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对有关理论进行论述,对概念进行界定是定性分析;对职业培训实际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是定量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使研究更具客观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国外学者关于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养问题一般是围绕三个视角来探讨。第一种是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角度分析问题。D.E.Bloom(2008)等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经过培训的城市务工人员与农村工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发现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与没有参加过的相比,生产力和对经济的贡献率更高。Magnire(2000)认为就业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Van Crowder(1998)等人认为通过提供农民工职业培训,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培训模式问题上的探讨。Maguire(2000)运用实地调研的形式对培训主体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农业院校存在严重滞后性,应充分挖掘农业院校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Arthur M.cohen(1996)等人提出社区学院是实现农民工技术培训的重要载体。第三种是在职业教育路径选择上,Bryson, A., R. Dorsett,Frazis Loewenstein M.A,Christian.Brzinsky-Fay(2002;2010;2016)等人通过深入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现状,从经费投入、师资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从以上来看,国外学者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问题要主要是在必要性研究、培训模式与路径选择上有深入研究,但是对其困境、成功案例、机制和模式的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十分缺乏。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已经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但现有研究多从传统角度来分析,主要集中于定性的现象概括与对策研究层面。关于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的系统研究还相当匮乏,也未能提出一个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基于此,笔者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一是从现代化角度考虑,受国内外成功案例启发,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进行系统性研究。二是构建了职业培训机制,分析了机制的构成及内在联系。三是构建了多元化的现代培养模式。这些为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培训主体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一是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困境,并深究其成因,这对于河北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一定帮助。二是创建了职业培训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发展路径的研究奠定依据。三是基于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路径,具体包括政府保障、培训主体创新、培训体系深化、合作渠道拓宽。这些对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推进新人口红利时代进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2 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农村转移人口职业培训必要性的分析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一直关注并重视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英国著名学者舒马赫认为,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进步的关键。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对农民加强文化教育并开展培训。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之后,会积极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①舒尔茨(2002)认为,通过加大教育投资用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知识水平的投入产出效益要显著高于一般性生产投资。在他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如果一个农民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并掌握熟练的技能,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通过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大量的产出。”②Sitakanta Panda(2015)运用数据模型得出农民教育对农户收入存在显著影响的结论。Gavin Pereira(2014)等人通过对澳大利亚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农户在农作物上的收入,还能增加工资收入。Daniel Christel(2011)认为通过加强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不但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还能对农业生产安全产生积极作用。
(2)关于农村转移人口培训模式的研究
Linda Clarke(2008)在其著作中强调了职业培训对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比英、美、德、法的教育政策,得到结论,职业培训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公平正义,并建立了主体多元的培训模式⑥。DarrellL Parks(2007)在《A History of Vocational and Career Education in Ohio:1828-2000》一书中介绍了俄亥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历史经验,从经济、政治及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①。Rao RM(2012)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到了排除农民文化教育等社会排斥的建议。Tomas Korpi(2010)从劳动力流动性的角度,通过调查数据对德国和瑞典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②
...........................
2.2 相关概念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来源于社会学,王春光认为这一类群体主要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有农村户口但在城市打工的人员。他们在城市扎根,脱离了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此后,这一概念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正式提及,政府开始采取针对性方法来促进这类群体的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时代赋予的特殊属性,他们文化水平更高,职业规划更加清晰;他们基本脱离了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他们物质和精神需求更高,容易接受新奇事物;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关注健康、权利和尊严。这些特征表明,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知和意愿更强,同时对具体的内容、方式、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独立出来,进行单一主体分析。
还必须要明确培养与培训的本质区别。培训一般是指对某项技能的岗前教学服务。培养即培育,是按既定的目标进行长期的教育与锻炼。前者侧重技能型、短期教学,而后者侧重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教育。从人力资本角度来讲,培养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的收益实现最大化,推动经济进步。
英格尔斯首次界定了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从思想、行为、态度和心理四个层面说明现代人应当具有的特性。①从人的现代化思想得到启发,本文提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养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是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相关主体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创新意识、行为方式等教育与培养,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他们在思想意识、文化素养、科技知识、价值取向等方面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
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16
3.1 现实举措..............................16
3.2 现状分析:兼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17
4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及成因分析......................34
4.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34
4.1.1 保障力度不到位.............................34
4.1.2 组织方式不合理...........................34
5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选择.............................39
5.1 培养机制分析........................39
5.2 培养模式构建.........................40
5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选择
公共物品理论的重要结论就是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合作以实现有效供给。鉴于公共物品理论基础,本章在上述对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探究适合河北省的培养模式,最后提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养路径。
5.1 培养机制分析
机制是内在机理及运行方式,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涉及的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乎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方式;培训机制由动力机制、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关系如图 5.1。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困境成因、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一是了解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工资水平、行业分布和技能结构等基本情况;当前的现状是参与率低,培训支出中自费占比最多,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技能培训,组织方式单一,培训主体间缺乏合作。
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受一些因素的系统性影响。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参与率不高是个体因素、企业因素、政府因素和培训机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不能过分注重某一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市场力量得以配合,非营利组织及时补位。
三是职业培训中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经分析表明,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当前的困境是保障力度不够、组织方式不合理、参与率低、培训体系不健全,相应的解决路径是加强保障,拓宽合作渠道,创新主体、完善体系。
四是多元化的现代培养模式是可供参考的。通过基本模式的比较,结合河北省的实践,得出多元化的现代培养模式是符合个体特性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是能够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的。
参考文献(略)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问题行政管理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行政管理问题研
- 廊坊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职能的行政管理优
- 河北省创造文化消费需求问题行政管理研究
- 基层公务员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关系行政管
- 河北省驻村工作队帮扶措施差异行政管理研究
- 住宅小区有效治理的影响因素行政管理分析—
- 政府职能转移背景下行政管理资源对社会组织
-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改革行
- 超大城市流动人口歧视性住房供给制度行政管
- 地级市市长群体特征及晋升的行政管理影响因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促进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行政政策管理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政府责任行政管理研究—
- 当前我国城市营销问题及对策行政管理研究
- 吉林市龙潭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的行政管理
- 公共政策第三方评估发展对策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