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贤妻良母形象的生成
第一节母神文化
神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初民对自然和社会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的产物。神话传说,作为早期主要的文学样式和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构成了一个民族童年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寄托了先人对民族精神的渴望。"神话和童话比任何文学作品更能在文化层次上说明和确立标准。"国内研究者认为"文化现实是体现神话的碑铭,而神话是道德准则、社会组织、宗教仪式和习俗的真正依据。"海外学者也持相同观点,"它(神话)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一种经过苦也思索而成的积极力量;它不是一种解释或幻想艺术,而是原始信仰和道德智慧的使用宪章。"基于这样的"神话情结",我们有理由将贤妻良母形象的原因探微对准拥有众多母神传说的中国古代神话。
神话的作用是巨大的。陈江风认为"神话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创和奠基的性质。"这里强调的是神话对于后世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巨大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研究者也持相同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在野蛮时期的低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通过这些论说,我们认为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族精神的根基,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神话是先民创造的,必然注入了先民对世界的理解与期望。先民将美好的品德注入到母神形象中,表明了早期社会对于美好女性的期待和向往。
.......................
第二节儒家说教
神话传说奠定了民族基因,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传统是指世世代代相传、具有相同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可以使处在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型中得到教化,进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文化浸染下的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认同和抗异力量。传统文化经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如果说"中国女性的贤良形象不是天生而就,而是被塑造出来的,是传统文化的衍生物。那这种文化必然是科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血缘制为背景、以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即在"儒家思想熏陶下产生的各种历史现象、文化现象和观念形态。"中国同其他宗教性国家不同,在中国不会产生全国性的宗教,因为汉代儒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学说早就论述了皇帝可与"天",也就是宗教中的"上帝"直接对话,儒家文化对于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影响。国学大师辜鸿铭认为"儒学的伟大就在于此。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可以说,封建时期的中国儒家文化发挥了相当于宗教的作化成为了中国的"宗教"。
中国历史上拥有众多的女教文本。《女诫》、《内训》、《女论语》和《女范捷录》自东汉至明末相继问化最终在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合刻为《女四书》。自此,《女四书》成为了封建社会规范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女教文本,奠定了它女教典范的地位。从书名也可看出这四本书的影响力是等同于《四书》的。类似的文本还包括《女德》、《女儿经》、《列女传》等。以《女四书》为例,《女诫》卑弱、夫化敬顺、妇行、专也、曲从和叔妹屯章为内容;《女德》以德行、修身、慎言、谨行、节俭、事父母、事君等20章为内容;《女论语》以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等12章为内容;《女范捷录》以孝行、贞烈、慈爱、智慧、勤俭、才德等11章为内容。四本女教文本从言行举止到行为规范、从个人素养到家庭生活、从道德感化到榜样教诲都严格要求着封建社会的每一位女性。
...........................
第二章贤妻良母形象的流变
第一节五四时期
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启蒙的时代。对旧模式的解脱与告别,对个性解放与婚恋自由的呼唤,成为了时代的内容。生的烦恼、性的苦闷、人生的感触、未来的憧憬等个人问题同儿童、妇女、国民性改造等社会问题,都在这一时期借助问题小说——"近代平民文学的生产物"这一文学形式得以表达。思想的启蒙带动了文学的发展,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主将们毫不留情地否定传统文化文学,陈独秀就宣称,"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全之余地,吾人只得任选其一。"李大钟也认为"传统的孔子思想和孔子主义,就只是糟粕,没有精华,只是坏,没有好。"正是在否定旧文学的基础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发展起来了。
五四文学的主题是人的文学,即人的觉醒与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的觉醒和现代性的诞生。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也是启蒙,在文学中表现为对旧文化的反叛和抗争意识,"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制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于是女子独立、走出家庭成为一种风潮,"人"的发现被运用到妇女身上,女性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意识开始显现。肩蒙家认为"贤妻良母"是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旧思想对女性的压迫。所以"打倒贤妻良母"成了五四时期女性意识醒悟的口号,出走的娜拉成为女性的楷模。五四之后,社会的巨大变动,为长于叙事的小说文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边是作家注重对人和社会的深层次考察,如茅盾、己金、老舍对社会复杂因素的审视;一迈是苏联影响下恋爱+革命"为创作模式的"左翼"文学。这一时期的小说"开始从多方面地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从经济到也理,从工厂的家庭,从播争到恋爱,众多作者带来了空前广阔的生活视野,姻然不同于以前。"五四之后的作家其实是将五四时期社会讨论的问题具体化了。
...........................
第二节十七年文学
五四时期开创的男女平等的思想,虽然极大地符合壮会进步的要求,但是在动荡的三、四十年代,国家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中,贤妻良母在内涵和表现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在妇女观上承袭了延安时期男女平等的方针,借助国家的力量,男女平等思想第一次在法律层面得以确认,女性成为了平等的劳动力,贤妻良母的内涵开始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了社会化的延伸。
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文学的性质和方向。周扬在报告中指出"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自此,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学实践的介入,经由"革命文学"论战中的思想倡导到"左联"的"组织化"实践再经延安时期政权对文学的管制,终于发展到"国家"层面上的全面领导。十七年的文学创作深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文学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继续分化,强调文学的方向性而忽视了文学的艺术性;另外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贤妻良母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第三章贤妻良母形象的类型................30
第一节居家型.............31
第二节社会型..................35
第四章台港小说中的贤妻良母形象.............47
第一节居家型与狂会型的分类..............47
第二节民族气节的文学表现..........51
第五章贤妻良母形象的价值..................48
第一节认识价值..............54
第二节教育价值................55
第五章贤妻良母形象的价值
第一节认识价值
对传统文化应坚持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应当大力提侣,相反的则要摄弃。对于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贤妻良母,也应当采用相同的辩证态度。
一、她们是一群形象生动又感人至深的人物。文学需要坏女人,但文学更期盼好女人,贤妻良母形象"因为她们身上种种优良的品性和温暖的形象使得这些男主人公在漫长的黑暗中感受到了一丝丝温暖",她们的存在凸显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在女性形象上美的具象创造和在母亲妻子形象基础上的深层次挖掘。她们是文学作品中人性美的存在,无私奉献、勤劳善良流滴在每一位贤妻良母的血液中,从韵梅一人照顾全家老小的生活起居,到仁义嫂勇于献身革命事业再到大嫂家里家外…肩扛,无不是传统美德的全景呈现。"对文学价值的认识,虽然古今中外看法各异,但共同点就是强调真、善、美。"贤妻良母形象将真、善、美完全地表现出来,成为作品感人至深的原因所在,这群感人至深的人物群像,是严肃文学作品中美的创造。
.......................
结语:贤妻良母一从小说走向影视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小说作为传统叙事芝术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塑造了一大批贤妻良母形象。这些贤妻良母形象,其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多姿多彩(居家型、社会型、革命型、"长媳类")的性格特征,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也反映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贤妻良母是美的化身,是母性美和妻性美的体现,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们为家庭的和谐幸福奉献了自己,家庭因贤妻良母的存在而美满幸福,社会因贤妻良母的存在而和谐进步。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艺术在演进,但人们对贤妻良母的期盼并没有变。小说作为传统叙事艺术己然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贤妻良母,为影视艺术提供了借鉴。影视艺术正在吸收小说的深厚文化积淀和艺术因子,塑造一大批新的贤妻良母形象。小说与影视的相互影响和良性互动,将为贤妻良母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演进,更生动、更丰满、更形象、更美好、更具有社会意义的贤妻良母形象将会不断涌现。而对于贤妻良母形象的研究还有待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