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经济发展与信贷投放优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18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金融发展理论也随之出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金融开始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主要以约翰·格利、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S*肖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其中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深化理论、金融抑制等诸多理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论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要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动力,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施行的就是金融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通过提高储蓄和剌激投资、消费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来优化金融体系,使其更好的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信贷配给对企业的生产投资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构成了本论文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背景和撰写的理论基础。在早期的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就有关于传统县域经发展的问题研究,20世纪90年的开始,县域经济问题开始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县域经济自身的复杂性,加上县域经济学成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时间较短,至今还未对县域经济学下一个统一的或权威性的定义。本论文主要是研究舒城县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投放的优化,所以不对县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论述。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综合现有的关于县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是县域行政区域内国有经济活动的总和;二是县域经济鲜明的区域性;三是独特性,县域经济以管理、服务和发展本地经济为主要内容;四是功能完备性,是融合区位因素、开放程度和层次结构的经济系统。县域是中国行政区划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承载着中国绝大部分的人口;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解决好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县域涵盖着城镇与乡村,是城乡联结、区域沟通的重要枢纽;县域经济兼有农林牧副渔等农业产业,还包括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等一系列非农产业,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


二、 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较早,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以县域经济作为对象研究金融支持的情况目前还比较少,主要从“壮大县域经济”被提出以后,才得到国内相关的经济学者的关注和深入研究。王旭红(2009)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这一结论。韩冰(2011)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江苏省县域金融市场规模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县域金融市场的高集中度会导致市场低竞争活力,从而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魏雪洁(2012)选取了浙江省58个县的相关数据,论证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不断加强。焦健(2012)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效率分别进行测算,发现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来说金融效率都比较高,反之则较低,从而得出县域高金融效率是县域经济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二章舒城县经济金融发展现状


一、 舒城县县情概述
舒城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处于合肥市、安庆市和六安市的三市交界,属于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人口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于西部,总体上舒城县集山区、库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城乡人口总数达100多万,辖区内设21个乡镇,拥有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舒城县经济幵发区和杭掉镇经济幵发区)和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万佛湖旅游度假村)。本文选取舒城县为样本县是出于以下四点原因:第一,舒城县地理位置优越,距合肥市48公里,距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36公里,素有“安徽北戴河,省会后花园,合肥菜篮子”、“院中花园,舒适之城”等美名,是院江城市带的成员之一,也隶属于合肥市半小时经济圈;第二,舒城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拥有“人间福地”之称的汤池温泉和万佛湖旅游度假村,舒城的龙舒贡席远销国内外,这些都是舒城县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及有利因素;第三,舒城县在经济发展中确立了“经济发展,金融先行”的理念,强化金融体系建设、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第四,舒城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六安市六县、两区的中等偏下的位置。舒城县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但却摆脱不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头衔”,其中原因复杂繁多,本文立足舒城县,选取银行信贷投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微观视角,以小见大,对安徽省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


二、 舒城县经济发展现状
舒城县是以农业发展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十二五”期间,舒城县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县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与完善经济发展思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工业化化发展为核心,实行招商引资主战略,发展旅游经济、加强民生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接“长三角”,融入合肥经济圈,发展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满意度得到提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994年至2013年近2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舒城县国民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3.74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40.54万元,县域经济总量增加126.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33%,呈现逐年攀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长幅度加快,总体高于六安市国民生产总值11.95%的年均增长率,位居六安市两区六县中第三位;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444元提高到14054元,比1994年提高了9.7倍,表明舒城县县域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消费方面,舒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1994年只有5.30亿元,2013年已经增加到51.84亿元,增长了8.8倍,表明舒城县的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投资水平也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带动下快速增长;社会投资方面,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94年的1.48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88.96亿元,年增长率为22.74%,增长速度较快。
……..


第三章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分析19
一、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现状分析19
二、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存在的主要问题19
三、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不足的原因23四、本章小结23
第四章银行信贷投放与舒城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25
一、数据的选取与样本数据的处理25
二、舒城县银行信贷与三大产业的Granger因果检验25
三、银行信贷投放对舒城县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实证分析28
四、实证结果分析29
第五章优化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的对策与建议32
一、优化信贷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2
二、规范农村信用制度,创建良好信用环境32
三、适度延长涉农贷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32
四、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促进工业结构优化33
五、创新个人信贷业务及产品开发33
六、加强银行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34
七、继续加强并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34


第六章结束语


第五章优化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的对策与建议


一、 优化信贷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调整银行信贷结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产业机构优化升级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把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作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制定信贷政策投向指引,大力推动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优质企业要重点支持,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并采取“绿色通道”进行审查审批,而限制银行信贷投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舒城县域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针对区域内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合理区分,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投向,做好贷后资金投向监督工作,严禁流入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民间融资机构,确保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实体经济发展。全县范围内开展优良民风民俗和公民诚实守信教育,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首先,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用宣传活动,批评和曝光失信者,表彰诚信者。其次,应加快农村征信系统的开发,多部门联动共同建设信用型社会。同时要针对发生不良信用行为的人或企业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增加他们的失信成本。而对那些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和个人釆取较为优惠的信贷政策以此激励他们继续维持信用行为。最后,要借助法律来惩罚严重的失信行为,建立公正的信用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地位显著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也日渐提高,金融业的影响范围之广、社会公众参与程度的加深、金融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学家更是把研究领域延伸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来。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联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域对金融发展的特殊要求,对信贷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都要求县域金融机构在实现自身良性发展和经营效益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2015年是舒城县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十二五”规划完成的最重要的一年,舒城县政府在对金融工作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要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活动,进一步推动银企对接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抓住国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机遇,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争取更多直接融资。加大对银行信贷投放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逃废债,防范金融风险。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积极推动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