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书籍构成了百年中国文学大厦的坚实基础,而文学期刊又具备出版周期比书籍短,内容又比报纸副刊多等独特优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作家发表作品的首选阵地。因此,当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历程,不难发现文学期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一种共生关系:“五四”文学革新以《新青年》为根据地、新月诗派在《新月》上发表新格律诗、《语丝》周刊则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形成了以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现代新文学观的确立,也都是以文学期刊为重要载体和平台而得以实现;当代文学亦是如此,“先锋”文学思潮离不开《收获》的鼓励支持、“新写实小说”在《钟山》上大放异彩,现实主义文学也因为《当代》的坚守,在各种文学冲击波面前中屹立不倒。可以说,文学期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是孕育中国作家的沃土、是承载中国文学思潮的船舸、是传递中国先进思想的桥梁。
对文学期刊的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渐成“显学”,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源于对文学期刊研究传统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在“重写文学史”思潮指引下的突破与创新。早在 1922 年胡适就曾通过对《申报》研究来分析新旧文学过度时期的短暂历史;1935 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茅盾在《史料·索引》中系统地开列了几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杂志编目,汇集了若干重要期刊的发刊词;五、六十年代,张静庐在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及其《补编》,其中辑录了关于现代文学期刊的史料。老一辈研究者如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唐弢、李何林、贾植芳等人,都很重视文学报刊所呈现的第一手资料,王瑶“强调研究者必须阅读报刊,而不能仅限于作家文集,一是有感于现代作家常常根据时世变迁不断修改自家作品,不能以日后修订本解说作家当初的精神状态;二是阅读报刊,可使研究者对那一时代的文化氛围有更为直接的了解。”[1]这一观点,后人学者也有广泛共识,著名学者陈平原在《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一文中指出:“在文学创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对于文学史家来说,曾经风光八面、而今尘封于图书馆的泛黄的报纸杂志,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有可能改变以往的文化史或文学史叙述的新资料。”[2]文学传媒领域知名学者黄发有亦认为“要深入研究当代文学传媒,不能忽视这些材料(即期刊报纸),因为它们记录了当代文学的另一幅面貌,呈现了文学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总之,无论是重视文学期刊提供的一手资料的价值还是对文学期刊研究的实践,都有迹可循、有案可查,传承不断。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
1.2.1 国内研究动态与评析
本篇论文拟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生的《当代》为研究对象。该期刊创刊于1979 年 7 月,是“文革”后最早创刊的一批大型文学期刊之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出版。1979 年至 1980 年《当代》为季刊(1979 年出版 3 期,1980年出版 4 期),1981 年改为双月刊,自 1979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创刊 38 年以来,共出版期刊 256 期。
《当代》创刊的起因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文坛生机勃勃,好作品越来越多,为了给作者提供发表作品的场所,满足读者阅读,人文社创办该刊。作为大型综合性文学杂志,《当代》每期约五十万字,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小品、评论兼收并蓄,无所不容,但着重发表小说和纪实文学。30 多年来,期刊始终坚持“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办刊宗旨,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作家,发表了许多突出时代性、现实性和群众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古华的《芙蓉镇》、莫应丰的《将军吟》、刘心武的《钟鼓楼》、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麦家的《暗算》等,这些作品大多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等国家级文学奖,这无疑说明《当代》是中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而《当代》面对跳荡而纷扰的社会万象,坚持现实主义,以“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顽强姿态,以不变应万变,最终突围困境,在众多期刊杂志当中占据一席。
但利用关键字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找,我们发现对于《当代》期刊的研究为数不多。如图 1、图 2 所示,与《人民文学》、《收获》、《钟山》、《花城》等国内一流期刊做纵向相比,作为期刊“四大名旦”[1]之“正旦”的《当代》其地位与上述期刊旗鼓相当但研究数量明显少于其他期刊。
.........................
2 《当代》:迎着春风绽放
2.1 《当代》创刊:时代巨变下的全社共建
“春光明媚,百花吐艳,在一年中最好的这个季节,我们开始创办文学杂志《当代》。粉碎‘四人帮’后的文苑,犹如严冬过后的春天,一派勃勃生机。但愿从今以后,在文艺的百花园中,永远不再重现北风凛冽的寒冬。”[7]1979 年 7月,《当代》文学期刊盛开在文艺的百花园中,发刊词开篇的几句隐喻话饱含着人们对文艺复苏的喜悦和对未来满满的憧憬。很多年后,翻开尘封的史料,《当代》创刊已是在文学史长河中翻不起浪花的小事件,但背后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当代》诞生于中国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期,政治、文化、经济等力量都在发生着巨变,中国社会的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艺思想开始解冻,冰封的严冬成为过去,可以说《当代》的创刊,不是偶然,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必然。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深受文艺政策的影响,文艺政策为文学发展指引方向,提供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区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作家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取材,歌颂人民英雄和革命斗争,强调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审美风格呈现出革命的、雄壮的、崇高的、阳刚的特质。“十七年文学”基本保持着昂扬向上的主旋律节奏,作家创作出“三红一创”这样优秀的“红色经典”。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视为反革命,遭到迫害,文苑萧条。
在文革后期,文艺政策开始进行调整,文学自由的春风逐渐唤醒荒芜的文学田地。国家领导人开始有意识调整文艺政策,毛泽东曾在一次内部谈话中指出“文学上缺少小说、缺少诗歌、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 [8]对一些文艺作品“不要求全责备”,否则“不利于调整党内文艺政策”[9]邓小平发表《各方面都要整顿》时说到文艺政策要调整,“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0]1977年,《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发表多篇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文章,对“主题先行”、“三突出”等创作手法做了批判,对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吹捧文学、虚假文艺进行纠正,平反冤假错案,实施拨乱反正。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开始恢复,文坛逐渐解冻。
..........................
