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学论文硕士论文精选范文一:论冰心“问题小说”中的青春书写
第一章 青春的时代与青年的冰心
第一节 “五四”:青春的时代与青春写作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入侵,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一直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代又一代爱国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学习西方的器械,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打击他变革中国社会的信心,在日本他创办了《清议报》,继续为推动维新运动而努力。面对帝国主义诬蔑中国是“老大帝国”的无耻滥言,为了纠正国人崇洋媚外、麻痹不仁、自暴自弃的奴性心理 ,也为了振奋民众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心,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1900 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清议报》上发表,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作为中国的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世纪之声”起到了震撼人心、警醒世人的作用。“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将少年人的精神状态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近代变法的倡导者,梁启超一直致力于启蒙民众,启发民智。虽然变法失败了,可是梁启超对中国的未来并没有绝望,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年轻一代的少年人身上,正表明了他变革社会,改变中国现实,实现民族更新,文化更新的强烈意图。“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①是梁启超对中国前途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中国少年人的殷切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充分表明了一代启蒙者对中国青年人所寄寓的希望与期许。“少年中国”口号的提出,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年轻一代、青年人对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激励着中国的少年人去摆脱禁锢,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充分发挥自己少年人的价值。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青年人在社会变革和文化改造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日益得到了突显。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在《敬告青年》一文中他告诉青年人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②1916 年,《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发表了一篇名为《新青年》的文章,告诫青年人“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青年之资格也。”③李大钊在《新青年》第 2 卷上所发表的《青春》一文中提出了“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④的口号,表明了他对于创造一个青春、灿烂民族的渴望。
..............................
第二节 冰心:初登文坛的女学生
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在她七个月大的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随母亲迁居上海,1903 年又移居山东烟台。1911 年,冰心随家人回到了故乡福州,1912 年考入了福州女子师范预科,开始正式接受学校教育。1913 年,冰心一家迁到北京居住,1914 年冰心考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贝满中学是教会学校,基督教所宣扬的“爱人如己”,不知不觉对冰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她以后的写作风格与思想形成。成绩优异的冰心,在贝满中学毕业后,1918 年便直接升入了协和女子大学,入了理科。
冰心的母亲体弱多病,经常要看西医,冰心也因此有机会看到西医诊治器材并产生了兴趣。为了减少母亲看病时的别扭,冰心便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她的这一志向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进入协和女子大学成为一名理科生的冰心一直埋头苦学,直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冰心的志向、职业以及生活道路。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文化的。“五四”前夕,北京青年学生们的思想都已经十分活跃了。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些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纷纷商讨准备不再沉默和忍让,而是行动起来。1919 年 5 月 1 日至 3 日,北京的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他们达成了召集北京所有的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的一致意见。5 月 3 日晚,学生们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决定第二天中午开始游行示威活动。
第二天,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便爆发了,学生们一边举着小旗喊着口号,一边发放《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传单,向围观群众传递自己对当局的不满和愤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游行的学生队伍到了卖国贼曹汝霖的家门口,愤怒到极点的学生们不顾警卫的阻拦强行进去,将屋里的家具摆设以及首饰等贵重物品全部砸碎,最后放了一把火 这场学生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以往任何一场学生运动都不可企及的。“进入 5 月下旬,以北京学生为中心的爱国运动,并没有出现有人所预料的那种‘五分钟热情’现象。受过民主主义启蒙教育的北京学生,以极大的信心,热情和韧性,坚持不向卖国政府妥协。5 月 19 日实现了总罢课,并大规模地组织演讲团,分布各处演讲,唤醒民众。另一方面,学生还与商界一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①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这场爱国运动,最终席卷了全国。
..............................
第二章 冰心“问题小说”中的青年形象
第一节 冰心笔下的青年形象分类
冰心在“问题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知识青年形象,他们有的志存高远,有的叛逆抗争,有的失望落寞,有的悲观绝望 不论是怎样的形象与性格,都绽放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青春光彩,向我们展示了“五四”时期青年人的生存状态与所面临的困境。通过这些青年形象,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五四”一代青年人的文化心理。
一 报国无门的失落者
近代中国的启蒙之路上,留学生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最早觉醒一批人,起到了先锋的作用。“五四”时期有很多的年轻人留学归来,这些青年人本着学成归来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回到祖国。但是国内的黑暗现实,严峻形势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满腹才华的他们甚至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有志青年的前途事业一片渺茫,最后变得失落不已。
《去国》写的是一个学成归来的青年人——英士。颇有志向的他毕业后带着才干和思想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想要大展身手。到北京后英士接到了一份技正的委任状,去了部里才发现,衙门虽大,却没有一个办公的工作人员,而所谓的技正室不过就是一个打发无聊、消磨时光的地方。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他发现那些昔日充满远大抱负与志向的同学,如今却只能谋得一份闲职而无所事事,并且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这样的工作与生活。此时,英士才认清了祖国的现实并不能实现他的宏图大志。最终报国无门的英士,又一次踏上了去国的船只,带着失落与遗憾离开祖国。一个青年人的报国热情逐渐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压,青年人学成后的出路何在,就成为了英士这些有志青年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当时所有“五四”青年所关心的问题。
《两个家庭》中的陈华民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青年人,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想着要养精蓄锐,回到祖国后要把祖国旋转过来,改变祖国的现实状况。回国之后却逐渐的发现原来所期望的前途一片光明只是幻想罢了。政府只给了他一份差遣员的工作,还是顶别人的空缺,一个月拿着一二百块钱的俸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在时势面前陈华民逐渐变得灰心,在他看来除了游玩、拼酒好像并没有什么能干的事情,就算心中有着满腔的热血,也没有地方去洒。家庭生活的不幸福,导致他不快乐。郁闷的情绪、不愉快的家庭生活让陈华民的生活成了一团糟,他只能依靠酒去麻醉自己的灵魂,最后导致自己的身体垮掉,得了肺病,在狼狈中死去。
..........................
