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79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一: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

1引言

1.1研究问题与意义

亚洲作为一个传承古丝綱之路的中也,也交汇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桥梁。在古代,就与周边邻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和交流。这个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古丝纲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的苏联解体之后,随后诞生了五个独立的国家政权。中国与这五个国家取得很好的政治外交基础的同时,还与这五个分离前苏駭的国家达成了政治同盟。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改革国家的措施后,90年代初,就与中亚五国中的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外交关系直至今天两国在外交方面的时间己经超过20年。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2014年8月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决定维续坚定支持,深化合作,携手共建平等互利、共同安全、合作共赢的双边战略伙伴关系。乌中农产品贸易是乌中贸易合作中重要部分之一,也是乌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与乌国进出口贸易不均衡。乌国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较低,乌国的农产品贸易始终处于逆差地位。中国2011年之前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没有超过6000万美金,从2003年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一直处于一亿美金以上。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18倍,达到最高值的是进口额7亿美金,而出口额仅为3900万美元。

......................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统计预测方法。由于本文未有以往的成果,先要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有关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出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展开研巧主题利用了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本文采用指数分析法,对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互竞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其中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来测算中乌两国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指数用来分析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再靠用这些方法分析出来的数据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提出更好的合作方法。

1.2.1本文其余部分及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余几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部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总量分析,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农产品贸易。

第三部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互竞性与互补性分析。展示了互竞性与互补性分析的结果,并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分析。

第四部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前景分析。提出了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和提高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增加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农产品贸易合作的过程,双方要努力进取的增强相互沟通。主要关心注意满足乌兹别克斯坦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机会、农业投资方案的需要、农产品贸易需要如此等等。并且需要实施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在农产品方面的要求有机融合,实现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互利共赢。

......................

2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

2.1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现状

乌兹别克斯坦资源丰富,矿物资源储藏总价值约为4.1万亿美金。据乌兹别克斯坦统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具有大约110种矿物。在这些矿物当中,石油储藏数量为5.91亿吨,黄金储藏数量3450吨,凝析油储藏数量为2.1乙吨,还有,煤炭约为19亿吨,天然气的储藏数量为2.144万亿立方米,天然袖储藏数量为19.02万吨,铜矿、鹤矿等矿产物的数量也比较大。截止2015年初,乌国天然气的实际产量为全球第十一,黄金的实际产量为第九,袖的实际产量为第五位。农产品中,棉纤维为24.1万吨,金额为5.31亿美金,占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额的33.1%。

乌兹别克斯坦大约有2199多万公顷的农用地,其中,耕地360.85万公顷,牧场1285万公顷。可耕种的田地中,小麦和杂粮作物在149多万公顷养种,水果、蔬菜与马铃墓在33多万公顷养种,棉花养种在149多万公顷。粮食实现自给并有出口。农业人口大约有1660万。将来,村屯结构组合的趋向是耗少集团农庄,增添个体的农场。棉花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养畜业、养蚕业、水果与蔬菜植物栽培等占主要地位。独立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在副食品、棉纤维生产的数量稳步的增长。因为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农产品价值生产总共价值之间的比重降落了,经济结构的调弄整治引起食粮养种面积耗少了。

..........................

2.2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整体贸易几年来发展情况很好。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2012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双方贸易值达到28.7亿美金,占乌兹别克斯坦对外贸易总值的12.3%,逐步上升到32.8%。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1-6月双方贸易值约21.25亿美金,逐步上升到53.5%。近几年,中国为乌兹别克斯坦第2大贸易伙伴,第1大棉产品进口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的第6大棉产品进口的国家,天然气的第2大进曰国。截至2013年6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总计结束承包的工程营业值30.99亿美金,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各种投入的资金超越5亿美金。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方面事业实行了德赫卡纳己德钟肥厂,二期是昆格勒碱厂,鹏盛工业园和安格连电站改造等1批主要项目。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交通、动为资源、机械和电力设备,通讯等规模上的合作己变成双边务实合作的新起点。

自从中国进入世界贸易沮织以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合作方案逐步发展,贸易总值由304亿美金(2002年)增加到1208亿美金(2010年),此中进口值由221亿美金(2006年)增加到610亿美金(2010年),出口值由264亿美金(2005年)增加到476亿美金(2010年),贸易进出口净额由正值变作负值。据总计,中国己经变为全球第5大农业贸易国家。

........................

3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互竞性与互补性分析................19

3.1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竞性分析................19

3.1.1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的互竞性指数分析.................19

4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前景分析.............28

4.1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28

4.2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前景的预测..............30

5结论与对策建议...............33

5.1结论.................33

5.2对策建议...................35

4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前景分析

4.1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

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影响因素主要指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一些影响因素。制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失业率问题等存在的影响因素。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的关税比较高,本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比例较少,经济需求量有限,乌兹别克斯坦离中国的地理位置较远,交通运输不便等原因,与周边国家的往来尤其是中国的关系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想要在别国发展上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这些问题正逐步改善,这样才能让保证国家局势平稳,才能与中国有着更上一层楼的合作发展。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乌兹别克斯坦虽与欧洲的国家来往密切,相互交流有关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工作。但是自独立以来,其他方面的工作收获较为明显,唯独在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上,乌兹别克斯坦有着较小的成效,这在于乌兹别克斯坦还没有在农业技术的发展上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所科技力量的薄弱造成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这样的农业科技手段发展为核屯、的国家的发展局限。另外,乌兹别克斯坦的面积很广阔,但是人口数比较稀少。相对中国来说人口数是制约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多的国家经济需求量大,而人口少的国家对物质需求的能力普遍较低,所以由此,经济的需求跟不上,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乌兹别克斯坦离中国较远,有些直接的信息没办法快速传递到对方国家,地理位置也成为了双方国家的限制因素。人民的信仰问题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发展制约因素,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很多人民是虔诚的穆斯林,而中国人民大多无信仰,信奉唯物理论,在思想上两国人民不尽相同,每个民族都有互相信奉的宗教,所以这些问题都能通过两国之间互相的理解解决。制约影响因素致使一个小的问题,能够通过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决。

......................

5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结论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丝網之路"的主渠道,对亚洲和欧洲广大的陆地商务关系和文化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前被互相隔断。苏联联盟1991年分开后,中国跟乌兹别克斯坦快速的建立了国际关系方面的关系,开辟两国之间合作的新路径。

乌兹别克斯坦向中国出口粮食作物,帮助建设新疆地区的粮食作物基地,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条件。现如今,新疆地区与乌兹别克斯坦在粮食作物种植业和产业发展方面不断进入全新的领域。两国在蔬菜瓜果上的输出和产业关系也是如此,乌兹别克斯坦种植的各类蔬菜瓜果和新疆地区基本相同,两地有着相同的气候与种植条件,乌兹别克斯坦的瓜果种植技术都是从新疆地区引进的,新疆地区在农业种植瓜果设施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另外,新疆地区生长的花朵也出口中亚国家,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其经常与新疆大的种植厂家签订花朵出口合同,进行长期的订货合约。这些,都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这样的势头被中亚的各个国家所看好,两国也在粮食产量,农作物种植及瓜果种植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合作潜力,农业发展领域前景十分广阔。在工业方面,新疆地区的轻纺织工业在亚洲享有盛名,在一定规模上有较大水平的发展,而在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上也占有较大的优势。在机械工业方面两国形成的合作更为广泛,中亚地区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在机械发展方面较为重视,而中国也和乌兹别克斯坦一样,在机械发展方面是较早取得成绩的亚洲国家。在这一点上,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有有相同的进取目标。2003年,中国开始向乌兹别克斯坦供应大规模的大型或中小型农机,中国的大型农机销售商还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商人签订了有关组装大型农机的合作书,可见在农用机械方面,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展开的合作也是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二: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研究

1导论

1.1中国OFDI及产业结构现状

1.1.1中国OFDI发展阶我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OFDI历经了试验、起步和加速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在对外开放中要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到90年代早期,中国企业的OFDI还处于试验阶段,面临着非常严格的政府管制;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大量出现,对外投资进入起步阱段,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随后指出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扶持一化有实为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2000年"走出去"被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标志着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OFDI进入加速阶段。相应地,中国自2002年开始建立对外投资统计制度,对中国OFDI规棋、行业结构等主要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从中国OFDI规模来看,"走出去"战略全面实施W来,其流量和存量都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如图1.1所示)。2014年中国OFDI存量相比于10年前的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而流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8%。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或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OFDI,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其中股权和债务工具投资6304.4亿元人民币(折合10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占85.8%;收益再投资1046.4亿元人民币(折合168亿美元),占14.2%。非金融类OFDI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超过20个,主要包括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苏丹等,涵盖所有大洲。按此发展趋势,今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应当超过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成为真正的资本输出国。

......................

1.2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3.1研究重点

为深入研究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本文有以下研究重点。

一是构建考虑直接和间接两种传导机制的全面的理论框架。从以往研究成果看,技术寻求型OFDI的产业结构效应传导机制较为复杂,既有直接传导机制,也有间接的逆向传导机制,在构建本文理论框架时需要同时考虑两种传导机制,从而尝试构建直接传导与间接传导相结合的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理论框架,才能为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提供有效理论载体。

二是充分结合当前经济特点,选取有效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以往实证研究的数据大都建立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当前新常态转殊的经济状况没有涉及,因此,本文的数据选取和实证分析都十分贴合当前新常态背景,研究意义更加实际,研究结论也将具有全新的意又,在这一背景下的实证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是案例选取和分析,特别是对反面案例的选取和分析。以往大多数研究都普遍认可技术寻求型OFDI对产业升线的正向促进作用,也往往强调中国企业应向发达国家(地区)OFDI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从正反两方面选取案例并加以分析具有一定的思辨和创新意义,在中国OFDI持续增长的今天,将带来全新的思考。

........................

