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严歌苓小说的西方文化视镜中的人性观照——以《金陵十三钗》《扶桑》等为例
第一节 基督文明熏陶下的救赎心理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宗教。据《圣经》所说,人是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出的,所以人先天就拥有神性,具备上帝赋予的诸如博爱、道德、理性等品格。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触发了人类的原罪及一切罪恶和灾难,被上帝赶出伊甸园,丧失了上帝赋予的神性,所以人类后代生而有罪,人性为恶。基督教认为上帝爱人,将其子耶稣赐给人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至死亡,以自我受难完成赎罪祭。《新约》中耶稣告诫世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①。因此人应该爱神,且像爱神和自己一样爱别人,保持虔诚和忏悔之心,才能得到神的救赎。《圣经》中多次提到“爱人如己”的博爱精神,成为后世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准则。
基于此,基督教倡导爱与自由,鼓励世人行善。移民美国的严歌苓作为相对弱势的女留学生群体,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对此有亲身感受:西方人会积极地拯救生命,帮助弱势群体;也会在犯错之后主动对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以实际行为赎罪,求得灵魂的救赎。
一、拯救生命,帮助弱小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创造的,因此人的生命具有神圣性。基督教文化对人的生命非常重视,反对一切自杀行为,认为只有上帝才有权力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更以教义提倡教徒积极拯救生命,帮助弱势群体。这种观念对人性有劝导感化作用,在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扶桑》《无出路咖啡馆》等小说中有具体的体现。
《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创作的中篇小说,原载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05 年第 6 期,后经严歌苓扩充改写后重新出版,主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南京陷落后秦淮河十三位妓女的故事。这个小说脱胎于真实的历史,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而南京大屠杀更是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暴行。在持续混乱的战争环境下,侵华日军无视国际战争公约和最基本的人类道德,毫无人性地对中国平民施以屠杀、奸淫、抢劫等血腥罪行。
.............................
第二节、赎罪和忏悔意识
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犯下的过错使人性堕落,人类生来就带有原罪,世间的人们深陷罪恶中无法自我解救。仁慈的上帝派其子耶稣基督降临人间拯救人类,耶稣代替人类成为罪被钉上十字架,以己身之血为人类赎罪,信耶稣基督的人因而称义,十字架也成为爱与救赎的标志。人若想得到神的拯救,只有虔诚信仰耶稣基督,并诚实向神忏悔自身罪过。
《扶桑》中克里斯就是这样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爱慕扶桑,求之不得。在唐人街的一次动乱中,少年克里斯跟随愤怒的人群对扶桑实施了暴行。此后他的下意识反应是伪装成一个天真的孩子,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孩子是不会犯罪的,即使犯错也可以被轻易原谅。克里斯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随后他前往伦敦求学。在伦敦的两年里,克里斯长大了,“在回想和反思中,他越发勇敢和坦诚起来。像库凯家的人一样,他绝不逃脱良心的债务”,“在欠债和鞭打之后,十七岁的克里斯想到了偿还”①。随后克里斯应拯救会之邀,回到旧金山唐人街的教会学校教书,以此偿还对扶桑欠下的良心债。此后忏悔和反思贯穿改变了他的一生,为了赎罪,克里斯没有依照家族的职业轨迹做一名军人,而是成为一个中国学者,“他一生都在反对迫害华人,也反对华人间的相互残害”②。克里斯临终前意识到,并非是年少的他拯救扶桑,而是来自遥远东方的扶桑宽恕拯救了陷入罪恶深渊的他,扶桑的宽容令他重新找回人性的善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无论中西文化中,妓女都是不被社会主流欢迎的群体,她们的职业使她们天然带有道德上的瑕疵,人们认为她们的存在对社会风气和家庭和谐有不良影响,《金陵十三钗》中的妓女也是如此。
............................