第二节 冰心笔下青年形象写作成因探析
“‘五四’时代本是一个‘青春的时代’,那一时代的‘开拓、创造’精神与‘凌厉、浮躁’风尚都同‘青春文化’紧密相关。”①“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分表现出了青年人身上所具有的破坏意识,以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去抗争、破坏和建设。
郭沫若在《我们的文学新运动》中明确指出:“我们的事业在日下的混沌之中,要先从破坏做起。我们的精神为反抗的烈火燃得透明。”②《女神之再生》中对反抗、破坏、力和炸弹的歌颂;《浴海》中对现代青年征服一切,摧毁一切,改造新社会精神的赞赏;《天狗》中对吞噬一切的呼喊,是一种对飞奔、狂叫、燃烧的青年反抗精神的歌颂,这些都是他对这种破坏精神的肯定和提倡。郭沫若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正是青年人破坏精神的极端呈现,是一种彻底的反抗,甚至是一种神经质般的极度紧张。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他着重表现的是处于苦闷中的青年人情感上的消沉和颓废,绝望和自戕,通过主人公情感的宣泄去释放自己心中的苦闷和感伤。《沉沦》中的主人公生活困顿窘迫,日本留学生的侮辱和鄙视,让“他”痛苦不堪,但其中最令他压抑无处释放的是“性”的苦闷。“他”终于沉沦了,成为了一个自己都鄙夷的对象,清醒时候的“他”十分懊悔,可又不能自拔,最后想到了解决烦恼的办法——自杀。“他”的情感在跳海的前一刻充分地迸发出来。“他”最后的嘶吼中有失望和绝望,但同时也有殷切的希望和寄托,是一代青年人的强烈呼声。郁达夫突破了封建禁锢,不仅将一代青年人的“性”苦闷大胆表露,而且将个人叙事与家国叙事相互融合,在当时的青年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相较于郭沫若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郁达夫笔下的“愤激颓废”型青年留学生,冰心笔下的青年形象,就多少显得有些“软弱无力”。“五四”时期的青年人是躁动不安、焦虑无助的,他们渴望去征服一切、创造一切,怀疑与抗争的青年人性格特点,使得这种情绪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中释放的更加恣肆。抛除这些激烈的情绪客观来看,其实当时的青年人也有一些怯懦无力、彷徨无奈的性格弱点。冰心正是以其独特的青年女学生身份,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这些处于当时主流边缘外、被忽视了的“软弱”青年。冰心对这些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格外关注,再加上她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及自身性格所致,她的笔下就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之为“软弱无力”型的青年形象。“软脊骨的好人”①是茅盾对冰心“问题小说”里所塑造的青年形象特点的一个概括。
.................
第三章 “爱”的救赎——青年精神的导向................... 28
第一节 “爱”的呈现——母爱、童心、自然........................28
第二节 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原因..............................31
第三节 “爱”的救赎对青年人的影响..............................33
第四章 冰心青春书写的艺术特点........................... 36
第一节 清新明丽的文风..........................................36
第二节 感伤忧郁的情调..........................................38
第三节 灵动自然的意象..........................................42
第四章 冰心青春书写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清新明丽的文风
一位叫直民的青年读者在《读冰心底作品志感》中写道,“冰心底作品大概我都喜欢,无论是哪一篇。有几个特点是一见就能知道冰心底小说的,一是白话文底清丽;一是思想底幽邃;一是气度底安闲!”《超人》中何彬被禄儿感动之后,给禄儿写了一封悔罪信:
我是冒罪丛过的,我是空无所有的,更没有东西配送给你。——然而这时伴着我的,却有悔罪的泪光。半弦的月光,灿烂的星光。宇宙间只有它们是纯洁无疵的。我要用一缕柔丝,将泪珠儿穿起,系在弦月的两端,摘下满天的星儿来生在盛在弦月的圆凹里,不也是一篮金黄色的花儿么?它的香气,就是悔罪的人呼吁的言词,请你收了罢。只有这一篮花配送给你!