2.2 《当代》立场:现实主义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是期刊的灵魂,不仅为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依据,更为期刊指明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期刊风格。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期刊宗旨会不断调整,甚至改弦易辙、破旧立新。而《当代》自创刊之日起,便旗帜鲜明地倡导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它的风格、底色,甚至是它的生命线。
《当代》的现实主义品质,似乎在期刊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显现。初见《当代》的创刊号,庄重、素朴的气质扑面而来,封面无过多图样,仅以藏青色为底色,上书板正的“当代”二字,居封皮正中央,这二字是中央工艺美院的何建民所写,时任《当代》主编的秦兆阳还特别提出“当代”二字要庄重、大方、典雅,封面可以改,但这两个字的稳重气质不能变,所以沿用至今。而这两个字的气质仿佛也呼应着《当代》期刊一直推崇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就像是整个文学大厦最坚实的地基,它以直面人生的厚重和感时忧国的气魄在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文学洪流中岿然不动,以大气稳重的不变之姿应万般变化。
卷首刊登发刊词《发刊的几句话》算是《当代》创刊的一个告白,虽未标明作者,但通过孟伟哉、何启治等人的回忆,应该是在韦君宜给文化部出版局的报告的基础上修改成文的。文章阐明了《当代》办刊的的原因、刊物的特点及选稿的标准。在文中韦君宜提到《当代》期刊的定位是大型综合文学读物,“举凡文学作品的各门类——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小品、评论兼收并蓄,无所不容。”[15]目的是要让读者们通过艺术形象了解今日之世界。同时,《当代》鼓励新作家积极投稿,会大力培养新作家、扶植新作家。《当代》对各种文体作品的欢迎,
一来是因为在创刊时出版局的领导就提出《当代》期刊要突出一个“杂”字,就是说在选稿时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可以刊登,另一方面也是响应国家“百花齐放”的文学方针。文章还提到了期刊的选刊标准,是“从宽不从严”,反对“三突出”的那一套,追求题材多样化、思想多样化,但不能忽视艺术性。可以说这篇发刊词起到了初步定位期刊宗旨的作用。
紧随发刊词之后的文章是严文井的《文学,应该象生活那样丰富》。如果说发刊词是对期刊宗旨的初步确立,那么《文学,应该象生活那样丰富》则进一步明确了期刊的立场,尤其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力标榜,成为了此后《当代》的立刊原则,成为《当代》之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走向和趋势的铿锵宣言。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对期刊的政治立场做了明确的说明,他指出“我们的文学,是人民的文学,是无产阶级的文学,是社会主义的文学,是党的文学。”
.............................
3.1 理论基石:革命现实主义 .......................... 22
3.2 编辑话语:从广阔的现实主义到开放的现实主义 ................... 24
3.3 文艺争鸣:理论多元化境况下的执着坚守 ......................... 32
4《当代》的现实主义文本建设 ......................... 37
4.1《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 ......................... 37
4.2《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 ........................ 45
5《当代》现实主义的困囿与价值 ...................... 55
5.1《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55
5.2《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58
5 《当代》现实主义的困囿与价值
5.1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20 世纪 20 年代左右,现实主义在中国兴起,人们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细致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来达到启蒙民众、救亡图存的重要作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主潮使得现实主义在中国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责任。而《当代》作为人文社的品牌期刊,肩负意识形态宣传责任,对文学创作具有导向作用,其坚持现实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实主义的社会功能,自觉地维护国家权益并配合意识形态的宣传口径,弘扬时代主旋律,塑造正确价值观。因此,《当代》的现实主义和意识心态之间存在着共谋关系,这决定了它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到国家意志和教化功能,而这在某些时候会削弱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限制文学的多样发展。
《当代》在近四十年的办刊过程中,确实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紧密契合。首先,《当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下属刊物,而人文社当时直接受文化部领导,这就意味着《当代》更容易被政治权力话语左右和约束,它的文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期刊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对“思想性”的强调就成了选稿的重要标准之一。《当代》在文本建设中始终贯彻这一标准,刊登了众多反应社会不断变革、国家繁荣昌盛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贴近现实的报告文学,如《励精图治》、《热流》、《幸福之路》、《活力》、《应是龙腾虎跃时》、《寻找通往未来的路》、《心儿向着明天》等等,热情歌颂伟大祖国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树立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心,描绘出一副美好的未来蓝图。
..........................
6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