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视野下偏远山区农村育龄妇女生育现状与政策引导——以甘肃环县赵洼自然村为视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78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家庭的决策和个体的生育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生育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性别在生育主体的生育意愿中又处于核心地位,农民想要生育男孩的强烈意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通过流产,B超和药物干预等选择生育男孩的行为愈来愈多。对这些问题感到非常困惑,所以特别想探究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人们都偏爱男孩?男孩如此重要的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制度和结构在支撑着它长久不衰?男女平等的观念为什么没有深入人心得到人们行为的拥护?我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在农村也生活了二十多年了,耳闻目睹了很多这一类的事例,所以感触比较深,从而决定选择这一题目作为我的论文题目。

2.选题目的
本研究选择甘肃省环县洪德乡赵洼自然村作为调査地点,目的是了解和分析该省当前偏远贫困农村妇女生育现状,全面把握偏远山区农村育龄妇女生育的状况,了解新时期农村育龄妇女在具体的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产生偏差时,她们会选择多育、超生等行为来满足她们生育目的的深层次原因,期望能够探索出正确引导育龄妇女有计划生育孩子的办法。目前农村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家庭和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真正要实现“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观念还是困难重重,女性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与男性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即使再能干的女性也享受不到普通男性的那种待遇;另外,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全面覆盖农村,农村家庭因子女上学、医疗费用、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返贫的现象很常见。所以,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男女不平等,农村超生现象非但未能消除甚至还很严重的情况下,探索农村育龄妇女生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3.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计划生育制度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保障计划生育群众合法权益,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新形势的公共政策体系,直接目的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最终目标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

二、甘肃环县洪德乡村民的生育现状

(一)洪德乡基本概况

1.自然状况
洪德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目前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村级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平均年播种量占粮田总产量的20%左右,秋粮以玉米、糜子、高粱、谷子、黄豆、荞麦、豌豆、土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葵花、芸芥,黑豆等。林业以杨树、柳树、刺槐、沙棘等为主,果业以杏、苹果、桃、梨、李等为主。洪德乡突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草畜、西小瓜、玉米三大区域产业,建成刘家山示范基地1处,500以上的连片规模14个,30亩以上种植大户120户;招商引资500多万元,建成羊绒梳理厂1个;投资3万元,在洪德东湾组新打机井10眼,鼓励引导群众新建早春拱棚300座,建成西小瓜基地一处,种植西甜瓜100亩;把玉米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聘请市、县农业技术员,现场示范、培训农民,建成许旗、肖关、河连湾、洪德、赵洼5个种植示范点,完成起垄5500亩,覆膜51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35元,农民人均产粮450公斤;境内石油储量丰富,目前正在开发。

2.文化状况
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下辖赤安、华池、环县、等18个县,时任省委书记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马锡五带领这里的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6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环县政府修建“陕甘宁省委、陕甘宁省政府旧址”青石纪念碑一座。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75万元,新建了革命文物展厅,李富春、马锡五故居、纪念碑等景点和仿古门面。另外,该乡的剪纸,刺绣,皮影戏也在开发之中。

3.洪德乡的历史沿革
洪德古名“洪州”,城考“郡志”,现存旧城廓为宋代建筑。战国时属秦,属北地郡辖。三国、西晋时,属羌胡辖。南北朝时属北地郡富平县,隋开皇(杨坚)19年(599年)设弘德县,唐高祖武德2年(619年)属庆州方渠县辖,元初世祖忽必烈至元7年(1270年)隶属陕西行省恐昌督总帅府辖。.....................
...........................

三、甘肃环县洪德乡赵洼自然村村民生育状况的表现及原因分析..........18
(一)赵洼自然村村民生育状况的表现..............................................18
(二)原因分析...............................................................................21
四、若干对策...............................................................................28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养老方式多样化.................28
(二)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农民对人口政策的理解和支持...........29
(三)培养村民科学进步的生育观..................................................30
(四)加快经济发展,为村民生育观念的转变提供物质条件.............30
(五)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素质和地位,保障女性权益......................31
..........................

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县农村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县整体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贫困本身是生态退化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口过载的原因,由于贫困,养育孩子的成本远远低于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收益,所以村民们认为多一个孩子就是做饭的时候多一碗水的事情。当然,贫困还使农村的非愿意性的生育比例大幅度的提高。非愿意性生育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经济的落后,技术的缺乏,使得生育主体由于难以获得必要的避孕手段或是获取避孕手段的代价过于高昂从而使生育主体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其生育行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大力的发展经济,俗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使农民脱贫了才能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生育文化。
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素质和地位,保障女性权益朱国宏研究认为:“文化观念的变革主要依靠提高农村妇女政治、经济、家庭和社会地位。”所以要想消除传统的生育观念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就必须提高和改善农村育龄妇女的素质和地位,杜绝歧视女性的现象,受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深远影响,自古以来男女地位就不平等,女人登不了大雅之堂,女孩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出嫁后要从夫姓,从夫居。在传统的农村家庭财产继承上,女性没有继承权,在祭祀中,也专门由男性来执掌,上私塾也是男性的专利。这些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虽然较古代社会相比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距离男女地位的彻底平等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进一步的缩小差距,基层政府就要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立新风,破旧俗”等活动,倡导男性与女性在婚姻、家庭、赡养等生活领域内责任和权利的平等,要进一步完善和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保障广大妇女的权益,注重维护女性在就业、社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权益。................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韩永江:《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
[6]郑龙真、史清华:《农村家庭生育行为的博弈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3期。
[7]卫东:《生育文化研究述评》,《南方人口》2005年第4期。
[8]马培津、潘振飞:《皖北农村青年生育观念转变的社会学分析一以马村的个案研究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9]陈俊峰:《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0]萧杨:《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生殖健康》,《浙江学刊》2001年第3期。
[11]睿、凯特?米蕾:《析两性权利关系》,《中国妇女报》2001年9月第1期。
[12]邵夏珍:《试析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对人口生育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13]谭友林:《改革对我国农村生育文化的研究》,《西北人口》1999年第1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