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共同的环境问题:能源、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及臭氧层的变化;水体污染;土壤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污染等,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人类任意地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自近代以来,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类的物质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们享受着发达的技术文明时,也越来越意识到,由于过分地干预自然,人类似乎并未给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相反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惩罚愈来愈凸现,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尤为明显。
当前人与自然的冲突这个问题已开始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形式表现出来,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从下列这个图表中进一步对“环境危机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有个更好的认识。
当人们意识到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时,人们开始对自己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生态革命”的口号,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建立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行为规范。许多西方学者已经深刻意识到西方传统的局限,便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东方古代有机自然观的中国传统,希望借助中国古代的伦理智慧,以走出西方近几个世纪形成的科学万能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就是A·施韦兹的“敬畏生命”和F·卡普拉的“转折点”施韦兹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医生和思想家,他十分推祟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并将之作为自己的思想渊源。他说:“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程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川。在他看来,传统的西方伦理学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而只对人讲道德是不够的,只有象东方文化那样尊重所有的生命,伦理学才是完整的,一个人也只有当他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
第二章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理论与实践
2.1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哲学是人本哲学,具有伦理本位倾向,注重道德修养,注重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从环境视角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中也含有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它不仅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今天站在环境伦理的基点上去诊释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将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与现代环境伦理观念相通的思想。应当说,这些思想的产生不仅来源于渊远的东方地理文化背景,还源于当时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没有哪一个民族和国家象中国这样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体不变的文化。五千年来,虽有着不断的改朝换代和政权的更替,但始终没有出现文化发展的断层。以自身为主体,吸收了一些异质文化的成分,其文化心理通过几千年的积淀,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2.1.1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地理文化渊源
大陆性的地理环境、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基。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认为,地理因素是造成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地处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它的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部是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以及沙漠、戈壁,西南是喜马拉雅山。沧海大洋与高山大漠形成了一个相当封闭的地理环境。
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隔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为先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进而产生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但同时中国大陆又是一块极为辽阔的大地,其面积几乎等同于整个欧洲大陆,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内部有着极其宽阔的回旋余地。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而中国古代历来是以“农业立国”的,因而汉思想文化是滋生在农业经济的沃土上的农业文化。一方面,作为汉民族主要活动地域的黄河、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
第3章东西方文化传统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28
3.1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28
3.2西方文化传统与全球性环境危机...........................30
3.3东方文化传统与人类可持续发展...........................34
第4章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现代价值...........................39
4.1从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看...........................39
4.2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建构看...............................41
4.3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局限性...............................44
4.4继承与超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45
.....................................
结束语
当今的我们依然要坚持中国传统中,天人一体、天人和谐的宝贵思想,同时也要积极地发展科技。但决不可重蹈覆辙,象西方一样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片面发展科技,而要趋利避害,大力发展出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真、善、美的科技,走“科技生态化”道路,赋予科技更多的人文关怀,确立合理而可行的道德行为规范,以确保环保的实施效率。科技给人无穷力量,人类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展,但并不因此是凡“能做的”就是“可做的”,科技的目的、手段、结果都要受到人类的价值衡量,科技发展需受到社会伦理的制约,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使得科技本身不会自动带来灾难,而是为合理的目标服务。科技不仅要使人类更好地把握自然法则,也要使人类认识自身的社会法则,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
同时,我们需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经济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物”线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越快,资源消耗越大,污染排放越多;循环经济呈现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发展模式,其技术特征是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就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共赢”。我国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已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说明,循环经济的理念己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总而言之,人类要想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大自然和睦共处,共生共荣,就必须象古人一样积极主动地对大自然投以关爱,尊重、珍惜资源,取之有度,消费有节,并且要尽可能调动人类所特有的聪明才智,同时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着重发展循环经济,维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这是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天人合一”至高境界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阿尔贝特·施韦兹:《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邱仁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郭文韬:《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
7、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
8、梁海明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9、罗桂环等:《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10、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诊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