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对于军医大学来说也是如此。本研究旨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国内外医学教育概况、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大学的医学课程设置情况做出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军医大学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优化的建议,以期促进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中国西医医学教育学制的历史脉络
19世纪末,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中国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下,开始引进西方的医学教育制度,当时主要是学习日本,学制四年。后来清政府又推出了统一的学制,即辛丑学制,包括医预科3年,医科3年,共6年[1]。辛亥革命后的临时政府规定医科学制为七年,即医预科3年,医科4年。一战后,国民政府规定医学本科学制5年,取消医预科,设立专科医学教育3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医学教育学制也几经变化,1949年-1957年期间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医学教育学制,鉴于中国急需医药卫生人才的实际国情,大量发展3年制专科教育,同时存在6年制和5年制医学教育。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中国的医学教育主要是5年制和6年制。1961年-1965年“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时期的学制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和《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的精神,部分院校的学制发生了变化,但主要还是以5年制和6年制为主。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前期全面停止招生,70年恢复后又全部改为三年制,教学质量急剧下降。1976年以后,国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家教委对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学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87年,国家规定医学教育学制专科3年,本科5年,部分院校开设7年制的医学专业。1993年,国家教委公布的新专业目录里,规定医学专业学制5年,部分院校的临床专业和口腔专业为7年。学制变化总体情况可用表1-1表示。
1.1.2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人才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对生命和健康更加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据初步核算,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第一年的GDP为3624.1亿元,人均为379元;1988年,即改革开放10年以后,中国的GDP为14928.3亿元,人均1355元;1998年中国的GDP为79395.7亿元,人均6392.0元;2006年中国GDP为210871.0亿元,人均16084元,经济发展趋势见图1-1和图1-2。到2020年,人均GDP有望达到2500美元。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1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纯收入为133.6元;198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119.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纯收入为544.9元;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892.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纯收入为1577.7元;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变化趋势见图1-3。人民群众收入快速增加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同时,人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因素都使得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期望值更高,人民渴望得到更加全面、科学、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城镇人口和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对医学人才的卫生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人口的年均递增率为1.2%。据预测,到2015年,人口将较1998年增加21.56%。众多的人口数量将形成巨大的卫生服务市场。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着较高卫生消费能力的城镇人口比例持续增加,2001年为37.7%,到2010年将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总数将达到6.3亿。随着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到71.8岁,有着较强卫生服务需要的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大。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1998年已接近世界老龄化社会标准。未来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由现在的7.1%上升到13.5%。这些都对医学人才的卫生服务模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中国的专业卫生人员共有54.12万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医师数和护师、士数分别为0.93、0.67和0.06人;1980年专业卫生人员达到353.47万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医师数和护师、士数为分别为2.85、1.17和0.47人;1995年专业卫生人员达到537.34万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医师数和护师、士数为分别为3.59、1.62和0.95人;2007年专业卫生人员共有590.70万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医师数和护师、士数分别为3.66、1.54和1.18人,变化趋势见图1-4和图1-5。国家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强调:要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
参考文献:
[1] 谭文旗. 《语文教学论》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S2) .
[2] 张艳林. 民族声乐风格论[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3] 周春华. 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8,(01) .
[4] 邹建军,周亚芬.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5] 黄石卫.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主要心理素质培养[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0,(02) .
[6] 陈秀平. 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
[7] 林玉霞,黄艳云. 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调查及对策——教学内容应与教学对象保持动态平衡[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
[8] 谭贤楚,周长城.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0) .
[9] 孔令达. 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
[10] 杨荣贤. 汉语中“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异同及其区分[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1] 张俊. 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
[12] 刘叶. 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13] 邹春生. 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
[14] 李长吉. 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 西北师范大学, 2001 .
[15] 袁爱玲. 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
目录:
英文摘要 5-6
中文摘要 7-8
论文正文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 8-62
第一部分 绪论 8-18
1.1 研究背景 8-14
1.2 基本概念 14-16
1.3 研究方法 16-18
第二部分 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 18-22
2.1 现代教育思想 18-20
2.2 现代教育理论 20-22
第三部分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概况 22-31
3.1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简介 22-23
3.2 法国高等医学教育简介 23-25
3.3 德国高等医学教育简介 25
3.4 日本高等医学教育简介 25-26
3.5 英国高等医学教育简介 26-29
3.6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简介 29-31
第四部分 中美部分高等院校临床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31-45
4.1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课程 31-32
4.2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课程 32-33
4.3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 33-37
4.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 37-40
4.5 某军医大学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 40-45
第五部分 中美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生源与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45-56
5.1 培养目标及生源研究 45-50
5.2 课程内容研究 50-56
第六部分 军医大学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 56-61
6.1 拓宽招生渠道,优化淘汰机制 56
6.2 优化课程培养目标,建立配套管理体系 56-58
6.3 改革创新课程设计 58-59
......
参考文献 63-68
文献综述 对中国高校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思考 68-78
参考文献 76-78
附录 78-85
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编辑的著作 85
您可能有医学教育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医学教育论文频道选取医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