文化总股份的 35.03%,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经济环境不佳,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支持公司持稳定、健康发展,向广大投资者传递信心以稳定公司股价。此次不减持承诺的承诺期间为自 2018年 6 月 27 日至 2018 年 12 月 26 日,在此期间承诺人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若违反上述承诺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承诺人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由于 2014 年下半年和 2015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频频减持手中股票,这种“清仓式、任意式”等方式的违规减持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稳定,为了维稳,证监会在 2015 年 7 月、2016 年 1 月、2017 年 5 月分别发布条文及时减少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中小投资者持股决策造成的恶劣影响。在证监会发布条文后,有不少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发布承诺不减持的公告,但是仍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发布不减持承诺的背景下进行违规减持,通过对鹿港文化第二大股东陈瀚海的做出不减持承诺—违规减持—再次做出不减持承诺这一系列行为的研究,总结如图 6-1 所示。
首先,通过对鹿港文化大股东陈翰海违规减持的背景研究发现,不减持承诺是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维持股价稳定而被提出,并且经济后果与理论研究一致证明鹿港文化大股东违规减持前发布不减持承诺的信息属于利好消息,会使上市公司在短期内获得正向的市场反应,并且能够在承诺履行期内起到稳定股价降低股价波动率的作用。
其次,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违规减持的现象主要有限制窗口期内的违规减持、操纵市场违规减持、信息披露不及时情况下的违规减持以及违反承诺的违规减持。本文研究的鹿港文化同时满足所有情形,与一般的上市公司违规减持现象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研究鹿港文化在不减持承诺背景下违规减持的特点主要有违规减持主体较为重要、违规减持同时为违反承诺的减持、违规减持与承诺时间距离短,这些特点与一般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特点对比而言具有特殊性;并且通过分析鹿港文化大股东陈瀚海进行违规减持的时机选择引出其违规减持的表层动因及深层动因,表层动因主要为家属代管且不熟悉法规、对未质押的股权进行套现,并且家属代管且不熟悉法规这一原因被众多违规减持的大股东或董监高所采用,可以从鹿港文化的个例研究中发现共性所在。深层动因基于不减持承诺的背景和减持新规的制度背景具有特殊性,主要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低、上市公司违规减持成本低、缺少不减持承诺履行的规定以及证监会忽视小规模的违规减持行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