短短的几行字却囊括了自然界中的众多清新美好的事物“月光”、“星光”、“花儿”,再加以“灿烂”、“金黄色”去进行修饰,呈现给人的正是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从整体上看冰心的“问题小说”,会发现冰心在其中运用了众多的笔墨对自然界中的景物进行描摹,尤其是“星光”、“月光”、“花儿”、“大海”、“繁星”等意象在文本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而“光明”、“希望”、“爱”这些字眼更是层出不穷。崇尚“爱的哲学”的冰心,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热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貌,这使得她的文章中充满着光明的事物,细腻精致的女性柔情和含蓄温婉的东方意蕴。以上这些“星”、“花”、“月”、“海”等意象与冰心一贯所追求爱和美相互融合,最终使得冰心构成了圆润、和谐、优美的生命世界和文学天地,从而形成了其清新明丽的文风。
...............................
结语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将少年人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李大钊的青春哲学让青年人的价值开始被重视起来;周作人、鲁迅“青年本位”的文化观将青年人的地位提升;“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口号,将青年人融入到国家话语中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20 世纪成为了一个青春的时代。在时代的感召之下,出现了一大批的青年作家,青春书写成为一种潮流。本论文所指的青春书写主要是指狭义上的概念,即青年人写给自己或同龄人看的,着重表现青年人生活、情感和思想的作品,以青春的视角、青年人的生命感悟所进行的一种对青春的书写。一直以来青年人都被认为是时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关注了青年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关注了时代,关注了社会现实,顺应了潮流。
1919 年,冰心以女学生的身份登上文坛,以一个青年人的热情写下对社会的不满与控诉,反映了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冰心作为当时的女性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不论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社会问题”小说,还是反映青年人生问题的“人生问题”小说,都是当时青年人十分关心的切身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因而她的“问题小说”在当时的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十分受欢迎。“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①。青年时期冰心所创作的“问题小说”以“五四”时代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青年男女的生活、情感为中心,着重反映当时青年人所关心与面临的种种问题与人生困惑,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形象,力图表现出青年人在时代转折中的青春惆怅,是一种带有青春气息的青春写作。其中所表现出的感伤情调正是冰心对现实的失望和担忧。冰心的“问题小说”既是青年的冰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是青年的冰心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既有对自己处于青春期内心苦闷、彷徨、无奈的表现,也有对“五四”落潮期青年人压抑、迷惘、忧伤的彰显。在“社会问题”转入“人生问题”的创作过程中,冰心通过自己在“五四”前后创作心理的转变,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五四”青年人的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略)
2017年文学论文硕士论文精选范文二:论王安忆新世纪小说的性别视野
第一章 女性世界的日常观照与坚守
第一节 女性的生存图景
一 青春成长的体悟
王安忆无意于讲述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不过是勾画寻常人家女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日常点滴。不同于“雯雯系列”中的自我情感抒发和诗意幻想,新世纪文本中的青春成长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自我主体性的建立与心灵世界的不断丰富。《上种红菱下种藕》将目光投注于一个名叫秧宝宝的九岁女孩身上,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父母搭着外出经商的经济浪潮,背井离乡到温州做生意,不得不将秧宝宝寄养在华舍镇的李老师家,秧宝宝童年的无忧无虑连带着乡下沈溇的老屋一同远去。在这个陌生的江南小镇居住的一年间,秧宝宝经历的实在算不上波折起伏,不过是与李老师一家人的关系由别扭、紧张到舒缓、和谐的转变;与蒋芽儿、张柔桑之间微妙而自然的女孩情谊;与蒋芽儿一起穿梭于镇子的经历见闻和心理感受。没有跌宕起伏的社会巨变,没有尔虞我诈的人性深挖,有的只是青春期少女成长路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却也不乏生活的情趣和美好,令读者在简洁与寻常中体会到动人的力量。
《桃之夭夭》郁晓秋因私生女出身的传奇身世和发育早熟的身材被视为“妖媚”,她在成长的道路上饱受世俗眼光的指指点点,甚至连母亲也将其作为发泄对象时不时拳打脚踢。即便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郁晓秋依然能够顶着流言蜚语和意味深长的目光按部就班、心智健康地长大,并未沾染一丝污浊之气。年幼的郁晓秋天然地具备在困窘生活中生存的智慧和幸福法则,在沉重的成长环境中快乐地行走,她学会用仅有的零花钱吃出花样:“她沿途吃着棒冰、桃脯、粽子糖,含松仁的要两分钱一颗,较为昂贵,她不常吃,还有老虎脚爪、开口笑、瓜子,甚至于,一小包虾皮。她还发明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吃法:一边嚼一颗奶油软糖,一边往嘴里扔花生米,制造出奶油花生糖的效果;或者将棒冰夹在一个圆面包里,吃出冰淇淋的意思。总之,这笔晚饭钱被她吃出五花八门。”①在这散发着孩童情态和世俗气息的细节中,洋溢着郁晓秋的成长心态,折射出来自城市底部的殷实安稳、满足厚重。
.........................
