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的新兴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逐步升级。一些企业分布式创新(DistributedInnovation)的实践随之增多,作为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领域,分布式创新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分布式创新尚处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不完整,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文献中找不到合理的解答。此外,分布式创新主流研究人员大多来自欧美和其他发达国家,所采用的研究样本也多适用于国外大型企业,在调研方法、变量测量、数据收集等方面主要基于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至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结论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
2016 年 5 月,国家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三角的地位放眼于世界标准,旨在培育我国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2018 年 11 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掀开了区域发展的新篇章。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1],长三角目前仍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
长三角三省一市,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从经济规模来看,江苏省 GDP 居于长三角首位,2019 年达到 99631.52 亿元,而从人均 GDP 出发,上海反超江苏,2019 年达到了 157300 元排名长三角第一。就区域内 GDP 产业结构的分布而言,长三角的总体特征表现十分特别,第一产业占比很低,基本没超过 5%,第二产业不超过一半,占比 40%左右,第三产业则占到产业结构 50%以上的比重,截止 2019 年底,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 55%。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第三产业的增幅仍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规模则会逐渐缩小。具体来讲,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大大区别于其他三个省,各产业比重更为突出和明显:农业占 GDP 的比重一直徘徊在 1%附近,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则保持在 70%以上,并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类似于整个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这种服务型为主的经济结构充分表明,上海已经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方面,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延伸和深化。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外学术界逐渐开始对此趋势展开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但就目前国内对分布式创新的研究而言,起步较晚,对此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难以形成统一的界定。而且大多数研究属于案例研究、理论推演与数理模型分析,从管理学层面较为缺乏实证研究企业的分布式创新行为或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分布式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结合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梳理出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从而希望打开这层“黑箱”,揭示其中的逻辑关系。此外,尽管分布式创新日益受到学术界、产业界的关注,但在理论体系方面尚不够完善,缺乏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开放式创新、虚拟团队的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的构建等。本文通过研究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布式创新能力这一中介变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层面深入系统地探讨相应的知识共享机制及其管理模式,以期为分布式创新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实践意义方面,企业分布式创新的实践已领先于理论的发展。许多企业或组织在追求生产经营活动全球化的同时,积极开拓并实践了研发活动的跨地理、跨行政分布。现实的案例表明,分布式创新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身处分布式创新网络关系中的组织在研发、生产时能够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可持续竞争优势。相较于传统的企业创新模式,分布式创新的模式往往能够尽早地占领市场,取得先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大量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与此同时我国诸多企业也积极谋求海外市场,在此背景下,分布式创新对于组织生产研发、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上所述,本文力求揭示出企业分布式创新能力的运行规律和过程模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的实践,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共享
2.1.1 知识与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向智力资本竞争,合作也从资源型合作逐步转变为知识型合作。无论竞争还是合作,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而知识作为其中的关键要素,对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不可或缺,所以对知识的管理相较于其他资源的管理更为重要。当前在学术界和实业界,不少专家学者都将其视为应对动荡环境和激烈竞争的有力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内外部的知识,才能在未来更加复杂的市场和环境站稳脚跟,实现预期增长。
20 世纪60年代,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出自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对“管理人”的设想。此后,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企业行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过程论与知识网络的视角对知识管理进行总结。第一,从过程论的视角出发,知识管理在 Parikh[2]看来是一个综合过程,可以分为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四个联系且相互重叠的阶段,它并不作为一种工具或技术而存在。Mishra 等[3]则将知识管理分为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升级、知识保留四个阶段,并分析了不同效率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式差异。不仅限于理论,Jimenez 等[4]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际案例研究了知识管理的积极影响,但是知识管理的四个阶段——知识获取、知识分配、知识解释、知识存储——产生的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卢艳秋等[5]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不间断的流程,其中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利用,还据此建立了理论模型。由此可知,基于过程论的角度大多数学者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拆解,往往分析了知识在每个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二,从知识网络的视角出发,杨俊祥等[6]认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对知识的管理越完善,就会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进一步地,个人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对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的实时把控,组织根据需求利用知识构建出创新网络,并不断学习、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从任何层面来讲,知识管理都在其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7]。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知识管理视为对知识的开发、搜集和共享,最终提高创新绩效和能力的管理过程[8]。知识的共享与传递作为知识创新的核心要素,个人或组织通过传播知识从而不断转换以完成知识创新[9]。
表 4-1 知识共享量表
2.2 分布式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的日益发展,当今企业面临的挑战逐步升级。中国经济早已步入新常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政策文件、现实生活中,创新能力无疑是企业立足于残酷竞争环境下的根本[24]。相较于封闭式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外部知识和资源助力自身成长,加强与其他企业间的协作,甚至于构建创新型的网络,这种模式被众多国内外学者称为分布式创新。
2.2.1 分布式创新背景
(1)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分配和利用,也是国家经济、区域经济日益融合为统一经济体系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助推了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大行业的领先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稳步调整经营的重心,更加关注分布式创新的行为和过程,不断重塑自身战略,期望打造出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创新网络。
(2)知识的地域特性
知识的地域特性表现在知识的分布式特征。知识转移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受当地产业环境的影响,人们对该产业相关知识和创新非常敏感,与此同时也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企业分布式创新网络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需要社会亲和力。这就要求在地理和空间上促成社会联系,从而推动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编码化,增强了行业内企业的创新潜力。企业能否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外部知识中获取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能否成功进行分布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25]。
图 3-1 理论模型
第 3 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14
3.1 理论模型.............................14
3.2 研究假设....................................14
第 4 章 研究设计....................................18
4.1 问卷设计..........................18
4.1.1 知识共享的测量 .............................18
4.1.2 分布式创新能力的测量 ..........................19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21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21
5.2 相关性分析.......................23
第5章实证检验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长三角相关企业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 314 份。本节对样本企业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指标涵盖企业年龄(以成立年限衡量)、企业规模(以员工数量衡量)、被调查企业所有制性质、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划分为 8 个类别)、被调查者职位等,如表 5-1 所示。
表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主效应
依据 H1a 与 H1b 的检验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知识共享意愿、技术均对创新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具备的知识共享意愿使企业在合作关系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知识的管理运用更加充分;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共享技术,诸如数据库、信息交流系统等等,对于创新的追求更为便利,因而两个维度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更大的影响原因在于动机驱使,意识指导行动,从而谋求创新利益的最大化。
创新合作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与目前的研究结果呈现一致性。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创新倾斜,同时企业创新行为对于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转变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加大创新研发与投入。但相比于国际竞争者,我们对于创新的理解与行为不太成熟,创新热情充沛但后劲不足,量虽大但同质性也高,无法创造出能够领先世界的工艺与产品。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企业应当提升与合作企业知识共享的水平,实现共同发展。密切的知识共享行为不仅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还能形成互有所依的联盟关系,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占据更大规模的市场份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科学的知识共享流程,能够提高企业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的可能性,退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成果。有效的知识共享的结果就是提高了企业新知识获取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交流中提升了组织成员和组织的学习能力,最终在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中能够抓住机遇,扩大自身优势,保持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