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的发展速度是全球双边经贸发展中最为快速的,截至2014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而美国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一方面两国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另一方面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频率不断上升,摩擦形式不断升级,由传统的反补贴、反倾销转向新型的绿色壁全、技术壁全以及知识产权壁查。其中,知识产权壁金的使用尤为突出,拥有“知识产权强国”称号的美国,一直凭借其发达的知识产权水平,在国内立法上通过使用“337条款”和“特别301条款”这两大利剑来对中国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为低下的国家的知识产权产业进行打击,在国际法则上通过主导《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与《反假冒贸易协定》(简称ACTA协定)的制定以及实施,并借助WTO相关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为落后国家的知识产权体系进行渗透,全面保护美国国内知识产权产业,深化其知识产权霸权地位,增强其国际霸主地位。
深受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的中国,在与美国知识产权贸易发生纠纷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相关企並也是深受其害。自从1989年中美首次发生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紧步伐打击中国的知识产权产业,强迫中国建立起符合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随着2001年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美国更是全方位地向中国施压,中国在知识产权强国的道路上是一路跌跌撞撞。中美知识产权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的分量虽小,但是其引起的连锁反应却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它长期作为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打击的利器,更是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研究。众多学者们从多方面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进行解释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这些解释与对策较为分散,不够全面。
1.2研究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简要回顾中美贸易史,从中引出中美在知识产权贸易上发生的摩擦史,总结出整个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并从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中美为何产生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进行了剖析,最后汇总出中国在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的积极应对策略。
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每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阐述中美建交以来的贸易历程,引出中美知识产权贸易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意义,并总结了关于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问题以及中美两国各自的知识产权体系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归纳其不同观点,且以此为基础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展幵较为深入的研究,随即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最后提出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讲述中美双边贸易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本章首先是简要引出中美贸易发展史,指出了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因素,然后以中国入世和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为分界点详尽地介绍中美知识产权摩擦的历程,并以此为线索引出其发展现状。
第三章归纳了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在第二章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纠纷整个发展历程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分析了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特点,摩擦方式的多样化,摩擦主体的变更以及摩擦层面的上升,并根据其现有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两国间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未来发展动向。
第四章分析了中美在知识产权贸易上频繁产生摩擦的原因以及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本章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从中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差异、知识产权战略差异、创新水平差异、文化与意识差异、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这六个方面来分析中美为何在知识产权贸易上纷争不断,也归纳了长期以来两国间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分别给中美两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第五章提出了中国在处理与美国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时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本章也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在前面几个章节分别对中美两国产生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下,本章分别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这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为中美知识产权贸易长久、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充足的条件,因而实现互利共赢。
第六章对文章的研宄意义与背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研究的结果与应对措施做了进一步总结,并将此类应对措施延伸至应对中国与其他知识产权较为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上。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将中美两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行比较,分别从中美两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创新水平、知识产权文化与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中美在知识产权贸易屡次产生摩擦的原因,另外,本文还运用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利益集团知识来深入分析了美国利益集团是如何通过影响美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来干预中美进行知识产权贸易。
2中美贸易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2.1知识产权在中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
2.1.1中美贸易发展史回顾
中美贸易历史悠久,最早开始于18世纪80年代,“中国皇后号”一一美国第一艘远航中国的商船,于1784年从美国纽约抵达中国广州,此举揭开了近代中美贸易的第一篇章,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史几乎可以与美国独立旳时间相当。1844年7月,《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和《海关税则》(又称《望厦条约》)的签订终止了早期中美双边贸易的平等形态,尤其是协定关税这一条要求更是使得中美贸易进入双边贸易不平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习改革开放近30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依附于政治关系,贸易往来也是断断续续。
1971年,美国对外公布恢复对华非战略性物资的运输,这一举措结束了美国长期对华禁运的局面,使得中美贸易进入恢复期,中美两国并于1972年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该公报初步扫除了中美贸易发展的障碍。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终于于1979年正式建立,使得中美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往来进入了新的篇章,如图2-1所示,后期的中美贸易关系经历了启动、停滞、发展、稳定这四个阶段:
2.2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历程
2.2.1入世前的四次交锋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产生了以下四次摩擦:
如表2-1所示,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首次发生于1989年,始于《国别贸易壁垒评估报告》的发布,美国在该报告中指出中国的著作制度和专利制度漏洞百出,对于美国知识产权产品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给美国知识产权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中国被动地被美国贴上“重点观察国家”的标签,随即中美政府就此问题举行了谈判且于1989年5月拟定了《中美谅解备忘录》草案,该草案一方面由于美国对华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措施而没有实现其所包含的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谈判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言,它的拟定为下一个知识产权协议的达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于1991年4月再次发生,美国首次把中国从“重点观察国家”列为“重点国家”,理由是中方的专利法缺乏足够大的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也不够长,有关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不够健全,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也不符合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行6个月的调查之后,美国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实行加税政策,遭受加税政策的商品高达106件,中国政府也罗列出加税清单,双方开始贸易报复。当时的中国不具备与美国所要求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环境,而美国不断地向中国施压,甚至利用最惠国待遇为诱傅,因此经过不断的嗟商,《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最终于1992年1月得以签订,美国政府承诺即日起停止对华进行301调查,并且在重点国家名单中将中国划掉。另外,《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作为中美间第一个正式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协议,为今后中美知识产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4
3.1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特点.........14
3.1.1摩擦手段的多样化........14
4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影响.........20
4.1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原因........20
5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应对........32
5.1政府方面..........32
5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应对
由于知识产权贸易冲突给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也影响了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中国应该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这三个层面上努力,建立并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预防知识产权摩擦的同时还要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
5.1政府方面
5.1.1涉外策略
中国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外交能力,积极地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的活动,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尤其是与美国政府的交流,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合作。
(1)完善和提高现有的中美两国双边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之间的沟通。中国在现有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话语权不足,对话取得的实质性成果远远要低于对话的形式作用,两国在产生知识产权纠纷之后达成一系列符合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中国却没有能力执行的协议,这只能是中美摩擦一时的止痛剂,却无法缓解双方长期的矛盾,双方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对战略经济对话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主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协商出适合中国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又能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业的规则,这样既可以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还可以减少双方不断重复的纠纷,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2)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一方面在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性上取得话语权,另一方面借助国际规则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
从WTO规则来看,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中国使用的“337条款”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且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部分条款相冲突,它强制利用国内法要求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符合美国的标准,这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创伤。中国可以效仿欧盟、加拿大利用WTO相关争端解决机制向美国不合理立法进行施压,从而缓解冲突,减少双方的摩擦。
6结论
中美创新水平的差异、文化与意识的差异、法律体系的差异、中美贸易发展的失衡以及美国利益集团的驱使等因素合力诱发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纠纷的产生,加上美国一直不满中国的崛起,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更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利器来对中国的出口产业进行打击,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长期以来的知识产权压制,给中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促使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植入性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抑制中国知识产权产业的健康成长。
针对此,本文建议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这三方主体共同努力,从预防与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这两方面着手,增强本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为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且有效的体系,降低与美国发生知识产权贸易冲突的频率,进而改善中国在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中的被动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国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此起彼伏。因此,本文中所提出的应对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应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也可以延伸到中国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为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上的纠纷。
参考文献(略)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问题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