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俄罗斯人在华情况
第一节 在华俄罗斯人社会人口结构
在中国生活的境内俄罗斯人由社会人口结构进行简单人群划分,我们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以下分类:
一、跨国婚姻导致的俄罗斯群体
属于中国民族的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是中国民族划分时期的产物。实际是已经固定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人所组成,他们集中生活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保持着一部分俄罗斯族的传统文化,多数人掌握三到四种语言,年青一代对于俄语的掌握可能比不上汉语。依旧信仰着东正教为主的宗教。还有少部分的俄罗斯族人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这些俄罗斯族人是中国公民(通常从出生时起就是中国公民),他们能熟练运用汉、俄两种语言,保持俄罗斯族的认同感。在东北地区的俄罗斯族由于两到三代的混血原因,现在会使用俄语只有仅存的几位老年俄罗斯族人,年轻一代使用俄罗斯语言的人并没有。
第一批来中国的俄罗斯人来自 18 世纪初的沙皇俄国,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部分俄罗斯人其实是十月革命后白俄贵族的后代。更多的俄罗斯人由于距离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来到新疆等西北地区。最初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在中国长期的俄罗斯族大约有 1.3 万人。实际上在黑龙江地区的俄罗斯族由于两大三代的混血,实际与黑龙江本地人无太大差别。新疆地区俄罗斯族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
第二种群体是由于跨国婚姻形成的已婚移民,主要是跨国婚姻的产物。一部分俄罗斯人会选择中国人进行婚姻。通常来看,经常是俄罗斯女性会选择在俄罗的中国大学生或在俄罗斯的技术人员,当然也会有一些打工人群。然近些年来,通过婚介公司或者互联网认识的并成为配偶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当跨国婚姻家庭产生后,整个家庭都会跟着移民。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在华生活意愿
关于本次跨国养老的调查,我们主要对达妮尔、德鲁克、瓦里吉娜、果莎和列娜几位等俄罗斯中老人进行俄罗斯人在华生活意愿及其养老情况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生活方式、安全需要、医疗及政策、社会交往、文化适应、跨国养老类型及意愿等方面。
一、生活方式的适应情况
(一)交通出行
在交通方式的使用上,黑河的交通是很便利的。从公交车到出租车以及最具有黑河特色的公共自行车。近年来,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实现了公共自行车一卡通:在一个城市办理公共自行车卡,就可以在两地任何一个自行车站点存取车,大大方便了两市的居民。多种交通工具给人的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我们对俄罗斯人的调查中发现,多数人对黑河的交通是认可的。
案例一:(果莎,女,50 岁)
访谈者:“你觉得黑河的交通怎么样,在黑河怎么出行?”
被访谈者:“黑河交通很便利,平时出门步行,有急事的时候会乘坐出租车,司机们人都很好,善良又热心,会把人带到指定的地点。”
案例二:列那(女,50 岁,教师)
访谈者:“在黑河平时出门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觉得黑河的交通怎么样?”
被访谈者:“我们通常会坐公交车和计程车,但我们最喜欢坐公交车,黑河的交通很好。”
...........................
第二章 文化适应及其对跨国养老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资本、以及政治因素。本文对文化适应的影响要出于俄罗斯人本身的生活及文化环境考虑。主要研究社会属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交往方面。
一、社会适应
每当个体所生活环境发生变化,都要调整自身适应环境,以求在新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本次俄罗斯人社会适应因素包含以下方面:生活方式与社会融入两个方面,特别对于中国化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与适应程度。对新生活方式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以往的调查中可以了解,是对文化融入起到巨大作用的关键点。同时中国文化对于多文明的包容性下所产生的生活方式也是俄罗斯人来华养老的一个优势因素。
“社会适应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其适应层次包括感觉适应、行为适应、认知适应和人格适应。”10而在对俄罗斯人在华养老文化适应因素上来看,生活方式是主要从认知适应和行为适应方面。在认知适应方面,认识到在中国俄罗斯人需要认知新的生活方式。行为适应方面是俄罗斯人自身在生活方式的行为表现上不断适应中国化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融入方面,首先是在经济基础适应,其次为社会适应,再次为文化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如下:第一,经济基础包括就业情况,职业环境,工作情况,收入水平。第二,社会适应,包括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举止行为、日常表现、失范行为)。第三,文化适应,包括新形成的价值观。第四,身份认同,对于新社会文化一员的身份认同。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正是递进式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对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一些相关预测。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第一节 变量测量 ..............................- 31
一、社会适应....................... 31
二、文化适应........................... 31
第四章 主要研究发现.......................... 37
第一节 俄罗斯人文化适应因素分析 .......................-37
一、在华俄罗斯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程度调查与分析............. 37
二、在华黑河俄罗斯人的文化适应调查与分析................. 40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的跨国养老问题和对策.......................54
第一节 跨国养老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 54
一、俄罗斯老年人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没有想象的高........... 54
二、俄罗斯年轻群体有一定排他性..........................54
第四章 主要研究发现
第一节 俄罗斯人文化适应因素分析
一、在华俄罗斯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程度调查与分析
在论文的选题介绍部分,就已经强调过本研究中所提及的“文化适应”,更多地强调心理和思维上的理解或者认可。
(一)俄罗斯留学生文化认知分析
中国是一个传统节日文化异常丰富的国家。我国有元旦、腊八节、祭灶节、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以节日为切入点,不失为一种既生动又深刻的方式。被调查的俄罗斯留学生的了解情况如数据表明,了解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节日为:春节(80%)、中元节(61.7%)、元宵节(53.3%)。但是会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人数所占比重为 39.1%,不会庆祝的人数占 55.6%。数据表明,在对节日的了解程度上,被调查者基本都能知道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但可能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认同感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
语言和文字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根据图 1 来看:认为自己会写很多汉字的人占所有被调查者的 49%,认为自己会写的不多的占 44%。在图 2 中可以看出经常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汉语的人数人 54%,偶尔使用的占 43%
.......................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的跨国养老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跨国养老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一、俄罗斯老年人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没有想象的高
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支持者、重要参与者和关键合作伙伴。把中俄高水平的政治关系转化为务实合作成果,是两国政府达成的共识。俄罗斯有突出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优势,这些互补优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推力。因此,为了促进中俄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友好发展,一带一路政策不应仅局限于俄罗斯的管理层,更应让更多的普通群众了解这一政策,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在群众中普及“一带一路政策”更加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使俄罗斯人民对中国更加了解,从而发挥中俄边界友好贸易优势,促进中俄两国人民交流、养老。
二、俄罗斯年轻群体有一定排他性
俄罗斯留学生群体作为未来中俄跨国养老的主力军之一。在文化适应性上,由于较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水平,文化适应性要强于一般的俄罗斯中老年人。对在中国的留学生调查也发现了作为异国人群在一个新的文化社会中,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也会对于文化适应造成阻碍。同文化模式之间甚至可以使完全对立的社会价值观。中俄两国显然都具有自身明显不同的文化模式特质,文化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在华俄罗斯留学生更多的社会交流在自己留学生构成的小俄罗斯社会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某些俄罗斯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交流,不如中俄边境经常来华的俄罗斯中老年人。正因为这种内在小社会性质的文化选择惯性的冲击必然会在其成员融入他者社会,认同他者文化的时候起巨大的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