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对中国特殊时期主流文化中的人性勘察——以《雌性的草地》《人寰》等为例
第一节 政治理想鼓舞下的坚强意志
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红色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理想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地努力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种为了理想不懈奋斗、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表现在当时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色彩鲜明的部队中有更加集中的体现。严歌苓在部队里生活了十三年,曾数次随军进藏,更主动请缨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做过文艺兵、战地记者和军旅作家。退伍后,她的军旅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陆续出版,被称作“女兵三部曲”,其中前两部小说的发生场景主要在部队宣传队和文工团,《雌性的草地》则讲述了特殊年代高原草场上女子牧马班的故事。与一般军旅作家写作重点不同的是,严歌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以自身独特的性别视角在小说中呈现了军旅女兵的生活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及她们不输男儿的坚强意志。
一、对恶劣环境的征服精神
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倡导信奉上帝不同,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奋斗史。古代中国人与入侵的外族作斗争,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归根结底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现代以来依然如此,这种对恶劣环境不畏艰险的征服精神在新中国军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战士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特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执行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承袭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雌性的草地》描述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支完全由女兵组成的牧马班在荒无人烟的草场上牧马的故事。牧马是个艰苦的活计,自古以来都是归属于男性的任务,但一位爱马的军区首长视察时突发奇想,询问有没有女兵敢放牧军马,并表示自己坚信有。以此为背景就产生了这么一支由七名女兵构成的“铁女子牧马班”,在首长的号召下来到草场牧马。草场位于青海与西藏交界处海拔三千米的高原,这里气候极端没有四季,一年中只有三天无霜期,常年不是烈日炎炎就是雨雪暴风,即使是当地牧人也很难坚持下去,而且在这块草地上还有狼群、豺狗、不怀好意的土著游牧男人等不稳定因素威胁牧人的安全。
..............................
第二节、集体主义下的人性光辉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对纪律性、服从性要求极高,也是政治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心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在军队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训练,在集体意识的引导下以崇高的精神信念为目标,彼此性格相互影响,
最终成长为合格的军人。严歌苓的从军经历使她意识到,集体主义对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战友之间的感情在特殊环境中的发酵和升华是和平年代的人们难以体会和想象的。
《绿血》是严歌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7 年获得全国优秀军事长篇小说奖,也是 80 年代军旅文学创作浪潮的产物。作为严歌苓的早期作品,《绿血》虽然略显稚嫩,但生动地呈现了特定年代一批鲜活的军人形象,以及他们之间互帮互助的战友情谊。杨燹、乔怡、廖崎、田巧巧、桑采、季晓舟、黄小嫚和丁万等人是军宣传队的文艺兵,在上级的命令下临时组成“前沿鼓动组”,随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宣传队在撤回后方的途中与一车急需手术的伤兵相遇,在随时可能出现敌军的公路上,宣传队把唯一完好的汽车让给伤员们,自身陷入险境。数来宝丁万不忍看到战友挨饿,冒险寻找粮食,被流弹炸断一条腿,爬着给饥肠辘辘的女兵们带来一袋地瓜。文弱的乔怡战胜恐惧,冒着枪声为战友们寻找安全的出路。音乐天才廖崎原本看不起爱音乐却无天分的季晓舟(三毛),季晓舟却在廖崎受伤时坚持背着他一起走,季晓舟的宽容使廖崎羞愧之下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廖崎因不想连累季晓舟躲了起来,当他们再次相遇时,彼此间长期酝酿的战友情终于在战场上爆发了,“一瞬间,三毛狂怒起来,他浑身哆嗦,想骂他、打他、惩罚他,甚至扼死他,他让他费了那么多周折,吃了双倍的苦……但他却紧紧搂住了他,生怕再次失去他。
..............................第三章 严歌苓小说民间文化视野中对人性的透视——以《第九个寡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为例.......................35
第一节 深植在中国传统中的仁爱...........................35
一、对亲情的依恋与重视................................38
二、传统女性的慈悲与包容.................38
第三章 严歌苓小说民间文化视野中对人性的透视——以《第九个寡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为例
第一节 深植在中国传统中的仁爱
仁,《说文》中的解释为“亲也”②,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也可理解为“仁爱”。孔子首先提出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形成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理结构,包括忠、恕、孝、悌等内容,其中孝悌是基础,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君臣父子的思想体系。当 1912 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后,长期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也遭到猛烈的批判和攻击,新文化运动初期更出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是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认同。在严歌苓的小说世界中,民间文化中的仁爱有多种表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单位的家庭内部表现为成员之间相互依靠的亲情,而在个人身上主要体现为传统女性的慈悲与包容。
中国古代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体系,因此对家族亲情尤其重视,这种家庭观念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于现代社会。当定居海外的严歌苓再度把创作重心转移到国内时,她更注重通过对隐于时代背景后的普通人之间的亲情进行描写,呈现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仁爱根基,这也是最本真的人性之善。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