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湖”到乡土--论艾芜前期文学小说中民间书写的转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16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以艾芜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前期小说创作中两个民间世界的存在特点。江湖民间世界完成了艾芜的审美想象,乡土民间世界寄托了艾芜作为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价值追求。

第一章 理想和现实观照下的民间世界

第一节 江湖民间世界之奇
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地,动荡到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多少人在颠簸流离中备偿生活的艰辛,又有多少应该在书桌前精心写作的文人在路上成就了一番盛名。当知识分子拿起手中的笔痛诉这不平的世道和歌颂不断涌现的英雄时,刚刚流浪归来的艾芜却给人“置身事外”的错觉,致力于描绘他那五年流浪路上的奇闻轶事,将一方文学家从未涉足的桃花源展现到读者面前,用一个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南国世界淡化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黯淡。
南国世界,是一个民间世界。滇缅边地的求生者生活在国家权力控制边缘的地方,可以肆意张扬生命姿态,真实表达爱恨,充满了生命活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点。但这一民间世界的特征,相比陈思和等人所概括的民间,更为张扬和原始,更加无规无矩,使其民间就有了扩展的意义,我们将这种民间,称之为江湖,即一种民间的极致化形态。
江湖,诞生于民间,却也超越了民间。经过代文人的书写,其涵义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意义能概括的,如今人们所提的江湖一般指其文化意义。陈平原说,江湖的文化意义在范仲淹的文章中最能给予解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江湖,是一个与朝廷相对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与以王法为绝对真理、以统治阶层为主导的王朝相去甚远的近似“乌托邦”理想社会。侠客武士是江湖的主要人物。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使用了“脱序者”这一概念,“‘脱序者’中的大部分是被迫的,是他们在主流社会中实在生活不下去之时的选择”,“为了生存,脱序的人们就要组织与主流社会相对抗的隐性社会,甚至要藉此发展自己,并彻底改变自己的一切”。①因此,他们试图并且成功打破传统秩序的束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起一套自由自在的、平等团结的生存秩序,形成主流社会之外的“另一个”。作者笔下的强人形象,南国世界里的偷马贼、鸦片贩子、山贼、土匪,甚至是做苦力的劳动者,就是江湖世界的主角,他们比一般民间的求生者更推崇强力,自建起一套生存秩序,颠覆一般价值观念的合理性,模糊人性善恶的界限,仿佛让人回到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这种形态更像是武侠大家笔下的江湖,因此,以江湖一词入民间,是对南国世界的一种阐释,由此便构成了艾芜笔下独一无二的江湖民间世界。

.............................

第二节 乡土民间世界之实
当艾芜的笔端从江湖民间世界撤出,转而伸向乡土民间世界时,文学介入民间的角度就有了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艾芜的创作中。很多研究者把艾芜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之为乡土小说,这是有一定依据的。乡土文学最早当然要追溯到鲁迅,鲁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提到,“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①,他们的作品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现隐着乡愁”。所以乡土小说“主要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乡村或乡镇的生活,并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②。乡土小说以鲁迅为鼻祖,在 20 世纪中后期出现一批受其影响的重要作家,如王鲁彦、台静农、许杰等人。他们都以自己的故乡为题材,靠回忆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体现着鲜明的地方色彩。艾芜从小在乡村长大,对川西平原的印象一直留在脑海中,再加上战乱时期带着妻小不断奔波,曾暂居湖南宁远、桂林等乡村地区,因此,艾芜的乡土民间书写难免带有儿时的乡村记忆和真实的战时乡村感受。

当艾芜转到乡村书写时,传统的乡村社会面貌开始渐渐显现。乡土民间世界中的人物失去了南国世界中强人形象的蛮横、强悍,而是还原成传统农民形象,忍让、受压迫,在压迫中反抗。在乡土民间世界,他们遵规守矩,受到几千年来形成的各种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而战争下的不同选择,又使得他们呈现多种多样的姿态。但有一点同江湖民间世界一样,他们的生存欲望是真实存在的。艾芜笔下描写乡土民间世界的作品,一部分是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一部分是他对故乡的追忆,因此相比南国世界的人和景,对农村生活的展现带有很大的真实性,也更加贴合社会现实。

..............................

