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小说中的城市空间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21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现代与传统接融中的都市文化空间

在中国几百年的文学传统中,乡土文学一直作为主体存在于文学形式与内容之中。20 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再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国文学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容题材由单一的乡土逐渐转变为都市、乡土共存的状态。从广义的范围上讲,这种都市与乡土、现代与传统的转变,在文化转型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剧烈而长期的排斥与融合之中渐渐并存共生。这种转型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转变,更能见出深层意味。

第一节 东西方都市与乡土辨析
一、工业革命环境中的都市与乡土重构
乡村与都市,是社会的生活形态变迁,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果想研究文学中的都市,也就必须了解掌握社会学中都市与乡土变迁的背景历程。都市的形成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当英美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以工业资本与消费服务为主体的需求激增,导致乡村周边及大量国内外的移民涌入城市,渐渐形成都市群体。雷蒙·威廉姆斯在其所著的《乡村与城市》中,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如何不断重构了英国的城乡关系,特别是如何促使了现代大都市的出现。英国开启的“大都市”传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资本主义霸权控制其他地区的工具。工业品市场与原材料来源地正是经济上不发达的“乡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正是这样被重新塑造。不仅仅是在英国,远方的殖民地同样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乡村”,20 世纪中国以上海代表的租界就成为其半殖民化色彩的附属地。西方世界形成的大都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它是英国工业文明和殖民地经济的产物。这个意义下所形成的都市与乡村互相重塑的关系,成为新的重组社会的方式,从物质生产到意识形态,都是这一历史过程的不同层面。1这种原料与劳动力的供给所形成的都市与乡村关系重构,可以视为西方殖民国家都市发展的共同道路。
在西方文学的历史中,乡土文学本身具有更广泛的指涉意义。美国学者赫姆林·加兰就特别注重文学中的地方色彩与民族特性。在他看来,“地方色彩”“异域情调”就是文学中的差异,即文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所以他在看待美国乡土文学时,就反对摹仿英国等其他欧洲文学的做法,强调要突出本土、本民族的特色书写。同时,他所指涉的乡土范围更广泛的将城市生活也纳入其中,“将再创造城市生活——圣路易、芝加哥、旧金山将要被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人们所描绘,这些作品将具有局外人无法企及的真实。只有出生于当地并从内部了解当地生活的那个作家,才能真实地描写某个城市或某个农村的生活。”1在这里,加兰一方面把乡土的定义范畴从狭隘的乡村、农村扩大到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在空间的范围上,他要求叙事必须立足于生长与生活的现实环境,即本土乡土。在西方工业资本与殖民扩张的强力下,本土文化危机频现,加兰这种立足民族立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他所提倡的广义的乡土文学概念,强调了本土在地的民族特点,更突显了历史人文关怀。
....................................