第二节 女性日常审美的呈相
一 日常生活场景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将笔触沿着上海弄堂的平民女儿、日常生计和闲言碎语伸向了更为世俗、更为务实的市井生活。不难看出,王安忆始终对现实材料抱有极大的热情,她自称是一个“当下感特别强”的人,所写的生活大多都是自己经历或体验过的,但王安忆的小说大多集中在市井里弄,不单单是因为来自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影响深远,更多的则是因为她更为欣赏生活在社会边缘或底部的市井百姓身上所独具的个性和生命质感。因此在王安忆的小说中我们很难寻得气势磅礴的时代强音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有的只是在时代背景下兀自生活的寻常人物。她试图从具体可感的日常生活中触及生命最实在的层次,探究市民精神的根源。正是基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在王安忆的笔下,日常生活常常成为小说表述的主体。
世纪之初发表的《富萍》细致地摹写了六十年代初上海日常生活场景、经验和生活状态,充满着日常生活的质感,展现了以富萍、奶奶、吕凤仙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画卷。小说以富萍到上海的见闻和经历为主线,串联起里弄帮佣之间的家长里短,串联起棚户区的生计做活,串联起形形色色小人物的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奶奶是公寓弄堂里的老牌帮佣,清爽利落,自尊自爱,踏踏实实为东家洗衣烧饭、照顾孩子,虽然是主仆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她与东家小孩建立了平凡而动人的情谊。王安忆用细致的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奶奶一天的做活,如何烧的一手扬州菜吸引东家及其朋友光顾,如何接送大的孩子下学,如何带着孩子排队买电影票看电影......场景化的描述使得文字成为画面,令人倍感亲切。富萍初来上海,渐渐对上海的街道店铺、行人电车产生兴趣,弄堂玩耍的小孩、厨房飘来的香气,都开拓着富萍的眼界。出身也好,本性也罢,富萍不似王琦瑶般对上海的富丽堂皇的橱窗的华丽衣物感兴趣,反倒早早看见了水晶宫底下的人间烟火,她最喜欢看街道那些布店、烟纸店、裁缝铺这些与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的踏实生活。《上种红菱下种藕》借由秧宝宝的目光,展现了江南水乡小镇的生活日常,尽管小镇在潜移默化中被现代化包裹和改变,但仍然有一些东西如水一般源远流长,恒久不变,那就是人们如“上种红菱下种藕”般的勤劳与淳朴,是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和付出,是一如既往的按部就班、洗衣做饭、上学上班。
...........................
第二章 男性世界的女性谅察与关怀
第一节 精神成长的拷问
自出道以来王安忆写了许多关于成长的故事,从早期的“雯雯系列”,到《妹头》《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等来看,王安忆似乎钟情于表现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这毕竟是王安忆所熟悉并擅长的,但她往往又不满足于此,而是试图向精神世界突进,90 年代前期的《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等作品即有所体现。到了新世纪,王安忆在女性视域下的日常写作之余,以《启蒙时代》《遍地枭雄》《匿名》等作品更为明确、系统地表达了精神成长和理性探索的写作诉求。
《启蒙时代》以 1967-1969 年间主人公南昌的精神成长为主线,60 年代的城市经验是王安忆所熟悉的,比如《69 届初中生》就是基于个人经验的私人话语,而到了《启蒙时代》就承载了太多作家的思考和历史判断。王安忆并非企图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这场革命,小说题目中的“启蒙”和“时代”两个词汇就值得玩味。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与理性和启蒙是相距甚远的,而小说时间段的截取更是与时代的大开大合相违和。况且,当代文学多年以来的文革叙事并不在少数,无论是正面表现文革的狂飙突进和时代的复杂与疯狂,还是侧面揭露人性和命运的悲凉,都不是王安忆在这部小说中想要表现的要义,通篇下来的阅读观感却也着实难以把握,这主要取决于王安忆淡化故事情节的处理方式,而代之以大量概念化的思辨和议论。作者重返文革的历史现场,聚焦于一群精神成长期的青少年身上,他们在追随革命的大环境下不禁产生思想困惑,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启蒙自己。如果说王安忆之前很多作品主要通过展现人物的成长历程来表现“一个物质性质的成长阶段”①。那么《启蒙时代》则力图摹写人物的“思想成长阶段”,“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理性’”,人物“将开始寻找思想,把思想输入健全的身心中去”②。因此,小说以十几万字的篇幅容纳了巨大的思想含量,小说中的家族谱系、家庭关系、友情发展以及生理变化都以各种精神脉络来一一展现,形成一种思维的厚度和密实。
小说开篇写到上海街头的城市氛围,安静、质朴甚至有一丝清爽,这是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的冬春之交,红卫兵的狂飙运动刚刚过去,铺天盖地的上山下乡活动还未到来,这卡在两次青年学生运动中间的一年间歇,正是青年的思想活跃期。“这场运动,无论它真正的起因是如何具体,落到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再落到这些尚未走进社会生活的学生中间,已经抽象成一场思想的革命。你可以说它是空洞盲目,可毋庸置疑,它相当纯粹,它几乎是一场感情的悸动,甚至带有审美的倾向。”③从高级干部寓所和巷弄里走出的少男少女们,带着青春期的热情、敏感和躁动,以及对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感知和思索,走过了艰难且漫长的成长阶段,并将继续朝着未知走下去。
.................................
