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960 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开创了飞机租赁业务的先河,该公司通过杠杆租赁的方式租用了一架民用运输飞机,自此以后各个国家相继开展起飞机租赁业务,并开创出了更为丰富的飞机租赁业务模式来满足各类需求。飞机租赁的出现解决了航空公司购机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航空公司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的需求。中国的飞机租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的 30 余年来,我国的飞机租赁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租赁飞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已初具规模,根据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航空租赁行业研究小组的预测,2025 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增加 3000 架,预计租赁率 为 60%,届时中国民航租赁市场金额将达到 1300 多亿美元,飞机租赁业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中国从事飞机租赁的公司开始增加,各类租赁模式也日益丰富。
2007 年 1 月,银监会放宽了对租赁业的规管,根据当时颁布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准许商业银行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这对于飞机租赁这种资本要求极高的业务来说无疑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更是直接表明今后的十至二十年是我国飞机市场开拓和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促进飞机租赁业务发展”已列入许多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看到了飞机租赁业务的光明前景,我国近几年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公司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与国外的飞机租赁公司相比,我国的飞机租赁公司仍然存在规模较小,市场较为单一,经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尤其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重视不足。同时,从目前我国整体的外部监管环境上来看,国家“防风险”基调明确,从金融企业的监管趋严,到推向全国的去杠杆,监管方也越来越注重企业风险的控制。对于飞机租赁业务而言,由于其业务特性,许多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公司都具有银行等金融背景,属于风险监管关注的焦点,而联通金融业和制造商的纽带这一角色使得其十分容易受到风险监管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飞机租赁所涉标的大、时间长,且横跨金融、会计、国际贸易、保险、法律、航空等领域,飞机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繁杂多元。而内部控制作为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飞机租赁公司有效的规避相关经营风险。因此,无论从公司内部完善的需要,还是从业务甚至国家政策方面的需要来看,对我国飞机租赁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探讨迫在眉睫。
...........................
1.2 文献综述
1.2.1 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化的过程。早期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审计发展而来,195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审计程序公告第 29 号》,将内部控制明确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988 年 AICPA 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正式将起初人们视为外部因素的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Williamson(1993)从内部控制预算、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程序、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信息化六个方面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模型[1]。Train(2004)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越完善,实际执行的越彻底,整个内部控制的质量就会越好,并且内部控制的成本会不断减少[2]。Fink(2006)认为,所处行业和市场规模等不同外部环境的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重点是不同[3]。COSO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框架,促进了内部控制理论向立体、深入、多元的方向不断发展,2017 年新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在公司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四个方面考虑内部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相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个要素,并提出了 IT 控制。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2001 年是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爆发期,阎达五、杨有红提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理论[4];朱荣恩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方法论,从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纪录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实物保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算化控制以及内部审计控制等 10个方面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方法[5]。谷祺、樊子君(2002)认为,造成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最主要问题出在企业领导层和内部控制环境上,当务之急应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6]。
...........................
2 飞机租赁业务的内部控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飞机租赁业务相关概念
飞机租赁业务是以飞机为标的的租赁业务,因其优异的标准化、保值性和流通便利等特性,飞机租赁业务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租赁业务之一。飞机租赁业务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者的实质区别是飞机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与否。
经营性租赁不转移飞机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飞机资产由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有义务按期交付租金并享有飞机资产的使用权。这种租赁形式的租金较高,租期灵活,且在飞机的日常运行过程中,维护费和保险费等费用由出租人承担,承租人在租赁到期时退还飞机。飞机的经营性租赁可以临时性的满足运输需要(如缓解旺季运输压力等),航空公司也可以利用经营租赁配新型的飞机资产以获取使用经验,利于航空公司灵活配置机队、扩大机队规模。
融资性租赁是航空公司最为常用的租机方式,它的特点是承租人和供应商共同向出租人融通资金,签定长期租赁合同,以长期的融物方式代替融资。这种租赁模式下,先由承租人选定租赁标的机型和供应厂商,出租人出资购买标的飞机并获得飞机资产的所有权,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租约后供应商将飞机提供给承租人使用,至此以后出租人对飞机的检验、维修、维护等不负责任,相关费用由承租人自担。该种模式下飞机的租赁期较长,甚至与飞机的使用寿命相近,租赁到期后,承租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以极低的价格购买获得飞机的所有权或把飞机退还给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交易相关方较多,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供货商参与其中,三方均需签订相关合同文本。飞机的出租人与供应商之间签订购机合同,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承租人和供货商之间亦要签订交货供货合约.
........................2.2 飞机租赁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2.2.1 飞机租赁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
2.2.1.1 合法合规目标。
飞机租赁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切行为均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也需要遵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
法律方面,飞机租赁公司除需要遵守《公司法》、《劳动法》等一般公司需遵守的法律条款,还需要遵守飞机租赁业务特别涉及的法律法规规定。现阶段国内上没有对飞机租赁业务设立专门的法律,飞机租赁业务过程中需要涉及多种庞杂的法律体系,如租赁业务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民用航空发》对航空器租赁的相关规定,签订租赁合同、购买合同等业务合同时需遵守《合同法》的规定,业务中涉及保险、担保措施的需遵守《保险法》、《担保法》、《物权法》等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若公司金融融资租赁的,需要遵守《融资租赁法(草案)》;公司属性为金融租赁公司的还需遵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
政策方面,飞机租赁公司的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业务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外国公司需遵守《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国外客户进行租赁交易时需遵守《进出口关税条例》,同时也需要考虑客户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
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则包括公司制定的业务规范、员工守则、岗位职责、绩效评估制度等各类制度规范。
.........................
3 Y 租赁公司飞机租赁业务案例分析 .............................. 21 3.1Y 租赁公司简介 ........................... 21
3.1.1 公司简介 ................................ 21
3.1.2 组织架构 ........................... 21
4 Y 租赁公司飞机租赁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完善建议 .......................... 39
4.1 建立与风险控制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 ........................... 39
4.2 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 ................... 42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5
4 Y 租赁公司飞机租赁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完善建议
4.1 建立与风险控制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之起点应是其实际面临的风险,深入了解公司面临的风险并将其合理归类划分,是设计内部控制措施的基础。实际上,如果 Y 租赁公司能够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内部控制体制中,将风险预防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应考虑的主要目标,优先完善风险框架,将会很大程度上解决风险识别不全面的问题。并且,风险管理部门以内部控制的目标——风险预防目标为审查标准,有利于加强其对风险的敏感性,也由于其更贴近业务前线,风险管理部门风险敏感性的加强对业务风险的识别和业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Y 租赁公司所需应对的风险,一部分是飞机租赁业务普遍面临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商业周期及其他业务相关要素的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另一方面还有 Y 租赁公司个体差异产生的特殊化风险,如租赁资产种类较少导致的风险集中等。从风险特性来看,这些风险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性风险,这类风险一般受外部环境影响,是公司业务活动必然承担的风险,如政策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等,这些风险主要靠公司的战略决策和风险转嫁来进行合理的规避;另一类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直接通过内部控制措施的优化等降低甚至避免,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控制对象,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对一般风险和特殊性风险的分析有助于风险的遍历,风险特性的划分有助于帮助企业快速确定控制对象。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