第二节 都市的整体特征
中国的乡村是敦厚的,但也是专制而严厉的;都市是冷漠的,但也是包容而放任的——这是就生活形态与价值观的宽容程度而言的。
一、陌生性
生活于都市中的人,陌生感始终萦绕周围。现代化导致都市无限扩张,结果是都市的空间大到无以认知。这种没有边界的夸张,首先导致的就是人对都市的陌生感。长时间生活于乡土中的人,突然进入摩天大楼的都市并伴着霓虹闪亮,自然感到眩晕的陌生,继而由陌生感到恐惧,再到反感与排斥。“上海完全是外国人的上海,不久中国就会不知不觉的变成外国人的中国。……我没有调查什么统计表,我也没有参考什么户口书,我不知道上海有多少洋人,占全体人口的几分之几。……这百人之一的洋人有的是汽车、别墅,种种的奢华品,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都舒服了十倍。”1原本是渔村的上海,由于外国人的侵入而变得陌生。现代化造就的日常用具,现代感的生活节奏,他们以百分之一的奢华凌驾于百分之九十九的贫穷与肮脏。
或许,上海——这东方的巴黎多少也给年轻人带来几许憧憬与向往。“在上海我们将看见一切种种类类的怪现象,一切古旧的,东方的异迹……因此,当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读到中国的历史和地理,读到这在世界上有名的大城,不禁异常地心神向往,而想要在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与上海有一会面的因缘。”2丽莎,这个苏联贵族少妇在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上海,她对上海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而残酷的生活却让她沦为妓女,最终悲惨死去。满身荣华的丽莎带着希望来到上海,但这国际都市并没有给予她梦想中的生活,相反获得的却是走投无路,出卖身体还有红颜薄命的无尽哀怨。一如柯灵所写“他一直有一种幻想,以为上海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海阔天空,容许他自由翱翔。到了上海,他才知道受了自己的骗。他从前在书报上看到的抽象名词,这三个月里面却看到了许多事实的标本。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拥挤的大城市里,根本就没有他插足的地方。”3都市空间庞大复杂,年轻人的希望在这拥挤的都市中无望地破灭了,陌生而美好最终敌不过陌生而无情。
相较于年轻人对都市的渴望与憧憬,中国现代作家对都市更多的是一种批判与鄙弃的文学态度。石平梅在《一瞥中的上海》中称上海为“闹声的沙漠”,她除了参观学校买点东西以外,就在女青年会伏着看书,对上海半分留恋都没有。林语堂在《上海颂》里,直接称上海是个可怕的地方,它是东方下流的混合,表面的繁华掩饰不了空虚、平凡、拜金与低级趣味。它的畸形、邪恶、浮躁、堕落都隐含在高耸的石砌大楼里、残余的垃圾桶以及苟延生命的贫民中。林语堂几乎将所有负面批判的形容词都加注在上海身上,可见对其厌恶之重。
..............................

第二章 政治文化场域中的宏阔全景想象

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是时代的主导思想,它将自己与被压迫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世界左翼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性和世界性是中国左翼思潮的两个鲜明特征。关于左翼文学思潮的整体研究,包括其历史成因、内部论战、代表人物、风格特征等等,内容是庞大而复杂的。本章意在阐述左翼文学在政治立场指导下,在阶级因素影响下,如何书写都市——上海。重在探讨左翼文学思潮流变中与空间书写相关的系列问题。