第二节 文明进程的反思
王安忆每有新作出现总会带给读者和评论者异样的感觉,新作《匿名》更是如此,文字间填充着作家对人类文明进程和现代性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有评论者称《匿名》围绕着“后寻根时代下思考现代性的主体重建”②这一宏大命题,的确在她的创作中或隐或现地贯穿着一个一贯的精神主题,即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命题的追索。于《匿名》而言则更为彻底,直接向蛮荒的史前文明发起追问。这是王安忆努力更新自我写作可能性、探索理性之路的最新尝试。
初读《匿名》,与《遍地枭雄》故事情节颇为相似,故事的外壳其实都是一个普通人阴差阳错坠入异境,从而展开了一场奇幻的精神旅程;都将叙述对象聚焦于男性,作者为了不落入情感窠臼,有意识地拒绝和屏蔽女性角色的大量存在。但《匿名》显然与《遍地枭雄》的格局不同,或者说是将《遍地枭雄》里的世界连根拔起,试图借由“他”进行一场人类学实验。展示了人因为外力褪去了社会性之后,又从自然性向社会性发展的“二次进化”的相关过程。如同张新颖所说:“《匿名》要写的,不是一个特殊的人的遭遇,而是借着某一个人,写人在文明的历史层次中,在进化、退化的历史层次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经历。简单说,就是从文明的地面到文明的地层中,会发生什么。”
在都市与乡村两个空间之外,《遍地枭雄》与《匿名》都将主人公置于第三个空间内,《遍地枭雄》的四人浪迹在虚拟的江湖语境中,《匿名》则回顾文明的生成史,将主人公抛置到深山荒林中。“出游”本就是一种象征和隐喻,异样的境地意味着他离开原本的经验和环境,进入残酷的崭新的认识阶段,韩燕来与三王们的朝夕接触中逐渐释放自我,获得“行动”的自由,在想象中将历史和现实重新解构;老新(为方便以下皆称《匿名》男主人公为老新)错被绑架,被迫脱离了循规蹈矩的生活轨道,他被动地走出城市意识形态中心的樊篱,从秩序、科学和现代化中脱离出来。但王安忆无意将《匿名》写成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抑或是如同鲁滨孙一般的荒岛求生记,而是借阴差阳错的绑架案为故事外壳,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来探讨人类的历史与文明、存在与进化之间的玄妙关系。“失踪者”褪去文明的外衣,跌进大山的肚腹中,从人类的原始状态一步步自我进化、自我认识的过程,也即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重新演绎。
..............................
第三章 王安忆笔下的两性形象及其性别视野................ 25
第一节 摇曳多姿的女性形象 ................................... 25
第二节 丰富立体的男性形象 ................................... 28
第三节 王安忆新世纪小说性别视野的独异性及其意义 ............. 32
第三章 王安忆笔下的两性形象及其性别视野
第一节 摇曳多姿的女性形象
王安忆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但她们以女性的生命韧性和生活智慧,呈现出一种直面生活的独立、勇敢的精神之美,给文学城堡涂抹一片温暖的颜色,她们不断诠释并丰富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意义。王安忆怀着欣赏的眼光和深沉的理解,展现了女性的生命图景和精神成长,平静地讲述她们的命运沉浮和酸甜苦辣,用温暖的文字滋润她们历经沧桑的心灵。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既非因袭封建传统、唯唯诺诺过活的旧式女性,亦非叱咤风云、甚至泯灭女性特征的女强人,而是作为生活的参与者和自我生命的主人,她们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特质,身上有着独特的美。
一 生活美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对平淡的日常生活倾注极大的热望,这也是为何王安忆总是将女性书写与日常叙事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郁晓秋是属于市井的,自小在后弄店堂里的自由穿梭让她长了不少见识,母亲给她的微薄零花钱都能让她变戏法似的吃出五花八门。下乡劳作时,郁晓秋和何民伟两人负责学生队的伙食,他们在油水不够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变着戏法地改善同学们的伙食,发明了猪油加盐拌热饭的新食谱,到田间找山芋煮进稀饭。在生活的舞台上,郁晓秋并没有凭借漂亮的脸蛋和姣好的身材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是一点点将这份独特压制下去,以最踏实的劳作、最自给自足的劲头去面对最普通的一日三餐。“郁晓秋在锅里划了一半勺油,倒下洗净切好的白菜,翻了几下,再下虾米、粉丝,添半瓢水,盖上锅盖,转身去揉面。揉成长条,一团一团揪断,锅也烧圆气了。揭锅,将面团在热锅边一压,贴住,压一周,贴一周,然后盖上锅盖。”①在两人的相处中,何民伟逐渐被郁晓秋的不矫情不做作所吸引,这份美看似毫不起眼但更为持久,犹如灼灼的桃花花瓣落下还会结果,以另一种方式散布它的美。
...............................
