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最近这些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食品药物安全、生态环境污染等事件纷纷产生,已经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这种问题已经引发社会各界与中外专家的密切重视,能够这样说,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增快,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也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人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种概念的广泛应用。换言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逐渐变成国内公司追求长足进步的重要策略。
最近这几年以来,国内保险领域迅猛进步,服务行业也在逐渐扩大,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与维护社会大众生产生活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国内蓬勃进步的背景下,保险领域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与能动性也在逐渐提升,更多保险公司逐步认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性,积极地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融合。然而,目前必须意识到,相对于欧洲、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国内保险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还是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国内保险公司社会责任观念大多不强,严重影响消费者利益、影响从业人员人员利益、忽略商业合作伙伴等情况还是十分严重。另外,国内保险公司社会责任实践情况良莠不齐,不利于保险领域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与质量的提高。应当这样讲,尽管国内保险公司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还是和领域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社会大众的殷切关注、和国民经济社会进步的战略要求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中期,国外学者 Howard R.Brown 指出,公司应当利用某些行为来落实自身社会责任与义务,而且最后推动服务社会目标的达成。[1]在研究的初期,尽管部分专家已经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问题,但受到那一时期缺乏实践的影响,造成当时的学术研究内容不够深化、角度单一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内涵与延伸还没有那么明确,并未得到群众的高度重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加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日益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也是更加多样化,逐渐包含人权、社会合作、社会活动等不同内容,大量专家与研究结果也是不断增加。1975 年,Sethi 基于前人们的研究结果,对于这种概念做出了扩展与完善。他明确提出,公司能够根据“社会责任、社会限制、社会响应”这种模型来组织公司活动,最后实现符合社会要求的目标。[2]同样地,该学者进一步指出,公司应当重视社会主流思想与价值取向,保证公司行为长期和社会基本标准相符合。
西方文献中面向保险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的成果不多,本人共检索到 7 篇文献资料,其中只有 3 篇能够得到全文。Olowokudejo、Aduloju(2011)使用问卷调研形式研究了尼日利亚保险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了解到二者有着正比例关系。[4]不过,必须提出的是,其和 1985 年 Aupperle 等学者的研究存在相似之处,在某种意义上转变了研究的问题。[5]荷兰专家 Scholtens(2011)制定了一种包含 23个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制度,对于 20 个国家的 153 家保险企业做出评估,而且主要从国家、地区和企业类别角度对于样本企业展开了对比研究。[6]日本专家 Hsu(2012)以日本地区人寿保险行业作为样本对象,从公司社会责任广告效应对于公司信誉与品牌价值的影响展开了深层次讨论。[7]必须提出的是,其中公司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公司名誉和品牌价值的评估都是以保单持有人的认知当做唯一指标,此类评估方式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讨论。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主要指按照相关法律设置的企业法人。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把保费所得资本投资在债券、股票、贷款等方面,使用这类资产所得收益支付保单所明确的保险赔付。保险企业利用这些业务,可以在投资过程中得到很多收益,而且以较少的保费向顾客提供对应的服务,进而获得收益。[21]保险企业的业务分成两种,首先,人身保险业务。其次,财产保险业务。
保险企业是使用公司组织模式的保险人,开展保险业务。保险关系中的保险人,有着收取保险费、设置保险费基金的基本权利。与此同时,在出现保险事故时,应该赔付被保险方的经济亏损。保险企业是销售保险合同、提供风险保障的机构,并且属于一种经济组织。所谓保险公司,主要指经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建立,而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商业保险机构,包含直接保险机构与再保险机构。保险企业的包含三类:
(1)股份保险公司
这种和其他行业的股份公司存在相似之处,由发起人按照《公司法》建立,并且明确了企业发起人的数量、企业债务的限额、发售股票的类型、税收、经营领域、企业的权力、申请流程、公司执照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司组织由三个权力机构组成,也就是股东、董事会、高级经理人员。
(2)相互保险公司
这也属于一种公司组织模式,但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无股东,公司是投保人拥有。所以投保人有着两种身份,不仅为企业所有人,并且为企业的顾客。
(3)专属保险公司
由工商公司自己建立,主要是为该公司、附属公司和其他相关公司的风险保障或者再保险的保险公司。
...................
