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剧理论概述
第一节 西方悲剧理论代表性观点
悲剧艺术最先产生于西方,在西方的发展也是漫长曲折的。伴随着悲剧艺术的发展西方悲剧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这其中出现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高乃依、叔本华、尼采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正是有了这些大家的研究成果,如今的悲剧理论才能如此的成熟。本节选取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这三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悲剧理论家的悲剧理论进行阐述。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的学者,他在《诗学》中给悲剧下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通过这一定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是对于行动的模仿,并说明了模仿的媒介、方式、目的。他还认为“悲剧主要由情节、性格、思想、言辞、形象、歌曲这六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中他首先强调情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情节中心说”这一论点,认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显然有明显的缺陷,忽视了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但不管怎样,他提出的这些观点反映了古希腊悲剧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并为后人研究悲剧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悲剧,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作为诗学的一个分支而备受文艺理论家们的关注。”德国古典主义时期,黑格尔“被公认为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唯一以既独创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他对悲剧理论的首要贡献在于把辩证法应用到悲剧现象的分析中,提出了“矛盾冲突”的理论,认为悲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是建立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基础之上,而悲剧冲突是悲剧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这样黑格尔把哲学思想巧妙的运用到悲剧理论的研究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他还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即由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和心灵的冲突。对于悲剧的结局和效果,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冲突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是冲突的双方有一方实行退让,放弃原先片面性的要求,双方和解,永恒的公理取得了胜利。”黑格尔的这些悲剧理论虽然在他全部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多,但这些理论在整个悲剧理论的发展史中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哲学思想应用到悲剧理论的阐述中开创了悲剧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第二节 中国悲剧理论代表性观点
产生于西方的悲剧艺术,在其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到了二十世纪,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悲剧艺术被引进到了中国,纳入中国现当代美学理论的庞大体系中。而对于中国悲剧理论的阐述,也出现了许多有识之士,例如王国维、鲁迅、朱光潜、钱钟书、蔡仪等,这些学者吸收借鉴西方悲剧理论的成就来评述中国的悲剧作品,从而形成中国近现代的悲剧理论思想。本节选取了王国维、鲁迅这两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悲剧理论家的悲剧理论进行阐述。
王国维是近现代以来第一个引进西方悲剧理论对中国悲剧作品进行阐释的学者,在他的作品《红楼梦评论》王国维详细阐述了他的悲剧思想。王国维认为“真正的悲剧不应是先离后合、始困终亨,它应写平常人的生活境遇、思想感情,通过‘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他高度评价《红楼梦》这部作品,认为是真正的悲剧,没有遵循以往文学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而是真实的表现了当时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悲剧情节,是悲剧中的悲剧。王国维认为可以把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在悲剧的这三种分类中,王国维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通过普通人的普通遭遇来表现其悲剧命运,属于第三种悲剧类型。王国维接受叔本华“生活本身即是悲剧”的思想,将悲剧理论引入中国,对中国作品中“大团圆”的写作模式提出质疑,提倡平常人的平常悲剧,从而推动了中国悲剧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
第二章 女性悲剧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女性的生存悲剧
在 2014 年到 2015 年这两年《小说月报》一百多篇的短篇小说中,不同的作家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女性生活中不同的生存悲剧,生存悲剧主要通过悲剧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性的生存环境来表现出来,而悲剧性的生存环境如当下世俗物质的社会环境、社会中充斥的若隐若现的男权思想以及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等这些悲剧性的生存环境是导致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内容笔者将在第三章女性悲剧的原因分析中具体阐述。女人的一生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女儿、妻子、母亲,正是在这些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呈现出女性不同的悲剧生存状态,通过对 2014 年到 2015 年这两年《小说月报》一百多篇的短篇小说中描写女性生存悲剧状态的文章的梳理,笔者认为女性的生存悲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身体上沦为工具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上自我迷失的生存状态。
一、身体上沦为工具的生存状态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女性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角色,与男性相比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女性都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再加上一些女性自身存在的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不良心理,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女性靠身体为生的现象,不管这种身体上沦为工具的女性生存状态是出于女性自愿的还是被人利用的,都是一种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这些现象反映到文学创作中,便有了这两年《小说月报》短篇小说中出现的一些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女性生存状态,这是女性沦为工具的具体表现之一。不仅如此,通过分析文本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女性还沦为父母或他人牟利消遣的工具等,女性的这些悲剧性的生存状态不得不引发我们读者的思考。
《鸽子血》便是一篇典型的展现女儿的身体充当父母牟利工具的短篇小说。首先,父母让女儿小猴子负责买鸽子,从而女儿充当了父母用鸽子血伪装处女血从事诈骗卖淫活动的工具。其次,女儿毕竟是女人有几分女人味,于是便成为了继父庞光明猥亵的对象。最后,同样也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继父让小猴子直接从事了卖淫活动,从而更进一步成为了继父非法牟利的工具。正如鲁迅所说的“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个正值青春年少花季般的少女就这样夭折了。像小猴子这样的悲惨遭遇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是常见的,这种平凡人的平凡悲剧真实的反映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未成年女性的教育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她们的自我认同感自我保护意识是有待加强的。
...........................