第一节 左翼知识分子的文化构成
谁书写了都市?不同的人描写都市必然是不一样的,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书写都市?是什么文化背景或身份认同形成了文学中如此这般的都市意象?这一小节就是要根据以上内容,分析研究左翼知识分子的文化构成。
一、殖民剥削下的全景上海
1928 年,上海爆发了革命文学论争,这是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象征现代文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号称“国中之国”1的上海,在西方殖民大肆侵入的影响下,迅速跻身世界大都市的行列。东方与西方、都市与乡土、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各种对立的景观与意识形态都互相排斥又依附存在。上海贫富悬殊,这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外滩的洋船旗舰、盛气凌人的十里洋场,那是属于西方买办、资本家的金融世界。隔街而望肮脏混乱的华界商铺,则是小商小贩赖以生存之地。更有弄堂里暗无天日、臭气熏天的贫民窟,聚集着食不果腹、举步维艰的工人。南京路上的百货商店、大世界里的歌舞艳场,都是少爷小姐们打发无聊的消费场所。警察局、巡捕房的红头阿三代表着暴力机关的蛮横无理,舞场中的歌女舞女,也充满着生活所迫的万般无奈。办公室区隔中的普通科员、狭窄亭子间的文人作家,都象蜗牛走路般纠结挣扎。还有像马一样的黄包车夫、无数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都以异于上海繁华的状态生存着。上海各个阶层的人或享乐其中,或贫穷失意。
西方将殖民眼光锁定在上海,其良好的港口地理位置、大量的物质资源、廉价庞大的劳动力都是可以将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有利条件。兴办工厂、建立银行,大量贸易资本往来,建造起表面上海通商繁荣的景象。自然科学家弗兰茨·多夫兰曾在 20 世纪初来到中国,描写所看到的上海,“在广州,我看到的是几乎未被触动过的中世纪的中国;在香港,是被中国化渗透的英国殖民地;在这儿,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的欧洲的贸易和工业城市,它是通过欧洲各国的共同努力,才发育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自由的共同体。”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眼中的都市与乡土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都市书写,无论是哪一类文人作家知识分子,都是无法离开乡土孤立存在。本节重点讨论左翼文人眼中都市与乡土的复杂关系。
一、巨大的贫富落差
“农民所保有的土地权加速地向市镇输送,引起了地主的‘离地’。……佃户重重的压在地租和高利的榨取之下,劳作终年也不能避免妻儿的冻馁。他们既和土地脱离了‘所有’的联系,生活的压迫,很容易把它们逼出农村,在农业之外另求他们安身立命之道:人口从农业里流出来,农民的离地。”1“乡下也没有饭吃,收了一点,都还给东家了,肥料也扣还给他们,家里一粒也不剩。”这是丁玲小说《奔》中对佃户制度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西方资本家与中国民族资本家大肆发展工业,兴建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农民逼迫下的离地,都市劳动力的召唤,双重作用的影响下,农村人口大量从乡村涌进都市。新来的移民,男女老少,衣食住行都要在都市中完成,居住、工作、生活、消费,服务需求越来越多。都市就象滚雪球一样的不断膨胀,高楼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都市空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
丁玲的小说《奔》,叙述了上海附近的乡下人坐火车奔向都市,希望能在上海找事做,可是大量的乡下人都是失望而归。小说中重点截取了火车车厢这一空间意象,描摹了车厢里奔向上海的乡下人之多,他们都带着希望狼狈地拥挤在一起。“旧的,脏的车厢里,挤着一些破烂的布堆,在布堆上排列着不整齐的人头,有些咧着黄牙大嘴,从大嘴里送出浓臭,从那张着的鼻孔里,一声一声吐着鼾声。有些好久没修剃过的头发蓬乱地散着,口涎长长的垂到胸际。有些张开了睡眼,望望车外又望望进来的这一群,不动也不说。”2“她们朝向城里的路上走去,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有着剩饭施舍的地方。”1由此可见,守着土地资源的农民,却食不果腹,而将仅有的希望寄托于都市。
但上海并没有满足他们最基本的要求,连施舍剩饭的地方都没有。很多执着的人一连歇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什么事做。“怕上海饿死的人不够吗,要你们赶来送死?几十万人在这里没有工做啦……”乡下人希望而来却无奈而归,他们听见“远处传来轧轧的车声,接着便看见那车头上的大灯,浓的黑烟,染上了沥青色的天空,火车飞快地朝他们冲来,掠过他们的身子又滚向前去。这是到上海去的火车,在车上,在那有点灯光的四等车厢里,又有一批一批的乡下人,在乡下过不了而跑到上海去的。他们正睡着,咧着嘴,流着口涎,做着可怜的却是荒唐的梦。”2火车,这种现代文明的交通工具,往来于都市与乡土之间,它的快速便捷并没有给乡下人带来他们所期盼中的食物、安稳与文明。他们只能在固定的四等车厢中,肮脏疲惫的挤在一起。令人作呕的睡相是中国普遍乡下人的悲惨境遇,离开土地的农人是被抛弃的生命群体。
张天翼的小说《出走以后》,叙述从乡下嫁到上海的何太太,因为与丈夫吵架,独自出走又回到乡下的经过。这个从乡土到都市,再回到乡土的故事没有丁玲的《奔》那样沉重悲惨,它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题材风格。在形式上很相似于《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出走,但实际又不同。娜拉是为了爱情婚姻离开家长,而何太太是与丈夫吵架离开小家回到老家。小说中对比了何太太在乡土与都市中的各种生活状态。未出嫁“那时候她只穿着破棉袄,罩着补了又补的蓝旗袍。脚上老是一双胶底鞋:夏天泡着脚汗,冬天就冷得象冰。”而如今嫁到上海以后“她衣裳的那件料子——全屋子只有她自己叫得出这名目。全身缀满着并不怎么好看的花:象小孩子画的。头发烫得一折一折的,罩在那张涂着黄粉的脸上。指甲油油地发着亮。”
.....................................