第二章 破坏与重建

第一节 民间伦理的“越轨”与“反正”
“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学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②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给伦理学下了一个满带生命活力的非学究性定义。以此为起点讨论民间伦理是合适的,因为民间本来就是一个可以真实反映下层人民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空间,由此框定的伦理是建构在人们生活之中的、充满生命力的、可以反映人们生命律动的价值观念。
如果要探讨艾芜笔下两个民间世界中民间伦理的表现形式,我们需要先厘清什么是民间伦理。民间伦理显然区别于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正统教化伦理,它是在依托正统教化伦理的基础上,根据民间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自发形成、能够真实反映民众的日常、情感、价值观念,并且脱离于主流之外的“小传统”。由此也决定了民间伦理的双重特点。一方面,民间伦理的形成与发挥作用离不开正统教化伦理的规约和渗透,基本的价值取向如仁义伦理、血亲伦理等与儒家文化主导的“大传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并且固化为指导民间生活的基本法则,这是对正统教化伦理的认同和践行。另一方面,民间伦理又因其来源和施效对象的独特性,自身带有某些“违规”特点。民间伦理对于正统教化伦理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收,而是有选择地接纳,甚至是反抗,在精英阶层阶段性的扶持与打压下野蛮成长。因此,民间伦理是一种融合着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等的复杂存在。
..............................

第二节 民间价值观的颠覆与坚守
民间价值观脱胎于民间生活,受制于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渗透于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是非判断、交际往来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江湖民间世界的价值观念却不同于一般的民间价值观,它试图破坏一般民间价值观经历几千年树立起的“合理”,重新建立一套独立于世俗之外的规范,在善恶观、悲乐观等方面具有更独立品格,因为地缘的关系,它与边地形成了绝对的相互依存关系,也由此显示出了南国世界民间价值的独一无二。相比之下,乡土民间世界的价值观念则归于“乖巧”,作者在江湖民间世界里试图颠覆的勇气转变成了在乡土民间世界里重拾与修复的努力,善恶观、悲乐观更多带有传统价值观的色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价值观念最直观表现了底层百姓面对压迫的态度与选择。
一、善恶观念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便抛出人性善恶这一命题,可见其重要性。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持人性本恶之念,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从来都是没有错误正确之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既然人性有善恶,那人性善恶的界限是不是同样可以予以解释呢?这似乎是一个浅显且带有肯定答案的疑问,好便是善,坏便是恶。但继续追问下去却总是无果,什么是好,而什么又是坏呢?如智缘所说,“人性复杂而多面,善恶存于其间,相生相克。善与恶因环境的改变而此消彼长,时而是‘善’压倒‘恶’,时而是‘恶’压倒‘善’。善与恶之间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①因此,在人性基础上对善恶做一个明晰的判断是困难的。而艾芜在他的民间世界里,却给这一难以回答的问题又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不像当时很多作家,以政治性、革命性的眼光塑造人物,“而是以外来者的姿态,惊喜地看到了这一民间世界中闪光的精神,这种精神并不是以善恶是非二元对立的方式存在,而是包蕴在生命的整体之中”,②他看到的不是形式化的角色,而是鲜活的生命。

............................

第三章 创作立场选择的源流探析...................................66
第一节 巴蜀文化与边地文化的缠绕............................67
第二节 时代语境的强力引导.....................................74
第三节 艺术个性与交往活动指导下的文学创作...................79

第三章 创作立场选择的源流探析

第一节 巴蜀文化与边地文化的缠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区域文化视角渐渐成为研究现代文学的一个新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出生地的自然、文化环境对一个作家塑造的重要性,因为“正是它第一次开启了人的心智,传输给人们最基本的知识”。①在这个地方,人们度过总是感性接受周围一切的童年生活甚至青年生活,“这个区域独异的客观自然,和其中产生的‘第二自然’(人的精神性格及其物化)如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就不断地衍化生存,繁衍传递,并逐渐积淀成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心理模式,使生长其中的后代子民,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上都带有强烈印痕”②。而这也是为什么文学史上出现如此繁多的文学流派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是区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对艾芜的创作,我们并不把他放入某个作家群中进行讨论,而是着重分析巴蜀文化对他的影响,他早年在故乡生活了二十多年,川西平原的自然、人文环境对他的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映。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大部分的知识分子纷纷选择逃离家乡,他们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文化的冲撞,在排斥、接纳的矛盾中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川西平原的生活经验,二十年代的南行,一步步重置艾芜心中各种文化的比重。但两种文化因素又是相互缠绕不可分割,体现在作品中时,便构成了艾芜风格各异的创作。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