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探讨——基于汕头市G中学的个案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05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文对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力图做到客观全面,但由于调查范围的局限性以及笔者有限的能力等原因,本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汕头市某农村中学,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章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原则
(一)评价的目的
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是根据影响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对课外作业的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价值判断。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外作业应有的效用一直以来困扰着许多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作业像是老师每天例行的功课,然而目前由于缺乏可供教师参考的系统权威的课外作业标准,许多教师只能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课外作业,大部分课外作业有效性度不高。笔者通过构建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指标,希望能为一些一线教师进行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和帮助。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水平和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效果,即通过对课外作业质量的诊断,引导教师对课外作业的目标、课外作业的设计、课外作业的批改与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进,进而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评价的方法
关于课外作业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定性评价,即评估者针对课外作业每个方面的表现情况,依据具体描述的评估标准,对课外作业的有效性进行定性的价值判断;二是量化评价,即采用分数的方法,对课外作业的有效性进行定量的价值判断。
...........................
二、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指标确定
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课外作业的文献研究,以相关作业理论和评价原则为基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步确定了课外作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首先,为了保证评价标准的全面性,笔者梳理了课外作业的整个流程,从教师的角度确定了课外作业的目标设置、课外作业的内容设计、课外作业的批改与反馈3个一级指标;其次,基于学生是课外作业的主体,课外作业有效性的评价不应只从教师的角度来评判,于是我又选定了“学生课外作业完成度”作为最后一个一级指标;最后,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笔者以相关文献和上文所提及的五个理论为依据,分别选定了每一层级的二级指标,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具体内容,见表1.1: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
第二章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一)教师问卷的编制
自编的《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教龄、任教年级等;第二部分为作业情况,采用选择题与量表相结合的形式,总共34道题,其中量表部分16道题(见附录A),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后,通过结合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标准有关教师的三个维度要求,自编了《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具体编制过程如下:
1.收集信息,初拟问卷
为了解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具体情况,笔者利用工作之便收集汕头G中学初中各年级教师作业的布置情况,并跟踪记录,再根据记录情况分别对G中学的教师访谈,要求被访谈者对自身任教班级的作业情况作出评价;接着,笔者对访谈中所获取的作业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相关内容,具体整合为课外作业的目标、课外作业的量、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课外作业的批改形式、课外作业的评价模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结合其内容分别编制不同的题目,并对其中一部分选择题采取李克特量表的计分形式,初步拟定问卷。
2.反馈修改、进行预测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邀请三名初中高级教师以及一名初中高级行政管理人的帮助,结合他们的反馈意见,对教师问卷初稿题目多次进行增减删改,并最终形成了《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的预测版,共36道题目,其中量表部分18道题,通过问卷星于2021年7月19号向初中教师实施首次调查,共65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95.3%。
...............................
二、学生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一)学生问卷的编制
自编的《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就读年级;第二部分为作业情况,采用选择题与量表相结合的形式,共26道题,其中量表部分13道题(见附录B),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后,通过结合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评价标准有关学生的要求,自编了《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具体编制过程如下:
1.收集信息,初拟问卷
为了解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具体情况,笔者利用工作之便翻阅汕头G中学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作业文本,并跟踪记录,再根据记录情况分别对G中学的个别学生进行访谈,要求被访谈者对自己班级的作业布置情况以及自己作业的完成度作出评价;接着,笔者对作业文本以及访谈中所获取的作业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相关内容,具体整合为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课外作业难度、课外作业类型、学生对课外作业的态度、课外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五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结合其内容分别编制不同的题目,并对其中一部分选择题采取李克特量表的计分形式,初步拟定问卷。
2.反馈修改、进行预测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邀请三名初中高级教师以及一名初中高级行政管理人的帮助,结合他们的反馈意见,对学生问卷初稿题目多次进行增减删改,并最终形成了《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的预测版,共29道题目,其中量表部分16道题,通过问卷星于2021年7月19号向初中学生实施首次调查,共305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94.7%。
.............................
第三章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归因.......................43
一、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存在的问题.............................43
(一)课外作业目标设置不当.....................................43
(二)课外作业设计缺乏力度.....................................45
第四章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教育策略.........................59
一、给学校的建议——学校应统筹作业管理.............................59
(一)健全作业管理制度............................59
(二)加强课外作业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协同联动.....................59
结语....................69
第四章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教育策略

一、给学校的建议——学校应统筹作业管理
(一)健全作业管理制度
学校是健全作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单位,作业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学校的系统化管理。具体来讲,学校需要从作业制度的制定、监管、评价、整改四个环节形成对作业的综合管理。首先,学校应制定整体性的作业规范。作业规范的制定不可随心所欲,学校应立足于“双减”政策,在仔细解读上级教育部门相关作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作业规范。这一规范,从主体上看,要分别对作业监管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主体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使各个主体在具体的作业执行中都能各司其职。从环节上看,要对作业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规范,包括作业目标、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评价、作业完成等,使课外作业的每个环节在实施中都有章可循。其次,学校应加强作业过程监管。学校要对各科课外作业的“量”与“质”进行严格把关。作业总量依托各科组和年级组协调,合理安排各科课外作业的结构比例,对每天的作业量实行监管,避免课外作业总量过多;通过建立作业资源库,及时保存和汇总各科优秀作业,并对各科作业进行分类整理,让教师依托作业平台,科学选择和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确保教师作业设计的质量,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加强协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整合性作业。此外,学校应定期检查作业。学校应确立科学的作业检查机制,定期对各科课外作业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反馈作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教师依据科学的作业理念不断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最后,学校应不断整改作业管理制度。由于家长、教师、学生等各个主体作业观念的差异,作业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因此,学校应主动推进各个主体在作业上的交流沟通,积极听取各方有关作业的有效性意见,以此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推动作业制度的顺利贯彻实行。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结语
课外作业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当课外作业能够合理安排并有效完成时,课外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成为促教助学的重要手段。我国新课程改革把关注的焦点置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相对忽视对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讲,课外作业安排不合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存在不足之处的原因,并努力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本文以“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策略提出”为思路,对汕头市G中学60名农村教师和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和相关作业文本的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主要存在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进行归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本文对农村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力图做到客观全面,但由于调查范围的局限性以及笔者有限的能力等原因,本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汕头市某农村中学,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关于初中生课外作业有效性标准的评价标准的构建,由于缺乏权威的“课外作业标准”作为依据,只能在大量阅读参考文献和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最后,由于笔者知识经验不足,对问题的探究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也有待改善。因此,笔者将继续努力,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探索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标椎,并力图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课外作业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