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26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呈多元化状态

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现象是随着农村改革而逐步出现的,此现象来自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制度约束的减少,这种转移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马艳霞,2009),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转移特征,而这些差异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转移主体在转移过程中的转移需求不同。初始阶段(1978——1984 年),此阶段主要是以恢复性转移为主的农村土地承包、发展农业,而农民外出打工尚属个别零散状态,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以个人为主,贴补家用的生存型转移,他们外出时不会考虑举家迁移和定居问题;发展阶段(1985——1992 年),沿海等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步上升。农民外出打工开始出现跨省流动,但仍以个人为主,开始有夫妻一同外出打工;扩张阶段(1993——1996 年),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慢慢回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放松,农民有了更多的机会离开农村到城市获取更大收益,于是推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数量和步伐。农民外出打工形式逐渐多样,个人外出、夫妻外出,有些农民成为城市长期居民,有些举家进入城市;平稳阶段(1997 年~现在),国企在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中,工人出现了大批下岗现象,就业形势紧张,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在持续,在这个阶段,农民举家外出务工人员数量逐渐增多,有些定居城市获得城市户籍,有的甚至走出国门。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突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生存型转移向发展型转移渐变。虽然城乡之间依然存在政策屏障,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想努力挣钱以长期移居城镇地区,调查显示 55.9%的新一代农民工计划在务工的城镇买房并安置下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外出谋求发展的动机更加强烈,诉求也更加多元化。除了工资之外,他们对企业的软件,如福利待遇、企业环境和发展前景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从心理学上讲,行为的产生归根于需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显示出,需求多元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之一,逐渐由个人转移需求向家庭转移需求发展,候鸟式转移需求向定居转移需求发展,生存转移需求向发展转移需求发展等等。

​1.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的有序引导是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力

城市化的含义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可以称之为量的城市化,即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另一个层次称之为质的城市化,即城市文明的推进,尤其是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对城市文明内化的过程,只有达到质的层次才真正完成了城市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角度来看,这是其“市民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形式市民化,在我国当前户籍制度下即为转移人口获得城市户籍从法律得到身份的确认,享受市民待遇,另一个层次是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文明同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更加艰巨和漫长。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的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3.7%,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 35.3%。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进行梳理,按不同标准将其转移需求进行分类,在每种类别下分析转移需求的层次产生原因。

(2)构建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分析位于转移需求系统不同层次中转移主体的需求状况。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个体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主观、客观两个维度探讨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的变化,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挖掘出影响转移需求层次梯度递进实现的关键因素。

(3)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合理有序化转移。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更高的需求层次转移,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理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策略。

1.2.2 研究意义

真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迁入城市,接受城市文明,完成其市民化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 7月 30日发布的 2013《城市蓝皮书》认为,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仅 42.2%,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 10.4 个百分点。据估计,2030 年前全国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实现市民化的规模将大约达到 3.9 亿。人口转移规模大、城市化程度低、转移成本高,因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分阶段循序渐进,根据转移主体的转移需求进行分层分类,推动其由地域、职业的转化向身份转换的转变并最终彻底将其固有的基于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城市文明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进而完成其价值观念的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层次的深入探究,发掘各转移层次的需求特征,揭示转移需求层次梯度递进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因素,只有基于这些甄别出来的因素构建出引导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才能真正为政府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更有利于政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

.....................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学界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一致。二元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刘易斯(1954)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即“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负数的劳动力”。何景熙(2001)从工作时间的角度认为,中国农村中没有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就是中国特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的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制度工时数的一种状态。考虑到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樊茂勇、侯鸿翔(2000)提出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失衡状态,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表现出一种负作用。庄核(2003)认为,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标志是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机会成本大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当机会成本大于边际价值时,即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刘怀廉(2005)则认为剩余有绝对相对之分,当农业劳动力中供给大于需求时,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持平,这部分劳动力成为相对剩余劳动力,而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大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这部分劳动力即绝对剩余劳动力。

​本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一定时期内,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条件下,一定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所能提供的劳动量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最低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差额,隐形失业的劳动力的显性转移不会对农业产量产生影响。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已经变成稳定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和非农产业就业者,因此这部分劳动力也不属于转移的主要对象,不包括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中(徐文,2009;毛隽,2011)。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是农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实现“身份”转换的过程。其中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转而从事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显著提高,具体而言,是劳动力数量、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和总产值等各个方面逐步脱离原来农业生产方式:质的实现,表现在农村文明逐步转化被城市文明所同化,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的生活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愿意接受现代文化的程度等,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化的实质就是农村的人口素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和农村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等方面逐渐与城市文明趋同,城乡差距缩小、城乡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的过程(马艳霞,2009)。

​......................