2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理论框架

2.1直接传导机制

中国OFDI的直接传导依托三种理论机理,分别是着眼于产业迭代的边际产业效应和着眼于产业上下游配合的产业关联效应。

2.1.1边际产业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的过程,产业依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顺序依次递进取代,产生产业迭代。对产业造代研究较为深入的是小岛清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一国进行OFDI活动的重要动因是转移边际产业,即将把在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向这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东道国转移,实现这一过程的路径是向这类东道国进行OFDI。对中国而言:通过OFDI实现在中国国内开始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在东道国获得更为廉价或高效的生产要素,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劳动为等固定生产要素可以被重新调配,应用于中国新兴产业中,或应用于对中国国内传统产业的改革,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革所需的资本也可以通过对东道国的OFDI带来的收益而得以积累。

具体而言,当前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而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科技水平提高,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优势开始显现,在这一情形下,中国应当将一些传统的劳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制造、电路加工等向劳动为价格更为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更明显的东南亚、检美和非洲国家转移,而将涉及研发、销售等产业链上游的、利润或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或工序保留,一方面为国内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提供必须的劳动为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反哺国内产业升绞,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实现中国圃内产业优化升级。

........................

2.2间接传导机制

中国OFDI的间接传导依托两种理论机理,分别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先进技术追随效应。

2.2.1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OFDI迅速增长,其主要目的是通过OFDI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家通过OFDI可以直接受益于作为东道国的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进步。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故术获取晚段和逆向溢出阶段。

(1)技术获取阶段

就微观企业技术获取而言,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OFDI本质上就是能够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战略资产寻求等,以此来达到对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具体而言,学界将这种效应拆分为三个方式,即模仿跟随效应,产业集群效应及研发费用分摊三种路径。

摸仿跟随效应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企业对于发这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能够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管理经济,而这种获取是基于模仿所产生的,能够进行"跟踪"来生产出类似的产品及服务。但是模仿跟随效应的发生,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跟踪与棋仿。而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发化国家,建立子公司或者研发机构,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技术的来源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所以发展中国家可以吸收这种先进技术,并对先进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二次创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企业可以直接接触到发达国家最新的产品,从而可以对这些产品进行深入数据挖掘,了解发这国家己经达到的水平,学习发这国家的先进技术。除了直接设立子么司或者研发机构之外,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还可以通过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进行,而这种并购不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的并购,更为主要的是先机技术上的融合与吸收,从而能够真正了解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这种技术或者经验是发达国家核心的,能够真正改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核心技术,提升生产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并购所产生的模仿跟踪效应,还体现在人才的流通,通过跨国并购,能够吸引发达国家的高层次国际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种贡献不仅体现在产品生产、生产率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反哺发展中国家,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实为水平。

..........................

3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实证研究...............28

3.1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测度.................28

3.1.1Hoffinan系数(H)...............28

4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绞欢应:案例分析.............37

4.1成功案例:吉利公司并购沃尔沃公司................37

4.1.1所有权视角(0).................37

5结论与政策建议................42

5.1研究结论...............42

5.2政策建议....................43

4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案例分析

4.1成功案例:吉利公司并购沃尔沃公司

中国吉利汽车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出价1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及包括知识产权的相关资产,有效优化了吉利公司产品结构,实现了吉利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4.1.1所有权视角(0)

所有权涵盖技术所有权、市场所有权、规模经济所有权等,由于本文聚焦于技术寻求型并购行为,因此重点分析吉利公司的技术所有权状况。吉利公司相对于沃尔沃公司并不具备技术所有权优势,因而其并购行为是一种技术所有权优势寻求行为;但吉利公司具有较恶技术实为和较丰富人力资本,这是其对外投资后充分利用技术溢出并使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

沃尔沃汽车公司诞生于1927年的瑞典,在汽车安全、环保领域的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其在汽车安全方面开创许多项具有前瞻意义的发明,其车辆技未是许多汽车厂商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沃尔沃汽车的优良品质得到全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认可。

........................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1)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效效应通过间接传导机制实现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侧重于重工业化的Hoffinan指数和侧重于三次产业集中化的产业结构层级系数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寻求型OFDI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规模越大,其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越明显。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借助逆向技术溢出机制和先进技术追随机制获取先进企业的技术等重要战略资产,推动企业产品结构升绣和行业价值链提升,从而实现相关产业升级和兰次产业结构进步。

(2)东道国研发实力是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的影响因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东道国研发资本存量是衡量其研发实力的指标,这一指标直接影响了中国通过技术寻求型OFDI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规模,进而影响中国产业升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向研发投入大、研发资本存量多和研发实力强的国家和地区投资,更有助于实现中国国内产业升级。

(3)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产业升级效应通过人力资本吸收实现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表中国劳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本因素对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获得的技术溢出通过中国人力资本消化吸收从而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能否在人力资本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是技术寻求型OFDI能否充分发挥产业升级效应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三: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跨国实证研究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么一种规律:发达国家往往出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出口本国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生产率也高于发展中国家。与自然因素相近的其他几个亚洲国家对比,中国的生产率更接近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大力扶持一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具有化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同样大量出日此类产品,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在这一个时间段里实现了经济的一个质的飞跃,生产率水平也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东亚的其他几个地区,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也依赖于这种人为比较优势产业的兴起而走向发达国家之列。与此相反,非洲地区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国内产业固定在了简单的原材料开采并出口上,这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一直未能实现一个较大的发展,甚至很长时间局限在相比而言很是落后的境地。

对此类现象的初步观察不难发现,这部分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国出口政策的不同。简单来说,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出口政策,鼓励或抑制一些产品的生产以及出口,导致在一段时间之后,该国的国内生产率出现了变化,最终导致该国在这种大为扶持的产品或产业的生产及出口上,形成本国的一种"比较优势",由于此类产品暗含的生产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生产并出口技术含量较离产品的国家,其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髙;相反,生产并出口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的国家,包括那些简单的对原材料开采的国家,其国内生产率水平最终限制在较低水平,其经济增长亦受到抑制。

.......................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出口产品复杂度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増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外对于出口复杂度的研究己有较长时间,相关理论己较为成熟,但整体来看,对复杂度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其演进效应上,亦即大部分文献研究的是其他经济变量对复杂度的影响,而缺少复杂度对其他重要经济变量影响的研究。本文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研究出口产品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关系,一方面介绍了较为前沿的国际贸易研究点,一方面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总结及延伸,一定程度上填补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缺,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一方面顺应了当前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也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后续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较好的借鉴。本文通过较大样本的跨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较好的展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出口复杂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比对中国省际及少数几个国家的研究更具有说服为与研究意义。

二、现实意义

以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具体到发达国际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由来,为我国政府在外贸方式政策上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建议,对我国外贸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应提高型提供强有为的证据。在全球化日趋完善的现今社会,我国俨然己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的产业政策及出曰政策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与企业应该通过何种手段来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优化产业结构、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跨国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差异,能更好的解释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在出口政策上是否切实有效,并对后续如何实现赶超及如何保持高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关于出口复杂度的经济效应

一、出口复杂度的概念与理论形成

(一)出口复杂度的概念

进入21世纪以后,对外贸易研究对象的重也,逐渐从贸易量转移到了贸易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率等方面。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出,为该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出口复杂度最早源于Michaely(1984)提出的假设出口产品所含技术与该产品出口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的贸易专业化指标(TradeSpecialization Indicator,TSI)。Hausmann等(2005)在这个基础上将权重由绝对比重改进为相对比重,提出了出口复杂度。其主要是指各个经济体(或产业)在市场小规模的自我探索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具有高技术优势的国家出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劳动密集型国家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而出口技术复杂度则用于表示在自我探索时所形成的贸易格局中个经济体出口的产品范围、产品价值或技术含量等各经济体所有出口品质量的构成。

Hausmann对出口复杂度的概念拓展后指出,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是集出口品技术含量和出口生产率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经济体产业出口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Rodrik(2006)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其指出,出口技术复杂度可以认为是高端产品在一国产业出口中的比重,一国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生产率产品的比例越富,其出口复杂度也就越高。黄先海、陈晓华(2010)指出出口技术复杂度是指一个产业在各种技术层次产品出口上的一个组合,同时也是一经济体特定产业生产率和生产能力的直接体现,一般而言,出口复杂度越高的经济体具有更强的高技术生产能力。

........................

第二节关于出口相关因素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一、出口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指出,出口带来的规模效应、外溢效应及学习效应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着积极的作用。Feder(19城首次构建了包含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利用1964-1973年间两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实证得出,通过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应两种途径,实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Helpman和Krugman指出,贸易会通过增加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生产率的增长;Grossman和Helpman(1991)指出,贸易通过"干中学"能带来学习效应,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Alvarez和Lopez(2006)指出,出口可通过对前后产业的技术溢出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技术外溢,由于其具有后发优势,则能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Sachs和Warner,1995)。赵伟、李淑贞(2008)通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04年的时序数据,得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贸易对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与此相反,部分学者对出曰能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提出异议。一些研究认为,出口的学习效应针对特定的对象才显著,出口学习效应的研究较为复杂。Rodri(1999)及Panagariya(2000)指出出口的溢出效应并不一定存在;对不同的国家做贸易和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如大国和小国、高收入国和低收入国,具有初级产品比较优势的和具有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国家等,更能完善贸易和增长之间问题的研究(Rodrik,2000)。Sourafel和Greenawy(2004)认为出口对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由产业持性所决定。由于出口固定成本的存在,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进入国外市场。康志勇(2009)通过对中国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得出出口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整体而言,出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负影响。

...........................

