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广,社交媒体一经问世,便以爆炸式的速度风靡全国各个国家,其触角也逐渐延伸到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是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组建的交互性平台,倡导用户内容的产生,协作与分享(Kietzmann,2011),在中国现阶段,典型的社交媒体有微博、微信、QQ、抖音、豆瓣和播客等。不可置否,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对于时空的感受,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呈现和乐在其中的体验。然而,社交媒体扮演的角色绝不仅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工具,在用户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其“黑暗面”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随着我们与社交媒体长时间和高频率的接触,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现象也在愈演愈烈。根据 2017 年中国社科院联合腾讯发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青年人中,73%每隔 15 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71.3%即使在工作或开会也会常常打开社交软件,84.4%则会因为手机无法接入互联网而感到焦虑不安。类似现象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同样泛滥。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显示,41%的美国青少年认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过多;56%的青少年称手机不在身边,会使他们感到孤独、不安或焦虑……
从以上数据和行为不难得知,人们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已经偏离最初的理性使用,发展为问题性使用,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学界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据研究表明,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费时超过 121 分钟的用户感受到的孤独约是用时小于 30 分钟的用户的两倍。此外,社交媒体的问题性使用已被证实与睡眠质量差,学业表现不佳,自尊心下降,生活满意度低等现象紧密相关,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产生。
........................
1.2 问题提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方式,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娱乐、社交和信息需求,其益处不言而喻。然而,社交媒体的不正当使用会给用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现有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讨论社交媒体的初期采纳、持续使用及其营销价值等积极方面,而有关于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关于用户为何会表现出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的研究更为稀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关注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为何会呈现出无法控制的强迫性使用。
本研究采用“强迫性使用”这一概念来反映用户社交媒体的问题性使用这一现象,在大量阅读以及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模型,以期科学地解释用户的强迫性使用的成因,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作出回答:(1)社交媒体的强迫性使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个人需求和同伴环境如何影响社交媒体的强迫性使用?(2)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构建如何影响同伴环境因素对社交媒体强迫性使用的作用?是增强,抑或是削弱?
(1)社交媒体作为多功能网络服务,可以满足个体丰富的需求,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心需求的驱动;另外,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用户维持现实社交关系的重要工具,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离不开与同伴的交流互动,社交媒体同伴环境也会对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整合个人需求以及同伴环境的双重视角探讨社交媒体的强迫性使用,丰富了学界对于强迫性使用影响因素的理解,也扩宽了问题性信息技术使用的研究视角。同时,本研究可以为整合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撑。
(2)本研究通过引入独立自我与依存自我两种不同的自我认知类型,探究两种认知类型如何影响外界环境因素对强迫性使用的作用,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用户面对相同的社交媒体使用环境却会呈现出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填补了信息行为研究中个体差异的研究空白。
.......................
2 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2.1 社交媒体的强迫性使用
2.1.1 概念争议
尽管在学术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社交媒体的问题性使用,但研究人员尚未在“采用何种术语界定该现象”上达成共识,诸如“问题性使用”、“强迫性使用”、“成瘾、“依赖”、“病理性使用”等概念相互交叉混淆。
目前概念争议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交媒体的问题性使用是一种成瘾行为,被列为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的范畴(Kuss 和 Griffiths,2011);支持该观点的理由是,移动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互联网游戏成瘾、网络赌博等行为成瘾的核心症状相同,表现为:①某种特定行为成为个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Salience);②该行为可以改变情绪,带来愉悦感(Mood Modification);③随着行为的持续表现出耐受性(Tolerance);④行为中断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易怒(Withdrawal);⑤该行为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影响工作或学习等(Conflict);⑥试图终止行为却总是失败(Relapse)(Kuss 和 Griffiths,2017)。
而持有另一种观点的学者们对于“某些过度的行为”是否应该被视为真正的成瘾存在争议。该观点认为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的核心症状虽与行为成瘾症状类似,但并不能完全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标准将其视为病理性成瘾行为(Kittinger 等,2012)。持该观点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社交媒体使用者,但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Griffiths,2013),或者说这种问题性使用造成的危害与成瘾后果相比微不足道(姜永志,2018)。二是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与某些神经生物学机制存在联系,而后者才是判断成瘾行为的核心指标(姜永志,2018)。
