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性的“孤独”:城市、女性、孤独
第一节 孤独的“城”:城市体验中的孤独困境
在周嘉宁的所有小说中,她永远在书写城市,城市成为了孤独的一大重要载体。她的小说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城市背景——上海,她的早期小说带有很明显的上海地域特征,而转型后的小说,她习惯于把上海虚化和淡化,去突出它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都共同体验的孤独困境。在早期的青春主题的小说中,周嘉宁写的孤独是一种朦胧的成长体验,那时城市还没有高度现代化,但也露出了现代个体精神变化的最初端倪。所谓长大,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来说,是随着城市一起成长,是在见证城市变化中和城市一起变化。转型后的小说中那些长大了的成年男女随着现代性的高速发展,也被抛入了孤独的困境中无法回头。周嘉宁在小说中传达的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写城市就是在写孤独,而孤独随着城市化而深化。
周嘉宁认为每一代人都有着特定的时代特征,而这些时代特征需要她在持续的写作中通过一个又一个小说源源不断地感知和挖掘。周嘉宁的小说正是以个人化的书写方式,记录了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当下向高度现代化转型的城市的变迁和与之同步的现代人的精神轨迹。从早期青春成长主题到转型后的城市精神探寻,周嘉宁对城市体验中人的孤独困境的持续关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轨迹,成为了她小说的脉络和线索。
生活于繁华忙碌的现代城市,城市越是经济发达、文化多元、人群拥挤,人们越是在其中感觉到内心的荒芜与疏离,这是现代城市人普遍又典型的精神症候。周嘉宁在小说中描绘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体验中的孤独感。在日常生活方面,面对异化的城市制造的无边际的孤独,人们在异质化的生活空间中以相似的方式试图排解孤独,但终究是在孤独中越陷越深,因而走向时而悲情时而冷酷的结局。在人际方面,城市个体仿佛患上了失语症,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和语言上的沉默,将孤独深化成当前时代的共同问题。在当代城市的孤独体验中,周嘉宁书写的孤独反映了这种现代生活与现代精神的裂变,即在物质发展丰富有序的现代城市中却产生了“没有生命的”现代精神。[
.......................
第二节 孤独的“人”:独立新女性的孤独症候
不管是作为女性还是作家,周嘉宁本人就是孤独的,她深谙现代女性的孤独样貌,并在小说中努力描绘城市生活中的独立新女性的现实际遇与精神状态。小说全部采用女性视角和女性叙述者,聚焦于女性的内部世界,将女性放置到一种展现她们精神崩溃的危机场景中,去说明这个时代的独立女性为了追求自我而势必要面对孤独的艰难处境。小说中女性孤独的深刻性与独特性在于,它使一些女性显得有些像“神经症患者”和“已经达到病态的程度的人”[1],成为了反映时代弊病与女性精神的孤独症候。这种神经症来自于人们心中的冲突,而这种内心冲突取决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明”[2]。小说中这种独立女性的孤独症正是形成于城市新文明的现代性语境。新世纪的女性仍然有着这一群体的时代危机,小说正是通过她们现实和精神层面的孤独来体现的。
无论是《荒芜城》中的“我”,还是《密林中》的阳阳,文本中的女性在当今时代仍然面临着 30 年代女性题材小说中“凡触及事业与爱情,自由与家庭,自我与社会角色等问题时,通常都只能取二则其一的结局”[3]此种诸事不能两全的现实冲突。这一现实冲突所构成的女性孤独是本节分析的一个层面。而像《致橡树》中发出的不依附于男性保持自我的 70 年代女性独立宣言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在周嘉宁的小说中成为了一种以不安与恐慌的方式展现 21 世纪时代新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的延续。
小说中的女主角为了追求这种精神独立,绝对不妥协于现实与世俗,甚至活在了唯恐迷失自我而必须排斥他者的深切恐惧中。她们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以拒斥自我之外的一切他者可能带来的威胁与危险,呈现了神经质般的孤独症候。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冲突是本节探讨小说中女性孤独的精神层面。这两种内心冲突不仅构成了小说中女性的孤独症候,也由此反映了这个时代女性追寻爱与梦想、保持自我与精神独立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
第二章 孤独的美学风格:封闭、冷淡、碎片化
第一节 封闭的叙事结构
周嘉宁在小说中采用了封闭性的叙事结构,制造了一种激发读者孤独感的叙事效果。按照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总结的“情节”、“性格”和“背景”三种小说叙述结构来看,周嘉宁的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性格、场景描绘上都制造了一种圆圈或者环状的叙事结构。
在情节上,小说习惯于以平淡始又归于平淡,好像自始至终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情节已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轨迹回到了原点,产生了没有留下痕迹的错觉。比如《夜晚在你周围暗下来》就是一个封闭的情节结构,开篇女主人公在学校附近的草坪上独自吸烟等人,她等的人来了,他们聊天,女主人公觉得无聊和失望就找借口脱身,小说的结尾仍然是她独自一人坐在草坪上吸烟。看上去,小说中女主角并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她已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内心体验。小说的终点是在变化发展后重回于起点的,就像暴风雨后的海面归于平静,非常静默而孤独,没有一点波澜之感,但实际上小说已经经历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冲突,这种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封闭化的情节结构不仅贴合了小说的孤独主题,也促进了孤独的美学表达效果。
小说在人物性格上是封闭化的,性格发展往往经历了一个无法从表面上看出任何变化的环形轨迹。比如长篇小说《密林中》的女主人公阳阳,她的性格在发展前后都是一致的,敏感、脆弱、自我、孤独。随着小说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阳阳的性格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一开始她为自己的孤独内心感到痛苦,她在试图改变中矛盾挣扎,结局是她接受了自我的孤独而不再痛苦,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初的性格,所以阳阳的性格是属于两端静态的封闭结构,只不过在这种封闭的性格下暗含着人物自身的动态变化过程。
.........................
