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渤海湾优势区果农退社的实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42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果农合作组织是提升苹果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中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重要苹果出口国,鲜苹果是我国优势农产品之一。苹果具有附加值高、果农增收以及创汇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苹果产业的发展能产生相关的产业效应,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当今苹果产业竞争已经不是单个品种、单个果农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产品质量、品牌、价格、经营主体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体系的综合性竞争。由于单个果农力量弱小,因而逐步产生了将分散果农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及股份制合作组织)。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当地优势苹果产业,为广大果农提供农资供应、生产指导、市场信息、产品加工与销售、技术交流与培训等服务,有效地解决了果农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在果农增收、果业增效、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有法律前行,但区域内果农合作组织仍需要解决诸多难题(如销售、资金、技术服务、人员保留等)。从微观层面上看,以目前分散的单个果农合作组织的力量还不足以满足广大果农的需求,更不用说打造一条完整的苹果产业链了。因此,要充分发掘果农合作组织的能量,联结当地技术服务部门、大型果品企业和销售市场,从而达到有效联结整个行业、增加果农收入、解决果品销售难的目的。从宏观层面上看,果农合作组织在区域内分布呈现出多样化、异质化、发展非均衡的特点和现状。有些地区已经出现大量运营规范的果农合作组织,而有些地区尚无任何形式的果农合作组织存在,且不同合作组织成员的异质性强烈不均。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国苹果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加快发展果农合作组织,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正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果农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关系到激发果农的生产热情、入社积极性、吸引国内外大批资金的注入、加速各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聚集、促进优势区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加快苹果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扩大市场份额,推动我国由苹果产业大国向苹果产业强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可以归纳如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果农退社的视角深入考察果农合作组织发展问题,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影响果农退社行为的产生的原因机理,以及从果农自身、合作组织和外部环境三个层次探析其对果农退社方式的影响,进而找出制约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在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期望亦能对我国其他地区防止和减少农民合作组织成员退社现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启发。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主要回答以下八个问题:(1)果农合作组织产生的理论渊源,研究果农合作组织演进路径为何?(2)果农退社现象是否是特殊现象?果农因何会选择退社果农合作组织?导致其退出的理论机理和现实诱因是什么?(3)果农退社选择那些方式?不同退社方式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有哪些?(4)果农做出退出合作组织的行为决策主要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 其作用机理?(5)果农自身素质是否会影响到果农的退社方式? 若有影响,其作用机理? 相关政府和机构需要推出什么样的举措以提高果农的自身素质?(6)外部环境是否会影响到果农的退社方式?若有影响,其背后的原因? 从政府角度,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能有效降低果农退社发生的可能性?(7)合作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是否会影响到果农的退社方式? 若有影响,其作用机理?如何从制度安排的层面减少甚至避免果农退社现象的发生?(8)不同果农退社方式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果农合作组织影响有哪些不同? 其内在的影响机理?

第二章 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理论分析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发展路径和演进轨迹,尤其是业已成为普遍现象的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鉴于此,本章遵循的理论演进轨迹为: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基于组织发展、合作组织发展、果农合作组织发展、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成员退社等几个理论视角,全貌分析和系统界定本研究关键变量的由来及其理论渊源。即通过系统分析组织发展理论的产生机制厘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背景,再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演出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研究范畴和理论研究缘由,进而借助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理论提炼出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典型性及其概念特征,最后,立足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发展实践,系统整合和梳理果农退社方式的种类及其不同退社方式的理论界定。总之,本章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相关理论层层解析不同研究变量间的理论研究关联,并从理论上逐步界定清晰本研究典型概念的理论范畴。