结语
在近 40 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王安忆一直保持着持久旺盛的创造力,并展现出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堪称当代中国文学的常青树。新世纪以来,其创作在女性意识和男性视域之间开启了独特的视野转换,在世俗人生和精神世界双向度展开追索:一方面,王安忆沉入常态叙事中,从小儿女生活情态到闺阁妇人饮食起居,体现日常生活叙事的审美性和坚韧性;另一方面,她拒绝自我的创作因循,不断挖掘写作空间,在理性探索维度走向深远,尤其对男性世界的抽象思辨和社会批判上,呈现其独异的女性体谅、赏识与情怀。
王安忆出生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开放氛围和阅读条件都为她日后走上作家之路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王安忆自身是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别强的人。她并不追赶任何文学潮流,但似乎每个文学关键阶段都有她的身影。她不局限于某个潮流,每种潮流长处她都能为其所用,不盲从也不拒绝。她欣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从中汲取逻辑性和合理性。阿加莎重视日常生活场景也给她带来启发。她的精神偶像陈映真带给她的,不仅是写作技术的启发,更有思想引领。陈映真之于王安忆,犹如灯塔。“写中国”的嘱托,让王安忆更加坚定自己的创作方向。陈映真对祖国深沉的爱、对民族的希冀和对整个人类的关怀,带给王安忆更多的是强大自觉的理念世界,促使她跳出小我的局限,以更宽广的胸怀和宏大气象进行自我超越。
王安忆同时对自己有着清醒认识。作为一名女作家,她深知自己擅长对女性生命体悟的述说,对女性立场的伸张,但她并未高扬女权主义大旗,尽管作品中男性的生活能力和韧性并不强。她更赞成和谐的两性观,尊重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承认各有所长,不满足于一味展示女性世界,而是更多让男性角色承担作者的思想活动。在这些文本中,她一扫细腻绵密风格,重视男性精神空间的开掘,以此展现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也正是王安忆所说的,“我笔下的人物大多少有外部活动,更多是在思考。”①王安忆试图将写实和抽象、感性和理性、女性和男性进行视域融合,相关文本因此既有对生活的审美对待,又呈现出理性思辨的大气象。
参考文献(略)
2017年文学论文硕士论文精选范文三:论莫言小说的神秘色彩
第一章 异彩纷呈的神秘世界
第一节 神秘莫测的动物、植物
在莫言的眼中,万物皆有灵魂。黄鼠狼、狐狸、狗、驴、牛、猪等非同一般,而是秉承天地意念的动物,有着人类的感知。在小说中,莫言让人变成动物,或者让人带有动物性的特征,这种人性与兽性的融合让小说显得荒诞不经。莫言笔下的动物、植物是奇异怪诞的,他们有灵气、解人事,能与人交流,并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当它们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灵魂,就给文本增加了一层神秘的意味。
莫言小说中有许多人兽不分的描绘,人性和动物性的融合让小说有着更广阔、更丰富的视角和眼光观照世界。《生死疲劳》开篇写地主西门闹被杀,在地狱屡遭酷刑之后,他终于有了转世的机会,本想重回人间质询命运的不公,却被迫投胎成长工蓝脸家的驴。正如小说每一部的标题“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神”,西门闹投胎成动物,并且每一世都带有动物的特性,用动物的视角见证中国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发展。莫言借助六道轮回的故事来结构全篇,民间宗教中神佛、鬼怪的迷信色彩给小说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小说描述了西门闹死了之后在阴曹地府的经历:声色俱厉的阎罗王、蓝色脸庞的牛头马面、送人投胎的黑白无常、油锅煎炸的酷刑等,这些描绘混合着莫言对地狱的大胆想象,颇具神秘意味。当然,莫言并不是单纯地想象,而是借残酷阴暗的神秘描写针砭黑暗的社会现实,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揭示荒谬的世界和残忍的人性。除了描写带有神秘意味的鬼神和地狱,莫言在刻画西门闹这一人物形象时,赋予其人性与兽性,两者的融合让小说荒诞不经。小说中西门闹变成了一头有着人的思想的驴,他从抗拒驴的身体,又逐渐地认同了驴的特性,既有西门闹作为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视野,又有着驴的身体见证时代的变迁。西门闹在之后每一世的投胎中,逐渐地放弃人性,认同兽性,在小说最后成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大头婴儿蓝千岁。这样大胆想象、极尽夸张的描绘、荒唐离奇的情节让《生死疲劳》呈现出了诡秘玄妙的色彩。除了西门闹,莫言笔下还有很多人畜不分的描写:有因不堪现实的压力化身为猴的(《幽默与趣味》),有渴望挣脱悲惨命运化身为鸟的(《翱翔》),莫言把人的特性与动物的特性融合起来,描写神秘的人和事,展现了人性与现实的复杂。
..........................