第三章出口复杂度对全要案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16

第一节基于企业层面的作用机制..................16

一、出口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17

第四章出口复杂度与生产车的现状描述.................23

第一节测度出口复杂度...................23

第二节出口复杂度现状分析................23

第五章出口复杂度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34

第一节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34

第二节实证分析..................36

第五章出口复杂度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实证分析

在上文关于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作用理论的探讨及两者之间测度后的现状对比,本文的基本脉络己渐清晰,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的正向关系也已更为直观,但具体的影响作用的大小,还仍不够明确。在模型建立之后,我们需要用计量实证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做更为准确的定量分析。以下,我们将通过stata计量软件,利用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及经过处理的指标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要求变量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得到的结果也将无意义。对于一个变量序列,如果检验存在单位根,那么该序列就是不平稳的,需要进行差分转化成平稳的序列再进行回归。因此平稳性的检验可以转化成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故面板的单位根检验有助于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如上表所示,各变量均是平稳的,亦即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回归分析,无需进行差分处理。

.........................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主要结论

目前,学术界己将对出口贸易的研究从量上逐渐转移到质上,出口复杂度的提出大大提升了相关研充的价值。本文基于2000-2013年81个国家的出口数据,在衡量了各国出口复杂度化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在回顾相关理论文献和这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描述性分析上,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复杂度么间的关系。最终,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在所选取样本期内,各国出口复杂度均呈现上升趋势(排除2012年特殊时间段)。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从2000年到2013年,各国各项经济指惊均表现出上升状态,根据前面理论的研究,出口复杂度的演进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化及国内要素禀赋推动,显而易见的是,这十几年来,这三大经济因素的改善,均提高了各国的出口复杂度。

(2)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通过企业层面来实现,具体来说,主要是受出曰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学习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及其他效应来实现。出口主要靠企业来实现,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往往高于非出口企业。若企业是以技术密集型姿态进入市场,或进入市场后,通过模仿-吸收国外高技术企业的产品,那么,其生产率最终会髙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最终在出口市场上获得优势,而出曰企业代表的是行业内较高的生产率,那么,这部分技术高的企业,其出口的产品技术复杂度高,全行业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3)通过实证发现,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的正影响关系。在现状描述中亦可直接发现,随着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各国全要素生产率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在实证分析中,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不论直观上或对数据的实证上,均符合本文预期。分离出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也并未出现其他结果。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四:生产外包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本文认为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是达成双边FTAS的基础。一国政府选择相互进行自由贸易的伙伴,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考量,更重要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正如Lawrence所说,“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可能不是贸易量增大的原因,而是已有巨大贸易量的反应”。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如果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对达成有促进作用的话这种作用有多大?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外包的发展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比如发展程度相似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发展程度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劳动力成本差异等,那么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达成是不是也有其经济原因?直觉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还需要理论和实证检验的支撑。

鉴于国际生产分割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生产外包联系日益紧密(这种紧密联系在亚太地区尤为突出),本文以外包为切入点,建立双边外包生产的数理模型考察已有外包量对两国达成ftas的影响,然后利用1998至2011年的全球面板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对这种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国家之间的外包联系确实会对两个国家达成产生积极影响。用亚太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发现,生产外包联系对双边达成的促进作用在亚太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

具体到亚太地区内部,与tpp相比较,rcep内部国家之间的外包联系更加紧密,按照本文的研究结论,rcep内部国家之间更容易达成双边。如果区域内部国家之间的双边ftas能够促进多边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则从外包联系的角度来讲,recp比tpp更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由贸易区,从而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向的判断是基于一个很强的假设条件:从生产性外包的联系角度来讲,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双边ftas能够促进整个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已有的文献还没有从理论上或实证上从外包联系的角度对该假设进行探讨,这为本文后续研究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第二节研究意义

关于ftas达成的经济基础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以国际生产分割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生产性外包联系为切入点研究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双边达ftas成的促进作用更是一个薪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均作了有益的探索,所得出的结论也可以为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政策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ftas形成的经济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考察国家之间已有的经济联系对两国达成ftas的影响的研究可能是一个薪新的方向。本文以国家之间的生产性外包联系为切入点,分析国家之间业已存在的外包联系对两国达成所发挥的“引力”作用,是对这个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一方面,为后续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投资联系对ftas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借鉴。另一方面本文构建的双边外包联系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三个国家之间的外包联系,由此可以将达成ftas所造成贸易转移效应考虑进来,得到更切合实际的结论,本文的探索为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现实意义。国际生产分割所引致的国家之间的生产性外包联系越来越紧密是近年来国际生产分工的新特点。同时,全球自由贸易谈判停滞,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本文将这两个经济现象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考察国家之间己有外包联系对两个国家寻求自由贸易谈判所形成的“引力”,即国家之间的外包活动是否可以提高双边国家建立ftas的可能性。该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为政附寻找自由贸易谈判的伙伴理论依据,外包联系越紧密的国家越有可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如果从生产分割的联系角度来讲,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贸易自由化,那么本文的结论可以为判断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路径可行性提供一个视角。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外包的定义

卢峰认为,外包是指企业在保留特定产品生产供应的前提下,将产品生产中的某些环节的工作通过合同方式交由外部厂商来承担。吕延方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外包是为了节省成本,集中精力与核心业务,在保留有效率和能运作的部分生产或服务环节的前提下,将不能运转或没有效率的某些环节,通过合同方式转移给外包供应商。这部分转移的生产或服务环节可以是过去从事但现在没有效率的工作,也可以是将要从事但靠自身实力还不能单独运转的工作”。以上学者均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外包的定义。虽然具体的表述不同,但其中所包含的关于外包的要点大致相同:外包企业自身保留了核心业务以保持竞争力;将部分非核心业务通过契约的方式交由其他生产实体承担;转移出去的非核心业务重要,但生产企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可能的原因是已经“没有效率(例如劳动力成本过高)”或者是自身的生产技术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水平。即企业生产的外包不一定是仅仅将原来从事但现在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外包,如发达国家将生产出来的半导体与电子元件的组装外包到发展中国家,还包括将自身不具有的先进技术产品进行外包,如汽车发动机、液晶显示屏等。

本文研究强调的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外包活动,不区分是否接包方为本国企业的附属公司,也不考虑外包活动引起的就业效应,因此此处“国际外包”的概念等同与“离岸外包”,理论意义上指一国企业将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的企业,统计意义上则体现为国家之间的中间品贸易。

.......................

第二节有关外包经济效应的研究

一、外包的福利效应

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并没有针对外包活动的分析,国际外包理论源于对外包实践的解释。在进行国际外包福利效应的分析时,一类文献将外包活动纳入到传统的国家贸易理论体系,从而可以分析外包活动带来的福利。在要素比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品的分段生产,指出如果进口竞争部门将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可以提升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带来正的福利效应。小国参与外包使得参与国的生产范围扩大,因此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进而提高参与国家的福利;而大国参与外包的福利情况则与贸易条件相关。从交易成本文献的角度出发,使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指出,企业参加外包活动是最优选择。他们进一步地讨论了企业外包带来的宏观影响,指出一般来说企业的最优外包行为与宏观上社会需求并不一致,二者的最优收益不能稱合,但可以确定的是企业做出的外包决策可以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外包活动对一国的福利产生影响可能是由其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带来的,如外包活动对发包方与接包就业、收入、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学者们也从这几个方面对外包活动度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二、外包的就业与收入效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需求逆转”现象,表现为劳动市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并且引起了熟练工人相对工资水平的下降,有学者将其归因于这些国家进行的外包活动。在一国将国内低技术或者生产工序宫的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国外时,对本国内部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对本国就业及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学者对外包如何影响国内就业与收入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宋玉华和周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一种观点是外包活动只在较微弱的程度上影响了一国的就业与收入,并且外包所带来的本国就业增加可以缓解对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另一种观点是外包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与收入,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全球外包现状及外包的影响因素研究................25

第一节全球外包现状分析..............25

一、外包量的界定.................25

第四章外包联系对双边ftas的“引力效应”分析................66

第一节模型描述................66

第二节ftas前的均衡..................67

第五章外包联系促进了ftas的达成吗?实证分析..................87

第一节引言..............87

第二节模型建立与指标说明.................87

第六章RCEP与TPP的可行性比较分析: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RCEP和TPP发展现状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和秘鲁都是TPP的正式谈判国。其中美国、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其余三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TPP谈判的主导力量,其优势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加拿大除了发达的制造业,也是能源资源大国,同时农业经济也很发达,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墨西哥加入谈判主要是为了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增加在谈判中的话语权。智利和秘鲁都以第一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

美国积极推动墨西哥加入TPP谈判,是希望增加共同谈判的话语权,而墨西哥也希望通过谈判优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和结构,利用TPP的原产地规定,使具有墨西哥和美国内容的产品更具竞争优势。但是TPP关于版权、商标、地理标识、工业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披露信息及商业秘密保护的超高标准引起了墨西哥国内的质疑。尤其是互联网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信息跨境传输、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对网络共享数据进行过滤和监控的条款,被指责是对用户隐私和自由发表言论权利的威胁。而协议中关于设立法律监控体系和引入专利法规对手术程序和源于生物制剂的药品(疫苗等)过度保护的规定,更是引起墨西哥国内的强烈反对。

受到供应管理计划限制的乳制品、禽肉、禽蛋等农产品以及联邦省农业政策框架所辖产品(动物、谷物以及动物器官产品)等敏感性较高的农产品部门构成加拿大参加TPP谈判的重要掣肘因素,谈判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加拿大是否会在这些部门的市场 放上做出妥协,或者TPP是否放宽这些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

.........................

第七章总结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全文总结

本文的核心假定是国家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应该有其经济基础,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外包等经济联系会产生“引力效应”,吸引两个国家达成FTAS,已有的经济联系越紧密,这种“引力效应”越明显。也就是说一国更倾向于和与本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达成。文章的全部内容围绕这个核心假定展开: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通过梳理已有的关于FTAS形成机制、FTAS的经济效应,外包的概念、经济效应的文献,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并确定本文的切入点。第三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统计分析为主,以中间产品贸易的数据代替外包量,从数量、发展趋势、中间产品贸易方向和贸易结构等角度描述了全球、亚太地区及TPP和RCEP两个集团内部外包联系的现状;第二部分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影响外包联系发展的因素。第四章构建数理模型考察国家之间原有的外包联系对两国达成ftas的“引力效应”。第五章构建probit模型,分别利用全球数据、亚太数据、TPP与RCEP成员国数据对外包联系的“引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分析RCEP和TPP在推进过程遇到的挑战。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五:出口崩溃中的金融因素影响机制:资本市场不完全视角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金融合约非指数化与金融危机影响途径

从现代公司金融理论一个核心领域——“委托代理”理论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债务型通货紧缩通过规范资产负债表结构影响委托人(贷款人)和代理人借款人,提供了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一条重要机制。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核心关注点是借款人净值,即借款人的内部自有资金与其他非流动性资产总的抵押值。“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一个一般性结论就是“借款人净值的下降会使借款的无谓代理成本上升”。在内部自有资金不足以运作一个项目时,债务人必须依靠外部融资来完成项目所需资金融资因此,债务人就有了采取不利于债权人行动的动机,结果引起双方都发生所谓的无谓损失。比如,债务人会有进行低效率、高风险活动的动机,或将资金转用他途,这均可能会引起债权人(贷款人)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成本去收集信息、进行监督。在借款人净值低于某一个阀值时,他可能就不能再获得任何新的融资。

从债务人(代理人)角度看,债务型通货紧缩也不会仅仅是宏观经济的中性问题。因为即便潜在的借款人发现一个极佳的投资项目或消费机会,其净值的下降也可能会使他丧失了这一机会。比如,一家财务暂时陷入紧张的公司可能无法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营运资本融资,或者一个在经济金融环境较好时本可以正常运作的项目,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由于无法完成融资而难以进行。对于个人或者家庭来说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当一个家庭的当期名义收入相对于其债务减少时,他可能就无法进行大型耐用品投资或消费(如购买住房、汽车等,尽管从持久收入来看他完全有这种投资或消费能力。因此,债务型通货紧缩通过引起潜在借款人发生财务困难从而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

.........................

