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文学论文写作宝典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6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文学论文通常是对作家作品的思想或者艺术特点分析,且这种分析是建立在论文作者本人的文学理解与鉴赏基础上的,浅白来说,文学论文其实是艺术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以主观理解为主。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学论文具有独特性,即使是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人写出的论文也各不相同。既然是主观理解,也要求作者在写作之前,就对某一作品有深刻的认知,且能够通过相关文学著作证明自己的观点。但即使是以文字、文学研究为主的文学专业学生,每年仍会有部分人论文不合格,被导师反复要求返修,甚至影响毕业。下面就来看看文学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文学论文选题
所谓选题,指的是对研究课题的选择。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有四个方向,它们是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体研究和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研究。一个研究者的学术选题与他的学术兴趣、学术性格有关。对于一个擅长宏观把握的研究者来说,他可能更乐于选择文学史研究以及社团、流派、思潮和创作群体研究;对于一个艺术感受力较好,文体意识较强的研究者来说,他可能更乐于选择作家作品研究和文体研究这样的方向。研究方向的选择只是为选题圈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当这个大致范围基本确定之后,才可能进入具体课题的选择。
课题选择必须考虑这样两个因素。一是研究者对这个课题的积累,如果研究者在其研究课题方面没有深厚的积累,其研究就很难持续完成,他可能会有一些看似新鲜的见解,但他缺乏详实材料的有力支撑,由于对该课题缺乏真正的了解。他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不过是思想的浮萍,因没有深扎在学科土壤中的根脉而无法长成思想的参天大树。二是这个课题是否还有研究的空间,是否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者是否能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表达出创造性的思想。因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是创新,重复研究在学术上完全是一种无效劳动。也许一个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思想,但如果这个思想已经被前人表达,那么,无论这个发现多么重大,发现过程多么独立,其价值也只能是零。
以下是小编精选的文学论文题目,同学们可以参考下: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
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研究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二、搜集文献资料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任何课题的研究都必须包括至少三方面的材料。一是与课题有关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理论从思维层面决定了一篇文学论文的框架结构,从思维层面为文学论文提供了逻辑基础,从思维层面去确定和深化研究者的思考方向。简而言之,文学论文的所有论点的形成、论据的组织都是在文学的指引下完成的。二是其他学者在此课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常常是在一个具有相当长度的学术传统中进行的。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研究,惟其如此,学术才能形成一个可以延伸的阶梯传统,研究才能在这样一个传统中向前发展,向纵深挺进,向高度升华。三是与这个课题有关的全部文学作品。因为文学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只是思维方法上的东西,是我们的思维工具;他人的成果为我们提供的只是研究的途径、路标、参照,它们只是我们研究的辅助,而不是研究本身。我们的研究最终只能落实到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学作品身上。文学作品是我们从事文学研究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证材料,是我们从事文学研究不能回避的事实。
三、提炼观点和写出提纲
收集材料之后的工作就是消化材料,消化材料的过程就是形成观点的过程。所谓消化材料就是阅读、研究材料。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有某些感想或心得。学术观点通常是这些感想和心得的理论提升、理性升华。当然,学术论文的观点与我们通常的心得感想不同,心得感想犹如天上彩虹,美丽炫目却无依无凭。学术观点的标准不是美丽而是真实,它必须有大量事实材料做依托才能成立。所以,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不能满足于有观点的存在,更要求对观点的论证。论证观点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形成观点的思维活动过程的一种还原。思维活动还原的物化表现就是学术论文的提纲。一篇学术论文的提纲实际上是作者关于某个问题的思想结构图。从提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论点和论据,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方法。
提纲的形成必须遵循逻辑规则。论点如果没有论据作为支撑无异于胡言乱语,论据没有逻辑的组织无异于散沙一盘。材料使观点变得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观点使材料变得生动鲜活有的放矢。惟有通过逻辑的推演才能使似乎散沙一盘的材料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样,也只有充满内在逻辑力量的论点、论据关系才成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框架,使学术论文成为一个周密的话语体系。
四、论文的写作
1.论文格式要求
当提纲完成,研究者就可以进入论文写作状态了。写作者将按照提纲的逻辑和结构将材料整合到文章中。一般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的写法)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除此之外,毕业论文中还应当用专门的一页写致谢词。
2.写作注意事项
(1)少用“我认为”“众所周知”等表达,不用“有人说”“一位著名语言学家曾探讨过”“二十年的外语教学研究显示”等说法。
(2)认真区别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一手资料直接引文:引用内容与原文完全一致时,用引号,注明来源及具体页码。一手资料间接引文:归纳他人观点,解释性引用他人成果,不用引号,注明来源(及页码范围)。二手资料间接引文:在阅读某人A的文献中发现被其引用的另一作者B有值得引用的观点,表述方式一般为:“B(1989)曾指出/认为„„(转引自A1995)”,A和B均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3)避免无意剽窃与抄袭。有时,作者将以前从某本书上学习到的观点、理论用于行文中,忽略了其来源,造成无意剽窃。如“语言有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之分„„”,这一广为引用的观点并不是普通常识,而是Chomsky(1965)的著名观点,因而必须查找原文,注明来源。
(4)避免证据不足、想当然的观点。不用“我/笔者始终(或者坚持)认为”“大多数研究者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等虚张声势的表达式。
五、审美感受的挖掘
这也是文学论文与其他学科论文最大的不同之处。研究文学不仅需要理性思辨,同时也需要感性兴发。一篇完全不能体现研究者审美感受力的文学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学精神有所抵触的。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阐释不完全是一种理性行为,更是一种审美体验,一种艺术感知。这就是说,文学论文的写作,既是一个抽象思维的活动,也是一个形象思维的活动。它兼容两种思维。抽象思维仿佛血脉,确定其走向;形象思维仿佛血液,激活其生命。
事实上,文学作品是文学研究的第一事实。文学研究是否具有创新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将文学作品读出了新意。诗无达诂。这句话的含义是文学作品没有明确惟一的解释,西谚则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思。而将文学作品读出新意,实际上是对研究者艺术感受力的考验。对文学作品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读,既是一篇文学论文论点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文学论文论点的有力支撑,同时,它还是文学论文最赏心悦目的部分,它的光芒将照亮整个文学论文,使文学论文在学术、学理、学统之外有了文学、艺术、诗的内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