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其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第二,历年来对于姚雪垠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冷门”的状况,但是从姚雪垠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来说,对姚雪垠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该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学界对这位作家认识上的不足。第三,将姚雪垠的小说作品按照不同的时期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归纳,从研究姚雪垠小说中的英雄叙事这一具体层面入手,以英雄叙事的视角对姚雪垠的小说创作做一个整体的观照,是研究姚雪垠小说创作的相对稳固的聚焦点。
第一章 姚雪垠小说中英雄叙事的生成和发展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作家英雄主义情结的萌芽
“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用。指的是一群无意识的组合,是藏在人心里的神秘状态之中的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以此类推,“英雄情结”是个体所产生的对于英雄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这种无意识的冲动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表现为对英雄的讴歌与赞美。荣格认为影响情结的核心要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外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早年的创伤经验;二是源于个体的内在影响,是从个人内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产生的,这些方式是个人所固有的。影响姚雪垠英雄主义情结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在于当时时代背景对人的影响,内部因素则是由自己的少年经历所决定的。
一、社会情势促使作家英雄主义情结的萌芽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生成长于 20 世纪初的现代作家都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而正是由于苦难的磨砺,使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代文学大师。“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1用这句话来形容一生命途多舛的姚雪垠是再恰当不过的。姚雪垠出生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没落,人民生活困苦,加之姚雪垠出生时正值家庭败落,他的出生对这个破落的地主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他险些被迫于生计的母亲溺死,幸得老祖母所救,这也正是他一生坎坷命途的开端。民国初年,由于袁世凯的卖国称帝引起了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导致了人民的绝对贫困,饥荒频发,豫西南地区尤为严重。豫西南地区土地贫瘠,由于多为山地的原因,土地的出产能力很低,在这样的情形下假如社会局势稳定,豫西南地区的人民尚可自给自足。然而,军阀割据的局面给这个地区带来的是更加沉重的灾难,苛税赋役使其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加上天灾导致的荒年,豫西南地区的生产活动基本难以为继。姚雪垠的出生地邓县属于豫西南地区的经济衰败区,人们生活困苦,为谋生路,青壮年劳力要么当兵,要么落草为寇。这种被生活所逼的无奈导致河南地区土匪遍地。为对抗土匪的存在,姚雪垠的家乡姚营寨出现了武装力量。然而在荒匪年代这股对抗力量却分裂成了“绅士派”和“地主派”,姚雪垠的父亲姚熏南被推举成“地主派”的首领。正是在这种分裂的过程中,“绅士派”同外面的土匪勾结意图谋害姚熏南一家,幸好姚熏南一家恰巧去外村走亲戚躲过一劫,但是姚家的住宅被全部烧光,顷刻之间,姚家由破落地主变成了赤贫人家,这种家破人亡的惨景给当时幼小的姚雪垠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姚雪垠这一年只刚刚九岁,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却永远记下了这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1美国思想家夏勒指出:“首要地说,英雄主义是对死亡恐惧的反映。”2姚雪垠生活的时代背景使他在小小的年纪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威胁,在这种外在的死亡压力的威胁下,人渴望成为英雄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从而就会衍生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雪垠心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开始萌芽,然而推动作家的英雄主义情结进一步发展的却是他少年时期的“百日冒险”经历。
...........................
第二节 地域环境对作家英雄叙事内涵的丰富
作家姚雪垠在河南出生并居住长达 20 年之久,他性格的形成、世界观的养成、人生道路以及文学创作的出发地就是河南,正是从河南开始,作家逐渐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河南在民国时期曾有“土匪王国”之称,土匪遍地的地域现象给河南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作家姚雪垠出生成长在河南,亲身经历了土匪对人们的迫害,又由于有着与土匪生活在一起将近百天的经历,土匪这个群体便成为了作家小说中英雄叙事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在河南文化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仁”、“义”等儒家思想元素丰富了作家小说创作中的英雄叙事内涵。
一、土匪遍地的地域现象
民国时期由于独特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导致国民生活困窘,因此造就了土匪活跃的局面,而河南地区更是被称为“土匪活动的摇篮”1,匪患成为了该时期河南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民国时期开始,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地主与佃农之间的依附关系被军阀统治者所打破。军阀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给地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地主只能通过压榨佃农来收取越来越多的租税,而面对日益增长的税租,农民的生产水平已经无力维持,只能放弃小米、高粱等传统的粮食作物,转而种植棉花、鸦片和烟草等经济作物,传统的租佃关系遭到破坏的行为致使地主与军阀形成了新型的依附关系,而普通的农民只能愈发的贫困。贫穷的现状与动荡导致了土匪孳生,而在贫穷的现状下,土匪的抢劫行为并不被视作为一种罪恶,因为土匪的行为有劫富济贫的意味,这样的行为甚至被看作是英雄侠义行为的表现。英国汉学家贝思飞对近代中国的匪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在《民国时期的土匪》一书中指出,在豫西南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如果没有一位或者几位家属至少参与一次违法活动,这样的家庭是很难存活下来的,贫困是豫西南地区土匪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二章 姚雪垠小说中英雄叙事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底层小人物英雄的塑造
