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方法论、协同治理理论等为指导,开展对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研究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入手,选择土地污染的视角切入,通过对土地污染和食物安全。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古到今,食物一直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必需品。食物的优劣和品质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人类社会的延续、国家主权的安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都要依靠“食物”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食物安全不仅仅是我国国内经济生产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也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期都在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努力。在我国食物严重短缺的时期,最大力度的加强粮食供给,重视粮食的生产安全和数量安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随之进入到粮食产量供需基本平衡的崭新阶段。人民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满足温饱的上,而是出现了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和膳食结构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健康养生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追求生活质量和品质的现代社会来说,关注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食物安全是必然趋势。在国外,食物安全的状况一直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面对众多触目惊心的食物安全事件,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食物安全。反观我国国内食物安全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市场的全面开放和法治社会建设的不健全、社会资本塌陷、伦理道德体系尚未形成等等多种因素交错复杂,食物安全问题频发,已经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我们的食物供需水平达到基本平衡,我国开始大量引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在解决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极度加剧,土壤土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化,我国的食物安全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胁。然而,这其中最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土地污染问题却没有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地步,约有 1.5 亿亩的耕地受到污染,由于遭受污水灌溉导致污染的耕地 3250 万亩,约 200 万亩的耕地受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总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10 以上。二是污染危害巨大。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有将近 1200 万吨的粮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 200 亿元。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手段。由于相关部门对我国土壤污染的面积以及土壤污染分布的情况并没有清晰的掌握,致使出台的相关污染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国内从事食物方面研究的组织机构和学者很多,他们以食物安全问题为中轴,围绕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和发展趋势、食物安全预警机制、食物安全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很可观的成果。在众多研究机构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针对食物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国内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体系。从国内学者对我国食物安全部门管理职能的研究上来看,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理论等为其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他们从政府的角度来对我国的食物安全以及食物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这位强有力的管理者在食物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学者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力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的问题上,得到的结论是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食物安全进行强有力的管理,通过官方认证、市场准入和全方位监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向人民公开食物的质量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了市场有效发挥作用。针对食物安全问题相关理论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基于这样的背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关于食物质量安全的研究上来。国内关于食物安全的内涵被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数量安全,指的是可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食物的数量的供给;二是质量安全,指的是可以保障食用的食物质量安全,使人们免受来自有害物质的伤害。①关于食物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山丽杰等根据对江苏南部、中部、北部消费者的实际调研数据指出,“添加剂滥用容易导致人民群众的恐慌,严重的话会引发食物安全问题。”②蒋正华将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概括为三大污染源:即微生物、化学物质和环境。③霍建国做出了常规与非常规两大类型的食物安全问题分类,其中问题涵盖农药以及兽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风险技术运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多种食物安全问题。
...........
第 2 章 食物安全及其治理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食物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食用的自然资源。食物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和能量需求上,最重要的是在延续人体的寿命上扮演着最基本的角色。人体如果想得到正常的成长发育、维持正常机体功能并支撑其劳动的需要,必须得摄取食物,只有从食物中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热能,才可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常讲的食物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构成。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也可能是食物的来源,例如真菌,亦或是酒精等发酵物。人们使用采集、耕种、狩猎、畜牧等许多种手段来获得食物。通常情况我们根据食物被人体吸收氧化后所蕴含的化学元素来对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进行分类。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一般将食物分为谷物、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以及纯热能食物等五大类,每类食物都能为人体提供不同种类的营养。例如,谷物类可以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脂肪和矿物质。最常食用的蔬菜水果类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等。①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为 1.5%,碳水化合物占比 2%~4%;根茎类的蛋白质占比为 1%~2%、碳水化合物含量 5%、脂肪含量 0.5%;豆(鲜)类蛋白质含量为 2%~14%,脂肪占比 0.5%以下,碳水化合物 4%,膳食纤维 1%~3%,其中,菌类的营养价值是最丰富的,它不仅有着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而且在铁、锌、硒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上都比其他食物含量高出十几倍;香菇和蘑菇的蛋白质含量在 20%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 20%~35%,除此还含有较多的果胶、纤维素和有机盐,这些都是维持生命健康和机体存续所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坚果类的水分含量低,属于高能量的食物。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肉类。其主要含水、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肌肉中水分占比 75%,蛋白质占比 10%~20%。
.........
