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回眸20世纪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可谓是丰富绚烂无比。女性文学,作为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翼,则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始。作为一场彻底反封建、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独立的文化思想革新的启蒙运动,在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的整个文化、思想观念领域的影响非同凡响。在这一新思想革新运动中,以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石评梅等为代表的一群女性作家得以浮出地表,登上亘古以来以男性为霸主性地位的文坛。她们纷纷投身于新文学创作,一展女性的才华风貌。这一集中于某一时间段里的女性群体性的创作且佳作迭出,成为了整个文学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所谓的“中国五四女作家”这一课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并不被认为是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有价值的论题。诚然,在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国内种种社会历史原因,文学研究论题都以所谓的阶级立场和研究的文本对象中所表露的对待革命态度如何这几重标准来进行梳理划分。显然这样的研究框架无法将五四女作家这一大而稍“杂”的群体全面统一而合理地框进去。此处的杂,固然指的是像苏雪林这样的“反动”作家和像石评梅这样伟大的革命作家同属于这一群体,故而也就无法依据上述这一重标准将这立场矛盾着的二者全部统摄。在这一划分标准的驱使之下,自然这一论题不便研究也无以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之说。当历史的车轮滑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之后,大批女性作家步入文坛。伴随着社会的商业化进程,诸多女性作家的文本较之于男性作家的而言更有消费接受市场。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上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的发生,波伏瓦、费尔斯通、弗里丹、伊丽加莱等人的女性主义理论纷纷被介绍至国内,日趋开放的空间与研究视野的拓展,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研究兴奋点。
对于时下的研究者们来说,批评研究如想获得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必然得将视野向以往相关的文学史拓展。如此一来,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发轫期创作,即五四女作家们的创作随之便也就被纳入了新的研究视野。然而对这一论题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专著不是很多,主要有张衍芸的《春花秋叶——中国五四女作家》、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黄英(钱谦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洁泯的《中国现代作家评传》、贺玉波的《现代中国女作家》、白舒荣的《十位女作家》、李彦萍的《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研究》和阎纯德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在张衍芸的研究专著里面,作者按照五四这一群女性作家登入文坛的先后顺2序分章节逐一进行介绍,将她们各自的生平事迹与其创作成果结合起来予以详细的分析论述。与此论述角度相类似的还有上述白舒荣、洁泯等人的专著。这些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后来研究者详细了解这群女作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资源。另外在孟悦、戴锦华、黄英、贺玉波乃至李彦萍和阎纯德等人的研究中,则是将五四这一群女性作家与稍后的三四时年代乃至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作家纳入同一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虽大、范围虽广,然其对现代或整个二十世纪的女性文学给出了高水准的整体层面上的论述。这为后来欲求了解百年来女性文学的整个发展进程的研究者贡献出了有着深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为更为后来的女性文学整体性角度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在一些评论研究中,较多的也是将五四女性写作置于整个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宏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外来西方文化或是传统中国文化对五四女作家们创作的影响;小说主题思想的研究;女性意识研究;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叙事风格和文体特征的分析等等。就五四女作家们所创作的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来说,研究者们重点将视点放在了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系列上,如平啸的《走进女性——凌淑华笔下的女性世界》(《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或是从性别角度出发,探究文本中展现出来的母女关系,如李玲的《“五四”女作家笔下的母女亲情》(《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有些则对之作了跨时代的比较研究,如包丹则在其《试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7月,第23卷第3期)、王贞的《理解与反动——五四与新时期女性小说中母亲角色定位之比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3月,第19卷2期)等等。然而对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研究相较于女性形象研究来说则少了许多。
在扬州大学段淑芳的硕士学位论文《论五四女作家小说中的男性书写》中,一章的篇幅统括五四女作家们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男性形象的整体表征概况较全面,然在对这些男性形象进行具体分类梳理方面稍显不足。西南大学杨柳的硕士学位论文《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及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是既有五四女作家们个案生平的逐一介绍,也有对文本中男性形象的分类论述,内容较丰富,稍显欠缺之处则是不曾对其男性形象写作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背后的原因进行论述分析。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期刊文章有金鑫的《在场的缺席者——冯沅君、宗璞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塑造》(《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3.)和薛双芬的《试论凌叔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新闻爱好者》2010.06.)等。金鑫从冯氏家族的角度出发,因冯沅君是宗璞的姑姑,而姑侄二人均在各自生活年代的文坛上拥有着一席之地,研究者将这有着浓厚血缘关系的两位女性的创作进行了比较论述,以凸显冯氏家族中女作家们的女性意识。在薛双芬的论文中则从传统与现代的思想角度分析单个作家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内容稍显单薄。基于上述这些研究现状,笔者将这些五四女作家们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从年龄身份的角度切入,对之进行分类梳理,并就这些男性形象书写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走近五四女作家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探寻体察她们在寻求女性解放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希冀能为当代女性问题的思考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
第一章她们的言说:多维的父辈男性形象..............................4
第一节封建父权符码的象征.....................................4
第二节人伦温情的延续.........................................9
第三节身份的转换及困惑......................................11
第二章两性关系中的青年男性形象...................................17
第一节两性关系中青年男性的外在形象特征.......................17
第二节青年男性精神气质之书写.................................21
第三节从两性关系中的青年男性形象看女性的命运.................25
第三章男性形象书写特征的成因探析................................29
第一节青春女性们对男性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29
第二节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过度彰显...........................32
第三节书信体和日记体为主的文学体式的特点与局限...............35
结语............................................................39
参考文献..........................................................41
...............
结语
从整个女性文学发展史上来说,五四女作家们在五四时期集体迸发式的创作尚属女性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作为一个起步的阶段,创作上所呈现的一些幼稚之处自然无法避免。过多关注女性自我而对异性的书写刻画留有肤浅之处以至于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已成为她们这一时期创作上共同的缺陷。但是身为女性文学的一代开拓者,五四女作家们的创作就其小说题材、叙述角度、文本体式等这些层面上来说,对接下来的三四时年代包括再后来的新时期的女性写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五四女作家们的男性书写到萧红笔下的男性到张爱玲文本中的男性形象,从五四女作家们的“自叙传”的创作方式到九十年代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们的“私语化”写作,从五四女作家们文本中的女性主体精神的张扬到后来女作家们创作中的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彰显,这一路无不显示着在后来的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对五四女作家们创作的继承与发扬。五四女作家们呈现一种群体性创作的时间跨度并不是很长,从一九一七年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日》开始,到了随后的三十年代初,女作家们便已纷纷封笔,不是出国便是兴致已完全投向其它领域。冰心一九二三年赴美,苏雪林随后也前往法国,而陈衡哲、冯沅君、苏雪林这几人也仅只有二十年代创作的《小雨点》、《卷葹》、《绿天》、《棘心》这几个小册子,之后便不再有这类白话小说作品问世。冯、苏二人后来转而投身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陈衡哲亦是专注于西洋史的研究,至于凌叔华则完全改向绘画。除此之外的石评梅则因急性脑膜炎于一九二八年病逝于北京,庐隐也于一九三四年因难产而去世,如此这般便使得往日的群英队伍只剩下了丁玲寥寥一人坚守文坛。此般开端后的态势似乎也预示着女性文学在整个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坎坷沉浮之命运。
参考文献
[1]冰心.冰心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3.
[2]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上海书店,1985.3.
[3]丁玲.丁玲小说[M].傅光明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3.
[4]冯沅君.(原题淦女士)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
[5]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9.
[6]庐隐.何处是归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1.
[7]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