2.1 组织发展
2.1.1 组织发展界定
组织发展理论起源于对组织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将 Barnard(1949)对组织的定义看作是现代组织理论的缘起,Barnard将组织的本质界定为:“由两个及以上成员参加所形成的协作模式。其实,组织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能够强化知识的作用,不同的生产要素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会有不同的产量”。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被称为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发展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二是指组织、规模等扩大”。
古典经济学家较早关注了组织发展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率最大的增进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卡尔·马克思也在其《资本论》中特别强调,“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来实现”。琼·罗宾逊夫人在其《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爱德华·张伯伦在其《垄断竞争理论》中都提出了“产品差别”和“集团”的概念,同时指出,通过一定范围的产业链可以实现组织的竞争优势。钱德勒进一步发展了前者的思想,其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指出,组织发展是组织为了适应技术变革和市场扩大的形势而在组织结构方面出现的反应,推动组织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2 合作组织发展
合作组织发展理论不仅是上述组织发展理论的延伸范畴,更是后续研究果农合作组织及其组织成员行为特征的理论根基。并且,合作组织发展理论与本研究后续研究关系密切:合作组织发展特征是合作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是后续研究果农退社原因的理论逻辑起点;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是后续研究果农退社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石,也是后续果农退社行为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此外,合作组织发展特征及其发展类型均是后续案例研究果农退社行为与果农合作组织整体发展两者关系的理论依据。由此,本部分主要基于合作组织发展理论界定、特征、类型、影响因素及其测定等几个方面展开。
2.2.1 合作组织发展理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
(1)合作组织发展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将合作组织发展界定为:能够基于自有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利用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有效资源的基础上系统整合各种资源,最终促使生产技术进步、成员增收的过程。并且,合作组织发展的具有表现有:一方面表现为合作组织总数增加、规模扩大及其合作组织成员增多;另一方面,表现为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
(2)合作组织发展的特征
本研究认为,由于合作组织发展既是合作组织“质”的发展,同时也是合作组织“量”的发展,其中,质的发展可以表征为合作组织内部要素组合优化的过程,而量的发展主要是指其发展规模增长量化过程。由此,合作组织发展特征也应该是反映合作组织激发“质”、“量”各相关要素交互作用的整个过程。换言之,应该从不同视角全面解读合作组织发展特征。本研究将合作组织发展特征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合作组织发展不同阶段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合作组织发展大都处于合作组织成长阶段。该阶段是合作组织经过初创阶段的磨合期之后,内外部要素间能够有机运行,共促合作组织较快发展。本研究认为该阶段合作组织发展的特征为:①合作组织规模不断扩大;②合作组织成员不断增加;③合作组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第二,从合作组织本身属性视角来看,合作组织是一个基于成员共有利益,以减少交易成本而组成的一个发展组织。故其发展特征主要为:①合作组织发展是不同生产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合体。该特征主要反映了合作组织构成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合作组织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其能够兼顾不同生产者的不同利益需求,能够将风险通过合作组织的形式不断摊薄,进而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的。②合作组织发展是一个寻求不短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由于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交易市场中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不仅不利于交易双方达成合同,而且,会给农产品交易双方带来较大的交易费用。而利用合作组织则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交易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而降低双方交易成本。

第三章 交易成本视角的果农退社行为分析.................37
3.1 引言 ........................ 37
3.2 交易成本视角的果农退社理论分析................. 37
3.2.1 交易成本及其类型 .................... 38
第四章 产权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果农退社行为分析.....................57
4.1 引言 ................. 57
4.2 产权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果农退社理论分析.............. 58
第五章 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影响分析.................79
5.1 案例背景 ............ 79

第五章 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影响分析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重点是揭示和深度发掘果农退社行为本身的产生机理,并运用经典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前两章的研究方法不同,本章将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展到果农退社与整个果农合作组织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剖析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且,重点利用多案例方法分析果农退社方式对不同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的影响机理。
前两章重点分析果农退社产生的原因及其退社的影响因素,研究视野聚焦在果农退社本身的产生机理。但是,对果农退社与果农合作组织发展之间的影响机制尚未涉及。由此,本章下文将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重点研究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有哪些影响?(2)果农退社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果农合作组织发展影响有哪些不同?(3)通过分析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本研究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5.1 案例背景
为深入分析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在上述两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在实地调查过的渤海湾苹果优势区109家果农合作组织中选取3家典型果农合作组织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这3家典型果农合作组织选择的标准为:(1)果农合作组织中曾经出现过果农退社现象;(2)为求典型性,被选3家果农合作组织最好具有不同性质,即能代表不同发展程度的合作组织;(3)被选3家果农合作组织最好能够覆盖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不同退社方式;(4)3 家果农合作组织均正在运营。此外,为了能够详实厘清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案例分析法中常用的“证据三角”原则搜集相关数据,力求全方位深刻揭示上述三个案例中果农退社可能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产生的影响机理。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章是在前文计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炼和整合本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基本观点。同时,基于已有研究结论,从防范果农退社行为发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兼顾理论延展和实践对策两个方面,从整体、果农退社原因、影响因素、组织发展四个层面提出符合我国果农合作组织未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研究结论
2007 年以来,果农合作组织数量维持了较快增长,但在质上,却并未同步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果农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逆组织化”问题,即果农退社行为已经由“特别”现象而转变为一种并不“个别”的现象,这是学界和政界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针对果农退社问题展开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专注于果农退社问题这一主题,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理性”假设下的交易成本理论原理,分析果农退社可能存在的原因,借助最优控制理论构建果农退社原因机理的数理模型,提出解释果农退社行为的6个推论,以及有关果农退社原因的6个研究假设,并以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社员中的367个退社果农为样本,采用 Weibull 模型随机回归参数估计方法,对 6 个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退社果农的入社持续时间与果农入社收益、外部市场对果农生产率的评价、果农入社前的生产率以及果农面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显著相关,这些因素对果农入社后的退社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还应用产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原理,结合果农自身、合作组织以及外部环境三个层次因素,深入分析其对果农不同退社方式的具体影响,并据此提出果农退社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同时利用渤海湾优势区果农合作组织中354个退社果农的追踪调查数据对果农不同退社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Logit分析和二元Logit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果农自身因素、合作组织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对果农不同退社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本研究选取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果农合作组织,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剖析果农退社行为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机制,将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展到果农退社与整个果农合作组织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且,重点利用多案例方法验证了果农退社方式对不同发展水平果农合作组织的影响机理。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果农退社对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凝聚力有稀释作用;果农退社的发生是高水平果农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果农退社会对果农合作组织声誉产生不良影响;果农退社会导致政府支持政策效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