2.2 基本理论简析

2.2.1 需要相关理论

2.2.1.1 需要的相关理论

需要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推动力。西方众多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对需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且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平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H·A·Murray)认为,需要是驱动大脑运转的力量,它可以组织、统一大脑的一切思维活动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改变。

默里认为,需要与需要之间存在关联性,一种需要服务于另一种需要,互相吸引朝着同一个结果结果努力,也可能产生矛盾。人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需要的影响,需要能够组织人的认知、思维和意向。需要是活动推力的源泉。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李轶璐,2009)。​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突出的代表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对需要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该理论有两个假设,一是,人被未满足的欲望驱使。当这一需要被满足后,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不断往复;二是,层次化是人类需要的另一个特征,有普遍性。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总共可以划归为五种,它们由低到高呈现出“金字塔”式的排列顺序,生理需要位于最低层,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需要。只有未被满足的需要才会影响人的行为,需要的层次就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但这种顺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例外情况发生。越往高层次的需要越难以满足,人们往往停留在一个层次的需要之上而无法继续向前。总有一种需要在同某一时期内占支配地位。

...................

第三章 基于不同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分类 ...........24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层次 ........................ 24

3.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层次划分 ............... 24

3.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层次产生原因 .................. 25

第四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分析 .................... 43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框架构建 ............... 43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框架构建基本思路 ................ 43

4.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系统框架 ................. 44

第五章 个人转移需求层实证分析 .................. 69

5.1 个人转移需求层需求分析 ........................... 69

5.1.1 个人转移需求层需求特征分析 ................. 69

5.1.2 结论 ................... 77

第八章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 层级递进的政策建议

8.1 满足农民工培训需求提升其在城市的风险抵御能力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有着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和城市风险抵御能力,他们的家庭转移需求更为强烈,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在城市中不安全感比较强烈,他们能够承担全家进城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农民工在产生全家进城定居落户需求时,对自己能力条件判断非常理性,三个转移需求层次上的农民工均对参加免费技能培训需求度较高,所以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提高其自身技能素质,增强城市风险抵御能力是推动农民工转移需求层次层级递进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基本就业补贴,扶持劳动者就业创业,实施更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创业,或者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进城落户就业。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工、相关社会力量四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和投入机制(赵艳萍等 2011)。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本研究将当前农民工转移需求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各种转移需求层次出现的原因,找到最能够代表农民工转移需求变化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个人转移需求层、夫妻转移需求层、家庭转移需求层,进而构建出农民工转移需求层次递进关系。通过对各转移需求层次需求特征的分析,发现位于不同转移需求层的农民工在转移需求、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地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但需要需要关注农民工共有的需求,还要注意满足位于不同需求层次上农民工的差别化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和正当权益诉求,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为农民工转移需求层级递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采用 Logistic 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民工转移需求层次层级递进的影响因素从个人、经济、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个人转移需求层向夫妻转移需求层递进的影响因素与夫妻转移需求层向家庭转移需求递进的影响因素是不相同的,位于家庭转移需求层上的农民工影响其定居需求和落户需求的因素也是不相同的,这种将农民工进行分类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别于以往学者们将所有农民工放在一类进行定居意愿研究的方式,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农民工的转移需求在层级递进的过程中,影响各个转移需求层级变化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并且能够识别出在层级递进的过程中决定整个转移需求层次系统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更为细致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获得更高经济收入与夫妻转移需求呈显著负相关,让子女获得更好教育与夫妻转移需求呈显著正相关,打工收入与夫妻转移需求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夫妻共同进入城市从最根本上讲依然是追逐经济利益,但是相对孩子教育而言,经济收入的获得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这反映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将来有更好的就业和生活。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分析也得出,80%以上的农民工希望孩子能在城市公办院校读书。所以,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城市农民工子女公平合理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