表 2-1 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识别
2.2 归属需求与独特性需求
2.2.1 需求界定:最佳区分性理论
Brewer(1991)提出的最佳区分性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假设人类有两种相反的基本社会需求,这两种需求控制着自我与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一种是渴望被同化和包容的归属需求,这种需求能激发人们融入社会群体;第二种是期望与他人区分开来的分化需求,即个体希望拥有或展示不同于群体成员的特质或能力,产生自身独特性。最佳区分性理论认为个体对这两种需求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会努力寻求两种需求的平衡,若一种需求的满足是以抑制另一种需求为代价时,个体会产生不安全感(马金鹏等,2018)。
根据最佳区分性理论,社会身份的选择和激活有助于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归属需求和分化需求之间的平衡。Brewer(1991)借用图形的方式来描述这两种相互竞争的驱动力以及彼此间的平衡点,如图 2-1 所示。随着群体成员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同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但分化的需要被激活;相反,当包容性降低时,个体对分化的需求降低,同化需求被激活。两种相悖的驱动力相互制约,确保了某一需求的满足不会始终如一地为另一需求的满足所牺牲。而最优状态则是个体既实现了被内群体包容的需要,同时通过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区别实现了分化的需要,该状态在特定的群体环境中可以实现。
本研究以最佳区分性理论为基础提出,社交媒体的群体环境为两种社会需要(同化和分化)的同时满足提供了可能性。第一,社交媒体的强连接与高效互动的特点为归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重要渠道,用户可以随时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群组,享受内群体的包容性;第二,社交媒体使得用户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更多掌控力,发表的文字、上传的照片都可以经过精心包装,通过社交媒体塑造独特性形象不仅成本更低,且自由度更大。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本研究考虑将归属需求和独特性需求作为个人需求因素方面的自变量引入本研究。
图 2-1 最佳区分性模型图
3 研究模型与假设推理.......................................... 26
3.1 研究模型 .......................................... 26
3.2 假设推理 ............................... 26
4 感知同伴活跃度量表开发............................................. 30
4.1 初始题项生成 ...................................... 30
4.2 内容效度检验 ........................................... 31
5 研究设计 ............................................. 38
5.1 调研背景 ............................................. 38
5.2 测量工具开发 .............................. 38
6 数据分析及实证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采用 SPSS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样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
6.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信息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分析结果如表 6-1 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1)性别比例。在 459 份有效问卷中,男性与女性用户分别为 176 人与 28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 38.3%和 61.7%,其中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
(2)年龄分布。样本年龄大多处于在 18-29 岁区间内,占总样本的 89.5%,这些人多为学生或上班族,都较可能在上课或者工作期间使用社交媒体,进而发展成强迫性使用。
(3)教育背景。样本整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样本占比 53.2%,研究生以上的样本占比 31%。
(3)职业分布。学生类样本与非学生类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 55.6%和 44.4%,两者比例趋于平衡。在非学生类样本中,企业员工占比最高,为 27%。
(4)微信使用年限分布。73.8%的用户微信使用年限超过 2 年,大部分用户属于微信的成熟用户,仅有 1.7%的用户微信使用年限少于六个月。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社交媒体在带给人们便利与享受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用户产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这种无法控制或不合时宜的社交媒体使用,轻则会扰乱用户原有的生活或者工作节奏,重则导致用户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通过深入探究社交媒体强迫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根源上有效避免或抑制这种问题性使用行为的产生。
本文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与同伴规范影响理论等理论基础,从个人需求与同伴环境两个视角探究社交媒体强迫性使用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构建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共回收 459 份有效问卷,根据 SPSS 25.0 和 SmartPLS3.0 的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归属需求与独特性需求会导致社交媒体用户的强迫性使用。本研究的结论与之前的研究一致,表明归属需
求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 SNS 成瘾(Gao 等,2017;Ho 等,2017)。而有趣的是,独特性需求被发现与强迫性 SNS 使用呈正相关,这在以前的研究中从未得到证实。不恰当的独特性表达方式可能会导致个体受到社会规范的惩罚,因此在不招致严重社会惩罚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保持个体的独特性就变得非常重要(Snyder, 1992)。而 SNS 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连通性的特点,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多元化、平等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从该视角不难理解,独特性需求对个体社交媒体强迫性使用的推动作用。已有研究也表明,个体出于自我呈现的动机使用社交媒体具有较高的成瘾风险(Chen 和 Kim,2013),这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印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个体既有归属的需求,渴望与群体保持一定的社交联系,但同时也拥有独特性需求,希望保持自我的独特性,这种“求同存异”的心理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普遍存在的。社交媒体的社交与连接属性为归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而同时个体的独特性需求也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来获得满足,这两种需求会决定个体社交媒体的行为模式,推动着个体的强迫性使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