第二节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伯南克等所提出金融危机影响的金融合约非指数化影响渠道对原有“借贷”关系的破坏,其实是对企业融资能力的破坏,即加深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因为,不论是银行系统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惜贷行为、信贷成本的上升、企业资产净值的下降、企业财务风险、违约风险和破产风险的加剧对企业来说,最终都会制约企业的融资能力,加深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也是企业融资约束随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体现。融资约束又是“新新”贸易理论所强调的决定企业出口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企业出口行为与融资约束从理论上来说应存在双向反馈机制:在其他条件等他的条件下,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出口能力;企业出口行为又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现有部分研究文献表明,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贸易崩馈除受需求下降的影响外,与融资约束程度加深制约了企业出口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冲击对出口可能由以下作用机制造成出口的崩溃:危机冲击金融合约非指数化影响渠道对原有“借贷”关系的破坏,造成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深;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加深制约了企业的出口能力;企业出口能力的下降又进一步加深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又进一步造成了出口的下降……下文将对与此相关的“新新”贸易理论、公司金融领域对融资约束等相关文献作简要梳理。

1.2.1“新新”贸易理论

20世纪末,随着大量微观企业数据的获得,对国际贸易的研究逐渐由行业层面深入到企业层面。在对企业层面数据的研究中,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规模更大、生产率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雇佣专业技能更为熟练的工人、拥有更多的资本、支付更高的工资等;并且不论是从企业总体还是从各行业来看,只有少数的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绝大多数的企业仅服务国内市场。如对美国、德国、中国台湾、法国、中国大陆(陈文芝,、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中均发现了类似结论。对于出口与非出口企业之间这种显著的差异,传统的以代表性企业、规模效应与需求多样化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显然缺乏解释力,更不用说传统的古典贸易理论了。

...................

第二章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

第一节融资约束制约企业出口了么?

2.1.1问题提出

对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关系的研究,源于“新新”贸易理论所强调的企业出口选择机制。“新新”贸易理论建立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基础上,它既强调企业的异质性(生产率差异),又强调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时的沉没成本。在模型中加入不完善资本市场假设时,结果表明:金融因素可以在决定企业出口行为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沉没成本的产生可能源于收集国外市场信息、建立营销网络、为迎合国外需求改进产品及其包装、应对新的官僚制度等。沉没成本的存在使得不同企业对是否进入出口市场会有不同的选择。同时,这也意味着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融资约束受限较少的企业将率先进入出口市场。融资约束通过影响企业的投资、雇员水平、以及研发决定等,从而对企业的出口行为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企业的融资策略与财务表现的多变性是造成难以比较全面地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根本原因。企业的融资策略依赖于外部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状况,从而造成企业融资策略及其财务表现的多变性。企业在信贷市场上搜寻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当这些条件获得时,他们的企业财务状况将会表现出现金资产比率下降,财务杠杆比率增加等;随着信贷获取的难度增加,企业会减少借贷,囤储现金,他们的财务杠杆率也会随之减少。在受到信贷突然收缩影响时,企业将支取他们的信用额度,使用预防性现金储备来完成投资融资并减少支出计划,放弃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囤储远比需要多的多的现金。对美国工业企业的总体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上融资难易程度与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的变化、杠杆率的变化、股票回购率的变化、资产分红水平的变化等均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能否有效地检验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能否在实证分析中有效地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本节试图从公司金融领域对企业“融资约束’给出的基本定义入手,在尽量降低核心指标争议的基础上,检验企业融资约束是否会限制其出口行为。

......................

第二节所有制、出口行为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检验

2.2.1问题阐述

如前文所述,企业出口行为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的双向影响机制使得企业外部融资依赖渠道可能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出口崩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这种双向反馈机制使企业出口与融资约束之间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出口大幅度下降。本节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检验企业出口行为对融资约束的逆向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即出口行为能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通常认为,出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首先,在经济周期非完全相关的情况下,销售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企业降低需求方面的冲击、获取更稳定的现金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效应”。其次,企业出口行为可以认为是有效率和有竞争力的信号,有助于缓解企业在国内金融与资本市场上融资时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即“信号效应”。这一机制在像印度这类制度不健全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尤为显著(。再次,出口有利于企业在国外进行融资(最起码出口获得的外币资产作为抵押品也方便了企业在出口目的地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卩“融资市场来源的多元化效应”。同样,出口行为的这一影响机制对新兴市场国家尤为显著。显然,区分企业出口行为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是通过“信号效应”还是“市场多元化效应”(包括“销售市场的多元化效应”与“融资资本市场来源的多元化效应”)有着截然不同的经济与政策含义。

现有对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研究多是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并主要集中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方面。这些大量基于企业特定因素角度来构建融资约束衡量变量的实证检验,将研究视角囿于企业个体行为,忽略了企业融资所严重依赖的外部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状况,造成了检验结果的巨大争议。同时,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影响方面,反向检验企业出口行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研究很少,且结论差异很大。

与本章第一节的研究方式不同,本节的研究不仅试图在金融领域更为成熟的融资约束研究框架下检验企业出口行为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情况,并且尝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企业出口行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渠道。这一工作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出口的表现与调整方式。

.......................

第三章财务脆弱性、资金成本、金融危机冲击与出口崩溃: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77

第一节问题提出.............77

第二节研究设计...............77

第四章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冲击与出口波动............110

第一节企业个体表现与宏观经济波动..............112

第二节大型企业的主导地位与宏观表现...............113

第五章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127

第一节本文主要结论...............127

第二节未来研究展望...........129

第四章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冲击与出口波动

第一节企业个体表现与宏观经济波动

对个体金融机构风险的良好控制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留给人们最深刻的经验教训之一,也是近期金融、宏观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相关研究都将焦点集中到企业上的重要原因。但对于个体企业来说,企业的个体行为决策受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因素的影响可能远比受企业特定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而现有的有关研究,尤其是近期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大量相关研究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基于企业特定因素来研究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不仅忽略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相关实证检验结果的巨大争议,同时还隔断了企业个体表现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

“新新”贸易理论前期研究中为模型处理方便而进行的“企业分布连续性”假设,不仅造成相关实证检验囿于从企业特定因素允度来研究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造成了微观企业个体表现与宏观经济波动联系的断裂。“企业分布的连续性假设’将企业个体看作一条连续函数上的点,从而得出单一企业的波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结论,而这恰恰与现实实际情况相悖。例如,对于国际贸易来说,美国的少数大型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驱动力量、占据了国际贸易活动的绝大部分对于美国整个宏观经济来说,规模最大的前100家企业就可以解释美国总产出波动的约三分之一。

其实,“新新”贸易理论本身就隐含着大型企业对对口、乃至对整个宏观经济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推论。“新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在自身生产率水平与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共同作用下,对是否进入出口市场做出选择;只有那些生产率高的企业才会进入出口市场;贸易自由化后,由于低效率企业规模萎缩甚至退出市场、高效率企业扩张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使得高效率企业的规模、所占市场份额或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得到加强。然而,在企业连续分布的假设下,大型企业对整体宏观经济和对总出口影响的主导性作用地位被掩盖了。

.........................

第五章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节本文主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基于资本市场不完全视角,尝试从供给方面对金融因素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出口崩溃”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并给出实证检验。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基础建立在对大萧条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新新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管理等相关领域文献综合梳理上。本文研究的实证检验综合使用了线性与非线性面板计量建模、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有向无环图、向量自回归等多种计量处理技术检验了金融危机冲击作用的微观基础、微观影响以及宏观层面上包含2008-09年金融危机冲击在内的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冲击对出口波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金融危机冲击下出口崩渍中金融因素的影响机制

在对相关领域理论与经验研究文献综合梳理分析后,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因素主要通过对企业原有“借贷”关系的破坏,从而在“出口崩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出口由于需要预付大量的沉没成本、国际贸易较长的交易周期与较高的风险,使得出口企业较之国内企业更加依赖于外部融资或金融机构的介入来完成跨国交易,从而与金融机构之间产生常规的(如银行贷款)或非常规的(如贸易信贷)“借贷关系。金融危机冲击通过金融合约非指数化、债务型通货紧缩、银行资本与稳定性等渠道破坏了出口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原有的“借贷”关系,制约了企业出口能力;而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存在的双向因果反馈机制,使得企业出口与融资约束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进入了“融资约束程度加深—制约企业出口能力—融资约束程度进一步加深—出口能力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中。从而使得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口下降的幅度远大于国内产出或销售下降的幅度(出口崩溃)。

