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本文所做的研究是在两个大的背景下: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开放了贷款部分的自主定价,而存款部分的定价也放宽了管制,利率市场化将是未来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的大趋势;二、2008年次贷危机给我国敲响了警钟,随后出台的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金融业应对极端金融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1996年上半年实现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进而经过1996至1998年实现了债券利率的市场化;然后经过十数年的努力在2013年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而201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完全市场化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逐步深化。下面对我国的改革进程稍作详述。第一阶段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初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形成Chibor,并于半年后,开放同业拆借利率Chibor的上限管制,实现其自由化,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开始。第二阶段是债券利率的市场化。199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锒行间债券市场,并且实现了国债利率的市场化;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姑现利率生成机制,至此,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1999年,国开行以招标方式发行了政策性锒行金融偾打开了金融债的发行采用市场招标形式的先河,从而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都实现了市场化。
……….
1.2研究的意义
在未来的3到5年内,央行应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中国的整个金融格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率的波动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也将会加剧,会使存贷利差减小,从而商业银行将承受更大的利率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靠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因此,了解净利差的决定因素及作用方式对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稳定利息收益和利润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本文将在确定净利差的决定因子后,对净利差进行风险分析(在险值分析及压力测试),以期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
1.3研究的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别对净利差影响因素和在险值的文献进行:掘顾并梳理总‘结;第三部分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并且与国际上的净利差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对净利差和赫芬达尔指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在“交易商模型"的基础上,吸取以往学者所构建的延伸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净利差进行建模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净利差的影响因素、评价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第五部分对第四#分建立的实’证模型(也即将净利差映射到各个基本风险因子上)稍作修正并用其对净利差进行风险分析(在险值分柝)和压力测试,从而能够分析我国上市银行在正常情况下以及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而推断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第六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及建议,并对进行未来展望。
……..
2文献综述
2.1净利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净利差(Net Interest Margin,NIM)指的是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除以银行总资产或生息性资产,它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银行对存贷款定价的结果,是衡量银行业效率非常重要的指标。净利差对于一个国家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对净利差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银行净利差决定的理论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Ho T S Y,Saunders A (1981)提出的交易商模型;另一种是Klein M A (1971)等的银行公司徵观摸型。本文做的实证是基于交易商模型,因此对银行公司微 模型不再赘述。HoTSY,Saunders A (1981)的交易商模型,将银行当做一个s风险规避的交易商(存款的需求者和贷款的提供者),在交易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银行会收取正的净利差。因此把由于交易不确定性产生的利差叫做纯利差。然后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出纯利差的决定因素。文章选取100家美国银行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纯利差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利率的波动性、银行市场结构、银行交易规模、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此篇文章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为后来学者进行净利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的实证摸型大多建立在交易商模型之上。
………
2.2 VaR (在险值〉和CVaR (条件在险值)研究综述
VaR摸型的兴起开始于1993年,那时30国集团(G-30)把它作为处理金融衍生产品的“最佳典范”方法进行推广。VaR翻译为中文叫做在险li,意为处在风险中的价值。VaR是一个以美元或其他货币单位计价的对于下行风险的概括性度.量。VaR的定义是:在一定长度的持有期,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种金融工具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VaR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在给定的时期,有的可能性,最大的损失是多少?假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累积分布函数为Fx(x)=P{XSx},X表示损失或者增益,本文X表示净利差。令累计分布函数Fx(x)=p,计算出X的值,则可推出VaR=-x,因为定义VaR为正值。CVaR即条件VaR,它是指超过VaR时的损失的期望值。它度量了在损失超过VaR的条件下损失的均值,它用到的尾部数据更多,包含的信息也更多。且CVaR具有次可加性,比VaR更具稳定性,是一个更加完善的风险指标。VaR运用最广泛,CVaR是对VaR的改进与补充,这也是本文同时计算这两个指标的原因所在。
………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现状和特点...........14
3.1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的现状..........14
3.1.1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的现状分析..........14
3.1.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国际比较..........16
3.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特点..........18
4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20
4.1净利差和赫芬达尔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0
4.2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22
4.3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5
5净利差的VAR和CVAR研究..........29
5.1VAR 和 CVAR..........29
5.2VAR和CVaR的估计方法..........30
5.3净利差的VaR和CVaR实证研究..........33
5.4风险分析结果总结..........40
5净利差的VaR和CVaR研究
VaR方法提供了衡量市场风险的实用指标,金融机构用其进行风险管理,监管部门根据VaR设置监管条例。1988年确立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虽然具有一定里程碑意义,但是比较粗链,1996年对其进行了补充,提供了简单的标准法和复杂的内部模型法,其中内部模型法则是VaR方法。而之后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新资本协议,对第一代的巴塞尔协议作了革命性的变革,体现了盟管资本的风险敏感性特点,也大量运用了VaR方法来设置监管资本大小。在《巴塞尔协议II》中,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对应计提的资本金大小都可以通过在险值VaR来计算获得,这也是监管中的实际做法。VaR方法使得银行的风险敏感度大大提高,风险控制效果也大为提升,而该方法虽然计算有些复杂,但是计算结果易于理解,因而经久不衰独具魅力。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努力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市场化,中国金融业也慢慢地变得国际化,这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更加严重。在目睹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从2007年开始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后逐步发展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析。因此本文借鉴VaR这一起源于国外的风险管理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从净利差角度进行风险分析,以期提高我们国银行体系的定性。
……….
结论
本文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价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然后在此实证模型的基础上对净利差进行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进而推断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本节根据对上市锒行净利差影响因素分析和对净利差的风险分析分别得出结论和建议。从净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净利差具有一定的时间惯性;二、运营成本、贷款规模、管理质量(变量管理质量的值越大,管理质量越差)对净利差有显著为负的影响;三、隐性成本、准本金机会成本、贷款比总资产、GDP增长率对净利差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四、有些变量对净利差的影响与本文预期不一致,但是这些变量并不显著。净利差影响因素回归模型中变量的显著,特别是隐性成本、准备金机会成本都反映在了净利差中,说明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的成就非常不错,净利差巳经能比较好地被市场解释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本该显著影响净利差的变量并没有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和完善之处。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我国商业银行需大力加快多元化转型步伐,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形成中间业务的规模效应,进而能通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减少对净利差的依赖,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二、商业银行应该把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成本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三、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银行放弃提供各种隐性的优惠(这会导致社会成本增加),而是提供更优惠的利率,以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