第三章 迷失家园的现代人与飘渺的主体性体验.................................67
第一节 新感觉派的都市定位...............................................67
一、擅于表达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67
二、不同的知识背景与相同的文学趣味........................................69
三、叙述空间以碎片化呈现画面感................................................71
第二节 新感觉派的都市与乡土情结..................................................73
一、在都市中怀恋乡土 ....................................................................73
二、美妙的爱恋在都市中破灭........................................................75
三、被迫现代化的乡土与异化的人................................................77
第三节 现代性的都会环境................................................79
一、街道 ....................................................79
二、跳舞厅 ..............................................81
三、百货商场 .................................................82
四、火车与船舱 ..................................................84
五、医院 ..............................................86
第四节 困苦而残酷的荒诞人生........................................87
一、异性的追索与迷茫 ...............................................88
二、从生活中跌落的人 ......................................................90
三、缺乏阶级意识的社会底层.............................................91
第四章 反思对抗现代性的自我精神坚守.............................................95
第一节 京派作家与都市北京...........................................95
一、帝都北京与租界上海 ....................................95
二、京派作家的都市想象和文化空间............................................97
第二节 老舍笔下的北京市民社会..............................................99
一、都城北京的外在空间 ..............................................99
二、日常审美的生活空间 ..............................................102
三、文化冲突的现代空间 ..............................................107
第三节 沈从文反现代性的都市印象................................................110
一、极端的“二元对立”观念..........................................110
二、虚伪与罪恶的都市文明..........................................................113
三、在上海:都市漫游者的姿态..................................................116
四、在北京:都市中的知识阶层..................................................118

第五章 国统区与沦陷区中苦难压抑的生存悲剧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自战后以来,中国的政治空间被分为三个区域: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在当时战争环境和政治格局的影响下,出现了与之大体相对应的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孤岛文学(上海)等不同政治区域的文学。政治空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发生突变,这势必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外部与内部的严重影响,创作主体的改变,作家文人处境的困窘,1940 年代的中国文学发生历时性的巨变。战争与抗战的爆发,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大规模的历史动荡,都市景观发生变化,都市小说在本该有着更加繁荣的发展过程中,却呈现急转直下的颓势状态。战争直接导致很多都市作家的解体,很多居住在北京、上海的作家都纷纷迁居内地,创作思想和创作对象都发生重大改变,由此都市小说的衰退之态愈演愈烈。但与此同时,以战争为大环境大背景创作的都市小说也应运而生,巴金描写了国统区重庆人们的生存境遇,张爱玲、苏青、潘柳黛等人描写了沦陷区上海中,小市民尤其是都市女性在颠沛流离中的生存困窘。他们都是 1940 年代战时都市小说的典型代表。透过他们的文学世界,可以看到 1940 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都市的特殊景观,即战时都市中凡俗人生的黑色压抑。