(2)金融危机冲击导致总出口下降(波动)的影响路径

在基于文献研究、DAG分析与VAR模型探讨了包含2008-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在内的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冲击对美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包含金融危机冲击在内的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冲击是通过影响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才最终导致总出口大幅度波动的。然而这一结论建立在美国企业规模分布经验研究结论基础上,针对的是发达经济体。中国由于国有企业问题、政府干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等扭曲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企业规模分布与美国之类发达经济体的企业正常演进分布状态存在显著差异,但现有条件限制了我们就中国或发展中国家展幵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也是以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六:中国船舶出口结构效应及风险探析——基于产品品种结构及市场结构视角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早在古千多年以前,船舶这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就己经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但直到19世纪20年代,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展开才间接激起了船舶工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木质帆船迅速地被新型的钢质机动船舶所取而代之。直到这时,船舶工业这一悠久的产业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极其重要的综合性产业。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除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之外,还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运用船舶进行的进出口贸易。目前看来,船舶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并且劳动密集的综合性产业。并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船舶工业对于其它相关产业有着极商的贡献度。可以说,船舶工业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着力量与帮助。这种力量主要可以从供给及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站在供给的角度来看,船舶工业为海上运输、海资源开采、海洋渔业等产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站在需求的角度看,船舶工业为机械等许多基础性工业部口提供了广阐的需求和迂阔的市场。船舶工业,它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细成部分之一,不仅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装备,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必需的载体和基础。鉴于船舶工业对海洋开发的重要粗之强及它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之大,一众发迭国家都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并予优先发展。

(1)现实意义

21世纪W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国际间的各类贸易令作也正在进一步发展深化。在国际贸易往来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国际间贸易合作深化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航运业也随之发展成熟。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下,国家/地区间的各项竞争正由以车马为主导的大陆地区向着船舶称霸的海洋地区逐渐转移。船舶工业早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造船业是由欧洲各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凭借雄厚的造船实力领跑着世界船舶工业。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船舶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与发展。世界船舶制造中也逐渐由欧洲大陆转移到日本、韩国。这两个亚洲造船大国分别于1956年及2003年首次位列世界船舶出口量冠军。于此同时,我国船舶工业也不断发展创新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船舶出口额更是年均增长速度髙这17%,早在1995年就超越诸多船舶出日大国,位列世界第三。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本文需要分析中国船舶贸易的基本现状、结构特征及结构效应,并通过对中国船舶出口结构风险的测评分析,找出中国船舶结构方面不足的原因,总结出一套能够对中国船舶出口结构优化产生有力影响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就目前现有的诸多研究来说,国内的各位专家学者尚未将"船舶出口结构风险"这一研究列为重点分析范围之内。总结而言,国内外的学者对船舶贸易进行科学研究之时,更多的将立足点放在了船舶制造业上。他们更多的是从船舶产业研巧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对各大船舶企业真实发展现状研究、船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等研究方向进行细化分析,从中寻求有助于船舶产业未来发展及如何提高他们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及对策。故而,本文根据所要阐述的内容,分别从"船舶贸易"、"出口结构"及"贸易风险"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1.2.1有关贸易风险的研究

黄荣文(2002)研究认为,贸易风险主要可分为国家性、市场性及欺诈性风险这三种类型。他通过对其中的国家性风险、价格风险、运输与结算的欺诈风险、汇率风险、及其他国家的反倾销风险等等具体风险的详细分析,找到了一套能够评估贸易风险的办法。他在文中还运用此法对国际贸易风险做出了未来预测,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杨美丽等人(2002)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贸易中所存在的社会、自然、技术等诸多风险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风险控制机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李荣富(2005)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时可能出现的各类贸易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着重对各项贸易风险的预防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意见。马媛(2007)经过理论研究与分析,将贸易风险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吴建功(2007)从风险度量的角度,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了阐述及分析。他就风险度量的理论依据、度量目标、度量过程、及研究结论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并分别对这些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陈雄强(2008)针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风险从其出口结构较为单一、具有技术壁垒等贸易风险角度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

.........................

2概念定义及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理论研究

2.1.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有着以下几点基本假设:

(1)假设世界上有且仅有两个平等的国家/地区、两种产品及两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K与劳动L)。

(2)假设这两个仅有的国家/地区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化。

(3)假设两种生产资源都会被充分利用,并不存在浪费或使用不完全的状况。

(4)假设生产要素只能够在一定地区内部才能够自由流动,在地区与地区之间或是国家与国际之间均不能自由流动。

(5)假设这两个国家/地区只能进行物物交换,且共同计量单位下,两种芦品是等价的。

(6)假设两个国家/地区进行选择彼此分工生产前后,其生产成本并不发生改变。

(7)假设不存在一切贸易限制,也没有额外费用。

(8)假设国际间贸易市场贯彻实施自由贸易,一切物物交换完全遵循价值规律。

(9)假设两国拥有平衡的对外贸易,即双方的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总是一致的。

(10)假设两国在要素市场及产品市场上均是完全竞争的。

李嘉图认为,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在完全的自由贸易条件么下,所有的贸易参与国/地区必然会将其生产要素重点投入那些有力可图的产品的生产当中去。但是,他更强调国家之间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具有相对差异的。将贸易中的两国/地区来进行对比,会轻而易举的发现:即使其中某一方生产任何产品均不具有绝对优势,其与优势国的差距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当一国/地区对某一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他应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该产品的生产当中。这样,不占优势的那一方则可以生产其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双方仍能够有效进行生产,并且达到国际间的自由贸易。生产本国/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继而进口生产本国/地区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彼此之间的劳动生产率都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通过国际贸易来促进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

2.2中国船舶出口现状分析

2.2.1中国船舶行业生产现状

在最近的二十多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状态。年复一年,各大造船企业所接到的造船订单量及其自身产量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就首次在造船订单量方面赶超了德国,成功步入世界造船大国的前三甲。而在此以后,中国船舶工业不断发展创新,与世界上老牌的造船强国的实力越来越接近。于此同时,中国船舶出口的市场份额也随之在不断地扩张当中。终于,在2008年,中国凭借高达2881万载重吨的制造完工量挤身世界第二。然而,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中国,自然也无法避免这场全球性的市场动荡。自2009年起,中国船舶制造业的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在2014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均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中国船舶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41.7%,中国船舶企业的手持船舶订单则占世界手持船舶订单量的47.1%,而中国船舶企业新承接的船舶订单量甚至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半数份额。但整体趋势而言,确是较2013年有所下降。截至2014年底,当年中国各大造船企业的造船完工总量仅为3905万载重吨,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13.9%。当年各大造船企业新承接的船舶订单量也仅有599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2%。相较而言,较好的消息就是这些企业手持的船舶订单量达到14890万载重吨,与2013年相比较增加有13.7%,其中九成上的订单量为出口船舶。

.........................

3中国船舶出口结构现状与特征分析..............17

3.1中国船舶出口现状分析..............17

3.1.1中国船舶行业生产现状...............17

4中国船舶出口结构效应分析...............28

4.1相关概念界定与模型设定...............28

5中国船舶出口结构风险探析................34

5.1中国船舶结构风险评价指标..........34

5中国船舶出口结构风险探析

5.1中国船舶结构风险评价指标

前文基于产品品种结构及市场结构两方面对中国船舶出口结构进行了特征分析及结构效应分析,进而本章将从出口品种结构及出口市场结构两方面,运用功效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利用2004-2013年共10年数据对中国船舶出口结构风险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经过上文的分析计算,中国船舶出曰结构风险的各个指彷数值如如表5-2所示。

.........................

6相关政策建议

6.1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打造优质船舶产品

船舶工业的进出口贸易一向是在不同船舶产品的不同细分市场之间进行的激烈竞争。而中国船舶工业的各企业若想要真真正正地超越传统造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拉,首先就要从产品品种结构上进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而言,我国船舶出口的产品品种还主要集中在那些散货船等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一般类型船舶。而在那些优质的"三高"船舶产品即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船舶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上并没有展现出一个造船大国应有的竞争力。故而,可以1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提升服务水平,打造船舶品牌

在品牌为王的现实世界中,不断提升各大造船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及市场适应性,建立属于自己的优质船舶品牌己然成为增强我国船舶出口贸易的一大法宝。为此,各个船舶企业应当依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及产品战略定位,从设计这一初始阶段就开始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准,切实地实施成本控制原则,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及时沟通处理客户反馈的一应意见,从实处真真正正地生产出一批"低成本、高质量、多好评"的主流船舶产品。在贴合船舶进口产品品种需求的同时,将中国的本止船舶精品品牌打入世界船舶市场,提高国际对于中国船舶品牌的认同度。并与此同时,利用这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船舶挤占船舶出口市场,为承接新船评单做出充分的物质及品牌支撑。

(2)迎合环保理念,打造绿色船舶

目前,环境保护己然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都十分关注度一大理念。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及市场需求,我国的船舶生产企业应当迎合这种环保理念,从源头处做起,打造出一批令船主满意、国际认同的绿色船舶产品。为此,船舶企业应当将环保送一概念探合在船舶生产建造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从原材料的选取、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船舶建造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乃至于船舶投入使用之后直至报废当中所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等角度出发,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真正做到规范的绿色船舶生产建造。最终做到,以环保为理念,抢占未来船舶市场需求先机,实现船舶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七:双重集聚效应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货物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并且根据2015年UNCTAD的数据,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东道国。但是,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相对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发力,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16年前两月我国非金对外直接投资接近30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70%以上。其中对"一带一路"的有关地区投资占比7.5%,达到2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达到40%以上。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改革开放一直到2000年的为段时间,这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整个阶段内累积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仅相当于2016年前两月的水平,也就是300亿美元左右;二是从2000年一直带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快发展,其中2005年投资余额超过了100亿美元;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一直到现在,这段时间随着国家相应战略和政策的支持,及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截至2015年投资余额已经超过了万亿美元的大关。

纵观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从集聚经济的角度研究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1、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且现在的发展现状呈现出集聚经济的特征,因此研究这种集聚经济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利用这一优势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有了很大的现实意义;2、从理论上说,集聚经济一方面提高企业生产率,一方面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门槛,因此本文从异质性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出发,通过研究更为宏观的集聚因素对企业微观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扩展了原有模型,达到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效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结构

