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号向现代银行转型失败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18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山西票号于 1823 年左右由晋商创立,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票号以汇兑为主营业务,其分号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有汇通天下之美誉,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清末民初,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现代银行逐渐崭露头角。相比之下,山西票号逐渐显示出落后性,并有衰落之势,虽然也曾有过改组现代银行的想法和尝试,但是却并未成功,最终被历史淘汰。山西票号虽然已不复存在,但是其兴衰发展的历程却永远刻画在中国金融史上,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部分,为我们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素材。当今关于山西票号的研究结果也非常丰富,大多数是集中在对票号的经营管理机制的探索。而对于票号为何没有成功转型为现代银行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不多。在当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如今也面临着时发表展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经济生活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对于金融功能需求的提升。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肩负了实现金融功能需求的重要责任。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对商业银行形成一定挑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做出适当变革来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适应金融需求的演变、寻求金融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山西票号与当代商业银行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之下,但是两者都是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金融机构,都处于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并且都存在于金融机构变迁的轨迹之中。因此,探索山西票号向现代银行转型失败的原因就是在历史中寻找解决当今问题的钥匙,为当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


1.2文献综述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从金融机构变迁的角度分析山西票号与现代银行失之交臂的原因,因而本文的文献综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关于山西票号的相关研究综述,另一部分是对于金融机构变迁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对于山西票号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山西票号的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陈其田先生的《山西票庄考略》(民国 26 年)及卫聚贤先生的《山西票号史》(民国 32 年)。这两本书中收集了许多最原始的票号史料,对于票号的来往信件及账簿等业务资料都有详细的记载,为后人研究山西票号提供了基础。同时,在史料整理和论述的基础上,对于山西票号衰落的原因提出见解,认为票号的过分守旧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此之后,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原因,关于票号的研究发生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逐渐进入新的研究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刊的《山西文史资料》上先后刊发了多篇关于山西票号的史料文献,票号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后来又因文革而中断。改革开放之后,山西财经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联合成立山西票号史料编写组,共同对山西票号的相关史料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最终汇编出了《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1992 年)成为如今关于山西票号研究的史料工具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于山西票号的研究不断升温,尤其是在山西形成了研究热潮,汇集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是史若民先生的《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和《晋商性衰史》,张正明教授的《晋商兴衰史》,孔详毅教授的《金融票号史论》、《晋商与金融史论》、《山西票号与中国商业革命》等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对山西票号的兴衰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


第 2 章 金融机构变迁的相关理论


2.1 金融功能理论
正式提出基于功能视角对金融体系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默顿和博迪(1992年),他们认为金融体系的功能是相对稳定的,从功能观点看,首先应确定金融体系应具备哪些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构建可以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体系。金融功能理论认为,金融机构变迁的过程中功能是优先的,金融机构是随着金融功能的演进和运作而变迁,即都围绕着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实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默顿也指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制度变迁背后的根本推动力量是,围绕金融功能的发挥,金融机构所发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或工具,而方法和工具的实现就是金融功能的供给行为。1998 年以来,我国学者白钦先在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对于金融功能做出了更为深入的论述,不仅把金融功能划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不同的层次,而且对这四个金融功能的重要性作了历史考察,明确提出金融发展是一个金融功能不断扩展和提升的演进过程,即沿着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这一顺序递进。①默顿从宏观上提出了对于金融功能理论的概括,白钦先将金融功能更加具体化的罗列出来,但是两者都将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或者变迁相联系起来,对于金融机构变迁的理论分析都具有一定帮助。
………


2.2 金融协调理论
金融协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研究金融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协调性原则是金融资源合理开发和协调配置的基本原则。孔祥毅②先生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对金融的变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金融协调理论,认为金融协调就是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它们的收益、成本、风险状态和运动规律,并研究由此决定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内部构成要素之间、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构造金融协调运行的政策调控体系,以促进金融与经济高效、有序、稳定、健康发展。金融协调是金融各构成要素之间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磨合、博弈和适应并最终达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风险效益均衡的过程。金融自身发展及金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金融机构内部及金融与社会经济之间不断协调的过程。具体的内容包括:协调和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稳定;协调金融微观主体效益和金融社会效益,提高金融效率;协调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金融协调论将协调的层次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层次,内部协调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与金融功能理论的观点所不同的是,金融协调的理论的方法思想是动态、系统、和谐的实现经济的运行,包含了金融要素与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
………


第 3 章 山西票号兴起、发展与转型的演进过程.....13
3.1 山西票号的兴起(1823 年-1861 年).......13
3.2 山西票号大发展时期(1862 年-1893 年).......18
3.3 山西票号向现代银行的转型(1894 年之后)........2
3.4 小结.......29
第 4 章 山西票号转型失败的原因...... 30
4.1 山西票号在汇兑业中逐渐失去垄断地位.......30
4.2 山西票号与工业金融功能需求....35
4.3 小结.......39
第 5 章 对于当今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40
5.1 树立转型理念.......40
5.2 以金融功能实现为导向进行转型.....40
5.3 加强在转型中的风险控制......42
5.4 小结........42


第 5 章 对于当今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动了金融功能的创新,相比之下商业银行的服务经营模式逐渐显现出落后性和局限性,相应的商业银行的地位、业务、收益也都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思考做出变革和转型,来适应时发表展的需求。山西票号转型的失败为商业银行的转型提供了教训和启示,因而商业银行应当积极、系统的思考如何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转型,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


5.1 树立转型理念
商业银行的转型,首先必须从理念上达成一致,树立统一的转型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转型得到贯彻实施。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发展非常稳定,整体实力强大,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地位是难以超越和替代的。但是自从 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进入了爆发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同一场革命,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格局和发展态势。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P2P 小额信贷、大数据金融、众筹融资这几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冲击,因而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飞速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关注其发展动向,转变经营理念,及早树立转型的思想,从最高层次贯彻创新观念。应当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对于商业银行产生“鲶鱼效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形成冲击,倒逼商业银行进行转型。

………


结论


山西票号因商品经济发展而兴,通过与政府之间的金融业务往来走向极盛,而当在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近代中国进入工业经济发展时期,现代银行逐渐兴起,并成为金融机构发展的新方向,山西票号在后期的发展中却未能成功转型为现代银行,最终被时代淘汰。本文是从金融机构变迁的角度对山西票号为何与现代银行失之交臂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对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金融机构变迁的特征规律做出解释,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是金融机构变迁的推动力量、金融协调则是金融机构变迁的主线,通过实现金融功能需求的演进,最终形成本篇文章的理论支撑。然后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对相关史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山西票号的兴起、发展到转型乃至衰落这一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票号的兴起和发展过程都是通过对金融功能需求演进的实现,进而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构建协调关系,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金融功能需求由商业金融功能需求、政府金融功能需求向工业金融功能需求为主的方向演进,而票号并未调整在金融功能中的供给结构,导致在汇兑业务供给过多和工业金融供给不足的双重失衡,最终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失去协调而被历史淘汰。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