第二节 女性的情感悲剧
情感对于女性来说是敏感的,人类的情感可以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大类。而在 2014 年到 2015 年这两年《小说月报》一百多篇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女性情感悲剧,通过梳理分类这些文本中女性的情感悲剧,笔者发现这些女性或因为爱情或因为亲情而落得悲剧的下场,而友情的悲剧文本较少出现,所以笔者将这两年《小说月报》短篇小说中女性的情感悲剧划分为两个方面:畸形的爱情婚姻以及冷漠麻木的亲情。
一、畸形的爱情婚姻
爱情与婚姻是每个女性所向往和神往的,可是爱情虽然甜蜜婚姻虽然美好却也免不了出现一些令人难以承受之痛。从 2014 年到 2015 年这两年《小说月报》的短篇小说为我们读者呈现出的女性悲剧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女性或因为爱情的不完美而自杀,或因为婚姻的不幸而自我迷失,或因为对爱情的忠贞而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这些畸形的爱情婚姻悲剧渗透于我们日常凡俗的生活中,将女性有价值的时间甚至生命所毁灭,这些“几乎无事的悲剧”令人深感惋惜。
《黄金时间》里她和他的爱情婚姻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相互折磨的畸形状态。这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他们夫妻两个的婚姻早已有名无实,而在丈夫晕倒之后救助的黄金时间里,妻子故意拖延时间残忍地让丈夫死去。这对夫妻之间早已没有了爱情,甚至连一点亲情都没有残存,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畸形的爱情婚姻最终酿成了悲剧的结局。《野象小姐》里“我”和宁蒙的婚姻也不过如此。宁蒙精神上出轨了,“我”想跟他离婚可是宁蒙不同意,婚姻就这样无味的继续着。《黄金时间》里的她跟《野象小姐》里“我”同样忍受着畸形的婚姻悲剧,无奈的忍受着无爱的婚姻,忍受着心灵以及肉体的双重折磨,这种遭遇无疑是悲剧的。
.........................
第三章 女性悲剧原因及其出路..................................23
第一节 商品利益物质主义的冲击...................................23
第二节 传统文化男权思想的束缚...........................27
第三节 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沦落.........................31
第三章 女性悲剧原因及其出路
第一节 商品利益物质主义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化和都市化急剧加速发展,与此相伴随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的迅猛转变,物质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的观念在社会文化价值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价值取向的突出表现就是“世俗化”,“‘世俗化’(Secularization)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 90 年代的中国已被充分本土化。它于此剥离了原有的神学意味,泛指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一种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世俗化的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突出的表现在女性身上,致使一些女性成为“世俗女性”,“作为市场经济潮流下的产物,‘世俗女性’体现的是女性在商业都市中的生存境况,传达的是商业文化氛围中形成的都市意识。”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对于当今女性乃至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这种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对于整个社会良好的发展是不利的,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由商品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心理以及彼此间情感的疏离,都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副作用,这种副作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诚然在市场化的商品经济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正当的方式方法取得自己应得的物质和金钱,这是值得提倡的。毕竟在旧中国由于长期的贫困物质的匮乏生活对人们身体以及心灵的残害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导致当今人们物质欲望膨胀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应反对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求,相反应该鼓励和赞扬,正是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求推动了整个和谐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每一个人都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中的一员,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物质欲望也是彼此关联的,所以理清彼此间的复杂关系也是尤其重要的,对于那些不正当不合理的物质追求我们应该极力反对。
.........................
结语
本文运用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理论着重分析了 2014-2015 年这两年《小说月报》短篇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类型、原因及女性摆脱悲剧命运的出路。其中女性悲剧的类型主要表现在女性的生存悲剧、女性的情感悲剧、女性的性格悲剧这三个方面,而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商品利益物质主义的冲击、传统文化男权思想的束缚、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沦落三个方面。因此,女性必须摆脱“几乎无事的悲剧”命运,树立女性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女性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以及建立两性和谐的文化局面是女性摆脱悲剧命运的有效途径。
现实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抑制了女性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当代女性要想发展与男性文化和谐相处的女性文化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与阻力,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即使这样我们广大的女性同胞还是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应对挑战。而对于男性而言,也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女性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帮助女性建立其独特的女性文化。对于社会而言,也要大力宣传女性文化,从法律到政策等方面不断促进女性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广大女性自己的努力与奋斗,真正转变思想,靠自己的实力与辛勤的汗水去赢得本该属于广大女性的一席之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女性文化,从而与男性更加和谐的相处,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论文分析了2014年到2015年这两年《小说月报》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悲剧,通过笔者的分析会帮助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当今女性的生活状态,进而引发读者对女性命运走向的深刻思考。当然本文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一些观点可能考虑不周,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但笔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女性悲剧的研究之中,对于女性悲剧的研究会越来越全面立体。社会上广大的女性同胞也会不断的调整自我,提高自我,男女两性会越来越和谐的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略)
透视女性之悲剧——2014至2015年《小说月报》短篇小说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