第二节 怪诞不经的奇人异事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神鬼难辨、灵异怪诞。在这一片神奇的乡野中,莫言尽情地发挥想象,在传奇的叙述中,描摹了一个独特的神秘世界。莫言让笔下的人物借助飞翔来逃离现实,描写一些不拘于礼法的传奇人物,展现预言占卜、梦境等超验的现实世界,这些怪诞不经的描绘让小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莫言小说中,关于人物飞翔的场面描写充满神秘色彩。上官领弟和燕燕在面临巨大的痛苦时都选择了飞翔,表达出对逃离现实的渴望。上官领弟(《丰乳肥臀》)的一生充满了神秘意味。她在痛失爱人时用飞翔来逃离现实。在爱人鸟儿韩走之后的第三天,她仿佛变成了鸟,赤脚露胸地跳上树梢,自由地在树与树之间跳跃,动作轻盈。“我认为三姐骑在屋脊上时,完全进入了鸟的境界,思想是鸟的思想,行为是鸟的行为,表情是鸟的表情。”樊三大爷用一盆黑狗血让三姐从树上跌落,让她从鸟的状态回到人的世界。然而,三姐的飞翔未能使她逃离痛苦,回归现实之后变成了妖气横生的鸟仙。上官鲁氏收拾静室,摆好香案,挂上鸟仙的图画,鸟仙大显神通,惩治恶人,治病救人,未卜先知,前来求药问卜的人络绎不绝。三姐的死也充满了神秘性。司马库和巴比特在进行飞行表演的时候,三姐再次进入鸟仙的状态,发出令人脊背发凉的怪声,脖子缩了进去,鼻子弯曲,头发变成了羽毛,双臂变成了翅膀,从悬崖上“翱翔”下去。不管是化而为鸟的不可思议,还是预言占卜的荒诞场面,都让三姐这个人物充满神秘色彩,也为《丰乳肥臀》这部小说增加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三姐是痛失爱人变为鸟仙,燕燕却是为冲出命运的藩篱而翱翔。燕燕容貌出众,有着容长脸儿,细细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凤凰般细长的眼睛,却为了给哑巴哥哥换亲,嫁给了一脸大麻子的老光棍洪喜。大婚之日,燕燕看到洪喜之后,挣开女傧相的手哀嚎一声之后便跑了,洪喜带着村里的人追着。燕燕跑到院子里、大街上、麦田里,“突然,一道红光从麦浪中跃起,众人眼花缭乱 只见那燕燕挥舞着双臂,并拢着双腿,像一只美丽的大蝴蝶,袅袅娜娜地飞出了包围圈”。最后燕燕落在东北乡最恐怖、最神圣的墓地和黑松林里,她在树梢之间滑翔,月光中宛若一只美丽的大鸟。无论是洪喜的恐吓,还是娘的苦劝,她都无动于衷。然而燕燕的翱翔并没有让她摆脱悲惨的命运,当她被箭射中掉落下来的时候,不禁让人哀婉叹息。如此离奇的情节设置和神秘的场景描写,既是对燕燕悲惨命运的同情,又寄予作者的美好幻想,更批判了换亲的恶俗给人带来的残忍伤害。
.............................
第二章 异域文学的影响与本土经验的熏染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启迪下的怪诞书写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文学思潮的大量涌入,引起文学界的热切关注,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是 20 世纪 40、50年代在拉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于 60、70 年代达到高潮,是拉美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和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斯图里特斯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成熟期的代表作。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用大胆离奇的构思和想象描写了拉美百年的民族历史,给现实蒙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马尔克斯把现实放在神秘的背景下,“既坚持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中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在中国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艺术表现让中国文坛为之耳目一新,也为中国作家们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一些作家把笔触伸向传统文化之中,由描摹现实变为书写神话、梦境、占卜、死亡等神秘之现象。《爸爸爸》《小鲍庄》《棋王》《商州》等小说把笔触深入到深山野林之中,也把带有神秘色彩的奇风异俗、鬼怪神灵融入作品中。
在此背景下,莫言则把创作的视野投向自己熟知的故乡——高密东北乡,在描绘故乡风情民俗的同时,万物有灵的民间信仰以及充满鬼怪妖魔的民间传说,都让小说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之中。莫言谈及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时说,由于建国后 30 年间封闭的文学环境,国内对西方文学几乎一无所知。到了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外国的文学作品大规模的引进,激发起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书中描绘的纷繁多样的生活唤起了作家们生活的记忆,曾经埋藏在记忆中的东西,被挖掘出来。同时,外国文学多样的艺术手法也让中国作家们纷纷模仿借鉴。莫言说:“像我早期的中篇《金发婴儿》《球状闪电》,就带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
第二节 本土经验的借鉴与吸收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唤醒了莫言的故乡记忆,然而莫言意识到:“一味地学习西方是不行的,一个作家要想成功,还是要从民间、从民族文化里吸收营养,创作出有中国气派的作品。”于是,在对其进行有意的借鉴和模仿之后,莫言把眼光放在了他熟悉的高密东北乡,在对民间文化的吸纳中,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手法,继续着他的文学探索。
莫言在故乡高密生活了 21 年,深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他的小说中浓郁的神秘气息,与高密崇尚怪诞、喜谈鬼怪的民风民俗是分不开的。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认为:“齐文化为他(莫言)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文化氛围,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调。”在齐文化影响下的高密自古以来流传着大量的民间鬼怪故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谈鬼怪、奇人异事,许多自然现象经过他们的叙述,就变成了传奇故事。鬼怪故事、民间传说也成为了小说的素材,成为了莫言小时候听长辈们讲的故事(论者将在第三节详细论述)。谈鬼说怪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莫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方式,而且使他在其后的创作中把高密喜谈鬼怪的民风与万物有灵的观念放置在小说中,增加了小说神秘美感。更重要的是,高密独特的文化为莫言铸就自己天马行空、大开大阖、放纵不羁的创作风格,提供了精神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莫言笔下的神秘书写与《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中呈现的藏传佛教、萨满教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比如,《生死疲劳》中莫言虽然用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观念来结构全篇,但莫言曾表示对佛教并没有研究,且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宗教感并不强,更多的是人人皆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民间信仰,是非常民间化的一种道德力量。《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难产时敬拜菩萨也不是出于宗教信仰,而是人在遭受困难时自然生发出来的对鬼神的一种心理寄托。
.........................