在国家倡导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加之国家近期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开放战略规划,本文从集聚经济的视角出发,研究其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对之前关于集聚经济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本文试图理清集聚经济通过多种效应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机制,从而建立相关数理模型推到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以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通过probit概率计量模型对相关结论作出实证检验。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各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作为文章的开始部分,这一章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二是对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整体安排作简要说明,三是指出了作者认为的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对于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做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首先,根据集聚经济理论发展的时间脉络,从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和新新经济地理三个方面系统回顾了相关的集聚经济理论;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宏观视角主要分为东道国因素、母国因素和双边因素,而微观视角则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率对对外直接投的影响;最后,对集聚经济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作了回顾评述。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中国企业0FDI的现状及分布,利用《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2-2014年的数据,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做了分析;一是2002-2014年流量和存量的发展趋势和增长率,二是2014年(底)流量和存量在东道国的分布情况,三是2014年(底)流量和存量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第四章首先讨论了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的相互作用及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母国集聚效应和东道国集聚效应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后WHelpman等(2004)和Yeaple(2009)的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母国集聚和东道国集聚的变量,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了本文王个重要推论。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集聚经济研究综述

集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由此带来的集聚经济则成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关于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不断细化的劳动分工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集聚实际上是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因此,集聚经济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可以从斯密的分工理论得到解释。其后,关于集聚经济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兰个阶段:一是从新古典经济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其主要代表是马歇尔(Marshall);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和非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经济地理关于集聚经济的研究,其主要代表是克鲁格曼(Krugman)、藤田昌久(Fujita)等;三是自Melitz003)将企业异质性假设引入贸易研究后而兴起的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为假设前提的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一、新古典经济学关于集聚经济的研究评述

马歇尔(Marshall)(1890)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产业集聚的来源主要是集聚经济带来的正外部性,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集聚企业可以从劳动力共享中获得正外部性,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更有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劳动供给,减少就业摩擦,同时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更高,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二是集聚企业可以从专业化服务和中间投入品共享中获得正外部性,这一正外部性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加专业的生产服务、生产工具及原料投入的供应;三是集聚企业之间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性,这一正外部性有利于新技术、新想法在相关企业之间的迅速传播,从而提局集聚企业的创新能力。

马歇尔提出的集聚经济三个外部性的来源,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胡弗从另一个角度认为集聚经济的外部性主要有两种:一是相关联或同质性强的企业集聚即本地专业化经济,二是不同产业的企业混合集聚即城市化经济,这种分类在马歇尔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了产业不同所带来的集聚外部性。后来对多样化集聚的研究认为,这种集聚更有利于新想法、新信息在企业间的交流,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后来的研究则进一步深化了集聚外部性的来源,例如在生产和消费上存在的规模经济,企业与企业、消费者与企业么间交易费用的减少等等。

......................

第二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在宏观层面,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母国的国家优势及双边的制度安排;在微观层面,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从Helpman等(2004)的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开始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可能对外直接投资。

一、宏观视角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

1、母国的国家优势

母国经济发展水平始终被认为是影响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主要的理论是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Dunning(1981)利用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送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ndr地(2003)、Barry等(2003)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国内学者李辉(2007)、张为付等(2007)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也发现二者有密切关系。

裴长洪和郑文(2011)认为母国国家的基础条件和特定优势是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之源,而母国的基础条件包括人均收入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母国的特定优势包括行业优势、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组织优势等。关于母国的特定优势,Cook等(2012)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行业优势,对于促进集群内相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集群内的企业开放度越高、经验资源越丰富,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另外,韩剑(2015)认为母国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同时通过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使得企业"走出去"的门槛降低。通过对OECD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结论。

.......................

第三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分布分析...........13

第一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现状及分布..............13

第二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现状及分布...............15

第四章集聚经济作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分析..............18

第一节集聚经济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讨论.................18

第二节理论模型..............24

第五章双重集聚效应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28

第一节计量模型与数据...........28

第二节实证结果分析...............31

第五章双重集聚效应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计量模型与数据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由于这一数据库中不包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信息,所以需要用商务部统计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进行匹配,根据这一匹配结果,可以得到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中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本文样本选取的时间段为2005-2009年,这样选取的原因是,根据商务部统计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2005年之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有限,2004年仅有138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而自2005年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成倍增加,2005一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分别为1005、1221、1361、1739、2347,并且在匹配过程中还要损失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样本。因此,只有选择这一时间段才能获得一定有效数量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样本。由于本文研究的集聚效应需要一定的前期积累,因此我们选取2007—2009年的数据研究集聚效应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2005和2006年的数据作为前期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积累。这样2007年的集聚效应是由2005和2006年产生的,2008年的集聚效应是由2005—2007年产生的,2009年的集聚效应是由2005—2008年产生的。

本文的东道国按大洲分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东亚地区和亚洲其它地区古大部分。东道国GDP和人均GNI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均选取的是2005年不变价美元的数据。主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五-1。

........................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集聚效应包括了母国集聚和东道国集聚的双重集聚效应,研究这一集聚效应对于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分布分析,发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无论在母国还是东道国的分布都相对集中。

1、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集聚和东道国集聚对于后续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比两者的边际效应大小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东道国集聚的效应始终大于母国集聚的效应。

2、企业生产率与母国集聚和东道国集聚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说明从绝对量上来看,无论是母国集聚还是东道国集聚,都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越大。但是,对比两个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后发现,生产率与东道国集聚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大于其与母国集聚交互项的边际效应,这说明相对来说,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东道国集聚越敏感,而生产率越低的企业对母国集聚越敏感。

3、企业收入水平与母国集聚和东道国集聚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说明从绝对量上来看,无论是母国集聚还是东道国集聚,都是收入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越大。但是,对比两个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后发现,收入与东道国集聚交互项的边际效应大于其与母国集聚交互项的边际效应,这说明相对来说,收入越高的企业对东道国集聚越敏感,而收入越低的企业对母国集聚越敏感。

4、通过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为国有集体企业和非国有集体企业,分别对两组企业做回归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有集体企业的东道国集聚的边际效应更大而非国有集体企业的母国集聚的边际效应更大,这说明,东道国集聚对国有集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而母国集聚对非国有集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

5、通过将东道国分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分别对两类地区做回归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母国集聚还是东道国集聚,对发达地区投资的边际效应均大于对不发达地区投资的边际效应。这说明,相比于对不发达地区,无论是母国集聚还是东道国集聚,对发达地区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八:“后汇改”时期人民币汇率长短期的决定研究——基于马尔科夫区制换模型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1)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实行过物价对比制、固定汇率制、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双轨汇率制、钉住美元制等一系列汇率制度,直到央行正式提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规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幅度,初次踏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之路。尽管美国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采取了钉住美元这种特殊的汇率政策レッ减小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稍有减慢,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恢复化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汇率市场化改革于2010年6月得以重启,人民币汇率再次回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日波幅由原来的0.3%扩大到0.5%;而后2012年4月,又将这一幅度增至1%,汇率弹性进一步扩大;时隔两年,2014年3月15日,汇率单日波幅扩至2%,这是"后汇改"时期央行第三次扩大汇率日波动幅度;2015年8月11日,央行完善汇率中间价报价制度,即做市商在向外汇交易中屯、报价时要全面考虑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及外汇供求的变化情况,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升。

(2)"后汇改"时期汇率波动加剧,由持续升值转为贬值

由图1-1可知,2005年7月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8.28左右,波动不大,实行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弹性增大。2005年7月至美国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逐步升值态势,从8.22升至6.83,累计升值达18.63%;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010年升值幅度稍有减缓,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支撑,2011年又出现大幅升值,自此人民币升值态势持续至20H年,但升值幅度逐年减小。总体而言,自2005年7月至2014年长达9年多的这一时期,人民币兑美元呈现快速升值态势,累计升值高达29.09%,但自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结束升值态势,转向持续贬值的趋势,汇率从6.11跌至6.45,贬值幅度为5.6%,尤其自"811汇改来,贬值幅度有所增大,曾一度跌至2011年初的汇率水平。

.....................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人民币汇率的制度演变及变动趋势进行回顾,厘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发展脉络,明确中国汇率制度的特殊性;其次,综合考虑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及中国国情,将各因素分为长期和短期两大类型,从理论上探讨这些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初步统计分析各因素与汇率波动的关系;然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影响因素对汇率的作用效果并判断不同阶段汇率波动的具体决定因素;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结论,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以期在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图1-2为本文研究路线图。

.........................

第2章文献综述

2.1基于汇率决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综述

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该理论进行过实证检验分析,其中也不乏结合中国数据的分析。但绝大部分实证结果显示,该理论并不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问题。采用1980年至1996年的数据分析购买力平价在中国的适用性,发现其基本上不能用于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邱冬阳(2006)采用1997年至2005年的数据,根据三变量模型研究发现,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条件、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存在差异,严格的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并不成立。范爱军等运用1985年至2004年的数据,采用实际汇率的平稳性检验和名义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发现两种方法下该理论在中国均不适用。戴金平等(2015)选取1978-2010年中国与34个OECD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利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进行分析,也证实了该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2.利率平价理论

随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外汇汇率的影响逐渐増大,英国经济学家Keynes提出了利率平价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用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由于投资者充分的套利行为而具有一致的收益率。可以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者的区别在于投资者在远期外汇市场上是否进行风险规避操作,前者更强调规避风险。

.....................

2.2基于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综述

2.2.1国内学者研究动态

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更加侧重于研究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部分学者重点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也有一些学者综合经济基本面因素、微观因素、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决定。由于研巧视角不同,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也各有所异,因而针对于此的研究结论颇为丰富。

些学者致力于以宏观经济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如易纲、范敏(1997)通过探讨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发现贸易品劳动生产率、贸易顺差与汇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十分有限。杨帆。999)通过研究发现,汇率的长期、中期、短期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短期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国际收支,物价、进出口等是中期因素,货币供给和产出水平则是长期因素。永祥等(200巧通过观察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实际均衡汇率发现,造成人民币均衡汇率发生贬值的两大重要因素分别为货币供应增长率的降低及国外利率的下降。窦胜样(2003)发现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贸易状况及投资状况等。奚君羊等认为,从长期看,货币供给对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利率对其影响不显著,刘威、吴宏(2010)的研究也表明中美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十分有限。贺昌政等张道宏等(2007)则分别认为消费价格指数和国际收支是汇率决定的主要因素。李建军(2012)认为中国的外贸顺差及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导致汇率升值。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汇率的波动不仅要考虑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效果,还要考虑微观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王松奇等(2007)认为还要考虑政治因素对于汇率的影响,主要是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稳定性等。尹亚红等(2007)认为伴随资本跨境流动的逐渐增多,货币因素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愈发显著。李锐、张綺认为除宏观经济因素外,中国进出口关税率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影响。高铁梅等(2008)构建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模型探讨汇率的长短期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贸易条件、经济开放度、生产力水平等均会对汇率产生影响。黄昌利同样基于行为均衡模型,认为实际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主要由生产率、政府支出、对外贸易等因素决定。

.....................

