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笔者通过对《青鸟》热潮在现代中国的纵向梳理,横向去将之与梅特林克有关系的五四作家去进行分析,来探寻梅特林克在作品里体现出来的先锋形式或者精神气质、情怀、思维方式与五四作家形成了什么契合,这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能还原梅特林克在中国现代文坛的真正地位,更不失为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五四作家的文学创作,即梅特林克的创作营养会被五四作家们进行怎样的选择性吸收?在大量选择的世界性文学因素面前,五四作家们创作是如何以他山之玉,建自己之文学世界的研究是不会过时的。
第一章梅特林克的神秘书写与田汉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神秘书写的意象表达
梅特林克认为宇宙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支配一切的生物以及人类,任何人都无法挣脱它的掌控。然而,这股力量隐蔽在一切表面事物的背后,人们的肉眼所不能见,唯心可寻之踪迹。因此梅特林克的戏剧创作没有像自然主义戏剧那样,只描写人生事实,也没有像传统戏剧那样只重视人物性格和情节冲突。他的戏剧倾向于突破物质生活的束缚,深入探索人的内心以及那个超越物质界限的神秘世界,从而得出对人生的体察、找到前行的方向。
梅特林克作品中的神秘书写离不开意象的组合,他为戏剧作品选择意象的时候,非常重视意象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气质,以及意象能延伸出来的丰富象征意义。如前期作品里的尸体、城堡、教士、阴风、怪声以及盲人等意象,到了后期的《青鸟》也是一样的,大到引领全剧、神秘难寻的青鸟意象,将其诠释成象征幸福、还是真理、亦或是奉献都可以,小到剧中各种无生命的物体,如猫狗、糖、火、水、树木、黑夜、幸福、光明、时间等意象,都被梅特林克赋予了生命及各异的性格表现,他们有着大社会下个人的性格缩影,在自我价值判断的影响下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些意象都是梅特林克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普通至极但经过梅特林克想象组合后,呈现出富有诗意的神秘美感。
.........................
第二节神秘书写的主题表达
梅特林克的神秘之美还源于创作主题的成功表达,梅特林克总会在这些创作主题中加入他自己的独特思考,特别是在戏剧情节中安排一些涉及人生各个领域的神秘力量,并且这种力量还会对人产生各种难以预料或者难以解释的影响。梅特林克创作主题大致可有三类:第一类是死亡。这类创作主题的戏剧中,情节中一定会设置一些可能会导致死亡的神秘力量。在此举例《闯入者》和《马莱娜公主》。因为在这二个剧作的主题中可以明显看到梅特林克在思考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死亡?什么导致了死亡?是人力还是某些未知的神秘力量?如果说《马莱娜公主》的死亡力量来源于扭曲的人类心灵和无限膨胀的自私欲望。那么《闯入者》里的死亡则是神秘的未知力量所造成的。《闯入者》主要是描绘病妇临终时,身边的家属可感觉到的种种死亡预兆,借此表达了他们的忐忑不安情绪,从而揭示命运的冷酷和神秘威力。第二类是爱情。不同于一般爱情书写的甜蜜,梅特林克总是致力于把爱情塑造成一些神秘力量的集合体,这些力量轻则摧毁爱情,重则把人引向死亡。《马莱娜公主》的马莱娜和夏勒玛尔爱情便触发了死亡。安娜王后以撮合夏勒玛尔和格利亚娜为条件,才愿意留在国王身边。为了留住美丽的安娜王后,国王默许了安娜王后对马莱娜公主的杀害,事后国王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也精神崩溃了。《阿拉汀娜与帕洛米德》展示的则是爱情的魔力,这里的爱情拥有把一对相思相爱的恋人随意牵引、摆布的神奇力量。《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的爱情更加得神秘难测,会导致惊人的灾难和死亡。从这些爱情创作主题的作品里能够看到,梅特林克理解的爱情是不按逻辑发展的,人们的一切恋爱行为都是难以使人理喻的,仿佛有着各种神秘力量在其中牵扯这些爱情的走向。所以必须时时注意爱情过程中的变化。因为些许的变化就足以让原本幸福甜蜜的爱情变成令人绝望心碎的悲剧。