第三章 莫言小说神秘书写的多重意蕴...................... 23
第一节 生命意识的弘扬...........................26
第二节 怪诞诡异中的忧思.......................................26
第三节 虚幻神奇中的超脱.......................................28
第四章 神秘氛围的艺术表现.............................. 30
第一节 独特的感觉描写.........................................30
第二节 颠覆常规的语言.........................................33
第四章 神秘氛围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独特的感觉描写
读莫言的小说,往往被其独特的感觉描写所折服。上文提到,莫言孤独的童年培养了他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他对大自然和动植物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对生命有着丰富的感受,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味,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发现比别人更加丰富的色彩。他把对万事万物丰富的感知描述出来,就形成了奇特神秘的世界。莫言认为一个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应该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比如味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并把这种感觉融通起来,成为现实之中缺乏的、不可言说的超验感觉。只有这样的小说,才会具有生命的气息,读起来才会有新鲜感。小说就“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莫言调动丰富的想象,经常把某种感觉放大、变形,把各种感觉融为一体,增添了文本的陌生感和新鲜感,也形成了莫言独特的艺术风格。
有论者称莫言是当代新感觉派。的确,与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相比,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通感的刻画上、内心独白的描摹上,莫言有过之而无不及。《透明的红萝卜》《拇指铐》《球状闪电》等小说构思奇特,感觉化的描写、意境的空灵让读者产生神秘感与新奇感。莫言运用非凡的感知能力,描绘感觉印象中的故乡生活,营造出有生命感觉的世界,带有魔幻神秘色彩。
莫言最常用的感觉就是听觉,他让主人公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声音,让描写的情绪或景象具体可感,日常的生活状态陌生化。《金发婴儿》中的老太婆失明之后,听觉加倍的灵敏起来,能听到人们听不到的声音,天地万物全在她的耳中。“她听到神秘莫测,窃窃冥冥的夜色。夜的声和谐优美,生机勃勃,有时也嘈嘈切切,如同乱弹琴,闹闹哄哄如同狗抢屎 ”她能听到星星在天上动荡,聚在一起嘁嘁喳喳,听到黄牛的哞叫、孩童的啼哭、露水的滴答、禾苗和青草生长的声音、蛤蟆、猫头鹰的叫声,所有的声音在静谧的夜中融合在一起传送老太婆的耳中,她对自然万物的神奇感受也增添了文本的新奇神秘感。
..........................
结语
莫言的确是天才型的作家,他凭借独特的感觉,狂欢化的语言,魔幻化的叙事,在虚幻和现实之间随意穿梭,把现实生活和鬼怪故事糅合起来,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神秘世界。他借神秘怪诞的描绘,张扬了生命意识,批判了“种”的退化以及黑暗的现实,丰富了小说的思想蕴涵,借鉴吸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有着独特的文学魅力。这种新奇独特的神秘书写调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神秘莫测的人物塑造,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莫言的神秘书写在当代文学中并非个案。贾平凹《太白山记》《秦腔》展现着充满商州地域特色的神秘文化;格非在《江南三部曲》中设置迷宫、制造空缺,让小说呈现出扑朔迷离之感;余华在《第七天》透过死去的灵魂观照人性与世界;阿来在《尘埃落定》中表现出浓厚的宗教意识中描绘藏区异域风情;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了关中大地上的精灵白鹿;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诉说东北萨满教的民间信仰和动物崇拜 可见,神秘书写是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
莫言在这一神秘书写的浪潮中有着独特的文学表现。莫言书写神秘的动物、植物或奇人异事,不仅仅是为了展现高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民风,而是借根植于文化中的神秘因素去表达对人性、自然、历史的思索。在借鉴中外文学创作手法上,莫言融合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传统,利用感觉和想象打破叙事的时间和空间,展现了一个真假难辨的小说世界,并在其中有着对普通人性的揭示、人类生存状况的描摹,把一般的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上升为对人的生存及价值的思考与追问。此外,在莫言三十余年的创作中,这种神秘书写之丰富、广泛、持久,也为其他作家所望尘莫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