姚雪垠被茅盾先生称为“抗战时崛起之文坛健者”,在抗战文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实早在姚雪垠走上抗日救亡道路之前,他于 1929 年 9 月发表的处女座《两个孤坟》标志着他的创作之路的开始,虽然当时的笔法技巧略显稚嫩,但是在对穷人悲惨命运的描写中表现了他对社会丑恶的憎恶。小说描写了在地主家帮工的青年王材因可怜跟自己同样命运的丫头雪香而最终被含冤打死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王材由心抱不平不敢发声到最后爆发性的向掌柜的质询,体现了这个弱者身上所具有的反抗精神。随后作家的短篇小说《山上》、《援兵》、《M站》等都描写了一批反抗者的形象:不想与祖父一样吃教会的饭,固执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北伐军和汉口工人运动联系起来的马可;为抗捐而遭受联保主任凶残迫害的李国栋;用鲜血染红了路轨,用生命发出呼喊的两千多难民。他们都深知自发反抗是没有活路的,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体现了反抗者身上的英雄气质。这个时期作家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故乡和华北一带的生活见闻,揭露了底层弱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遭受迫害被逼反抗的社会事实。这个时期的写作是作家抗战文学的发端,为后来作品中抗战英雄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及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作家的文学创作已经渐趋成熟,抗战爆发后的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短篇小说《白龙港》等都是他在抗战初期完成的作品,虽然他在回忆时对这些作品的态度是“这些作品都不值一提”1,但是在当时却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塑造了最底层勇于反抗的农民英雄形象。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是作家创作活动的大盛时期,《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等作品相继发表,使作家在抗战文坛上声名鹊起,他不仅塑造了不同于当时抗战文学主流的人物形象,而且开创了青春抗战小说的先河。
何为好的人物形象塑造?茅盾先生曾经谈论到:“人物的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差半车麦秸》中王哑巴形象的塑造便是如此,作家在抗日背景下刻画这个小人物时,并没有刻意展现战争的场面,也没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仅仅用淡化的情节和巧妙的细节展现了人物从思想落后的农民转变成一个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的渐进过程。小说的主人公王哑巴先是以一个胆小怕事、思想狭隘的形象进入读者的视野的,他初出场时叫抗日游击队的队长为“老爷”,把鬼子兵叫做“北军”,他胆小怕事没有大名儿,只有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他起的绰号“差半车麦秸”,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自愿加入了游击队,至此为止,小说的主人公还是一个可怜可叹的人物,根本算不上英雄。
............................
第二节 “匪类英雄”的塑造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长夜》描绘了一个毫无章法的军阀混战时代,塑造了时代背景下真实且富有鲜明个性的土匪群像,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框架,以少年主人公陶菊生的视角贯穿其中,在陶菊生传奇般的经历中再现了一个人性与匪性复杂交织的江湖世界,在这个“真实”的江湖世界中,无数的农民被逼叛乱,他们具有土匪所具有的残暴的匪性,但是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作为农民的淳朴善良的人性,他们的叛乱属于一种无可奈何,体现了一种农民英雄所具有的性情与品质。
《长夜》讲的是主人公陶菊生与二哥陶芹生在回乡途中被土匪掳为“肉票”,后在以李水沫为首的土匪队伍中的传奇经历:先是被王三少看中认为“义子”,后因王三少被其他土匪排挤离开后成为薛正礼的义子,在同马文德的一次战斗中李水沫的土匪队伍因为分批突围而被打散,也使在土匪中待了一百天的陶菊生最终得以回家。在对这短短一百天的经历的描述中,姚雪垠塑造了李水沫、薛正礼、赵狮子、刘老义、王成山等一系列的土匪形象,最重要的是塑造了陶菊生这样一个有着英雄情结与冒险精神的主人公形象。《长夜》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描写土匪的长篇小说,在对土匪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复杂的人物形象真实地表现出来,深入土匪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的匪性与人性交织的复杂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在人性与匪性的交织中塑造真实复杂的人物形象
学者杨义曾经这么评价《长夜》:“从审美角度发现‘真实的土匪’上,《长夜》可以和萧军的《第三代》并列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两部奇特的书。”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塑造中来分析这类“真实的土匪”。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土匪群像,他们具备土匪所具有的烧杀抢掠的“匪性”,这也是他们与其他土匪所具有的共性之一。同时他们仍然具有真实的人性,他们孝顺,讲义气,期盼着有一天能够摆脱这兵荒马乱的状态,过着传统的耕种买卖的生活。
..............................
第三章 姚雪垠小说中英雄叙事的艺术独特性....................40
第一节 创作手法的借鉴与创新..............................40
第二节 乡土化声音与画面的呈现...........................46
第三节 复线式的小说结构.................................52
第三章 姚雪垠小说中英雄叙事的艺术独特性
第一节 创作手法的借鉴与创新
姚雪垠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作家,他不仅在文学上为历史小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且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特征的创作手法。把姚雪垠关于英雄叙事的小说拿出来单独考察,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一直被他奉为圭臬,他注重刻画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对细节的把握恰到好处,真实地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常态。
姚雪垠 30 年代的作品侧重于揭露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
40 年代则把焦点集中于战争背景下广大中国人民的遭遇,不仅揭示了民众的困苦,还穿插进了理性的反思。这种关注社会现实、挖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创作态度一直贯穿在姚雪垠的作品之中,使其英雄叙事表现出了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写道:“艺术家不满足于仅仅具有并表现他的感情而已;他也想要传达那种认为是对各种事物的性质具有某种看法和洞见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就会要求他的作品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姚雪垠从走上文学道路之初就一直恪守着这样的原则,因此他的小说作品一直遵循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写真实,写人性。抗战时期,打破公式化、模式化的抗战英雄书写方式,从亲身经历取材,不过分拔高,不回避英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以一种理性的书写姿态书写自己熟悉的题材。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