第三类是寻找主题,代表作是《青鸟》,在追寻青鸟的旅程中,梅特林克竭尽了心力去书写其中神秘的力量。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儿和米蒂儿在圣诞节前夜,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们看到了富人家过节时的盛况和丰盛点心,他们在开心地享受宴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由仙女伪装而成的老妇人,老妇人为了治愈她家小女儿的病,恳求蒂蒂尔和米蒂儿去寻找青鸟。善良的二个孩子带着她给的魔钻,与召唤出来的光、水、火、狗、猫等灵魂,开始了寻找青鸟的冒险征途。他们依次进入“思念之土”、“夜之宫”、“森林”、“墓地”、“幸福之国”、“未来王国”等地,但青鸟终未寻得。怎料梦醒后的圣诞早晨,模样酷似仙女的邻居贝兰戈大妈再次找到蒂蒂儿和米蒂儿寻求帮助,蒂蒂尔他们同意将自己的斑鸠赠与给她。斑鸠莫名变成了青鸟,患病的邻居小姑娘因此得以病愈,但一不留神之下,青鸟再次飞掉了。蒂蒂尔(走到前台,对观众恳求道):“如果有谁抓到了青鸟,请将它还给我们……我们为了将来的幸福非要它不可。”至此戏剧结束了。
..........................
第二章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和茅盾的文学观念
第一节茅盾对梅特林克相关作品的译介
梅特林克是五四时代的热门人物。梅特林克发表《马莱娜公主》之后,在象征主义戏剧的创作上也愈加得心应手。此后梅特林克佳作不断,迅速在欧洲剧坛上崛起,一跃成为了欧洲文学象征主义戏剧史上最杰出的戏剧代表之一。梅特林克又于191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盛名远传海外。就这样一颗世界文坛的新星,五四时期的作家、理论家们大力介绍再为正常不过的了。在我国,最早介绍梅特林克的是陈独秀。陈独秀在1915年发表的长篇论文《现代欧洲文艺史谭》表示,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大家,他和托尔斯泰、易卜生、王尔德等人掀起了戏剧史上的新潮流。而对梅特林克关注度最高的作家,应该就是茅盾了。在较长的时间里,茅盾对梅特林克的关注远远高于对其他象征主义作家的关注。
五四时期象征主义戏剧最初引进之时被译为“表象剧”。在陈独秀、陶履恭发表文章简介过梅特林克之后,茅盾也开始了他对梅特林的关注与研究。1919年10月的时候,茅盾翻译了梅特林克的《丁泰琪之死》,并把这篇文章发表在了《解放与改造》的第1卷第4号上。这篇文章算是茅盾对梅特林克关注的第一个力证。1920年1月,茅盾发表了《表象主义的戏曲》一文,在这里茅盾介绍了一大批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剧作,如《青鸟》《丁泰祺的死》《盲》《死耗》等。茅盾在这一年里还发表了不少文章,如《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和《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等,在这些文章里,茅盾都有接连介绍梅特林克。茅盾更直言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的戏曲”,就是促进新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认为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作品,和易卜生、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一样重要,都需要“最要紧最切要”的译介。1920年6月,茅盾在《学生杂志》上又发表了梅特林克的经典剧本《室内》的译文。同年9月茅盾在《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指出,梅特林克的戏剧是对自然主义戏剧的反抗,梅特林克称得上是一个象征戏剧先知者、领头者的形象。1921年2月茅盾苦心翻译腓尔柏斯的《梅德林克评传》,针对梅特林克的创作,文中指出了以下几点:一、梅特林克的著作虽然多半是散文,但由于其创作中满是“诗的性质和精神的缘故”,大众总将梅特林克称为诗人;二、在“死亡三部曲”里,梅特林克挑战性地运用“静默、停止、不动”来表示他的意义,因为梅特林克“心里有个极大的希望,就是要找出比言语更能达意的器具。”
..............................