第一节 炮火威胁下的黑暗都市
一、战争语境与文学结构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在半殖民社会性质中也被迫登上世界战争的舞台。在全世界范围内,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国家是一个稳定且静止的社会。科技和物质文明的急剧发展,西方社会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时时以爽朗乐观的态度沉迷于改造世界的自信之中。即使是战争爆发前一刻,人们依旧满腔热情地对胜利充满盲目的乐观。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在半殖民化的畸形发展中,依然保持繁荣热闹的都市景象,人们依然在按照各自的生活轨道高速运转。
但是,突如其来的战火轰醒了都市中沉睡的人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被打乱,再美好天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文学是时代最直接最显著的反映,战前所有的豪言壮语都在文学作品中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沉重的思考和对战争厉声的控诉,“如凄凉的‘荒原’代替了惯用的‘人生’,触目惊心的‘胸墙’代替了‘生存意义’,令人一筹莫展的‘人阵迷宫’代替了‘人生目标’,‘一卷卷的铁丝网’代替了‘历史’,而满目疮痍、寸步难行的‘泥泞’则代替了常用的‘世界’。”1为了能更加恰当、准确的表达新生事物的特征,人们创新了文学中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是战争时代的产物,也是战时人们重新表达情绪的集中体现。
1940 年代的中国文学受到战争的严重冲击,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复杂的文学图景。按照政治空间划分的文学类别也形成混乱多变的文学格局。解放区是指由共产党执掌的以延安为中心的西北边区。解放区文学,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抗战内容的作品。毛泽东 1942 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倡导文学要创造出符合本阶级要求的新型文艺。由此,解放区文学以人民、士兵、干部、农民为描述对象,探求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在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明朗朴素的基调和向往光明的激情,这本身与都市人们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愁苦情绪不符。另外由于中国西北的地理因素、环境风貌和生活水平,已经决定了无法产生都市文学。即便出现像丁玲的作品《在医院中》,描写延安窑洞医院空间的文学,但也不属于都市空间的范畴。因此,解放区文学中并没有诞生现代都市文学。
...............................

结 论

硝烟弥漫的战争早已结束,半殖民性质的旧社会也已远去,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小说一直成为后辈学界关注热议的重点。那段繁华与战火并存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研究者总是如同相机拍摄一般,喜欢用镜头不断的将那段时光拉回到眼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总能够收获新鲜的感受和奇特的发现,这足见那段历史的深广丰富。

一、思想共鸣:五四文学精神的继承
北京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地,上海后来又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它们都是当时中国文化思潮最先进的聚集地。生活在这两个都市中的文人作家,首先接受了先进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中国历史文化境遇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冲突下文化转型的产物。这些作家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他们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所接受的先进思想、知识文化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众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创作体现了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些作家自身继承了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往往具有高度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在西方殖民的强力发展下,工厂最先出现在上海,工人阶级由此诞生。恶劣的劳动环境,肮脏的生活环境,资产阶级的强力压榨,这些都迫使工人阶级罢工反抗,由此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左翼文学作家描写了工人声势浩大的罢工场景。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记录、支持、倡导工人的罢工行为,鼓励工人要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茅盾、蒋光慈等人创作的小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强调了阶级立场和革命意识,但更多的是突出了五四精神即人的启蒙和自我觉醒。左翼文学鼓励倡导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要与资本家进行挣扎与反抗,以此争取更多作为“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在本国资本家和西方殖民者的双重压迫下,无产阶级的的觉醒使工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时更加维护了工人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在五四文学之初,“女子问题”就作为重要内容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更是将其作为反对封建道德以及家长制度的关键。在中国封建思想中,女性单纯作为男性的奴隶或附庸,根本没有自我独立意识。在五四启蒙文学中,作家翻译并创作小说和戏剧,以此来呼吁女性要具有反抗的意识和敢于说“不”的勇气。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欣喜的看到一大批独立自主的女性作家在文坛诞生。战争语境下的特殊时期,苏青、潘柳黛等女性作家同丈夫离婚,离开家庭,由家庭主妇变为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她们同张爱玲一道,用敏感细腻的手法,叙写着女性在战时上海的艰辛故事。五四文学最著名的“娜拉出走”给予女性作家发现自我的思想启蒙,鼓励她们拒绝丈夫的不负责任,让她们离开腐朽衰败、名存实亡的婚姻家庭。女性作家勇敢的出走,正是五四文学倡导女子自我独立的欣喜成果。她们笔下具有现代意识的职业女性,在都市中不依靠男人的施舍,即使再困苦再挣扎,也不放弃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了社会对女性的认同和尊重,她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五四文学精神鼓励女子解放的必要性。在五四文学精神的指引下,有更多的女性勇敢的走出男权社会的庇护,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自我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