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在开始论文之前,笔者有必要对文中的一对概念加以限制性说明:
德育与道德教育:在西方学术研究中,德育通常就是指的道德教育。基于本文更多的倾向于我国学校德育实践层面的探讨,故文中涉及到的德育一词应是指“大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几方面。道德教育仅仅指道德品质教育,不包括其他几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我们举办过无数的德育展览,开展过无数的德育活动,然而这些德育活动却没有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更多赞誉,相反却是不满。学校德育活动大多注重表层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意义,僵硬而缺乏活力,不能带给学生情感的共鸣已是学校德育的垢病。学校仪式从最开始的生活教育方式呈现逐渐开始成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己经完全具备德育的色彩,可以说学校仪式已经是现代学校中的不可或缺的德育课程资源。然而在学校德育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学校仪式却大多是徒有形式,没有实质内容的活动,学校仪式为了仪式而举行仪式,本应该充满意义的学校仪式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是形式性的而非功能性的,这种“形似”而非“神似”的学校仪式的存在对学校德育还具有多少实质意义呢?.学校仪式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在多元文化的当代,诸多意义开始丧失,而形式各样的仪式却在扮演着意义建构的角色,在政治认同、审美价值、道德认知、文化心理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德育观的要求下,“学校仪式”也便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1)学校仪式贮存着文化
仪式本身的出现便是文化的载体,而将仪式场域定义在学校,学校仪式也便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学校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并积累下来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文化,需要有某种行为、动作得以集中体现,学校仪式正是这种文化体现的载体,使得学校文化得以直接生动的表现。同时,学校仪式通过对学生反复连续的强化,成为一种学生记忆深刻的文化符号,逐渐成为传承性的习俗,这种习俗一旦形成,便在学校内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亦或是心理定势,同时还具有自身的延续性。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域中,这种氛围和心理定势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对稳定性,不会轻易被改变,这对学校文化视野中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2)学校仪式对于个体的德育价值
仪式是群体主流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体现,个体参与实际是一种对群体意义的自我解读,是融入群体的必要过渡方式。学生在参与学校仪式过程中,体验到新的意义生发点,体验集体的意义,使学生个体“形成共性”,得到同一性的认可,可以理解为个体的社会化。“学校生活中仪式的真正功能在于为道德教育目标服务—仪式可以承载道德教育的功能,成为人提升自我品格、追问道德的途径以及进行道德训诫的手段”‘。在学校德育目的要求下,学生通过仪式的熏陶,逐渐将教育者所要表达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个人体验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同时,学校仪式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还具有引导,规范,激励,凝聚等功能。2.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导致意义的流失
学校仪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有意义的活动,当学校仪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意义丧失以后,必然会使其德育功能减弱亦或是异化。
(1)学校仪式:有意义的符号
卡西尔对人的本质做出了淦释,“人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以此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此他认为动物不能对信号(signs)做出条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 )a" 3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认为人类是“意义的制造者(meaning maker)"。故而学校仪式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学校仪式被教育者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以期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学校仪式作为意义的一个载体,教育者期望通过仪式外在形式体现,已而能达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赋予的某种教育意义的体验。
(2)现实:学校仪式从“虚拟的符号”表达演变成了“虚假的符号”表达
仪式是文化传统的一种载体,被文化所规定着一整套的行为方式和程式。同时,仪式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源来而又超越生活的高度抽象的符号表达,而这种符号也就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表达。“仪式在其意义框架内,支配性象征符号将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学校仪式本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虚拟的符号表达”向学生传递某种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或是生命让释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中小学的德育却恰恰与之相反,德育工作者或是学校领导只注重了学校仪式的外在表现形式,过分强调或是过分忽视仪式操演过程中程式的规范、对仪式反响的统一,却忽略了或者是根本不关心这种外在的表征形式所包含的意义是否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将这种“虚拟的符号表达”变成了“虚假”的符号表达。学校仪式本身是为内容而存在的,是为学校教育价值和意义而存在的,那么在意义流失后,仅剩下形式空壳的学校仪式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参考文献
1.爱弥儿·涂尔干著,陈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爱弥尔·涂尔千著,渠东,汲品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9
3.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董雅华.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费孝通.乡土中国 http://sblunwen.com/dyjylw/「M7.北京:三联书店,1985
7.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教研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年与青年工作[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8.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金生缸.规训与教化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4
10.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1.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4.孙杰远,徐莉.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7.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6.特纳著,黄剑波,柳酪斌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7.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中小学学校仪式的“形式化”倾向研究
摘要 5-7
ABSTRACT 7-8
绪论 9-18
(一) 问题的提出 9-11
1.学校仪式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9-10
2.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导致意义的流失 10-11
(二) 本文相关概念、词语阐释 11-13
1.仪式——学校仪式 11-12
2.“形式化”——形式主义 12-13
(三) 相关文献综述 13-17
1.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关于仪式的研究 13-14
2.对学校仪式属性的相关研究 14-16
3.涉及某一具体的学校仪式相关探讨 16-17
4.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17
(四) 研究方法、思路和重难点 17-18
一、学校仪式与中小学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描述 18-28
(一) 学校仪式解读 18-21
1.仪式的起源 18
2.学校仪式的分类 18-20
3.学校仪式操演的要素 20-21
(二) 中小学学校仪式操演中“形式化”倾向的表象 21-28
1.对学校仪式外在形式的轻视 21-24
2.一种假象:对外在形式的重视 24-26
3.变异了的学校仪式 26-28
二、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28-34
(一) 教育者预期的德育功能减弱 28-30
1.学校仪式所预期的德育功能 28-29
2.“意义场”未形成使教育者所预期德育功能减弱 29-30
(二) 学生对学校仪式情感上的“麻木”和学生主体性的丧失 30-31
(三) 学校仪式背负着从虚拟到虚假的道德风险 31-34
1.学校仪式是虚拟的符号表达 31-32
2.道德的质疑:从“虚拟”到“虚假” 32-34
三、中小学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的根本原因探讨 34-39
(一) 中小学德育内容和目标的历史演进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线 34-35
(二) 中小学学校仪式中政治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始终在场 35-37
(三) 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导致学校德育的迷茫 37-39
四、中小学学校仪式改进的建议 3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