第二节茅盾对梅特林克象征主义的理解
梅特林克无疑是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研究也确实在我国五四时期引发了一股热潮。但据笔者查阅以往文学史记载,以及对五四作家的作品进行的一个大致梳理,发现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对现代中国的影响,确实是囿于较小的范围。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二点:一是客观原因。象征主义最初是以文学思潮的形式进入的现代中国。与梅特林克一起被介绍进中国的象征主义作家们数不胜数,如波德莱尔、叶芝、马拉美、魏尔伦、瓦雷里等人,且这些作家们都有着较多的支持者。坦白地说,正是象征主义大家过多,可供五四作家们研讨、学习的选择自然也就更多,那各个作家能获得到的“雨露”也相当有限了。其次是由于现代中国创作形式上也是先发展的诗歌、小说,戏剧创作相对而言较晚。五四作家们对象征主义戏剧作家的关注度难免会低一些。况且当时五四话剧界译介进来的易卜生、高尔基、契诃夫等人的风头也是盛极一时,他们的影响都大于梅特林克。二是主观原因。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剧本多取材于中古时期,充满了幻想,无论是死亡、爱情、追求、理想的主题的思考都过于形而上,就作品的社会疗效作用来说,的确不那么符合五四作家们的心理期待。那为什么茅盾还会对梅特林克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呢,这一定有迹可循。茅盾曾在《夜读偶记》中谈论象征主义与反现实之间的关系,特别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象征主义作家都是反现实的,起码梅特林克就是一个“能使人好懂的作家”。从这个评价不难看出梅特林克在茅盾心目中的特殊性。象征主义本身便具有隐喻、暗示、多义等特点,确实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轻易地明白作家设置的象征的深刻含义。那么梅特林克能使人好懂的象征主义便变得弥足珍贵了。
...........................
第三章梅特林克与五四新浪漫派作家........42
第一节梅特林克的《闯入者》与陶晶孙的《黑衣人》..........42
第二节梅特林克的《青鸟》与郭沫若的《黎明》...........47
第三章梅特林克与五四新浪漫派作家
第一节梅特林克的《闯入者》与陶晶孙的《黑衣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不乏一些不大不小但颇具特色的“边缘作家”,创造社早期的重要成员陶晶孙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说起陶晶孙这个名字,恐怕至今也没有多少文学青年知晓,究其原因,首先是陶晶孙从事左翼文化活动的相关经历存在很大的争议,学术界对陶晶孙的关注度不髙。其次就是因为陶晶孙的文学作品较少,其可待挖掘的价值相对于其他五四作家而言,的确稍显逊色。就目前可以查阅到的相关学术资料表明,早期的学术研宄多是围绕陶晶孙作品中的唯美主义、“莎乐美情结”展开,现在则把更多的学术关注点放到了陶晶孙创作与日本文化的渊源。如李兆忠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陶晶孙的“东瀛女儿国”》一文、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移根的代价与收获——陶晶孙的世界》一文、孙德高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论陶晶孙小说的“东洋趣味”》一文等,另外还有不少硕士学位论文也是进行的此类研究,如罗英的《陶晶孙文学创作中的日本情结》、李萍的《陶晶孙文学:“日本情调”与“中国色彩”——以私小说与非私小说要素的融合及变异为中心》、刘美颜《陶晶孙对夏目漱石的接受与变异》等。然而笔者机缘巧合之下阅读了陶晶孙的《黑衣人》,发现这个剧本与梅特林克的《闯入者》有着太多的相似,再结合五四时代的象征主义学习热潮,笔者推测就陶晶孙的创作灵感来源,不都是来自日本文学,很有可能也从梅特林克的相关作品,特別是从《闯入者》这一剧作中汲取了创作营养。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梅特林克与五四文学作家的关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文学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