2.2 基础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键性日益提高,已经变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此同时,这种理论还是论文建立保险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关于这种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与公司社会责任本来属于两种完全独立的研究行业,前者阐述了公司和各大利益主体之间的联系,后者则研究了公司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24]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理论逐渐变成衡量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结构。以此作为分割线,这两种理论有着彼此结合和交叉发展的态势,而且逐渐变成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主要潮流。换言之,伍德(Wood)首次把这种理论使用到广义的社会责任理论里。1991 年,他在《再论公司社会表现》明确提出:“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观念能够解答公司应当为谁负责的困惑”。他提出,一个有着社会回应的企业应当重视各大利益主体对于社会有着的需求。首个从利益相关者方面入手,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表现的是学者克拉克森(Clarkson)。最初,该学者根据卡罗尔、沃蒂克与科克伦模型来明确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评估方式,之后他掌握了其中模型的问题,从而发现“新的模型”,这种“新的模型”即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与相关方式。该学者提出,这种理论的产生,建立了一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确定与研究的结构,并且这种理论的产生,使得企业把有着普遍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按照特殊问题研究成面向某些利益主体的特殊责任。[25]综合而言,这种理论在本课题研究中有着关键意义,其不只是为公司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提供了合理的评估方式。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广泛使用,究其因素,基本包含下面两点内容:首先,这种理论为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给予了理论基础与评估基础;其次,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展开了实证验证。
图 2.1 CSP 模型
第三章 平安集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概述..........................17
3.1 平安集团简介..............................17
3.1.1 集团简介....................17
3.1.2 企业文化..........................18
第四章 平安保险集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3
4.1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3
4.2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23
第五章 平安集团社会责任综合评价........................35
5.1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35
5.2 计算比较判断矩阵..............................38
第六章 平安集团评价结果分析
6.1 平安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举措
6.1.1 员工权益保障方面
平安集团对员工未来的发展及培养特别注重,以此来保证每一位员工的稳定收入,用绩效作为导向,奖优罚劣,针对员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对应的培训及晋升机会;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打的理念,不断为员工制造全新的环境去工作,关爱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
(1)劳动合同
平安旗下多家子公司以及对应的分支,全部是依照于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整个行业的规范来为各个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对相关的责任及义务进行明确,切实保护员工的核心利益。
(2)薪酬福利
若要持续对员工形成吸引,并要求员工长期留存,切实保证员工的每月收入稳中有进,平安总是在每年定期开展薪酬调研工作,来保持员工拥有的竞争力是领先市场的。该公司同时实行了薪酬与相应的绩效进行捆绑的机制,采取差异化的奖金额度,以物质方面的激励为主。
(3)教育培训
平安主打的品牌便是培训,最为关注旗下员工的健康成长。最近几年中,平安不断投入更多的资源,依照于企业目前的战略发展方针,成立了双优及科技化的课程模式。2018 年来,集团层面开展了多达 235 期培训公开课,并引入新型管理类课程 20余门。同时建成了较为开放性的针对员工的平台进行培训,而相应的计划已实现对公司内全部员工的整体覆盖。依照于不同类型员工的发展模式,为其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得员工能认准自身的定位,充分把握发展机会。
图 2.2 四位一体理论模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当前的保险行业可作为国内经济及相应金融行业的构成部分,从而持续发挥稳定器的功能。伴随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国内的保险业陆续开启行业发展的高峰期,保险能够承担的职责也在不断的强化,目前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本文针对国内保险行业具备的职责进行分析后,对其所获取的成就及相应的问题进行列示:
(1)考虑到“四位一体”及相应“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存在,需对保险行业承担的职责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
(2)针对分析目标的选取时,平安由于代表了当前保险行业的标杆,所能承担的社会性职责相对较早,同时能持续处于行业发展的前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另外,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其本身拥有的理念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也较为开放,在当前的行业发展中自然拥有不可或缺的感召力,相应的监管当局也对其持续关注。
(3)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平安来进行,采用相应的指标来对其承担的职责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不仅可对平安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适时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为当前国内其他多家保险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针对监管当局而言,也可为其强化监管力度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