第3章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及变动趋势...............16

3.1建国初期的高度集中汇率制..............16

3.2改革开放初期的汇率双轨制.............17

第4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及统计分析..............22

4.1长期因素分析.............22

4.2短期因素分析.............28

第5章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34

5.1指标衡量及数据来源............34

5.2模型介绍及选择结果.............35

第5章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5.1指标衡量及数据来源

本文将样本区间定为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即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其中,人民币汇率指标,采用美元兑人民币名义平均汇率进行衡量。虽然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后进斤了重大市场化改革,但在实践过程中,人民币对货币篮子的汇率相对稳定,而对单一货币的波动仍大。由于美元占货币篮子权重最大,加之目前资本市场上主要关注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名文汇率变动,因而本文采用美元兑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月度平均值表征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其他各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的衡量指标做如下说明:

经济增长率(RGOP):由于可获得的GDP数据为季度数据,考虑到数据频率问题,本文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作为GDP增长率的衡量指标,采用同比增长率数据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国际收支按照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不含储备资产)进行核算得到,同时对季度数据进行拆分得到月度数据。外汇储备本文用央行发布的外汇储备数据进行衡量。货币供给(MS):采用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变动代表中国的货币供给状况。政府财政支出(G0V),采用政府财政支出与GDP的占比进行衡量,由于财政支出是月度数据,GDP是季度数据,不可直接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对季度的GDP数据进行月度平均处理,再用月度财政支出与其求比值。经济开放度:采用贸易开放度来度量经济开放度,由于进出曰总额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贸易自由度及开放度的增强,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与GDP的占比作为该指标的代理变量,数据处理方法等同前文所述。贸易条件:选取中国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对其进行衡量。劳动生产率: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其代理变量。

........................

第6章研究结论与趋势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经典汇率决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综述,在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和变动趋势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国情,综合考虑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及市场预期等多视角因素,将其分为长期和短期两大类型,探究"后汇改"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未来走势,其中长期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货币供给、政府支出、经济开放度、贸易条件;短期因素包括国际利差、通货膨胀率、央行干预、市场预期及短期资本流入,长短期影响因素的划分依据是各因素受到冲击时对汇率波动的作用时间长短,本文以30个月作为长期因素影响汇率的时间区间,10个月作为短期因素的时间区间。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这些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历史数据初步统计分析各因素与汇率波动的关系;然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选取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月度数据,实证考察两大类型因素对汇率的作用效果和影响程度,同时判断不同阶段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具体由何种因素主导,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统计分析结论:对可获得原始数据进行量化的长短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中,与汇率波动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关系不确定的是外汇储备、货币供给。各短期因素中,国际利差、通货膨胀率与汇率波动的关联性较大。

2.各因素影响效果:长期因素中,经济开放度EO、外汇储备FER、货币供给M2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最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GOV、经济增长率RGDP及贸易条件TOT的作用效果次之,国际收支旧OP及劳动生产率LP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弱。变量正向冲击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长期因素有经济开放度、外汇储备、经济增长率、政府财政支出及国际收支,造成汇率贬值的是贸易条件和劳动生产率,货币供给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短期因素中,市场预期me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最为明显,通货膨胀率HI及国际利差IFR的作用效果次之,央行干预CB和短期资本流入CIN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弱。变量正向冲击使汇率升值的是通货膨胀率和央行干预,造成汇率贬值的是市场预期和短期资本流入,国际利差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九:国际贸易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工资差距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传统意义上,我国是一个劳动要素相对较丰裕的大国,那么自然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普通劳动者是否充分分享了贸易迅速发展带来的收益?国际贸易是否对不同部门和不同性质的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直观来说,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劳动工人工资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中国从2003年到2013年间经历了相当快速的工资水平的增长。2003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仅为13%9元,而2013年达到51483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4%。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对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担忧。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马讽、黄建锋,2014)。

与此同时,我国不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工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个大行业的平均王资数据,2013年工资最高的为金融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为99653元,而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仅为25820元,相差近3倍。与此同时,同一行业内部的高技术与低技术工人、国企就业工人与非国企就业工人均存在较明显的工资差距。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2013年该行业高技能型工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平均收入高达其他工人的3倍。所有行业平均来看,高技术工人约为低技术工人的1.5倍。2013年制造业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4094元,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6297元,显著低于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可见,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劳动者也因自身素质和任职企业的不同而存在很明显的工资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工资差距作为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关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工资差距也是衡量一个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中国收入差距较严峻的背景下,研究贸易开放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技能型工资差距和就业单位属性型工资差距作为衡量行业内工资差距的两个维度,研究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通过对以往理论和文献进行总结和概括,梳理了进出口贸易对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贸易是否缩小了我国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

传统国际贸易学理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和要素均等化定理深入讨论了国际贸易的展开过程中稀缺要素和富裕要素的收入变动。在满足一系列假定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会使富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少。在H-0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得到下述推断:低技术工人是中国的相对丰裕要素,而技能型工人是中国的相对稀缺要素,那么随着贸易的扩张,低技能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上升,高技能工人则相反,两种工人的工资差距会不断缩小。本文将利用实际数据对此进行检验,以此分析进出口贸易对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另外,本文将按照要素密集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及贸易国发达程度进行分组以进一步研究行业及贸易国异质性对于结论的影响。

2.贸易自由化是否缩小了行业内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工资差距?

考虑国际贸易对产业内就业单位属性型的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出于以下二点:其一,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格局,使民营企业能够在更大的国际市场上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获得规模经济并增加利润,从而有利于民营企业就业人员相对工资的上涨。其二,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如下预测: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相对工资的提升。本文将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并考察在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中国际贸易对就业单位属性型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的差异。

...........................

第二章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相关理论和机制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的理论研究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在H-0理论的基础上,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1941)提出S-S定理,解释伴随开放贸易所发生的要素价格的变化,主要内容如下:假设一个劳动富裕的国家开始从事贸易,那么该国的贸易格局将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会导致该国富裕要素(劳动)的价格上涨,而稀缺要素(资本)的价格下跌。在充分就业的假定下,很显然,劳动要素的名义收入增加了,因为工资水平上涨而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保持不变。类似地,资本名义收入份额将下降,因为资本的价格下降了,并且充分就业状态下资本使用量保持不变。

其具体推理过程为:假设有A和B两个国家,钢铁和布两种商品,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国家A的资本要素丰裕,国家B劳动要素较丰裕。随着贸易的开放,在B国布的价格上涨而钢铁价格下降,这引导生产者生产更多的布和更少的钢铁。然而由于两种商品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不同,因此从钢铁的生产中释放出来的要素资源组合就不同于扩大布的生产所需要吸收的要素资源组合。在这种调整发生时,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上升,而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会下降。假设要素的供给是给定的,这种市场调整就会导致劳动力的价格上涨而资本价格下降。同理A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调整,贸易开展后,钢铁相对价格上涨,引导生产者从事更多钢铁的生产,这又进一步导致对资本需求的增加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假定要素供给给定,最终市场上将出现资本相对报酬增加的现象。

在H-0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得到下述推断:由于美国的高技能劳动力属于相对丰裕的要素,而低技能生产性劳动力属于相对稀缺的要素。那么随着贸易的扩张,高技能劳动者的实际报酬将增加,而低技能劳动者则相反,从而两种工人的工资差距会不断扩大。在中国则相反,低技术工人是中国的相对丰裕要素,而技能型工人是中国的相对稀缺要素,那么国际贸易会不断缩小两种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

....................

第二节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

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要素自身属性的差异,国际贸易影响技能型工资差距的机制主要在于国际贸易对产品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引致国内要素市场的变化。而行业内就业单位属性型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不同属性企业之间的差异,国际贸易对其产生影响的机制则在于对制度隐形约束力和行政垄断力的削弱,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之变化,导致其中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变化。基于此,本节将国际贸易影响行业内工资差距的机制分为两个层面:要素层面和企业层面。

一、要素层面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进出口贸易会影响一国国内的要素收入分配,基于S-S定理对中国的情况进行理论预测,得出国际贸易将缩小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结论。但这种预测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包括技术水平不变、不存在规模报酬、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供给量一定等等。在这些假设之上,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仅仅在于对要素的需求发生影响。但在实际情况中,国际贸易对国内要素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渠道要复杂得多,正确认识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理清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问题的关键。

综合来看,国际贸易影响要素收入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要素需求机制和要素价格需求弹性机制。要素需求机制是指进出口贸易会增加或减少国内对于某种要素的需求,从而在要素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使要素的价格上涨或者下降。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机制是指进出口贸易在直接影响要素需求的同时,也会通过技术进步、加剧市场竞争等渠道影响要素市场结构和市场偏好,从而使要素的需求价格弹性发生变化,对要素价格产生间接的影响。

....................