第二节 冷淡的美学色调
“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小说的色彩和情调。”[2] 周嘉宁的小说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而这画面感在于小说的冷淡色调,有时是黑白灰的冷色调速写,有时却是在颜色明丽的景物描摹中反衬出一种冷淡的色彩张力。这种冷淡色调贯穿于小说当中,加之小说中人物的忽而沉默,情节的突然中断,场景的瞬间变幻等,使得这种本身就给人孤独之感的色调搭配与小说所描绘的孤寂日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孤独的美学色调。
周嘉宁重视小说氛围和情境的营造,以冷淡的色彩渲染着小说的孤独美感,也反映了自身的审美情调,作家张悦然更是称赞周嘉宁是最会营造小说氛围的人。小说这种如画和电影般的色调风格成为了周嘉宁小说标志性的美学特征,这既是来源于周嘉宁的个性气质、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也是出于小说内容的需要,为了反映生活状态与个体生命体验,小说的艺术形式需要紧密契合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小说流溢而出的冷淡色调正是与小说的表达主题以及作者的个人情调相契而成。
长篇小说《荒芜城》的封面是周嘉宁本人的手绘之作,这幅冷淡色调中蕴含炙热情感的黑白素描,几乎成为了周嘉宁小说的一个最好诠释。画的上半部是只有一朵孤零零的云的一大片天空,下半部是连绵的群山和面向群山的一个宽大的女性背影。这个女性背对着读者,穿着白色的衬衫,一头黑亮而坚硬的短发在这幅充满灰白色彩的画作中格外浓郁和显眼。画面上她孑然一身,望着辽阔而空旷的山与天,虽然看不见她的表情,也可以感受到她的迷惘与孤独,但在这份与自然对比之下的渺小中,又分明感受到了坚强与勇气,因为她的背部结实宽阔,几乎遮挡住了群山的一半,这种背对的姿态暗示了一种矛盾的情感,脆弱中有倔强,孤独中又有单枪匹马去孤身面对陌生世界的果敢。正如这个封面的色调,周嘉宁的小说基调就是灰色的,她以冷淡的色彩仿佛不动声色地勾勒着人的渺茫未来和对未知的恐惧,激发出无限冰冷的孤独之感,但在冷淡中暗自涌动的却是足以抵抗孤独的对生命的强大热情与希望。
.........................
第三章 孤独书写的艺术评价:卓异心理抒写与现实人文关怀的融合 ......................... 37第一节 相似与差异:孤绝卓异的心理抒写 .................. 37
第二节 小视角下的大情怀:个人体验下的现实人文关怀 ...... 43
第三节 孤独书写的局限:在孤独中沉溺 .................... 46
第三章 孤独书写的艺术评价:卓异心理抒写与现实人文关怀的融合
第一节 相似与差异:孤绝卓异的心理抒写
周嘉宁小说的主要创作客体之一,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小说有着一定程度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强调表现主体的主观感受、隐秘内心和感觉化、心灵化的描写,注重表达的是一种情绪流和内在感觉,特别是对人物转瞬即逝的瞬间感受和内在复杂心理的把握与探究,去认识“内在的真理”。这体现着她美学上的现代性意识,因为现代美学就是“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的美学”[1]。周嘉宁也因此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她对内心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其他一切,也用力捕捉着人物内心每一个微妙细致的变化”[2],小说为了表达人物的感受和心理,注重心理描写在文本中的大量运用。现代主义潮流先锋和 20 世纪伟大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描述过一种“内在孤寂”的感觉——“一种由可栖居的世界中的孤独与静默触发的感觉”[3] 。周嘉宁的小说正是基于这种内在抒情的孤绝心理感受,运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多种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技巧的娴熟运用,细腻且有深度地刻画和挖掘了现代人复杂且矛盾的内心世界,形成了注重以心理视角来进行孤独抒写的艺术风格。
但与之不同的是,周嘉宁既承传了传统孤独心理抒写的文学血脉,又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孤绝卓异的心理抒写艺术风格。也就是说,她的心理抒写与以往的心理抒写,既体现了相似性,又体现了殊异性。正是在承续中体现传统,在变异中体现创造。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了她孤绝卓异的心理抒写艺术风格。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