2.2 食物安全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安全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食物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必须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处理。只有保证食物安全这个大前提,才能让人民心安、社会安定,才能把全国范围内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建设建成健康中国,稳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证食物安全,是关系到健康中国的建设的关键一步,也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食物消费迅速升级,粮食总量稳步提升,需求种类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从最开始的满足温饱的需求跨越到如今的“吃绿色、吃健康”上来。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符的是我国的食物安全现状并不乐观,不论是食物的数量安全、还是质量安全、亦或是可持续安全,全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几年,国内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民众的健康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建设小康社会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食物安全事件时而激发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且深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事关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全局发展的重中之重。食物安全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人民群众,我们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保障食物安全作为 “民心工程”来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坚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要培养综合性的食物安全观。不仅要抓食物的数量安全,保障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口粮安全,也要抓食物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要抓可持续安全和营养安全,保证食物安全拥有一个长远的未来。民众强则国强,强民众首先要强其体魄,无论在什么时代,保障好食物安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第 3 章 土地污染视角下的食物安全问题.... 14
3.1 我国食物安全现状和土地污染情况 ............ 14
3.1.1 我国食物安全现状 ............ 14
3.1.2 我国的土地污染情况 .......... 16
3.2 食物安全问题的主要引发因素 ....... 18
3.3 农业生态安全与食物安全的隐性链条 .......... 20
3.4 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下食物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 ........... 21
3.4.1 改革开放前:人口压力下的边际垦殖 ..... 22
3.4.2 改革开放后:石油农业与技术进步陷阱....... 22
第 4 章 我国食物安全管理历史发展现状.........24
4.1 我国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24
4.2 我国食物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变迁....... 25
4.2.1 食物安全管理监管体制的历史变迁...... 25
4.2.2 我国食物安全管理执行机构的功能转变...... 27
第 5 章 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的治理.......... 29
5.1 土地污染问题的综合治理..... 29
5.2 食物安全问题的综合治理..... 32
第 5 章 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的治理
5.1 土地污染问题的综合治理
美国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三次土地污染事件分别是黑风暴事件、拉夫运河事件以及棕色地块运动。1934 年的黑风暴事件是由于土地开垦造成了植被破坏,致使 16 万农民被迫离开南部大平原。20 世纪 70 年发表生的拉夫运河事件致使加利福尼亚州运河附近的居民被迫迁往他处。20 世纪后半叶,美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从城市到郊区由北向南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工厂搬迁后遗留下来的遭受严重污染的土地,即历史上著名的棕色地块运动。美国通过制定控制污染源等相关法律对土地污染进行有效控制。《清洁空气法》旨在对大气的污染进行控制,《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是针对水污染进行控制。《固体废物处置法》,意旨控制固体废物的污染。②对由于有害废物和有害物质引起的损害向公众赔偿的《超级基金法》能够快速治理因为事故性以及堆放固体废弃物导致的污染。③超级基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有害物质反应基金是对相关化学品的一种强制性税收,宣告关闭责任基金是对有害废弃物进行征税。《超级基金法》对治理土壤污染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学习其宝贵经验。但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简单分析加以学习。首先,《超级基金法》规定在治理紧急污染过程中要严格限定责任主体,并预先支付超级基金,这直接导致土地污染事件常常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其次,《超级基金法》严格规定了连带责任,致使相当一部分的土地使用者因担心日后承担环境侵权的索赔而放弃对土地的再次利用。
........
结论
随着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决策系统将更加注重吸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今后在重大食物安全决策出台之前,必须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民众意见,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汇集民意的基础上,综合专家意见,制定出备选政策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可以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根据收集到的民众及专家意见,再次对政策进行修正和完善。在该过程中,政府必须消除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优越感,切实重视民众建议。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突出专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形成未经专家评审评估的政策不予推行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评价及反馈机制,畅通民众参与渠道,根据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反馈,及时对政策予以修正,保证食物安全政策真正体现科学规律、真正体现民意、真正符合时发表展需要。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