第三章我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工资发展现状.............16

第一节我国制造业贸易的发展.............16

第二节我国制造业就业与工资现状...............20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27

第一节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计量模型设定...............27

第二节国际贸易与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实证分析...........29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43

第一节结论................43

第二节政策建议.............44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计量模型设定

通过对国际贸易影响王资差距的机制和理论分析,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对一国行业内工资差距产生影响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3年的样本数据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也可以直观地看出二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鉴于此,为了更准确的考察贸易自由化对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本文利用2003-2013年制造业数据分析贸易对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影响,考虑到工资变化的动态性,引入工资差距的一期滞后,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报告于表4-1。

.......................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在中国不断融入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不论是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及行业间收入差距均面临较严峻的形势。传统贸易理论认为,短期内国际贸易会分别影响进出口部门或行业要素的报酬;从长期看,贸易则会使所有要素和收益的价格都发生变化。H-0理论和S-S定理也因此成为国际贸易与收入差距问题最直接的一个理论线索。但由于该理论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并且当今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其可适用性充满了不确定。同时,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不同所有制企业就业人员之间的工资差距作为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另一表现,同样应结合中国的经济现实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对技能型和就业单位属性型这两个维度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会显著影响行业内的工资差距,但对不同层面行业内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的方向并不相同。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出口贸易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得发挥,通过专口化生产效应提升了出口企业对于低技术工人的需求,从而缩小了产业内的技能型工资差距;进曰贸易则相反,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减少了对低技术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扩散通道使制造业企业产生了技能偏向型的劳动力需求。此外,进口贸易增加了低技术工人的可替代性,从而提高其需求弹性,导致行业内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扩大。

第二,划分要素密集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较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口贸易回归系数更为显著,进一步验证了进口贸易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作用于行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机制。根据参与国际分工层次对行业进行分组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技能型工资差距的影响取决于该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层次越低,国际贸易促进低技能工人相对工资上涨的作用越明显。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十:利益集团与美国能源政策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美国作为能源生产大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国际能源机构(IEA)表示,截至2020年沙特阿拉伯将会被美国所取代,有望变成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这一改变对全球能源供应甚至地缘政治都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虽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消耗的能源却占到世界消费量的42%。国际上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源出口国的地位上升等因素都给原先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也促使美国尽快通过制定能源政策来维护国家的能源利益和安全。

自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政府便开始对能源政策进行干预,但成体系的能源政策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才逐步形成。在1970年-80年间,美国历经三届总统,推出了24个能源法案,均以应对能源危机为主要目的而实施了能源变革措施,多为政府主导下的变革手段。此后的两任政府更关注的是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能源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推进能源政策的变革。进入新阶段,国际社会对兼顾经济、能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观点均表示了认可,而小布什政府的政策主张即顺应了这一国际趋势,开始发生转变,但由于利益集团的干涉并未取得实质进展。奧己马政府则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国家能源政策进行调整,更加重视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崇尚多元化的政治氛围,尊重各方的利益诉求,也会倾听各方的意见汇总。具体到能源政策的制定,必然是一个汇总了政府机构、党派人士、利益集团、选民团体利益和意见诉求的过程,它的出台会引起国会、选民等多方热情关注,一般来说,政府、利益集团和国会这三者均会在能源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政府一般扮演着调节多方利益冲突的角色,既需要考虑国家利益,也要将选民利益纳入考虑,而利益集团则是通过直接游说或间接游说等手段来影响国会、政府行为和决策,以使得最终政策更符合自身集体利益。

.....................

第二节文献综述

在研究经济政策制定时,往往会将政府情况与市场情况分开考量,这使得最终通过计算得到的最优政策与政策的实际结果并不太相符,主耍原因在于现实情况很复杂,政策制定者在实际操作时会受到一系列内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包括利益集团因素。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出现即为了更好地解决上问题,政策制定相关人士的偏好、利益集团等因素均纳入考量,进而来解释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传统的经济政策诸如贸易、财政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较为系统全面,而对能源政策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本章节计划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本文的文献综述:第一,研究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关注前者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研究美国能源政策,探究美国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利益集团在其中的影响。

一.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政策的关系研究

相当多的文献研究了利益集团是如何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一类学者从利益集团对美国公共政策的整体影响的视角来研究的,Putnam(1988)研究了利益集团对美国国内外政策制定的影响,Ptnam发现,在国内政策制定时,利益集团会通过施加政治压为,进而达成与政治家们的合作,得到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而在制定国际政策时,政府会面临国内外利益的冲突,需要考虑执行政策后的国际影响,因此利益集团对政府国际政策制定的影响相对较小。Richard(1995)分析了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和游说活动对议员决策和国会政策制定的影响,Richard认为,利益集团对议员决策和国会政策制定的影响程度与议会讨论的具体话题和利益集团性质密切相关。Sutter(1998)研究了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和制定过程中辩论环节的影响,他发现在诸如最惠国待遇、台湾问题等议题上,利益集团会通过不同渠道向国会表达其利益诉求,影响其决策,Sutter还发现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利益集团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处理中美能源外交关系。

......................

第二章美国能源政策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制度设计

胡德胜(2010)研究广义的能源政策是解决与能源生产、消费、配送相关的问题,由联邦、州和公共机关决定的,包括具体的立法条款、补贴措施、节能措施、税收政策等。尹晓亮(2011)将能源政策按照类别和性质作了划分,按照类别可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兴能源政策等;按照性质可分为节能、能源储备、多元化进口能源政策等。美国的能源政策主要是国会以立法形式确立,各项政策均有系列的法律和条款相呼应,立法的意义便在于为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行政部门也会参与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的。

美国的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制度设计使得能源政策的制定过程无可避免利益之争和政治力量的博弈。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是党派力量、利益集团、各种势力争斗的产物,决策权主要由总统和国会掌控,此外部分直属的行政机构也会参与其中,故熟悉能源政策制定的制度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般,美国的基本能源政策是国会和总统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具体能源政策则是由各行政部门来执行,如美能源部、环保署、能源监管委员会、核能监管委员会等,联系紧密,彼此有较强的关系互动。

一.国会能源政策的制定流程

国会通过了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太阳能等在内的众多能源立法。具体到能源政策的国会制定,一般流程如下:首先议案被提交到参、中两院,按照先后次序编号并提交到委员会,再举行对应的听证会,根据听证结果对议案提出不同意见,若是批准则会进入两院进行辩论投票,被两院否决的议案会被终止。两院的立法权是平等的,在双方意见不一的情况下,会有相应的委员会从中进行协调;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经过两院院长、总统签字批准则正式成为法律。

....................

第二节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参与分析

在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过程,涉及大量与利益分配相关的权力争斗,反映着高层制定者的利益考量和权衡的最终结果,也是一种统治者借以平衡社会意愿需求和维护政治稳定的手段。一般来说,总统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福利的最优化,同时将本党派利益、自身连任等需求纳入考量。国会两院议员代表的是选区的利益,当然也会将自身连任、经济利益等需求纳入考量。行政机构则通常依据国会立法制定和实施法规条例,同样具体执行成员也会受到党派力量、利益集团力量的影响。利益集团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政治捐资、游说等多种方式影响以上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一.国会议员的参与分析

国会议员作为美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他们在进行能源政策选择时,会更关必这一政策与其政治生涯的关系,是否会影响其连任,可以说连任是国会议员的主要目标。因此如果关于能源政策制定的参与行动影响了其终极目标的实现,那么很大可能议员不会尽全力推进该行动的进展,如果这一参与行动不会影响其连任,那么议员便可能去自由追求实现其他的政治主张。在国会议员参与制定的过程中,有多重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最终选择,包括选区选民的利益、所在党派的能源政策倾向、利益集团因素、委员会制度等。

议员所在选区选民的利益方面,由于美国国会选举制度本身的特征,国会议员是由选民选举出的代表,也代表着选民的利益,议员需要保障选区的利益才能继续获得资金支持和选民的投票支持,实现连任的可能性。具体到能源政策,一般来说如果选区中从事传统行业如石油、煤炭等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较高,那么该选区的议员更容易赞成传统能源政策,反之新兴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拉动行业从业人数较多,则新能源政策更容易得到议员的支持。

.......................

第三章美国能源政策的发展特征..........18

第一节应对危机为主的能源政策..........18

第二节市场主导下的能源政策.........19

第四章利益集团对美国能源政策的影响分析——以ACES投票法案为例...........23

第一节ACES法案分析.............23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8

第一节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基本结论...............58

第四章利益集团对美国能源政策的影响分析——以ACES投票法案为例

第一节ACES法案分析

从政治背景来看,国际社会上的不少国家面对新的国际气候协定的谈判均表示出了积极参与的态度,例如欧盟2009年宣布在其他国家采取一致行动的情况下,其减排目标为30%,而美国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期待通过国内政策领域的立法来支持国际谈判的表现,改善在环保问题上的态度,保持其一贯的话语权。

从经济背景来看,美国身处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中,虽然控制碳排放量会给传统能源产业带来业绩压力,但同时也会给新能源产业和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可以借此契机推动能源经济的转型,振兴本国经济,因此奥巴马政府也亟需通过成文立法来改变上届政府的保守做法,来应对经济危机,增强国家竞争力,在绿色经济科技方面有所建树。

从能源安全与立法背景来看,本国的能源供应和安全一直受到政府的持续关注,借助新能源政策立法的制定,有助于促进新能源开发和变革,进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也改善传统上经济受石油价影响较大的情况。同时除了联邦政府的积极关注以外,地方政府也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新政而做出了不少实践举措,出台相应的行动计划,来减缓本周的经济、能源等的负面影响,如细因州最早于2003年即出台了气候应对法令,提出减排目标,为其他各州和美国联邦立法的提供了借鉴样本,而加尼福尼亚州则通过了治理法案,贯彻了总量限制和交易历年,既为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定了上限,又强调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为在国内的推广起了重要的示范效应。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美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基本结论

本文以统计性分析和计量模型的分析作为实证检验的手段,使用美国《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投票为具体案例,对美国能源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主体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能源政策法案的投票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利益集团、议员的个人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和能源特征等做了实证检验,对投票行为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得出如下几条基本结论:

第一,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其实是政府和利益集团共同博弈的结果,而利益集团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所进行的政治捐资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最终议员的投票行为。在模型结果中能体现主要三个利益集团对议案的影响力量,特别是是传统产业利益集团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行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拉找议员,以期达到影响决策制定的结果,偏好采用政治献金的方式来影响议员,达成目标,而新兴能源和公共利益集团则是通过游说、媒体平台舆论导向等方式拓展影响力,进而达成政治目标。

第二,议员的个人特征相对于和政府因素影响力较弱,可见在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下虽然崇尚民主,推崇自由,尊崇理想,但现实依然是个人意志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政治制度所剥夺,被政治环境的力量所制约,以致原先的政治抱负并不一定能如竞选预期一般被实现。常是选举中所许诺的政治主张和为民众谋福祉的口号逐渐淹没在无穷尽的政治斗争、个人仕途命运的拼命延续及大资本力量的无奈游说中。个人的政治理想常常不可期,也不可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