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族群之一,其文学也与之匹配的拥有极其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图腾、祖先的神话到《羌戈大战》《嘎尔都》《木姐珠与燃比娃》再到当代的民间文学,其发展从未间断终止过。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学一样,羌族的神话、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是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然而因为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没有作家文学的民族,在众多版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很少有提及羌族文学史,即使有也只是只言片语,提及羌族作家文学的更是屈指可数。再加上近年来羌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兴盛、繁荣使得学界对羌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成为羌族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
本论文对《羌族文学》杂志1988至2009年的作品细读,通过文献、资料整理法;文本细读法;数据整理与统计方法;并多次前往汶川调查、采访杂志主编、羌族作家和收集第一手的羌族文学资料,希望通过对此刊的解读透视处在边缘之边缘的羌族文学这一少数族群文学的生存现状、羌族文学是如何被建构、生产以及成为标志性符号,以及对羌族文学该走向何处等问题进行思考。
第一章 杂志四阶段
这株大山深处的百合是目前国内羌族唯一的纯文学内部刊物,也是羌族文学的聚集地。该刊的主力有谷运龙、羊子、汪友伦、雷子、张力、梦非、叶星光等羌族作家。这些羌族作家聚集于此刊,日渐形成以《羌族文学》为据点的羌族作家群,并与该刊构成同构关系。他们在《羌族文学》发表了众多作品,有描写羌族风土人情,有描写羌族族群文化、历史,也有表现作家作为羌族生命个体存在的体验等多方面主题,而恰好这些主题又成为了《羌族文学》的话语内涵。《羌族文学》作为羌族文学、文化、历史的传播载体,在中国转型期的语境下,其话语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羌族文学》杂志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发生者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一开始并没有旗帜鲜明的表达是羌族唯一的纯文学杂志,在《岷江文学》时期其发刊词中写到“《岷江文学》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故事等表现岷江流域各民族风土人情、发掘民族文化之精华,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1它所面对的范围还是岷江流域各族群,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也是多个族群的作家作品。在岷江流域多族群交汇发声中,羌族作家作品数量不多,并且这些作品并不突出族群特征,如若不是特意寻找不会发现有羌族作家的痕迹,他们的声音大多被淹没了,即使有也是大都是对日常化的书写,对生活的感悟。但是到第三、第四阶段,他们逐渐在羌族族群内部的声音,高举起“羌”的旗号,尤其是进入第四阶段后族群情绪进一步高涨、漫延。
第二章 默默战斗的羌族作者群
羌族作家群是指该刊创刊 20 多年来已以本杂志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的羌族作家,形成了羌族作家群,并因此聚集了许多羌族作家,并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谷运龙、羊子、雷子、张力、叶星光、二根米、李孝俊和 80 后青年诗人羌人六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是他们的成长与创作是与杂志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在杂志不同阶段他们的作品风格也是与之呼应的发生转变,可以说《羌族文学》杂志的转变,是与羌族作家群共同完成的。《羌族文学》一直致力在要团结、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作家。在《发刊词》中这样写道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在 1995 年更名后第一期的《主编寄语》里也说:“她的问世无疑是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学艺术事业,培养造就少数民族作者为己任。”12这一节介绍与梳理几位与杂志联系较为紧密,杂志发现、培养的作家。比如作家与杂志的关系谷运龙、羊子、雷子、张力。
目录
第二章 默默战斗的羌族作者群......................................................................................11
第一节 羌族作家与杂志....................................................................................................12
第二节 雷子........................................................................................................................17
第三节 张力羌..................................................................................................................19
第三章 夹缝中的发声者............................................................................................22
第一节 驳杂的的声音到高蹈的主旋律..............................................................................23
第二节 意义在文本断裂处产生..........................................................................................25
第三节 题材变化...................................................................................................27
································································································································
结论
以《羌族文学》杂志为中心看其羌族文学的建构、发声与其他文学、羌族文化与其他族群文化的生态环境变化都是有巨大联系的。是在彼此影响并在这个互化过程中是是兴起、建构和发展。罗伯特.杨在提到文化互化时说“文化互化并不是文化殿接触而已,也不是最终可能形成的文化融合,而是从一个文化到另一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相互撞击、发酵、调和然后像慢火炖煮一样。这个混杂柔和的过程同时也让主导的一方所传递的文化素质得以重新创造、重新铭刻,如此一来,像现代性的各种形式才能够被重新塑造,重新调整改变。”。羌族在汉族和藏族文化圈之间,时刻都在与异质文化发生碰撞,加上羌族本民族的族群意识的苏醒,在慢火炖煮一样的环境中羌族已经逐渐开始建构自己的文学。在汉族、藏族、维族等各民族文学的互动、多重影响下,羌族也自觉的参与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建构中,而这种建构本身就是对羌族文学自身建构的过程。可以说在羌族文学的建构的过程中其他数民族的文学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而在汶川地震后权力意志的强势关照也是羌族文学被建构起来的另一原因。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过程,羌族文学终于在多方关注下被建构起来。这对于羌族文学和文化是一个跨越,但它的发展却实实在在的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考验。羌族文学不应该成为族群情绪激化的助推器,也不应该是权力意志的俘虏,不应该是一场又一场滥情的作秀表演,而应当每个羌族作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为羌族文学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到底羌族文学该从哪里出发走向哪里,最后情归何处?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